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史公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第3卷)》第18章 《创世记》第18章内义(7)

《属天的奥秘(第3卷)》第18章 《创世记》第18章内义(7)

2254、创世记18:25.你绝不会做这样的事,使义人与恶人一同死亡,让义人与恶人一样。你绝不会这样!审判全地的岂不行公平吗?

“你绝不会做这样的事”表示主的惊恐;“使义人与恶人一同死亡,让义人与恶人一样”表示良善不能死亡,因为邪恶能与它分离;“你绝不会这样”表示更大程度的惊恐;“审判全地的岂不行公平吗”表示神性良善不能在与良善分离的真理指导下这样做。

2255、“你绝不会做这样的事”表示主的惊恐。这是显而易见的,无需解释。

2256、“使义人与恶人一同死亡,让义人与恶人一样”表示良善不能死亡,因为邪恶能与它分离。这从“义人”和“恶人”的含义清楚可知:“义人”是指良善;“恶人”是指邪恶(参看2250节)。因此,“使义人与恶人一同死亡”是指使良善与邪恶一同死亡。由于这些事不可以发生,并且只是想想就造成惊恐,所以内义就把它们放到一边,同时以这种观念来代替它们,即:良善不能死亡,因为邪恶能与它分离。

很少有人知道这个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要知道,人从婴孩或童年初期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所思所行的一切良善都会保留下来;这同样适用于一切邪恶,事实上,就连邪恶的最小粒子也完全不会消失。良善和邪恶两者都被刻在他的生命册(也就是他的两种记忆)上,并刻在他的本性或真我(也就是他的性格和性情)上。他从这良善和邪恶,或说从这种物质为自己形成一个生命,可以说形成一个灵魂;死后,这生命或灵魂的本质保持不变。但良善从不与邪恶混在一起,邪恶也从不与良善混在一起,以致它们无法分离;否则,这人必永远灭亡。主确保它们不会混在一起。当人进入来世时,如果他过着爱与仁之良善的生活,主就会将他的邪恶分离出去,并利用他里面的良善把他提入天堂。而另一方面,如果他过着邪恶的生活,也就是说,过着违背爱与仁的生活,主就会把他里面的良善过滤掉,他的邪恶便将他带入地狱。这就是每个人死后的命运。但这是一种分离,决不是完全除去。

此外,由于人的意愿,也就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已经完全毁掉,所以主将这毁掉的部分与另一部分,也就是他的理解力部分分开,并在那些正经历重生的人里面将仁之良善植入这理解力部分,再通过这理解力部分植入一个新意愿;他们就是那些有良心的人。一般来说,主也以同样的方式将邪恶与良善分离。这些就是“良善不能死亡,因为邪恶能与它分离”这句话在内义上所表示的奥秘。

2257、“你绝不会这样”表示更大程度的惊恐,因为这是一个重复,因而也无需解释。

2258、“审判全地的岂不行公平吗”表示神性良善不能在与良善分离的真理指导下这样做。这从“审判全地的”和“公平”的含义清楚可知,“审判全地的”在内义上表示产生真理的良善本身。这在代表性教会也以祭司来代表,因为祭司同时也是审判官或士师。作为祭司,他们代表神性良善,作为审判官或士师,代表神性真理;但“审判全地的”表示这两者,这从第一卷各个地方所解释的“地”的含义清楚可知。但在此从这个教会的代表来证明这些事太冗长乏味了。然而,“公平”表示真理,如前所示(2235节)。从这些话的含义,同时从内义上的整个思路明显可知,“审判全地的岂不行公平吗”表示神性良善不能在与良善分离的真理指导下这样做。

为了理解这些事,要知道,有两样事物或说两种成分构成整个天堂的秩序,并从天堂而存在于整个宇宙,即:良善和真理。良善是秩序的主要成分,它的一切或各个方面都是仁慈;真理是秩序的次要成分,它的一切或各个方面都是真理。神性良善判所有人都上天堂,但神性真理判所有人都下地狱。因此,如果主的仁慈,也就是良善的本质,或说祂的良善,不是永恒的,那么所有人,无论有多少,都会受到诅咒。这就是“神性良善不能在与良善分离的真理指导下这样做”这句话的意思(对此,也可参看第一卷1728节)。

