最新文章

《仁爱的教义》VII.凡仰望主,并避恶如罪的人,若诚实、公正、忠诚地做自己职务或职业的工作,都会成为一种仁爱的形式

VII.凡仰望主,并避恶如罪的人,若诚实、公正、忠诚地做自己职务或职业的工作,都会成为一种仁爱的形式 158.这一点作为一个结果从前一条法则可以推知,即:一个人出生是为了他可以成为仁爱;他不可能成为仁爱,除非他持续不断地出于情感和快乐行功用之良善。因此,当一个人出于情感及其快乐诚实、公正、忠诚地做属…

《仁爱的教义》VI.一个人出生是为了他可以成为仁爱;他不可能成为仁爱,除非他持续不断地出于情感和快乐向邻舍行功用之良善

VI.一个人出生是为了他可以成为仁爱;他不可能成为仁爱,除非他持续不断地出于情感和快乐向邻舍行功用之良善 126.按以下顺序大体解释一下: (1)总体良善从个体所履行的功用之良善存在,个体所履行的功用之良善从总体良善持续存在。 (2)事工、职能、职务和各种职业就是个体所履行的功用之良善,总体良善从这…

《仁爱的教义》V.人是仁爱的主体;他身上的仁爱是怎样,他就是怎样一个仁爱的主体;他向邻舍所实施的仁爱也怎样

V.人是仁爱的主体;他身上的仁爱是怎样,他就是怎样一个仁爱的主体;他向邻舍所实施的仁爱也怎样 90.按以下顺序解释这些事: (1)人被创造,是为了他可以成为一种爱与智慧的形式。 (2)如今,为叫一个人可以成为一个人,他应成为形式上的仁爱。 (3)一个人应当从主,而不是从自己成为形式上的仁爱;他就这样…

《仁爱的教义》IV.仁爱的对象是个体人,一个团体,一个人的国家,人类;从狭义和广义上说,所有人都是邻舍

IV.仁爱的对象是个体人,一个团体,一个人的国家,人类;从狭义和广义上说,所有人都是邻舍 72.众所周知,一个人就是邻舍。一个团体是邻舍,因为一个团体是一个复合的人;一个人的国家是邻舍,因为国家是由许多团体组成的;人类是邻舍,因为人类是由更大的团体组成的,其中每一个团体都是一个复合的人;因此,它是最…

《仁爱的教义》III.被爱的属灵概念上的邻舍就是良善和真理

III.被爱的属灵概念上的邻舍就是良善和真理 42.之所以说属灵概念上的,是因为这是属灵人内在所处的概念;天使处于同样的概念。这个概念从物质、空间和时间抽象出来了,尤其从人抽象出来了。按以下顺序排列: (1)人之为人凭的不是他的形式,而是他里面的良善和真理,或也可说,意愿和理解力。 (2)因此,一个…

《仁爱的教义》II.仁爱的第二件事是行善,因为它们是功用

II.仁爱的第二件事是行善,因为它们是功用 13.按以下顺序来阐述: (1)不愿向邻舍行恶属于仁爱。 (2)愿意向邻舍行善属于仁爱。 (3)一个人可能会行他以为属于仁爱的良善,却始终不避开邪恶;然而,一切邪恶都反对仁爱。 (4)随着一个人不愿意向邻舍行恶,他就愿意向他行善;但反过来不行。 (5)在一…

《仁爱的教义》I.仁爱的第一件事就是仰望主,并避开邪恶,因为它们是罪,这是通过悔改完成的。

I.仁爱的第一件事就是仰望主,并避开邪恶,因为它们是罪,这是通过悔改完成的。 1.按以下顺序来阐述: (1)任何人不避开邪恶,因为它们是罪到何等程度,就留在它们里面到何等程度。 (2)任何人不认识并知道什么是罪到何等程度,就只会看到他没有罪到何等程度。 (3)任何人认识并知道什么是罪到何等程度,就在…

《仁爱的教义》

《仁爱的教义》 Charity (1766) 以马内利·史威登堡 Emanuel Swedenborg 一滴水 译 2023年10月 目录 I.仁爱的第一件事就是仰望主,并避开邪恶,因为它们是罪,这是通过悔改完成的 II.仁爱的第二件事是行善,因为它们是功用 III.被爱的属灵概念上的邻舍就是良善和…

《婚姻》三十、奸淫者的地狱

三十、奸淫者的地狱 88.他们照着各种各样的奸淫而有大量地狱。 89.我看见躲藏在西部地区的妓女,她们堵住道路,不让任何人接近她们,除非她们愿意。我被带到那个地方;她们是那些都被扔进一个沼泽池中,在西边背后远处的妓女;她们都是公开的妓女。 90.那些在其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暗中从事卖淫行业,并且一直保…

《婚姻》二十、婚姻之爱是从良善与真理的婚姻降下来的

二十、婚姻之爱是从良善与真理的婚姻降下来的 70.我从大量经历中得知,没有人拥有婚姻之爱,除非他处于对来自良善的真理的爱,和对通过真理而来的良善的爱,也就是处于天堂的婚姻;没有人能处于良善与真理的任何相爱,除非他避开奸淫,厌恶它如同厌恶地狱。这甚至适用于那些在世上过着婚姻生活,为了同居和尘世生活的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