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史公神学著作 《天堂的奥秘(卷2)》创世记第二十一章内义6

《天堂的奥秘(卷2)》创世记第二十一章内义6

【6】在《约翰福音》中,耶稣用水来比喻真理,说:

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约翰福音7:37-38)

《启示录》中说:

宝座中的羔羊必牧养他们,领他们到生命水的泉源。神也必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启示录7:17)

我要将生命泉的水白白赐给那口渴的人喝。(启示录21:6)

这里提到的”活水的江河”和”生命水的泉源”都象征从主或从他的话语而来的真理,因为主就是圣言。仁爱与仁义的良善唯独来自于主,这善是真理的生命。”口渴的人”是指那些热爱真理或处于真理情感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感到对真理的渴求,其它人是无法体会这种”口渴”的。

【7】在《以赛亚书》中,这些真理被称为”救恩的泉源”。经文说:

你们必从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在那日,你们要说:“当称谢耶和华,求告他的名。”(以赛亚书12:3-4)

“泉源”象征圣言或由此而来的教义。这一点在《约珥书》中也得到了体现:

到那日,大山要滴甜酒,小山要流奶子;犹大溪河都有水流。必有泉源从耶和华的殿中流出来,浇灌什亭谷。(约珥书3:18)

在这里,”水”象征真理,而”从耶和华殿中流出的泉源”则象征主的圣言。

【8】《耶利米书》进一步阐述了这一主题:

我必将他们从北方领来,从地极招集;同着他们来的有瞎子、瘸子、他们要哭泣而来。我要照他们的恳求引导他们,领他们到水泉旁走正直的路。他们在其上必不致绊跌。(耶利米书31:8-9)

这段经文中的”正直路上的水泉”显然指的是真理的教义。”北方之地”象征对真理的无知或荒凉状态,”哭泣和恳求”反映了人们悲伤和绝望的心境。而”被领到水泉旁”则意味着在真理中得到恢复和指引。这种情况与夏甲和她儿子的故事相似,都描绘了人们从困境中被引导到真理和救赎的过程。

【9】关于这些,《以赛亚书》中也这样说:

旷野和干旱之地必然欢喜;沙漠也必快乐;又像玫瑰开花,必开花繁盛,乐上加乐,而且欢呼。黎巴嫩的荣耀,并迦密与沙仑的华美,必赐给它。人必看见耶和华的荣耀,我们神的华美。你们要使软弱的手坚壮,无力的膝稳固。……那时,瞎子的眼必睁开;聋子的耳必开通。……在旷野必有水发出;在沙漠必有河涌流。发光的沙要变为水池;干渴之地要变为泉源。(以赛亚书35:1-3,5-7)

这里的”旷野”象征真理的荒凉;”水、河、池、泉源”象征着那些曾在荒凉中的人带来恢复和喜乐的真理,他们的喜乐在那里用许多方式描述。

【10】大卫《诗篇》中说:

耶和华使泉源涌在山谷,流在山间,使野地的走兽得饮,野驴得解其渴。……他从楼阁中浇灌山岭。(诗篇104:10,11,13)

“泉源”象征真理;”山”指对良善和真理的爱;”得饮”象征教导;”野地的走兽”象征靠此而活的人(参774,841,908节);”野驴”象征那些只在理性真理中的人(参1949-1951节)。

【11】摩西五经中说:

约瑟是多结果子的树枝,是泉旁多结果的枝子。(创世记49:22)

“泉”象征主的教义。摩西五经中还说:

耶和华你的神领你进入美地,那地有河、有泉、有源,从山谷和山中流出。(申命记8:7)

“地”象征主的王国和教会(参662,1066,1067,1262,1413,2571节),因仁爱和仁爱的良善,称这“地”为”美”。”河、泉、源”象征由这样的良善而来的真理。同一卷书中还说:

迦南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申命记11:11)。

【12】”水”象征灵性和理性的真理,以及事实性知识的真理,这从以下经文中可见:

看哪,主万军之耶和华从耶路撒冷和犹大,除掉……所倚靠的粮,所仗赖的水(以赛亚书3:1)

拿水来,送给口渴的;拿饼来迎接逃避的。(以赛亚书21:14)

你们在各水边撒种、牧放牛驴的有福了。(以赛亚书32:20)

行事公义、说话正直的……必居高处……他的粮必不缺乏,他的水必不断绝。(以赛亚书33:15-16)

他引导他们经过沙漠。他们并不干渴;他为他们使水从磐石而流,分裂磐石,水就涌出。(以赛亚书48:21;出埃及记17:1-8;民数记20:11,13)

他在旷野分裂磐石,多多地给他们水喝,如从深渊而出。他使水从磐石涌出,叫水如江河下流。(诗篇78:15-16)

这里”磐石”指主,”从其中流出的水、江河和深渊”象征从他而来的真理。

【13】《诗篇》中还有类似的描述:

耶和华使江河变为旷野,叫水泉变为干渴之地。……他使旷野变为水潭,叫干地变为水泉。(诗篇107:33,35)

耶和华的声音发在水上;耶和华在大水之上。(诗篇29:3)

有一道河,这河的分汊使神的城欢喜;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圣所。(诗篇46:4)

诸天藉耶和华的话而造;万象藉他口中的气而成。他聚集海水如垒,收藏深洋在库房。(诗篇33:6-7)

你眷顾地,降下透雨,使地大得肥美。神的河满了水。(诗篇65:9)

神啊,诸水见你,诸水见你就惊惶;深渊也都战抖。云中倒出水来。……你的道在海中;你的路在大水中。(诗篇77:16-17,19)

这些经文中的”水”并非指实际的水,而是象征着灵性的水,即灵性的真理。若按字面解释,这些话语就会失去其深层含义。

《以赛亚书》中也使用了类似的比喻:

你们一切干渴的都当就近水来;没有银钱的也可以来。你们都来,买了吃。(以赛亚书55:1)

《撒迦利亚书》则预言:

那日,必有活水从耶路撒冷出来,一半往东海流,一半往西海流。(撒迦利亚书14:8)

【14】此外,当在圣经中论及教会正建立和已建立的状态时,它被描述为乐园、花园、树林或树木,通常也会用水或河流来描述,这些水和河流灌溉它们,借此表示灵性的、理性的或知识的事物,即真理。就像《创世记》第2章8-9节中的乐园,10-14节经文也用”河流”来描述,这些河流代表关于智慧和聪明的事物(参107-121节)。在圣经的其它地方也有类似的描述,例如:

如接连的山谷,如河旁的园子,如耶和华所栽的沉香树,如水边的香柏树。水要从他的桶里流出;种子要撒在多水之处。(民数记24:6-7)

他将以色列地的种子栽于肥田里,插在大水旁……就渐渐长成,成为蔓延的葡萄树。(以西结书17:5-6)

“葡萄树和葡萄园”象征属灵的教会(参1069节)。同一卷书中还说:

你的母亲好像葡萄树,栽于水旁。因为水多,就多结果子,满生枝子。(以西结书19:10)

亚述曾如黎巴嫩中的香柏树……众水使它长大,深水使它长大。所栽之地有江河围流,汊出的水道延到田野诸树。(以西结书31:3-4)

【15】同一先知书中还说:

河这边与那边的岸上有极多的树木;他对我说:“这水往东方流去,必下到亚拉巴,直到海。所发出来的水必流入海,使海水变甜。这河水所到之处,凡滋生的动物都必生活,并且因这流来的水必有极多的鱼。海水也变甜了,这河水所到之处,百物都必生活。……只是泥泞之地与洼湿之处不得治好,必为盐地。(以西结书47:7-9,11)

