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生命真相》 一、对人类历史和宇宙结合史公著作的认识

一、对人类历史和宇宙结合史公著作的认识

一、对人类历史和宇宙结合史公著作的认识

人类至今考证发现有文字的历史有五千多年,而通过史公著作还有人类的考古证据来看,人类还有很长很长的历史。根据史公在著作中所记录的亲身经历,最早期的人们交流不用有声的语言,用的是靠内在呼吸的语言,如同天使一般交流,后来内在呼吸不存留才产生了语音,文字的来源是由于对应学,人类一直是有语言的,只不过早期保存下来的不多。相比于对人类文明的文字记载和考古发现,抑或神话故事及科学假说,史公著作中揭露的时空或说世界观无疑是更宏大和更靠谱的,因为觉得站在自然人的角度读进去心里的人容易找到内证与共鸣,也能发现与外在物质世界的认识很相符。

史公著作中,对世界观的讲述主要来自《天堂与地狱》(英文简称HH)、《宇宙中的星球》(英文简称EU)、《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英文简称ISB)以及《属天的奥秘》(英文简称AC)中的灵界经历,把对上帝的认识也包含到世界观中直观上还包括《圣爱与圣智》(英文简称DLW)和《圣治》(英文简称DP)。总体上可知有灵界和物质界,灵界和物质界是重叠的,灵界有天堂和地狱,也有中间灵界,或者叫精灵界,是物质界生活的所有人死后活着的世界,物质界包含整个宇宙,有无数个星球、无数个文明,各个星球的居民死后的精灵所处的精灵界部分,位于此星球附近,人类历史已经经历过上古教会、古教会、犹太教会、基督教会四个时期,上古教会时期估计有几百万年,古教会时期有几千年,犹太教会时期加上基督教会时期有三千多年,这三千多年的历史因有文字记载是相对清楚的。主显为灵界的太阳,因着神性圣爱靠着神性圣智创造了灵界和物质界,并且靠着灵性流的流注依着次序连接这两个世界及供养其运转。人处于其中其灵魂处于灵界,机体处于物质界,在人活在物质界时灵魂和机体紧密相连,当人离开物质界脱离机体后,以灵魂也就是精灵、比机体更精纯的灵体活在灵界,所谓死亡只是生命的延续。整个灵界显为一个巨人,整个天堂也显为一个巨人,天堂中每一个社区整体也显为一个人,人的机体组成各有功用,人的灵魂与机体在功用上对应,透过前述可知道这些功用是先存的,整个人的被造是这功用的具体显现。

作为物质界,宇宙的浩瀚远远超出了人的想象,这是主的无限以空间形式的体现。《宇宙中的星球》中提到宇宙中在地球外存在着无数个星球上有人类,这些星球包括围绕恒星的行星、以及围绕行星的卫星。在太阳系内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以及月亮、围绕木星和土星的卫星上都存在人类,这与地球上的人类观测看似不符。《宇宙中的星球》中提到,金星灵看不见太阳系中的太阳和任何的行星。所以可以设想,主设置了某种障眼法故意不让地球上的人类发现别的星球上的人类,或者有的星球的人类生活于地下、有意避开地球人类的探测,或者因为不同星球上人类的感官阈值不在一个频道、相差太大,抑或是针对不同星球的人类有多重宇宙或叫多次元空间,种种理由不能证伪。《宇宙中的星球》中提到在灵界不同星球的灵各归一处,因为同一星球的灵总体上更为相似,对应灵界这个巨人身体的某一区域,因而不同星球的人类及精灵总体上呈现较大的差异。水星灵喜欢吸收记忆中的无形知识,喜欢旅行探索;金星灵一部分温柔和顺,喜欢吸收记忆中的有形知识,一部分残暴如禽兽;火星灵比较爱主爱邻,思想来自情感,喜欢隐藏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木星灵正直朴实、纯洁智慧、和蔼可亲、不为名利、善良诚实,史公与他们待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土星灵正直谨慎、谦卑仁慈。不同星球的居民和其星球的精灵是相似的,可以看到不同星球的人类有很明显的区别。人的灵魂有意愿和觉知这两个容器,意愿和觉知又在主的秩序中被分为无数个部分,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无数个星球、乃至一个星球中的在永恒时间中无数的人,都是不同的,与灵魂容器的无数差异对应,也就是说他们的状态都不同。状态的变化对应时间,这也是主的无限以时间或说状态变化的形式的体现。地球居民和灵在巨人里面,与属物质的表面官能有关联,物质世界相比灵界来说是最低层、是终端,加上地球的书写及印刷、出版要被普遍应用,主要因为此主才降生在我们星球(这个讲述需要认真对待,主道成肉身来到世上的目的决不是如此表浅,你若能读一读“耶稣基督的内在生命”,可能会了解得多一些),随着圣言的撰写、发行于整个星球、在人类中世世代代流传下去、甚至遍及来生,就在灵界与物质界表明了主曾经成为人,并且神性荣耀人性,从而让各种状态的人,即使倾向感官、物质状态的人也可以得到拯救。

