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被创造宇宙中的可见之物证明:自然界从未且永不会产生任何事物,一切皆出自神性本身并经由灵界而来
349、被创造宇宙中的可见之物证明:自然界从未且永不会产生任何事物,一切皆出自神性本身并经由灵界而来。
世上多数人从表象判断,认为是太阳通过其热量和光线产生了田野、农场、花园和森林中的一切;认为是太阳的热量使卵孵化成虫,使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繁衍,甚至赋予人类生命。这些人虽然如此说,但他们并未真正将这些归因于自然,因为他们并未深入思考。这就像人们谈论太阳的升起和落下,说太阳造就了昼夜更替和年岁轮回,说太阳现在处于某个高度——他们也是从表象而言,虽然这样说,却并未真正将这些归因于太阳,因为他们没有思考太阳实为静止,而地球在转动。
然而,那些坚信太阳通过热量和光线产生地上万物的人,最终会将一切归因于自然,成为自然主义者,最后成为无神论者。这些人后来可能会说,是神创造了自然,并赋予自然产生万物的能力,但他们这样说只是出于对名声的顾虑。他们所理解的造物主神就是自然本身,有些人认为那是自然的最深层本质,因此他们将教会所教导的神性之事视为无物。
350、有些人将可见之物归因于自然是可以原谅的,这有两个原因。第一,他们对主所在的天堂太阳及其流注一无所知,也不了解灵界及其状态,更不知道灵界与人同在。因此,他们只能将灵性之物理解为更纯粹的自然之物;因而认为天使不是存在于以太中,就是存在于星辰之中;至于魔鬼,他们或认为那只是人的邪恶,或者若认为它确实存在,就以为它不是在空中就是在深渊之中;他们还认为人死后的灵魂不是存在于地心,就是暂居某处直到审判之日;此外还有许多类似的幻想,这些都源于对灵界及其天堂太阳的无知。
【2】可以原谅他们的第二个原因是,他们无法理解神性是如何产生地上所显现的一切事物的,因为这些事物中既有善的也有恶的。他们害怕在心中确认这一点,生怕将恶也归于上帝,也担心对上帝形成物质化的概念,从而将上帝与自然混为一谈而产生混乱。这就是为什么那些相信自然凭借创造时被植入的能力而产生可见之物的人可以被原谅的两个原因。
【3】那些选择支持自然论并因此成为无神论者的人不能被原谅,因为他们本可以选择相信并支持神性。虽然我们可以宽恕无知,但这并不能消除那些被刻意确认的伪谬,因为这些伪谬与邪恶紧密相连,也就必然与地狱相连。这些人坚持自然论到了将神性完全排除在外的地步,导致他们不再将任何事视为罪,因为一切罪都是针对神性的,而他们已经否定并排斥了神性。这些在灵性层面上不承认任何罪的存在的人,在死后成为灵时,就会被地狱所束缚,随着他们放纵的欲望坠入种种邪恶之中。
351、相信神性在自然的每个细节中运作的人,能够从自然界中观察到的众多现象中找到证实神性存在的依据。这些证据不仅与那些支持纯自然论者的论据相当,甚至更为充分。因为信仰神性的人会特别关注植物和动物生命过程中的种种奇妙现象。
以植物的生长过程为例:一粒小小的种子播撒在土地中,先长出根,通过根长出茎,接着发展出枝条、叶子、花朵、果实,最终又产生新的种子。这整个过程就好像种子本身知道如何按照特定的顺序和过程来更新自身一样。试问,有哪个理性的人会认为太阳(仅仅是纯粹的火)能够知道这些?或者认为太阳仅凭其热量和光线就能实现这些效果,在其中创造如此奇妙的事物,并赋予它们特定的用途?
当一个具有提升理性的人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时,他必然会得出结论:这一切都源自于具有无限智慧者,也就是上帝。那些承认神性存在的人能够看到并思考这一点。然而,那些不承认神性的人既看不到也想不到这些,这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这样做。他们反而将自己的理性降至感官层面,仅仅依靠肉体感官所能感知的表象来形成认知,并用这些来确认他们的伪谬。他们会说:”难道你没看到这一切都是太阳通过它的热和光在运作吗?那些你看不见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它们真的存在吗?”
