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史公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第5卷)》第31章 创世记31章内义(4)

《属天的奥秘(第5卷)》第31章 创世记31章内义(4)

4152.创世记31:33-35.拉班进了雅各的帐棚、利亚的帐棚并两个使女的帐棚,都没有找到它们,就从利亚的帐棚出来,进了拉结的帐棚。拉结已经取了神像,把它们放在骆驼的稻草里,便坐在上头。拉班摸遍了那帐棚,没有找着。拉结对她父亲说,愿我主眼中没有怒气,因为我正有妇事儿,不能在你面前起来。这样,拉班搜寻神像,竟没有搜出来。

“拉班进了雅各的帐棚、利亚的帐棚并两个使女的帐棚,都没有找到它们”表它们的神圣事物中没有这类真理。“就从利亚的帐棚出来,进了拉结的帐棚”表那真理的神圣。“拉结已经取了神像”表出自神性的内在属世真理。“把它们放在骆驼的稻草里”表在记忆知识中。“便坐在上头”表它们是内层。“拉班摸遍了那帐棚,没有找着”表他自己的东西不在那里。“拉结对她父亲说”表对良善。“愿我主眼中没有怒气,我不能在你面前起来”表它们不能显露。“正有妇事儿”表它们尚在不洁之物当中。“这样,拉班搜寻神像,竟没有搜出来”表它们不是他的。

4153.“拉班进了雅各的帐棚、利亚的帐棚并两个使女的帐棚,都没有找到它们”表它们的神圣事物中没有这类真理。这从“帐棚”的含义清楚可知,“帐棚”是指神圣或圣洁(参看414, 1102, 2145, 2152, 3210, 3312, 4128节),在此是指神圣事物,因为它们是雅各、利亚和使女们的帐棚。所提及的真理并不在那里,这一点以拉班在那里没有找到家中神像来表示。“家中神像”在正面意义上表示真理(参看4111节);“雅各”代表属世层的良善,“利亚”代表对外在真理的情感,“使女”代表外在情感,如前所示。由于此处所提及的真理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所以它们没有这些人的帐棚里,也就是在它们的神圣事物中被找到,而是在拉结的帐棚里,也就是在对内层真理的情感的神圣中;因为“拉结”代表对内层真理的情感。

4154.“就从利亚的帐棚出来,进了拉结的帐棚”表那真理的神圣。这从刚才所述清楚可知。和良善一样,真理也分为外层和内层;因为既有一个内在人,也有一个外在人。内在人的良善与真理被称作内在良善与真理,而外在人的良善与真理则被称作外在良善与真理。内在人的良善与真理如在三层天堂那样,具有三个层级。外在人的良善与真理也具有三个层级,并对应于内在良善与真理。事实上,在内在人与外在人中间也有良善与真理,也就是中间的良善与真理;因为若没有这些中间或居间良善与真理,沟通或交流是不可能的。有些良善与真理适合属世人,被称作外在良善与真理;还有些属于身体的感官良善与真理,这些是最外在的。最后提到的这些良善与真理同样具有三个层级,属于外在人,并且如前所述,它们与同样多的内在人的良善并真理相对应;对此,按照主的圣治,我将别处予以论述。

各层级的良善与真理彼此完全没,互相分离,绝不会混在一起。更内在的是构成的成分,更外在的是合成物;或也可说,更内在的是赋予形式的,更外在的是接受这形式的。尽管这些良善与真理彼此完全不同,互相分离,但在人看来,它们并没有什么不同。感官人只能看到一切内层事物,甚至一切内在事物本身仅仅是感官的,或纯粹是以感官所感知到的物体;因为他从感官,因而从最外在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内层事物无法从最外在之物被看到,而最外在之物则能从内层事物被看到。属世人,也就是凭记忆知识思考的人,只知道他所思想的的属世之物是至内在的;而事实上,它们都是外在的。而相对内在的人则通过凭属世的记忆知识所揭示的分析论据进行判断并得出结论,他们以同样的方式相信这些是人所拥有的至内在之物,因为它们在他看来似乎就是至内在的。实际上,它们还在他的理性概念之下,因而相对于纯正的理性概念,它们更外在或更低层。这就是人对事物的领悟力的情形。刚才所讨论的事涉及存在于三个层级中的属世人或外在人。但如前所述,属于内在人的事物如在三层天堂那样也存在于三个层级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家中神像”所表示的真理是何情形,因为它们没有在雅各、利亚或使女们的帐棚中被找到,而是在拉结的帐棚里,也就是在对内层真理的情感的神圣里面。出自神性的一切真理都存在于神圣中,它不可能有别的情形,因为出自神性的真理都是神圣的。它凭从主所流入的情感,也就是爱而被称为神圣,并促使真理激发人的情感。

