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史公神学著作 《天堂的奥秘(卷1)》创世记第十五章内义5

《天堂的奥秘(卷1)》创世记第十五章内义5

【5】《玛拉基书》中说:

那日临近,势如烧着的火炉,凡狂傲的和行恶的必如碎秸,在那日必被烧尽,根本枝条一无存留。 (玛拉基书4:1)

“势如烧着的火炉”象征类似的事物。“根”象征仁义,“枝”象征真理,这些将毫无存留。

【6】《何西阿书》中说:

但以法莲在侍奉巴力的事上犯罪就死了。……像场上的糠秕被狂风吹去,又像烟气腾于窗外。(何西阿书13:1,3)

这里,“以法莲”象征沦落如此地步的聪明人。

【7】《以赛亚书》中说:

有权势的必如麻瓤;他的工作好像火星,都要一同焚毁,无人扑灭。(以赛亚书1:31)

这描述了那些沉浸在自我之爱或对邻舍之恨中的人,他们将被自己的欲望所焚烧。《启示录》中说:

巴比伦成成了鬼魔的住处。看见烧她的烟,就喊着说……烧淫妇的烟往上冒,直到永永远远。(启示录18:2, 18;19:3)

【8】同一卷书中还说:

它开了无底坑,便有烟从坑里往上冒,好像大火炉的烟;日头和天空都因这烟昏暗了。(启示录9:2)

从马口中所出来的火与烟并硫磺,这三样灾杀了人的三分之一。(启示录9:17-18)

若有人拜兽和兽像……要在圣天使和羔羊面前,在火与硫磺之中受痛苦。(启示录14:9-10)

第四位天使把碗倒在日头上,叫日头能用火烤人。人被大热所烤,就亵渎神的名。(启示录16:8-9)

他们被扔进烧着硫磺的火湖里。(启示录19:20;20:14-15;21:8)

【9】在这些经文中,“火”象征欲望,“烟”象征伪谬,这些将在教会末期占据统治地位。当约翰的内在视觉被开启时,他看到了灵界中的这些情景。灵魂和灵在肉身死后也见证了类似的景象。由此可见,地狱之火实质上是由仇恨、报复和残暴构成的,或者说,是由自我之爱所导致的。只要人还在肉身生命中,无论如何,别人都看不到这些景象;人在来生,如果被天使查看,他们就会清楚地看到,此人的仇恨如火焰般燃烧,由此产生的伪谬如烟般弥漫。

【10】关于这火,主在《马太福音》中说道:

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 (马太福音3:10;路加福音3:9)

这里,“好果子”指的是仁义,剥夺自己仁义的人将被“砍下来丢在火里”。主在同一福音书中说:

人子要差遣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恶的,从他国里挑出来, 丢在火炉里。(马太福音13:41,42, 50)

类似地,主在《马太福音》中说:

王又要向那左边的说:“你们这被咒诅的人,离开我!进入那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 (马太福音25:41)

【11】同样,在《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中提到:

他们将被丟在永火里……在那里,他们的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马太福音18:8,9;马可福音9:43-49)

类似地,在《路加福音》中,有人请求:

打发拉撒路来,用指头尖蘸点水,凉凉我的舌头;因为我在这火焰里,极其痛苦。(路加福音16:24)

【12】那些不了解主的王国奥秘的人可能会认为是主将恶人投入地狱,或者投入由仇恨所构成的火中,但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样。实际上,是人自己,或者恶灵自己,自行将自己投入其中。然而,因为这种现象看起来就是这样,依据感官的错觉,圣经也是这么描述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只愿意接受符合感官经验的犹太人,无论这些经验有多荒谬。因此,字面上的教义,尤其是先知的文字,充满了这样的描述。

【13】《耶利米书》中说:

耶和华如此说:你们每早晨要施行公平,拯救被抢夺的脱离欺压人的手,恐怕我的忿怒因你们的恶行发作,如火着起,甚至无人能以熄灭。(耶利米书21:12)

“施行公平”象征着言说真理。“拯救被抢夺的”’象征着实行仁义之善。“火”象征那些不行善者所受的地狱惩罚,即生活在仇恨的伪谬中。在字面意义上,这种火和愤怒被归于耶和华,但在内在意义上完全相反。

【14】在《约珥书》中有类似的话:

耶和华的日子将到……它们前面如火烧灭,后面如火焰烧尽。(约珥书2:1,3)

《诗篇》中说:

从他鼻孔冒烟上腾;从他口中发火焚烧,连炭也着了。……有黑云在他脚下。(诗篇18:8-9)

摩西五经中说:

因为在我怒中有火烧起,直烧到极深的阴间,把地和地的出产尽都焚烧,山的根基也烧着了。(申命记32:22)

其中“火”象征仇恨,“烟”象征伪谬,这些存在于人类之中。这些通常都被错误地归咎于耶和华或主,理由前文已经提到。地狱中,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似乎是耶和华或主的所作所为,但实际上完全相反;这是他们自己造成的,因为他们沉浸在仇恨之火中。由此可见,如果不理解圣经的深层含义,人们很容易陷入幻想之中。

