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研究文集 《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内义(2)

《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内义(2)

注解

马太福音25:1-14.那时,天国好比十个童女……

马太福音前一章所预言的事通过本章继续。主通过十个童女这个比喻比喻描述了祂自己的到来,这一点从其中的每个细节,以及最后祂说:“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人子来的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明显看出来;这些话和祂在24章明确论及“祂的到来”时所说的话差不多:

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你们不知道你们的主什么时候来到。(马太福音24:42)

前面已说明,祂“来到”是指时代的完结,或教会的末期。

很明显,主在比喻中所提到的一切细节和每一个细节都代表并表示其国度的属天和属灵事物,在至高意义上代表并表示祂里面的神性事物。因此,人若不知道这一切,必将主的比喻视为普通的打比方,没有更深层次的东西在里面。十个童女的比喻必是这种情形,除非人们知道童女、十、五、灯、器皿、油、卖油的、婚筵,以及其它一切细节在内义上分别表示什么。其它比喻也一样。如前所述,就外在形式而言,主在这些比喻中所提到的细节看似普通的打比方;但就其内在形式而言,它们具有这样的性质:它们充满整个天堂。这是因为内义就包含在每个细节中,并且内义具有这样的性质:它的属灵和属天成分就像光和火焰那样朝各个方向传遍天堂。内义完全优越于字义,并从每个词、每个字,甚至一点一划流出。我们从下文可以看出,这个比喻在内义上包含什么。

“那时,天国好比十个童女”表示旧教会的末期,和新教会的初期。教会是主在地上的国;“十个童女”是指所有属于教会的人,也就是那些处于良善与真理的人和那些陷入邪恶与虚假的人。“十”在内义上表示余留,以及完全和完整之物,因而表示全部;“童女”表示那些属于教会的人,和在圣言的其它地方一样。

“拿着灯”表示拥有属天事物在里面的属灵事物,或拥有良善在里面的真理,或也可说,拥有对邻之仁在里面的信仰和拥有对主之爱在里面的仁爱。因为“油”表示爱之良善,如下文所述;而“没有油的灯”也表示这些事物,只是没有良善在里面。

“出去迎接新郎”表示他们的接受。“其中有五个是聪明的,五个是愚拙的”表示他们当中一部分人拥有含有良善在里面的真理,一部分人拥有不含真理在里面的真理。前者是“聪明的”,后者是“愚拙的”。“五”在内义上表示一些,故在此表示他们当中的一部分。“愚拙的拿着灯,却没有随身带油”表示他们没有在其真理中的仁之良善,“油”在内义上表示仁与爱之良善。而“聪明的拿着灯,又带油在器皿里”表示他们拥有在其真理中的仁与爱之良善,“器皿”是指信之教义事物。

“新郎迟延的时候,她们都打盹睡着了”表示迟延,因而怀疑。“打盹”在内义上表示因迟延而在教会事物上变得漫不经心,或非常懒散,“睡着”表示滋长怀疑,或抱有怀疑:对“聪明的”来说,是一种具有肯定态度的怀疑;而对“愚拙的”来说,则是一种具有否定态度的怀疑。“半夜里有嚷叫的声音说”表示时期,也就是旧教会的末期和新教会的初期。在圣言中,当论述教会的状态时,这段时期被称为“夜”。“嚷叫”表示正在发生的一种变化。“看哪,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他”表示审判,也就是说,或被接纳或被弃绝的时候。

“那些童女就都起来收拾灯”表示所有人的预备,因为那些其真理不含良善在里面的人以为自己会和那些其真理含有良善在里面的人一样被接纳。事实上,他们以为唯信得救,殊不知,没有仁爱的地方也不会有任何信仰。“愚拙的对聪明的说,请把你们的油分一点给我们,因为我们的灯要灭了”表示他们渴望良善能从别人那里被交流到他们的空洞真理中,或被交流到他们自己的空心或赤贫的信仰中。因为在来世,一切属灵和属天事物都被相互交流,但只通过良善被交流。

“聪明的回答说,恐怕不够你我用的”表示它不可能被交流,因为他们所拥有的少量良善会从他们那里被夺走。事实上,在来世,当良善被交流给那些其真理缺乏良善的人时,他们可以说会将良善从那些拥有它的人那里夺走,然后据为己有,不将它交流给其他人,反而玷污它;这就是为何良善不可能被交流给他们。我将下一章(创世记37章)末尾凭我的亲身经历描述这些灵人。