4155.“拉结已经取了神像”表出自神性的内在属世真理。这从“拉结”的代表和“神像”的含义清楚可知:“拉结”是指对内层真理的情感,如前所述;“神像”是指出自神性的真理(4111节),因而是指内层真理,刚才描述了其性质和它们所居之地(4154节)。

4156.“把它们放在骆驼的稻草里”表在记忆知识中。这从“骆驼的稻草”的含义清楚可知,“骆驼的稻草”是指这类知识(3114节)。它们之所以被称作“稻草”,既因为稻草是骆驼的食物,还因为相对于理性概念,记忆知识是粗糙的,缺乏秩序。由于这个原因,记忆知识也以“缠连的树枝”和“森林的密丛”(2831节)来表示。“骆驼”表示属于属世人的一般记忆知识(参看3048, 3071, 3143, 3145节)。

如前所述,相对于理性概念,记忆知识是粗糙的,缺乏秩序,故以“稻草”,以及“密丛或缠连的树枝”来表示。这个观念对那些唯独仰赖记忆知识,并因此号称博学的人来说并不明显。这些人以为人知道得越多,或拥有的记忆知识越多,就越有智慧。但真实情况截然不同,这一点已通过来世那些在世时唯独仰赖记忆知识,并由此获得博学名声的人向我清楚显明了,因为他们有时比那些在记忆知识上没有任何技能的人还要愚蠢。这种愚蠢的原因也向我透露了,即:记忆知识其实是变得智慧的一种手段,但也有可能成为变得疯狂的一种手段。对过着良善生活的人来说,记忆知识是变得智慧的一种手段;但对过着邪恶生活的人来说,它们却是变得疯狂的一种手段;因为他们利用记忆知识不仅确认其邪恶的生活,还确认虚假原则,并且在做这种事时还自大傲慢、具有说服力,因为他们自以为比别人更有智慧。

这会导致其理性的毁灭。因为具有理性者,并不是那能凭记忆知识推理,甚至有时以看似比其他人更驾轻就熟的方式进行推理的人。他所拥有的这种技能是纯幻光的产物。但是,能清楚看到良善就是良善,真理就是真理,因而清楚看到邪恶就是邪恶,虚假就是虚假的人,才真正富有理性。相反,视良善为邪恶,视邪恶为良善的人,以及视真理为虚假,视虚假为真理的人则决称不上有理性,倒称得上没有理性,无论他多么能推理。对于清楚看到良善就是良善,真理就是真理,反过来又能清楚看到邪恶就是邪恶,虚假就是虚假的人来说,光从天堂流入,并照亮其理解或认知功能,使得他以其理解或认知所看到的理由成为那光的众多光线。这光还照亮记忆知识,使它们确认真理,此外还把它们整理得井然有序,并排列成天堂的形式。然而,反对良善与真理的人,和所有过着邪恶生活的人一样,不允许天堂之光进入。相反,他们唯独以自己的幻光为乐,其性质是这样:他们看东西时,就像黑暗里的人看墙上的斑点和条纹,并幻想用它们制作各种形状;而事实上,它们并非真正的形状,因为当日光照进来时,就会发现它们无非是斑点和条纹而已。

由此可见,记忆知识既可成为变得智慧的一种手段,也可成为变得疯狂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它们要么是完善理性的手段,要么是摧毁理性的手段。因此,在来世,那些通过这类知识摧毁理性的人远比那些并不通晓它们的人愚蠢得多。相对于理性概念,这些知识很粗糙,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可知:它们属于属世人或外在人;而通过它们所培育的理性属于属灵人或内在人。从前面关于两种记忆的阐述和说明(2469-2494节)可以得知,就纯洁而言,这些知识与理性何等不同,又何等相去甚远。

4157.“便坐在上头”表它们是内层,因为神像在她下面骆驼的稻草里。这从“骆驼的稻草”的含义清楚可知,“骆驼的稻草”是指记忆知识,如刚才所述。“神像或家中神像”所表示的真理并不是记忆知识,而是在记忆知识里面。因为就真理的三个层级而言(如刚才所述,4154节)而言,内层真理在外层真理里面;这些层级就是以这种秩序来排列自己的。

