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佛教文化

五、佛教文化

除了北方游牧民族在中国文化中融合,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外来因素恐怕非佛教莫属。

佛教在古印度诞生后,在本地经历了大致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乘佛教四个阶段,从南北两个方向向东传播,西传方面,因为亚欧非大陆上的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这些大版图帝国相继出现,以及波斯宗教、伊斯兰教在中西亚强势的影响,有所传播但是最终式微,主要影响领域还在东方。据说因着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版图已经到达印度河平原,佛教当时已经在地中海区域有所影响。波斯的祆教,也叫琐罗亚斯德教,也叫拜火教,其分支摩尼教,传到中国也叫明教,影响了大明王朝建立。摩尼教吸收了基督教、佛教的部分教义,传到中国又受佛教和道教影响。伊斯兰教的苏菲派据说受到佛教、袄教、古希腊思想、基督教的多重影响。佛法东传会兴盛据说也是释迦牟尼本人生前的预见。从北传播是先传播到中亚地区一些西域古国如安息或叫帕提亚帝国、贵霜帝国、康居国、于阗国、龟兹国、大夏、大月氏等,经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后到日本、朝鲜半岛及越南,以及经尼泊尔入西藏,影响遍及第一阶梯高原地区包括蒙古,从南传播则先从锡兰,就是如今的斯里兰卡岛兴盛,而后遍及整个中南半岛国家和中国云南部分地区,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地区由于地理原因和传入了大乘佛教而导致式微,该地区后受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带来的伊斯兰教影响。此外东南亚地区只有菲律宾和从印尼群岛独立出来不久的东帝汶分别受西方殖民地时期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影响而大多信奉天主教。北传佛教经丝绸之路传播的主要是大乘佛教,经尼泊尔进入高原地区的则主要是后期的密乘佛教,称为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则主要是小乘佛教,或叫上座部佛教更准确。汉传佛教主要是大乘佛教,以及藏传佛教和云南部分地区的上座部佛教。在中亚地区西域古国还有回鹘佛教,在西域、敦煌地区出土了很多古文献。在印度原始佛教出现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期,逐渐分化为上座部与大众部两大派别。到1世纪中国东汉时期,进入大乘佛教阶段,由大众部而来的大乘佛教兴起,主要有中观派或叫空宗和瑜珈派或叫有宗两个派别,前者创立于龙树,其哲学思想强调“空”性,后者来源于古印度六派哲学的瑜伽派,强调瑜伽的修行方法,后两派逐渐融合为中观瑜伽行派。到7世纪中国唐朝时期,佛教因自身原因及吸收在印度社会逐渐占优的婆罗门教思想和其他宗教思想逐渐密教化,进入密乘佛教时期,8、9世纪间商羯罗改革婆罗门教吸收部分佛教、耆那教思想,成为了如今印度教的开端,此后佛教式微,因穆斯林的侵入而在印度绝迹。

