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史公神学著作 《圣爱与圣智(2025)》七一、人在受孕后的最初状态

《圣爱与圣智(2025)》七一、人在受孕后的最初状态

419、十六、如果爱或意志与智慧同时被提升,它会通过智慧在理智中得到净化。

人从出生起便只爱自己和这个世界,因为他的眼中所见的只有这些,因此他的心智中也只围绕这些展开。这种爱是属自然的、属肉体的,可以称为物质性的爱。同时,由于与父母中这种爱与天堂之爱的分离,它已经变得不再纯净。

【2】这种爱只有在人能够将理智提升到天堂之光中时,才能从其不洁中得以分离。通过这种提升,人能够观察到自己应当如何生活,以使他的爱与理智一同提升到智慧的层次。在理智的指引下,人可以清晰地辨别出哪些恶事污染并玷污了爱,同时也能意识到,若他将这些恶事视为罪恶而加以逃避和厌恶,他的爱将转向那些与恶事相对立的、完全属天的事物。此外,人还可以通过理智发现逃避和厌恶这些罪的方法。

当人运用这种能力,将理性提升到天堂之光中,他便能获得智慧。此时,若他的爱将天堂置于首位、世界置于次位,同时将主置于首位、自己置于次位,那么他的爱便会从不洁中被净化,并逐渐纯化。这样,爱不仅被提升到天堂的热量中,还会与天堂的光明,也就是理智中的光明结合,从而形成一种被称为“良善与真理的婚姻”,即“爱与智慧的婚姻”。

【3】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理智清楚地认识到,一个人越是逃避并厌恶偷窃和欺诈,就越会热爱真诚、公正与正义。同样,一个人越是远离报复和仇恨,就越会热爱他人。此外,一个人越是摒弃通奸,就越会珍视贞洁。这种规律贯穿于其他类似的情况中。

【4】当一个人未能去除与天堂之爱相对立的情感时,他无法真正明白何为真诚、正直、公正、贞洁、爱邻舍等天堂之爱。只有当他去除了这些反面情感后,他才能真正处于这些美德之中,并从中认识和理解它们。在此之前,他的内心就像被一层面纱遮盖,虽然天堂的光可以透过这层面纱传递给他的爱,但由于他未能完全爱这个层面的智慧伴侣,因此无法完全接纳这光,甚至可能对智慧的伴侣表示反感或责备。然而,当他从提升的状态中回归时,他可能会因为智慧能为他的荣誉、荣耀或利益服务而对其表示谄媚。但在这种情况下,他将自己和世界置于首位,而将主与天堂置于次位。对于那些被置于次位的事物,他仅在它们对自己有用时才会爱它们;一旦它们失去了作用,就会被抛弃甚至拒绝,即便是在死后也是如此。因此,这一切清楚地表明,当爱或意志与智慧同时被提升时,它们才能在智慧中被净化。

420、在肺部的功能中体现出一种类似的关系:肺部的动脉和静脉对应着爱的情感,而肺部的呼吸则对应智慧的领受和思维。心脏的血液在肺中被净化,去除了未被消化的物质,同时也从吸入的空气中吸取有益成分,这已经通过大量事实得到了验证。血液的净化过程不仅可以从静脉血流入肺部的情况看出,这些血液中充满了从食物和酒精中提取的乳糜,还可以从湿润的呼气中观察到,甚至可以从他人通过嗅觉感受到的气味中推测出来。此外,这一过程还体现在回流至心脏左心室的血液量有所减少。

【2】血液通过吸入的空气获得有益的滋养,这是显而易见的。空气中充满了从植物、花朵和树木中散发出的气味和蒸发物;同时,大量的各种盐类和水分也从土地、河流和池塘中释放出来;此外,人类和动物的蒸汽和排放物也为空气提供了丰富的成分。这些物质随着空气进入肺部是毋庸置疑的,而血液从中吸收与其情感相对应的有益成分也是不可否认的。因此,在肺部深处的小囊中,存在许多小静脉和开口,用于吸收这些成分。同时,回流到心脏左心室的血液已经转化为动脉血,并呈现出光泽。这一切都表明血液在肺中被净化,去除了异质物,并从同质物中获得滋养。

