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史公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第3卷)》第22章 《创世记》第22章内义(7)

《属天的奥秘(第3卷)》第22章 《创世记》第22章内义(7)

摩西五经:

他为牛群中头生的,有威严;他的角是独角兽的角;用以抵触万民,直到地极。(申命记33:17)

这是摩西对约瑟的预言,其中“独角兽的角”表示真理的强大能力,这也可从经上说他要用以“抵触万民,直到地极”明显看出来。同样在诗篇:

你却高举了我的角,如独角兽的角。(诗篇92:10)

又:

耶和华啊,救我脱离狮子的口;你已经应允我脱离独角兽的角。(诗篇22:21)

神性真理因其高而被称为“独角兽的角”。这就是为何经上经常说“角被高举”,因为高举表示源于内层的能力。至于内在之物以“高”来表述,可参看前文(1735,2148节)。

耶利米哀歌:

主在烈怒中砍下以色列的全角,将祂的右手从仇敌面前收回。(耶利米哀歌2:3)

“砍下以色列的全角”表示剥夺拥有能力的真理,这也是“将右手从仇敌面前收回”的含义。以西结书:

当那日,我必为以色列家使一个角长出来,又必使你在他们中间开口。(以西结书29:21)

“为以色列家使一个角长出来”表示使“以色列”所表示的属灵教会的真理增多,“开口”表示公开表明这些真理。

哈巴谷书:

神从提幔而来,圣者从巴兰山临到。祂的尊荣遮蔽诸天,祂的赞美充满大地。祂的光辉如光;祂拥有从祂手里发出的角,那里是隐藏祂能力之地。(哈巴谷书3:3-4)

这论及主;“祂拥有从祂手里发出的角,那里是隐藏祂能力之地”明显表示真理的能力;“巴兰山”是指主的人身或人性的神性属灵之性或神性真理(参看2714节),这也是“光辉”和“光”。

在启示录,经上如此描述主的人身或人性的神性真理:

我观看,看哪,在宝座与四活物中间,有羔羊站立,像是被杀过的,有七角,就是神的七灵,被派往全地。(启示录5:6)

“七角”表示神圣或神性真理。“七”表示神圣(可参看716,881节)。“被派往全地的七灵”是指对这些真理的神圣宣告。

“坛角”只表示拥有能力的真理。在摩西五经,经上论到它们说:

要在坛的四拐角上作角,角要与坛接连一块。(出埃及记27:2;38:2)

香坛同样要有四角;经上说,角要与坛接连一块(出埃及记30:2;37:25)。因为祭坛是主和对祂的敬拜的主要代表(可参看921节)。祭坛是主的神性良善的代表;“角”是祂的神性真理的代表;角要从坛中凸出来,也就是与它接连一块,代表真理从良善中衍生出来。因为除了从良善衍生出来的真理外,其它真理并不存在(参看654,1162,1176,1608,2063,2261,2417节)。由此明显可知,“角”在正面意义上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的能力。

下面的例子所指的是源于良善的真理:当亚伦和他的儿子供祭司职分时,他们要取些小公牛的血,用指头抹在坛的四角上(出埃及记29:12;利未记8:15);亚伦一年一次要在坛的角上行赎罪之礼(出埃及记30:10);祭司犯了罪,就当献上小公牛,把些血抹在香坛的四角上(利未记4:3,7);首领犯了罪,就当献燔祭,把血洒在燔祭坛的四角上(利未记4:22,25);有人或灵魂犯了罪,也要这样(利未记4:27,30,34);当洁净坛时,同样如此(利未记16:18-19)。这一切事都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事实上,一切祝圣、供职和洁净都通过真理实现,因为真理引向良善(2830节)。“坛角”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这一点也可见于启示录:

第六位天使吹号,我就听见有声音从神面前金坛的四角出来。(启示录9:13)

“金坛的四角”明显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因为声音是从四角出来的。“金”表示良善(113,1551,1552节),“金坛”更表示良善。

阿摩司书:

我为以色列的过犯而察罚以色列的日子,我也必察罚伯特利的祭坛,坛角必被砍下,坠落于地。(阿摩司书3:14)

“坛角必被砍下”,是因为那个地方不再有源于良善的真理的代表;“伯特利”是指神性良善,因而被称为“王的圣所”、“王的家”(阿摩司书7:13)。用角里的膏油膏王(撒母耳记上16:1,13;列王纪上1:39)以同样的方式代表源于良善的真理。“油”是指良善(886节);但“角”是指真理;“王权”本身在内义上是指这种真理(1728,2015节),这种真理拥有能力。