尽管如此,邪恶之所以被判下地狱,不是因为神性良善与神性真理分离,而是因为人将自己与神性良善分离。主从不将任何人送入地狱,而是人将自己送入地狱,这在前面已经多次说明(1093,1683,1857,1861,2121,2258节)。神性良善在这方面与神性真理结合,即:除非恶人与善人分离,否则恶人就会伤害善人,并不断试图摧毁秩序;因此,防止善人受到伤害是出于仁慈。这在地上的国家也一样;恶行若得不到惩罚,就会玷污整个国家,从而摧毁它。由于这个原因,君主或法官惩罚邪恶,并将作恶者逐出社会,比不合时宜的宽大处理他们显得更仁慈。

2259、创世记18:26.耶和华说,我若在所多玛城中间找到五十个义人,我就为他们的缘故饶恕那地方。

“耶和华说”表示感知;“我若在所多玛城中间找到五十个义人”在此和前面一样,表示如果真理充满良善;“我就为他们的缘故饶恕那地方”表示他们将得救。

2260、“耶和华说”表示感知。这从“耶和华说”的含义清楚可知,在圣言的历史意义上,“耶和华说”代表主从神性获得的感知和由这种感知产生的一种思维,以及一种答复(关于“耶和华说”这个短语的详情,可参看2238节)。

2261、“我若在所多玛城中间找到五十个义人”表示如果真理充满良善。这从“五十”和“那城中间”的含义清楚可知:“五十”是指满或全;“那城中间”是指在真理里面或核心处的,或真理所包含的,如前所述(2252节,那里有同样的词语)。可以想象,如果真理充满良善,人必然得救。不过,要知道,人所知道的真理极其稀少,即便有,它们也没有生命,除非它们里面有良善;如果它们里面有良善,他就会得救,但仅仅靠怜悯得救。因为如前所述,人所知道的真理极其稀少,而包含在它们里面的良善从真理和那人的生活中获得自己的性质。

就本身而言,真理并不赋予生命;赋予生命的,是良善。真理只是生命,也就是良善的接受者。因此,没有人能说,他能通过真理得救,或如通常所断言的那样,唯信得救,除非构成信的真理包含良善。必须存在于真理里面的良善必是仁之良善;这解释了为何信仰本身在内义上只是仁爱,如前所示(2231节)。至于人们说,对真理的承认就是得救之信,要知道,那些过着违背仁爱生活的人绝无可能承认真理;相反,他们形成了一种自我说服,爱自己或爱世界的生命就粘附在这种自我说服上;因此,他们所谈论的承认并没有信之生命,也就是仁之生命在里面。最坏的人出于爱自己或爱世界,也就是说,为了在所谓的聪明智慧上胜过别人,因而为了获得地位、名声和财富,也能学习、掌握信之真理,并以多种方式确认它们;但对他们来说,这些真理仍是死的。

真理的生命,因而信之生命唯独来自主,主是生命本身。主的生命是怜悯,怜悯是由对全人类的爱产生的。有些人声称自己信奉信之真理,但与自己相比却蔑视他人;每当他们爱自己、爱世界的生命被触动时,他们就对邻舍心怀仇恨,并以邻舍丧失财富、地位、名声和生命为快乐。做这种事的人永远不能享有主的生命。但信之真理是这种情况:人通过它们重生,因为它们才是接受良善的最纯正的器皿。因此,真理如何,这些真理里面的良善就如何,它们的结合和由此而来的在来世被完善的能力就如何,人死后的祝福和幸福的状态就如何;或说真理越准确,它所包含的良善就越纯粹,它们的结合和由此而来的在来世发展的能力就越完美,我们死后的状态就越蒙福和幸福。

2262、“我就为他们的缘故饶恕那地方”表示他们将得救。这一点作为一个结论从整个思路可推知,因而无需解释。“地方”表示状态,如前所示(1273,1378节),所以此处说的是“地方”,而不是“那城”,以表示那些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将得救。