【2】那些相信神性存在的人特别关注动物生命过程中的奇妙现象。以鸟卵为例,在卵中就已经隐藏着完整的生命蓝图:从最初的胚胎开始,就包含了所有孵化所需的要素,以及孵化后成长为与父母一样的鸟类或飞禽所需的全部发展程序。
当我们仔细观察这种生命形态时,不得不为之惊叹:无论是最微小还是最庞大的部分,无论是肉眼可见还是不可见的结构,都包含着完整的感觉系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器官,以及负责运动的肌肉系统,使它们能够飞行和行走。同时还有心肺周围的内脏器官,这些都受大脑的调控。通过一些学者的解剖研究,特别是斯瓦默丹在《自然圣经》中的详细记载,我们知道即使是最简单的昆虫也具备这些精妙的器官系统。
【3】那些将一切现象都归因于自然的人,虽然也能看到这些奇妙现象,但他们仅仅承认这些现象的存在,并简单地将其归因于自然的作用。他们之所以持这种观点,是因为他们已经偏离了对神性的思考。
当这些人观察自然界的奇妙现象时,由于缺乏对神性的认知,他们既不能以理性的方式思考,更无法从属灵的层面理解这些现象。相反,他们只能停留在感官和物质的层面上思考,仅仅在自然的范畴内,从自然的角度来理解这些现象,而无法超越自然本身。
这种思维方式与地狱中的人相似。他们与野兽的唯一区别在于:他们具有理性能力,这意味着如果他们愿意,他们本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思考方式。但可惜的是,他们选择了局限于物质层面的思维模式。
352、那些拒绝思考神性的人,在观察自然奇迹时往往陷入纯粹的感官认知。他们没有意识到一个重要事实:我们的肉眼视觉其实相当粗糙,以至于会将许多微小的昆虫视作一个模糊的暗点。然而,这些微小生物中的每一个都是精密组织的奇迹:它们都具有完整的感知和运动系统,每个都配备了纤维组织和血管系统,都拥有微型心脏、肺部通道、内脏器官和大脑。这些器官都是由自然界最精细的物质构成,所有这些精密结构都对应着某种生命形式,使得即使是最微小的部分也能精确运作。
这就引出了一个深刻的反思:当我们的肉眼如此局限,以至于将这些复杂生命及其无数精妙结构仅仅看作一个模糊的小点时,那些仅仅依靠感官认知来思考和判断的人,他们的思维是多么受限啊!这也显示出他们在理解属灵事物时所处的何等黑暗状态。
353、每个人只要愿意,都能从自然界的可见现象中认识到神性的存在。特别是那些从生命的角度思考上帝的人,更容易看到这一点。让我们以天空中的飞鸟为例:
我们可以观察到鸟类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智慧:它们准确地知道自己的食物和觅食地点;能通过声音和视觉辨认同伴;在其它鸟类中分辨出朋友与敌人;它们懂得配对结合;掌握交配的方式;熟练地筑巢;在巢中产卵并进行孵化;准确把握孵化时间;当幼鸟破壳而出时,以极大的爱心照顾它们;用翅膀给它们温暖;递送食物并悉心喂养,直到这些幼鸟能够独立生活,并最终具备繁衍后代、延续物种的能力。
任何愿意思考神性如何通过灵界影响自然界的人,都能在这些现象中看到证据。他们会从内心认识到:这样的本能和知识不可能仅仅来自太阳的光照。因为太阳——自然界的源头和本质——不过是纯粹的火,它发出的光线本身是没有生命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些奇妙的生命现象,必定是圣智流入自然界最外在层面的体现。
354、我们可以从自然界的可见现象中认识神性的存在。让我们观察一种奇妙的生命现象:某些虫子展现出令人惊叹的转化过程。它们受到一种内在喜悦的驱使,渴望将自己的地上状态转变为一种更高的存在形式。这些生物会爬到特定位置,将自己置于仿佛子宫般的环境中重生,随后经历一系列惊人的蜕变:从蛹到金蛹,从毛虫到若虫,最终蜕变为美丽的蝴蝶。完成这种神奇的转化后,它们展开各具特色的美丽翅膀,翱翔于空中,仿佛进入了它们的天堂。在那里,它们自由欢快地飞舞,寻找伴侣,繁衍后代,并以花朵的甘露为食。
