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诗篇》中说:
滴在旷野的草场上;小山以欢乐束腰。草场以羊群为衣;谷中也长满了五谷。(诗篇65:12-13)
《以赛亚书》中说:
我要使旷野变为水池,使干地变为涌泉。我要在旷野种上香柏树、皂荚树、番石榴树和橄榄树。我要在沙漠中栽上松树、杉树和黄杨树。好叫人看见、知道、思想、明白;这是耶和华的手所做的,是以色列的圣者所造的。(以赛亚书41:18-20)
这里讲的是那些处于真理无知状态的人(即外邦人)的重生,以及那些处于荒凉中之人的启发和教导。”旷野”用来形容他们;”香柏树、番石榴树和橄榄树”象征内在人的真理和良善;”松树”象征外在人。类似的表达还有:
耶和华使江河变为旱野,叫水泉变为干渴之地。他使旷野变为水潭,叫旱地变为水泉。”(诗篇107:33,35)
旷野和干旱之地必然欢喜;沙漠也必快乐;又像玫瑰开花。必开花繁盛……在旷野必有水发出;在沙漠必有河涌流。(以赛亚书35:1-2,6)
你必像浇灌的园子,又像水流不绝的泉源。你们中间必有人建造久已荒废之处。(以赛亚书58:11-12)
等到圣灵从上浇灌我们,旷野就变为肥田,肥田看如树林。那时,公平要居住在旷野;公义要居住在肥田。(以赛亚书32:15-16)
【5】”旷野”也表示完全无人居住或未经开垦之地,即没有住所、羊圈、牧场和水源的地方,因此象征那些在良善方面荒废、在真理方面荒凉的人,这也可从圣经中得到证实。这种旷野有两层含义,即指那些后来被改造的人,以及那些无法被改造的人。关于那些后来被改造的人,如这里提到的夏甲和她的儿子,《耶利米书》中说:
耶和华如此说:“你幼年的恩爱,婚姻的爱情,你怎样在旷野,在未曾耕种之地跟随我,我都记得。”(耶利米书2:2)
这里指的是耶路撒冷,即古代属灵的教会。摩西五经中说:
耶和华的份本是他的百姓;他的产业本是雅各。耶和华遇见他在旷野,荒凉野兽吼叫之地,就环绕他,看顾他,保护他,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申命记32:9-10)
大卫《诗篇》中说:
他们在旷野荒地漂流,寻不见可住的城邑。(诗篇107:4)
这里指的是那些处于真理荒凉中并被改造的人。《以西结书》中说:
我必带你们到外邦人的旷野,在那里当面刑罚你们。我怎样在埃及地的刑罚你们的祖宗,也必照样刑罚你们。(以西结书20:35-36)
这里同样指的是那些被荒废、荒凉并被改造的人。
这里讲的是属灵的教会,尽管它已有人居住和耕种,但相对属天教会而言仍被称为”旷野”,因为经文说”公平要居住在旷野,公义要居住在肥田”。”旷野”是一种相对模糊的状态,这从以上经文中可以看出,它被称为旷野,也被称为树林。《耶利米书》中明确说道:
这世代的人哪,你们要看明耶和华的话。我岂向以色列成为旷野呢?或作幽暗之地呢?(耶利米书2:31)
【6】以色列民在旷野中的旅程和漂泊代表的不是别的,正是信徒在改造之前的荒废和荒凉状态,因此也是他们的试炼。因为当他们处于属灵试炼中时,他们就处于荒废和荒凉之中,这也可从摩西的这些话中得到证实:
你们在旷野所行的路上,也曾见耶和华-你们的 神抚养你们,如同人抚养儿子一般,直等你们来到这地方。(申命记1:31)
你也要记念耶和华你的神在旷野引导你这四十年,是要苦炼你,试验你,要知道你心内如何,肯守他的诫命不肯。他苦炼你,任你饥饿,将你和你列祖所不认识的吗哪赐给你吃,使你知道,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申命记8:2-3)
不可忘记耶和华你的神在旷野引导你的路程,在那大而可怕的旷野,那里有火蛇、蝎子、干旱无水之地。他曾为你使水从坚硬的磐石中流出来,又在旷野将你列祖所不认识的吗哪赐给你吃,是要苦炼你,试验你,叫你终久享福。(申命记8:15-16)
这里的”旷野”象征那些经历试探之人所处的荒废和荒凉状态。他们”在旷野四十年的旅程和漂泊”描述了争战中的教会的全部状态,即他们如何靠自己失败,但靠主得胜。
【7】约翰所说的”逃到旷野的妇人”也无非是指教会所受的试探,关于这点,经文如此说:
那生了男孩子的妇人逃到旷野,在那里有神给她预备的地方。……有大鹰的两个翅膀赐给妇人,叫她能飞到旷野,到自己的地方。蛇就在妇人身后,从口中吐出水来,像河一样,要将妇人冲去。地却帮助妇人,开口吞了从龙口吐出来的水。(启示录12:6,14-16)
【8】关于完全荒废的教会,以及那些在良善和真理方面完全荒废、无法改造的人,”旷野”一词被如此预言,如经上所言:
我要使江河变为旷野;其中的鱼因无水腥臭,干渴而死。我要使诸天以黑暗为衣服。(以赛亚书50:2-3)
你的圣邑变为旷野,锡安成为旷野,耶路撒冷成为荒场。(以赛亚书64:10)
我观看,不料,肥田变为旷野;一切城邑在耶和华面前被拆毁。(耶利米书4:26)
许多牧人毁坏了我的葡萄园,践踏了我的分,使我美好的分变为荒凉的旷野。他们使地荒凉;地既荒凉,就向我悲哀。全地荒凉,因无人介意。灭命的都来到旷野中的高处。(耶利米书12:10-12)
火烧灭了旷野的草场,火焰烧尽田野的树木。溪水干涸,火也烧灭了旷野的草场。(约珥书1:19-20)
使世界如同荒野,使城邑倾覆。(以赛亚书14:17)
这里指的是路西弗。
论海旁旷野的默示:有仇敌从旷野,从可怕之地而来,好像南方的旋风……(以赛亚书21:1及后续)
“海旁旷野”指的是通过知识和由此产生的推理而被荒废的真理。
【9】从这些经文中可以明白,以下关于施洗约翰的话是什么意思:
以赛亚说:”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预备主的道,修直他的路。”(马太福音3:3;马可福音1:3;路加福音3:4;约翰福音1:23;以赛亚书40:3)
这象征着当时教会已经完全荒废,以至于不再有任何良善和真理。这一点从当时没有人知道人有内在的生命,也不知道圣经里有内在的含义,更不知道弥赛亚或基督将来要永远拯救他们这一事实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因此,《路加福音》1:80中说约翰”住在旷野,直到他显明在以色列人面前的日子”的含义也就清楚了。
还有,《马太福音》3:1及后续经文中说他”在犹太的旷野传道”,以及《马可福音》1:4中说他”在旷野施洗”,这些都是在表现教会的状态。从”旷野”的含义中,我们也可以明白为什么主多次”退到旷野”(马太福音4:1;15:32至末尾;马可福音1:12,13,35,45;6:31-36;路加福音4:1;5:16;9:10及后续;约翰福音11:54)。同样,从”山”的含义中,我们可以明白为什么主常常上山(马太福音14:23;15:29-31;17:1及后续;28:16,17;马可福音3:13,14;6:46;9:2-9;路加福音6:12,13;9:18;约翰福音6:15)。
2709、”成了弓箭手”象征属灵教会的人。这一点从”标枪、箭或箭矢”象征真理,以及”弓”象征教义可以看出(参2686节)。属灵教会的人过去被称为”弓箭手”,因为他们用真理来保护自己,并讨论真理,这与属天教会的人不同,后者因良善而得到保护,不讨论真理(参2708节)。属灵教会的人用来保护自己和讨论的真理,来自他们所承认的教义。
【2】属灵的人过去被称为射手和弓箭手,教义被称为弓和箭袋,教义的真理或更确切地说是教义被称为箭、标枪和箭矢,这一点在大卫的话中进一步得到证实:
以法莲的子孙带着兵器,拿着弓,临阵之日转身退后。(诗篇78:9)
“以法莲”代表教会(对圣经)的理解。《士师记》中说:
骑白驴的,坐绣花毯子上的,行路的,你们都当传扬。在远离弓箭响声打水之处,人必诉说耶和华公义的作为,就是他在以色列中公义的作为。(士师记5:10-11)
《以赛亚书》中还说:
自我出胎,耶和华就选召我;自出母腹,他就提我的名。他使我的口如快刀,将我藏在他手荫之下;又使我成为磨亮的箭,将我藏在他箭袋之中。对我说:你是我的仆人以色列,我必因你得荣耀。(以赛亚书49:1-3)
“以色列”象征属灵的教会。
【3】在大卫的话中:
少年时所生的儿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箭袋充满的人便为有福。(诗篇127:4-5)
“箭袋”象征良善和真理的教义。《哈巴谷书》中说:
因你的箭射出发光,你的枪闪出光耀,日月都在本宫停住。(哈巴谷书3:11)
约阿施王在以利沙的命令下,从窗户射箭,以利沙说:”这是耶和华的得胜箭,就是战胜亚兰人的箭”(列王纪下13:16-18),这些话象征着关于良善和真理之教义的奥秘。