2263、创世记18:27.亚伯拉罕回答说,看哪,我虽是尘土炉灰,还敢对我主说话。

“亚伯拉罕回答说”表示主出于人身或人性的思维;“看哪,我虽是尘土炉灰,还敢对我主说话”表示主的人身或人性对其相对性质的谦卑。

2264、“亚伯拉罕回答说”表示主出于人身或人性的思维。这从本章“亚伯拉罕”的含义清楚可知,“亚伯拉罕”是指主的人身或人性,如前面数次所述(2112,2172,2198,2247节)。

2265、“看哪,我虽是尘土炉灰,还敢对我主说话”表示主的人身或人性对其相对性质的谦卑,这是很明显的。前面数次论述了主处于人身或人性时的状态,或其谦卑的状态,和主处于神性时的状态,或其荣耀的状态。还说明,在谦卑的状态下,祂与耶和华说话,如同与另一个人说话;而在荣耀的状态下,如同与祂自己说话(参看1999节)。由于此处“亚伯拉罕”代表处于人身或人性时的主,如前所述,所以在这种状态下,相对于神性,经上说这人身或人性就是“尘土炉灰”。这也是为何这种状态被称为祂的谦卑状态。谦卑源于自我承认,即承认自己相对来说就是尘土炉灰。人身或人性在此不是指神性人身,而是指主从母亲那里获得的人身或人性;祂完全抛弃了这人身或人性,并披上神性人身以取代之。此处“尘土炉灰”所描述的,正是前一种人身或人性,也就是祂从母亲那里遗传来的人身或人性(可参看前面的阐述,2159节)。

2266、创世记18:28.假若这五十个义人少了五个,你就因为少了五个而毁灭全城吗?祂说,我在那里若找到四十五个,就不毁灭那城。

“假若这五十个义人少了五个”表示若少了些许;“你就因为少了五个而毁灭全城吗”表示人类会因少了些许而灭亡吗?“祂说,我在那里若找到四十五个,就不毁灭那城”表示如果良善与真理能结合在一起,人类就不会灭亡。

2267、“假若这五十个义人少了五个”表示若少了些许。这从“五”的含义清楚可知,“五”是指一点,或少许(关于该数字的含义,可参看第一卷649节)。至于“五十个义人”表示什么,这在前面已经说明(2252节)。

2268、“你就因为少了五个而毁灭全城吗”表示人类会因少了些许而灭亡吗?这从“五”和“城”的含义清楚可知:“五”是指一点或少许,如刚才所述;“城”是指真理,也如前所述(2252,2261节)。圣言将人类心智中的真理比作一座“城”,也称之为一座“城”;将存在于这真理里面的良善比作这城的居民,也称之为居民,因为两者彼此相似。在人的两种记忆和他心智思维中的真理若缺乏良善,就像一座没有居民的城,因而是空的,无人居住。事实上,论到天使,可以说,当一个人过着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的生活时,他们可以说就住在他的真理里面,并植入来自主的对良善的情感,因为他们乐意如此居住,换句话说,他们喜欢生活在这些人中间。而那些拥有某些真理,却毫无仁之良善的人则截然不同。

2269、“祂说,我在那里若找到四十五个,就不毁灭那城”表示如果良善与真理能结合在一起,人类就不会灭亡。这从数字“四十五”的含义清楚可知,“四十五”是指结合。前面已经说明,简单数字在相乘后仍保留其原先的含义;因此,大数字和小数字的含义都是一样的。“四十五”也是如此,这个数字是五和九的乘积;它因是五和九的乘积,故具有与“五”和“九”一样的含义。“五”表示一点,如前所示(649节);“九”表示结合,或结合在一起的东西(2075节);所以此处的意思是:如果良善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与真理结合。在圣言中,数字表示真实事物,或状态,这从前面关于“五十”的阐述(2252节),以及数字的说明(482,487,575,647,648,755,813,1963,1988节)明显看出来。

正因“五”表示一点,“四十五”表示结合,所以本节对这些数字的阐述具有这种性质。也就是说,经上首先说“假若这五十个义人少了五个”,这句话表示若少了些许;然后说“你就因为少了五个而毁灭全城吗”,这句话表示他们会因少了些许而灭亡吗?但此后,由于五表示一点,所以经上没有再用数字五,而是说“我在那里若找到四十五个,就不毁灭那城”,这句话表示如果良善与真理能结合在一起,他们就不会灭亡。经上之所以在此说“四十五”,而不说“五十少了五个”,还因为“五”不仅表示一点(如前所示,649节),还表示分离,这在第一卷已经说明(1686节)。因此,为了可以表示结合,而不是分离,经上就用了四十五这个数字,因为“四十五”表示某种结合,如前所述。因此,就内义而言,一切细节都以一种优美的方式按着它们自己的特定顺序接连而至。