对于那些愿意从自然现象中认识神性的人来说,这种转化过程展现了一个深刻的象征:虫子的状态象征人在世上的生命状态,而蝴蝶则象征人可能达到的天堂状态。然而,那些只相信纯粹自然法则的人,尽管也看到这些现象,却因为已经在心中否定了人类可能的天堂状态,而将这一切仅仅归结为单纯的自然本能。
355、任何人都能从自然界的可见事物中为神性找到确证,当他注意到关于蜜蜂的这些已知事实:它们知道如何从草本植物和花朵中收集蜂蜡,吸取蜂蜜,建造如小房子般的蜂房,并将它们排列成城市的形状,其中有它们进出的街道;它们能从远处嗅到花朵和草本植物的气味,从中收集蜂蜡用于建房,收集蜂蜜作为食物,并带着这些收获按照方位飞回它们的蜂巢;这样它们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准备食物和住所,仿佛预见并知道冬天会来临:它们还为自己立一位女王作为统治者,以繁衍后代;为她在上方建造类似宫殿的居所,周围有侍从,当产卵时期临近,她在侍从的陪同下从一个蜂房到另一个蜂房产卵,跟随的群体会用蜂蜡将卵包裹以免受空气损害;由此产生新的后代:之后,当这些后代长大到能做类似事情的年龄时,就被驱逐出巢;被驱逐的蜂群首先聚集在一起,然后成群结队地飞走寻找新的住所,以免群体分散;到了秋天,无用的雄蜂也被驱逐出去,并被剥去翅膀,以免它们返回消耗那些它们未付出劳动的食物,此外还有更多特点;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由于它们对人类的用处,通过从灵界的流注,它们有着类似于地上人类甚至天堂天使的统治形式:凡理性未受损害的人,谁能不看到它们的这些特性不是来自自然界呢?太阳作为自然界的本源,与这种模仿并类比天堂统治的体系有什么关联呢?
【2】面对自然界中的这些奇妙现象,不同的人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自然主义者从中看到纯粹的自然法则,借此强化他们对自然的信仰;而信仰上帝的人则从相同的现象中看到神性的证据。这种差异源于每个人的内在特质:属灵的人能够觉察到现象背后的属灵实质,而属自然者则只能看到表面的自然现象。在我看来,这些现象清楚地展示了灵界对自然界的流入,彰显了主的圣智。事实上,如果没有来自圣智通过灵界的流注,人类根本无法对治理制度、公民法律、道德美德或灵性真理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这并非空谈,我在过去十九年中持续不断地、清晰地感受到这种灵性流注的存在,因此我可以作出这样的见证。
356、试想,自然界中的事物怎能自发地以功用为目的,并将这些功用安排得如此有序和形式呢?这样的安排必定出自智者之手。而要将整个宇宙如此井然有序地组织和形成,唯有具备无限智慧的上帝才能做到。除了上帝之外,还有谁能预见并供应人类所需的一切衣食呢?我们的食物来自土地的果实和动物,我们的衣着也源于这些。
让我们看看自然界中的奇妙现象: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蚕,却能生产丝绸,为从皇室贵族到平民百姓提供华美的衣饰;同样卑微的蜜蜂,能够制造蜡烛,让圣殿和宫殿焕发出璀璨的光芒。这些令人惊叹的现象,连同其它众多例证,都清楚地表明:主通过灵界来运作和主导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这种运作直接来自主自身,展现了圣智对自然界的全面治理。
357、我要在此补充一个在灵界的亲身见闻。我看见了那些执着于从世界表象为自然界寻求证据,以至于最终成为无神论者的人。在灵性之光的照耀下,这些人的理智呈现出一个特殊的状态:向下敞开却向上封闭。这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总是朝向地面,而不愿仰望天堂。
在他们感官认知之上(这是理智的最低层),出现了一层帷幕。有些人的帷幕闪烁着地狱的火光,有些人的帷幕如煤烟般漆黑,有些人的帷幕呈现出尸体般的青灰色。