【4】正如圣经中的许多事物一样,”标枪、箭矢、箭、弓、射手”也有相反的含义,象征伪谬、伪谬的教义和那些处于伪谬中的人,如经上所说:
约瑟是多结果子的树枝,是泉旁多结果的枝子。他的枝条探出墙外。弓箭手将他苦害,向他射箭,逼迫他。(创世记49:22-23)
他们弯起舌头像弓一样,为要说谎话。他们在国中增长势力,不是为行诚实,乃是恶上加恶,并不认识我。……他们的舌头是毒箭,说话诡诈。(耶利米书9:3,8)
他们磨舌如刀,发出苦毒的言语,好像比准了的箭,要在暗地射完全人。他们忽然射他,并不惧怕。他们彼此勉励设下恶计;他们商量暗设网罗。(诗篇64:3-5)
看哪,恶人弯弓,把箭搭在弦上,要在暗中射那心里正直的人。(诗篇11:2)
他的诚实是大小的盾牌。你必不怕黑夜的惊骇,或是白日飞的箭。(诗篇91:4-5)
2710、在这节经文中描述了属灵教会的状态,即相对于属天教会的状态而言是模糊的,且常处于争战之中。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属灵教会的成员并非直接从良善本身认识真理,而是通过教义来理解真理。这与属天教会的成员有着本质的区别。
2711、第二十一节 他住在巴兰的旷野;他母亲从埃及地给他娶了一个妻子。
“住在巴兰的旷野”象征属灵人在良善方面的生活;这里的”旷野”,如前所述,是相对模糊的状态;”巴兰”象征主的神性之人所发出的光照;”他的母亲给他娶”象征对真理的情感;”埃及地的妻子”象征属灵教会之人对事实性知识的情感。
2712、”住在巴兰的旷野”象征属灵人在良善方面的生活。这从”住”的含义可以看出,它是指真理的良善,或属灵的良善,也就是属灵人所具有的良善。这种生活状态的具体特质通过”住在巴兰的旷野”这个描述来展现,我们稍后会详细解释。
“住”这个词在圣经中常常用来表示良善,或对真理的情感。这一点可以从圣经中多处提到”城”的经文中看出。在这些经文中,”城”象征真理,而”无人居住”则表示缺乏良善。真理应该被良善所充满,就像城中应该有居民一样。没有良善的真理,就如同一座空城。例如经上所说:
我使他们的街道荒凉,无人经过;他们的城邑毁灭,无人居住。(西番雅书3:6)
【2】《耶利米书》中说:
耶和华引导我们经过旷野……无人经过,无人居住的地方……使他的地荒凉,城邑被焚毁,无人居住。(耶利米书2:6,15)
各城都被撇弃,无人居住。(耶利米书4:29)
在耶路撒冷荒凉的街上无人,无居民,无牲畜。(耶利米书33:10)
“街”象征真理(参2336节),”无人”象征缺乏属天的良善,”无居民”象征没有属灵的良善,”无牲畜”则象征没有自然的良善。同一先知书中还说:
摩押的城邑必致荒凉,无人居住。(耶利米书48:9)
【3】在先知书中,每个表达都包含真理和良善的结合,因此当说到”城邑荒凉”时,经文也会加上”无人居住”,这是因为”城”象征真理,而”居住”象征良善,否则在说城邑荒凉后再说无人居住就是多余的。同样,有一些固定的词语表示属天的良善、属灵的良善,以及真理。例如,《以赛亚书》中说:
你的后裔必得多国为业,他们必使荒凉的城邑有人居住。(以赛亚书54:3)
这里”得为业”是指属天的良善,”居住”是指属灵的良善。同一先知书中还描述:
我的选民必承受,我的仆人要在那里居住。(以赛亚书65:9)
【4】大卫《诗篇》中说:
神要拯救锡安,建造犹大的城邑。他的仆人要在那里居住,又要得以为业。爱他名的人也要住在其中。(诗篇69:35-36)
“居住并得为业”是指属天的良善,”居住”是指属灵的良善,《以赛亚书》中还说:
论到耶路撒冷说:必有人居住;论到犹大的城邑说,必被建造。(以赛亚书44:26)
这里”居住”是指属灵教会的良善,即”耶路撒冷”。圣经中的词语在如此大的程度上用于它们各自的良善和真理,以至于仅仅通过了解这些词语的用法,就可以知道它所普遍论及的是什么。
2713、”旷野”这个词在这里象征着一种相对的模糊状态。这种解释是基于”旷野”在圣经中的特定含义。具体来说,当我们讨论属灵人的状态时,”旷野”代表了一种相对于属天人而言的模糊或不清晰的状态。这一解释在之前的2708节中已经详细讨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