至于良善与真理的结合,这是一个无法以那种大多数人能理解的方式来描述的奥秘。在此仅用几句话解释一下:真理越纯正和纯粹,就越容易充当来自主的良善能被引入的器皿;而真理越不纯正和纯粹,来自主的良善就越难被引入真理。因为它们必须彼此对应,并且两者越彼此对应,就越结合在一起。良善决不能被引入虚假作为接受它们的器皿,邪恶也决不能被引入真理作为接受它们的器皿,因为它们具有相反的特征和性质,这一个会赶走那一个,如同赶走自己的仇敌;事实上,如果它们试图结合在一起,这一个就会吐出那一个;也就是说,良善会吐出邪恶,仿佛它是毒药;而邪恶也会吐出良善,仿佛它是催吐剂。主规定邪恶与良善之间存在这种敌对性,是为了防止它们混在一起的可能性,因为如果它们真的混在一起,人就会灭亡。对骗子和假冒为善的人来说,它们离结合在一起不远了;即便对于他们,主也小心翼翼防止它们结合。这就是为何在来世,骗子和假冒为善者的遭遇比其他任何人的都更可怕。

2270、创世记18:29.亚伯拉罕又向祂进言说,假若在那里找到四十个呢?祂说,为这四十个的缘故,我也不做这事。

“亚伯拉罕又向祂进言”表示思维;“说,假若在那里找到四十个呢”表示那些经历了试探的人;“祂说,为这四十个的缘故,我也不做这事”表示他们将得救。

2271、“亚伯拉罕又向祂进言”表示思维,这从“进言”在内义上的含义清楚可知。“进言”或“说话”(speak)只是思维的产物,或说从思维流出的东西;由于外在事物表示内在事物,如“看见”表示理解,“眼睛”表示理解力,“耳朵”表示顺从,等等,所以“进言或说话”表示思考。

2272、“说,假若在那里找到四十个呢”表示那些经历了试探的人。这从数字“四十”的含义清楚可知,“四十”是指试探,如第一卷所解释的(730节)。这些细节的逻辑顺序可从试探看出来。试探的发生不仅是为了让人可以确认真理,还为了使真理可以与良善结合得更紧密,因为试探发生的时候,人为了真理而与虚假争战。由于在此期间,他受到内在痛苦和折磨,所以属于恶欲的生命快乐及其衍生的乐趣止息了。那时,良善从主流入人,同时邪恶被视为可憎恶的。其结果是,与他以前所拥有的思维相反的新思维产生了。后来人便转向这些新思维,由此从邪恶转向良善,并且这些良善与真理结合在一起。由于良善与真理的结合通过试探实现,并且前面的章节(2266-2269节)说到,那些良善能与真理结合的人将得救,所以本节才会有这样的话,大意是:良善与真理能通过试探结合。这就是那些知道内义的人所看到的一系列观念,或说他们的整个思路。

2273、“祂说,为这四十个的缘故,我也不做这事”表示他们将得救。这是显而易见的,无需解释。关于前面章节由“四十五”来表示的那些人,经上说“我若找到四十五个,就不毁灭那城”,意思是如果良善能与真理结合,他们就不至灭亡。而此处接下来的这一节与“四十”有关,经上说“为这四十个的缘故,我也不做这事”;这句话并不是说人们仅仅因试探就会得救,因为有些人虽经历了试探,却在试探中屈服了;因此,对这些人来说,良善没有与真理结合。我甚至会说,一个人若将功德置于试探,就不会因试探而得救,因为他若这样做,就是出于爱自己而如此行。他夸耀他的试探,认为自己比其他人更配上天堂,同时思想自己优于他人,与自己相比看不起他们。这一切意念都违背相爱,因而违背天上的祝福。

