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研究文集 第十九章 婴儿期的成长

第十九章 婴儿期的成长

在图19中,B是属灵心性的三个层级,应答天使天堂;其最高或属天层级是a。C是属世心性的三个层级,应答中间灵界,其最低层级是b。关于属灵和属世心性中每一层级的命名,请参见图13。D是由属灵感官和属灵形体组成的灵体。E是边缘层的三个层级,其最低层是c。F是有别于边缘层的肉身。边缘层和肉身共同构成了全部属世或物质的身体。

此图展示的是两个独立的、渐进发展的序列的起始:一个是自上而下发展的属灵心性,另一个是自下而上发展的属世心性,并显示出婴儿期这种发展所遵循法则的起源和性质。在史公书中,从出生到成年被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和青年期,每一阶段都涵盖了若干年。在成年期达成完全重生的人,也有三个阶段。

从受孕到成年,人事实上并未重生,而只是在为随后的岁月里完成重生做好准备。这个准备的性质是图19和接下来的两个图的核心主题。

依照秩序,人需要首先被赋予属天法则,然后注入属灵法则。属天法则是对主之爱、慈善、纯真与祥和;属灵法则是智慧、才能、知识、科学,或其他类同的、不同层级的真理。然而,这一秩序并不排除准备重生的更新过程中的另一收获,即被真理导向良善,或由属灵走向属天。

关于未成年期间的状态和变化,我们读到:

(1) 属天之爱和仁爱,及其内在的纯真本性,“主要是在婴儿到儿童期间,在人知道何为爱和何为感情之前从主流入,在不知不觉中被灌输予人并发挥影响。这些呈现在从婴儿期到随后的幼儿早期之状态中。这些是人内的余留,被储存起来在此后的生命中发挥作用。”(AC 1450)

(2)“ 从婴儿到儿童期间,属天之事物在不知不觉中被灌输予人;但在童年到成年期间人对于这种过程就有了认知。”(AC 1451)

(3)“遵循属天事物是一回事,觉知到属天状态则是另一回事——婴儿和孩童比成年人更多地受属天支配,这是由于他们对父母的爱和彼此的爱,以及存于这些爱中的纯真。成年人对属天事物的认知比婴儿和孩童更多,然而许许多多成人甚至没有属天之爱。”(AC 1453)

(4) “从最初的婴儿期到幼儿时期,主把人引入天堂,他其实处于天界天使中,使他保持着纯真状态。正如我们看到的,婴儿处于这样的状态直到童年早期。进入儿童期后,他逐渐脱离了纯真的状态,但他由于同伴间相互的良善情感使他仍然保持着仁爱状态。他们许多人保持这状态到青年期,那时他处于属灵天使中。在这个时候,(童年后的青春期并离开属灵天使后),只要他开始从自我思考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他就不能像以前那样持守仁爱,因为此时他的遗传之恶开始起效,他也容忍被其引导。在这种状态下,他曾获得的仁爱和纯真之良善,将依据他思想邪恶并在行为中确认的程度,而被除灭。然而它们仍然未被根除,而是被主撤回到内层,并储存在那里。但是由于他尚未知真理,在前两个阶段所得到的纯真和仁爱之良善实质就还未落实,因为真理赋予良善以品质,而良善赋予真理以真髓。因此从这个年纪起,他就开始接受教导,尤其通过他自己的思想和对被灌输的真理的认可。只要此时他喜爱良善,上帝就在他里面把真理与良善连合,并储存起来以供未来使用。”(AC 5342)

(5)“从婴儿期到儿童期,有时到青春早期,人从父母和师长的教导汲取良善和真理,此时他热切地摄取,并单纯地相信它们。纯真帮助他们进步并融入记忆,但将它们限制在第一道门槛内,因为婴儿和幼童的纯真还不是影响理性的内在纯真,而只是影响外层特性的外在纯真。但当人随着年龄增长开始独立思考,而不再像以前那样依着父母和师长思考时,他开始沉思默想他所学到的和相信的东西,或者确认,或者怀疑,或者否认它们。”(AC 5135)

(6)“人的理性产生于父亲般的属天神性良善,而不是孕育于母亲样的属灵真理 (但却是经由对于世上知识的喜爱) (见AC 1895, 2557)。”

人生来并不具有任何知识,也没有任何理性,而是生来就有接受它们的能力。他以外在的方式学习(即经由感官学习),随着学习他变得理性。内层持续的流入属世层,内层接收灌输而来的事物,并依秩序将它们规整。这样的灌输、接收和规整,都是来自主的属天神性良善。因此灌输的事物就有了“其生命和秩序”(AC 2557)(欲明白这里所讲述的,为什么“不是属灵的真理”,而是“对于世上知识的喜爱”为这里所述事例的根源,参考AC2557全节,以及1895、1902和1910)。”

