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史公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第2卷)》第17章 《创世记》十七章内义(2)

《属天的奥秘(第2卷)》第17章 《创世记》十七章内义(2)

1993、“你当在我面前行走”表示信之真理。这从“行走”和“路”的含义清楚可知:“行走”是指照着信之真理生活(参看519节);“路”(“行走”论及路)是指真理(参看627节)。

1994、“要纯全无疵”表示仁之良善。这从“纯全无疵”的含义清楚可知,“纯全无疵”是指出于真理实行良善,或在真理的激励下实行良善,也就是出于构成良心的真理,因而出于仁爱实行良善,或说在良心的真理,因而仁爱的激励下实行良善,因为仁爱构成良心(关于这层含义,参看612节)。但就内义而言,此处论述的主题是主,故“纯全无疵”表示仁之良善,因为良善从仁爱发出,或说仁爱产生良善。事实上,仁爱所产生的真理就是良善。

1995、创世记17:2.我就在我与你之间立我的约,使你大大繁多。

“我就在我与你之间立我的约”表示内在人,就是耶和华,与内层人的合一;“使你大大繁多”表示对真理的情感的无限繁殖。

1996、“我就在我与你之间立我的约”表示内在人,就是耶和华,与内层人的合一。这从“约”的含义清楚可知,“约”是指结合,因为每当圣言提到在耶和华与人之间所立的约时,就内义而言,“约”只表示主与人的结合。多次在耶和华与雅各的后代之间所立的约并不代表别的。这一点在第一卷已经证明(665,666,1023,1038,1864节),此处再次证明是多余的。主的内在人是耶和华,因为祂从耶和华成孕;而内层人在此由亚伯兰来代表。因此,“在我与你之间的约”表示内在人,或耶和华与内层人,因而与主的人身或人性本质的合一。

1997、“使你大大繁多”表示对真理的情感的无限繁殖。这从“繁多”的含义清楚可知,“繁多”论及真理,如前所述(43,55,913,983节)。由于论述的主题是主,所以它表示从良善流出的真理的无限繁殖,如前所述(1940节)。情感有两种,即:对良善的情感和对真理的情感。对良善的情感就是出于对良善的爱而实行良善,对真理的情感则是出于对真理的爱而实行良善。乍一看,这两种情感似乎一样;而事实上,无论在本质上还是在起源上,它们都彼此截然不同。严格来说,对良善的情感,或出于对良善的爱而实行良善,属于意愿;而对真理的情感,或出于对真理的爱而实行良善,属于理解力;因此,这两种情感像意愿和理解力那样彼此截然不同。对良善的情感来自属天之爱,而对真理的情感来自属灵之爱。

只有属天人才拥有对良善的情感,属灵人则拥有对真理的情感。至于何为属天之物和属天人,何为属灵之物和属灵人,这在第一卷已经充分说明。存在于大洪水之前的上古教会处于对良善的情感,而存在于大洪水之后的古教会处于对真理的情感,因为前者是一个属天教会,而后者是一个属灵教会。在天堂,所有天使要么是属天的,要么是属灵的。属天天使是那些处于对良善的情感之人,属灵天使是那些处于对真理的情感之人。主向前者显为一轮太阳,向后者显为一轮月亮(1529-1531,1838节)。当主将人身或人性本质与神性本质合一时,祂就将后一种情感,即对真理的情感与对良善的情感合一,对良善的情感是出于对良善的爱而实行良善。因此,“大大繁多”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的无限繁殖。

1998、创世记17:3.亚伯兰脸伏于地,神又告诉他,说,

“亚伯兰脸伏于地”表示崇拜;“神又告诉他,说”表示感知的程度;经上之所以使用“神”这个词,是因为亚伯兰所拜的沙代神代表主,还因为此处论述的主题是将要与良善合一的真理。

1999、“亚伯兰脸伏于地”表示崇拜。这是显而易见的,无需解释。“脸伏于地”是上古教会、因而古人当中的一种崇拜仪式,因为“脸”表示内层,“脸伏于地”代表这些内层的谦卑状态,并由此在犹太代表性教会中成为一种传统礼仪。真正的崇拜,或内心的谦卑必使人拜倒在主面前,脸伏于地,因为这是它自然流露的行为。事实上,内心的谦卑含有承认自己无非是污秽,同时含有承认主对这种污秽的无限怜悯在里面。当这两个承认占据思维时,心智本身就会出于自己的意志而卑微地沉下地狱,并使身体俯伏。它也不会扶起自己,直到被主扶起。一切真谦卑都是这种情形,这种谦卑还伴随着对主以其怜悯提升我们的一种感知。这就是上古教会成员的谦卑;但对不是由内心谦卑产生的崇拜来说,情况就迥然不同了(参看1153节)。

