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我怎能知道我会继承它呢”象征对主的爱的试探,表达了他渴望得到确认的心理。这种疑问从字面上反映了试探的本质;在试探中的人会对最终目的产生怀疑。这一目的是爱,而恶灵和魔鬼则试图挑战这种爱,使人的目标变得不确定,爱得越深,人的目标不确定性就越大。如果所追求的目标不被置于疑虑乃至绝望之中,那么试探就不会形成;对结果的确信是通往胜利的前提,也是胜利的体现。
【2】 尽管很少有人知道试探的本质,这里有必要简要说明一下。恶灵只针对人们所爱之物发起攻击,并且愈是深爱,他们的攻击就愈加猛烈。那些攻击人们对良善之爱的是邪恶的魔鬼,而那些攻击人们对真理之爱的是恶灵。他们一旦察觉到人们的爱,或像嗅觉一样感知到对人们重要且珍贵的东西,便立即发起攻击,试图摧毁它,因为一个人的生活本质上建立在他的爱之上。对他们来说,毁灭一个人比任何事情都更令他们感到快乐;除非被主驱逐,否则他们会无休止地继续这种破坏。这些邪恶而狡猾的灵或魔鬼悄然潜入人的爱中,通过奉承这些爱的情感来诱导人们,一旦成功潜入,就开始尝试摧毁这些爱,试图以无数难以理解的方式将人毁掉。
【3】恶灵不是通过辩论来攻击良善和真理,这种争论毫无意义,即便他们千百次被击败,他们仍会继续进行,因为反对良善和真理的理由总是存在的。然而,在他们的攻击中,他们扭曲了良善与真理,并点燃了某种欲望和信念之火,使得受攻击者只能认为自己处于类似的欲望和信念之中。他们将这些良善和真理与某种愉悦感联系起来,这种愉悦感是从受攻击者对其他事物的愉悦中捕捉到的。通过这些方式,他们极狡诈地感染和侵扰受攻击者,巧妙地引导他从一个事物转到另一事物;如果没有主的帮助,受攻击者永远不会知道真相。
【4】同样地,恶灵也会对抗构成良心的真理情感,一旦察觉到任何与良心相关的东西,便会利用人的弱点和错误观念形成自己的情感。通过这种情感,他们遮蔽真理之光,进而歪曲真理,或者引发并加剧焦虑和痛苦。此外,他们还会坚持不懈地让思想集中在单一的事物上,通过这种方式充满幻想,并且秘密地将欲望与幻想结合。除此之外,还有无数难以详细描述的其他手段。这里描写的只是其中一些方法,而且只是最一般的方法,他们可以通过这些方法进入人的良心,因为破坏人的良心是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情。
【5】从这些极为有限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理解试探的本质与爱的关系。可以看出,主所受的试探是最为严酷的,因为爱越深,试探的严酷程度也就越大。主对全人类的爱极为炽热,代表了对善与真最高级别的热爱。在这样的情感对抗中,所有地狱用最恶毒的诡计和毒素进行抗争;然而,主仍凭借自己的力量击败了他们。这样的胜利使得恶灵和魔鬼不敢再轻举妄动,因为他们的生存依赖于破坏。当他们察觉到某人能够抵抗时,他们就会在首次冲突中逃离,如同他们接近天堂的门槛时一样,被恐惧和惊恐驱使,急忙撤退。
1821、第九节 他就对他说:“你为我取一只三年的小母牛,一只三年的母山羊,一只三年的公绵羊,一只斑鸠,一只雏鸽。”
“他就对他说”象征直接领受。“你为我取一只三年的小母牛,一只三年的母山羊,一只三年的公绵羊“象征教会属天事物的代表。“小母牛”象征与外在的属天相关的事物,“母山羊”象征与内在的属天相关的事物,“公绵羊”象征与属灵的属天相关的事物,“三年”涵盖了教会的所有时期和状态。“斑鸠和雏鸽”是教会属灵事物的代表;“斑鸠”象征外部事物;“雏鸽”象征内部事物。
1822、“他就对他说”象征直接领受,可以从之前对第2节和第7节的讨论中得到证实。这种直接领受本质上是一种内部对话,其特点是使人能够直接领受到所交流的内容。所有的内在指令,包括良心,亦是此种性质。然而,直接领受属于一个更高级或更内在的层次。