【3】血液在肺部的净化和滋养与灵魂的情感息息相关,这在物质世界中尚未被广泛理解,但在灵界中却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在天堂中的天使,会因那些与他们智慧之爱相对应的芳香气味而感到愉悦;而在地狱中的灵,则会因与智慧之爱对立的腐臭气味而感到满足。这表明,人类的血液会根据其爱的情感,通过某种对应关系吸收类似的物质。换句话说,一个人的灵魂所热爱的东西,也会通过呼吸和血液的作用被吸引进体内。这种对应关系进一步说明,一个人如果热爱智慧,就会被净化;如果他不热爱智慧,就会被玷污。所有的净化作用都来自于智慧之真理的事物,而所有的玷污则源于与智慧之真理相对立的伪谬事物。

421、十七、爱或意志如果没有与理智一同提升,就会在理智中被玷污,并通过理智进一步被污染。这是因为,当爱没有被提升时,它会保持不洁净,如前文所述;而不洁净的爱会倾向于那些不洁的事物,例如复仇、仇恨、欺诈、亵渎和奸淫。这些情感被称为欲望,同时它也会排斥仁爱、公义、诚实、信德和贞洁等美德。爱在理智中被玷污,是指当爱受到不洁之物的感染;通过理智被玷污,则是指当爱把智慧的事物变为自己的工具,甚至进一步扭曲、篡改和伪造这些事物。血液在肺部的状态与此相对应,正如前文所述:本应净化血液的地方却成了玷污之所;本应从芳香中获得滋养的血液却从腐臭中获取滋养,这种情形完全如同天堂和地狱中的状况。

422、十八、爱通过智慧在理智中的净化,会变得属灵且属天。

人类生来是属自然的,但当理智被提升到天堂的光辉中,同时爱被提升到天堂的温暖中时,便会转变为属灵的和属天的。此时,人就如同伊甸园,沐浴在春天的光与热中。然而,理智本身并不会直接成为属灵的和属天的,唯有爱能够实现这一转变;当爱完成转变时,它也会使理智这个伴侣一同变得属灵的和属天的。

爱通过按照智慧的真理生活而成为属灵的和属天的,这些真理是由理智所教导和展示的。爱通过它的理智吸收这些真理,而不是自行吸收;因为爱无法自行提升,除非它掌握了真理,而真理的掌握必须通过被提升和启明的理智来实现。当爱通过实践这些真理而真正热爱这些真理时,它便会被提升。理解与意愿、言说与实践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有些人能够理解并谈论智慧的真理,但却不愿意或不去实践它们;而当爱将它所理解和谈论的光明真理付诸实践时,它便会被提升,最终成为属灵的和属天的。

【2】人类可以通过理性清楚地认识到一个事实:如果一个人能够理解并谈论智慧的真理,但却选择违背这些真理生活,也就是说,他的意愿和行为都与这些真理相悖,那么这个人实际上并未真正活出智慧。爱之所以通过智慧的净化而变得属灵和属天,是因为人类的生命存在三个层次,分别是自然的、属灵的和属天的。这些层次将在本书的第三部分中进一步说明。人类的生命可以从一个层次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但这种提升并非单靠智慧所能实现,而是通过按照智慧的原则生活来完成的。因为人的生命本质上就是他的爱,而一个人按照智慧生活的程度决定了他对智慧的热爱程度。换句话说,一个人依照智慧生活的深度,决定了他从罪恶这些污秽中净化自己的程度;他净化自己的程度,又进一步决定了他对智慧的真实热爱。如果一个人仅仅理解真理却不实践,那么他就无法实现生命的提升。只有当一个人真正按照智慧的真理生活,并通过实践净化自己的内心时,他的爱才能变得纯净,并最终达到属灵和属天的层次。这种生命的转变,不仅是智慧的提升,更是爱通过行动的净化与升华。