相对于宇宙中不同星球上居民的状态差异以致文化差异,地球上人类中的状态差异以致文化差异要小很多。

根据史公著作中多处的记载,地球上人类社会中的上古教会和古教会分别对应灵界的高层属天天堂和中层属灵天堂。天堂有三层,高层天堂叫属天天堂,是在主的神性圣爱下建立的,中层天堂叫属灵天堂,是在主的神性圣智下建立的,低层天堂叫属世天堂,是在出于主的神性圣爱和神性圣智的神性运行下建立的。

上古教会刚开始时处于属天的状态,依靠直觉在从主直接而来的流注和天堂的流注下拥有爱与智,能觉察被造世界对神性的对应(也叫对应知识,世上的每一个事物都代表并表示天上的某种事物,这也是代表物和有意义的符号的起源)和善与真,随着在自我分别意识下运用理性对感官物质层面判断的确信导致了开始堕落,因为主对上古教会之人觉察力丧失的预见,以“该隐”为代表,后来以“以诺”为代表的上古教会之人将对应知识储存起来、收集整理成信之教义的体系,以备后世使用,上古教会时的人类拥有意愿与觉知为一体的整个心智,因着恶的倾向会在繁衍中遗传,或说善的缺乏会遗传下来,上古教会之人的直觉逐渐失丧,建立了信之教义并使得仁爱与信分离,失去仁爱的信之教义一方面走向拥有觉察、但觉察渐失的无比邪恶的异端邪说,一方面渐渐与所有恶欲结合,失去仁爱的信之教义被用来确证人们出于恶欲而强烈信服的设想,上古教会之人从而走向彻底堕落,陷入幻相和恶欲的洪流。被称为“挪亚”的教会还存有余留的属世良善与理性真理,能够通过信的教义被赋予仁爱,从而出于仁爱行事,并通过仁爱之善知道何为真,于是在主的引导下经历了试探与属灵重生,意愿与觉知在心智中分开,虽暂保留部分意愿的私欲,但经由觉知流注的三个层级属灵性之觉性、属逻辑之理智、属记忆之知识的逆向改造,拥有了善与真的良知,和仁爱的生命,从而成为了古教会的开端。

古教会拥有上古教会流传下来的对应知识,对这些知识理解的不同在拥有仁爱的信之教义下被聚合成一个整体,在遗传之恶或者说缺乏善的倾向中,基于信之教义的内在敬拜逐渐演变成纯外在的敬拜,对应知识的逐渐丧失使得依照对应知识所造用来提醒的雕像成为了偶像被敬拜,失去仁爱的信之教义在良知失丧下与我欲结合,成为被喻为“巴别”的敬拜,以致明面在教义上彼此反对、互不承认,实则是来自地狱的幻相与我欲相争。为避免整个教会灭亡,主定意在某个地方重新设立象征性和代表性的敬拜,这就是第二代以“希伯”为代表的古教会,就是希伯来人的祖先,在内在敬拜上采用上古教会流传下来的教义作为圣言,也就是包含《耶和华战记》、《神谕》、《雅煞耳书》的古圣言,在外在敬拜上包括高地、小树林、柱像、油膏等事物,以同于偶像崇拜者的献祭为更高仪式(这句话里的“同于”需要表达的更清楚些),为免偶像崇拜者再以儿女献祭。但还是无法避免古教会走向偶像崇拜的趋势,由此在希伯来人中兴起了犹太教会。

