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8.启14:6,7.我又看见另有一位天使飞在天空中间,有永远的福音要传给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民族、支派、舌头、人民,大声说,要敬畏神,把荣耀归给祂,因为祂审判的时刻到了;要敬拜那造天、地、海和众水泉源的。
“我又看见另有一位天使飞在天空中间”表示来自主的各处的显现(869节);“有永远的福音”表示关于祂的降临和那些信祂之人的得救(870节);“要传给住在地上的人”表示向所有属于教会的人宣告它(871节);“就是各民族、支派、舌头、人民”表示向所有处于良善,并由此处于生活和教义之真理的人(872节);“大声说”表示劝诫(873节);“要敬畏神,把荣耀归给祂”表示出于主的神性真理通过照之生活敬拜主(874节);“因为祂审判的时刻到了”表示那些照神性真理生活之人与那些不照之生活之人的分离(875节);“要敬拜那造天、地、海和众水泉源的”表示对主的承认和称谢,天堂和教会的一切都来自祂,并且神性真理或圣言从祂发出(876节)。
869.启14:6.“我又看见另有一位天使飞在天空中间”表示来自主的各处的显现。这从“一位天使飞在天空中间”的含义清楚可知,“一位天使飞在天空中间”是指来自主的各处的显现;“一位天使”表示来自主的某种事物,因为天使不是凭他们自己,而是凭主而为天使;他们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的接受者;因此,在圣言中,天使表示神性真理。天堂本身也不是凭天使的自我,而是凭他们里面的神性而为天堂(参看AE130a,200,302节)。“飞”表示审视和同在(参看AE282节),但在此表示显现;因为它使“有永远的福音”所指的主的降临显现,也使最后审判的到来显现;“在中间”表示各处(参看AE313节);由此清楚可知,“一位天使飞在天空中间”表示来自主的各处的显现。
870.“有永远的福音”表示关于祂的降临和那些信祂之人的得救。这从“福音”和“永远”的含义清楚可知,“福音”是指主的降临和那时那些信祂之人的得救。在时代的完结,也就是在旧教会结束,新教会开始时,主的降临就发生了,也即将发生;同时,最后的审判也会发生(可参看AE612节)。“永远或永恒”是指在显现或实存方面的神性。有两个一般概念用来表达神性,即无限和永恒。无限是其存在方面的神性;永恒是其显现方面的神性;它们中的每一个都必须在一种超越的意义上,也就是脱离空间和时间来理解。凡从空间和时间来思想无限和永恒的人,都会陷入错误;因为空间和时间适合自然界,只要人活在自然界,他的观念就在这些空间和时间中;但当他离开这个世界,进入天堂时,情况就不是这样了,也就是说,他的观念就不在时空中了。在天堂,空间和时间看上去的确与世上的极为相似;但它们只是天使状态的表象;因为他们的情感和由此而来的思维的状态在他们的外在感官面前呈现为空间和时间的表象;然而,它们不是像自然界中的那样的空间和时间。天堂里的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可从《天堂与地狱》一书中两个标题的章节内容清楚看出来,那里论述了天堂里的空间和时间。由于神性是无限和永恒的,所以无限和永恒在来自神性的一切事物中,无论总体还是细节;这就是为何表示主的降临和信徒得救的“福音”被称为“永远”。无限和永恒只论及主(可参看AE23,286节)。“福音”表示主的降临和那时信徒的得救,这一点可从新旧约提到它的经文清楚看出来;前面引用了这些经文(AE612节)。关于主的降临,一些人以为主会再次亲自降临,并确实执行最后的审判,因为在马太福音,经上就是这么说的:
门徒近前来问耶稣说,请告诉我们,你降临和时代的完结,有什么预兆呢?(马太福音24:3)
主在向他们预言了教会一步步衰落,甚至走向毁灭和完结的状态之后,就说:
那时,人子的兆头要显现;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你们不知道你们的主哪个时刻来到。(马太福音24:30,39,42;约翰福音21:22)
但祂的降临在此不是指祂亲自降临,而是说,那时祂要在圣言中揭示祂自己,祂是耶和华,天地的主;所有将属于新耶路撒冷所指的祂的新教会之人都要唯独敬拜祂;为实现这个目的,现在祂打开了圣言的内义或灵义;在内义或灵义上,圣言处处论述主。这也是祂有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马太福音24:30;26:64;马可福音13:26;14:62;路加福音21:27)的意思。“天上的云”表示字面上的圣言,“荣耀”表示它的灵义(可参看AE36,594节)。由于祂自己就是圣言,如祂在约翰福音(1:1,2,14)中被称呼的,所以在圣言中揭示祂自己就是“祂的降临”。
871.“要传给住在地上的人”表示向所有属于教会的人宣告它。这从“传给”和“住在地上的人”的含义清楚可知:“传给”是指宣告主的降临,如刚才所述(AE870节);“住在地上的人”是指那些属于教会的人,尤指那里的善人。“地”是指教会(可参看AE29,304,413b,417a,697,741b-d,742,752节),“住”论及善人(AE479,662节)。
872.“就是各民族、支派、舌头、人民”表示向所有处于生活和教义的良善,并由此处于真理的人。这从“民族”、“支派”、“舌头”和“人民”的含义清楚可知:“民族”是指那些处于生活良善的人,因为他们处于爱之良善(参看AE175,331,625节);“支派”是指那些处于来自良善的真理之人(参看AE39,430,431节);“舌头”是指出于心中良善的称谢,因而是指那些处于教义良善的人(参看AE455,625节);“人民”是指那些处于教义真理的人(参看AE175,331,625节)。这清楚表明,“各民族、支派、舌头、人民”表示所有处于生活和教义的良善,并由此处于真理的人,因而表示简单人和有学问的人,无论他们在哪里,是在教会之内还是在教会之外。在字义上,“各民族、支派、舌头、人民”是指所有人,无论他们属于哪种宗教;但在灵义上,是指所有生活良好、理解正确的人。
873.启14:7.“大声说”表示劝诫。这从“大声”的含义清楚可知,“大声”是指劝诫,因为它涉及接下来的事,在那里经上说:“他们要敬畏神,把荣耀归给祂。”圣言经常提到“声音或响声”,还提到“大声”;当它来自主,或来自祂的天使或使者时,它表示总体上的神性真理和从主发出的一切,因而表示诫命和训词,从而也表示劝诫和其它事物(参看AE261,302,424,668,682节)。因为来自天使的声音不是来自他们自己的声音,而是通过他们来自主的声音。
874.“要敬畏神,把荣耀归给祂”表示出于主的神性真理通过照之生活敬拜主。这从“敬畏神”和“把荣耀归给祂”的含义清楚可知:“敬畏神”是指崇敬和敬拜主(参看AE696节);“把荣耀归给祂”是指照着神性真理,也就是照着祂在圣言中的诫命生活。“荣耀”当论及主时,表示从祂发出的神性真理,因而表示诸如在天上的那种圣言;因为这对天使来说是光,通过这光,主显现祂的荣耀。事实上,通过这光,祂赐予聪明和智慧,还在天使眼前呈现出壮丽的物体,这些物体因最珍贵的事物而闪闪发光。这就是主的荣耀在最接近字面的意义上的含义。但仿佛因金子和形式奇妙的宝石而闪闪发光的这一切壮丽事物都是由主照着对从祂发出的神性真理的接受而赐予的;因此,天使完全照着他们里面的智慧来看它们,因为它们都是对应。但由于天使照着他们不仅在教义上,还在生活上对神性真理的接受而拥有智慧,所以“把荣耀归给祂”表示照着神性真理生活。
世人以为那些知道神性真理,并出于知识谈论它们的人拥有智慧,从而拥有天堂,哪怕他们没有照之生活。但我可以证明,这些人没有智慧。当他们说话时,看上去的确有智慧;可一旦他们在自己的灵里,或在自己里面思考,他们根本就没有智慧;事实上,有时他们甚至像傻子一样胡言乱语,违背他们所说的神性真理去思考。但对那些照着神性真理生活的人来说,情况就不同了。这些人在自己里面智慧地思考,也与其他人智慧地交谈。我从灵界上千个经历的例子中得以知道这一点;因为那里出现的事物完全不为自然界的人们所知。我听见那里的许多人说话如此智慧,以至于我以为他们是内层天堂的天使;然而,他们却成为魔鬼,因为他们出于对荣耀的爱而用这些事物充满他们的记忆,却不照之生活。因此,一旦他们回到自己这里,回到自己的生活之爱中,他们就出言反对这些事物,并且疯狂得好像对它们一无所知。这清楚向我表明,几乎每个人都有理解的能力,以便他可以被改造;但不过真理生活的人不想被改造;不想被改造的人逐渐弃绝属于聪明和智慧的一切,过着反对它们的自己的爱之生活,最终接近那些在地狱里,并处于与他自己的相似的爱之人。
由此可见,“把荣耀归给祂”表示照着神性真理生活;如主在约翰福音中以这些话所教导的:
你们多结果子,我父就因此得荣耀,你们也就成为我的门徒了。你们要住在我的爱里。你们若遵守我的诫命,就住在我的爱里。你们若遵行我所吩咐你们的,就是我的朋友了。(约翰福音15:8–10,14)
这清楚表明,“荣耀神”,或“把荣耀归给祂”是指结出果实。也可参看前面关于荣耀所说的;如“荣耀”表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以及天使和世人对它的接受(AE33,288,345节);“主的荣耀”在于光照世人和天使,以智慧和幸福赐福他们;这只有通过在教义上,同时在生活上接受神性真理才能做到。
875.“因为祂审判的时刻到了”表示那些照神性真理生活之人与那些不照之生活之人的分离。这从“时刻”和“审判”的含义清楚可知:“时刻”是指状态,在此是指教会的最后状态(对此,我们稍后会提到);“审判”是指善人与恶人的分离,因而是指那些照主的神性真理生活之人与那些不照之生活之人的分离;因为后者是恶人,而前者是善人。最后的审判是指这些人的分离,这一点可从《最后的审判》这本小著中所说的清楚看出来。这是那些照神性真理生活之人与那些不照之生活之人的分离,这一点可从圣言中论述最后审判的经文明显看出来,如马太福音25章,那里描述了绵羊与山羊的分离,“绵羊”是指那些行了善的人,“山羊”是指那些没有行善的人;这一点也可从圣言中说到“各人必照各人的作为,也就是照各人的生活受审判”的经文明显看出来(如马太福音16:27;约翰福音5:29;启示录14:13;20:12,13;22:12;以及别的地方,也可参看AE785节)。经上之所以说“审判的时刻”,是因为“时刻”不仅表示时间,还表示状态,就像“日”、“周或一七”、“月”、“年”和一般的时间一样(可参看AE571,610,664,673,747,761节;关于具体的“时刻”的含义,可参看AE194,488,673节)。由于圣言的每个细节中的灵义,圣言经常提到“时刻或时候”和“日”;因为当世人想到时刻或时候和日子,因而想到时间时,处于圣言灵义的天使就会想到状态。原因在于,天使对时间没有任何概念,因为他们没有像在世上那样的日、周、月和年,而是拥有状态的变化,他们通过这些变化来测定接连到来的事物;对此,可参看《天堂与地狱》(162–169节),那里论述了天堂里的时间。