这是一个严肃的警示:每个人都应当谨防陷入纯粹从自然界寻求确证的思维模式。相反,我们应当致力于寻求神性的确证,因为支持神性存在的证据实在俯拾皆是。
第五章
六七、主在人里面创造并形成了两个容器和居所:意志和理智;意志是为了接受祂的圣爱,理智是为了接受祂的圣智
358、主在人里面创造并形成了两个容器和居所:意志和理智;意志是为了接受祂的圣爱,理智是为了接受祂的圣智。
我们已经探讨了创造主上帝的圣爱和圣智(祂是永恒的主),也讨论了宇宙的创造。现在让我们来谈谈人的创造。
《创世记》1:26记载说,人是按照上帝的形像,照着祂的样式被造的。这里”上帝的形像”指的是圣智,”上帝的样式”指的是圣爱。因为智慧本质上就是爱的形像——爱通过智慧使自己显现并被认识。正是因为爱在智慧中被看见和认识,所以智慧就成为爱的形像。
此外,爱是生命的本质,而智慧则是由这本质所衍生的生命的存在形式。上帝的样式和形像在天使身上表现得尤为清晰:他们内在的爱会照耀在面容上,智慧则通过美丽显现出来,而这种美丽正是他们之爱的外在形式。这些都是我亲身经历并确实认识到的。
359、人要成为上帝的真实形像和样式,必须让上帝住在他里面,使他的生命从最深处源自上帝。这一真理在前面第4-6节已经得到证实:唯有上帝是生命本身,而人类和天使都只是从祂那里接受生命的器皿。
圣言明确教导我们,上帝确实住在人里面,并在人那里建立祂的居所。基于这一教导,传道人常常劝勉会众要预备自己的心灵,好让上帝进入他们里面,使他们的心成为祂的居所。虔诚人在祷告时也常如此表达。一些人特别强调圣灵的同在,他们相信当自己处于圣洁的热忱中时,圣灵就在他们里面,引导他们的思考、言语和传道工作。
关于圣灵就是主自己,而不是某个独立的位格神,这一点在《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第51-53节中已经详细阐明。这也正如主耶稣所说:
到那日,你们就知道我在我父里面,你们在我里面,我也在你们里面。(约翰福音14:20;15:4,5;17:23)
360、主就是圣爱与圣智,这两者本质上就是主自己。为了能住在人里面并赐予人生命,主在创造人时就形成了两个特别的器官作为祂的居所:一个用来接受圣爱,另一个用来接受圣智。在人里面,这两个接受器官分别是意志和理智——意志接受并容纳圣爱,理智接受并容纳圣智。这两个器官都属于主,人的一切生命都源自它们,这一点我们将在后续内容中详细探讨。
361、每个人都具有意志和理智这两种官能,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如同爱与智的区别。有趣的是,这一事实在世界上既是显而易见又常被忽视。从日常直觉来看,人们很容易理解这一点;但一旦进入深入思考,特别是要描述它们时,这种理解反而变得模糊。
从直觉上,每个人都能理解意志和理智是两个不同的能力。我们经常会说:”这个人心地善良但理解力欠佳”,或者”那个人很聪明但品行不端”。我们会喜欢那些既聪明又品行端正的人,而对那些聪明却品行不端的人保持距离。
然而,当人们试图思考意志和理智的本质时,往往会将二者混为一谈。这是因为我们的思维倾向于依赖身体的视觉经验。在写作时这种混淆更为明显,因为写作过程更多地依赖于人的感官本能。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很好地思考和口头表达,却在写作时遇到困难,这种现象在女性中尤为普遍。
【2】这种现象在许多其它方面也能看到。从普遍领受来看,人人都知道行善者必得救,作恶者必被罚;行善的人能进入天使的境界,在那里如常人一样看、听、说话;同样,人们也知道那些出于正义行事、秉持正直之人必有良心。
然而,一旦人们离开这种直觉性的领受,转而依赖纯粹的思辨,情况就变得复杂了。他们开始质疑良心的本质,怀疑灵魂是否真能像人一样感知和交流,甚至将生活的良善简化为单纯的慈善施舍。当他们试图用书面形式表达这些想法时,往往会陷入表面现象和谬误的陷阱,用华而不实的词藻来论证。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许多学者,特别是那些过度沉浸于思考和写作的人,反而削弱甚至摧毁了他们的直觉理解力。相比之下,那些头脑简单的人反而能更清晰地看清什么是良善和真理,超过那些自认为更有智慧的人。