1823、“你为我取一只三年的小母牛,一只三年的母山羊,一只三年的公绵羊“象征教会属天事物的代表,这一点可以从它们在祭祀中的含义得到证实。没有任何理性的人会认为,被献祭的各种动物仅仅象征祭祀本身,或者认为母牛、小牛和公牛与羊、小山羊、母山羊及羊羔的象征意义相同,斑鸠和雏鸽的象征意义相同,尽管每种动物都具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这一点可以从祭祀中动物的专用性充分证明。从未有过一种动物在祭祀中被另一种替代,每一种动物在全燔祭、日常祭祀、安息日及节日祭祀、自愿祭、誓愿祭及平安祭、赎罪祭和洁净祭中都有明确的名称。如果每种动物不具有特殊的代表性和象征意义,这种做法本就不存在。
【2】但是详细解释每个具体符号的意义将会非常冗长。我们只需知道这里提到的动物代表属天的事物,而鸟类代表属灵的事物就足够了。其中,每一个都代表某种特定的属天和属灵的事物。犹太教会本身及其所有的宗教活动都代表主的王国中的事物,在主的王国中,除了属天和属灵的事物之外,别无他物,也就是说,除了爱与信仰没有别的。这一点从洁净且有益的动物的象征意义中也可以看出(参45,46,142,143,246,714,715,776节),这些动物在上古教会中代表属天的善。在后来的教会中,随着仅被视为外在和象征性的崇拜方式被接受,它们成为了象征性的事物。
【3】这里涉及到教会的状态,并对其未来进行了预言,通过亚伯兰面前展示的类似象征物,正如这里所记录的。但这些象征物在内在的意义上代表了不同的事物,每个人都应能理解和思考这点。为什么需要选择一只三岁的小母牛、一只三岁的母山羊、一只三岁的公绵羊、一只斑鸠和一只雏鸽,将它们切成两半,然后按此方式放置,除非每一样都具有其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是什么,将在后文中阐明。
1824、“小母牛”象征与外在的属天相关的事物,“母山羊”象征与内在的属天相关的事物,“公绵羊”象征与属灵的属天相关的事物,这可以从祭祀的相关讨论中得到确认,蒙主怜悯,详细讨论将在后续章节中展开。属天有外在的、内在的和属灵的:外在的属天是那些属于外在人的属天,内在的属天是那些属于内在人的属天,属灵的属天是源于上述二者的事物。属天本身就是对主的爱与对邻舍的爱。这样的属天从主流入,通过内在人流向外在人。于内在人中的,称为内在的属天;于外在人中的,称为外在的属天。外在的属天是所有良善的情感,以及由良善的情感引发的所有快乐。这些情感和快乐中包含的仁爱与仁义的良善越多,属天事物也就越充盈,幸福也越丰富。属灵的属天则是所有真理的情感,其中包含着良善的情感,或者是从良善的情感引发的真理的情感,即其中包含仁义的信仰,或由仁义产生的信仰。
1825、“三年”涵盖了教会的所有时期和状态,这可以从圣经中‘三’的含义得到验证。“三”代表教会从创始到终结的完整周期,因此涵盖了其所有的状态。因此,教会的最后时期被象征为“第三天”“第三期”“第三月”“第三年”和“第三个世代”,这些都指向相同的含义。正如教会的状态可以通过数字三来表示,同样适用于任何与教会有关的个体或事物。这一点可以从圣经中提及这个数字的地方以及其解释得到确认(参720,901节)。
【2】“三岁的小母牛”代表教会的状态一直到其最终时期,即当教会被荒废或毁灭时。这在《以赛亚书》中得到了体现,如经文描述:
我心为摩押悲哀;他的逃民逃到琐珥,三岁的小母牛。他们上鲁希坡,随走随哭;在何罗念的路上,因毁灭举起哀声。(以赛亚书15:5)
同样,《耶利米书》中也有提及:
迦密和摩押地的欢喜快乐都被夺去;我使酒榨的酒绝流,无人踹酒欢呼;那欢呼却不是欢呼。希实本人发的哀声达到以利亚利,直达到雅杂;从琐珥达到何罗念,三岁的小母牛,因为宁林的水必然干涸。(耶利米书48:33-34)