以“雅各”为代表的以色列教会,开始了属世的外在敬拜,该外在敬拜包含属灵属天的对应,但天堂已向该教会封闭。主降生前的圣言被赐给该教会,也就是如今圣言的旧约部分,如同以色列教会充满对应天堂事物的外在敬拜,旧约圣言的字义下也包含对应天堂的内义,在更高意义上单单论及主。在遗传之恶说或随着繁衍更多缺乏善的属世倾向下,犹太人排斥内在真理,拘泥于外在的条文、仪式,形成一些不同立场或观点的学术团体,形成犹太宗教,将旧约圣言中的律法组合成613条仪文正反诫命。因为拥有揭示神性真理的圣言反而排斥神性真理,故此不会(会还是不会?)亵渎神性真理,主在这个时候道成肉身,降生于以色列民族,最终制服以犹太人为工具的地狱势力,也胜过诸天堂出于我欲的试探,从而在感官物质的终端上赋予神性荣耀,神性荣耀人性,使得物质界回归神性秩序避免因地狱势力的侵扰而灭亡,也避免了天堂因着物质界的灭亡而灭亡。随后在以色列民族之外的外邦人中兴起了基督教会,四福音书和《启示录》被赐给基督教会作为圣言,也就是现在的新约圣言部分。主成为人降生在我们星球以及圣言的撰写也就完成了。

关于圣言,在《属天的奥秘》中提及,从古至今的四个阶段的教会都有其圣言。上古教会的圣言不是书面形式,而在每一个成员的心里,来自于他们对真理与良善的直觉,流传到后世也就是来自觉察的对应知识,古教会的圣言是遗失的古圣言,主要来自于“以诺”代表的上古教会成员根据对应知识总结的教义体系,犹太教会和基督教会的圣言合起来就是现在的圣言。上古教会和古教会的圣言,相比犹太教会和基督教会的圣言,在对应上对于世上事物的范围要宽泛一些,在对应的解读上要明显一些,也就是容易一些,对于天堂事物意义的对应则要遥远一些,这种区别觉得有点类似于普遍启示和特定启示。

史公著作中关于圣言的著作特别多,从总体来探讨的,就有《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圣言篇》(英文简称SS)、《白马》(英文简称WH)、《道》(英文简称Word),关于《创世纪》和《出埃及记》的是《属天的奥秘》,关于《启示录》的是《揭开启示》(英文简称AR),有关《启示录》中“最后的审判”主题的是《最后的审判》(英文简称LJ)、《最后的审判续》(英文简称CLJ),关于新旧约圣言别的书卷还有《先知书与诗篇综释》(英文简称PP)。还有一部分著作是关于新耶路撒冷教会教义的,正确的教义是打开圣言唯一的方法,所以史公著作可看作是去建立纯正真理的教义、从而揭示圣言被隐藏在字义中的内义。关于教义的著作按成书时间顺序有《新耶路撒冷及其天堂教义》(英文简称HD)、新耶路撒冷四教义(《主篇》英文简称Lord,《圣言篇》,《信仰篇》英文简称Faith,《生命篇》英文简称Life)、《教义纲要》(英文简称BE)、《真实的基督教》(英文简称TCR)。

由于书面形式保存的圣言在物质界中是我们这个星球特有的,天堂以及灵界随着人类的堕落已经向我们关闭,Word中提到,没有灵人或天使被允许在神性真理上指教任何世人,主自己经由圣言指教每个人,人获教导的程度取决于其意志中接受从主而来之良善的程度,接受的越多,就越能避恶如罪。圣言的内义与字义连接着天堂与教会,进而使得教会之外无圣言的人也能得到光照。事实上,人类文明中迄今重要的宗教、文化似乎都能找到圣言的源头。Word中提到,众多国家和民族的宗教信仰与习俗源自于古圣言,古希腊神话及寓言故事也是利用对应知识创作,古时的亚里士多德、西塞罗等智者,写了关于上帝的存在和灵魂不杇等著作,也并非来自他们的属世启示,而是来自于古时圣言中的神性启示的传播。

也许可以这么说,人类文明中迄今所有重要的宗教、文化无不直接或间接出于圣言,不管是出于上古教会和古教会的对应知识及古圣言,还是出于后来犹太教会和基督教会的现在的圣言。