876.“要敬拜那造天、地、海和众水泉源的”表示对主的承认和称谢,天堂和教会的一切都来自祂,并且神性真理或圣言从祂发出。这从“敬拜”、“天和地”、“海”、“水的泉源”的含义清楚可知:“敬拜”是指从心里承认,因而称谢和敬拜(参看AE790a,805a,821a节);“天和地”是指教会的内在和外在(对此,参看AE304a,b,e,f,752节);“天和地”之所以也表示天堂和教会,是因为人里面的教会的内在是天;事实上,它与天使结合,因为它与天使构成一体;如前所述,人的内在形成为天堂的观念和形像,而他的外在形成为世界的观念和形像。然而,只要人活在世上,他里面的教会就处于他的属世层,也就是他的外在;但只有当内在打开时,教会才处于人的属世层或外在;因为教会不能存在于任何人里面,除非他拥有天堂在里面,来自主的光照和流注就可以经由这天堂进入下面的属世层或外在。“海”是指终端中的神性真理,因而是指字面上的圣言,因为这是终端中的神性真理。这就是“海”的含义,因为海可以说出现在天堂的最低部分或终端;事实上,正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形成天堂和其中的一切;高层天堂看似在以太状的大气中,低层天堂看似在空气状的大气中,最低层天堂看似在水雾状的大气中;这种大气在那些站在远处的人眼里,就像大海,但对那些住在其中的人来说,却不是这样。那些住在其中的人处于神性真理的终端,这种神性真理就如圣言在字义上的样子。正因如此,“海”具有这种含义;不过,关于这个主题,详情可参看前文(AE275,342,511,600a节)。“海”在此表示字面上的圣言,因为经上说“海和众水的泉源”;“众水的泉源”表示更内在的神性真理,就是诸如灵义上的那种圣言。这就是“水的泉源”的含义,这一点可从前面来自圣言的经文和对它们的解释(AE483节)明显看出来。“众水的泉源”在此表示来自圣言的神性真理,这一点可从以下考虑清楚看出来:“天和地”表示教会的内在和外在;两者都是通过神性真理或圣言形成的,如约翰福音(1:1,2,14)中所说的,教会的内在通过属灵的神性真理形成,教会的外在通过属世的神性真理形成;这就是为何此处提到“众水的泉源”也列在主所造的事物当中。
从这些和其它许多事物可以清楚看出,天使的属灵观念如何不同于世人的属世观念。对观念属灵的天使来说,“要敬拜那造天、地、海和众水泉源的”只表示对主的承认和称谢,天堂和教会的一切都来自祂,属世和属灵意义上的神性真理或圣言也来自祂。天使之所以如此理解这些话,是因为他们所在的天堂在眼睛看来,完全就像我们的陆地,但却充满花园、花坛和灌木,不像我们地球上的陆地那样恒久,而是根据天使对神性真理的接受瞬间出现;因此,那里的一切事物的外貌都随着接受状态,因而随着其聪明和智慧的状态而发生变化,因此照着他们里面的教会状态而以这种方式发生变化:只要他们有教会在里面,一切事物就在他们眼前相对应地存在或涌现出来。因此,当经上提到“天和地”时,他们不可能有其它观念,只会有教会的观念,因为对他们来说,一切事物由此而来。但当经上提到“天和地”时,世人不可能有这种属灵观念,因为他们对这些事物一无所知;但他们有属世观念,属世观念与他们的眼睛所看到的是一致的。他们看到的天和地是恒久的,不像在天使天堂里那样照着对神性真理的接受,进而对教会的接受而改变;因此,他们所理解的“天”只是指可见的天,“地”只是指世人所居住的地。
与教会状态一致的天和地的状态在以色列人当中由他们所居住的迦南地的面貌变化来代表;不过,这些面貌变化照着他们当中的教会状态仅在出产,也就是庄稼、油、葡萄树和果实的出产,以及雨水方面发生变化。这一切的发生,是因为他们中间的一切事物都代表天上的事物。这就是为何在圣言中经常说,如果他们遵守律例并实行它们,地就多产。但如今情况不同了,因为现在主已经打开了教会的内在事物,于是代表内在事物的外在事物就停止了。这一切清楚表明,关于新天和新地,天使的观念和世人的观念之间有什么不同。因为天使出于他们的观念感知灵界的天地的毁灭,而世人感知自然界的天地的毁灭。此外,根据预言,在灵界,那些外在过着一种道德生活,却没有同时从内在过一种属灵生活的人所在的诸天和诸地已经灭亡了。不过,关于这些事,详情可参看《最后的审判》这本小著。
877.启14:8.又有一位天使接着说,那大城巴比伦倾倒了,倾倒了,因为她叫所有民族都喝了她淫乱烈怒的酒。
“又有一位天使接着”表示来自主的显现(878节);“说,巴比伦倾倒了,倾倒了”表示对那些将主的神性权柄转到自己身上之人的定罪和摧毁(879节);“那大城”表示在他们当中教义的一切事物方面的摧毁和毁灭(880节);“因为她叫所有民族都喝了她淫乱烈怒的酒”表示通过可怕的邪恶之虚假玷污天堂和教会的良善的一切事物(881节)。
878.启14:8.“又有一位天使接着”表示来自主的显现。这从前面关于“天使飞在天空中间”所说的清楚可知,在那里,“天使”也表示来自主的显现。现在之所以又看见一位天使,是因为通过前一位天使作出的显现涉及主的降临,以及善人与恶人的分离,而通过后一位天使,也就是这位天使所作的显现涉及即将来临的最后审判。
879.“说,巴比伦倾倒了,倾倒了”表示对那些将主的神性权柄转到自己身上之人的定罪和摧毁。这从“倾倒了,倾倒了”和“巴比伦”的含义清楚可知:“倾倒了,倾倒了”是指他们被定罪,并完全被摧毁;“巴比伦”是指那些将主的神性权柄转到自己身上的人。经上说“倾倒了,倾倒了”,是因为它论及作为一座城的巴比伦;但当“巴比伦”表示那些将主的神性权柄转到自己身上的人,“大城”表示他们教义的一切事物时,“倾倒了”表示被摧毁。根据主题的意义,“倾倒了”就这样变成“被摧毁”。在论述巴比伦及其毁灭的第17和18章,我们将解释“巴比伦”总体和具体地表示什么。本节经文论述巴比伦;接下来的四节经文论述龙的兽;再接下来的经文直到本章末尾,论述教会总体上的毁灭。此处之所以论述巴比伦和龙的兽,是因为接下来的几节经文论述教会的毁灭,首先论述总体上的毁灭,然后论述具体的毁灭,最后论述最后的审判。
但关于教会的毁灭,必须提前说明这些事。每个教会一开始都处于对行善的爱和对认识真理的爱;但随着时间推移,它在良善和真理方面遭到摧毁,因为教会不再有任何良善或任何真理。首先,对利用神圣事物逐渐统治人们的灵魂,最终统治天堂和主自己的爱摧毁了它。启示录以“巴比伦”和“骑在朱红色兽上的妓女”描述了这一点。其次,与仁,因而与生活的良善分离的信摧毁了它;最后没有任何真理在其中的唯信摧毁了它。启示录以“龙”和“他的两只兽”描述了这一点。教会初始的爱,也就是对行善的爱和对认识真理的爱,如前所述,就因这两点而衰落或结束了;当这一切发生时,教会就被摧毁了。对行善的爱逐渐变成对行恶的爱,这些邪恶被称为良善;对认识真理的爱变成对认识虚假的爱,这些虚假被称为真理。
对“巴比伦”所描述的那些人来说,教会的一切良善都被玷污或掺假了,教会的一切真理也由此被玷污或掺假了,因为这一个是那一个的结果。但对“龙”所描述的那些人来说,教会的一切真理都被歪曲了,教会的一切良善由此也被歪曲了,因为这一个是那一个的结果。这后者发生在改革宗教徒当中,他们把唯信当成教会的本质来接受;而前者发生在天主教徒当中,他们把统治天上的圣物当成教会的本质。前面已经说明,唯信是如何摧毁教会的,那里论述了“龙和他的两只兽”;在解释第17和18时,我们将说明,对天上圣物的统治是如何摧毁教会的。由此可见,为何本节经文论述巴比伦,接下来的四节经文论述龙的兽,从这里直到本章末尾论述教会总体上的毁灭;然后第15和16章论述教会具体的毁灭。
880.“那大城”表示在他们当中教义的一切事物方面的摧毁和毁灭。这从“倾倒”和“城”的含义清楚可知:“倾倒”当论及一座城时,是指破坏和毁灭,如前所述(AE879节);“城”是指教义及其一切(参看AE223节)。经上之所以说“大城”,是因为所表示的是,充满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的教义;“大”论及良善,在反面意义上论及邪恶(参看AE336a,337节)。“那大城巴比伦倾倒了”表示对“巴比伦”所指的那些人来说,一切良善和真理都被摧毁了;而且在最后审判的时候,它们将完全毁灭。这些人也被毁灭,他们那位于南部和北部的大城被彻底推翻,其中的人被扔进地狱,这一点可从《最后的审判》这本小著关于巴比伦所记载的明显看出来。
这清楚表明,“那大城巴比伦倾倒了,倾倒了”表示两件事,即:由这些人构成的教会在一切良善和真理方面,在世界上被摧毁;以及在最后审判的时候,他们的毁灭。人们以为,巴比伦的毁灭是指这个宗教在世界上的毁灭;但情况不是这样。所指的,是在天堂和教会的一切良善和真理方面,它在世界上被摧毁,因而是那些将主的神性权柄转到自己身上,并出于自我之爱在灵魂,因而在永生方面行使这种权柄之人的毁灭。因为这个宗教仍将在那些持守这种爱,并出于它行动的人中间继续存在。由于所指的是这种毁灭,也就是对教会的摧毁,所以所指的也是这些人在来世的毁灭,无论具体还是总体;具体的是指对前面所描述的所有属于这个宗教之人的定罪;总体的是指通过最后的审判,所有具有这种性格之人的毁灭。
881.“因为她叫所有民族都喝了她淫乱烈怒的酒”表示通过可怕的邪恶之虚假玷污天堂和教会的良善的一切事物。这从“酒”、“烈怒”、“淫乱”和“叫所有民族都喝”的含义清楚可知:“酒”是指来自良善的真理,在反面意义上是指来自邪恶的虚假(参看AE376节);“烈怒”是指整体上或整个范围内的邪恶,因而是指对良善和真理的仇恨,以及摧毁它们的欲望(参看AE693,754节);“淫乱”是指对真理的歪曲(参看AE141,161节);“叫所有民族都喝”是指玷污良善,因为“叫喝或给喝”表示灌输或赋予,“民族”表示那些处于爱与生活的良善之人,在从人抽象出来的意义上表示良善。“喝”和“叫喝或给喝”表示灌输或赋予和归给或采用(可参看AE617a,c-e节);“民族”表示那些处于爱与生活的良善之人,在抽象意义上表示教会的良善(AE175,331,625节)。“叫所有民族都喝”在此表示玷污圣言的良善,从而玷污教会的良善,因为“淫乱烈怒的酒”表示对真理的歪曲,被歪曲的真理玷污良善。在解释论述巴比伦的第16和17章时,我们将说明他们如何歪曲圣言的一切真理,并通过这种手段玷污圣言的一切良善。由此可见,“叫所有民族都喝了她淫乱烈怒的酒”表示通过可怕的邪恶之虚假玷污天堂和教会的良善的一切事物。
882.启14:9–12.第三位天使接着他们,大声说,若有人拜兽和兽像,在额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记,他也必喝神烈怒的酒,此酒在神愤怒的杯中与纯一不杂的酒掺杂;他要在圣天使面前和羔羊面前,被火与硫磺折磨;那折磨他们的烟往上冒,直到时代的时代或永永远远;那些拜兽和兽像的,以及凡受他名之印记的,昼夜不得安宁。圣徒的忍耐就在此;守神诫命,和耶稣信仰的也在此。