4158.“拉班摸遍了那帐棚,没有找着”表他自己的东西不在那里。这从内义的思路清楚可知,因而是显而易见的,无需进一步解释。

4159.“拉结对她父亲说”表对良善。这从“父亲”的含义和拉班的代表清楚可知:“父亲”是指良善(参看3703节);拉班,就是此处的“父亲”,是指居间或中间良善,如前所述。

4160.“愿我主眼中没有怒气,我不能在你面前起来”表它们不能显露。这从内义上的思路清楚可知,因而是显而易见的,无需进一步解释。因为“起来”等于揭开“神像或家中神像”所表示的真理,因而使它们显露出来。所以,“不能起来”表示它们不能显露。

4161.“正有妇事儿”表它们尚在不洁之物当中。这从“妇事”的含义清楚可知,“妇事”是指不洁,因而是指她坐于其上的事物是不洁的(利未记15:19-31)。所以,这句话表示它们尚在不洁之物当中。当内层真理在尚未与其相对应或和谐一致的记忆知识当中时,就说它们在不洁之物当中。当人正变得洁净,也就是正在重生时,这类事物就会被移除。

4162.“这样,拉班搜寻神像,竟没有搜出来”表它们不是他的,也就是说,这些真理不是拉班的。这从“搜寻,竟没有搜出来”的含义清楚可知。就外在的历史意义而言,这些事的含义是这样:它们的确是拉班的,只是被藏了起来;但就内义而言,它们并不是他的。因为“神像或家中神像”表示出自神性的真理(参看4111节)。至于此中情形如何,也就是说,这些真理并不属于“拉班”所表示的良善,而是属于对内层真理的情感,可参看前面所述(4151节)。由此明显可知有什么样的奥秘隐藏在所记载有关神像的这些细节里面。

出自神性的真理之所以由“神像或家神”来表示,是因为那些属古教会的人以各种名称来辨别神性,也就是主;这些名称照着呈现在结果中的不同表象来描述祂的不同属性。例如,“沙代神”这个名称描述了主为人争战所在的试探,并且试探过后祂便赐予人益处(参看1992, 3667节) 。他们将主唯恐人凭自己进入信之秘密的看顾称为“基路伯”(308节);将通过答复所收到的神性真理称作“神像或家神”;他们还以特殊名称来称呼其它神性属性。

但他们当中的智者将所有这些名称都只理解为独一无二的主,而非其它;而简单人则为自己制作众多形像作为神性的代表,和它们的名称一样多。当神性敬拜开始沦为偶像崇拜时,他们就为自己塑造了众多神明。外邦人当中如此多的偶像崇拜也是由此产生的,他们又增加了这些神明的数目。但由于在古时,这些名称表示神性属性,所以有些名称就保留下来,如沙代,以及“基路伯”和“神像或家神”;在圣言中,它们表示所提到的那类事物。“神像或家神”表示出于答复的神性真理,这一点从何西阿书(3:4)明显看出来。

4163.创世记31:36-42.雅各就发怒斥责拉班;雅各回答拉班说,我有什么过犯,有什么罪恶,你竟这样火速地追我?你摸遍了我一切的器具,你找着了什么是你家一切的器具?可以放在这儿,当着你弟兄和我弟兄面前,叫他们在我们两个之间判断一下。我在你那里这二十年,你的母绵羊、母山羊没有掉过胎。你羊群中的公绵羊,我没有吃过;被野兽撕裂的,我没有带来给你,是我自己赔上。无论是白日被偷的,是黑夜被偷的,你都向我手里索要。我白日受尽干热,黑夜受尽寒霜,不得合眼睡着,我常是这样。我这二十年在你家里,为你的两个女儿服事你十四年,为你的羊群服事你六年,你又十次改了我的工价。若不是我父亲的神,亚伯拉罕的神,就是以撒所敬畏的,与我同在,你如今必定打发我空手而去。神看见我的苦情和我手的劳碌,就在昨夜下了判决。