【15】在西奈山宣布律法时,人们所见的烟和火也是如此。耶和华或主显现给每个人的形象都不同,对属天的天使显如太阳,对属灵的天使显如月亮,对所有善灵显如各种愉悦与宜人的光芒,而对恶者则显如烟雾和吞噬的火。犹太人在律法宣布时,由于缺乏仁义,只被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所主导,因此他们所见的只有恶与伪,因而他们看到烟与火的景象。而天使们在同一时刻却能见到如太阳般的耶和华和天堂的光芒。

【16】这一点在《出埃及记》中有记载:

耶和华的荣耀停于西奈山;云彩遮盖山六天,第七天他从云中召摩西。 耶和华的荣耀在山顶上,在以色列人眼前,形状如烈火。 (出埃及记24:16-17 )

西奈全山冒烟,因为耶和华在火中降于山上。山的烟气上腾,如烧窑一般,遍山大大地震动。 (出埃及记19:18 )

此外,《申命记》中记载:

那时你们近前来,站在山下;山上有火焰冲天,并有昏黑、密云、幽暗。 耶和华从火焰中对你们说话。(申命记4:11-12;5:22)

那时,火焰烧山,你们听见从黑暗中出来的声音;你们都来就近我, 说:“现在这大火将要烧灭我们,我们何必冒死呢?若再听见耶和华-我们 神的声音就必死亡。” (申命记5:23-25 )

【17】这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在任何沉浸在仇恨及其污秽中的人身上,他们也只能透过仇恨与污秽来看主,这些污秽成了接收来自主的良善与真理之光的容器,但这些光线却被转化为火、烟和浓雾。从这些经文中我们还可以理解“烟炉”和“火把”的含义,即代表着最浓重的伪谬与最肮脏的邪恶,这些在教会的末期占据了主导地位。

1862、“从那些部分之间穿过”象征着将那些属于与主相连之教会的人和主分开。这可以从之前讨论将动物分成两半的第10节得到解释,那里提到属天事物的对应性和平行性,并且“一半对着一半”象征教会与主。此外,居中的空间或间隔,指的是主与教会、或主与教会中的人之间的间隔,这要通过仁义栽培善和真的良心来填补。当仇恨取代仁义,恶与伪取代善与真时,善与真的良心便不存在,这个居中的空间或间隔看起来就像被“烟炉和火把”填满,这些都是伪谬的信念和仇恨,将主与教会完全分开。

【2】这就是“从那些部分之间穿过”的东西,尤其是指“火把”,即自我之爱或仇恨之恶。《耶利米书》中的类似话语也支持了这一点:

犹大的首领、耶路撒冷的首领、太监、祭司,和国中的众民曾将牛犊劈开,分成两半,从其中经过,在我面前立约。后来又违背我的约,不遵行这约上的话。……我必将他们交在仇敌和寻索其命的人手中;他们的尸首必给空中的飞鸟和地上的野兽作食物。 (耶利米书34:18-20)

1863、第十八节 当那日,耶和华与亚伯兰立约,说:“我要将这地赐给你的种,从埃及河直到大河,(即)伯拉河。”

“当那日,耶和华与亚伯兰立约”象征主的内部人(the Interior Man)与他的内在人(the Internal Man)或耶和华的结合。“说:‘我要将这地赐给你的种’”象征经过试探和恐惧之后的安慰,那些在仁义和信仰中的人将成为继承者。“从埃及河直到大河,(即)伯拉河”象征属灵和属天的扩展。

1864、“当那日,耶和华与亚伯兰立约”象征主的内部人(the Interior Man)与他的内在人(the Internal Man)或耶和华的结合,可从”约“象征结合这一含义看出(参665-666节,1023节和1038节)。因为此处在内义上讨论主,所以指向一种更深层的结合。主逐渐与他的父耶和华进一步联结与合一,直至合而为一,使得主的人性本质也成为耶和华,这是主的内在本身。这种情形通过“耶和华与亚伯兰立约”来表现。众所周知,耶和华不可能与一个人立约,因为这与神性相悖。人本身卑微且充满污秽,本能地产生邪恶思想和行为,所行的一切善都是来自耶和华。因此,本次所立的约,与亚伯兰后裔所立的其它约一样,不过是神性或神国中属天事物的代表。在当前情形下,这个约是主的人性本质与他的神性本质,即与耶和华之间结合的一个代表,代表着主的内部人(the Interior Man)与他的内在人(the Internal Man)或耶和华的结合。根据之前的描述,主通过试探的争战与得胜,逐渐实现了与神性的结合与统一。至于什么是“内部人(the Interior Man)”,前文已提及,是位于内在人(the Internal Man)与外在人(the External Man)之间的中介。