1826、“斑鸠和雏鸽”是教会属灵事物的代表,这可以从鸟类的普遍象征意义,尤其是斑鸠和鸽子的特定象征中得知。鸟类代表信仰或真理中的属灵事物,因而与理智和理性相关,这一点在先前已经说明(参40,745,776,991节)。“鸽子”象征信仰中的善和真(参870节)。关于祭祀中的相关讨论,蒙主怜悯,将在后续章节中展开。在圣经中,特别是在先知书中,讨论属天的事物时也涉及属灵事物,因此这两者被联系在一起,一个是另一个的来源,正如之前在第639,680,683,707,793,801节中所述。
1827、“斑鸠”是外在属灵事物的代表,“雏鸽”是内在属灵事物的代表,这一点可以从之前对属天事物的讨论中确认。在那里,属天的外在层面由“小母牛”象征,内在层面由“母山羊”象征,中间层面则由“公绵羊”代表。
1828、第十节 亚伯兰就取了这些来,每样劈开,分成两半,一半对着一半地摆列,只有鸟没有劈开。
“亚伯兰就取了这些来”象征事情正是这样发生的。“每样劈开,分成两半“象征教会和主。”一半对着一半地摆列“象征就属天事物而言的平行性与对应性。“只有鸟没有劈开“象征属灵的事物不具有这样的平行性和对应性。
1829、“亚伯兰就取了这些来”象征事情正是这样发生的,显而易见,无需进一步解释。
1830、“每样劈开,分成两半“象征教会和主,这一点通过接下来的描述得以证实。属天的事物由“小母牛、母山羊和公绵羊”来象征,属灵的事物则由“斑鸠和雏鸽”来象征,这些一旦被分割并对应放置,就无法代表其他意义。
1831、”一半对着一半地摆列“象征就属天事物而言的平行性与对应性。这一点可以通过一方代表教会,另一方代表主来理解,当它们相对放置时,它们形成了平行和对应的关系。此外,小母牛、母山羊和公绵羊被劈开并摆列,这些都代表属天的事物,正如之前第九节所述,清楚表明了就属天事物而言的平行和对应。但对于属灵的事物则另当别论。
属天的事物,常指对主的仁爱和对邻舍的仁义。主是仁爱与仁义的赋予者,教会则是接收者,联接它们的是良心,在良心中植入仁爱与仁义。因此,各部分之间的居中空间表示人里面被称为直接领受、内在指引和良心的东西。那些位于直接领受、内在指引和良心之上的属于主,而那些位于下方的则属于人。因此,由于它们相互面对,形成了平行;又因它们相互响应,如主动与被动相配,形成了对应。
1832、“只有鸟没有劈开“象征属灵的事物不具有这样的平行性和对应性。这可以从“鸟”的象征意义中得到证实,它象征着属灵的事物,正如前文第九节提到的。同时,“鸟没有劈开”进一步表明,这种平行性和对应性并不存在。正如之前经常提到的,属灵的事物代表了所有与信仰相关的内容,因此,也包括所有的教义内容。尽管这些内容被称为信仰,但在与爱结合之前,它们并不属于信仰。这些事物与主之间不存在平行和对应的关系,因为它们不是通过内在指示和良心来流入人的,而是通过教导以及因此通过听觉来影响人。因此,它们不是从内部作用于人,而是从外部入手,并在人里面形成各自的容器或接收器。
【2】大多数事物表面上看似真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例如那些属于圣经字面意义的事物,以及代表和象征真理的事物,本身并不是真理;有些甚至是伪谬,尽管如此,它们仍可以作为容器并服务于接受者。但在主里面的,除非是本质上真实的真理,否则不具有平行性和对应性;然而,它们总是可以被调整以服务于属仁爱和仁义的属天事物,作为容器使用。这些事物构成了理智部分的云层,正如之前所讨论的,主在其中注入仁义,从而形成了良心。