“第三位天使接着他们”表示来自主的进一步的显现(883节);“大声说”表示诚挚的劝诫和宣告(884节);“若有人拜兽和兽像”表示以免他们承认与生活分离之信的宗教及其教义(885节);“在额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记”表示将这些作为教会的良善,或教会的真理来接受和承认(886节)。
“他也必喝神烈怒的酒,此酒在神愤怒的杯中与纯一不杂的酒掺杂”表示与被歪曲的来自圣言字义的真理结合的虚假及其邪恶的归给或采用(887节);“他要在圣天使面前和羔羊面前,被火与硫磺折磨”表示他们的地狱来自对邪恶和虚假的爱,并照着对神性真理和神性良善,因而对圣言的歪曲和随之而来的弃绝而可怕(888节)。
“那折磨他们的烟往上冒,直到时代的时代或永永远远”表示包围他们,并不断从他们的爱中流出的密集虚假(889节);“昼夜不得安宁”表示邪恶及其虚假的不断侵扰(890节);“那些拜兽和兽像的”表示承认与生活分离之信的宗教及其教义的(891节);“以及凡受他名之印记的”表示照着前面的描述对它品质的接受和承认(892节)。
“圣徒的忍耐就在此”表示那些没有处于这信仰,而是处于仁爱的人所受的逼迫和试探(893节);“守神诫命的也在此”表示他们就是那些照着主在圣言中的诫命生活的人(894节);“和耶稣信仰”表示主对真理的植入(895节)。
883.启14:9.“第三位天使接着他们”表示来自主的进一步的显现。这从前面关于那两位天使所说的(AE869,878节)清楚看出来,他们是指来自主的显现,涉及主的降临,以及在最后审判之日,善人与恶人的分离;但在此涉及“龙和他的兽”所指的那些人,他们就是那些在教义和生活上都将信和善行分离的人。
884.“大声说”表示诚挚或强烈的劝诫和宣告。这从“大声”的含义清楚可知,“大声”是指劝诫(参看AE873节)。它表示诚挚或强烈地劝诫不要持守这个异端,同时表示毁灭的宣告,这一点从接下来的经文明显看出来,在那里,经上说“若有人拜兽,他必喝神烈怒的酒,此酒在神愤怒的杯中与纯一不杂的酒掺杂,他要被火与硫磺折磨”,等等。
885.“若有人拜兽和兽像”表示以免他们承认与生活分离之信的宗教说服或宗教及其教义。这从“兽”、“拜”和“兽像”的含义清楚可知:“兽”是指与生活分离之信的宗教说服或宗教(对此,我们稍后会提到);“拜”是指承认并相信(参看AE790a,805a,821a节);“兽像”是指这种宗教的教义,以及规定的条例,即:只可以或要完全教导和相信这些事(参看AE827a节)。不可敬拜的兽和兽像是指从海里上来的兽,前一章(启示录13:1)论述了这兽,它表示来自属世人、确认信仰与生活分离的推理(对此,参看AE774节)。所指的,是这兽,这一点从启示录13:14明显看出来;但被看到从地里上来的另一只兽表示来自圣言、支持这种分离的确认(参看AE815a节)。他们之所以不可拜前一只兽及其像,那些拜它们的人“要被火与硫磺折磨”,是因为除了来自属世人的推理外,所引用的用来证明信与善行分离的圣言经文不会植入虚假和邪恶;这种事只有通过运用推理才能做到,因为歪曲这些经文的,是推理。事实上,若没有来自属世人的推理,在圣言中,没有什么东西能被歪曲。前面许多地方已经说明,推理是如何歪曲圣言的。
情况就是这样,这一点尤其从那些将唯信当作得救的基本手段来接受的教会很清楚地看出来,因为那些出于其教义,并由此出于圣言来教导的人,其教导的方式完全不同于那些出于圣言,没有同时出于其教义来教导之人的。那些出于其教义,并由此出于圣言来教导的人歪曲圣言的一切;而那些出于圣言,没有同时出于其教义教导的人没有歪曲圣言。原因在于,教义充满推理,尽管它们似乎不是推理;而圣言是没有推理的。这就是为何在这些教会中,有许多人教导与生活结合的信,并与信结合的生活;而其他人却教导与生活分离的信。这后一种事是出于教义来教导的有学问的人所做的,而前一种事是出于圣言来教导的有学问的人和没有学问的人所做的;因此,他们走的是相反的路。然而,这也是捍卫该教义的人所允许的;原因在于,圣言明确教导生活,以及与生活一致的信;头脑简单的人只能照着圣言的明确意义来接受教导。有些人也允许这样,是因为他们无法公开抵制真理;真理是以未知或秘密的方式来运作和说服的,因为真理从天上流入到每个人那里,而接受它的,是那些没有过邪恶生活的人;他们从童年时期就没有,后来也没有出于对自己的卓越知识,或比其他人更有学问的骄傲而确认唯信的教义,尤其确认他们将卓越知识或学问置于其中的唯信称义的信条。然而,当这些人从其他人那里听到来自圣言、支持生活的证据时,他们心里想的仍旧不同;因为他们认为唯信包括作为本身,根据称义的信条,这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尽管如许多人所教导的,这个信条更倾向于将作为与信仰分离,而不是将作为与信仰结合起来。事实上,只要作为里面有什么东西来自人或人的意愿,它甚至认为这些作为没有称义的价值而把它们搁置一边。
在接受唯信的教会中,来自圣言的教导和来自教义的教导是完全不同的,这一点可通过许多例子来证明,如在圣公会和路德教会。众所周知,圣公会的教义教导唯信,牧师们娴熟、巧妙、优雅或雄辩地将作为人为地添加到信上,就好像它们储存在信中;他们从信中感知或看到某种努力,就好像是对行善的一种情感;这尤其适用于那些因唯信而称义到第三或第四种程度的人。此外,该教义还教导,唯信的运作还没有发展到这种程度的人也能得救,因为生活的良善就隐藏在信中,就像生产的能力隐藏在果实的种子里一样。前面在解释第12和13章时已经说明,这些东西都是夸耀和吹嘘卓越知识和聪明才智的心智的产物。为说明在圣公会,当他们出于圣言,没有同时出于教义来教导时,教导完全不同,我要在此引用圣公会在每个圣日所教导,并被那些遵守圣餐的人所阅读的内容作为证据;内容如下:“附之的方法和途径是,按照神诫命的规则,首先要检查自己的生活和交谈;无论你们在哪里感觉自己冒犯了,要么通过意愿、话语,要么通过行为冒犯了,就在那里哀叹自己的罪恶,完全怀着纠正生活的目的而向全能的神忏悔。你们若觉得自己的冒犯是不仅得罪神,还得罪邻舍的那种,就要与他们和解,准备好为你们对他人所造成的伤害和错误而竭尽全力地作出赔偿和补偿;同样准备好饶恕得罪你们的人,就像你们愿自己的过犯在神手里蒙饶恕一样;否则,领受圣餐只会增加你的诅咒。因此,你们当中若有人亵渎神,阻碍或诽谤祂的圣言,通奸,或怀有恶意,或嫉妒,或犯下其它任何严重罪行,就请你悔改你的罪,否则不要到圣桌前;免得领受圣礼之后,魔鬼进入你,就像进入犹大一样,使你充满一切的罪孽,将你的身体和灵魂尽都毁灭。”此处甚至没有提到信,只教导了作为,因为它们来自圣言,而不是来自教义。
此外,在每年的某些节日,《亚他那修信经》经常在圣公会的人们面前被阅读;因为它作为公会的著作,已经在所有基督教会中被视为三位一体的共同教义;关于主和祂所施行的最后审判,该信经如此教导:“万人必供认所行之事。行善者必入永生,作恶者必入永火。此乃大公教会信仰,人除非笃实相信,必不能得救。”现在请想一想,反思并检查一下,那些出于教义如此巧妙地讲道,或相信类似东西的人是不是没有把上述事物包括在信中,就像隐藏在它里面一样?由于他们认为作为不会称义,没有人能凭自己实行本为良善的良善,人所行的良善本身是功德,所以他们放弃实行,而是相信,他们必因储存或隐藏在唯信,也就是与善行分离之信中的生命而得救。但我可以证明,那些如此相信,同时如此生活的人都会下地狱。相反,那些照着包含在为圣餐所预备的劝诫中的训词,又照着刚才从《亚他那修信经》中所引用的内容生活的人都会上天堂。此外,后者有信,而前者没有,无论他们怎么朝相反的方向想。之所以说那些出于教义相信,同时生活的人,是因为有许多人,尤其头脑简单的人出于教义相信,同时却没有照着教义生活;这些人得救了。
路德教会的情况也一样。在那里,那些出于教义教导的人和那些出于圣言教导的人也走在相反的方向上。在唯信和唯信称义方面,那些出于教义教导的人,其教导的方式与圣公会的完全相同;他们都将作为与得救的手段分离,认为作为不是良善,而是邀功的,因而不能称义,因为它们来自人,从而把它们搁置一边。但当他们出于圣言教导时,他们也教导作为,这可从为全体成员所写,因而被插在诗篇的所有书籍中,被称为《不悔改之路上的障碍或绊脚石》的内容中看出来,其中出现了这些话:“神的神圣旨意和明确的诫命是,那些相信的人应履行善行,当它们是为了公义的原因,瞄准一个真正的目的,尤其为了神的荣耀和邻舍的功用而行的时,神就会为了基督的缘故而接受它们;事实上,神会出于纯粹的怜悯赏赐它们;因此,人因他所行的一切良善都有报答。因为神将赞美、荣誉和永恒的祝福赐给那些耐心通过作为努力获得永生的人。因此,神也专心关注人的作为,如在论述最后审判的地方,祂写信给亚洲七个教会和所有人时所说明的那样。为此,使徒保罗用这些劝诫来劝勉行善,说:
我们行善不要厌倦,若不间断,到了适当的时节,我们必收割良善。(加拉太书6:9)
因此,那些富有善行的人由此说明他们也富有信,因为当信是活的时,它通过仁作工。是的,唯独称义的信从不独居,也不是分离的,而是带来善行,就像一棵好树结好果子,太阳发出光,火发出热,水带来水分一样。”由此可见,在这些教会中,出于教义,并由此出于圣言来教导是一回事,出于圣言,没有同时出于教义来教导是另一回事;“拜兽和兽像的”是指那些出于教义来教导,同时也出于教义来生活的人;现在启14:9–11论述的是,正是这些人。而启14:12中“圣徒的忍耐就在此;守神诫命,和耶稣信仰的也在此”这句话所论到的人,是指那些出于圣言来教导和生活的人。
886.“在额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记”表示将这些作为教会的良善,或教会的真理来接受和承认。这从前面的解释(AE838节)清楚可知,那里出现了类似的话。“在额上受了印记”表示喜欢这些东西,从而承认它们是教会的良善,因为“额”表示爱之良善(参看AE427节),在此表示承认为良善;“在手上受了印记”表示承认这信之虚假为教会的真理,因为“手”论及真理(参看AE298节)。这清楚表明,“在额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记”表示承认唯信的教义之邪恶为教会的良善,它的虚假为教会的真理。之所以说“为教会的良善或为教会的真理”,是因为有些人喜欢“兽”所表示的那信,有些人承认那信为教会的真理。接受那信的头脑简单的人是后一种情况;而以其知识为荣耀的有学问的人是前一种情况,因为他们在学校学习了称义的程度,从而开始相信他们比普通人更有智慧。这同样适用于那些为世界和自己的荣耀而活,却每隔一段时间思想永生的人;因为这些人通过这信确认自己的生活。