423、爱通过智慧在理智中被净化,从而成为属灵和属天的状态。这种状态无法简单地通过心脏和肺的对应来直接观察,因为血液的性质是不可见的,而血液正是肺在其呼吸状态中所依赖的基础。血液可能充满不洁,但外观上却与洁净的血液没有明显区别。同样,自然之人的呼吸与属灵之人的呼吸在外表上看起来非常相似。然而,在天堂中,这种差异却能被准确辨别。每个人的呼吸都与其爱与智慧结合的状态相一致,因此,天使们不仅通过这种结合被认知,也通过他们的呼吸被辨识。如果一个人不处于这种结合状态而进入天堂,他会感到胸部剧烈的痛苦,灵的呼吸会像垂死之人一样挣扎。最终,这种人会迅速离开天堂,直到找到与他呼吸相似的地方为止;因为在那样的地方,他的情感和思维通过对应关系得以匹配。

【2】由此可见,属灵之人的血液更加纯净,这种纯净的血液被一些人称为生命的气息。这种血液的纯净程度与人处于爱与智慧结合的状态密切相关,更纯净的血液直接对应于这种结合。因为这种纯净的血液会影响身体的血液,所以身体的血液也因此被净化。相反,那些爱在理智中被玷污的人则完全不同。虽然我们无法通过直接观察血液来验证这一点,但可以通过爱的情感来探究,因为情感与血液存在对应关系。

424、十九、被玷污的爱在理智中并且因理智转变为自然的、感官的和肉体的爱。

自然之爱若与灵性之爱分离,就会与灵性之爱对立。原因在于,自然之爱是对自己和世界的爱,而灵性之爱是对主和邻舍的爱。对自己和世界的爱关注向下和向外的事物,而对主的爱则关注向上和向内的事物。因此,当自然之爱与灵性之爱分离时,它无法从人的自我中提升,而是深陷其中,并与它所爱的对象紧密结合。如果此时理智升华,并从天堂的光中看见那些属于智慧的事物,它会将这些事物拉回到自身,并与自身的自我结合。这种情况下,理智要么拒绝那些属于智慧的事物,要么将其扭曲为伪谬,要么将这些事物围绕自身,以便成为争名夺利的帮手。

【2】自然之爱可以逐步上升,转变为属灵之爱和属天之爱,也可以逐步下降,堕落为感官之爱和肉体之爱。它下降的程度取决于是否只因着爱自己而追求统治,而完全无视对功用的爱。这种自私的爱被称为“恶魔”。那些陷入这种爱中的人,也能够像拥有属灵之爱的人一样说话和行动,但他们的言行要么源自记忆,要么源自被暂时提升到天堂之光中的理智。然而,他们的言行与真正的属灵之爱相比,如同表面美丽的果实,内部却完全腐烂;或者如同表面完好的杏仁,内部却被虫蛀。这种现象在灵界中被称为“幻象”。通过这些幻象,那些被称为“海妖”的堕落者装扮得美丽动人,穿着华丽的衣物,但一旦幻象消失,她们便显现为幽灵。这些人就像那些伪装成光明天使的恶魔。

当这种肉体的爱使理智从提升状态中退回时,通常发生在独处并根据自己的爱进行思考时,它便会反对上帝而支持自然,反对天堂而支持世界,反对教会的真理和良善而支持地狱的伪谬和邪恶,从而与智慧背道而驰。

【3】由此可以看出,被称为属肉体之人的人是怎样的。他们并非在理智方面表现为肉体化,而是在爱或意志上显现为肉体化。换句话说,他们在公众场合讲话时并未表现出肉体化的倾向,而是在内心与自己对话时才显露出这种特质。因为他们的内心状态如此,所以在死后,他们在爱与理智两方面都成为所谓的属肉体的灵。那些生前因自我之爱而极度追求统治,同时又在理智上表现得高人一等的人,死后他们的身体看起来如同埃及的木乃伊,而他们的心智则迟钝且愚昧。

