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过通往天堂的生活并不像人们想的那么难
528、有些人认为,过通往天堂的生活,即所谓属灵的生活,是很难的,因为他们听说,人必须弃绝尘世,摒弃肉体和血气的情欲,必须属灵地生活。{注1}他们认为这意味着他们必须抛弃世俗的东西,这主要是指财富和声望;他们必须终日虔诚地默想上帝、救恩和永生,在祷告、阅读圣经和虔诚的书籍中度过一生。他们以为这些事就是弃绝尘世、活在灵里而非肉体中。然而,我通过大量的经历和与天使交谈得知,事实完全不同。我确实了解到,那些弃绝尘世、在灵里以这种方式生活的人,得到了一种不接受天堂喜乐的悲哀的生命,因为每个人死后的生命仍和生前一样。相反,要接受天堂的生活,人必须融入尘世,履职尽责,参与各项事务,通过尘世的道德和文明的生活接受属灵的生命。除此之外,属灵生命就无法在人里面形成,或者,他的灵魂无法为天堂做好准备,因为过着内在的生活但同时却没有过着外在的生活,就像住在一个没有地基的房子里,逐渐下陷、开裂并破碎,或摇摇欲坠直至倒塌。
{注1}:【英290】 一些人相信完全通过善行或“行为”拯救灵魂离开地狱,本章平衡了前一章,总结了史威登堡对这些人的回应,包括对此类虔诚行为的回应。
529、如果用理性的眼光审视并探究人的生活,就会发现人的生活分为三重,即属灵的生活、道德的生活和文明的生活,这三种生活截然不同。有人过着文明的生活,却没有道德和属灵的生活;有人过着道德的生活,却没有属灵的生活;有人则过着文明的生活、道德的生活,同时又过着属灵的生活,这些人便过着通往天堂的生活,而前面两类人则过着尘世的生活、远离天堂的生活。
从这些事情中,首先可以确定,属灵生活不是与尘世生活或世俗生活相分离的生活,而是与之相连的,犹如灵魂与身体相连。如果属灵生活脱离尘世生活,就像住在一个没有地基的房子里,如前所述。因为道德和文明的生活是属灵生活的活动,既然意愿好属于属灵生活,行为好属于道德生活和文明生活,如果后者与前者相分离,则属灵生活只包括思想和言语,意志则因没有支持而消退;然而,意志才是人的灵性本身。
530、接下来我要说明,过通往天堂的生活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么难。谁不能过文明道德的生活呢?因为每个人从小就开始了这种生活,并从世上的生活中熟悉它。此外,每个人,无论善恶,都过着种生活,因为谁不想被称为诚实公正呢?几乎每个人都在外表上践行诚实和公正,甚至好像在心里也是诚实公正的,或者好像是出于真正的诚实公正行事。属灵人应该以同样的方式生活,像属世人一样轻易地做到,唯一不同的是,属灵人相信上帝,行事诚实公正,不仅仅是因为它符合文明道德的法则,还因为它符合神性的律法。作为属灵人,在他所行的事上都会想到神性的事物,故与天堂的天使沟通;只要这事发生了,他就与他们结合,从而他的内在人被打开,就其本身而言,这内在人就是属灵人。当人进入这种状态时,他被主接纳、引导,尽管他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然后,凡他所行的、属于道德和文明生活的诚实公正之事,都是出于属灵的动机而行的;出于属灵的动机行诚实公正的事,就是出于诚实公正本身而行事,或者是发自内心而行的。
[2]他的诚实公正在外在形式上与属世人、甚至与邪恶的人和属地狱的人所行的没什么两样,但在内在形式上,它们完全不同。因为恶人诚实公正地行事,只是为了自己和世界,因此,如果不是害怕法律和惩罚,或者害怕丧失名声、荣誉、利益和生命,他们在各个方面都会行事不诚实、不公正,因为他们既不畏惧上帝,也不害怕任何神性的律法,因而缺乏任何内在的约束。因此,他们会利用各种机会去欺骗、掠夺和糟蹋别人,并且以此为乐。其内在品性在来世将清晰可见,这可以从在来世和他们一样品性的人身上看出来。在来世,每个人的外在都被拿走,内在品性显明出来,他继续在其中活到永远(参看第499–511节)。那时,因为他们行事没有外在约束,也就是刚才所说的对法律和丧失名声、荣誉、利益和生命的畏惧,他们行事疯狂,对诚实公正嗤之以鼻。