887.启14:10.“他也必喝神烈怒的酒,此酒在神愤怒的杯中与纯一不杂的酒掺杂”表示与被歪曲的来自圣言字义的真理结合的虚假及其邪恶的归给或采用。这从“喝”、“酒”、“烈怒”、“与纯一不杂的酒掺杂”和“杯”的含义清楚可知:“喝”是指吸收和采用或归给自己(参看AE617a,c-e节);“酒”是指来自良善的真理,在反面意义上是指来自邪恶的虚假(参看AE376节);“烈怒”是指邪恶,因为邪恶向良善发怒,想要摧毁它(对此,参看AE693,754节)。经上虽说神的愤怒,但所指的是对神的愤怒,如许多经文把愤怒和烈怒,以及总体上的邪恶归于神(参看AE481节末尾,647节)那样;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喝神烈怒的酒”表示吸收并采用虚假及其邪恶。吸收并采用邪恶是通过与善行分离的信实现的,因为当生活的良善,也就是善行,因被视为没有称义的价值,因而不是拯救人的而被搁置一边时,邪恶就会取代它们。事实上,良善退后到何等程度,邪恶就进入到何等程度,“因为没有人能侍奉两个主”,即同时侍奉邪恶和良善。“与纯一不杂的酒掺杂”是指与被歪曲的真理结合(对此,我们稍后会提到);“杯”是指真理的外在容器,因而是指字义上的圣言,因为当“酒”表示真理时,“杯”表示包含它的,而圣言的字义就是那包含真理的,无论属世的还是属灵的。“杯”与“酒”,也就是它所包含之物具有相同的含义,它表示容器,这一点可从圣言中提到“杯”、“圣杯”、“高脚杯”、“小瓶”的经文明显看出来;等到解释接下来的第16和17章时,我们将引用这些经文。由于“杯”表示真理的外在或容器,因而表示圣言的字义,而这字义被那些处于教义,同时处于分离之信的生活之人歪曲,所以它被称为“神愤怒的杯”。此处如在圣言的其它许多经文中那样提到神的“烈怒”(wrath)和“愤怒”(anger或indignation);“烈怒”表示人里面对邪恶的爱和渴望;“愤怒”表示人里面对虚假的爱和渴望,因为“烈怒”论及邪恶,“愤怒”论及虚假(参看AE481节末尾)。这一切清楚表明,“此酒在神愤怒的杯中与纯一不杂的酒掺杂”表示与被歪曲的来自圣言字义的真理结合。
“与纯一不杂的酒掺杂”之所以表示与被歪曲的圣言真理结合,是因为“纯一不杂的酒”是指致醉的酒,因而是指醉酒,因此在灵义上是指在虚假引发的真理方面的神志不清,因为在虚假引发的真理方面的神志不清就是属灵的醉酒。此外,在原文译作“纯一不杂的酒”的这个词源自一个表示喝醉的词。由于这就是“纯一不杂的酒”的含义,而那些歪曲圣言的人属灵地喝醉了,也就是说,在真理方面处于一种神志不清的状态,所以在圣言中,提到“纯一不杂或未掺杂的酒”的这两段经文论述了对真理的歪曲;如在以赛亚书和何西阿书。
以赛亚书:忠信的城怎会变成妓女;她从前充满了公平,公义居在其中,现今却有凶手居住。你的银子变为渣滓;你未掺杂的酒用水搀杂。(以赛亚书1:21,22)
在圣言的各个地方,“妓女”都表示被歪曲的真理(参看AE141,161节);“城”表示教义;因此,“忠信的城变成妓女”表示以前曾为纯正真理之教义的教义已经变成被歪曲的真理之教义。“她从前充满了公平,公义居在其中”表示那里有丰盛的教义之真理和爱之良善,因为在圣言中,“公平”论及教义之真理,并论及理解力;“公义”论及爱之良善,并论及意愿;“现今却有凶手居住”表示这歪曲灭绝了对真理的理解和对良善的感知。这就是“凶手”(murderer)的含义(可参看AE589节)。“你的银子变为渣滓”表示纯正真理变成了虚假;“你未掺杂的酒用水搀杂”表示真理因对它的歪曲而变得卑鄙并毁灭。
何西阿书:以法莲和偶像连在一起,任凭他吧。他们的酒不见了;他们时常行淫,他们贪恋。(何西阿书4:17,18)
“以法莲”表示对教会真理的理解,“偶像”表示宗教的虚假。这清楚表明“以法莲和偶像连在一起”表示什么。“任凭他吧”表示教会对这宗教虚假的弃绝。“他们的酒不见了”表示圣言的真理灭亡了;“他们时常行淫”表示对这真理的歪曲;“他们贪恋”表示对虚假的爱。这一切清楚表明,“纯一不杂或未掺杂的酒”具体表示什么。
888.“他要在圣天使面前和羔羊面前,被火与硫磺折磨”表示他们的地狱来自对邪恶和虚假的爱,并照着对神性真理和神性良善,因而对圣言的歪曲和随之而来的毁灭而可怕。这从“折磨”、“火”、“硫磺”、“圣天使”和“羔羊”的含义清楚可知:“折磨”是指地狱;因为正如当提到天堂时,同时也指它的喜乐,当提到地狱时,也指它的折磨,反之亦然;这尤其适用于“被火与硫磺折磨”。“火”是指两种意义上的爱,即对主之爱和对邻之爱,也就是在天堂掌权作王的爱,在反面意义上是指对自我的爱和对世界的爱,也就是在地狱掌权作王的爱(对此,参看AE504节)。由于一切良善都源于对主之爱和对邻之爱,或说都由这两种爱产生,一切邪恶都源于对自我的爱和对世界的爱,或说通过这两种爱而拥有自己的起源,所以“火”表示对良善的一切事物的爱,在反面意义上表示对邪恶的一切事物的爱。“硫磺”是指对来自邪恶的虚假的爱,尤指对通过邪恶之虚假摧毁教会的良善之真理的欲望(参看AE578节)。“圣天使”是指来自主的神性真理(参看AE130,200,302,800节)。“羔羊”是指主的神性人身,在此是指从主发出的神性,也就是在天堂里与神性真理合一的神性良善,相应地在此是指神性良善,因为它与“圣天使”一起被提到,而“圣天使”表示来自主的神性真理。
“在圣天使面前和羔羊面前被折磨”之所以表示取决于对神性真理和神性良善,因而对圣言的歪曲和随之而来的毁灭的地狱的可怕性,是因为地狱的可怕性,或那里的折磨完全取决于这种歪曲和毁灭。事实上,一个人歪曲圣言到何等程度,他就在何等程度上向自己关闭天堂,也在何等程度上摧毁内在神性真理,也就是天堂里的神性真理,而天堂凭这些神性真理存在,他还在同等程度上与天堂分离,并被更深地丢入地狱。这就是“在圣天使面前和羔羊面前被折磨”,因为字面上的圣言通过灵义与天堂交流;因此,字义因歪曲被摧毁到何等程度,歪曲者就在何等程度上被逐出天堂;任何人被逐出天堂到何等程度,他就在何等程度上受折磨。这就是这些话的灵义,这一点可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没有人在地狱里被天使或主折磨,因而在天使或主面前被折磨,而是他通过歪曲、从而毁灭“圣天使”所表示的神性真理和“羔羊”所表示的神性良善而被他自己折磨。
歪曲圣言,以至于摧毁天堂里的神性真理和神性良善,是多么可恨可恶或属地狱,因而是多么有害、糟糕,可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来:圣言字义的一切,也就是给属世人的神性真理,通过灵义与天堂天使交流,直到这种程度:世人和天堂天使通过圣言结合在一起;因此,圣言的字义在歪曲它的人那里,在天上以双重方式被感知到这种程度:既被感知为纯正真理,也被感知为遭毁灭的纯正真理;从字义照着对应关系被感知为纯正真理,照着歪曲被感知为遭毁灭。由此而来的是,真理与虚假表现为结合在一起;当天堂天使看到这一点时,他们就伤心或被激怒,彻底转身离开。于是,天堂就关闭了,天堂与这人的一切交流都灭亡了;因此,他与地狱结合。任何人与地狱结合到何等程度,他就在何等程度上处于对一切邪恶及其虚假的爱,并由此处于对摧毁教会的真理和良善的欲望,同时在何等程度上处于折磨。因此,这就是“在圣天使面前和羔羊面前,被火与硫磺折磨”所表示的。
这主要适用于那些出于唯信思考,同时出于唯信生活,也就是在教义和生活上都确认唯信的人,如那些通过自己的著作和讲道深入研究,以确认唯信的人尤其所做的。这些人不能不歪曲圣言,甚至到了摧毁它的纯正真理的程度;因为圣言整体上或整个内容都与人的生活有关,因而与作为有关。事实上,主说,律法和先知系于这两条诫命,即:爱神胜过一切,爱邻如己。“律法和先知”表示整体上或整个范围内的圣言;“爱神和邻舍”是指遵行诫命,这就是作为(参看AE826节),作为就是那被分离之信的捍卫者拒之门外的。因此,当他们阅读圣言时,就弃绝了圣言的一切精华;当精华被弃绝时,剩下的都是糟粕,就像当一个动物被夺去生命时,其身体变得腐烂一样,因为与行为一样的爱,就是它的生命。一些灵人在世为人时就信奉唯信,论到圣言说,它包含丰富的神性真理;我听见这些灵人说,良善与真理的知识对我来说是什么呢?既然这唯信(即主为我们的罪而死)的信靠和信心是唯一使人得救的东西,既然圣言的一切都必须被解释来证明这一点,并且可以如此被解释,那么知道重生、罪得赦免、自由意志、圣治、爱与仁、善行,以及其余的东西有什么好处呢?因为其中所说关于爱、善行、实行或遵行的一切都包括并储藏在这唯信中,就像藏在地下的财宝一样。显然,当这些人阅读圣言,思想它的意义比思想其它东西更深入,并把它应用于唯信时,他们不能不歪曲圣言的一切真理和良善。
889.启14:11.“那折磨他们的烟往上冒,直到时代的时代或永永远远”表示包围他们,并不断从他们的爱中流出的密集虚假。这从“烟”、“折磨”、“往上冒”和“直到时代的时代”的含义清楚可知:“烟”是指源于在地狱里的人中间盛行的尘世和肉体之爱的邪恶、从地狱流出的密集虚假(对此,参看AE539节);“折磨”是指地狱的可怕性,因而是指地狱本身(参看AE888节);“往上冒”是指包围并流出(对此,我们稍后会提到);“直到时代的时代”是指不断。严格来说,“时代的时代”表示永恒或无止境;但在与时间观念无关的灵义上,它表示内在不断掌权或统治的状态。这清楚表明,“那折磨他们的烟往上冒,直到时代的时代”表示包围他们,并不断从他们的爱中流出的密集虚假。
密集的虚假包围他们,并从他们身上流出,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可推知: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真理或自己的虚假,因为他是他自己的爱。一个人从内在,或在自己的灵里所思想的一切都来自他的爱;一个人所思想的一切要么与真理有关,要么与虚假有关;因此,人要么是自己的真理,要么是自己的虚假;而且,尚不为人知的是,人不仅在来自他意愿的思维方面,还在其整个身体方面都是他自己的真理或自己的虚假;因为身体及其一切器官、内脏和肢体都是来自意愿的思维所要涌入并扩散开来的一个领域或层面;这就是为何整个人在属于他的一切,无论内在还是外在方面,都是他自己的爱,因而是他自己的真理或自己的虚假。不过,关于这个主题,可进一步参看前面所说的(AE775,837节)。
来自人之爱的真理或虚假包围着他,并从他身上流出,这一点可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都从自己身上不断涌出一个气场,有时从很远的地方就能感觉到这个气场;如狗能敏锐地嗅到林中的动物,并循着气味一步步紧随其后;花园和森林里的植物也朝各个方向发出有气味的气场;土地及其各种矿物也是如此。然而,这些散发物是属世的。灵界也一样;在那里,从每个灵人和天使身上都流出他爱的气场,由此流出他的真理或虚假的气场,并且朝周围的各个方向流出。这就是为何所有灵人的品质仅通过从他们身上大量涌出的属灵气场就能得知;他们也照着这些气场与具有类似的爱,因而具有类似的真理或虚假的社群结合。那些处于对良善和由此而来的真理的爱之人与天堂社群结合,而那些处于对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的爱之人与地狱社群结合。
我可以断言,无论灵人还是世人,没有一个思维不是通过这个气场与某个社群交流的。事实就是这样,这一点至今仍不为人知,但我已经通过灵界上千次的经历清楚看到了。因此,当彻底检查灵人的品质时,就会发现他们的思维延伸到哪里,或说涌向哪个方向;由此得知他们与哪些社群结合,从而确定他们的品质;恶人与地狱社群结合,善人与天堂社群结合。我由此也清楚看到,正如眼睛根据它的决定从自然界的物体中取得它的视觉品质,理解力也根据它的决定从真理,也就是它在灵界的对象中取得它的思维品质;因此,人没有来自他自己的一丁点思维;相反,这思维要么来自地狱,要么来自天堂,他的思维取决于他的爱之情感的决定;他的自由就居于这种决定。
