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史公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第3卷)》第22章 《创世记》第22章内义(6)

《属天的奥秘(第3卷)》第22章 《创世记》第22章内义(6)

诗篇:

耶和华要赐福给以色列家,赐福给亚伦家;凡敬畏耶和华的,无论大小,祂必赐福给他们。(诗篇115:12-13)

此处“凡敬畏耶和华的”表示那些基于信之良善和爱之良善敬拜的人,“以色列家”表示信之良善,“亚伦家”表示爱之良善;由于存在于圣言的每个细节中的天上婚姻,如前所述,经上提到了这两者。

以赛亚书:

你时光的真理必是拯救的力量,智慧和知识;敬畏耶和华本是宝藏。(以赛亚书33:6)

此处“智慧和知识”表示与其真理结合的信之良善;“敬畏耶和华”表示爱之良善。同一先知书:

你们中间谁是敬畏耶和华、听从祂仆人声音的?(以赛亚书50:10)

“敬畏耶和华的”表示基于爱敬拜的人;“听从祂仆人声音的”表示基于信敬拜的人。当这一个与那一个相连时,就有了天上的婚姻。

从圣言引用的这些经文表明,“对神的敬畏(或惧怕)”表示要么基于敬畏或惧怕,要么基于信之良善,要么基于爱之良善的敬拜。不过,敬拜里面的敬畏或惧怕越多,信就越少,爱则更少。相反,敬拜里面的信越多,尤其爱越多,敬畏或惧怕就越少。诚然,敬畏(或惧怕)存在于一切敬拜中,但这种敬畏(或惧怕)却取了另一种表象或形式和性质,因为这是一种神圣的敬畏或惧怕。而神圣的敬畏或惧怕与其说是惧怕地狱和诅咒,倒不如说是惧怕作出或思想凡违背主和邻舍的事,因而违背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的事。这是一种憎恶,这种憎恶在一边形成了爱之神圣和信之神圣的边界。由于如前所述,它不是对地狱和诅咒的惧怕,所以那些处于信之良善的人会有惧怕,而那些处于爱之良善,也就是住在主里面的人则很少有惧怕。

V.因此,“敬畏”(或惧怕、害怕、怕)也表示不信,或没有信和爱。如以赛亚书:

雅各啊,那创造你的,以色列啊,那形成你的,如此说,你不要害怕,因为我救赎了你。我曾提你的名呼召你,你是我的。(以赛亚书43:1,5;44:8)

路加福音:

就是祂对我们祖宗亚伯拉罕所起的誓,要恩赐我们,叫我们既从仇敌手中被救出来,就可以在祂面前,毫无惧怕地用圣洁、公义侍奉祂。(路加福音1:73-74)

同一福音书:

你们这小群,不要惧怕,因为你们的父乐意把国赐给你们。(路加福音12:32)

马可福音:

耶稣对管会堂的说,不要怕,只要信。(马可福音5:36;路加福音 8:49-50)

同一福音书:

耶稣说,你们为什么这样惧怕?你们怎么没有信呢?(马可福音4:40)

路加福音:

就是你们的头发,也都被数过了。所以,不要惧怕,你们比许多麻雀贵重得多。(路加福音12:7)

在这些经文中,“惧怕”(或害怕、怕)是指不信,或没有信和爱。

2827、“没有将你的儿子,就是你的独子,留下不给我”表示人性与神性通过最后的试探合一。这从“你的儿子”和“没有留下不给我”的含义清楚可知:“你的儿子”,即以撒,是指神性理性,如前面所解释的,或神性人身或人性,因为人性始于理性(2106,2194节);它之所以被称为“独子”,是因为它是独生的(参看2773节)。“没有留下不给我”是指使它合一,即与神性本身合一。这种合一通过终级试探实现,这从前面的整个讨论清楚看出来。