“不如你们自己到卖油的那里,自己买吧”表示邀功的良善。那些夸耀这种良善的人就由“卖油的”来表示。此外,在来世,那些其真理不含良善在里面的人认为他们已经通过自己所做的一切行为赚取了功德;就外在形式而言,这些行为看似良善;但就内在形式而言,却是邪恶,正如主在马太福音中所说的那样:

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说预言,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必向他们声明,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马太福音7:22,23)

路加福音:

及至家主起来关了门,你们开始站在外面叩门,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他必回答你们说,我不晓得你们是哪里来的!那时,你们开始说,我们在你面前吃过、喝过,你也在我们的街上教训过人。他要说,我告诉你们,我不晓得你们是哪里来的。你们这一切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路加福音13:25-27)

这就是此处愚拙的童女所表示的那些人,因此,下面这些话同样论及他们:她们“也来了,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他却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

“她们去买的时候,新郎到了”表示他们的靠近为时已晚。“那预备好了的,同他进去赴婚筵”表示那些处于良善,并由此处于真理的人被接入天堂。天堂好比来自天上婚姻的婚礼,天上的婚姻就是良善与真理的婚姻;主好比新郎,因为这些人与祂联结,而教会则因此被称为新娘。“门就关了”表示其他人不能进去。

“其余的童女随后也来了,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表示他们渴望凭没有仁的唯信,以及没有主的生命、只有自我生命的行为进入。“他却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表示弃绝。“不认识他们”在内义上表示他们缺乏对邻舍的任何仁爱,以及通过这种仁爱与主的联结。那些没有被如此联结起来的人就被说成是祂“不认识”。

“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人子来的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表示对照着信仰的诫命生活的一种期盼,“警醒”表示信仰的诫命。“人子来的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表示人所不知的接受时间,以及那时他的状态。在马太福音别的地方,处于良善的人,也就是遵行诫命的人也被称为“聪明的”;而拥有真理知识,却不照之而行的人被称为“愚拙的”: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愚拙的人(马太福音7:24,26)。(AC 4635-4639)

被比作天国的“十个童女”表示属教会的所有人,因为“十”表示所有,“童女”表示教会;而“五”表示一些,或一部分,其中一些是聪明的,一些是愚拙的;在圣言中,数字“五”所表相同;“灯”表示真理与良善的知识,在此表示源于圣言的真理与良善的知识,以及教义和信仰的真理。“油”表示爱与仁之良善,“新郎”表示主,“婚筵”表示天堂与教会,被称为源于良善与真理的婚姻的婚姻。由于哪里没有这婚姻,哪里就没有天堂,也没有教会,所以那些知道信之真理,却没有爱之良善的人被称为愚拙的,而那些有的人被称为聪明的。事实上,如前所述,在这段经文中,“灯”表示信之真理,“油”表示爱之良善。“童女”之所以表示教会,是因为在圣言中,“童女”和“女儿”表示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教会就凭这情感而为教会。正因如此,许多经文提到锡安的童女和女儿或女子,耶路撒冷的童女、女儿或女子,以色列和犹大的童女、女儿或女子,她们处处表示教会。(AE 675.也可参看AE 375, 548, 以及马太福音22:1-15, 23-32注解)

这个比喻的每个细节都有一个灵义,因而有神性的圣洁;只有获悉灵义的存在,并了解它的性质之人才能看到这一点。就灵义而言,“神的国”表示天堂和教会;“新郎”表示主;“婚筵”表示主与天堂并教会凭爱与信之良善的婚姻;“童女”表示那些属于教会的人;“十”表示全部或所有;“五”表示一部分;“灯”表示信之真理;“油”表示爱之良善;“睡与醒”表示人在世上的生命,也就是属世生命,和他死后的生命,也就是属灵生命;“买”表示为自己获得;“到卖油的那里买油”表示死后从其他人那里为自己获得爱之良善;因为到那时,这是不可行的,所以尽管他们带着灯和所买的油来到婚筵之门,然而新郎却对她们说“我不认识你们”。原因在于,人在结束世上的生活后,仍保持他通过那生活所获得的性质和品质。由此明显可知,主通过纯粹的对应说话,这是由于在祂里面并属于祂的神性。“新郎”表示主,“神的国”表示天堂和教会,“婚筵”表示主通过爱和信之良善与教会的婚姻;“童女”表示那些属教会的人;“十”表示全部或所有;“五”表示一些;“睡”表示属世状态;“不知道”当论及主时,表示未处于对主之爱;这一切从圣言的先知书部分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在那里,这些话具有相同的含义。(SS 17)