说这些事是为了让人们知道,包围这些人,并从他们身上流出的密集虚假是什么意思。当所有没有处于虚假的人走过他们所在的地狱时,他们都明显感觉到从这些地狱流出的虚假。这些虚假看上去有时就像从火灾或炉中冒上来的烟,有时像乌云,有时像又黑又臭的水,有时像臭味。不过,这些地狱被黑土覆盖,以免它们过于强烈地冲击鼻孔,伤害其他灵人的内层;而且,在虚假的说服盛行的地方,这些地狱被岩石覆盖,通常是砾石和贫瘠的土地,它们通过这些东西被封闭起来;然而,它们仍不断散发出来自邪恶的虚假。由此清楚可知,为何在圣言中,“烟”表示来自邪恶的虚假。
890.“昼夜不得安宁”表示邪恶及其虚假的不断侵扰。这从“不得安宁”和“昼夜”的含义清楚可知:“不得安宁”是指被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侵扰(对此,我们稍后会提到);“昼夜”是指不断。因为“昼夜”不是指白天和黑夜,而是指他们的状态,在此是指侵扰方面的状态;在灵界,人们都没有任何时间观念,而是有状态的观念,如前面频繁所阐述和说明的;“昼”表示他们虚假的状态,“夜”表示他们邪恶的状态;因为人在思维上处于光明,因而在白天,在情感上处于模糊,或在黑夜。此外,虚假和真理属于思维,邪恶和良善属于情感。这就是为何会幕上面白天有云,夜间有火;在以色列人中间,“云”表示真理,“火”表示爱之良善。
“不得安宁”之所以表示邪恶和虚假的侵扰,是因为地狱里的人不断被阻止奔向他们的爱,每当他们闯入时,就会受到惩罚;因为他们的爱是仇恨、报复、敌意和作恶的欲望;对他们来说,这些东西如此令人快乐,以至于可称为他们生命的真正快乐。因此,被阻止享受它们就是受折磨。因为当每个人处于自己的主导爱时,他心里就喜悦;因此,另一方面,当这爱被拒绝给他时,他心里就悲伤。这是地狱的普遍折磨,其它无数折磨都从这种折磨中存在;列举并描述它们不属于本书或这个地方。
891.“那些拜兽和兽像的”表示承认与生活分离之信的宗教说服或宗教及其教义的。这从前面给出的解释(AE885节)清楚可知,那里出现了类似的话。
892.“以及凡受他名之印记的”表示照着前面的描述对它品质的接受和承认。这从“受印记”和“名”的含义清楚可知:“受印记”是指接受和承认(AE838,886节);“名”是指任何人的品质(参看AE102,135,148,676,696a,815c,841节),因而在此是指照着前面(启示录13章)对这兽的描述;这些事物构成他们在灵界的名字,因为在灵界,每个人都照着自己的品质获得一个名字,那里的每个人的名字都用一个属灵语言的词语来表达;这个词语以属世的语言的确可以发音,但仍无法理解,因为它包括许多无法以属世思维的观念来理解,从而无法以这个世界上的话语来表达的东西。这清楚表明,“兽名之印记”表示对这种宗教说服或宗教的承认,即承认前面所描述的它的一切品质。
893.启14:12.“圣徒的忍耐就在此”表示那些没有处于这信仰,而是处于仁爱的人所受的逼迫和试探。这从“忍耐”和“圣徒”的含义清楚可知:“忍耐”是指试探(对此,参看AE813节)。下面会看到,所指的,也是逼迫。“圣徒”是指那些处于来自良善的真理之人(参看AE204节),因而是指那些处于仁爱的人,因为这些人处于来自良善的真理;他们也处于信仰;但他们知道,仁与信就像良善与真理,或意愿与理解力,或情感与思维那样行如一体。由于这些行如一体,所以对他们来说,信也是仁。凡从仁进入思维的,因属于仁,故本质上都是仁,尽管就其存在而言,它被称为信。事实上,除了来自某种情感,因而属于情感的东西外,没有什么东西能存在于思维中,因为这就像存在,因而像思维的生命和灵魂。仁与信也一样;由此可推知,信若非来自仁,就不可能存在;还可知,信的品质完全取决于仁,或说信完全就是仁的样子。不过,关于这个主题,别处会详述。
如今那些处于与仁分离之信的人对那些处于仁爱之人的逼迫,不具有把他们从基督教界的会众中逐出并弃绝的性质,只具有被那些处于唯信的人辱骂和谴责的性质。因为无论在哪个国家,凡生活良好,并声称生活良好是得救所必需的人,都不可能被逐出并弃绝。原因在于,这与圣言完全一致,每个人凭理性之光都能看到,他应当生活良好。然而,那些处于唯信的人仍谴责他们,认为他们是不能得救的人,因为功德在善行中,还因为这些作为来自人的自我,故不是良善,以及其它理由,他们通过这些东西来确认唯信称义和唯信得救。对那些属于摩拉维亚弟兄会的人来说,这一点尤其明显;摩拉维亚教徒比其他人更是分离之信的捍卫者。他们谴责那些不持守这种信仰,而是在生活中出于宗教思想行善的人,甚至断言这些人不是活着的,而是完全死了,声称所有这样的人都被逐出天堂。那些不属于这个教派,而是属于认为作为不是得救的手段而加以弃绝的教会之人,不是以这种方式来亵渎的,尽管他们仍以一种险恶的方式来思想作为;尤其那些通过著作和讲道,或推理以多种方式强烈确认唯信称义的人。这些逼迫就是此处“忍耐”的意思,也是启示录第12章中这些话的意思:
龙站在那将要生产的妇人面前,等她生产之后,要吞吃她的孩子;后来他逼迫那妇人,追赶她,从口中吐出水来,像河一样,要使她被这河吞没;龙向妇人发怒,去与她其余的种争战,就是那守神诫命,为耶稣基督作见证的。(启示录12:4,15,17)
这些逼迫同样是关于兽所说的那些话(启示录13:5–7,15)的意思。在接下来的内容中会看到,他们还因对主里面的神性人身的承认和称谢而遭受逼迫。
关于此处“忍耐”所指的试探,它们是属灵的试探,就是那些从主那里接受纯正仁爱的人所经历的试探;因为他们必须与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邪恶争战,有些人还必须与他们打小从老师和牧师那里所吸收的关于唯信的虚假争战。这些虚假和邪恶通过试探的争战被移除。这就是以下经文中“十字架”的意思,马太福音:
耶稣说,不拿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从我的,不配属我。(马太福音10:38;路加福音14:27)同一福音书:
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愿意跟从我,就让他否认自己,拿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马太福音16:24;马可福音8:34;路加福音9:23)
在这些经文中,“十字架”表示试探,“跟从主”表示承认祂的神性,并实行祂的诫命。这就是“跟从主”的含义(可参看AE864节)。“十字架”之所以表示试探,是因为当那些属世的人正在变得属灵时,自出生时就粘附于人的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就侵扰,因而折磨他们。由于造成侵扰和折磨的这些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只有通过试探才能被驱散,所以“十字架”表示试探。故主说“他们必须否认自己,拿起自己的十字架”,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弃绝自己的东西,“十字架”是指他必须与之争战的人的自我,或人自己的东西。
又:耶稣对那问祂,他当作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的富人说。耶稣对他说,诫命你是晓得的:不可通奸,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欺诈,当孝敬父母。他回答耶稣说,这一切我从幼时就都遵守了。耶稣看着他,就爱他;对他说,你还缺少一件;去变卖你所有的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拿起十字架来跟从我。(马可福音10:17–21)
此处“跟从主,拿起十字架”与前面的具有相同的含义,即:承认主的神性,承认主是天地之神;因为没有这种承认,没有人能放弃邪恶,并实行良善,除非他凭自我行善,也除非这善是邀功或寻求功德的善,因为本身为良善、不是寻求功德的良善的良善只来自主。因此,他不能得救,除非承认主,还承认一切良善都来自祂。然而,任何人在从主行善之前,都必须经历试探。原因在于,人的内在通过试探被打开,而人通过他的内在与天堂结合。由于没有主,没有人能实行诫命,所以主说:“你还缺少一件;去变卖你所有的,拿起十字架来跟从我。”也就是说,他必须承认主,必须经历试探。“他要变卖他所有的给穷人”在灵义上表示他要疏远并弃绝自己的东西;因此,这句话与前面引用的经文中的“否认自己”具有相同的含义;“给穷人”在灵义上表示实行仁爱的作为。主之所以这样对他说话,是因为他很富有;“财富”在灵义上表示良善与真理的知识,但对这个人,也就是一个犹太人来说,“财富”表示邪恶与虚假的知识,因为它们是传统。由此可见,主在此处和在别处一样,通过对应说话。
他们所要喝的“杯”也表示试探:耶稣对雅各和约翰说,你们不知道你们求的是什么。我所喝的杯,你们能喝吗?我所受的洗,你们能受吗?他们对耶稣说,我们能。耶稣对他们说,我所喝的杯,你们固然要喝,我所受的洗,你们固然要受;但坐在我右边或左边,不是我可以赐的,乃是为谁预备的,就赐给谁。(马可福音10:38–40)
“喝主所喝的杯”与前面的“十字架”所表相同,即表示经历试探;“主所受的洗”表示通过试探重生。但主所喝的杯与他们所要喝的杯之间的不同,和主所受的试探与世人所受的试探之间的不同是一样的。主所受的试探是最严酷的,并忍受所有的地狱;因为主通过允许进入祂自己的试探征服所有地狱;而世人所受的试探是忍受来自与他们同在的地狱的邪恶和虚假,在这些地狱里争战的,是主,而不是人自己,除非忍受某些痛苦。主所受的洗与世人所受的洗之间有一种类似荣耀与重生之间的不同。主通过试探凭自己的能力荣耀了祂的人身,而世人不是凭自己的能力,而是靠着主重生的。因为“洗礼”表示通过试探重生;而主的洗礼表示祂的人身通过试探所得的荣耀。“洗礼”表示重生,也表示试探(可参看《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187–193节等);主荣耀了祂的人身,并把它变成神性,就像祂使人重生,并把他变得属灵一样(可参看《属天的奥秘》,1725,1729,1733,3318,3381,3382,4286节)。