【3普遍感知源自天堂的流注,它首先进入我们的思维,然后延伸到视觉层面。相反,当思维脱离了这种普遍感知,就会陷入纯粹的想象,仅仅依赖于表面的视觉现象和个人主观。
让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验证来理解这一点:当你对一个保持普遍感知的人讲述真理时,他能立即理解。你告诉他,我们在神里面生存、活动、存在,他就能领悟;你告诉他,上帝居住在人的爱与智慧中,他就能明白;当你解释,意志是爱的容器,理智是智慧的容器,他稍加思考就能理解;你说明,上帝就是爱本身和智慧本身,他也能领会;当你询问他对良心的理解,他能给出清晰的答案。
然而,如果你对一个仅依靠学术原则和世俗观念思考的博学之士说这些同样的话,他可能完全无法理解这些真理的深意。这个对比清楚地表明: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学识的积累,而在于保持对天堂真理的开放和感知能力。那些能够保持这种普遍感知的人,往往比那些仅仅依靠世俗知识的学者更接近真理。
六八、意志与理智作为爱与智慧的容器,存在于大脑之中,遍及整体与每一部分,并由此扩展到身体的整体与每一部分
362、意志与理智作为爱与智慧的容器,存在于大脑之中,遍及整体与每一部分,并由此扩展到身体的整体与每一部分。需要按以下顺序加以论证:
一、爱与智慧,因而意志与理智,构成人的生命本身。
二、人类的生命在其本源中位于大脑,而在其派生中位于身体。
三、生命的性质在其起源中是什么样的,它就会以同样的方式体现于整体及其每一个部分。
四、生命通过这些原则(即起源)从每一个部分扩展到整体,并从整体扩展到每一个部分。
五、爱是什么样,智慧就是什么样,因此人也是什么样。
363、一、爱与智慧,因而意志与理智,构成人的生命本身。
然而,几乎没有人真正了解生命的本质。当人们试图思考生命时,它似乎是一种难以捉摸的存在,无法形成明确的概念。这是因为人们并不知道,只有上帝才是生命本身,而祂的生命即是圣爱与圣智。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生命并非源于人自身,而是取决于人能够接受的程度。众所周知,热与光从太阳发出,宇宙中的万物都是它们的接收者,而接收的程度决定了它们的温暖和明亮。同样,从主所在的太阳发出的热即是爱,光即是智慧,如在第二章中所述。因此,生命正是由主作为太阳所发出的圣爱与圣智构成的。
【2】爱与智慧从主而来,并构成生命,这可以通过以下事实加以证明:当人远离祂的爱时,便会逐渐变得迟钝;当人远离祂的智慧时,便会逐渐变得愚钝;若完全远离祂,生命便会熄灭。爱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些形式因其派生而被赋予不同的名称,例如情感、欲望、渴求,以及由此带来的愉悦和喜乐。而智慧也有多种形式,例如感知、反思、记忆、思考和专注于某事。此外,还有一些既源于爱又源于智慧的表现形式,例如同意、推断以及付诸行动的决断等。这些形式都源自爱与智慧,但它们的名称通常依据其主要和直接的性质而定。
【3】所有的感觉最终都源于爱与智慧,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以及这些感觉带来的愉悦与满足。表面上看,似乎是眼睛在看东西,但实际上是智慧通过眼睛在看,因此“看”常被用来描述智慧的作用。表面上似乎是耳朵在听声音,但实际上是智慧通过耳朵在听,因此“听”常用来表达智慧的注意力和倾听功能。表面上似乎是鼻子在嗅气味,舌头在尝味道,但实际上是智慧通过感知来嗅和尝,因此“嗅”和“尝”常被用来描述智慧的感知能力。所有这些感觉及其愉悦体验都源自爱与智慧,由此可以看出,这二者构成了人的生命。