从福音书的圣言可知,主崇拜耶和华祂的父,向祂祷告(马太福音11:25;马可福音14:36;路加福音23:34;约翰福音11:41);并且祂仿佛对着不同于祂自己的某个人如此行,尽管耶和华实际上就在祂里面。但在这些时候,主所处的状态是其谦卑的状态,该状态的性质在第一卷(1414,1444,1573节)已经讨论了,即:那时,祂处在从母亲遗传而来的软弱人身或人性中。不过,祂越脱去这人身或人性,披上神性,就越进入另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被称为祂的荣耀状态。在前一种状态(即谦卑状态)下,祂崇拜耶和华如同崇拜一个不同于祂自己的人,尽管耶和华就在祂里面。因为如前所述,祂的内在就是耶和华。但在后一种状态,也就是祂的荣耀状态下,祂与耶和华说话,如同与祂自己说话,因为祂就是耶和华自己。

然而,这些问题的真相无法理解,除非人知道何为内在,以及内在如何作用于外在;还知道内在与外在如何彼此不同,却又结合在一起。然而,这个问题可通过类似的事,也就是通过人的内在,以及它流入并作用于外在的方式来说明。人有一个内在,一个内层或理性和一个外在(参看1889,1940节)。使得人成为人,有别于动物的,就是人的内在。正是凭借这内在,人死后才会永远活着,并且能被主提升到天使当中。这内在就是在先或最初形式,一个人从这最初形式而变成人,并且是人,主凭借这内在与人结合。最接近主的天堂本身就是由这些人类内在组成的,只是它甚至在至内层天使天堂之上,所以这些内在属于主自己。整个人类以这种方式直接呈现在主的眼目之下,因为诸如出现在地上世界的那种距离在天堂并不存在,在天堂之上更不存在(参看我从经历所获知的,1275,1277节)。

人的这些内在本身没有生命,只是接受主生命的形式。因此,人越陷入邪恶,无论实际的还是遗传的,可以说就越与这属于主并与主同在的内在分离,从而越与主分离。因为尽管这内在与人联结,无法与他分离,但他远离主到何等程度,可以说就与它分离到何等程度(参看1594节)。不过,这种分离不是与它完全隔绝,因为这样此人死后就无法继续活着了;这种分离是指缺乏他在这内在之下的官能那部分,也就是他的理性人和外在人与它的和谐与一致。和谐与一致越不存在,与主就越分离;而和谐与一致越存在,这人就越通过内在与主结合。这种结合取决于他所拥有的爱和仁的量,因为爱和仁产生结合。这是人的情况。

但主的内在是耶和华自己,因为祂从耶和华成孕,而耶和华无法分叉,或像从人父成孕的儿子那样分化为第二个人。与人性不同,神性是不可分割的,是而且始终是那同一个。主将人身或人性本质与这内在合一。此外,由于主的内在是耶和华,所以和人的内在不同,它不是接受生命的形式,而是生命本身。祂的人身或人性本质也通过这合一而变成生命本身,这就是为何主常常说,祂就是生命。如在约翰福音:

因为父怎样在自己有生命,就赐给儿子也照样在自己有生命。(约翰福音5:26)

此外还有其它经文(约翰福音1:4;5:21;6:33,35,48;11:25)。“儿子”表示主的人身或人性本质。因此,主越处在祂从母亲遗传而来的人身或人性中,就越显得与耶和华不同且分离,崇拜耶和华如同崇拜不同于祂自己的某个人。但祂越脱去这人身或人性,就越与耶和华没有分别,而是与祂为一。前一种状态是主的谦卑状态,而后一种状态则是祂的荣耀状态,如前所述。