894.“守神诫命的也在此”表示他们就是那些照着主在圣言中的诫命生活的人。这是显而易见的,无需解释。在圣言的许多经文中,经上都说“他们要谨守并遵行神的诫命和训词”;“行神的训词”与爱主胜过一切,并爱邻如己是一个意思。因为一个人从内在,或从心里所爱的,他就会去意愿,凡他所意愿的,他就会去行;爱神就是爱祂的训词,因为它们属于神,甚至到了这种程度,它们就是神。由此可见,唯信的追随者们对什么是爱知道得何等之少。他们承认或断言,信从爱中存活,没有爱的信是死的;然而,他们不知道爱与行为是一。他们声称,爱在信里面;却不知道当一个人不照着主在圣言中的诫命生活时,信里面没有爱;信里面的爱并不来自其它源头。属世之爱不是对主和邻舍的爱,而是对自我和世界的爱;这些爱彻底毁灭信,甚至歪曲必须构成纯正信仰、在圣言里面的真理。
895.“和耶稣信仰”表示主对真理的植入和对祂的承认。这从“耶稣信仰”的含义清楚可知,“耶稣信仰”是指主对真理的植入(参看AE813节)。它之所以还表示对主的承认,是因为真理无法被植入,除非主被承认,也就是说,祂的人身是神性,祂是天地之神。要知道,真理和信仰在本质上是一,因为信仰必须属于真理,真理必须属于信仰。因此,古人不谈论信,取而代之的是谈论真理;而当今的人却谈论信,而不是真理。原因在于,古人宣称,除了他们所看到为真实的东西,因而他们以理解力所明白的东西外,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相信的。而当今的人却声称,要相信一件事,即便他们没有看到它,或以理解力来明白它。这清楚表明,古时的信与当今的信之间的不同,就像被看到的东西与没有被看到的东西之间的不同;而事实上,被看到或被理解力明白的真理本身不应被称为信,只有没有被看到,或没有被理解力明白的东西才被称为信。这就是为何高层天堂的天使甚至不愿提及信,因为他们出于对良善的爱和来自主而在他们里面的真理之光看到真理;他们说,相信任何一个说必须信这个或那个,尽管理解力并不明白的人是愚蠢的,因为这就是认为一件事就是如此,无论它是真的还是假的;相信虚假是有害的。此外,被相信,却没有被看到的东西只进入记忆,因而不能归给他,或被他采用。
由此可推知,最好不要使用“信”这个词,代之以“真理”一词。然而,被相信,却没有被看到的东西可称为信,尽管这种信只是知识(或科学)。不过,一旦一个人变得属灵(当他那与天堂交流的内在被打开时,他就变得属灵),那么被称为信的知识或科学就变成真理,因为这时,它凭天堂之光被看到了。要知道,所有天使和所有善灵看天堂的真理,就像肉眼看世上的物体一样;因为天堂的物体对那些属灵的人来说,就是真理。原因在于,他们的理解力就是他们的属灵视觉。之所以应该用真理这个词来取代信,是因为一切聪明和一切智慧都通过真理存在,而一切无知,也就是在属灵事物上的无知,都通过信存在,尤其通过分离之信存在。因此,当高层天堂的天使听见有人提到信时,他们就会转身离开。原因在于,他们的心智厌恶那些声称理解力应当服从信仰的人所思想的东西;并且看不到真理就等于熄灭了这些天使所在并在他们里面的天堂之光。此外,他们感到惊讶的是,有些人竟相信,理解的信,或理智的信不是属灵之信;事实上,这种信是真理;而不理解的信是历史的信,因为它来自另一个人,就本身而言,这种信只是知识(或科学)。
896.启14:13.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对我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死人有福了;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因为他们的作为伴随着他们。
“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对我说”表示试探之后来自主的安慰(897节);“你要写下”表示确定(898节);“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死人有福了”表示那些到目前为止一直过着仁爱的生活,并且今后仍将如此生活的人复活得永生(899节);“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表示今后他们将不再与邪恶和虚假争战,也不再遭受它们的侵扰(900节);“因为他们的作为伴随着他们”表示他们拥有属灵生命,也就是天堂天使的生命(901,902节)。
897.启14:13.“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对我说”表示试探之后来自主的安慰。这从“有声音说”和“从天上说”的含义清楚可知:“有声音说”是指接下来的事,也就是试探之后的安慰(参看下面的解释);“从天上说”是指从主。因为从天上宣布的,是神性真理;而这神性真理虽然从天上由天使来说,但仍是经由天使由主来说的。因为天使和世人一样,不能从自己那里思想任何真理,也不能从自己那里实行任何良善,只能从主那里如此行;这就是为何在圣言中,“天使”表示来自主的神性真理,“天或天堂”表示主。那些以为天使是直接被造的,并处于如此完好的状态,以至于能从自己行善的人大错特错了;因为整个天堂的所有天使都曾是人,因此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和世人一样,并且这自我完全是邪恶。但他们作为世人活在世上时,已经被主重生了,故能远离邪恶及其虚假,并被保持在良善中;当他们远离邪恶,被主保持在良善中时,他们似乎从自己处于良善;但他们仍然知道并感知到,对他们来说,这种情形来自主,而不是来自他们自己。由此明显可知,就聪明和智慧,以及对良善和真理的情感而言,整个天使天堂都是主。这就是为何“有声音从天上说”表示诸如来自主的那类事物,在此表示试探之后的安慰;这是因为前一节经文论述了那些守神的诫命和耶稣信仰之人的忍耐,那里的“忍耐”表示试探。
现在要说一说试探之后的安慰。所有正在被主重生的人都会经历试探,并在试探之后体验到喜乐。但世人还不知道试探和此处安慰所指的随之而来的喜乐源自何处,因为很少有人经历属灵的试探;原因在于,很少有人处于良善与真理的知识,更少有人处于良善与真理的婚姻,也就是在教义上处于真理,同时在生活上处于良善;其他人都不允许进入属灵的试探,因为其他人若被允许进入试探,就会屈服;如果他们屈服了,他们末后的景况将先前的更糟糕。只有那些处于良善与真理的婚姻之人才可以被允许进入属灵的试探,其真正原因是,属灵心智,严格来说,就是内在人,只能在这些人里面被打开;因为当属灵心智打开时,试探就会发生。原因在于,天堂,也就是主经由天堂通过人的属灵心智流入他的属世心智;没有其它办法使得天堂,也就是主经由天堂抵达世人那里。当天堂流入时,它会移除障碍,也就是居于属世心智或属世人中的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这些邪恶和虚假只有通过人活生生地承认它们,以及灵魂为此感到悲伤才能被移除。这就是为何在试探中,人会因思维中升起的邪恶和虚假而感到苦恼;那时此人承认自己的罪,视自己为有罪,并真诚地祈求解救到何等程度,试探就在何等程度上有利于他。由此清楚可知,当被称为属灵心智的人之内在被打开时,因而当人正在重生时,他就进入属灵试探。因此,当人的邪恶和虚假被移除时,试探就结束了;当它们结束时,喜乐就从主通过天堂流入,并充满他的属世心智。这种喜乐就是此处安慰的意思。所有经历属灵试探的人都会得到这些安慰。我是根据经历来说的。一个人在试探之后之所以获得喜乐,是因为之后这个人被允许进入天堂;事实上,人通过试探与天堂结合,并被允许进入天堂。这就是为何他会体验到类似那里的天使所拥有的那种喜乐。
898.“你要写下”表示确定。这从“写”的含义清楚可知,“写”是指确定;因为凡从天上所说,并被吩咐写下来的,就好像已经被认可,或写下来,因而是真理,随之确定一样;在此它是指那些忍受属灵试探的人必得安慰和祝福。“写”表示确定,因为写是指思维和由此而来的言语的最终行为;因此,它是指确定,因为是终止之物。这一点好比一个人所意愿、思考并由此所说,但没有通过实行而终止的一切;这些东西还没有在人的生命中,因为终端是缺乏的,而在先事物共存于终端。因此,“写”表示铭刻在生命上(可参看AE222节)。
899a.“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死人有福了”表示那些到目前为止一直过着仁爱的生活,并且今后仍将如此生活的人复活得永生。这从“主里面的死人”、“死人,从今以后死的人”的含义清楚可知:“主里面的死人”是指那些复活得永生的人(对此,我们稍后会提到);“死人,从今以后死的人”是指那些以前一直过着仁爱的生活,并且今后仍将如此生活之人的复活,因为这些话论及那些守神诫命和耶稣信仰的人;这些人就是照着主在圣言中的诫命生活,并承认祂的神性,因而从主过着仁爱生活的人(参看AE894,895节)。
经上之所以说“从今以后”,是因为所指的,是那些到目前为止一直过着仁爱的生活,并且今后仍将过这种生活的人。他们被主保存在天堂之下,并得到保护,免受地狱侵扰,直到最后的审判;当最后的审判完成时,他们就从他们的地方被提升上来,并被提到天堂。这事以前之所以没有成就,是因为在此之前,地狱占上风,它们那一方占据优势;但后来,天堂占上风,因此它们那一方占据优势。通过最后的审判,无论地狱里的一切,还是天堂里的一切,都被带入秩序的状态。因此,这些人若之前被提升,就无法抵抗地狱战胜天堂的能力。我被恩准看到他们被提升;因为我看见他们成群结队地从低地,就是主保存他们的地方升上来,并被举起,转到天堂社群。这一切发生在最后审判之后,《最后的审判》这本小著论述了最后的审判。类似事件发生在主在世时所完成的前一次审判之后,《最后的审判》一书也论述了这次审判。这个奥秘就是那些以前一直过着仁爱生活之人的复活的意思。这也是约翰福音中的这些话的意思:
现在这世界受审判;现在这世界的王要被赶出去。至于我,我从地上被举起的时候,就要吸引众人归向我自己。(约翰福音12:31,32)
下面的话也代表这一点:已睡圣徒多有起来的;到主复活以后,他们从坟墓里出来,进了圣城,向许多人显现。(马太福音27:52,53)
不过,在启示录接下来论述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复活或死的部分,我们将进一步谈论这个主题。
“有福的死人”和“死的人”也是指那些今后复活得生命的人,他们是那种过着仁爱生活的人,这一点从经上说“从今以后”和“死的人”明显看出来;因此,“从今以后”不仅与那些自最后的审判以来就是如此的人有关,还与那些以前就如此、前面所论述的人有关。“死”表示得救,因此“死人”表示那些复活得永生的人,因为“死亡”表示地狱,因而表示邪恶和虚假;这些必须死亡,人才可以获得属灵生命。因为在这些死亡并灭绝之前,人没有属灵生命,也就是没有圣言中“生命”、“永生”和“复活”所指的生命;因此,在圣言的此处和别处,“死”都是指人自己的生命的灭绝,人自己的生命就本身而言,唯独由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构成。由于当这生命灭绝时,属灵生命就进入以取代之,所以“主里面的死人”表示那些被主变得属灵的人。