(7) “当人出生时,他被上帝引入纯真的状态,作为基础位于所有其它状态之最内核心。然后他被引导入热爱属天良善的状态,在此阶段是用对父母之爱,代替了对主之爱。此后,他被引入属灵良善或相互之爱的情感状态,即以仁爱对待他的同伴。随着年龄继续增长,他被引入热爱真理的状态。”(AC3183)随后的其他状态直至最终以老者象征的真正智慧状态。此状态内蕴含最早期婴儿的纯真。于是首先的和最后的合二为一。

(8) “余留包含有三种良善,即婴儿之良善、求知之良善和智识之良善。婴儿期指的是从出生到开始受教,即启蒙的年纪;求知阶段是从他开始受教到获得知识的期间;智识期指他能够自己思考良善和真理之时。”

“婴儿之良善大约从婴儿期到第十年。求知之良善 (即人因无知而求教)约从第十到第二十年。从这个年纪起,人开始变得理性,有能力反思良善和真理,并获得智识之良善。”(AC 2280)这里三种良善对应的年龄段只是粗略的估计。

(9) 童年时,人对事物的认知不是来自内层,而是经由对物体的感觉,尤其是听觉。按照内在之人的流入,获得的认知被植入记忆。“也就是说,从主而来的良善经由内在流入外在,赋予其对知识的热爱,这良善不仅将对知识的热爱赋予外在,而且通过这种热爱规整所有获得的知识,并将它适当地植入记忆中。”(AC 1460)

(10)“除非通过知识,外在之人无法与内在之人保持沟通与和谐。外在之人就是肉体和感官,除非认知像种入田地一样植入那里,从而建立接受属天认知的容器,否则人不可能接收任何属天和属灵之事。”(AC 1461)

(11) 人在婴儿和儿童期从主接受的纯真、仁爱和慈悲,以及信仰的知识和真理,这些是所谓的余留,被保存于人内。当人成年后即将重生时,“这些状态就是重生的基点,主运行它们引导人趋向重生。”(AC 1050)(见AC 10110)

从5岁到20岁 (AC 10225)的青少年状态通常细分为童年和青年,如图20和21所示。

属灵心性B的发展和准备从上到下依次经三个离散层进行。属世心性C的准备和发展则从下往上经三个离散层进行。图19显示的是在这两个方向上完成的第一步。到成年时属世和属灵心性之间的这些过程在中途相会。图19显示人的婴儿期结束和儿童期开始时的状态。婴儿期和儿童期虽然明显不同,但其交叠却是可见的-发生在婴儿期消退和童年起始时。

与图18 (人出生时) 相比,我们看到显著的成长和变化,主要发生在a、b、c和F,其他部分已经达到了中度的发展。

从图19和接下来的两图中,我们看到属灵心性的成长是从上到下的,而属世心性则是从下往上的。

当主神奇莫测地直接从祂自己并间接经由最高天使发挥影响时,就将爱和智慧的元始存放在层级a里。同时祂通过中间层级作用于终端,紧接着将属天品性充注入其外在结构,从而呈现婴儿外观与其外在之爱、纯真和祥和的共同成长。与此同时伴有内在的发展,贮存相应的爱、纯真和祥和。但内在过程无法觉察。

当 (a、b、D、c、F) 正在迅速成长,且被安放入与之适应的法则时,其它层级也略有成长。当婴儿的外在以纯真为主时,“其内层正在形成以备功用。” (AC 10225) 虽然婴儿展现的纯真仅仅是外在的,这些纯真可见于他们有意识的活动中,包括对父母和他人展现的纯真之爱,然而这却是经由内层流入外在,从而产生的可见效果,如史公书中提到的各种婴孩行为 (HH 277)。因此,这种与神性生命一起流入的纯真,必然会导致一定的成长,并且以元初形态作为余留存储于人的内在,而这内在又沟通着正在成长并接受余留的外在。这符合这样的法则:即上帝自己同时从最内核心和最外末端行事,以规整安置居间之物,这也可理解为祂的法则同时在起先之下,和终末之上运作。(DP 124、125、220)

因此,为了准备人的重生,祂沿属灵心性的阶层向下运行的同时,也按属世心性的阶层向上运行。在成人重生的第一阶段开始之前,属世心性的三个层级必须得到发展,并做好储备。这个发展必然从无开始,首先是婴儿期的感觉,其次是儿童期的科学知识,然后是青春期的属世理性。这些步骤必须伴随属灵心性的相应发展,否则不可能发生。因为重生需要属灵心性的活动来激发属世心性的反应,但属灵心性若没有适当的发展,并有属灵、属天之良善和真理的供给,从而驱动并灌输属世心性,它便不可能行动。

属世心性的最低层级b是肉体和感官,它在婴儿期得到发展并被注入属天的影响。肉体的感觉、感官的情感和观念正在形成并作为余留被珍藏,并作为未来状态发展的基础,也是高层功能运作影响较低层的基础。

这些由适宜对应的内在对外在的构建、激活和赋能,清楚地描述在《属天的奥秘》里:

每个人的内在 (指人的至内) 都是唯属主的。因为主从婴儿期就在这里储存着祂赐予人的良善和真理。于是祂经由这些流入内层或理性之人 (别处称为属灵心性),并由此灌输其外层。(AC 1707)

边缘层的最低层c此时已经发展并被充注了爱,纯真与祥和。这一层级与属世心性的最低层b协同,响应属灵心性的最高层级a。由属灵物质构成的属世心性,其每一层级都必须在边缘层有对应层级,而由属世物构成的边缘层是属世心性的终端。当属灵心性最终抵达并依托边缘层时,边缘层必须有相应层级,对属灵心性各层级作出响应,否则边缘层就会异常且不适应。因而物质身体、灵体、属世心性和属灵心性,各自都有三个层级。

我们读到,“内在把属世层朝向自身逐级提升”(AC 6239)。图19显示的是内在装备外在朝向重生过程中的部分进展。当然,此装备过程必须逐层进展。因此,边缘层也必须逐层发展和装备。所以,边缘层的三位一体与人内其他各种三位一体,以及宇宙万物的三位一体都是相适应的。

关于来自主的真理直接灌输人之外在(external)C、D、E、F,并通过更高层级间接地发展并贮备外层,见于《属天的奥秘》:

主直接和间接地发出神性真理。直接发出的超越了所有天使的认知。但间接发出的既适宜天堂天使,也适宜人类,因为它流经天堂,因此具有的特性既适宜天使也适宜人类。但主也直接灌输真理,于是祂既直接又间接地引领天使和人。因为万物以及每一具体事物都来自第一存在,于是秩序就如此建立起来,第一存在直接并间接存在于所有衍生物中。(AC 7004)

这表明,神性运行经由中介物发展和灌注外层层级,外在的构建和储备需通过内在,于是每一外在层级都当然有其相应的内在层级,如图19所示。

每一个层级的成长都涉及到它的构建和两个神性法则的储备:属天神性,即爱和它的所有属性;属灵神性,即智慧及其所有属性。属天神性的容器是意志,属灵神性的容器是认知。意志和认知存在于属世心性和属灵心性的每一个层级中。因此,属天的意志若无属灵的认知就无法流入属灵心性的最高层a,因为属灵物须与属天物协同。在这期间,当属天和属灵流入并开发层级a时,它们也共同从这里经中介物流入并开发终端,即属世心性的感官层级 b,灵体D,边缘层的最低层级 c和肉体F,于是从属灵心性的最高层级以爱和智慧影响下来甚至到肉体。

两条重要真理。首先,外在心性的发展和储备,部分是来自内在心性的流入;其次,当外在有意识地成长和储备时,内在的发展和灌注却是无意识的。以下教导讲述了这些:

童年时人的认知绝非来自内层,而是来自感官对象,尤其是听觉。在人之内在(internal)的灌输和帮助下,人之外在(external)的容器(记忆的容器)被认知能力建构起来。依据人之内在(internal)的灌输影响,学到的知识被植入外在记忆。(AC 1460)

这在婴儿期、儿童期和青年期都是相似的。依据教导,外在被建构和填充,就是为了使它可以按照内在的灌输而运行。由此可见,与此同时内在也在成长变得易于容纳,否则它就无法行动和传授。

如下所述,婴儿、儿童和青年期的这种形成和储备以及其中的天道运行是不可察觉的:

“理性存在于人之内在(internal)(B)中,对于那里所发生之事,属世之人 (即C及其之下各层)一无所知。人若纯粹过着世俗的生活,就对发生在他内在之事一无所知。此人完全不知道上帝如何在那里运作,因此他也不知道自己如何重生。”(AC 3570)这只有从教义中才能获悉。

在婴儿期遗传邪恶大多是静止的,在下图(图20)显示的儿童期较少,而在青年期更少。如果遗传邪恶不静止,人就无法被灌输爱,并在真理指引下导向改造和重生。重生之前,属世之人的遗传邪恶位于里面,而其余留的良善和真理位于外表,但重生之后则相反。

随着重生及其预备进程依照三个明显不同的层级向前推进,属灵心性和属世心性的每一级都由越来越少的层级构成,所以每一步都是进展。(图14和17)

婴儿期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两项:1, 机体生长;2,一些层级的储备。

(1) 显著的发展可见于属灵心性的最高层级,属世心性的最低层级,灵体,边缘层的最低层级,肉体。其他层级的萌芽有适度发展。(见图19)

(2)属灵心性已获发展的层级,储备起属天之爱和智慧的源初形态,伴之以纯真与祥和,将这类高级功能的属天终端置于属世心性的最低层级。

图中b、D、c和F的红色调表示那里存在着上述的终端属天状态,包括纯真与祥和,显而易见地婴儿被赋予属天温柔和甜美,对父母的爱、彼此之爱、自信和顺从,以及外在的愉悦。于此相适应的年龄段包括前五年。

在这一时期,主要在童年和青年期,遗传邪恶都被保持在静止状态。属天的纯真与祥和状态是促成如此的力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