364、理智是智慧的容器,人人皆知;而意志是爱的容器,却鲜有人察觉。这是因为意志本身并不直接行动,而是通过理智发挥作用。当意志中的爱进入理智的智慧时,首先会转化为情感,然后才能传递。而这种情感通常只能通过人们在思考、言语和行为中感受到的某种愉悦来被感知,因此往往被忽视。然而,这一点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事实得以证明:人们总是追求他们所爱的事物,而不会追求那些他们不爱的事物。
365、二、人类的生命在其本源中位于大脑,而在其派生中位于身体。
在本源中,生命存在于其最初的状态,而在派生中,生命存在于由最初状态所产生并形成的部分。而通过本源中的生命,我们理解为意志与理智。这两者就是在大脑中处于其本源的事物,并在身体中处于其派生的事物。生命的本源或最初状态位于大脑,这从以下几点可以确定:
(1)从感知本身来看,当人专注于思考时,会感到自己是在大脑中思考;他将注意力集中在眼睛的视线里,并紧张额头,感到内部有一种思索,尤其是在额头内部和更高的位置。
(2)从人类在子宫中的形成来看,大脑或头部是最初形成的部分,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比身体更大。
(3)头部位于上位,身体位于下位;遵循秩序,上位支配下位,而非相反。
(4)如果大脑受到损伤,无论是在子宫中,还是由于外伤、疾病或过度用力,思维都会受损,有时甚至会导致精神错乱。
(5)身体的所有外部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普遍的触觉感知,连同语言能力,都位于头部的前部,即面部,并通过纤维直接与大脑相连,从而从大脑中获得其感知和活动的生命。
(6)因此,爱的情感以某种形式显现在面部,而智慧的思维则以某种光辉显现在眼中。
(7)从解剖学上也可以知道,所有的纤维从大脑通过颈部延伸到身体,而没有纤维从身体通过颈部上升到大脑;纤维的本源和最初状态所在之处,生命的本源和最初状态也在那里。谁会否认生命的起源就在纤维的起源之处呢?
(8)如果问一个有普通感知能力的人,思维在哪里,或者在哪里进行思考,他会回答“在头脑中”;但如果问一个已经将灵魂的居所指定为某种腺体、心脏或其它地方的人,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的本源是否在大脑,他会回答“不是”或者“我不知道”;关于这种无知的原因,可以参见上文第361节。
366、三、生命的性质在其起源中是什么样的,它就会以同样的方式体现于整体及其每一个部分。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明确这些起源在大脑中的位置及其延伸方式。根据解剖学研究,大脑由两部分组成,并从头部延续到脊髓。这两部分分别是皮质物质和髓质物质。皮质物质由无数类似腺体的结构组成,而髓质物质则由无数类似纤维的结构构成。腺体是纤维的起点,也是它们的根源;纤维从腺体开始,逐步延伸、聚集,最终形成神经。这些神经进一步延伸到面部的感觉器官和身体的运动器官,并构成它们的结构。如果想深入了解,可以咨询解剖学专家以获得更多确认。
【2】皮质物质不仅构成了大脑的表面,还包括纹状体的表面、小脑的中心部分以及脊髓的中心部分。髓质物质则从这些区域开始,向外延伸,形成神经,并通过这些神经构成身体的各个部分。通过直接观察可以验证这一点。掌握解剖学知识或从专家处获得确认的人会意识到,生命的起点正是纤维的起源,而纤维本身无法独立存在,它们的存在依赖于这些起点。
【3】这些起点看起来像腺体,数量几乎无穷无尽。它们的数量可以与宇宙中的星星相比,而从这些腺体延伸出的纤维则像星星发出的光线,传递着热量和光明。腺体的数量还可以与天堂中天使群体的数量相比,这些天使群体同样无数且排列有序,据说它们的排列方式与腺体类似。从这些腺体延伸出的纤维,则可以比作从天使社群中流出的灵性真理和良善,它们像光线一样传播。因此,一个人可以被看作一个小型的宇宙,或一个缩小版的天堂。