马太福音25:6.半夜里有嚷叫的声音说……

有嚷叫声的“半夜”表示最后的审判,一般表示人生命的最后一刻,那时他要么被审判上天堂,要么下地狱。“愚拙的对聪明的说,请把你们的油分一点给我们,聪明的回答说,不如你们自己到卖油的那里”表示所有人死后的状态,即那些信仰中没有爱之良善,或没有源于爱之良善的信之真理之人那时愿意为自己获得它,但却是枉然,因为人的在世上的生命如何,就仍保持如何。由此明显可知,聪明的进去赴婚筵,而愚拙的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得到的回答却是,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表示什么;“不认识你们”表示主不与他们联结,因为产生联结的是属灵之爱,而非没有爱的信;事实上,主住在那些处于爱,由此处于信的人当中,认识他们是因为祂自己就在那里。(AE 252.也可参看AE 250)

“半夜”表示旧教会的末期,这时信荡然无存,因为仁荡然无存,它也表示新教会的初期。(AC 6000)

马太福音25:7-12.然后那些童女就都起来收拾灯……

“聪明的童女”表示教会中那些信与仁相结合的人,“愚拙的”表示教会中那些信与仁分离的人;因为“灯”表示信之真理,“油”表示爱之良善。因此,“到卖油的那里买”表示到那些施行教导的人那里去,学习并为自己获得;他们活在世上时,并没有为自己获得爱之良善,由此证实信之真理;而是后来才如此行;然而,没有人死后获得它们,进而持有它们,所以那些愚拙的童女(她们表示所有将爱之良善或仁之良善与信之真理分离的人)不被允许赴婚筵,也不被新郎接受。“婚筵(婚礼)”表示天堂,“新郎”表示主。(AE 840.也可参看274)

灯里有油表示信之真理中有仁之良善;灯里没有油表示有信之真理,但这信之真理中没有仁之良善。经上说门向这些后者关闭,因为他们与天堂没有联系,也就是没有通过天堂与主联系;与天堂联系,或通过天堂联系通过仁与爱之良善实现,而非通过被称为信之真理,没有良善在其中的真理实现。所以,这些后者被称为愚拙的童女,而前者被称为聪明的童女。(AC 8989)

马太福音25:13.所以你们要儆醒……

要注意的是,人保留到永远的,是他整个一生甚至直到结束的那个品质,根本不是他临终时的那个品质。对恶人来说,临终的悔改无济于事,但对善人来说,这种悔改会起到确认的作用。(AE 194)

马太福音25:14-17.好比一个人要往遥远的国家去……

凡正被改造和重生的人都被主赋予仁与信,但各人照自己的能力和状态来接受。因为人从小所吸收的邪恶与虚假使得一个人接受被赋予之物的方式不同于其他人的。在人能被重生之前,这些邪恶与虚假必须先被消磨掉。消磨后剩余的属天和属灵生命的量就决定了剩下的东西能被真理照亮,并富含良善的程度。这就是余留,也就是主储存在人里面、那时接受生命的良善与真理。这些良善与真理是从婴幼儿甚至直到改造之时所获得的,并且在这个人身上可能多一些,在那个人身上可能少一些。它们被保存在他的内在人里面,无法被带出来,除非他的外在人被带入与内在人相对应的状态,这种对应状态主要通过试探,以及多种多样的消磨实现。事实上,在违背良善与真理(这就是那些构成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的渴望的性质)的渴望沉寂之前,属于对良善与真理情感的属天和属灵的渴望无法流入进来。这就是为何各人照自己的状态和能力被改造的原因。这也是主以往国外去的人为比喻所教导的:他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按着各人的才干,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那领五千的拿它们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马太福音25:14-17等)。(AC 2967)