【3】例如,那些坚持圣经字面意义的人,他们认为是主导致人进入试探,是他在试探中折磨人的良心,并且因为他允许恶存在,认为他是恶的根源,还认为他将恶人推入地狱等。这些看似是真理,实际上并不是。由于这些观念本身并不是真实的,因此不存在平行性和对应性。主允许这些观念在人们中保持完整,并通过爱奇迹般地调整它们,使它们能够作为容器服务于属天的事物。同样,主也保留了各种民族认可的宗教仪式、教义和道德,甚至是偶像,始终通过爱调整它们,使它们可以作为容器服务。此外,在古教会以及后来的犹太教会中的许多仪式,本质上不过是没有真实内容的仪式,然而这些仪式被容忍和允许,甚至被要求遵守,是因为它们被他们的祖辈视为神圣;因此从孩童时代起这些观念就像真理一样被种植和印刻在他们的心中。
【4】这些以及相似的事项被“只有鸟没有劈开”所象征,因为一旦这些观念在人的思想中扎根,并被视为神圣的,只要它们不违背神性秩序,主就会让它们保持原样,尽管它们之间不存在平行性和对应性,但仍会进行调整。这也是在犹太教会中通过祭祀的鸟未被分开来表达的原因,因为分开代表将其置于彼此相对的位置以实现完全的对应。而由于这些观念并非完全对应,所以在来生中,对于那些愿意接受教导的人来说,这些观念会被消除,而真正的良善情感则会被植入。在犹太教会中,鸟未被分开的原因是基于这种象征意义,摩西五经中有明确记载:
人奉给耶和华的供物,若以鸟为燔祭,就要献斑鸠或是雏鸽为供物。……要拿着鸟的两个翅膀,把鸟撕开,只是不可撕断。(利未记1:14,17)
同样适用于赎罪祭(利未记5:7-8)。
1833、第十一节 有鸷鸟下来,落在那些尸体上,亚伯兰就把它赶走了。
”有鸷鸟下来,落在那些尸体上“象征那些想要施行毁灭的邪恶和由此产生的伪谬。”亚伯兰就把它赶走了“象征着主驱逐了这些邪恶和伪谬。
1834、“有鸷鸟下来,落在那些尸体上”象征那些想要施行毁灭的邪恶和由此产生的伪谬,这一点从”鸷鸟“象征伪谬得到确认。尽管在圣经中飞行生物也代表真理,如之前所述,但在相反的含义中则表示伪谬,这是因为圣经中的许多符号都能够表达双重意义。关于伪谬的具体内容,已在之前的第778节,866节和988节中展示过。任何人都能理解这里隐含了深层的奥秘,否则它不值得一提。其中暗示的奥秘也已被解释,从内在意义的连贯性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这关乎教会的状态。
【2】当教会被主复兴时,最初都是纯真的,那时每个人都如同弟兄一般相爱,正如人们所知的主降临后的初期教会的情形。当时,教会中的信徒都像弟兄一样生活,互相称呼对方为弟兄,并彼此相爱。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仁义之爱逐渐减少,最终消失了。在仁义消失后,邪恶随之而来,并伴随着伪谬进入,引发了教会的分裂和异端。如果仁义依然存在并且盛行,这些问题是不会发生的。在那种情况下,他们甚至不会把教会的分裂称为分裂,也不会把异端称为异端,而是将其视为根据个人观点的教义问题,留给每个人的良心去判断,前提是不否认信仰的基本原则,即主、永生和圣经;只要不违反神性的秩序,即不违反十诫的教导。
【3】教会中随着仁义消逝而出现的邪恶及由此产生的伪谬,在此被象征为亚伯兰赶走的鸷鸟,也就是”亚伯兰“所象征的主与它们争战。亚伯兰所做的仅是赶走鸟类,没有涉及任何邪恶和伪谬。在天堂中,亚伯拉罕仅被看作一个普通人,他自己完全无力做任何事,唯有主能如此。正如《以赛亚书》所言:
亚伯拉罕虽然不认识我们,以色列也不承认我们,你却是我们的父。耶和华啊,你是我们的父;从万古以来,你名称为“我们的救赎主”。(以赛亚书63:16)
1835、”亚伯兰就把它赶走了“象征着主驱逐了这些邪恶和伪谬,这可以从之前的讨论中得知。这种情况同样适用于教会;当教会开始偏离仁义时,邪恶及其衍生的伪谬比较容易被驱逐,因为此时教会还未完全远离仁义,教徒们的心灵相对柔软。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邪恶及其衍生的伪谬逐渐增多并得到加固,这些内容将在后续部分进行探讨。