此外,“死”在灵义上是指复活,因为处于圣言灵义的天使对属世的死亡一无所知,只知道属灵的死亡;属世的死亡发生在死亡的世人身上,而属灵的死亡发生在那些正通过试探被主重生,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被征服并处死的人身上。属世的死亡也只是指复活;因为当身体死亡时,人在灵方面便复活;因此,死亡只是他生命的延续。因为通过死亡,人从自然界的生活过渡到灵界的生活;唯一区别在于,自然界的生活是一种更外在而不完美的生活,而灵界的生活是一种更内在而完美的生活;然而,这两者在表面上很相似,这可从《天堂与地狱》一书所记载的耳闻目睹的事清楚看出来。
899b.由此可见,“死亡”既表示属灵的死亡,也就是诅咒,也表示复活得生命,也就是拯救。“死亡”表示诅咒(可参看186,383,427a,694节)。“死亡”表示复活得永生,这一点可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约翰福音:
耶稣说,我就是复活,就是生命;相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活过来;凡活着相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约翰福音11:25,26)
“我就是复活,就是生命”表示复活和生命都来自祂,而非来自其他人。“相信我的人”表示相信主的神性,相信祂是全能而唯一的神之人。由于除了过着仁爱生活的人外,没有人相信这一点,所以“相信祂”也是指仁爱的生活。“他虽然死了,也必活过来”表示一个人虽然属世地死了,但仍将复活得生命。“凡活着相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表示已经被改造的人必不属灵地死亡,也就是受到诅咒,而是复活得永生。这清楚表明,“死了”不是指死了,而是指复活得生命。
同一福音书:你们的祖宗在旷野吃过吗哪,还是死了。这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叫人吃了就不死。(约翰福音6:49,50,58)
雅各的子孙在旷野所吃的“吗哪”当论及他们时,是指属世的食物,因为他们是属世的;但“从天上降下来的粮”是指唯独来自主的属灵食物;由于这食物唯独来自祂,所以“粮”在至高意义上是指主自己;故祂说:“我就是生命的粮。”事实上,天使和世人都是从与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合一的神性良善中获得属灵生命的。因此,这些话在灵义上的意思是,只有那些以属世的方式从圣言滋养自己的人死了,也就是受到诅咒,如雅各的子孙;这也由他们都死在旷野来表示。但那些以属灵的方式从圣言滋养自己的人不会受到诅咒,这就是“他们不死”的意思。因此,很明显,不死不是指不死,而是指复活得生命;因为死亡若不是死亡,就是生命。
又:
人若遵守我的话,必永远不见死。(约翰福音8:51)“遵守主的话”表示照着主的诫命生活;“不见死”表示不见诅咒,却见人通过死亡复活所得并进入的生命。
又:
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那听我话,又相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不进入审判,而是已经从死亡进入生命了。(约翰福音5:24)
“听主的话,又相信差祂来者”与前面的具有相同的含义,因为主所说的“父”是指自成孕时就在祂里面的神性,因而是指祂自己。“不进入审判”表示不被定罪;“从死亡进入生命”表示复活和在天上的生命,“从死亡”不仅表示从属世的死亡进入永生,因而表示复活,还表示从属灵的死亡,也就是诅咒,进入永生,因而也表示复活;因为圣言既包含属世意义,也包含属灵意义。
又:耶稣说,父怎样叫死人起来,使他们活着,子也照样随自己的意思使人活着。(约翰福音5:21)
“叫死人起来,使他们活着”是指不仅通过属世的死亡,还通过属灵的死亡复活得生命;复活得生命是通过改造和重生实现的,而改造和重生是通过邪恶的移除和分离实现的,邪恶定人的罪,并构成属灵的死亡。
又:
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时刻将到,就是死人要听见神儿子的声音的时候,听见的人就要活了。(约翰福音5:25)
“死人”在此表示那些处于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但通过改造摆脱它们的人;这些话是指他们将复活,因为他们不再死亡,而是活着;他们就是那些“听见神儿子的声音”的人,也就是那些照着主的诫命生活的人。同样在路加福音,经上说:
到义人复活的时候,这些人要得着报答。(路加福音14:14)“义人复活”不仅表示那些属世地死亡之人的复活,因为这些人死后立即复活,还表示那些属灵地死亡,并被主变活之人的复活。
约翰福音:耶稣说,时刻将到,凡在坟墓里的,都要听见神的声音,就出来,行善的复活得生命,作恶的复活受审判。(约翰福音5:28,29)
这些话的意思不是说,坟墓要打开,所有人都要在最后审判之日出来;而是说要打开的“坟墓”是指在低地的地方,就是主保存和保护那些以前过着仁爱的生活,承认主的神性,并在最后审判之日和之后被提到天堂之人的地方,如前所述。“坟墓”在灵义上表示这些地方。这并不意味着地上的坟墓要打开,他们要在最后审判之日从坟墓中出来,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很清楚地看出来:所有人死后都立即进入灵界,在那里以人的形式和在自然界一样生活;因此,每个人死后都立即复活,行善的人复活得生命,作恶的人复活受审判,这从《天堂与地狱》一书所记载的耳闻目睹的事明显看出来。
下面这些话就代表这些事:坟墓开了,已睡圣徒的身体,多有起来的,到主复活以后,他们从坟墓里出来,进了圣城,向许多人显现。(马太福音27:52,53)
那时坟墓开了,之前死亡的圣徒出来进入圣城,向许多人显现,代表那些被主保守在天堂之下的地方,直到祂降世,祂复活之后,又从那里被带走,并被提到天堂之人的复活。这些事也发生了,并被那些在耶路撒冷的人看见;然而,它们仍代表此处和之前所描述的那些人的复活。因为主受难的一切都具有代表性,如殿里的幔子裂为两半,地震动,磐石也崩裂(马太福音27:51),他们从敞开的坟墓中出来也是如此。因此,经上补充说:“他们进入圣城,在那里显现。”因为此处“圣城”所指的“锡安”仍代表主通过祂的神性真理掌权作王的天堂(关于“锡安”的这种含义,可参看AE850节)。而那时,这座城,连同耶路撒冷,与其说神圣,不如说亵渎;因此,在启示录(11:8),它甚至被称为“埃及和所多玛”。但它因其在圣言中的代表和随之而来的意义而被称为“神圣”。
899c.主所复活的死人代表,因而表示属世意义和属灵意义上的从死里复活,如:拉撒路的复活(约翰福音11:11–44);拿因的少年人的复活(路加福音7:11–18);管会堂的人的女儿的复活(马可福音5:21–48)。因为所行的这一切奇迹和圣言中所描述的一切奇迹,都包含天堂和教会的神圣事物在里面,因而表示它们;因此,这些奇迹都是神性,它们有别于非神性的奇迹。下面这句话所表相同:
门徒们获准叫死人复活。(马太福音10:8)以西结书(37:1–14)中的骸骨的复苏代表重生,也就是从死里复活。它代表重生,这一点从以西结书(37:11–14)明显看出来,在那里,经上说:
这些骸骨就是以色列全家;所以你要发预言对他们说,我的人民,看哪,我要打开你们的坟墓,领你们进以色列地,叫你们知道我必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你们就可以活了。(以西结书37:11–14)
此处经上又说“坟墓要被打开”,这句话也表示复活得生命。“被埋葬和埋葬”表示复活,同样表示重生,就是对不洁之物的弃绝(可参看AE659节)。
属世的死亡,也就是对身体的不洁之物的弃绝,和属灵的死亡,也就是对灵的不洁之物的弃绝,表示复活,这一点也可从启示录中接下来论述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死的经文明显看出来;这些死也被称为第一次复活和第二次复活(启示录2:11;21:8)。在诗篇中也是如此:
在耶和华眼中,圣民的死极为宝贵。(诗篇116:15)显然,“圣民的死”不是表示诅咒,而是表示他们灵的不洁之物的分离和移除,因而表示重生和复活。在约翰福音中也是如此:
耶稣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果实来。(约翰福音12:24)
这同样适用于人,他若要复活,就必须在身体和他的自我上都死亡,他的自我本身是属地狱的。因为除非这两者都死了,否则他不可能拥有天堂的生命。
由于人死后复活,所以主愿意遭受死亡,并在第三天复活,但这是为了祂可以脱去祂从母亲那里所获得的一切人身之物,并披上一个神性人身;因为主从母亲那里所取的整个人身,祂都通过试探,最终通过死亡从祂自己那里弃绝了;祂又通过披上来自祂里面的神性本身的一个人身而荣耀了祂自己,也就是说,将祂的人身变成神性。这就是为何在天堂,祂的死亡和埋葬不是指死亡和埋葬,而是指祂人身的洁净,以及荣耀。情况就是这样,主用以下比喻教导了这一点,即:麦子掉在地里,必须死了才能结出果实。主对抹大拉的马利亚说的话同样涉及这一点,即:
不要摸我,因我还没有升到我的父那里。(约翰福音20:17)“升到祂的父那里”表示祂的人身与神性的合一,来自母亲的人身被完全弃绝了。
900.“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表示今后他们将不再与邪恶和虚假争战,也不再遭受它们的侵扰。这从“灵说”和“劳苦”的含义清楚可知:“灵说”是指肯定这是真的,因为“天使”和“灵”一样,表示来自主的真理。“劳苦”是指与邪恶和虚假的争战,并来自它们的侵扰,因而是指试探(对此,我们稍后会提到);因此,“息了劳苦”表示今后他们将不再处于它们,或说摆脱它们。这清楚表明,“灵说,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表示他们将不再与邪恶和虚假争战,也不再遭受它们的侵扰,这是真的。前一节论述了那些照主的诫命生活,并承认祂的神性之人所经历的试探,因此本节论述属灵的试探之后的安慰;因为如前所述(AE897节),喜乐在一切属灵的试探之后出现。
“劳苦”是指试探,因为试探是灵魂的劳苦,或属灵的劳苦;以赛亚书中的“劳苦”也是指它们:
耶和华想要压伤他,使他软弱;若耶和华以他的灵魂为赎罪祭,他就必看见种,也必延长日子,耶和华的旨意必藉着他的手亨通;他必看见自己灵魂的劳苦,便满足。(以赛亚书53;10,11)