这里说的是新耶路撒冷,或主的属灵国度;”流向东方的水”象征源于属天之属灵的事物,即源于属天的真理,也就是源于仁爱和仁义的信仰(参101,1250节);”流向平原”象征理性的教义(参2418,2450节);”流向海”象征流向知识,”海”是知识的集合(参28节);”爬行的活物”象征它们的乐趣(参746,909,994节),这些乐趣将”因河水”而活,即因源于属天之属灵的事物而活;”许多鱼”象征可应用的知识的丰富(参40,991节);”泥泞和沼泽”象征不可应用和不洁净的东西;”成为盐地”象征荒废(参2455节)。类似的表达还有:

倚靠耶和华的人有福了……他必像树栽于水旁,在河边扎根。(耶利米书17:7-8)

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诗篇1:3)

天使又指示我在城内街道当中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从神和羔羊的宝座流出来。在河这边与那边有生命树,结十二样果子。(启示录22:1-2)

【16】在圣经的内在意义中,”水”象征真理。因此,在犹太教会中,为了在天使面前进行象征性的表达(因为天使们从灵性角度理解这些仪式),命令祭司和利未人在接近服事时要用水洗涤,这水来自帐幕和祭坛之间的盆,之后来自铜海和圣殿周围的其他盆,这些都是代替泉水的。同样,为了象征性表达,规定了”除罪的水或洁净的水要洒在利未人身上”(民数记8:7);”从红母牛灰中取的除污水”(民数记19:2-19);”从米甸人那里掳来的战利品要用水洁净”(民数记31:19-25)。

【17】”从磐石中流出的水”,(出埃及记17:1-8;民数记20:1-13)象征并代表从主而来的属灵或信仰真理的丰富。”被木头治好的苦水”(出埃及记15:22-25)象征并代表那些不讨人喜欢的真理,通过良善或其情感,变得可以接受和令人愉快(”木头”象征情感或意志方面的良善,参643节)。

从这些现在可以知道”水”在圣经中的含义,因此也知道洗礼中的”水”的含义。关于这点,主在《约翰福音》中如此说:

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约翰福音3:5)

这里的”水”是信仰的属灵之物,”圣灵”是信仰的属天之物,因此洗礼是主通过信仰的真理和良善来重生人的象征。重生不是通过洗礼就能实现的,而是通过洗礼所象征的生活;基督徒因为有圣经,所以有信仰的真理,他们将进入这种生活。

2703、”将皮袋盛满了水”象征由此而来的真理,这从”水”象征真理的含义可以看出,如上所述。

2704、”给孩子喝”象征在属灵事物上的教导。这种解释基于两个含义:一是“给……喝”象征在真理上进行教导,二是”孩子”象征与真理相关的属灵事物(参见2697节)。

这个教导的状态,是那些从荒凉或孤寂中走出来的人所经历的第三个阶段。当他们进入启示或天堂之光的状态时(如前面第18节经文所述,参见2699节的解释),他们会产生强烈的渴望去认识和学习真理。在这种渴望的驱使下,他们能够轻松且几乎自然地吸收真理。

对于在地上的人来说,这些真理来自主的圣经或教义。而对于在天上的人来说,这些真理则来自天使的教导。天使们认为,没有什么比教导新来的弟兄认识天堂秩序的真理和良善更让他们感到快乐和幸福的了。这些真理和良善最终都指向一个目标:引导人归向主。

2705、第二十节 神与这孩子同在,他就渐长,住在旷野,成了弓箭手。

“神与这孩子同在”象征主与属灵之人同在;”他就渐长”象征增长;”住在旷野”象征相对模糊的状态;”成了弓箭手”象征属灵教会的人。

2706、”神与这孩子同在”象征主与属灵之人同在。这个含义源于”神与……同在”和”孩子”这两个概念。主确实与每个人同在,因为生命只能来源于他,他以最细微的方式掌管着一切,甚至包括最邪恶之人和地狱中的存在。然而,这种同在的方式会因人们接受生命的不同程度而有所差异。