[3]但是,那些因着神性律法而行事诚实公正的人,当他们的外在被拿走、只留下内在时,智慧地行事,因为他们与天堂的天使相连,得享天使的智慧。由此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内在人,也就是人的意志和思想,与神性结合时,属灵人的文明道德的生活可以完全与属世人的一样(参看第358–360节)。
531、此外,属灵生活的法则,文明生活的法则和道德生活的法则都在摩西十诫中阐明了。前三条诫命包含属灵生活的法则,接下来的四条诫命包含文明生活的法则,最后三条诫命包含道德生活的法则。从外在形式上看,纯粹的属世人也照着这些诫命生活,和属灵人一样。他敬拜上帝,去教堂,听讲道,面带敬虔,不杀人,不奸淫,不偷盗,不作假见证,不骗取同伴的财物。但他做这一切只是为了自己和世界的缘故,是为了装样子,这种人的内在形式与他的外在表像截然相反,因为他由衷地否认上帝,在敬拜中假冒为善,当他在私下里独处暗自思想时,嘲笑教会的神圣事物,认为它们只是用来约束单纯的信众。
[2]因此,他完全脱离天堂,不是一个属灵人,故也不是一个文明道德的人。他虽然克制不杀人,却仇恨一切反对他的人,并因着仇恨而充满了报复的欲望,如果不受到社会法律的约束和外在恐惧的束缚,他们必要杀人。而且,当他渴望这样做时,导致他不断地杀人;他虽然没有奸淫,却以为奸淫是容许的,只要有机会,就会尽可能的为所欲为,所以他始终是一个奸淫者;他虽然不偷盗,却贪恋别人的财物,不认为欺骗和恶毒的诡计是不合法的,所以他一直在心里偷盗。与道德生活有关的诫命也是如此,这些诫命禁止伪证和贪恋他人的财物。凡否认上帝、没有源于宗教信仰的良心的人,都是这样。这可以从在来世的与他品性相似的人身上清楚地看到,当他们的外在被移除、进入自己的内在后,本性就显明出来了。因为那时他们与天堂分离,所以他们行事与地狱一致,因而与地狱里的人为伍。
[3]另一种人则完全不同,他在心里承认上帝,在生活行为中尊重神性的律法,完全遵守十诫中的前三诫,{注1}犹如遵守其它诫命一样。当这种人的外在被移除、进入自己的内在时,他要比在世时更有智慧。当他进入自己的内在时,就像从黑暗进入光明,从无知进入智慧,从悲伤的生活进入快乐的生活,因为他在上帝里面,因而在天堂里面。说这些事情是为了让人们知道,这两种人分别是什么样的,尽管他们表面上都过着一样的生活。
{注1}:【英291】史威登堡对十诫的编号遵循施密特(Schmidt 1696)版本《圣经》(见上文第1节注释【英5】)。前三诫是关于属灵生活的,包括没有别的神,不妄称神的名,记念安息日;中间四诫是关乎公民(文明)生活的,包括孝敬父母、不杀人、不偷盗、不奸淫;而后三诫关乎道德生活,包括不作假见证,不贪恋邻居的房子,不贪恋邻居的任何东西(8860–8912和283–331)。
532、众所周知,思想被意图引导,或者倾向于符合意图,也就是说,朝着人意指的方向。因为思想是人的内在视觉,在下面这一点上类似于外在视觉,即它转向并停歇在它所指向和瞄准的地方。因此,当内在视觉(或思想)转向并停留在尘世时,结果思想就变得属世;当转向自我和自尊时,它变得属肉体;但如果转向天堂时,它就变得属天。所以,它如果转向天堂,就被提升;如果转向自我,就脱离天堂,沉浸在肉体中;如果转向尘世,也会转离天堂,散布到眼前的物体上。
[2]人的爱造就人的意图,并决定了人的内在视觉或思想朝向自己的目标。因此,自我之爱将它固定在人自己及其属于自己的目标上,尘世之爱固定在世间的目标上,而天堂之爱则固定在属天的目标上。如果了解爱,就能知道构成心智的内层的状态,也就是说,人若爱天堂,他的内层被提升,朝向天堂,向上开放;若爱世界或爱自己,他的内层则向上闭合,向外打开。由此得出以下的结论:如果人心智的较高区域向上关闭,他就再也看不到属于天堂和教会的目标了,这些目标对他来说是处在浓厚的黑暗中。黑暗中的事物不是被否定就是不被理解。这就是为什么爱自己和世界胜过一切的人,在心中否认神性真理,因为他们的心智的较高区域被关闭了;即使他们凭记忆谈论天堂和教会的事物,他们也不明白它们。此外,他们对待这些事物的态度,和对待世俗和肉体的事物一样。如此一来,他们能够将心思导向只有通过身体感官进入的事物,并唯独以此为乐。这些事物中也包括大量污秽、淫荡、亵渎和犯罪的东西,它们不能被除掉,因为来自天堂的流注不能进入他们的心智,正如刚才所说的,他们的心智向上被关闭了。