现今世间,很少有人知道这种爱本质上是如此。然而,确实存在另一种基于功用之爱的统治欲望,这种爱并非为自身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福祉。尽管如此,人们往往难以区分这两种爱,但它们之间的差异却如同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区别。关于这两种统治之爱的详细区别,可参见《天堂与地狱》一书第551至565节。

425、二十、人类始终保有理解的能力,这被称为“理性”,以及行动的能力,这被称为“自由”。

这两种能力的存在,使人能够从自然的状态转变为灵性的状态,即实现重生。根据上文第264至267段的论述,人之爱是实现属灵化并得以重生的核心,但这种爱若要发生转变,必须通过理性了解何为善恶,从而进一步认识何为真伪。在掌握这些知识后,人便可以在善与恶之间做出选择;如果选择善,就可以通过理性获取通向善的路径。而所有引导人趋向善的途径都已被预备好。理解和掌握这些途径源于理性,而愿意并付诸实践则源于自由。自由还包括主动愿意学习、理解并思考这些内容的能力。

【2】那些认为属灵或神学事务超越理解力,因此必须在没有理解的情况下盲目相信的人,对“理性”和“自由”这两种能力毫无认识。他们只能否认人类拥有的“理性”能力。而那些相信无人能凭自身行善,因此不应出于任何意愿为了得救而行善的人,则只能从宗教信仰的角度否认这两种能力的存在。正因如此,那些坚定持守这一信念的人,在死后根据他们的信仰失去了“理性”和“自由”。他们本可以享有天堂的自由,却陷入了地狱的自由;本可以凭借理性达到天使的智慧,却堕入了地狱的疯狂。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些人承认在作恶和思考伪谬事物时仍然具备“自由”和“理性”这两种能力,却没有意识到,作恶的自由实际上是一种奴役,而思考伪谬的理性实际上是一种非理性。

【3】应当知道,自由和理性并非属于人自身的能力,而是主的能力在人之中;既不能归属于人作为自己的能力,也不能被赐予给人作为其所有,而是始终属于主,并存在于他之中。这两种能力从未被剥夺过,因为人若没有这些能力,就无法得救(正如我们之前所说,没有自由和理性,人就无法重生)。因此,教会教导人,一个人既不能凭自身思考真理,也不能凭自身行善。

但因为人并不觉得除此以外,自己并非在思考真理和行善,因此显然可以得知:人应当相信,自己是在“如同凭自身”的情况下思考真理和行善。如果他不这样相信,要么他不会思考真理,也不会行善,从而对他而言,宗教便不存在;要么他会认为自己完全凭自身在思考和行善,从而将神圣的事物归于自己。关于人应当“如同凭自身”思考真理和行善,可以参考《新耶路撒冷教义之生活篇》的相关内容,从头到尾都有所阐述。

426、二十一、属灵之爱和属天之爱是对邻舍的爱和对主的爱;而自然之爱与感官之爱是对世界的爱和对自我的爱。

对邻舍的爱,是对功用的爱;而对主的爱,则是指出于对功用的爱而行事。之所以称这些爱为属灵和属天的爱,是因为热爱功用并出于对功用的爱而行事,是超越了对自身的爱。凡是在灵性层面上热爱功用的人,他关注的不是自己,而是他人,并以他人的幸福为乐。这些爱与自我之爱和对世界的爱形成对立,因为后者并非为了他人的缘故而关注功用,而是为了自己。凡这样行事的人,便颠倒了神性的秩序,把自己置于主的位置,把世界置于天堂的位置。因此,他们背向主和天堂,而背向主和天堂便是面向地狱。关于这些爱的更多内容,可参见上文第424节。