对那些错误接受并扭曲主的良善与真理之生命的人,虽然主仍然同在,并尽可能地引导他们向良善,但这种同在对他们来说就像是缺席。这种”缺席”的程度与他们的邪恶离良善的距离,伪谬离真理的距离相当。

相反,对那些接受主的良善与真理之爱的生命的人,主的同在是明显的,其程度取决于他们接受的程度。这可以比作太阳对植物的影响:太阳以热和光存在于世界的植物中,但其效果取决于植物接受的程度。

在这段经文中,”孩子”象征关于真理的属灵方面。它不仅指属灵的人,还象征属灵教会的成员,以及属灵教会本身,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指向主的属灵王国。当我们说某物象征属灵的,比如这里的”孩子”象征关于真理的属灵方面,实际上是在说它象征属灵的人。因为没有主体,就不存在属灵的说法。这种解释方法也适用于其它在抽象意义上使用的概念。

2707、”他就渐长”显然表示增长,无需进一步解释。

2708、”住在旷野”象征相对模糊的状态。从”住”象征生活(参2451节)和”旷野”象征生命力微弱(参见1927节)可以得出这一含义。这里的”相对模糊状态”是指属灵教会相对于属天教会的状态,或者说属灵之人相对于属天之人的状态。

属天之人沉浸在良善的情感中,而属灵之人则在真理的情感中。属天之人拥有直接领受的能力,而属灵之人则依靠良心的指引。对属天之人来说,主如同太阳般显现,而对属灵之人来说,主则如月亮(参1521,1530,1531,2495节)。对前者而言,从主而来的光如同视觉之光,能直接领受良善和真理,犹如太阳的日光;而对后者来说,从主而来的光则如同月亮的夜光,因此相对模糊。

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属天之人处于对主的爱中,因此直接体验主的生命;而属灵之人则通过对邻舍的仁义和信仰来体验主的生命,因此相对间接和模糊。因此,属天之人不会对信仰及其真理进行推理,而是从良善中直接领受真理;相反,属灵之人则需要讨论和推理信仰的真理,因为他们是通过真理来认识良善。

此外,对属天之人而言,爱的良善被直接植入了他们心智的意志部分,这是人主要生命力的所在;而对属灵之人来说,爱的良善则被植入到理智部分,这是人次要生命力的所在。这就是属灵之人相对模糊的根本原因(参81,202,337,765,784,895,1114-1125,1155,1577,1824,2048,2088,2227,2454,2507节)。

在这段经文中,这种相对的模糊状态被比喻为”旷野”。

【2】”旷野”在圣经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烟稀少、未经开垦之地,二是指完全无人居住、未经开垦之地。当指人烟稀少、未经开垦之地,即有少量住所、羊圈、牧场和水源的地方时,它象征那些相对而言生命和光明较少的人或状态,就如属灵之人相对于属天之人而言。当指完全无人居住或未经开垦之地时,即没有住所、羊圈、牧场和水源的地方时,它则象征那些在良善方面荒废、在真理方面荒凉的人。

【3】”旷野”指人烟稀少、未经开垦之地,即有少量住所、羊圈、牧场和水源的地方,这可从以下经文中得到证实:

航海的和海中所有的,海岛和其上的居民,都当向耶和华唱新歌,从地极赞美他!旷野和其中的城邑要扬声;基达人居住的村庄也当欢呼。西拉的居民要歌唱,在山顶上呼喊。(以赛亚书42:10-11)

我要与他们立平安的约,使恶兽从境内断绝,他们就必安居在旷野,躺卧在林中。我必使他们和我山的四围成为福源……田野的树必结果,地也必有出产。(以西结书34:25-27)

这里指的是属灵之人。《何西阿书》中说:

我必领她到旷野,对她说安慰的话。从那里我必赐她葡萄园。(何西阿书2:14-15)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