“角”在反面意义上表示源于邪恶的虚假的能力,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阿摩司书:

你们喜爱虚浮的事,说,我们不是凭自己的力量为自己取了角吗?(阿摩司书6:13)

此处“角”表示虚假的能力。撒迦利亚书:

我举目观看,见有四角。我就对与我谈话的天使说,这些是什么?他对我说,这些是驱散犹大、以色列和耶路撒冷的角。耶和华又指四个匠人给我看;我说,这些人来做什么呢?祂说,这些人是驱散犹大的角,以致无人能抬头;这些人来威吓列族,打掉他们的角,就是那举起他们的角抵触犹大地、使它四散的。(撒迦利亚书1:18-21)

“角”表示使教会荒废的虚假的能力。以西结书:

因为你们用胁用肩拥挤一切病弱的羊,又用角骶触,直到使它们四散在外。(以西结书34:21)

这论及利用虚假误导或迷惑人的牧人;“角”表示虚假的能力;“肩”表示他们所拥有的一切能力(1085节)。耶利米哀歌:

耶和华毁灭了,并不顾惜,使仇敌因胜过你而欢乐;祂高举你敌人的角。(耶利米哀歌2:17)

同一先知书:

摩押的角砍断了,摩押的膀臂折断了。(耶利米书48:25)

此处“角”表示强有力的虚假。

诗篇:

我对自夸的人说,不要夸耀;对邪恶的人说,不要举角;不要高举你们的角,不要硬着颈项说话。恶人一切的角,我都要砍断;惟有义人的角必被举起。(诗篇75:4-5,10)

“恶人的角”表示源于邪恶的虚假的能力,“义人的角”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的能力。

但以理书:

见第四兽可怕可惧,极其强壮,有铁牙;它吞吃嚼碎,所剩下的用脚践踏。它有十角。我正思考这些角,看哪,其中又长起另一只小角,先前的角中有三角在这角前连根被拔出。看哪,这角有眼,像人的眼,有口说大话。那时,因这角说大话的声音,我就观看;我愿知道第四兽的真情,头有十角和那另长起的一角,有三角倒在这角面前;这角有眼,有说大话的口。我观看,这角与圣徒争战,胜了他们,直到亘古常在者来给圣徒伸冤。他说,至于第四兽,它将是世上的第四国,与一切国大不相同,必吞吃全地,并且践踏嚼碎。至于那十角,就是从这国中必兴起的十王,在他们以后,又兴起一王,与先前的不同,他必制伏三王;他必说话抵挡至高者,必折磨圣徒;然后,审判者必坐堂。(但以理书7:7-8,11,19-26)

这在内义上论及教会的败坏状态。此处但以理所看到的事物,如兽,铁牙,有眼的角,说话的角,与圣徒争战、说话抵挡至高者的角,都表示教会里面虚假和异端邪说的状态。“角”表示强有力并盛行的虚假,这一点仅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眼”,也就是理解力(2701节)被归给了它们;他们甚至说话抵挡至高者。“国”和“王”不是指王国和国王,而是指教导虚假的教义,这从它们在圣言中的含义可以看出来,即:“国”和“王”是指教导真理的教义,在反面意义上是指教导虚假的教义(参看1672,2015,2069,2547节)。

在但以理书的别处:

我见有双角的公绵羊站在河边,两角都高,这角高过那角,更高的是后长的。我见那公绵羊往西、往北、往南用角抵触,兽在他面前都站立不住,也没有能救护脱离他手的;但他任意而行,自高自大。我正思想的时候,看哪,山羊中有一只公山羊从西而来,穿越整个地面。这公山羊两眼之间有一只角。他来到那只双角公绵羊那里,以猛烈的怒气向他冲去,猛击他,折断他的两角;公绵羊在他面前没有力量站立。后来,山羊中的公山羊极其自高自大,正强盛的时候,他的大角折断了,在它的原处又长出四个角来。很快,四角之中有一角长出一个小角,向南、向东、向荣美之地,渐渐成为强大。它渐渐强大,直达天象,将些天象和星宿抛落在地,践踏它们。有双角的公绵羊,就是玛代和波斯王;那公山羊就是希腊王;取代那一角的四角就是从这民族兴起的四国。(但以理书 8:1-27)

