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根据社会领域阐述的中国文化
秦统一后,继续推行以秦晋法家思想为依据的秦制,焚书坑儒,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交通车轨,兴修水利交通、修建长城,加强集权、设立郡县制与配套的三公九卿。即造成了文化损失又对华夏民族凝聚成一个整体多有益处,但是对民众而言是苦难。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有感慨“天下苦秦久矣”,楚汉起义相争,刘邦先入咸阳与百姓约法三章,正是因为秦制对民众过苦此举得到拥护,所以汉朝在此方面不继承秦制,而在初期采用了让民众修养生息的黄老道家思想举措,但采用了秦制的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特别是在汉武帝之后,也是法家思想延续到后世政治的体现。
到秦制结束,中国古代最主要的三种政治制度也都成形了。尧、舜时代的禅让制,奠基了后世大同社会的理想。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和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国起义,一个是籍着道教思想,以《太平经》为经典创立了事奉黄老道的太平道而发展起来的起义,一个是籍着基督教思想,从基督教的布道书《劝世良言》吸取了天国的观念而发展起来的起义。很有意思,太平天国和大同社会,基督教思想和道教思想,呈现出了一致性。大同社会的理想除了体现在这两次起义中,在中国历史上也一直存在着。先秦百家文化中,农家的“并耕而食”,墨家的“兼爱非攻”,道家的“小国寡民”,儒家《礼记?礼运》中“天下为公”的“大同”描述,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清末康有为的《大同书》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都是后世大同社会的理想或实践比较突出的体现。西方社会的“乌托邦”和“共产主义”也有类似。别外两种政治制度是周制和秦制。大禹-夏启终结禅让制,开启世袭制,商、周巩固世袭制,西周时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下,贵族分权共和的分封制度,天子和诸侯王均世袭,也带来了诸侯割据的东周列国时期。秦制继承了嫡长子继承制,但加强中央集权,取消分封制度使用郡县制代替,自此古代中国基本上一直在用秦制。西汉初年有封国制类似周制,带来“七国之乱”,被平定后在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使诸侯国可由长次三子瓜分继承,使得中央集权回归。唐朝中、后期为防止边陲异族进犯,扩充防戍军镇,也叫藩镇,设立节度使,是将兵权下放,带来了“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导致唐朝的灭亡,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吸取了这个教训。然后皇族、外戚和宦官争夺政权也是不断,皆为皇帝这个中国古代最高权力的位置,到明太祖朱元璋的一系列加强皇帝个人集权的措施,也为明朝的特点和灭亡种下了原因。
古代中国经历了很多政权更替,笔者整理点口诀,便于回顾。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与十国,北宋抗辽杨家将,南宋抗金岳家军,蒙元大明与满清。五代:梁唐晋汉周(凉糖进汗粥);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汉化融五胡,东西两魏北齐周。对于十国,可能就南唐后主李煜,后世人提得比较多。对于商朝以前,夏朝的考古证据存疑,但古文献中提到较多。东周即是春秋战国时期。西晋王朝引起北方五胡乱华,随即南迁,进入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五胡被概括为十六国政权,后被鲜卑族北魏统一,进入北朝时期。金陵,也就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六朝指的是三国中的东吴、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六大古都是长安/西安、燕京/北京、洛阳、开封、金陵/南京、临安/杭州。中原地区成为古代政权都城的地方较多,除了洛阳、开封,还有安阳、郑州等。政权、朝代更替,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很多特点。
社会群体可以分为,由皇帝及其亲信组成的统治阶层,以及依职责划分的士、农、工、商群体。孟子曾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商汤灭夏,秦末陈胜名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因《史记》传世,刘邦以平民身份成为皇帝,当皇帝却从此成了人人可触及的梦想。当皇帝即可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也可成为我欲的控制欲的极致体现,成王败寇,只是皇帝梦基本是出自恶,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势利眼与奴性一面。天平天国领袖称王后的腐朽,民国袁世凯称帝的闹剧,都体现如此。士也算在统治体系里面,士的阶级也多因恶欲被高看,当然入仕途为国为民也是一部分人欲。自孔子的“有教无类”,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使得平民百姓也可以“下学而上达”,现在教育的各种大考制度也是类似。权贵统治阶层和底层平民阶层间的流动性,由通过学习的公平竞争来实现,可以看出这也是主把人在倾向恶的自由意志中折向良善的方法。
农为本,中国古代社会与游牧及更多依靠海洋与商业的社会相对,也被称为农耕社会。传说炎帝神农尝百草、种五谷,《神农本草经》为中国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种植五谷也使得人们不用靠采集狩猎填饱肚子,这些包括遂人取火类似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为人类从阿波罗盗取火种,可能是某种对应的流传或者也有上古时期的真实状态。农从大势上也影响着朝代更替,据考证中国古代或者说整个世界的平均气温在起伏中是逐渐降低的,包括人的体温也是,原本37摄氏度已经不足,古代的气温降低使得温暖地带不断向南方迁移,每次治世和乱世分别对应着温暖期和寒冷期,是农业生产很好与不好的时候,也有说往往朝代末期总体自耕农减少、替人耕种的佃农增加。中国的自然地理在亚欧非大陆上很独特,是偏居东方的半封闭式的地理环境,东为黄渤海、东海至太平洋,西有难以逾越的高原,中心地带是黄河、长江流域,往南为南洋,以及成为附属的中南半岛,往北是寒冷的蒙古草原和西伯利亚,以及难以对抗的游牧民族,需要修建长城。中国的这种地理环境在大陆上就好比,内部的四川盆地尤其成都一带相比中原地带,有种“少不入川,老不出蜀”的说法是说蜀地生活的安逸,同样在中国相比中西亚以至欧洲北非没有很多地理屏障的地区要安逸得多。所以也形成中国社会包括统治阶层不太求扩张的特点,当然蒙元除外,不向外扩张,安逸劳作、自给自足的太平盛世,平时内乱争斗,一乱群雄并起,乱世举家避世,尤其体现于南迁形成岭南文化的广府、客家、潮汕人,以及川蜀地区移民,这些现象体现出来,这种半封闭式的环境带给中国人的寻求安逸、内敛知足、辛勤踏实的优点和喜欢内斗的缺点。