对于文字,史公在《婚姻之爱》(英文简称CL)中提到,“上古人类的一些记录,起初是刻在木版和石版上,后来是刻在光滑的木简上,集结成册。到了第二时代,人们将文字记在兽皮上。他拿出一卷兽皮,上面记录着远古人类的法则,是从石版上誊录下来的,其中就有关于婚姻的法则。”现在发现的最早的文字。除开壁画之类,是公元前三千多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古苏美尔人留下的楔形文字,以及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留下的《吉尔伽美什史诗》无疑是采用对应知识的虚构历史作品,其中记录了洪水灭世的故事。Word中提到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由对应学的研究而来的,由古埃及的圣书体而来的有腓尼基字母,希伯来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阿拉伯字母,无不是由腓尼基字母直接或间接而来。从文字上看,可以说当今世界使用的主要语言除了汉语及受汉语体系影响的日语、朝鲜语,都是来自于古埃及圣书体的字母语言,当然有很多民族的语言本身没有文字或没有成熟的文字体系,后来其语音结合了外来的文字。

另外古印度使用的梵语似乎受了多种文明的影响,梵语古文献的数量仅次于汉语,古印度在公元前14世纪被雅利安人入侵,带来了吠陀经典和吠陀神话,“吠陀”是知识的意思,吠陀神话中有很多神,前期重要的是雷神因陀罗,也叫帝释天,后来发展成三大主神湿婆、毗湿奴与梵天,根据吠陀经典的《奥义书》,在众神之上又有着宇宙精神——“梵”,这种多神观和一神观结合的神话,和希腊神话很像,应该也是对应知识的作品。在古印度,信奉吠陀神话的吠陀教发展成了婆罗门宗教,婆罗门教建立了经神话合理化的种姓制度。与最高统治阶级的婆罗门种姓对立,在古印度出现了婆罗门和沙门两大思潮,出自婆罗门思潮的有古印度的六派哲学,出自沙门思潮的有生活派、顺世派、不可知论派、耆那教和佛教,所以佛教弟子也叫沙门弟子,佛教吸收了婆罗门教的世界观,包括《奥义书》中的业报轮回思想,和“梵我合一”的观念(“佛”的概念似乎是来自于“梵”),以及六派哲学中正理学派的因明逻辑思想。业报轮回的思想据说是出于雅利安人统治的目的,因为吠陀教中并没有轮回的观念。这段时期对古印度来说是类似于中国诸子百家时期的思想文化高峰,同期形成的《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这两部史诗和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大概是同样的对应知识作品,古印度的这些梵文文献,吠陀经典、两大史诗、《往世书》、《薄伽梵歌》,自成一体,都是印度教的经典,如今的印度教是婆罗门教融合了佛教、耆那教的结果。

古代各民族的文学作品,史诗、神话,以及图腾、雕像、献祭以致巫术,应该也是古教会的对应学研究、创作以及对应知识丧失后偶像崇拜包括外在敬拜的体现。另外《属天的奥秘》中提到,上古教会中除了以“挪亚”为代表的教会成为了古教会,流传下来的还有以“以挪士”为代表的教会等上古教会,主降生时期还有源自古时教会的东方三博士,这些说明了在古代各民族中,应该也有来自上古教会时期及古教会时期逃脱了灭亡的少量遗留。

当今世界,宗教方面,可以概括为亚伯拉罕诸宗教的犹太教、基督教(包括东正教、天主教和更正教)、伊斯兰教,都可说来自于新旧约圣言,另外的最主要的宗教,佛教及印度教,从其宗教及古印度文明的起源看,也可说是来自于古圣言和对应知识(笔者心里确定,要达成更多人的共识也许需要更充分的证据)。当今世界,文化方面,从地缘文明上来看借用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的观点,存在七大文明或八大文明,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主要有,基督信仰文化、伊斯兰信仰文化、佛教文化、印度教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日本文化、人文科学主义、自由资本主义、马克思共产主义。可以看到,除了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四大宗教,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是很独特的,非洲的文化存在感很弱,非洲人则因为黑奴贸易分布较广,人文科学主义是近现代以来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离不开犹太文明和古希腊文明在西方基督教文明的融合下作出的贡献,自由资本主义和马克思共产主义也是近现代工业革命兴起以来对于社会结构核心的政治建构的两大尝试方向,脱离不了古希腊哲学、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实践以及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影响。日本文化则是一个杂糅的文化,因其二战后至今的伴随经济崛起的全球文化输出影响才比较大,亚欧非大陆东西两侧的两个岛国,日本和英国,一个自诩为日出之地,一个曾是日不落帝国,都很独特。接下来重点阐述中国文化,当然要阐述的有些方面中国文化中更突出,有些方面别的民族文化中也有,或者所有民族文化中都有,笔者根据历史和现象客观阐述,并非意在文化比较。

上一页 下一页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