这在内义上论及“公绵羊”所表示的属灵教会的状态(2830节);经上描述了该教会的状态,它如何逐渐衰落并败坏。“山羊中的公山羊”是指那些拥有与仁分离之信,或与良善分离的真理,开始抬高自己反对良善,最终反对主的人。“公绵羊的角”是指属灵教会的真理,无论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山羊中的公山羊的角”是指已经逐渐退化为虚假的真理;此处提到的“国”和“王”不是指王国和国王,而是指真理和虚假,如刚才所述,因为从本质上说,主的圣言并不论述世俗和尘世事物,而是论述属灵和属天事物。

启示录:

天上又现出异象来;看哪,有一条大红龙,七头十角,七头上戴着七个冠冕。他用他的尾巴拖拉着天上星辰的第三部分,把它们摔在地上。(启示录12:3-4)

又:

我看见一个兽从海中上来,有七头十角,在十角上戴着十个冠冕,七头上有亵渎的名号。又允许他与圣徒争战,并且胜过他们。然后,我又看见另有一个兽从地中上来,有两角如同羊羔。(启示录13:1-2,7,11)

又:

我就看见一个女人骑在朱红色的兽上,满了亵渎的名号;有七头十角;她是大巴比伦。那七头就是女人所坐的七座山,又是七位王;那十角就是十王。(启示录17:3,5,7,9,12-13)

显而易见,此处的“角”和但以理书中的一样,表示虚假的能力。

2833、“亚伯拉罕就去取了那只公绵羊来”表示由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所实现的他们的释放。这从“亚伯拉罕”的代表和“公绵羊”的含义清楚可知:“亚伯拉罕”在此是指神性人身或人性方面的主,因为当耶和华,或耶和华的天使与亚伯拉罕说话时,在这种情况下,“耶和华”,或“耶和华的天使”是指神性本身,“亚伯拉罕”是指神性人身或人性;“公绵羊”是指属灵人(2830节)。由此明显可知,“亚伯拉罕就去取了那只两角缠在灌木丛中的公绵羊来”表示由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所实现的属灵人的释放。没有主的降世,属灵人决不能得救(参看2661,2716节);他们的拯救和释放是由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实现的(参看2716节)。

2834、“把它献为燔祭,代替他的儿子”表示他们的成圣和接纳。这从“献为燔祭”和“代替他的儿子”的含义清楚可知:“献为燔祭”是指成圣(参看2776节);“代替他的儿子”是指被接纳,也就是说,通过此处“亚伯拉罕”所表示的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2833节)被接纳。在约翰福音,经上描述了对属灵人的接纳:

耶稣说,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住在我里面的,我也住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约翰福音15:5)

“葡萄树”是指属灵教会(参看1069节)。

2835、创世记22:14.亚伯拉罕给那地方起名叫耶和华以勒,就是耶和华必看见;直到今日人还说,耶和华在山上必看见。

“亚伯拉罕给那地方起名”表示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把他们所带入的状态的性质;“叫耶和华以勒,就是耶和华必看见”表示主的规定;“直到今日人还说”表示永不结束;“耶和华在山上必看见”表示仁爱,主规定他们要通过仁得救。

2836、“亚伯拉罕给那地方起名”表示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把他们,即属灵人所带入的状态的性质。这从“起名”和“地方”的含义,以及“亚伯拉罕”的代表清楚可知:“起名”是指知道人或事物的性质(参看144,145,1754,1896,2009节);“地方”是指状态(参看1273-1277,1376-1381,2625节);“亚伯拉罕”是指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参看2833节)。由此明显可知,“亚伯拉罕给那地方起名”表示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把属灵人所带入的状态的性质。前面说明,属灵人通过主的降世而得救(2661,2716节);还说明,他们从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那里获得光照(2716节);此外,主规定,那些拥有仁之信,也就是拥有仁爱的人应当得救,如本节继续所说的。这就是本节这些话所表示的状态。

2837、“叫耶和华以勒,就是耶和华必看见”表示主的规定。这从“看见”的含义清楚可知,当论及耶和华或主时,“看见”是指预见并规定(参看2807节)。“耶和华”是指主(参看1343,1736,2156,2329节)。从字义上看,这个词是指一个地名;但从内义上看,这个词是指所描述的状态的性质。因为时间和空间完全属于自然界;因此,当圣言的字义从自然界过渡到天堂时,这些事物的属世观念就完全消失了,变成对应于它们的属灵观念。

2838、“直到今日人还说”表示永不结束,这从下文所解释的圣言中“今日”的含义清楚可知。我们在圣言中常读到“直到今日(或今天、今日等)”,如前面:

他就是今天摩押人的始祖;今天亚扪人的始祖。(创世记19:37-38)

后面:

那城名叫别是巴,直到今日。(创世记26:33)

还有:

以色列人不吃大腿窝上移位的筋,直到今日。(创世记32:32)

又:

这就是拉结的墓碑,直到今日。(创世记35:20)

又:

约瑟定下常例,直到今日。(创世记47:26)

从历史意义上说,“直到今日”和“今日”是指当摩西活着时的时间;但从内义上看,这些词表示状态的永不结束和永恒的性质。“日”表示状态(参看23,487,488,493,893节);所以“今日”,就是现在也是如此。在世上属于时间的东西在天上是永恒的。为了可以表示永恒,经上补充了“直到今日”或“今日”这个词,尽管在那些只意识到历史意义的人看来,这个词似乎并未进一步体现出任何东西。对这些词的类似用法也出现在圣言的别处(如约书亚记4:9;6:25;7:26;士师记1:21,26等)。

“今日”表示永不结束和永恒的东西,这一点可见于诗篇:

我要传圣旨,耶和华曾对我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诗篇2:7)

此处“今日”明显表示永恒。诗篇:

耶和华啊,你的话立定在天上,直到永远。你的真理传到代代;你建立了地,地就存立。照你的典章,天地今日还存立着。(诗篇119:89-91)

此处“今日”也明显表示永恒。耶利米书:

我将你在母腹中形成以先,就认识你;在你从子宫中出来之前,我已分别你为圣;派你作列族的先知。我今日立你在列族列国之上,我今日使你成为坚城、铁柱、铜墙。(耶利米书1:5,10,18)

这段经文的字义与耶利米有关,但在内义上指的是主;“我今日立你在列族列国之上,我今日使你成为坚城、铁柱、铜墙”表示来自永恒。只有永恒能论及主。

摩西五经:

今日你们都站在耶和华你们的神面前,为要进入耶和华你神的约,祂起的誓,就是耶和华你神今日与你所立的。这样,祂今日要立你作祂的子民,祂作你的神。我不但与你们,还与今日和我们在这里站在耶和华我们神面前的,并今日不在我们这里的人(立这约,起这誓)。(申命记29:10,12-15)

从字义上看,此处“今日”是指当摩西向百姓说话时的那个时间;但显而易见,它暗含随后的时间和永恒;因为与任何人,与在那里的人和不在那里的人立约意味着永久,永久本身就是内义上所表示的。

“每日”和“今日”表示永不结束,这一点也可从每日常献的祭明显看出来。这祭因“日”、“每日”和“今日”的含义而被称为常献的祭(民数记28:3,23;申命记8:13;11:31;12:11)。这一点从天上所降的吗哪看得更清楚,论到吗哪,摩西五经如此说:

看哪,我要将食物从天上如雨般降给你们。百姓可以出去,每天收每天的份;不许什么人把它留到早晨。内中把它留到早晨的,除了留在安息日之前那一天的,都生虫变臭了。(出埃及记16:4,19-20,23)

这是因为吗哪表示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约翰福音6:31-32,49-50,58)。它因表示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而表示天上的食物,天上的食物只是爱和仁,以及信之良善和真理。在天上,主每时每刻,因而持续不断地地将这食物赐给天使,直到永远(参看2493节)。这也是主祷文中“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这句话(马太福音6:11;路加福音11:3)的含义,也就是每时每刻,直到永远。

2839、“耶和华在山上必看见”表示仁,主规定他们要通过仁得救。这从“山”的含义清楚可知,“山”是指爱和仁(参看795,796,1430节)。“耶和华必看见”表示主的规定,或主所规定的,如刚才所述(2837节)。此处论及仁,而非爱,因为仁与爱是有区别的(参看2023节)。至于属灵人通过仁,而非与仁分离之信得救,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关于仁和信,情况是这样:无信之仁不是真正的仁,无仁之信不是信。仁若要存在,信必须存在;信若要存在,仁必须存在。然而,绝对的本质要素是仁,因为信的种子不能种在其它任何土壤中。两者相互和互惠的结合产生天上的婚姻,也就是主的国度。信若不植入仁,就只是纯粹的记忆知识,仅止于记忆,因为内心没有接受它的情感。但当植入仁,也就是生活时,信就变成了聪明和智慧。无信之仁,就是诸如小孩子和正直的外邦人或非基督徒所拥有的那种仁,仅仅是等待信播种于其中的土壤,即便活在肉身时没有播种于其中,到了来世也要播种进去(参看1802,2280,2289-2309,2417,2589-2604节)。

上一页  第3卷目录  下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