佛教思想总体宠大,笔者依资料和理解而尝试论述,如若生错还望谅解指正。

佛教基本思想为反对婆罗门教宿命论的缘起论,是指一切现象皆是因缘所生之果,一切皆是因果,且本性为空才有,概括为真空妙有、缘起性空、因缘果报。初以“四圣谛”传讲众生生死流转以及解脱之道的缘起道理,激发众生厌苦修道的决心,“四圣谛”为苦、集、灭、道,苦谛意在明悟人生多苦,说明苦果的缘起和种类,集谛是指造成苦果的根因在于烦恼与烦恼造成的诸业行,灭谛就是出离苦果,不再有苦果的状态,道谛则指出离苦果的方法,或叫法门,有八万四千烦恼造就苦果,也有八万四千法门出离苦果,万千法门中,有三十七道品,更核心的是八正道,为正见(破除偏见、相对之见,见四谛分明)、正志(或叫正思维,思四谛,离诸杂念)、正语(正当的说话)、正业(正当的行为)、正命(走合适的修行道路,正当的生活)、正勤(或叫精进,勤修戒定慧之道,除去烦恼习气,一心专修无有间歇,不断精进)、正念(思念戒定慧正道,觉知自我,不生邪恶心念)、正定(禅定,修止与观,止为念保持在单一之定境,意在暂伏烦恼,观为定中生智慧明白一切实相,意在除去烦恼),在正定中生智慧,以中观得中道,就是在智慧中看到合适的、正确的身心内外的该有的动,及保持在此动中的指导原则,就是中道,中道才是最终灭谛中的出离苦果的状态该行的道。为明因缘果报、因果相随,一世因果因吸收婆罗门教业报轮回思想而成为三世因果思想,有十二因缘的基础缘起思想,前一状态或阶段为后一状态或阶段的缘,前后阶段是为因果,十二阶段为无明(也叫痴、妄生执著,谓之无明,导致人生无常,是一切烦恼的总称)、行(在无明的状态下一切行为,所造的善业与恶业)、识(业识,指精神本体带着业行去投胎的活动)、名色(心识,指初胎生成,生成为意识活动的人体)、六入(指六根或叫六识,五感或叫五识加意识,生成人体后会生成六根,等待外界信息进入)、触(指人体的肉体和精神与外界接触,产生交感)、受(指接触后人的种种苦乐感受)、爱(指因为有种种苦乐感受而有所贪爱)、取(指人因贪爱而生的种种意愿、追求)、有(指各种意愿、追求导致的人一生的思想行为的业力总和)、生(指人得生的缘由在于前世业力)、老死(指人生最大的烦恼是老死,老死是生的果,有生才有死),最终老死导致回到投胎后初生无明的状态,此为十二因缘循环,建立于三世因果的观念。缘起思想,十二因缘为基础,是业惑缘起,烦恼恶业生苦果,六道展转、生死轮回。在十二因缘基础上,还有不同宗派的缘起观念。有赖耶缘起,指阿赖耶识(在六识及第七识业识、也叫末那识,后的第八识、心识),是导致业识的种子,种子导致业,在业惑缘起循环更深层,还有心识种子的缘起循环。还有真如缘起,是指众生心识之阿赖耶识,虽是发动一切现象的本源,但其内藏如来真心,也叫称心真如,导致一切,是谓真如缘起。还有法界缘起,是指出离苦果的万千法门是真如的体现,万法通融,万法本身及因万法而有的一切现象本身即缘起,是叫法界缘起。佛法中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即指唯有如来真心显现出一切,唯有心识显现出万法,导致一切随万法变化。此外为明空性,还有四大、五蕴、万法皆空,三法印或是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等等,不多论述。佛教的“三界”应源于根据禅修的程度和想象,对世俗世界的划分,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佛教的“五道”,后增加阿修罗道为“六道”,则应源于经验和吠陀神话传说,而对世间“有情”类的划分,即天(神)、人、阿修罗、畜牲、饿鬼、地狱,佛教的创世说,则形成较晚,也是因为业与惑,即造作与烦恼,“共业”造成这个世界,“不共业”造成“有情”类及其环境,对于这个世界则在不同典籍有不同记录,比较著名的是“须弥山”和“三千大千世界”,来自于婆罗门教,还有“十方三世”、“十方三世诸佛”及“娑婆世界”的时空观,来源似乎与“三界”类似。