2000、“神又告诉他,说”表示感知的程度。这从“耶和华说”的含义清楚可知,“耶和华说”是指感知(1898节)。它在此表示感知的程度,是因为祂正处于谦卑或崇拜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祂照着谦卑的程度而与耶和华结合并合一,因为这是谦卑所带来的,或说这是谦卑的自然结果。感知越来越内在(参看1616节)。

2001、经上之所以使用“神”这个词,是因为亚伯兰所拜的沙代神代表主,还因为此处论述的主题是将要与良善合一的真理,这从前面的阐述清楚可知。在圣言中,主有时被称为耶和华(Jehovah),有时被称为耶和华神(JehovahGod),有时被称为主耶和华(LordJehovih),有时被称为“神”,但在内义上总有一个隐藏的原因。当论述的主题是爱或良善,或属天教会时,主就被称为“耶和华(JEHOVAH)”;但当论述的主题是信或真理,或属灵教会时,祂就被称为“神”(709,732节)。这种情况很常见,原因在于,主的存在本身由爱构成,源于爱的存在由信构成。故主在此被称为“神”,是因为论述的主题是将要与良善合一的真理。另一个原因是,主愿意由亚伯兰所拜的沙代神来代表,这就是为何下文仍沿用神这个名,因为在本章,祂只有一次被称为“耶和华”,却数次被称为“神”(如17:7-8,15,18-19,22-23)。

2002、创世记17:4.论到我,看哪,我的约是同你立的,你要作多族之父。

“论到我,看哪,我的约是同你立的”表示神性本质与人身或人性本质的合一;“你要作多族之父”表示人身或人性本质与神性本质的合一,“父”表示来自主自己的;“多”表示真理;“族”表示由此产生的良善。

2003、“论到我,看哪,我的约是同你立的”表示神性本质与人身或人性本质的合一。这从“约”的含义清楚可知,“约”是指结合(参看665,666,1023,1038节)。此处“约”表示神性本质与人身或人性本质的合一,这一点从这个含义和前文的内义,因而从“我的约是同你立的”这句话本身明显看出来。

2004、“你要作多族之父”表示人身或人性本质与神性本质的合一。这一点从对这几句话内义的解释无法轻易看出来,除非从一种呈现这层意义的广泛角度来看它们,因为有时内义的性质就是这样;当内义需要一种广泛角度时,它可以被描述得更普遍,因为它离表面更遥远。源于对这几句话的解释的最近似意义是这样:一切真理和一切良善皆来自主,因为如我们稍后所看到的,“父”表示来自祂,也就是来自主的东西;“多”表示真理;“族”表示由此产生的良善。但由于后者,也就是说,真理和良善是主将人身或人性本质与神性本质合一所用的手段,所以更普遍、更遥远的意义就从这种解释中产生了。天使便以这种方式感知这些话,同时还感知到一种相互合一,即主的神性本质与人身或人性本质,并人身或人性本质与神性本质的合一。因为如前所述,“我的约是同你立的”表示神性本质与人身或人性本质的合一;因此,现在这句话表示人身或人性本质与神性本质的合一。

合一是相互实现的,这是一个至今尚未透露的奥秘,并且这个奥秘很难以一种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解释,因为至今没有人知道何为流注或流注的性质;不知道流注,就不可能对这两者的相互合一形成任何概念。然而,这一点可通过影响世人的流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明,因为人也经历一种相互结合。生命不断从主通过人的内在(刚才讨论过,1999节)流入人的理性,然后通过理性流入他的外在,甚至流入他的事实和宗教知识或认知。这生命不仅使它们适合接受生命,还把它们整理得井然有序,从而能使人思考,最终变得理性。这就是主与人的结合,没有这种结合,人根本无法思考,更不用说变得理性了。谁都能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这一点,即:人的思维里面存在数不清的科学和分析艺术的奥秘,并且如此数不胜数,以至于永远都不可能探到它们的底部。这些奥秘决不会通过身体感官,或外在人流入,只通过内在人流入。然而,就人而言,他通过事实和宗教知识或认知来迎接这从主流入的生命,并由此反过来与祂相互结合。

至于主的神性本质与人身或人性本质,并人身或人性本质与神性本质的合一,这无限超越人与主之间的结合,因为主的内在是耶和华自己,因而是生命本身;而人的内在不是主,因而不是生命,只是生命的接受者。主与耶和华之间有合一,但人与主之间没有合一,只有结合。主凭自己的能力与耶和华合一,因此也变成公义;而人与主结合决不是凭自己的能力,而是凭主的能力;换句话说,是主将人与祂自己结合在一起。这种相互合一就是在主将自己的东西归于父,将父的东西归于自己的地方所说的意思,如在约翰福音:

耶稣说,信我的,不是信我,乃是信那差我来的。看见我的,就是看见那差我来的。我作为光到世界上来,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里。(约翰福音12:44-46)

极深的奥秘隐藏在这些话里面,这些奥秘涉及良善与真理,并真理与良善的合一,或也可说,涉及神性本质与人身或人性本质,并人身或人性本质与神性本质的合一。这就是为何祂说“信我的,不是信我,乃是信那差我来的”,稍后又说“凡信我的”;这两句话之间又有一句论及这合一的话,即:“看见我的,就是看见那差我来的”。

同一福音书:

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着自己说的,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祂做工作。你们当信我,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我实实在在地对你们说,我所做的事,信我的人也要做。(约翰福音14:10-12)

同样的奥秘隐藏在这些话里面,也就是说,这些奥秘涉及良善与真理,并真理与良善的合一,或也可说,涉及神性本质与人身或人性本质,并人身或人性本质与神性本质的合一。这就是为何祂说:“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着自己说的,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祂做工作”,稍后又说“我所做的事”,两句话之间同样又有一句涉及合一的话,即:“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这就是许多人所谈论的神秘合一。

由此清楚可知,主不是另外一个人,而是父,尽管祂谈起父时,如同谈起另外一个人。祂这样做的原因就是那将要实现并已实现的相互合一,因为祂多次公开声明祂与父为一,如下面引用的经文:

看见我的,就是看见那差我来的。(约翰福音12: 45)

还有:

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祂做工作。你们当信我,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约翰福音14: 10-11)

同一福音书:

你们若是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约翰福音8:19)

又:

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从今以后,你们认识祂,并且已经看见祂。腓力对他说,将父显给我们看。耶稣对他说,腓力,我与你们同在这样长久,你还不认识我吗?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你怎么说将父显给我们看呢?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你不信吗?(约翰福音14: 7-10)

又:

我与父为一。(约翰福音10:30)

这就是为何在天堂,除了主以外,他们不认识其他父,因为父就在祂里面,祂与父为一;他们看见祂,就看见了父,如祂自己所说的(参看15节)。

2005、“父”表示来自主的。这从刚才所解释的“父”的含义清楚可知,即:凡来自父的也来自主,因为他们原为一。每个人的内在都来自他的父亲,他的外在则来自他的母亲;或也可说,灵魂本身来自父亲,作为衣服包裹灵魂的身体来自母亲。灵魂与身体尽管为二,却合而为一,因为灵魂是身体的,身体是灵魂的;因此,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主的内在来自父,所以是父自己。这就是为何主说“父在祂里面”,还说“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又说“看见我的,就看见了父”、“我与父为一”,如从上述经文所看到的。在旧约圣言中,主也被称为“父”,如以赛亚书:

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祂的肩头上;祂名称为奇妙、策士、神、勇士、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以赛亚书9:6)

谁都能清楚看出,为我们而生的“婴孩”和赐给我们的“一子”就是主,祂名称为“永在的父”。同一先知书:

你是我们的父,因为亚伯拉罕不认识我们,以色列也不承认我们。耶和华啊,你是我们的父,我们的救赎主;你的名从万古而来。(以赛亚书63:16)

此处被称为“耶和华我们的父”的,也是主,因为没有别的救赎主。玛拉基书:

我们岂不都是一位父吗?岂不是一位神创造了我们吗?(玛拉基书2:10)

“创造”表示重生,如第一卷所示(16,88,472节)。此外,在旧约圣言的各个地方,“耶和华”都表示主,因为教会的一切宗教仪式都代表祂;就内义而言,圣言中的一切事物都与祂有关。

2006、“多”表示真理。这从“多”和“繁多或增多”的含义清楚可知:“多”是指真理,如前面所解释的(1941节);“繁多或增多”论及真理,如前所述(43,55,913,983节)。

2007、“族”表示由此产生的良善。这从“族”的含义清楚可知,“(民)族”是指良善,如第一卷所解释的(1159,1258-1260,1416,1849节)。

上一页 第2卷目录  下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