“雅各就发怒斥责拉班”表属世层的热情。“雅各回答拉班说,我有什么过犯,有什么罪恶,你竟这样火速地追我”表祂使自己分离并不是由于邪恶。“你摸遍了我一切的器具,你找着了什么是你家一切的器具”表良善的真理不是他自己的,一切都被赋予了。“可以放在这儿,当着你弟兄和我弟兄面前,叫他们在我们两个之间判断一下”表判断应基于公义和公平。“我在你那里这二十年”表祂的自我。“你的母绵羊、母山羊没有掉过胎”表它在良善上的状态和真理的良善。“你羊群中的公绵羊,我没有吃过”表良善的真理,因为祂没有拿走他的任何东西。“被野兽撕裂的,我没有带来给你”表那良善所具有的邪恶并非因祂的过错。“是我自己赔上”表那良善是从它那里出来的。“你都向我手里索要”表它出自祂自己。“无论是白日被偷的,是黑夜被偷的”表寻求功德的邪恶以同样的方式。“我白日受尽干热,黑夜受尽寒霜,不得合眼睡着,我常是这样”表试探。“我这二十年在你家里服事你”表祂的自我。“为你的两个女儿服事十四年”表第一个时期是为了祂能由此为自己获得对真理的情感。“为你的羊群服事六年”表为了祂以后能获得良善。“你又十次改了我的工价”表当祂将这些良善与自己联结起来时,它对祂的状态。“若不是我父亲的神,亚伯拉罕的神,就是以撒所敬畏的,与我同在”表若不是神性和神性人身。“你如今必定打发我空手而去”表它早就为自己索要一切了。“神看见我的苦情和我手的劳碌,就在昨夜下了判决”表一切皆凭祂自己的能力由祂成就。

4164.“雅各就发怒斥责拉班”表属世层的热情。这从“发怒”或生气和随之“斥责”的含义,以及“雅各”的代表清楚可知:“发怒”或愤怒是指热情;“斥责”是指属世层的良善,如前所述。“发怒”或生气之所以表示热情,是因为在天上或众天使当中,愤怒是不存在的,取而代之的是热情。事实上,愤怒不同于热情,因为愤怒含有邪恶,而热情则含有良善;或换句话说,充满愤怒的人会向他发怒的对象意欲邪恶,而充满热情的人则向他热情的对象意欲良善。由于这个原因,充满热情的人能在瞬间变好,并且他实际所行的是对他人好;而充满愤怒的人则不然。尽管就外在形式而言,热情看似愤怒,但就内在形式而言,则完全不同。

4165.“雅各回答拉班说,我有什么过犯,有什么罪恶,你竟这样火速地追我”表祂使自己分离并不是由于邪恶。这从“过犯”和“罪恶”的含义清楚可知,“过犯”和“罪恶”是指邪恶。显然,拉班“火速追赶”是因为雅各使自己分离;因而意思是说,祂使自己分离不是由于邪恶。

4166.“你摸遍了我一切的器具,你找着了什么是你家一切的器具”表良善的真理不是他自己的,一切都被赋予了。这从他“家的器具”的含义清楚可知,他“家的器具”是指他自己的真理。“器皿或器具”表示真理(参看3068, 3079, 3316, 3318节),所以显而易见,他“家的器具”表示他自己的真理。“摸遍了,没有找到”表示没有一个是他的,因而一切都被赋予了。至于这一切的含义,可参看前文(4151节)。

4167.“可以放在这儿,当着你弟兄和我弟兄面前,叫他们在我们两个之间判断一下”表判断应基于公义和公平。这从“弟兄”的含义清楚可知,“弟兄”是指良善(参看2360, 3803, 3815, 4121节)。由此可知,“你弟兄和我弟兄”表示公义和公平。显然,“叫他们在我们两个之间判断一下”表示判断。“你弟兄和我弟兄”之所以表示公义和公平,是因为此处所论述的主题是属世层;因为适合在属世层中被称作公义和公平的,在属灵层中被称作良善和真理。人里面有两个基本层面使得出自主的属天和属灵事物得以立于其上:第一个基本层面更为内在,第二个则更为外在。这两个层面本身无非是良知。没有这两个层面,也就是没有良知,出自主的属天或属灵之物绝无可能得以固定,而是像水流过筛子那样流走。由于这个原因,缺乏这种层面,也就是没有良知的人不知道何为良知;甚至不相信任何属灵或属天事物的存在。