[3]人的意图就是他的意志,决定了他的内在视觉或思想,因为人所意愿的他意欲图之,他所想要的就是他所思想的。因此,当人的意图指向天堂时,决定了他的思想就专注于天堂,连同整个心智也因而在天堂。他从天堂俯视在他之下的尘世的事物,如同人从房顶向下俯视。所以,心智的内层敞开的人能看见他里面的邪恶和伪谬,因为这些在属灵的心智之下;相反,内层没有敞开的人则看不见自己的邪恶和伪谬,因为他不是在它们之上,而是在它们当中。由此可以推断,人的智慧从何而来,人的疯狂从何而来,以及在死后,人被留在他的意志和思想中、依照他的内层行动和说话时,他将会是什么样子。我说这些,也是为了显明是什么构成了人的内层品性,尽管他在外表上好像与别人相似。
533、现在已经很清楚,过通往天堂的生活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么难。当有任何事出现在人面前时,他知道是不诚实或不公正的,但已经动心,此时,他只需要认识到,这种事不能做,因为它违反神性的诫命。如果一个人使自己习惯于这样思考,并由此养成了习惯,他就逐渐与天堂相连。只要他与天堂相连,他的心智的较高区域就被打开,而只要这些区域被打开,他就能看见不诚实或不公正的事,既能看见这些邪恶,就能把它们驱散,因为邪恶不被看见,就不能被驱散。人能进入这种状态,因为他有自由。因为谁不能出于自由而这样思想呢?而且,一旦人开了头,主就在他身上施行奇妙的作为,使他不仅看到邪恶是邪恶,还克制自己不去意愿它们,最终转身离开它们。这就是主说这些话的意思:
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马太福音11:30)
不过,应该知道,如此思考并抵制邪恶的难度,随着人自愿作恶的程度而增加,因为他在同等的程度上习惯于这些邪恶,直到熟视无睹,见怪不怪,最终喜欢上它们,并出于自己的罪爱之乐,为它们开脱,利用各种伪谬来确认它们,声称它们是允许的,是好的。这种情况发生在那些在少年时毫无节制地沉溺于各种邪恶、同时在内心拒绝神性事物的人身上。
534、通往天堂和地狱的道路曾展现在我的面前。有一条通向左边或北边的宽阔大道,只见有许多灵人走在上面。在远处,只见一块巨石在那道路的尽头。大道在巨石这里,分为两条路,一条向左,一条向右,方向正好相反。左边的是窄路或狭窄,从西方到南方,从而进入天堂之光中;右边的是宽路或宽阔,向下倾斜朝向地狱。刚开始时,所有人似乎都走在同一条大路上,直到岔路口的大石头前。一到这里,他们便分道扬镳:善人转向左边,进入通往天堂的窄路;恶人看不见岔路口的石头,跌倒在上面受了伤,他们起来后,向着右边朝向地狱的宽路奔跑。
[2]后来,这一切的意义都向我解释:也就是说,第一条大路,许多善人和恶人一起走在上面,如同朋友那样彼此交谈,因为他们之间看上去没有什么明显的分别,这表示那些外表上过着相似的诚实、公正生活的人,彼此似乎没有什么不同;岔路口或拐角处的石头,恶人在此跌倒并由此沿着通往地狱的路奔跑,表示神性真理,它被那些注视地狱的人所拒绝。在最高的意义上,这石头表示主的神性人身。但那些同时承认神性真理和主之神性的人则被引到通往天堂的路上。这些事情再次表明,表面上看,恶人和善人过着同样的生活,或者走着同样的路,也就是说,这种人和那种人一样容易。然而,那些发自内心承认上帝的人,尤其是教会中那些承认主之神性的人,被引向天堂。不承认的人则被引向地狱。
[3]在来世,路表示从人的意图或意志发出的思想。路完全依照这些意图的思想而显现在那里;每个人所走的路线,都与出于他意图的思想相一致。因此,从灵人所走的路就能知道灵人及其思想的品性。这些也清楚地说明了主的话的意思: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马太福音7:13-14)
引到永生的路是窄的,不是因为它难走,而是因为找着的人少,正如此处经文所说的。我看到在那条大道尽头的拐角处,有一块大石头,由此分出方向截然相反的两条路,这说明了主的话的意思:
你们没有读过经上所记的吗?“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凡跌在那石头上的,必要跌碎。”(路加福音20:17-18)
“石头”表示神性真理;“以色列的磐石”(撒母耳记下23:3)表示主的神性人身;“匠人”表示教会的信众;“房角的头块石头”是指分岔出那两条路的地方;“跌”并“跌碎”是指否认并灭亡。{注1}
{注1}:“石头”表示真理(114,643,1298,3720,6426,8609,10376)。因此,律法被刻写在石版上(10376)。“以色列的磐石”表示主的神性真理和神性人身(6426)。
535、在灵界,我蒙允许与一些人交谈,他们曾经在世上为了能以敬虔和圣洁的方式生活而远离世俗的事务;也与一些曾以种种方式苦待自己的人交谈,他们曾以为那就是弃绝尘世、制服肉体的欲望。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却因此过着悲伤的生活,远离了只有融入世界才有的仁爱的生活,他们没有能力与天使相联,因为天使的生活是一种从祝福的状态中产生的喜乐的生活,在于发挥善行,也就是仁爱的行为。此外,那些在远离世俗工作的生活中的人,有一种强烈的自我功德感,因此不断地渴望天堂,以为天堂的喜乐是他们的奖赏,却完全不知道天堂的喜乐到底是什么。当他们与天使在一起、并被允许进入天使的喜乐时,惊讶不已,仿佛遇见了与自己的信仰格格不入的东西,因为这种喜乐舍弃功德,在于积极的作工和实际的服务,在于由此成就的良善所带来的幸福中。由于他们无法接受这种喜乐,就离开了,与在世时有着同样生活方式的灵人结伴。
[2]还有一些人表面上过着圣洁的生活,经常去教堂,常常祈祷,刻苦己心,同时却不断地想着自己会因此而受到尊荣,最终在死后被视为圣徒——这些人在来世并不在天堂,因为他们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他们沉溺在自我之爱中并以此玷污神性真理,其中一些人是如此的疯狂,以至于视自己为神,因此,他们与地狱里的同类在一起。一些人狡猾奸诈,在骗子的地狱里。这些人利用狡猾的伎俩和诡计来塑造一副虔诚的外表,引诱普通人相信他们拥有上帝的神圣。
[3]许多天主教徒有这种特点。我曾蒙允许与他们中的一些人交谈,当时,他们的生活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包括他们在世时的生活以及随后的生活。我谈到这一切,是要让大家知道,通往天堂的生活不是出世的生活,而是入世的生活;虔诚的生活若脱离了仁爱的生活(这生活只有在人世间才有可能),不会通向天堂;但仁爱的生活却可以,仁爱的生活在于在每项职责、生意和工作中,出于内层、因而是出于属天的动机去践行诚实和公正。每当人诚实公正地生活时,这动机就在生活中,因为如此作为符合神性的律法。这种生活并不难,但脱离仁爱生活的虔诚生活才是难的,这种生活在多大的程度上被认为是通向天堂,它就在多大的程度上远离天堂。{注1}
{注1}:脱离仁爱生活的虔诚生活没有用处;与仁爱结合的虔诚生活对一切有益(8252,8253)。仁爱邻舍就是在一切工作和职责中秉行良善、公正和公平(8120–8122)。仁爱邻舍包含在人的所思、所愿和所行的一切和每一件事物中(8124)。仁爱的生活就是按照主的诫命生活(3249)。按照主的诫命生活就是爱主(10143,10153,10310,10578,10645)。真正的仁爱不求功德,因为它出于内层的喜爱和随之而来的快乐(2371,2380,2400,3816,3887,6388–6393)。人在世时仁爱的生活怎样,人死后就会继续怎样(8256)。属天的祝福从主流入仁爱的生活(2363)。没有人仅凭思考而被允许进入天堂,必须伴随着意愿和践行出来的良善(2401,3459)。除非践行良善与意愿良善以及思想良善相结合,否则就没有救赎,也没有内在人与外在人的任何结合(3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