人所战胜的试探伴随这样的信念:其他所有人都比他更有价值,他更像地狱里的人,而不是天堂里的人,因为在试探期间,像这样的观念会呈现在他面前。因此,当试探过后,他进入与此相反的思维时,这表明他还没有得胜,因为他在试探中所拥有的思维就是他在试探之后所拥有的思维能被转向的思维。但如果他在试探后的思维没能转向他在试探中的思维,那么他要么在试探中屈服了,要么会再次进入类似试探,有时会进入更严厉的试探,直到他被带入更健康的理性,认为自己什么都不配。由此清楚可知,“四十”在此表示那些通过试探,良善已经与真理结合的人。

2274、创世记18:30.亚伯拉罕说,求我主不要动怒,容我说,假若在那里找到三十个呢?祂说,我在那里若找到三十个,我也不做这事。

“亚伯拉罕说,求我主不要动怒,容我说”表示对人类状态的深切忧虑;“假若在那里找到三十个呢”表示些许争战;“祂说,我在那里若找到三十个,我也不做这事”表示他们将得救。

2275、“亚伯拉罕说,求我主不要动怒,容我说”表示对人类状态的深切忧虑。这层含义与其说可从这些话本身看出来,倒不如说可从这些话背后的情感看出来。圣言的内义包含两种不同的元素在里面,即:属灵元素和属天元素。属灵元素涉及对主题或真实事物的一种从文字抽象出来的洞察,字义则作为一个对象而服务于这些主题或真实事物,就像眼睛所看到的事物可以作为思想更崇高事物的对象一样。属天元素则涉及对存在于属内义的真实事物里面的情感的纯粹感知。属灵天使专注于前者,也就是对真实事物的洞察;而属天天使专注于后者,也就是对情感的纯粹感知。当世人阅读文字时,专注于后者,也就是情感的天使立刻纯从情感来感知这文字所包含的东西,从中为自己形成属天观念,并以无穷的多样性和无法形容的方式、照着构成那情感的爱之属天事物的顺序与和谐而如此行。由此可见,主的圣言在其深处包含什么。因此,当人们读到这句话,即:“求我主不要动怒,容我说”时,属天天使立刻感知到一种深切的忧虑,事实上是对人类之爱的深切忧虑。与此同时,在主思想人类状态时所感受到的爱的深切忧虑方面,无数难以描述的事物也被灌输给他们。

2276、“假若在那里找到三十个呢”表示些许争战,这从数字“三十”的含义清楚可知。“三十”之所以表示些许争战,因而表示少量争战,是因为这个数字是“五”与“六”的乘积,“五”表示一点或少量,“六”表示劳碌或争战,如第一卷所示(649,720,737,900,1709节)。

因此,无论在圣言的哪个地方读到这个数字,它都表示相对少量的东西,如撒迦利亚书:

我对他们说,若在你们眼里为好,就给我工价;不然,就罢了。他们就称了三十锭银子,作为我的工价。耶和华对我说,把它丢给窑户,就是他们对我所估定的好价钱。我就取这三十锭银子,在耶和华的家中丢给窑户了。(撒迦利亚书11:12-13)

这表示他们将主的功德,以及祂所提供的救赎和救恩估价如此之少。“窑户”表示改造和重生。

这解释了为何马太福音也提到三十锭银子:

他们拿了三十锭银子,就是他们从以色列人那里所买被估定之人的价钱,给了那银子,去买窑匠的田地,照主吩咐我的。(马太福音27:9-10)

这些话清楚表明,“三十”在此表示被估定的少量价钱。被认为没有多大价值的仆人,值三十舍客勒,这明显可见于摩西五经:

牛若抵触了奴仆或是婢女,必将银子三十舍客勒给他们的主人,也要用石头把牛打死。(出埃及记21:32)

本章(21:20-21)表明一个奴仆被估价何等之少。“奴仆”在内义上表示劳碌。

利未人之所以从三十岁直到五十岁(民数记4:3,23,30,35,39,43)被召来履行职责(这被描述为一个人“前来任职、在会幕里办事”),是因为“三十”表示那些身为新手的人,因而表示那些还不能执行大量按灵义来理解的兵役之人。