更内在的层面或更内在的良知就是真正意义上良善和真理所居之地,因为从主所流入的良善和真理激活这良知。更外在的层面则是更外在的良知,是本来意义上公义和公平所居之地;因为道德文明类的公义与公平也从主流入激活这良知。另外,还有一种最外在的层面看似良知,其实根本不是,即为了自我和世界,也就是为了个人的地位和名声,为了世俗的财富和财产,以及对法律的畏惧而行公义与公平。主导一个人的,正是这三个基本层面,也就是说,它们是主藉以掌管他的手段。藉着更内在的层面,或由属灵良善与真理所构成的良知,主掌管那些已经重生的人。藉着更外在的层面,或由公义和公平所构成的良知,也就是藉着道德文明类的良善和真理所构成的良知,主掌管那些尚未重生,但能够重生,以及正在重生的人;即便今世不能重生,也会在来世重生。藉着看似良知,其实并非良知的最外在层面,主掌管剩下的人,包括恶人。因为若主不掌管恶人,他们就会陷入各种邪恶和疯狂,若缺乏这个层面的约束,还会实际行出来。凡允许自己通过这些层面被掌管的人要么是疯子,要么是那些受到法律制裁的人。

对于重生之人来说,这三个层面行如一体,因为一层流入另一层,更内在的层面调节更外在的层面。第一个层面,也就是由属灵的良善与真理所构成的良知,在人的理性层里面;而第二个层面,或由道德文明的良善与真理所构成的良知,也就是公义与公平感,则在人的属世层里面。由此明显可知,“弟兄”所表示的公义与公平(即“我弟兄”表示公义,“你弟兄”表示公平)是什么意思。它们之所以被称作公义与公平,是因为所论述的主题是属世人;确切地说,公义与公平是属世人的属性。

4168.“我在你那里这二十年”表祂的自我。这从“二十”的含义清楚可知,“二十”是指余留中的良善(2280节)。不过,当论及主时,这些余留无非是指祂的自我(1906节)。“二十年”表示这自我的状态,“年”表示状态(487, 488, 493, 893节)。就至高意义而言,雅各向拉班所说这些话的内容论述的是主凭自己的能力为自己所获得的属世层里面的自我,尤其是这个自我的各种状态。

4169.“你的母绵羊、母山羊没有掉过胎”表它在良善上的状态和真理的良善。这从“绵羊”和“母山羊”的含义清楚可知:“绵羊”是指良善,如下文所述;“母山羊”是指真理的良善(参看3995, 4006节)。“良善”这个词单独使用时,是指意愿的良善;而“真理的良善”是指理解或认知的良善。意愿的良善是指出于良善而行良善;而理解或认知的良善是指出于真理行良善。对那些出于真理而行良善的人来说,这二者看似为一,是一回事;而事实上,它们彼此截然不同。因为出于良善行良善就是出于对良善的觉察行良善,而对良善的这种觉察只存在于属天之人当中。但出于真理行良善是出于记忆知识,因而出于理解或认知行良善。这等于是在没有对它是良善的任何觉察的情况下行良善,仅仅因为我们就是这样被别人教导的,或凭着我们自己的理性自行认定这就是良善。而这很可能是一个错误的真理,不过,若这真理以良善为目的,那么人出于该真理所行的,就等同于良善。

“绵羊”表示良善。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可以看出来,仅从中引用以下经文,以赛亚书:

祂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祂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剪毛的人面前的绵羊,祂也是这样不开口。(以赛亚书53:7)

这论及主,在此祂被比作绵羊不是凭真理,而凭良善。马太福音:

耶稣对祂所差出去的十二个人说,外邦人的路,你们不要走;撒马利亚人的城,你们不要进;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绵羊那里去。(马太福音10:5-6)

他们不可去的“外邦人”表示那些陷入邪恶的人,外邦人表示邪恶(参看1259, 1260, 1849节)。“撒马利亚人的城”表示那些陷入虚假的人;“绵羊”表示那些处于良善的人。

约翰福音:

耶稣复活后对彼得说,你喂养我的小羊;耶稣第二次又对他说,你牧养我的绵羊;第三次对他说,你喂养我的绵羊。(约翰福音21:15-17)

“小羊(即羔羊)”在此表示那些内心纯真的人;先提及的“绵羊”表示那些出于良善而实践良善的人;后提及的“绵羊”表示那些二个代表那些出于真理实践良善的人。马太福音:

当人子在祂荣耀里降临的时候,把绵羊安置在右边,山羊在左边;祂要向那右边的说,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望我;我在监里,你们来探我。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马太福音25:31-40)