马太福音25:14-30.好比一个人要往遥远的国家去……

“人”在此表示主,祂“往遥远的国家去”表示祂离开世界,这时可以说不在了。祂所叫的“仆人”表示所有世人,尤其那些属教会的人。祂所赐给他们的“才干”表示源于圣言的真理与良善的一切知识,以及理解它们的能力,因为“才干”,也就是银子和工钱,表示真理的知识和理解的能力;“做买卖”表示通过这些知识为自己获得聪明和智慧。用五千另外赚了五千的仆人表示那些为自己获得大量聪明和智慧的人;把主人的银子藏在地里的仆人表示那些没有给自己获得丝毫聪明的人;之所以将才干从没有给自己获得丝毫聪明的人那里夺走,并给予获得大量聪明的人,是因为人死后成为一个灵人时,会带走他的一切,以及他从圣言和教会的教义所吸收的一切细节。但那些没有通过这些事物为自己获得丝毫聪明的人内在是邪恶的,因而滥用他们纯粹在记忆中所拥有的天堂和教会的良善和真理,以获得统治权,向在最末层天堂的简单善人行恶。这就是为何那些真理与良善从他们那里被夺走,被赋予那些有大量真理与良善之人的原因,因为后者不滥用他们,而是通过它们执行功用。那些在世时没有通过源于圣言的真理与良善的知识为自己获得属灵聪明的人是邪恶的,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所有人都生在各种邪恶中,这些邪恶若不通过源于圣言的神性真理,即通过把它们付诸于功用,因而在生活上对它们的接受就无法被移除。因此,主人对那些又赚了的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少许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25: 21, 23);对没有赚的人说:“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25:30)。(AE 675.也可参看AE 193)

思维没有超越字义的人只知道这许多数字,即五、二、一,凑起来只是为了编织寓言故事,并不涉及更多东西;而事实上,这些数字本身就包含某个奥秘在里面。“那领五千银子的仆人”表示那些已经领受从主而来的良善与真理,因而已经接受余剩的人;“那领二千的”表示那些在生命后期已将仁联结于信的人;“那领一千的”表示那些接受无仁的唯信之人。论到这第三个仆人,经上说:“他将主人的银子藏在地里”;因为他所拥有的“银子”在内义上表示系信之真理的真理;无仁之信不能获利,或结出果实。(AC 5291)

每个人,无论受到诅咒的,还是得救的,都能在一定量上变得完全。恶人,或那些受到诅咒的人都有一定量的邪恶与虚假;而善人,或那些得救的人则都有一定量的良善与真理。属于每个人的这量在来世被充满;然而,有的量更大一些,有的量更小一些。这量在世界上通过属于爱的情感而得。人在何等程度上更爱邪恶与源于邪恶的虚假,就在何等程度上为自己获得更少的量;人在何等程度上更爱良善与真理,他的量就在何等程度上更大。在来世,这量的极限和程度显而易见,在那里无法被超越,只能被充满,而且事实上也被充满了,即:对那些处于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之人来说,被充满良善与真理;而对那些处于对邪恶与虚假的情感之人来说,则被充满邪恶与虚假。由此明显可知,这量就是要么接受在世上所获得的邪恶与虚假,要么接受在世上所获得的良善与真理的能力;主在关于“才干”(马太福音25:14-31)、“弥拿”(路加福音19:13-25)的比喻中就描述了这种状态;最后则以马太福音中的这些话来描述: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福音25:29)。(AC 7984)

马太福音25:16.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

“商人”表示那些拥有良善与真理的认知之人,“买卖”表示运用这些认知以获得聪明和智慧。(AC 2967)

每个人都照着自己的状态和能力而得以改造,主在关于往遥远国家去之人叫他的仆人来,把家业交给他们等等的比喻中教导了这一点。(AC 2967)

你若愿意被神的旨意引导,就利用聪明,成为忠心分发他主人良善的仆人和事奉者;这聪明就是交给仆人去做买卖,他们要作出说明的弥拿(马太福音25:14-31;路加福音19:13-25)。

马太福音25:25.我就把你的一千藏在地里……

但那些知道何为罪的人,尤其那些从圣言知道很多事,并把它们教导给别人,却不检查自己,因而看不见自己里面的任何罪之人,好比那些积攒了财富,却把它放在保险柜和箱子里,除了看一看,数一数外不再动它的人;或好比那些仅仅为了变得富有而聚敛金银财宝,并把它们藏在地窖里的人。这种人就像把银子藏在地里、包在手巾里的商人(马太福音25:25;路加福音19:20)。(TCR 527)