其它圣言经文也提到数字“三十”。例如,他们要把十分之三的素祭与公牛一同献上(民数记15:9),这是因为公牛这个祭牲代表属世良善,如前所示(2180节);属世良善与公绵羊这个祭牲所代表的属灵良善相比,只是少许,与羔羊这个祭牲所代表的属天良善相比则更少;与这些祭牲一同献上的,还有按十分之几的不同比率所调和的素祭,这明显可见于民数记15:4-6,以及 28:12-13,20-21,28-29;29:3-4,9-10,14-15。十分之几的不同比率或不同份额若不涉及天堂的奥秘,永远不会被如此命令。

在马可福音,“三十”也表示一点或少量:

落到好土里的种子就发生长大,结出果实,有的结三十倍,有的六十倍,有的一百倍。(马可福音4:8)

此处“三十”表示产出一点,或少量产出,以及一点劳碌,或付出很少努力。这些数字若不包含它们所表示的事物在里面,就不会被具体说明。

2277、“祂说,我在那里若找到三十个,我也不做这事”表示他们将得救。这无需解释,从内义上的整个思路就能清楚看出来。

2278、创世记18:31.亚伯拉罕说,看哪,我还敢对我主说,假若在那里找到二十个呢?祂说,为这二十个的缘故,我也不毁灭那城。

“亚伯拉罕说,看哪,我还敢对我主说”在此和前面一样,表示人身或人性在神性面前的谦卑;“假若在那里找到二十个呢”表示即便没有任何争战,但仍有良善;“祂说,为这二十个的缘故,我也不毁灭那城”表示他们将得救。

2279、“亚伯拉罕说,看哪,我还敢对我主说”表示人身或人性在神性面前的谦卑。这从前面的阐述(2265节)清楚可知,那里有同样的话。

2280、“假若在那里找到二十个呢”表示即便没有任何争战,但仍有良善,这从“二十”的含义清楚可知。圣言所提到的一切数字都表示真实事物和状态,这在前面许多地方已经阐述和说明(参看2252节),数字“二十”也是如此。至于“二十”表示什么,这可从它如何得出来的,即从十的两倍清楚看出来。在圣言中,“十”和“十分之一”一样,也表示余剩;这些数字表示从婴孩或童年初期直到人生命的最后一刻,主灌输给他的一切良善和真理;接下来的章节会论述这种余剩。十的两倍,也就是二十,或十分之二,与十所表相同,只是在一个更高层面上,即表示良善。

余剩是指三种良善,即:婴孩或童年初期的良善,无知或未经教导的良善和聪明或明白的良善。婴孩或童年初期的良善是指从人出生的那一刻起,直到他开始接受教导并知道某些东西,被灌输给他的良善。无知或未经教导的良善是指当他正接受教导并开始知道某些东西时,被灌输给他的良善。聪明或明白的良善是指当他能反思何为良善、何为真理时,被灌输给他的良善。婴孩或童年初期的良善从人的婴孩时期开始,一直持续到他十岁;无知或未经教导的良善则从十岁持续到他二十岁。从二十岁开始,人就开始变得理性,具有反思良善和真理的能力,并为自己获得聪明或明白的良善。

无知或盲目的良善就是“二十”所表示的,因为那些只拥有这种良善的人没有经历任何试探。在能反思,并以自己的方式感知良善和真理的性质之前,没有人会经历试探。此前的两个章节论述了那些通过试探获得了良善的人,而现在这个章节则论述那些没有经历试探,但仍有良善的人。

正因数字“二十”表示那些拥有被称为无知或盲目良善的良善之人,所以凡从埃及出来的人,从“二十岁”以外的,或按经上说的,“凡能出去打仗的”(对此,参看民数记1:20,24,26,28,30,32,34,38,40,42,45;26:4)都被包括在人口统计当中;他们就表示那些不再处于无知或盲目良善的人。由于同样的原因,凡二十岁以外的,都死在了旷野(民数记14:29;32:10–11),因为邪恶能归给他们,他们代表那些在试探中屈服的人。又由于同样的原因,“从五岁到二十岁”的男子被估定二十舍客勒(利未记27:5),而“从二十岁到六十岁”的男子被估定五十舍客勒(利未记27:3)。