很明显,“绵羊”在此表示良善,也就是那些处于良善的人。各种仁之良善(关于这些良善,蒙主的神性怜悯,我将在别处予以说明)就包含在内义中。“(公)山羊”尤表那些只有信没有仁的人。

同样在以西结书:

我的羊群哪,论到你们,主耶和华如此说,看哪,我必在羊与羊中间,公绵羊与公山羊中间施行判断。(以西结书34:17)

“公山羊”尤表那些其信未与任何仁联结的人。这一点从“公山羊”的含义明显看出来,“公山羊”在正面意义上是指那些拥有信之真理,并由此拥有某种仁的人;但在反面意义上是指那些其信未与任何仁联结的人,这种人从得救的是信这一起点推理救赎。这一点也可从主在上述马太福音的经文中所说关于山羊的话明显看出来。不过,那些没有任何信之真理,同时又没有任何仁之良善的人则被掳到地狱,不用经历任何审判,也就是说,不用检查就可以证明他们陷入虚假。

4170.“你羊群中的公绵羊,我没有吃过”表良善的真理,因为祂没有拿走他的任何东西。这从“公绵羊”和“吃”的含义清楚可知:“公绵羊”是指良善的真理,“母绵羊”表示良善,因而“公绵羊”表示良善的真理,因为公绵羊是母绵羊的伴侣;“吃”是指变成自己的(参看3168, 3513, 3596, 3832节),因而是指取得,因为凡变成自己的东西,都是从他那里取得的。

4171.“被野兽撕裂的,我没有带来给你”表那良善所具有的邪恶并非因祂的过错。这从“被野兽撕裂”的含义清楚可知,“被野兽撕裂”是指别人所造成的死亡,因而是指非他过错的邪恶。人所具有的邪恶有许多来源。第一个来源在于遗传,从祖父辈和曾祖父辈到父辈,再从父辈传到他这里,邪恶在父辈里面就已经堆积如山了。第二个来源在于他自己实际造作的,也就是说,在于人通过邪恶的生活为自己所获得的。这邪恶部分地由他从遗传,如同从邪恶的海洋所得来并付诸实践的东西组成,部分地由他在此之上为自己大量添加的东西组成。这就是人给自己所获得的自我。人将其变成自己的这种实际邪恶也有各种来源,不过通常有两种:第一种是他从别人那里、但非因自己的过错而得来的东西;第二种是他自愿、因而通过自己的过错而得来的东西。在圣言中,“被(野兽)撕裂的”就表示人从别人那里、非因自己的过错而得来的东西;而“(动物)尸体或尸首”则表示人自愿、因而通过自己的过错而得来的东西。

正因如此,无论在古教会还是犹太人当中,他们都禁止吃自死的,也就是动物尸体,以及被(野兽)撒裂的。以下经文就有这项禁令:

凡吃自死的,或是被野兽撕裂的灵魂,无论是本地人,是寄居的,必不洁净到晚上,都要洗衣服,用水洗身,到了晚上,才为洁净。但他若不洗衣服,也不洗身,就必担当他的罪孽。(利未记17:15-16)

又:

自死的或是被野兽撕裂的,他不可吃,因此污秽自己。我是耶和华。(利未记 22:8)

“被(野兽)撕裂的”表示出于虚假的邪恶,是由林中撕裂的野兽所指的恶人造成的;因为在圣言中,凡在地狱者都好比野兽。出埃及记:

你们要归我作圣洁的人;因此,田间被野兽撕裂的肉,你们不可吃,要丢给狗。(出埃及记22:31)

以西结书:

先知对耶和华说,我的灵魂素来未曾被玷污,从幼年到如今没有吃过自死的,或被野兽撕裂的,那可憎的肉也未曾入我的口。(以西结书4:14)

又:

无论是鸟是兽,凡自死的或是撕裂的,祭司都不可吃。(以西结书44:31)

这论及主的国度,新地就在那里。

从这些经文可以看出,“被(野兽)撕裂的”在内义上是什么意思;为了使这一点显得更清楚,我们举个例子。某人过着良善的生活,也就是出于愿意别人好而向他行善。假如这人允许自己被陷入邪恶的人说服,从而相信良善的生活无助于救恩,因为所有人都生在罪中,没有人能凭自己意愿良善,因而行出良善。假如他由此允许自己被这一观念说服:所提供的得救方法就是那被称为信的;因此人凭着信得救,无需过良善的生活,即便在临终的那一刻接受信也可以。如果过着良善生活的这个人允许自己被这样的观念说服,然后不再关心生活,甚至蔑视它,就可以说他“被(野兽)撕裂了”;因为“被撕裂”论及虚假被引入的良善,那良善由此就不再活着了。