佛教诸法有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及显乘、密乘之分,乘是指渡过人生苦果之海、出离苦境,之所以分出不同乘法,是因人心不同,需要适合各自的乘法。引用禅宗六祖慧能解释三乘法与佛法所说的最上乘的话,“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缘觉、声闻即中、小乘,或相对大乘统称为小乘,声闻乘以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的四谛为乘,缘觉乘以十二因缘为乘,观十二因缘觉真谛理,始观无明乃至老死,次观无明灭乃至老死灭,由此因缘生灭,即悟非生非灭。菩萨乘是大乘,求无上菩提(菩提为觉悟,指最高觉悟境界),愿度一切众生,修六度万行,以六度为乘去往彼岸、永保中道,六度,或叫六波罗蜜,为布施(包括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分别是通过财物、领悟、善心积累功德,度人、度己)、持戒(有基础五戒,不杀生、不邪淫、不偷盗、不说谎、不饮酒,还有更多处境戒,意在除去贪爱)、忍辱(坦然对待各种挫折、困难处境,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意在除去嗔恨)、精进(学无止境,有过则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意在尽可能去除无明、愚痴)、禅定(禅指静虑、自然而然,静虑生定,定生智慧,定是从戒到慧的桥梁,禅定以求觉悟,或渐悟或顿悟)、般若(意为智慧,觉悟得智慧,以求看清一切实相,度己、度人)。小乘在道谛上是倾向求除烦恼,以了解或理解真谛与按真谛而行之修行来求无小我,大乘在道谛上是倾向求证菩提,以觉悟智慧、普度众生之修行来实现大我。对于显乘和密乘之分,显、密是指修行的法门是否公开于众,因为密乘来源于印度佛教后期,追求即身成佛,在大乘发展到唯识法相的形而上的部分而轻忽实修的时期出现,实际吸收了认为是走捷径的方法,多有欺骗与邪术。

汉传佛教自大概两汉间从西域古国传入,初期有标志性的第一座寺庙白马寺和第一部汉译佛经《四十二章经》,此后到两晋开始普遍,在南北朝普及民间。“五胡乱华”以及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期间的自然及社会环境对佛教在中国普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胡人政权本就通佛教,或为了在意识形态上统治汉人,还是当时处于气候寒冷期导致农业减产,以及社会兵荒马乱的环境,都导致了社会中压抑、担忧惧怕的氛围以及寻求精神寄托的心理。尤其体现于魏晋风度包括玄学在社会中的兴起以及南北朝期间佛教的流行,有句诗写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当时社会中佛教建筑、雕塑普遍,中国的四大石窟莫不开建于此时期。另一方面,灭佛运动也从统治者中兴起,延续到唐、宋时期,不仅因为佛教是外来宗教,更是因为佛教对社会造成的出世影响,佛学能带给人的叫出离心,佛门尤其出家信众多了会造成社会框架的消散。此后,唐、宋时期政治相对开明、文化包容兴盛,佛教在中国社会也普及兴盛,并且有度牒制度、设立僧官,由官府给予僧侣以及道教的道士出家凭证,限制私自出家。蒙元及满清统治阶层崇奉藏传佛教也就是喇嘛教,汉传佛教也受到保护,明朝太祖朱元璋本身有当过僧侣的经历,于是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在古代中国社会一直延续下去。

释迦牟尼去世,或叫佛陀涅槃,或叫佛灭后的四五百年间,古印度的小乘佛教部派众多,往往为很小的问题争执不休,动辄结团分派。分裂严重失去了统一教化的力量,龙树的般若空的大乘佛教应运而生;佛灭后约一千年之间,由于唯识有的思想抬头,古印度的大乘佛教分成了空、有二宗;再然后,密宗的兴起又将大乘佛教分为显、密二教,把空、有二宗,归入显教一类。佛教传入中国后,最初没有宗派门户之见,在西晋灭亡后的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期间,由于南北政治独立而形成南北不同的学风,由于佛典的大量译成,以及佛教僧人对于佛法的分类判摄、寺院经济的成熟,才有宗派的出现。隋唐时的分宗别派,标志这一外来宗教完成了中国化进程,完全融入中国社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这些宗派可被概括为汉传佛教十三宗,以及隋唐时影响较大后传承断绝的三阶教,其中除了成实宗(小乘空宗)与俱舍宗(小乘有宗)属于小乘后渐衰弱,都属大乘,大乘十一宗派中涅槃宗归入天台宗,摄论宗归入唯识宗,地论宗归入华严宗,故剩现存八大宗——性、相、台、贤、禅、净、律、密,详名包括别名是,嘉祥宗/三论宗/法性宗、慈恩宗/瑜伽宗/法相宗/唯识宗、天台宗/法华宗、贤首宗/华严宗/法界宗、禅宗/佛心宗、净土宗/念佛宗/莲宗、律宗/四分律宗/南山宗/南山律宗、密宗/真言宗。有一偈(佛教颂词,类似诗的有韵文辞)“密富禅贫方便净,唯识耐烦嘉祥空。传统华严修身律,义理组织天台宗”可概括八宗特点。