【2】主尽可能不断地驱逐邪恶和伪谬,这主要是通过良心完成的。当良心松懈时,仁义就缺少了主流入人的途径,因为主对人的流入是通过在其良心中注入仁义来实现的。随后,一个新的外在媒介形成,即通过对法律的恐惧、对生命、荣誉、财富和名誉损失的恐惧。然而,这些并非良心,仅仅是外在的约束,使得人能在社会中与他人共处,并表现得如同朋友,不论其内心实际如何。
【3】然而,这些媒介或束缚在来生中无济于事,因为那里的外在因素被移除,而内在本质将持续存在;有许多人过着道德和文明的生活,他们没有伤害任何人,表现出友谊和礼貌,甚至为许多人做了好事,但这些行为仅仅是出于自身利益,为了荣誉和财富等。在来生中,这些人属于地狱,因为他们内心没有善与真,只有恶和伪,甚至是仇恨、复仇、残忍和奸淫,他们的这些恶在人间没有显而易见,而它们隐蔽的程度取决于那些作为外部约束的恐惧有多强。
1836、第十二节 日头正落的时候,沉睡降临在亚伯兰身上;看哪,大黑暗的恐惧落在他身上。
”日头正落的时候“象征着事情完成前的时间和状态。”沉睡降临在亚伯兰身上“象征当时教会处于黑暗之中。”看哪,大黑暗的恐惧落在他身上“象征将有可怕的黑暗;”黑暗“象征伪谬。
1837、”日头正落的时候“象征着事情完成前的时间和状态。在象征意义上,太阳代表主,从而象征与仁爱和仁义相关的天堂之事,即仁爱与仁义本身(参见之前第30-38节和第1053节)。由此可见,日落代表教会的最后时间,称为末期,此时已无仁义存留。主的教会也被比作一天的不同时段,它的初期如同日出或黎明以及清晨,而它的末期则如日落或黄昏及其随之而来的阴暗;这是因为它们表现出相似的特点。教会的时期也被比作一年的四季,它的初期是春天,万物欣欣向荣,而它的末期则是秋冬,万物开始衰败。它甚至还被比作不同的金属,它的起始阶段称为黄金的时代,而它的终结阶段则是铁和泥的时代,如《但以理书》第二章31-33节所述。因此,”日头正落的时候“象征教会末期的时间和状态,因为太阳还未完全落下。后文将讨论太阳落下时教会的状态,那时黑暗降临,有烟和火把从分开的部分穿过。
1838、”沉睡降临在亚伯兰身上“象征当时教会处于黑暗之中,这一点从“沉睡”的含义可以看出。沉睡是相对于警醒的一种暗淡状态,这里用来描述”亚伯兰“所象征的主并不是说沉睡或黑暗状态存在于主自身,而是存在于教会之中。这种情形类似于在来生中的情景,在来生,主永远是太阳,是光本身,但在恶者眼前却显得如同黑暗,因为主的显现反映了每个人的状态,正如此处所讨论的教会正处在黑暗状态。
【2】例如,还有荒凉、惩罚和诅咒,这些经常在经文中被描述为主的行为,然而实际上是教会中的人自行造成了荒凉、自我惩罚和自我诅咒。在人们眼中,似乎是主在进行这些行为,因为从表象上看是这样的,所以也就这样表述了。因为如果不通过表象来教导人,人们就无法接受教育;人们不相信或不接受与表象相反的事物,除非他们具备了判断力并且获得了基于爱的信仰。当教会处于黑暗中时,情况也是如此;那时,主在他们面前变得如此模糊,以至于不被认出,即使主自身从未变得模糊。是人们自身在其中并围绕着主的环境变得模糊,尽管经常有关于主的模糊性被描述。同样,这里的”沉睡“象征着教会的黑暗状态。
1839、”看哪,大黑暗的恐惧落在他身上“象征将有可怕的黑暗,”黑暗“象征伪谬,这可以从“黑暗”象征伪谬的意义中得知。描述教会在结束前的状态,即当太阳即将落山时,使用“大黑暗恐惧”。而描述太阳落山时的状态,则通过“天色幽暗”及随后更多的内容来描述,详见第17节。
【2】在《马太福音》中,主预言:
日头就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众星要从天上坠落,天势都要震动。(马太福音24:29)
这并不意味着世上的太阳将变暗,而是象征属于仁爱与仁义的特性将受到遮蔽。这里的月亮不指字面上的月亮,而是代表属于信仰的属灵性质。众星的坠落并不真的指星星掉下来,而是代表善与真的知识在教会信徒中的丧失。这些事物被称为“天势”,所描述的场景并非发生在天堂,因为天堂从未变暗,而是指地上的变化。