2828、创世记22:13.亚伯拉罕举目观看,看哪,有一只公绵羊在后面,两角缠在灌木丛中;亚伯拉罕就去取了那只公绵羊来,把它献为燔祭,代替他的儿子。

“亚伯拉罕举目观看”表示主从神性所获得的思考和洞察;“看哪,有一只公绵羊”表示人类的属灵成员;“在后面,缠在灌木丛中”表示被属世知识缠住;“两角”表示以其信之真理方面的一切能力;“亚伯拉罕就去取了那只公绵羊来”表示由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所实现的他们的释放;“把它献为燔祭,代替他的儿子”表示他们的成圣和接纳。

2829、“亚伯拉罕举目观看”表示主从神性所获得的思考和洞察。可参看2789节,那里有同样的话。从神性所获得的思考和洞察涉及将永远发生的与神性治理相一致的每一件事。

2830、“看哪,有一只公绵羊”表示人类的属灵成员,这从下文所解释的“公绵羊”的含义清楚可知。在教会,众所周知,代表性的犹太和以色列教会中的燔祭和祭物表示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不过,羊羔的燔祭和祭物表示一样事物,母绵羊和母山羊的燔祭和祭物表示另一样事物,小山羊、公绵羊和公山羊,公牛、小公牛和牛犊,以及斑鸠和雏鸽的燔祭和祭物又表示其它事物;素祭和奠祭也是如此。一般来说,它们表示主的神性属天事物、神性属灵事物和神性属世事物,并由此表示从主而存在于祂的国度,从而存在于系主国度的每个人里面的属天事物、属灵事物和属世事物,这一点也可从取代燔祭和祭物的圣餐看出来。其中,面包和酒表示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面包表示祂的神性属天事物,酒表示祂的神性属灵事物;因此,它们表示主对整个人类的爱,以及反过来整个人类对主的爱(2343,2359节)。由此明显可知,燔祭和祭物包含源于对主之爱的属天敬拜,和源于对邻之仁、因而源于对主之信的属灵敬拜在里面(922,923,1823,2180节)。至于什么叫属天事物、什么叫属灵事物,也就是说,在主的国度或教会中,谁构成属天成员,谁构成属灵成员,或说属灵人和属天人是什么样,这在前面已经多次说明(参看1155,1577,1824,2048,2088,2184,2227,2669,2708,2715节)。

因此,“公绵羊”表示主的神性属灵之物,因而表示人里面的属灵之物,或也可说,人类的属灵成员,这一点从由公绵羊制成的燔祭和祭物可以看出来。例如,当亚伦和他的儿子成圣,以履行职责时,也就是当他们供祭司职分时,他们要献一只小公牛为赎罪祭,把它的血抹在坛的四角上,剩下的倒在坛脚;还要宰杀一只公绵羊,把它的血洒在坛的周围,然后把全羊焚烧,献为燔祭;要另外宰杀一只公绵羊,把它的血抹在亚伦的耳垂、大拇指和大脚趾上;然后用它作摇祭,烧在燔祭上(出埃及记29:1-35;利未记8:1-36;9:2-24)。显然,所有这些仪式都是神圣的;但它们之所以神圣,是因为它们代表并表示神圣事物。否则,宰杀小公牛,把它的血抹在坛角上,剩下的倒在坛脚;宰杀一只公绵羊,把它的血洒在坛周围,然后烧掉;把另一只公绵羊的血抹在亚伦的耳垂、大拇指和大脚趾上,把它献为摇祭,并烧在燔祭上;这一切仪式都将没有任何神圣可言,因而没有与敬拜有关的任何东西,除非它们代表神圣事物。至于每个细节代表什么,若不凭借内义,谁也看不出来。献为赎罪祭的小公牛表示主的神性属世事物,公绵羊表示祂的神性属灵事物,同时表示人类的属灵成员,这从圣言中“小公牛”和“公绵羊”的含义可以看出来。供祭司职分通过属灵事物实现,因为人通过属灵事物被引入属天事物,或也可说,通过信之真理被引入爱之良善。当亚伦进入圣所时,他同样要献一只小公牛为赎罪祭,献一只公绵羊为燔祭(利未记16:2-3)。