禅宗和净土宗在民间最为普及,此外是密宗。密宗属于密乘比较坑人,其“方便”法门消耗时间金钱是富人修习的,故称“密富”。

禅宗是中国化最为典型的中国佛教宗派,影响最广,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又由于以传佛心印(众生本具之真心,因不更改称为印契)以觉悟众生心性的本原佛性为主旨,故又称佛心宗。禅宗历史上有“西天二十八祖”和“东土六祖”,南北朝时期禅宗祖师菩提达摩从印度来东土,走水路从广州上下九登岸后北上,在南梁经历与梁武帝一番无趣谈话后传说“一苇渡江”在北魏传法,后据传在少林寺面壁九年,悟出一套能让中原人接受的佛法,就是东土禅宗,此时处于遇而未信的状态;后传衣钵给二祖慧可,禅宗处于信而未修的状态,到三祖僧璨,禅宗才有信有修;到四祖道信和五祖泓忍,开始“农禅并举”,发展寺院经济,四祖寺和五祖寺都位于湖北黄梅,也是禅宗历史上的“东山法门”时期,弟子开始大增;五祖泓忍弟子上千,据说有十大弟子,其中神秀和六祖慧能最为突出,分别开创北宗禅和南宗禅,前者主张渐悟,后者主张顿悟,是禅宗的“南秀北能”、“南顿北渐”时期。据说六祖慧能听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的“因无所住而生其心”而顿悟,因“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子,比神秀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高明,而得授五祖弘忍的衣钵。到六祖慧能后禅宗开始大为兴盛,慧能时开始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风,因经历了神秀与其的衣钵之争,“教外别传”指的就是指僧侣内部出现的这种问题所以要传于教外,也从此只传佛心印不传衣钵,据说衣钵被武则天收去;六祖弟子中有三脉最有影响,有荷泽宗神会一脉,神会是神秀的弟子,神秀因武则天召唤入宫而让弟子去慧能那里,后神会回到洛阳将南宗禅传到中原,北宗禅渐渐衰落,荷泽宗也没有传下来,对于《六祖坛经》,据说是六祖慧能的弟子法海等集录,也有说是来自神会;另外两脉是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传衍出了禅宗的五家七宗,尤其是临济宗和曹洞宗,唐宋时有“临天下,洞一隅”的说法,五家七宗中其他家也渐渐失传,所以真正传于后世的禅宗是临济宗和曹洞宗,少林寺属于曹洞宗;另外朝鲜半岛上禅宗最有影响的是曹溪宗,是六祖慧能的后代弟子道义所传,曹溪指的是慧能传法的地方,今广东韶关的南华寺,唐宋古文八大家的柳宗元和诗豪刘禹锡有“凡天下言禅者,皆本曹溪”之说,六祖慧能所传的南宗禅也叫曹溪禅;禅宗传到日本也以临济宗和曹洞宗最为突出,因与日本“武士道”精神吻合,深受幕府时期武士欢迎,且两宗受支持人群不同,有“临济将军,曹洞土民”的说法,到二十世纪初日本禅宗的铃木大拙和铃木俊隆将禅宗的理论和实践分别带到了西方社会;铃木大拙属于临济宗,临济宗重视公案(禅宗中用于开悟的言行故事),公案难以西方民众中普及,铃木大拙将禅结合日本文化用西方思维介绍给了西方社会,铃木俊隆则属于曹洞宗,主张只管打坐,这是西方民众可以参与的。因修习禅宗不需要富足反而安贫乐道,故称“禅贫”。另外嵩山少林寺是禅宗祖庭,少林寺的中国武术很出名,有“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七十二绝技”的说法,少林武功的来源在文学影视作品中被归于达摩祖师,但真实来源应较广,并非达摩祖师,《易筯经》、《洗髓经》也是托达摩之名所写,实为道教功法。