【3】”大黑暗的恐惧落在他身上“象征他对极大荒凉的恐惧感,就像在天堂中因爱而体验的人,在感知到一切将终结时会感到何等的恐惧,尤其是主自己,因为他本身就处于属天和神性之爱中。
【4】关于“黑暗”象征伪谬,我们可以从圣经的许多部分找到证据,例如:
祸哉!那些以暗为光,以光为暗的人。(以赛亚书5:20)
这里黑暗代表伪谬,光明代表真理。同一章的另一节提到:
人若望地,只见黑暗艰难,光明在云中变为昏暗。(以赛亚书5:39)
这里的黑暗同样代表伪谬,”光明变为昏暗“象征真理不再清晰可见。
【5】同一卷书中还说:
看哪,黑暗遮盖大地,幽暗遮盖万民。(以赛亚书60:2)
《阿摩司书》中提到:
你们为何想望耶和华的日子呢?那日黑暗没有光明,……耶和华的日子不是黑暗没有光明吗?不是幽暗毫无光辉吗?(阿摩司书5:18,20)
《西番雅书》中说:
耶和华的大日临近……那日是忿怒的日子,是急难困苦的日子,是荒废凄凉的日子,是黑暗幽冥、密云乌黑的日子。(西番雅书1:14-15)
这里,“耶和华的大日”象征教会的末期和状态,“黑暗幽冥”象征伪谬与邪恶。
【6】主在《马太福音》中提到伪谬时,说:
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里头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马太福音6:23)
“黑暗”象征那些影响了有知识之人的伪谬,与那些缺乏知识的民族所处的黑暗相比,这种伪谬的黑暗更加深重。
【7】同一福音书中还说:
惟有本国的子民竟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去。(马太福音8:12;22:13)
“外边黑暗”象征那些在教会中的人的更严重的伪谬,因为这些人使光明变暗,并引入与真理相对的伪谬,这是外邦人所不能做到的。《约翰福音》中说:
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约翰福音1:4,5)
“黑暗”象征教会中的伪谬。
【8】教会之外的伪谬也被称为黑暗,但这种黑暗是可以被光照的。例如,《马太福音》中说:
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发现照着他们。(马太福音4:16)
这里的“黑暗”象征外邦人的无知造成的伪谬。
【9】《约翰福音》中说:
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约翰福音3:19 )
“光”象征真理,“黑暗”象征伪谬。光还代表主,因为一切真理都来自主,黑暗也代表地狱,因为一切伪谬都源自那里。
【10】在同一卷书中,耶稣说:
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约翰福音8:12)
应当趁着有光行走,免得黑暗临到你们;那在黑暗里行走的,不知道往何处去。 ……我到世上来,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里。(约翰福音12:35,46 )
光代表主,从他那里来的是一切善与真,黑暗代表伪谬,这些由主自己驱散。
【11】末期的伪谬,也就是前文提到的“黑暗”,或者说“大黑暗的恐惧”,通过耶稣受难时从”从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暗了“来象征性表示;那时”日头变黑了”也表明当时既无仁爱也无信仰(马太福音27:45;马可福音15:33;路加福音23: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