1865、“说:‘我要将这地赐给你的种’”象征经过试探和恐惧之后的安慰,那些在仁义和信仰中的人将成为继承者。这一点从“种(子)”和“土地”的含义中得到解释。“亚伯兰的种”象征爱以及因爱产生的信仰(参255节,256节和1025节),因此涵盖了所有在主的仁义和信仰中的人。“迦南地”象征主的王国。因此,“我要将这地赐给你的种”象征天堂的王国将作为产业被赐予那些出于仁义而信仰主的人。

【2】这对主在经历试探和恐惧之后的安慰是显而易见的,无需赘述。因为在那些严峻事件之后,即亚伯兰赶走了“有鸷鸟下来,落在那些尸体上”所象征的恶和伪之后(第11节);直到他所恐惧的浓重的伪谬充斥其中,这些由第12节的“大黑暗的恐惧落在沉睡的亚伯兰身上”来象征;纯粹的伪谬和邪恶最终占据了人类,这由“冒烟的炉并烧着的火把从那些部分之间穿过”来象征(第17节),他只能处于压抑和痛苦中。因此,如第4和5节所述的慰藉接踵而至,即“他的种将继承这地”,这意味着那些在仁义与信仰中的人将成为他王国的继承者。人类得救是和唯一的安慰,因为他处于神性和属天的爱中,甚至就他的人性本质而言,也成为了这样的爱;在这神性和属天的爱中,他对全人类的爱才是唯一被珍视和关注的。

【3】我们可以从父母对子女的爱中理解神性之爱的本质,这种爱会随着代际的传递而逐渐增强,即对后来的后代的爱超过了对直接子女的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是无缘无故存在的,因此这种对后代逐渐增长的爱也有其根本原因。这种爱的根源和起因只能是来自于主,因为所有的婚姻之爱和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源自于他。这是因为主的爱本质如此,他像父亲那样爱所有的人,并希望让所有人成为继承者,为即将出生和已经出生的人预备继承的产业。

1866、“从埃及河直到大河,(即)伯拉河”象征属灵和属天的扩展,其中“到埃及河”象征属灵的扩展,“到伯拉河”象征属天的扩展。这种象征意义可从“埃及河”与“伯拉河或大河”的解释中获得确认。这些河流代表属灵与属天的扩展,这一点可从“迦南地”的含义中理解,迦南地代表主在天上和地上的王国,其中仅包含属于信仰的属灵事物和属于相互之爱的属天事物,迦南地的界限因此被理解为这些事物的扩展。在天堂,天使对迦南地、埃及河、伯拉河(大河)或任何土地的界限几乎一无所知,但他们了解属灵与属灵的扩展以及这些状态的定义与终结。当这些文字被人类阅读时,天使们的思维集中于这些属灵的概念,从而使字面和历史意义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天堂的观念。

【2】关于“埃及河”象征属灵的扩展,是因为“埃及”象征事实性知识,这些知识连同人的理性与理智构成属灵的一部分(参1443节)。“埃及”在内义上象征事实性知识(参1164-1165节,1186和1462节)。“伯拉河”(或”幼发拉底河“)象征属天的扩展,这一点从该河所界定并与迦南地分隔的土地可见。这些土地通常用于象征有关属天事物的事实性知识和信仰性知识。然而,在这里,由于它被称为“河”并且是“大河”,那就不指别的,只指属天事物的信仰性知识,因为“大河”和“大”通常与这些事物相关联。

1867、第十九节至二十一节 “就是基尼人、基尼洗人、甲摩尼人、赫人、比利洗人、利乏音人、亚摩利人、迦南人、革迦撒人、耶布斯人(之地)。”

“基尼人、基尼洗人、甲摩尼人”象征从主的王国中应被驱逐的伪谬。“赫人、比利洗人、利乏音人”象征伪谬的信念。“亚摩利人、迦南人”象征邪恶。“革迦撒人、耶布斯人”象征源自邪恶的伪谬。

1868、这些民族所象征的事物要从圣经中详细证实会很耗时,并且在这里进行详细说明也没有必要,因为这里仅仅提及他们的名字。其中一些已经讨论过,例如利乏音人代表伪谬的信念(参567节,581节和1673节);亚摩利人代表邪恶(参1680节);迦南人代表邪恶,见本章第16节的解释;比利洗人代表伪谬(参1574节)。其余各民族的具体含义将在后续部分,蒙主怜悯,逐一解释。

【2】关于那些从主的王国中将被驱逐的民族,来生中,恶灵与恶鬼极力企图进入灵界并骚扰善灵。每当他们这样做时,都会被驱逐,这与正在被重生的人身上的伪谬和邪恶被压制和驱除的过程相似,他们的位置被主的王国中的真理和良善所取代。

【3】这些象征意义可通过雅各的子孙从迦南地驱逐各族的事件中得到了表现,也通过后来被驱逐的犹太人以及历史上被驱逐的其他多个民族来表达,例如由以扫的后代从西珥山驱逐的何利人(申命记2:12,22),被迦斐托人驱逐的亚卫人(申命记2:23),被摩押人驱逐的以米人或利乏音人(申命记2:9-11),以及被亚扪人驱逐的散送冥人(申命记2:19-21)。此外,还有先知书中提到的许多被驱逐的民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