再以婚姻为例,如果有人一开始将婚姻视为天上的制度,但后来他(或许还有他的配偶)允许自己被说服相信,婚姻的设立纯粹是为了这个世界的秩序,为了抚养和照料孩子,以及继承财产。另外,他还允许自己被说服相信,婚姻的纽带无非一种契约,若对方同意,任意一方都可终止或放宽这个契约。一旦接受了这些观念,对于婚姻,他就不再视为天上的事了。假如这一切导致放荡,那么后果就是所谓的“被撕裂”。其它例子也一样。

恶人就是那“撕裂”者,他们通过基于外在事物的推理而这样做,而内在事物由于生活的邪恶而无法被引入外在事物。这一事实从以下经文可以看出来,耶利米书:

林中的狮子必害死尊大的人,野地的豺狼必灭绝他们,豹子要在城外窥伺他们,凡出城的必被撕碎;因为他们的罪过极多,背道的事也加增了。(耶利米书 5:5-6)

阿摩司书:

以东拿剑追赶兄弟,毁尽怜悯,他的怒气不断撕裂,他永怀忿怒。(阿摩司书1:11)

4172.“是我自己赔上”表那良善是从它那里出来的。这从“赔上”的含义清楚可知,“赔上”是指赔偿,在此是指良善是从它那里出来的。至于人有过错的邪恶和人没有过错的邪恶,如前所示,它们以“自死的”和“被(野兽)撕裂的”来表示,情况是这样:人有过错的邪恶,或人通过实际生活所获得,并且还在思维上确认以至于相信并完全信服的邪恶无法得到纠正,而永远保留。人没有过错的邪恶,也就是人未从思维上确认,也没有从内在信服的邪恶虽然也会保留,但只附着于外在,因为没有进入内层,败坏内在人。良善能从这种邪恶当中出来,因为尚未受到影响,也没有默许的内在人能直到外在人中的邪恶的确是邪恶。因此,它能被移除。而且,由于内在人能看到这邪恶,所以同时它也能更清楚地看到良善。因为良善通过对立面,比通过非对立面被看得更清楚;那时,此人自己也会对那良善产生更深的情感;这就是良善从它那里出来的含义。

4173.“你都向我手里索要”表它出自祂自己。这从“手”的含义清楚可知,“手”是指能力(参看878, 3387节),因而它出自祂自己,因为凡来自祂自己能力的,皆出自祂自己。

4174.“无论是白日被偷的,是黑夜被偷的”表寻求功德的邪恶以同样的方式。这从“偷”或“窃取”的含义清楚可知,“偷”或“窃取”是指寻求功德的邪恶。当人将良善归于自己,以为它源于自己,并因此渴望救恩时,这种寻求功德的邪恶就会存在。这就是“偷”或“窃取”在内义上所指的邪恶。至于这种邪恶,情况是这样:凡正被改造的人都以为良善源于他们自己,进而以为他们凭自己所行的良善配得救赎。事实上,他们以为凭自己所行的良善配得救赎,就是他们以为良善源于他们自己的结果,因为这个观念粘附着那个观念。但那些允许自己重生的人不会在思维上确认这一切,或信服这类观念是正确的。相反,这些观念会逐渐被驱散。事实上,只要人在外在人中,如所有人在重生之初的情形,他不可避免地这样思想,因为他只凭外在人思考。

但是,当外在人连同其恶欲正被移除,并且内在人正开始作工时,也就是说,当主以聪明之光经由内在人流入,并由此光照外在人时,此人便开始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并将良善归于主,而不是归于他自己。由此可见何为良善所出自的邪恶在此所指的寻求功德的邪恶,就是人没有过错的那类邪恶,如前所述。但如果一成年,人就在思维上确认并完全信服他凭自己所行的良善配得救赎,那么现在所讨论的这种邪恶就会牢牢扎根在他里面,无法纠正。因为这种人索要主的东西,因而不接受不断从主所流入的良善;并且它一流入,他们就把它引到自己那里,引入他们的自我里面,从而玷污它。这些邪恶就是“偷”或窃取在正面意义上所表示的(2609节)。

上一页  第5卷目录  下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