净土宗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或叫弥陀佛所处的西天极乐净土而得名,倡导简易的念佛法门,求能达到一心不乱、一心无杂、净念相继,往往配合提高定力与念力的转佛珠、敲木鱼,念“南无阿弥陀佛”,其意为:皈依无量觉佛,发《无量寿经》中的四十八大愿,往生西天极乐净土。因其法门是真方便,故称“方便净”。因其始祖慧远大师,曾在庐山建立莲社提倡往生净土,故又称莲宗,实际创立者为唐代的善导大师。该宗由于修行方法简便,人人都能易行,故自中唐以后广泛流行。宋明以后与禅宗融合,其他如律宗、天台宗、华严宗等,也都兼修念佛法门,同时又很快普及于一般社会,有所谓“家家弥陀佛”的说法,一直流传至今。关于弥勒佛的信仰也是属于净土信仰,弥陀佛属于十方佛中的西方佛,弥勒佛属于三世佛中的未来佛,同属“十方三世”世界观中的佛,也拥有各自广大的群众基础,只是弥陀佛信仰在民间战胜了弥勒佛信仰,弥勒佛因为是未来佛,说是还是菩萨,在“三界”中欲界第四层兜率天传讲佛法,故也有弥勒净土的往生兜率天的信仰,还有相信弥勒佛将要下生此世界,于龙华树下三会说法以度众生,而人们可以于龙华树下听受说法而成佛,故有龙华三会之说。弥勒佛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形象为长耳笑口大肚,形象来源于五代时的布袋和尚,有“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楹联说明此形象为什么会受欢迎,还有就是因弥勒佛是未来佛,所以统治者也有推崇弥勒佛,或自诩弥勒佛转世,以及弥勒佛信仰和民间反统治阶层势力的结合,如熟悉的白莲教,教中人身穿白衣,为菩萨形象,教主往往自称是弥勒佛转世。因《西游记》而著名的西天“如来佛”,其称呼即有佛教如来真心的意思,也实指阿弥陀佛。佛教虽然有这么多佛,但有佛有三身的说法,即“法身、报身、化身”,最根本的法身只有一个,像“如来佛”的称呼就是强调法身。除了阿弥陀佛,还有同属所说的“西方三圣”的观世音菩萨或者叫观音菩萨,在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中最为广传,因被赋予“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拯救苍生”的精神。《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玄奘大师所译,开头写明是观自在菩萨就是观音菩萨所授,所以也叫《观音心经》。四大菩萨是安徽九华山的地藏菩萨、浙江普陀山的观音菩萨、山西五台山的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的普贤菩萨,各有其精神含义,地藏菩萨代表心地自性中的宝藏,表示佛法以孝亲尊师入门,观音菩萨则是大慈大悲、闻声救苦的意思,表示佛法中对众生的慈爱,文殊菩萨代表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表示佛法中因智慧而达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境地,就是对众生没有条件的慈爱、如同一体的同情心的境地,普贤菩萨则代表了发愿、落实、践行,是将前面三位菩萨代表的含义的显化,表示佛法中的教导的落实,佛法有“信解行证”的步骤,不仅要相信、理解,还要行动、证实方可受用。观音菩萨还有千手观音、送子观音这些中国的本土演化。菩萨原是释迦牟尼修行尚未彻悟前的称号,在佛教中是指“上求菩提、下化有情”的大乘佛法实践者,是成佛前的状态,因南北朝时多雕刻佛像后演化成民间的神灵崇拜,还有佛也是如此,并且菩萨在印度佛教中是男性,因中国佛教女信徒增多,后改为女相。佛教有在家男女和出家男女四大信众,是男居士、女居士、比丘/和尚、比丘尼/尼姑。有关民间佛教的《白蛇传》,是南宋背景的著名古代民间故事,里面男女主人公是古代中国社会婚姻的模范,结果因为人与妖相恋不容于伦理和佛法而不得不分开修行、不得不成仙,很能体现佛法在民间的理解中适用与矛盾的两面。净土宗的经典是净土三经后发展成五经一论,其根源,或者说“十方三世”和“十方三世诸佛”的根源,到底是哪里比较难去查证。净土宗的持咒法门简单不似密宗或藏传佛教的持咒,原始佛教反对持咒修炼,因为持咒来源于婆罗门教。因为禅宗和净土宗的后世影响最为广泛,后世修习佛法多有禅净双修的做法。