【2】人并不会像因着对自我的爱而行事那样,感受到或觉察到自己因着对功用的爱而为功用行事。因此,当他在履行某项功用时,他往往无法分辨自己是为了功用本身,还是为了自己。然而,他可以确定的是,他为功用本身行事的程度,取决于他逃避恶的程度。因为一个人越是远离恶,他就越不是为了自己行事,而是为了主行事。恶与善彼此对立,因此,一个人远离恶的程度,也就是他亲近善的程度。没有人能够同时处于恶与善之中,因为一个人无法同时侍奉两个主人。

尽管如此,一个人或许无法通过感官明确觉察到自己所做的功用,是为了功用本身,还是为了自己,也就是说,这些功用是属灵的,还是仅仅属自然的。但他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判断:如果他认为恶是罪,并因此拒绝去行恶,那么他所行的功用就是属灵的。当他因厌恶而远离罪恶时,他便开始感受到因着对功用的爱而为功用行事,并从中体验到属灵的喜乐。

427、二十二、与信仰的关系,就像意志与理智的关系,两者的结合方式十分相似。

天堂根据两种爱被划分为属天的王国和属灵的王国;属天之爱是对主的爱,而属灵之爱是对邻舍的爱。这两种爱有所不同,属天之爱是对良善的爱,而属灵之爱是对真理的爱。那些拥有属天之爱的人,出于对良善的热爱而履行功用;而拥有属灵之爱的人,则出于对真理的热爱而履行功用。属天之爱的结合是与智慧的结合,而属灵之爱的结合是与聪明的结合;因为智慧是出于良善而践行良善,而聪明是出于真理而践行良善。因此,属天之爱践行良善,而属灵之爱践行真理。

【2】属天之爱与属灵之爱的区别在于,属天之爱的人将智慧铭刻在生命中,而非记忆中,因此他们不谈论神圣的真理,而是直接践行这些真理。属灵之爱的人则将智慧铭刻在记忆中,因此他们会谈论神圣的真理,并根据记忆中的原则来践行这些真理。属天之爱的人因将智慧铭刻在生命中,能够立即分辨所听到的内容是否真实。当被问及某事是否为真时,他们只会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他们正是主在《马太福音》5:37中所说的“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的典型代表。由于他们的这种特性,他们不愿意听到关于信仰的讨论。他们会说:“信仰是什么?难道不是智慧吗?仁义是什么?难道不是践行吗?”如果有人对他们说信仰是相信那些无法理解的事,他们会转身离开,并说:“这人疯了。”

【3】第三天堂中的人是最有智慧的人。他们在世时,凡是听到的神圣之事,都会立刻付诸实践,避开一切恶行如同避开地狱,并且只崇拜主。由于他们处于纯真的状态,在他人看来,他们就像婴孩一般;而且因为他们不谈论智慧的真理,言辞中也没有任何自负,因此显得非常简单。然而,当他们听到他人讲话时,他们能够从语气中感知对方的所有情感,从言辞中洞察对方的所有智慧。他们是那些从主那里获得爱与智慧完美结合的人,与天堂的心脏部分相对应。

428、那些处于属灵之爱或对邻舍之爱中的人,并不将智慧铭刻于生命之中,而是拥有聪明。智慧是出于良善的情感去行善,而聪明则是出于真理的情感去行善。这些人甚至不知道信仰是什么;当提到信仰时,他们理解为真理;当提到仁义时,他们理解为实践真理。当说到应当相信真理时,他们认为这是空洞的言辞,并说:“谁不相信真理?”他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们在其天堂的光中看见真理。因此,去相信他们并不明白的事情,他们认为这是愚痴可笑。这些人构成天国的肺部区域(之前已讨论此点)。

429、另一方面,那些处于“属灵之自然”之爱中的人,生命中刻写的既非智慧,也非聪明,但他们拥有某种程度的信仰,这信仰来源于圣言,并依赖于它与仁爱的结合程度。这些人因为无法理解何为仁义,也不清楚信仰是否等同于真理,所以不能与天堂中那些拥有智慧和聪明的人为伴,而只能与那些仅仅拥有知识的人为伴。然而,那些避恶如罪的人则位于最低层的天堂,他们在那里处于类似月光夜晚的光明之中。