马太福音25:28,29.夺过他这一千来……,因为凡有的,还要给他,叫他充足有余……

那些属于教会、知道信的奥秘,然而却过着邪恶生活的人所拥有的真理与良善的事实知识本身被转到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那里。原因在于,恶人所拥有的良善与真理的知识被用于邪恶的功用上,而善人所拥有的良善与真理的知识则被用于良善的功用上。知识或认知都一样,但人将它们所用于的功用赋予它们品质。这种知识好比世上的财富,一个人拿来投入良善的功用,而另一个人则拿来投入邪恶的功用。因此,每个人的财富都具有与它们被投入的功用相一致的品质。由此也明显可知,属于恶人的这些知识,如同这些财富,能转给善人,为良善的功用服务。(AC 7770)

如教会中人那样知道良善与真理,然而却过着邪恶生活的人在被除去这些知识后,可以说被“分裂了”。因为在来世,良善与真理的知识会从他们那里被分离出去,他们便被限制在邪恶,以及由此产生的虚假当中。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他们既通过其良善和真理的知识与天堂产生联系,又通过邪恶和由此产生的虚假与地狱产生联系,从而悬在这两者之间;还为了防止他们亵渎良善与真理,因为当良善与真理和虚假与邪恶混在一起时,亵渎的事就会发生。主向那把一千藏在地里的人所说的话也表示这个意思(马太福音25:28, 29)。(AC 4424)

主的神性治理尤其为了这个目的,并朝向这个目的运行,即:人要处于良善,同时处于真理,因为他由此处于自己的良善和自己的爱,以及自己的真理和自己的智慧。事实上,人以此而为人,因为这种情况下,他便是主的形像了。然而,由于人活在世上时能处于良善,同时处于虚假,也处于邪恶,同时处于真理,甚至能处于邪恶,同时处于良善,因而可以说是双重人;由于这种分裂摧毁这形像,进而摧毁这个人,所以主的神性治理在其一切运作中,无论总体还是细节,都关注不叫这种分裂存在。此外,对人来说,处于邪恶,同时处于虚假,要好于处于良善,同时处于邪恶,所以主允许前者,不是祂愿意如此,而是为了救赎的目的而不能阻止这一点。人之所以能处于邪恶,同时处于真理,主为了救赎的目的而无法阻止这一点,是因为人的理解力能被提升到智慧之光,看见真理,或当他听见它们时,承认它们,他的爱却仍在下面。于是,人在理解力方面处于天堂,在爱方面则处于地狱。对人来说,这种情况是允许的,因为理性与自由这两种官能不能从人那里被拿走,正是凭借这两种官能,人才为人,不同于动物,也唯独凭借这两种官能,人才能重生并由此得救。事实上,人能凭它们照智慧行事,也能照不属于智慧的爱行事,能通过在上的智慧看见在下的爱,因而看见自己的思维、意图和情感,因而看见其生活与教义的邪恶与虚假,以及良善与真理;人若不认识并承认自己里面的这些东西,就无法被改造。人在这个世界上很难要么进入这种联结或结合,要么进入那种联结或结合,也就是要么进入良善与真理的结合,要么进入邪恶与虚假的结合,因为只要他活在世上,就被保持在改造或重生的状态。但死后,每个人都要么进入这种结合,要么进入那种结合,因为那时,他不能再得以改造和重生。那时,他在世上的生命如何,也就是他的主导爱如何,他仍旧如何。所以如果他的生命是恶爱的生命,那么他在世时从教师、讲道,或圣言所获得的一切真理都会从他那里被夺走;因它们被夺走,他便吸收与其邪恶一致的虚假,如同海绵吸水,反之亦然。不过,如果他的生命是善爱的生命,那么他在世时通过听来,或阅读所吸收,但尚未在自己里面确认的一切虚假都被除去,与其良善一致的真理就被赐下,以取而代之。这就是主的这些话,即“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的意思。(DP 16, 17.也可参看HH 477-479)

那些进入来世的人都被带回到与他们在肉身时所拥有的生命类似的生命中;那时,对善人来说,邪恶与虚假就被分离出去,以便他们能通过良善与真理被主提入天堂。但对恶人来说,良善与真理则被分离出去,以便他们能通过邪恶与虚假被送入地狱,正如主在马太福音中所说的:凡有的,还要给他等等。(AC 2449, 4424, 7984.也可参看DP 227. AR 948.马太福音13:12注解)

马太福音25:30.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参看马太福音8:12, 24:42到最后的注解。