“唯识耐烦”是指学习法相唯识的人要有耐烦的心。法相唯识宗因通过分析法相而得出万法唯识的结论故得名,也称法相宗或唯识宗。由于该宗的创史人玄奘大师和窥基大师长住慈恩寺,窥基大师还有“慈恩大师”之称,因此又称慈恩宗,又由于《瑜伽师地论》为该宗的根本经典,故也有称之为瑜伽宗。法相唯识宗中名相义理比较烦琐复杂,所以学习要有耐烦的心才能学得通。三论宗因据印度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为论典创宗而得名。又因主张“诸法性空”也称法性宗。为了区别也称法性宗的天台宗和华严宗,又称为空宗。此宗自十六国时摩罗什大师译出三论以来,至隋朝时吉藏大师集大成,正式创立了三论宗。因吉藏大师研究三论时住在嘉祥寺,故也称之为“嘉祥大师”,三论宗又名嘉祥宗,而此宗所依据的《中论》等三论的内容完全是阐明缘起性空的般若智慧,故称“嘉祥空”。华严宗依《华严经》而得名,又因其实际创史人法藏大师被武则天赐号“贤首”,后人称法藏大师为“贤首大师”,故又称贤首宗。该宗主要发掘”法界缘起”之旨,因而又称法界宗。中国佛教的大乘思想是以华严宗为中心,如近代佛教领袖太虚大师,虽然主张八宗兼弘,但以华严思想作为根本。《华严经》起源于印度,传到中国之后,华严法界缘起思想被发挥得最圆融究竟,提出种种观法,寓哲理于实践中,因而成为中国佛教的传统佛法,故称“传统华严”。律宗因研习、传持戒律而得名,因其所依据的是五部律中的《四分律》,故又称四分律宗,又因创宗人唐代道宣常住终南山,而又名南山宗或南山律宗。律宗讲究修身把人作好,修身完成才好进一步开发内心的光明智慧,而证悟最高的真理,故称“修身律”。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史上创立最早的一个宗派,源于南北朝,初创于隋兴盛于唐。因其实际创始人智凯大师常住天台山而得名天台宗,又由于奉《妙法莲华经》为主要经典,也称法华宗。天台宗对于佛学义理,建立了严密的组织,有系统的加以阐发,将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分门别类的归纳于不同根性的众生,并将修行方式与证果等次一一加以分析比较,所以说“义理组织天台宗”。天台宗、华严宗以及禅宗,也是最为中国本土化的三个宗派。总体而言,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三论宗,相对于禅宗、净土宗、密宗、律宗,更侧重于佛理方面,而后者更侧重于实践方面。

上一页 下一页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