由此可见,生命的性质在其起源中如何,就会在身体中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大脑中最初的生命状态,决定了身体中由此延伸的生命状态。
367、四、生命通过这些原则(即起源)从每一个部分扩展到整体,并从整体扩展到每一个部分。
这是因为整体(即大脑及其连带的身体)在其起源上仅由从大脑中的这些原则发出的纤维构成;其起源并无其它来源,这一点可以从之前所述内容中得以证实。因此,整体存在于每一个部分之中。同样,生命通过这些原则从整体扩展到每一个部分,这是因为整体为每一个部分提供其所需的任务和资源,并因此使其成为整体中的一部分。简而言之,整体由部分构成,而部分依赖整体而存在。这种相互的交流和结合关系在身体的诸多方面都显而易见。这种关系类似于一个城市、共和国或王国的结构:共同体由个体(即部分)构成,而个体则依赖共同体而存在。同样的模式适用于任何具有某种形式的事物,尤其是人类。
368、五、爱是什么样,智慧就是什么样,因此人也是什么样。
因为一个人的意志和理智直接反映了他的爱和智慧,而意志是爱的容器,理智则是智慧的容器。这两者共同构成人以及他的特质。爱具有极大的多样性,其变化之丰富几乎是无限的。这一点可以从人类和天使的差异中看出——每个人和每个天使都是独一无二的,其区别来源于他们的爱。有人可能认为智慧决定了这些差异,但实际上智慧只是爱的形式,因为爱是生命的本质,而智慧是从爱中显现的生命。
【2】许多人认为理智是造就人的关键,这种观点的原因在于,理智能够被提升到天堂的光明之中,使人看起来像个智者。然而,即使理智超越了爱,也就是与爱脱离开来,表面上似乎能够定义一个人,但实际上这只是表象。这样的理智虽然表现出对知识和智慧的热爱,但却缺乏将这些知识和智慧用于生活的动力。因此,这种理智在世间会逐渐消退,或者仅仅以记忆的形式存在。死亡之后,这部分理智会被分离,只留下与灵魂自我之爱相符的部分。
【3】因为爱是生命的核心,直接塑造了人的本质,所以天堂中的所有群体以及其中的每个天使,都是根据他们的爱来排列的,而不是根据与爱分离的理智。同样,地狱中的群体也是如此,但它们的排列基于与天堂之爱对立的情感。这一切都表明,爱决定了智慧的本质,而智慧又反映了人的整体特质。
369、人的本质取决于其主导的爱,这一点可以得到承认。然而,这种本质通常只体现在心智和灵魂层面,而不完全表现在身体上。因此,人并非完全由其爱所定义。然而,通过在灵界中的大量观察,我发现,人从头到脚,从头部的最初部分到身体的最末端,完全是其爱的体现。在那个世界里,每个人都是其自身爱的具体形式。天使是天堂之爱的形式,因而面容和身体都极为美丽;而魔鬼是地狱之爱的形式,因此面容和身体都显得丑陋。当他们的爱受到攻击时,他们的面容会发生变化;如果攻击非常激烈,他们的整个身体甚至会消失。这种现象是灵界的独特特性,因为在那个世界中,身体与心智完全一致,二者不可分离。
【2】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所有身体的起源都是由纤维编织而成,而这些纤维的起源则是爱与智慧的容器。当这些起源具有某种特性时,其衍生物必然具有相同的特性。因此,当起源离开时,其衍生物也随之离开,二者无法分离。因此,那些将心智提升至主面前的人,其整个存在都会被提升至主面前;而那些将心智堕落至地狱的人,其整个存在也会堕落至地狱。因此,人完全根据其生命之爱而最终进入天堂或地狱。在天使的智慧看来,人的心智就是人,因为上帝本身就是人;而身体则是心智的外在表现,用以感知和行动。二者因此成为一个整体,而非分离的两个部分。
370、人的肢体、器官和内脏的形态,其结构来源于大脑中的纤维起源,但这些结构需要通过地球上的物质和材料加以固定。这些物质和材料通过空气和以太传递,而血液则是其中的媒介。因此,为了维持身体各部分的形成,并确保其功能的正常运作,人需要通过物质食物来补充营养,同时不断进行修复和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