至于上述这三种良善的性质,即:婴孩或童年初期的良善,无知或未经教导的良善和聪明或明白的良善,情况是这样:聪明或明白的良善是最好的,因为这良善是智慧的;在它之前的良善,也就是无知或未经教导的良善的确是好的,但这良善因只有少量聪明在里面,故不能被称为智慧的良善;至于婴孩或童年初期的良善,它本身的确是好的,但不如另外两种好,因为它还没有任何聪明的真理,或说明白的那种真理与它联合,因而没有变成某种智慧的良善,只是一个能变成智慧良善的层面或基础。良善和真理的知识或认知能使得一个人获得人类智慧,或说使他像一个人一样智慧。表示纯真的婴孩或童年初期本身并不属于婴孩或童年初期,而是属于智慧,这从本章末尾关于来世的小孩子的说明看得更清楚(2289-2309节)。

在本节,“二十”只表示无知或盲目的良善,如前所述。这种良善不仅是那些二十岁以下之人的特征,如前所述,还是所有处于仁之良善,同时处于对真理的无知之人的特征。后者包括教会之内那些处于仁之良善,却出于种种原因而不知道信之真理是什么的人,如:那些虔诚思想神,对邻舍思想善事的人大多都是这样的;所有在教会之外,被称为外邦人,同样活在仁之良善中的人也是如此。尽管这两种人都缺乏信之真理,但他们仍拥有某种良善,故在来世和小孩子一样拥有容易接受信之真理的官能;事实上,他们心智的理解力部分还没有被虚假原则或错误假设玷污,意愿部分没有因邪恶的生活而变得刚硬,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虚假和邪恶。此外,仁爱的生活具有这种性质:无知的虚假和邪恶可以毫无困难被转向真理和良善。但那些确认反对真理,同时过着一种反对良善的生活之人不是这样。

在圣言的其它地方,“十分之二”表示良善,无论属天的还是属灵的。用来烤每个陈设饼或脸饼的面“十分之二”(利未记24:5)表示属天良善和源于这良善的属灵良善,而与公绵羊一同献上的素祭的“十分之二”表示属灵良善(民数记15:6;28:12,20,28;29:3,9,14)。蒙主的神性怜悯,我将在别处(7978,10140节)详述这些事。

2281、“祂说,为这二十个的缘故,我也不毁灭那城”表示他们将得救。这从内义上的整个思路清楚可知,因而无需解释。

2282、创世记18:32.亚伯拉罕说,求我主不要动怒,我再说这一次,假若在那里找到十个呢?祂说,为这十个的缘故,我也不毁灭那城。

“亚伯拉罕说,求我主不要动怒,我再说这一次”表示对人类状态的持续深切忧虑;“假若在那里找到十个呢”表示若仍有余剩;“祂说,为这十个的缘故,我也不毁灭那城”表示他们将得救。

2283、“亚伯拉罕说,求我主不要动怒,我再说这一次”表示对人类状态的持续深切忧虑。这从这些话所包含的情感清楚可知,如前所示(2275节),那里有同样的话。

2284、“假若在那里找到十个呢”表示若仍有余剩。这从数字“十”的含义清楚可知,“十”是指余剩,如第一卷所解释的(576,1738节)。至于余剩是什么,这在前面各处已经阐述和说明(如468,530,560,561,660,661,1050,1738,1906节),即:它们是储存在一个人的两种记忆和生命中的一切良善和一切真理。

众所周知,若非来自主,就没有任何良善和真理。人们还认识到,良善和真理不断从主流入人,但却以各种方式被接受,事实上照着邪恶的生活和这人所确认的虚假原则或错误假设被接受。这些就是要么窒息、要么扼杀、要么败坏或推翻不断从主流入的良善和真理的东西。因此,为防止良善与邪恶混和,真理与虚假混和(因为如果它们混和,这人必永远灭亡),主就把它们分开,并将这人所接受的良善和真理储存在他的内层人中。只要这个人处于邪恶和虚假,主就永远不允许它们从那里出来,除非在他处于某种神圣状态,或某种焦虑、病患,或其它类似困境的时候。主以这种方式储存在人里面的这些事物就是那被称为“余剩”的;圣言经常提到余剩,但还没有人知道这就是它们所表示的。