这些话论及主,这一整章都在论述祂。“耶和华想要压伤他,使他软弱”描述了主所受的试探,它们是最严重、最痛苦的,因为它们是忍受众地狱的;通过试探,自我之爱被破碎,因而身体被压伤和虚弱。“若耶和华以他的灵魂为赎罪祭”表示如果祂忍受试探以至于死;“他就必看见种”表示神性真理必从祂发出,“种”表示真理,当论及主时,表示神性真理;“必延长日子”表示也必从主发出的神性良善,“长”,因而“延长”论及良善(参看AE629a节),“日子”表示状态。“耶和华的旨意必藉着他的手亨通”表示因此,天上和地上的一切事物,无论总体还是细节,都要被保持在神序中;“灵魂的劳苦”表示通过试探;“他必看见,便满足”表示荣耀。这就是这些话在至高意义上的含义,至高意义论述主。但在相对意义上,它们描述了人类的拯救,主出于神性之爱为人类争战。
经上说,“若耶和华以他的灵魂为赎罪祭”,就好像他是否这样做是值得怀疑的事。但此处所包含的真理与祂自己在约翰福音中说的话所包含的一样:
我舍弃自己的灵魂,我会再取回来;没有人夺去我的灵魂,是我自己舍弃的;我有权枘舍弃,也有权柄再取回。这命令我从我父领受了。(约翰福音10:17,18)
没有人能看到隐藏在这些话里面的奥秘,除非他知道什么叫试探,人通过试探重生。因为在这些试探中,人被保持在他的自由中,由此在他看来,就好像他凭自己争战。事实上,人在试探中所拥有的属灵自由比他没有在试探中时所拥有的更强有力,因为它更内在。除非人在试探中出于这种自由争战,否则他不能变得属灵;因为一切自由都属于爱,故那时人出于对真理的爱,因而出于对永生的爱争战;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内在才能打开,人才能重生。由此可在某种程度上看出,主的这些话包含什么,即:祂出于祂自己的自由争战,最终舍弃祂的灵魂,以便祂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做一切事,从而可以凭祂自己成为公义,祂若不出于祂的自由,就不能成为公义;这就是为何经上说:“我舍弃自己的灵魂;我有权枘舍弃,也有权柄再取回。这命令我从我父领受了。”
那些不知道这个奥秘的人会像阿里乌斯派一样解读这些话,即:主是被收养的,不是神真正的儿子;因此,祂被收养,是因为祂愿意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忍受十字架的死亡;殊不知,这些话涉及祂凭自己的能力从祂的人身与地狱争战,并战胜了它们,还凭自己的能力荣耀了祂的人身,也就是说,把它与祂自己里面的真正神性合一,从而使它成为神性;如果绝对的自由没有留给祂的人身,那么这一切事是绝无可能成就的。这一切清楚表明,为何以赛亚书中说:“如果祂以他的灵魂作为赎罪祭。”自由属于爱,属于意愿,因而属于人的生命,表面上看,自由似乎是他自己的自我,这一点可见于《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141,145节)一书。人必须有自由才能重生,这一点可见于《属天的奥秘》(1937,1947,2876,2881,3145,3158,4031,8700节)。对良善和真理的爱无法以其它方式被植入人,表面上作为他自己的而归给他(AC2877,2879,2880,8700节)。凡被迫所行的,都不与人结合(AC2875,8700节)。自我强迫来自自由,被强迫不是(AC1937,2881节)。一切试探里面都有自由,但这种自由在人里面更内在地来自主,因此,他才会争战,想要获胜,而不是被打败,而没有自由,他不会这样做(AC1937,1947,2881节)。主独自并凭祂自己的能力与所有地狱争战,并战胜它们(AC1692,1813,2816,4295,8273,9937节)。因此,主唯独凭祂自己成为公义(AC1813,2025–2027,9715,9809,10019节)。主的最后试探在客西马尼园和十字架上,那时祂获得了完全的胜利,祂通过这最后的审判征服了地狱,同时荣耀了祂的人身(AC2776,2803,2813,2814,10655,10659,10828节)。
这一切都来自《属天的奥秘》,《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中的以下标题从中摘录的更多:人的自由(可参看NJHD148,149节);总体上的试探(NJHD196-200节);主所受的试探(NJHD201,302节)。
901.“因为他们的作为伴随着他们”表示他们拥有属灵生命,也就是天堂天使的生命。这从“作为”和“伴随着他们”的含义清楚可知:“作为”是指属灵生命,就是天堂天使所拥有的那种(对此,我们稍后会提到);“伴随着他们”是指在他们里面,因为伴随任何人的东西当论及他的生命时,是指在他里面,可以说就是他自己;故经上说“伴随着他们”(follow with them),而不是说“跟随他们”(follow them)。“作为”表示人的生命,因为它们构成他的生命。事实上,人有思维和意愿,以及从这两者而来的行为。在人的思维里面,不在他意愿里面的东西还不在他里面。既在思维里面,也在意愿里面,却不在行为里面的东西的确进入这个人,形成他生命的初始;然而,它却出去并消失了,因为它没有被终止。但在人的意愿里面,并由此在行为里面的东西构成他的生命,并存留下来,无论它是邪恶还是良善。唯独思维并不构成人的生命,这一点可从以下事实看出来:人能思考很多他不意愿的东西,因为他不爱它们。没有行为,人的思维和意愿并不构成他的生命,因为意愿不确定;一个不确定的意愿就像变成蒸汽的水,因为它很容易因反对它的爱而改变。由此可见,作为,也就是意愿的行为表示人的生命。作为、爱、意愿和行为,以及人的生命构成一体(可参看AE842节)。
902.由于此处如启示录中的其它许多经文一样提到“作为”,此处说“他们的作为伴随着他们”,这表示属灵生命,所以要说一说属灵生命是如何获得的,又是如何被当今的信仰摧毁的。属灵生命只有通过照着圣言中的诫命生活才能获得。十诫概括了这些诫命,即:不可通奸,不可偷盗,不可杀人,不可作假见证,不可贪恋他人的财物。这些诫命就是必须遵行的诫命,因为当一个人如此行时,他的作为或行为就是良善,他的生命就变得属灵;一个人避开并恨恶邪恶到何等程度,他就在何等程度上意愿并热爱良善。
事实上,人周围有两个对立的气场,一个来自地狱,一个来自天堂,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的气场来自地狱,良善和由此而来的真理的气场来自天堂;这些气场不影响身体,但影响人的心智,因为它们是属灵的气场,因而是属于爱的情感。人被置于这些的中间;因此,人靠近这一个到何等程度,就远离那一个到何等程度。这就是为何人避开并恨恶它们到何等程度,就在何等程度上意愿并热爱良善和由此而来的真理,因为:
没能人能同时事奉两个主,因为他要么恶这个爱那个。(马太福音6:24)不过,要知道,人必须出于宗教遵行这些诫命,因为它们是主所吩咐的;如果他出于其它任何考虑遵行它们,例如只是考虑到文明或道德的法律,那么他仍是属世的,不会变得属灵。因为当一个人出于宗教行事时,他从心里承认有一位神,有天堂和地狱,以及死后的生活。但当他仅仅出于文明和道德的法律行事时,他可能会以同样的方式行事,而心里可能会否认有一位神、有天堂和地狱,以及死后的生活。即便他避开邪恶,实行良善,那也只是外在形式上的,不是内在形式上的;因此,虽然就身体生活而言,他表面上像个基督徒,但就其灵的生活而言,他内心深处就像个魔鬼。这一切清楚表明,一个人只有通过照着来自主的宗教生活才能变得属灵,或获得属灵生命。
我已经从第三层或至内层天堂的天使那里获得证据,证明这是真的,这些天使处于最大的智慧和最大的幸福。当被问及他们如何成为这样的天使时,他们说,这是因为在世上生活期间,他们认为淫秽的想法是令人发指的,这些想法对他们来说,就是通奸;他们也以同样的方式看待其它罪行:欺诈和非法所得对他们来说,就是偷盗;仇恨和报复对他们来说,就是谋杀;谎言和亵渎对他们来说,就是假见证,等等。当又被问及他们是否做了善行时,他们说,他们热爱贞洁,他们处于贞洁,因为他们认为通奸是令人发指的;他们热爱诚实和公义,因为他们认为欺诈和非法所得是令人发指的;他们热爱邻舍,因为他们认为仇恨和报复是令人发指的;他们热爱真理,因为他们认为谎言和亵渎是令人发指的,等等;他们感知到,当这些邪恶被除去,他们出于贞洁、诚实、公义、仁爱和真理行事时,这不是出于他们自己,而是出于主;因此,凡他们出于这些所做的一切事都是善行,尽管他们貌似出于自己做这些事;正因如此,他们死后被主提升到第三层天堂。由此清楚可知,属灵生命,也就是天堂天使的生命,是如何获得的。
现在要讲一讲这生命是如何被当今信仰摧毁的。当今的信仰是,必须相信父神差遣了祂的儿子,这儿子为我们的罪受了十字架的苦难,通过成全律法而除去律法的定罪;无需善行,这种信仰就会拯救每个人,甚至在死亡的最后一刻拯救他。通过从小被灌输,后来通过讲道被确认的这种信仰,再没有人出于宗教避开邪恶了,只是出于文明和道德的法律避开它们,因此不是因为它们是罪而避开,而是因为它们具有破坏性而避开。请想一想,当一个人认为,主为我们的罪受苦,除去了律法的定罪,并且只要相信这些事,或对它们拥有信仰就会得救,无需善行时,这是不是视十诫的一切诫命和圣言所规定的一切宗教生活,以及教导仁爱的真理为毫无价值。因此,把这些分离,并从人那里除去,他里面还留有任何宗教吗?因为宗教不在于只是思考这个或那个,而在于意愿并实行所思考的;当意愿和实行与思考分离时,就没有宗教了。由此可推知,当今的信仰摧毁了属灵生命,而属灵生命是天堂天使的生命,也是基督徒的生命本身。
进一步考虑一下,为何十诫通过如此大的神迹从西乃山上被颁布;为何它们被刻在两块石版上,又为何这些被放在约柜中,约柜上放有施恩座和基路伯,这些诫命所在的地方被称为至圣所,亚伦每年只有一次被允许进入这至圣所,并带着祭物和香,他若不带着这些而进入,就会死;又为何后来约柜行了这么多的神迹。难道全世界所有人都不知道类似的诫命吗?难道他们的文明法律不规定这些吗?仅凭属世之光,谁不知道为了每个国家的秩序,通奸、偷盗、谋杀、假见证,以及十诫中的其它事都是被禁止的?那么为何这些诫命通过如此多的神迹被颁布,并被看得如此神圣呢?除了叫每个人都可以出于宗教,因而出于神,而不只是出于文明和道德的法律,因而出于自我并为了世界而遵行它们外,还有其它任何原因吗?这就是它们从西乃山上被颁布并神圣的原因;因为出于宗教遵行这些诫命洁净内在人,打开天堂,承认主,使人在灵方面成为天堂天使。这就是为何教会之外那些出于宗教遵行这些诫命的外邦人或民族都得救了,而在那些仅出于文明和道德的法律遵行它们的人当中,无一人得救。
现在调查一下,当今的信仰是否取消了所有这些诫命;当今的信仰是,主为我们的罪受苦,祂通过成全律法除去了律法的定罪,人因这信仰,无需善行就能称义并得救。环顾四周,就会发现在当今基督教界,不照着这信仰生活的人有多少。我知道,他们会回答说,他们是软弱和不完美的人,生在罪中,等等。但谁不能出于宗教思考呢?这是主赐给每个人的;在出于宗教思考这些事的人里面,主会按照他的思考运作一切事。要知道,出于宗教思考这些事的人相信,有一位神,有天堂和地狱,以及死后的生活;但我肯定,不出于宗教思考它们的人是不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