【2】那些未在不明信仰中坚定自己,同时怀有某种真理的情感者,依据其接受真理的程度以及其生活是否符合这些真理,被天使引导并提升至属灵之爱及由此产生的聪明之人的群体中;这些人成为属灵之人,而其他人则停留在属灵之自然人状态。至于那些在与仁义分离的信仰中生活的人,他们被移除并流放至荒漠,因为他们并未处于任何良善之中,也未处于良善与真理结合的状态,而在天堂中的所有人皆处于此结合状态。

430、本章中关于爱与智慧的内容,同样适用于仁义与信仰,只需将仁义理解为属灵之爱,将信仰理解为通过真理而来的聪明。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意志与理智,或者爱与聪明的讨论,因为意志是接收爱的容器,而理智是接收聪明的容器。

431、我将添加这一值得铭记的事情:

在天堂,所有人都因着对功用的热爱而履行职责,并从他们所处的共同体中获得比他人更大的智慧和幸福。在那里,履行功用意味着在自己的工作中真诚、正直、公平和忠实地行事。他们将这种行为称为“仁义”,而将崇拜行为(如祈祷等)视为仁义的一种外在表现或标志,其它的行为则被认为是义务(必须完成的责任)或恩惠(额外的善行)。他们说,当每个人都能够真诚、正直、公平和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时,共同体的福祉得以维持和持续。这就是“在主里面”的生活,因为从主而来的所有流注都是功用,这种流注从个体流向共同体,又从共同体流向个体。在那里,个体被称为天使,而共同体则是由这些天使组成的群体。

七一、人在受孕后的最初状态

432、关于人在受孕后的起源,没有人能够确切得知,因为这一阶段既具物质性又具有精神性,但超越了感官的直接感知。然而,有些人试图研究这个问题,认为人类的最初状态源于父亲的精子,并且从一开始就是完整的,只是随着时间逐渐长大。但这种看法其实是错误的。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从天使那里得到了启示。这些天使从主那里获得了智慧,并且乐于与他人分享他们的知识。在得到许可后,他们通过天堂的光,以视觉化的象征形式向我展示了人在受孕后的最初状态。具体形式如下:

【2】它呈现出一个极小的大脑形象,前方带有细致的面部轮廓,但没有任何附加部分。这一原始结构位于顶部的隆起区域,由相连的球体构成。每个球体再由更小的球体组成,而这些更小的球体又由最小的球体构成,因此形成了三层递进的结构。在前方平坦的部分,可以看到一个类似面部的轮廓。隆起的部分被一层透明而极薄的膜或脑膜覆盖。这部分隆起作为一个微型的大脑模型,同样被分为两个隆起,就像实际的大脑被分为两个半球一样。据说,右侧隆起象征爱之容器,左侧隆起象征智慧之容器,它们以奇妙的方式协作,共同存在,如伙伴般亲密。

【3】在天堂之光的照耀下,清晰地看到,这个微小的脑结构,无论是其排列还是运作,都完全符合天堂的秩序与形式。然而,其外部结构却与这种秩序和形式呈现出对立的关系。

【4】当这些现象被揭示后,天使们解释说,人的内部有两个层次,它们按照天堂的秩序和形式排列,是接收主的爱与智慧的容器。而外部层次则相反,与天堂的秩序和形式对立,承载着地狱般的欲望与疯狂。这是因为人类因遗传堕落而生,天生携带各种恶习,这些恶习集中在外部层次。只有当内部的更高的层次被开启,这些恶习才能被清除。这些内部层次是接收主的爱与智慧的地方,而爱与智慧正是人类的本质,因为它们本质上代表主。由此可见,人类的原始状态是一个接收器。在这种状态下,存在一种持续的内在动力,推动人类逐步发展为完整的人类形态,并最终达到完美的状态。

(全书完)

上一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