在来世,一个人正是照着他里面的余剩,也就是良善和真理的质和量而享受极乐和幸福,因为如前所述,这些余剩被储存在他的内层人中,等到这人将肉体和世俗事物丢在身后的时候,它们就被打开。唯独主知道一个人所拥有的余剩的质和量,而这人自己决不能知道这一点,因为如今,人具有这种特点:他能假冒为善,而里面却只有邪恶。一个人还有可能看似邪恶,实则有良善在里面。由于这些原因,人绝不可论断别人的属灵生活的性质,因为如前所述,唯独主知道这一点。但人可以判断别人的道德和文明生活的性质,因为这对人类社会很重要。

那些对某个信之真理形成一种观点的人经常论断其他人,声称他们不能得救,除非其信仰与他们自己的一致;这种论断是主所禁止的(马太福音7:1-2)。另一方面,我从大量经历得知,每个宗教的成员都会得救,只要他们通过仁爱的生活获得良善和表面真理或真理表象的余剩。这就是经上说“假若找到十个,为这十个的缘故,他们也不会被毁灭”所表示的,即这句话表示若有余剩,他们将得救。

仁爱的生活在于向别人思想善事、意愿善事,并为其他人也能得救而感到由衷地喜悦。而那些除了与自己的信仰一致的人外,不愿任何人得救的人,尤其那些对情况并非如此感到愤愤不平的人,没有仁爱的生活。这一点仅从以下事实就能看出来:得救的外邦人或非基督徒多于得救的基督徒。因为在来世,那些向其邻舍思想善事、意愿善事的外邦人或非基督徒比那些自称基督徒的人更好、更容易地接受信之真理,也比基督徒更承认主。事实上,对天使来说,再没有什么比教导那些从尘世进入来世的人更快乐、更幸福的了。

2285、“祂说,为这十个的缘故,我也不毁灭那城”表示他们将得救。这从内义的整个思路清楚可知,因而无需解释。

2286、创世记18:33.耶和华与亚伯拉罕说完了话就走了;亚伯拉罕也回到自己的地方去了。

“耶和华与亚伯拉罕说完了话就走了”表示主所处的这种感知状态不再是这样,或说现在结束了;“亚伯拉罕也回到自己的地方去了”表示主回到祂感知到这些事之前所处的状态。

2287、“耶和华与亚伯拉罕说完了话就走了”表示主所处的这种感知状态不再是这样,或说现在结束了,这从“说话”的含义和“亚伯拉罕”的代表清楚可知。“说话”(speak)在内义上表示思考,如前所示(2271节)。但它在此表示感知,因为经上论到耶和华说,祂“与亚伯拉罕说完了话”。再说一遍,主的思维是其感知的产物,如前所述;而感知来自主的内在,也就是耶和华。然而,在本章,“亚伯拉罕”代表处于人身或人性状态的主,如前面经常所说的。由此可见,“耶和华与亚伯拉罕说完了话就走了”这句话在内义上只表示主所处的这种感知状态现在结束了、完成了。至于本章在内义上大量论述主的感知和思维的原因,可参看前文(2249节)。

2288、“亚伯拉罕也回到自己的地方去了”表示主回到祂感知到这些事之前所处的状态。这从本章“亚伯拉罕”的代表和“地方”的含义清楚可知:“亚伯拉罕”是指处于人身或人性状态的主;“地方”是指状态,如第一卷所示(1273,1378节)。因此,就内义而言,“回到自己的地方”在此表示回到祂以前所处的状态。主在世时有两种状态,即谦卑的状态和荣耀的状态,如前面所阐述和说明的(1999,2098,2159,2265节)。其谦卑的状态出现在祂处于通过遗传从母亲那里所获得的人身或人性之时;其荣耀的状态则出现在祂处于从祂的父耶和华那里所拥有的神性之时。或说当祂从母亲那里遗传来的人身或人性是至高无上的时,祂的状态是谦卑的;当祂从祂的父耶和华那里获得的神性是至高无上的时,祂的状态是荣耀的。祂完全脱去了前一种状态,即从母亲那里所获得的人身或人性的状态。当祂离开这个世界,带上现在已经变成神性的人身或人性,并回到祂自永恒所在的神性本身(约翰福音17:5)时,祂就取得了一个神性人身;充满整个天堂的神圣活动就来自这二者。因此,主从神性本身和神性人身,通过两者发出的神圣活动掌管整个宇宙。

上一页  第3卷目录  下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