从民族交往来看,先秦前就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四夷”说法,炎黄统一华夏,秦时统一六国、扩充边界,已经将自西向东海拔第二、第三阶梯区域基本囊括进去,外族接触往往来自北部、西部,尤其西北部。北抵游牧民族是不得不应对的、最主要的接触,因为游牧民族养马多、迁徙的特性,有马也是战斗优势,而且战马、良马难得,使得中国社会不得不也大批量养马,马夫接近权力阶层,使得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马夫。除了防御、战斗,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族人在历史上是相互融合的。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在文化上趋向胡人,和亲政策也导致了民族和平与文化融合,比较著名的是西汉的昭君出塞和唐朝文成公主嫁于吐蕃也就是西藏的松赞干布。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是规模很大的一次皇室内乱,导致了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的乱世,“五胡乱华”被喻为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无以描述,佛教自汉朝传入,在这悲惨的年代后开始迅速普及民间,《木兰辞》是反应当时社会一面的作品,鲜卑族统一北方建立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促使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汉有张骞、班超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唐有玄奘赴天竺取经,著有《大唐西域记》,以及鉴真东渡日本传教,大唐文化开明、包容盛世、“丝绸之路”鼎盛。宋朝陆地“丝绸之路”失去控制,造船术与航海术发展,指南针得到普遍应用,“海上丝绸之路”开始,至蒙元兴盛,到明朝郑和下西洋为高峰。两宋辽、金、蒙古的历年相持,蒙元时马克?波罗游历中国,后有在欧洲社会大受影响的《马可?波罗游记》。这些都是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事件,尤其是蒙元和满清,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几百年,与汉人互有适应。这些现象体现出了中国文化的包容、适应性和同化力。中国现在民族很多,汉族占百分之九十以上,但实际上应该是汉文化的同化力导致,汉族人中应该也融入了很多民族。
汉文化同化力的体现主要在通往“仁爱义理”的“礼”上。“礼”就是符合心有“仁义”的行为规范总结,其中最核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伦理行为规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朋友有信、内外有别、长幼有序,讲文明、讲礼貌,恭敬、谦让,等等,都是人间的伦理行为规范,基于婚姻与血缘关系的新生家庭、原生家庭、近亲远亲,基于学习工作事业兴趣爱好等社会活动关系的老师、同学、同事、事业伙伴、朋友等,在社会中接触到的陌生的人,还有社会治理维护的官长,在这一切交往中都应该有出于正心的正确的行为规范。古代中国社会长期实行礼治,礼治的实质是习惯法的法治,也就是说这些行为规范在社会中成为了人们的习惯,这种行为规范的习惯是可以起到教化作用的,如此古代中国社会可自诩为礼仪之邦,说很多外族是未受教化的民族。其实不同民族有各自文化中的适应性的一面,中国在礼治方面的突出使得外族融入中国社会时学习礼仪,自然而然要领悟为什么需要这些礼仪,如此内在和行为改变,被中国文化同化。
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个体行为,在社会位置上,有出于个体的行为,和出于个体间关系的行为。“礼”的规范使得私欲没有不受管束时,人们不管是出于表面,还是出于内心,绝大多数需要遵守社会循着“礼”的秩序。在礼教之下,对于出于个体的行为,对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都可以有着严格的规范,也可以某些方面侧重某些方面放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一方山水土地养一方人,不同的地方也往往因此可体现出不同的民风,中国自然环境多样,社会环境本身也多样,于是各地风俗、民风也是多样。有很多拘于礼节太过的现象,比如明朝开始的科举考试的“八股文”,过于遵从四书五经。也有很多非常不拘礼节的现象,类似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里的桃花岛主黄药师这种人。对于出于个体间关系的行为,婚姻家庭、亲缘关系是形成社会的基础,也是每个人一生要紧密面对的。中国的姓氏、宗亲文化是此方面体现,姓氏据说起源于祖先、图腾崇拜,故是血缘关系、对应知识的体现,中国有百家姓文化,实际姓氏有成千上万,常见的有几百,当然也有大量姓氏更改的现象,同样姓氏的聚居,故成宗亲,伴随姓氏还有修族谱,好知道各姓氏、各个家族大概的流动、范围、渊源。婚姻是血缘关系的根源,中国文化中也重视婚姻嫁娶,有各种礼节,婚姻也叫结亲,亲缘、血缘因婚姻成为一致。还有除了婚姻之外的,非同样的姓氏宗亲因着某些因素结亲的现象。重视血缘关系,这种中国文化体现了中国人重视恩情的一面,也是将中国人凝聚成一个整体的关键,也与大同社会的理想相辅相成。天下是一家,血缘关系虽有远近,但终究出自同根,人们的斗争如同手足相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类似这种思想使得同样的姓氏宗亲能凝聚、同样的地域能凝聚、民族及国家能凝聚、以致跨越民族国家的普世人类可以凝聚。对于近血缘关系外的个人社会行为,人小时要接受教育,长大要工作。出于礼教的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也很重要,还有家教,父母的言传身教也影响了大量的人,有很多著名的故事和家书家训家规,比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诫子书》、《了凡四训》、《颜氏家训》。对于工作,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是儒家思想的教导,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守本份、尽职责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