马太福音25:31到最后.当人子在祂荣耀里降临的时候……

凡不知道内义的人必以为,主所说的这些话涉及某个末日;那时,全世界所有人都要聚集在主面前接受审判,并且审判的过程和文字中所描述的一模一样。也就是说,他们以为,主会将受审判的人安置在右边和左边,向他们说比喻中所提到的那些话。但是,人若通晓内义,并从圣言中的其它经文获悉,主从不将任何人判入永火,而是每个人审判自己,也就是将自己投进那地方;不获悉,当每个人死亡时,他的最后审判即发生,就能在某种程度上对主所说的这些话的意思获得一个大体印象。人若根据内义和对应知道这些话的内义,就能知道它们的具体含义,即:在来世,每个人所得的报应都取决于他在世上所过的生活。

那些认为人通过唯信得救的人无法以任何其它方式解释这些话,只会说,主论及行为的这些话是指信的果实,祂提及它们仅仅是为了那些不了解秘密的简单人。但是,即便他们的观点也说明,信的果实才是那使人死后蒙福并幸福的。信的果实无非是照信仰的诫命所过的生活,因而是遵行那使人得救的信仰诫命的生活,而非脱离生活的信仰。因为死后,人会将其生命的一切状态都带在自己身上,以致他仍如在肉身时的样子。例如,在肉身期间,与自己相比看不起别人的人到了来世,与自己相比仍看不起别人;在肉身期间对邻人心怀仇恨的人到了来世,仍对邻人心怀仇恨;在肉身期间以诡诈对待同伴的人到了来世,仍以诡诈对待同伴,等等。在来世,每个人都保留着他活在肉身期间所获得的基本性质;众所周知,人的基本性质不可能被除去;如若除去,就没有丝毫生命存留了。

这就是为何主只提及仁爱行为的原因,因为凡实践仁爱行为,或也可说,过着信仰生活的人都拥有接受信仰的能力,即便在肉身期间没有获得,到了来世仍能获得。但是,凡没有实践仁爱行为,或没有过信仰生活的人,无论在肉身还是在来世,根本没有接受信仰的能力,因为邪恶永远不会与真理相一致,而是一个弃绝另一个。那些陷入邪恶的人即便谈论真理,也是嘴上说说,并非发自内心;因此,邪恶与真理仍彼此相距甚远。

从上述这些话的内义明显看出,最后的审判不是指世界末日,那时死人第一次复活,并聚集在主面前受审判;而是指每个人离开尘世进入来世的这个点就是审判他的时间;这才是审判的意思。然而,这一事实从字义看不出来,只能从内义看出来。主之所以以这种方式说话,是因为祂用代表和有意义的符号说话,如在旧约和新约的其它地方一样。因为用代表和有意义的符号说话,就是用同时向尘世和天堂,也就是向世人和天使说话。这种话语因具有普遍性,故是神性,因而于圣言是合适的。所以,那些在尘世只对世俗事物感兴趣的人并不明白主在此所说关于最后审判的话,只是认为所有人将在同一个时间复活,甚至认为那时主将坐在荣耀的宝座上,向聚集起来的人说这些话。而那些对属天事物感兴趣的人则知道,每个人复活之时,就是他死亡之时,主在比喻中所说的话表明:每个人将照自己的生活受审判,因此每个人都自带对他的审判,因为他带着自己的生活。

显然,当根据字义解释每句话时,这就是这段经文内义的实质。不过,此处只解释31-33节的内容,即:

当人子在祂荣耀里,众圣天使同祂降临的时候,祂要坐在祂荣耀的宝座上;万族都要聚集在祂面前,祂要把他们彼此分开,好像牧羊的分开绵羊山羊一般;把绵羊安置在右边,山羊在左边。(马太福音25:31-33)

“当人子在祂荣耀里来临的时候”表示当神性真理在它自己的光里显现时,如每个人死亡之时的情形;因为那时,他进入天堂之光,在这光里能理解何为真理与良善,并由此知道他的性质。就圣言的内义而言,“人子”是指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因而是指出自主的神性真理;“荣耀”是指由此流出的聪明和智慧,这聪明和智慧显为光,在天使面前显为灿烂的光芒。这灿烂的光芒含有从出自主的神性真理流出的智慧和聪明在里面,就是圣言中那被称为“荣耀”的。“人子”在内义上表示神性真理(参看2159, 2803, 2813, 3704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