当拿细耳人满了离俗的日子时,他要献一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作燔祭,一只没有残疾、一岁的母羊羔作赎罪祭,和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绵羊作平安祭(民数记6:13-14,16-17)。原因在于,拿细耳人代表属天人,而属天人是主的样式(51,52,1013节)。属天人是这样:他处于属天之爱,也就是对主之爱,并由此处于属天真理(202,337,2069,2715,2718节)。这就是为何拿细耳人要献表示属天之物的公羊羔和母羊羔为祭,还献表示属灵之物的公绵羊为祭。在节期,要献小公牛、公绵羊和羊羔为祭;如在无酵节的第一天,要献两只小公牛、一只公绵羊、七只羊羔及其素祭为燔祭(民数记28:18-20)。在初熟的日子,也要献两只小公牛、一只公绵羊、七只羊羔及其素祭为燔祭(民数记28:26-28)。在月朔,要献两只小公牛、一只公绵羊、七只羊羔及其素祭为燔祭(民数记28:11-12)。在七月,就是那月的初一日,要献一只小公牛、一只公绵羊、七只公羊羔及其素祭为燔祭;七月十五日,要献十三只小公牛、两只公绵羊、十四只公羊羔为燔祭,等等(参看民数记29:1-2,12-14,17-18,20-22,24,26-36)。“小公牛”和“公绵羊”表示属灵事物,而“羊羔”表示属天事物,因为人们在节日要分别为圣,并通过属灵事物被引入属天事物。

由于“公绵羊”表示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的神性属灵事物,还表示人里面的属灵事物,所以在以西结书论到新殿和新耶路撒冷,也就是主的属灵国度的地方,经上说,洁净了坛,就要献一只小公牛为赎罪祭,献一只公绵羊为燔祭;并且七日内,每日要预备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也要预备一只小公牛和公绵羊(以西结书43:23-25)。那日,王要为众民预备一只小公牛作赎罪祭,这节的七日,每日要预备七只小公牛、七只公绵羊和素祭为燔祭(以西结书45:22-24);安息日,他要预备六只羊羔和一只公绵羊(以西结书46:4,6)。

从普遍意义上说,新殿和新耶路撒冷表示主的国度(参看402,940);从具体意义上说,表示一个新教会(2117节)。众所周知,那里既没有燔祭,也没有祭物;这表明燔祭和祭物表示爱的属天事物和信的属灵事物,因为这些事物属于主的国度;因此,这类事物在此由“小公牛”、“公绵羊”和“羊羔”来表示。“小公牛”和“公绵羊”表示属灵事物,这一点从以西结书的这一部分在内义上的每个细节明显看出来,一般从以下事实看出来,即:“新殿”和“新耶路撒冷”尤表主的属灵国度,而“锡安”表示属天国度。

“公绵羊”表示属灵之物,或也可说,表示属灵人,这一点也明显可见于但以理书。但以理看见一只有双角的公绵羊站在河边,然后又看见一只公山羊抵触公绵羊,折断它的两角,践踏它(但以理书 8:3-4等)。此处,“公绵羊”只表示属灵教会,“公山羊”表示那些处于与仁分离之信,或与良善分离的真理之人,他们一步步起来反对良善,最终反对主,如经上所描述的。撒母耳记:

撒母耳对扫罗说,耶和华喜悦燔祭和祭物,岂如喜悦听从耶和华的声音呢?看哪,听从胜于祭物,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撒母耳记上15:22)

此处论述的是顺从,故论述的是真理,这是属灵的;这些话是对王说的,而王也表示真理(1672,2015,2069节)。因此,经上没有说“胜于公牛或羊羔的脂油”,而是说“胜于公羊的脂油”。

诗篇:

以色列出了埃及,雅各家离开说陌生语言之民时,犹大就成了主的圣所,以色列成了祂统治的权柄。沧海看见它就奔逃,约旦河也倒流;大山跳跃如公羊,小山蹦跳如羊群的崽儿。沧海啊,你为何奔逃?约旦哪,你为何倒流?大山哪,你为何跳跃如公羊?小山哪,你为何蹦跳如羊群的崽儿?大地啊,在主的面前,在雅各神的面前,震动吧!祂叫磐石变为水池,叫燧石变为水泉。(诗篇114:1-8)

此处在内义上论述了重生之后的属灵良善,并描述了该良善的性质。它的属天-属灵的性质被描述为“跳跃如公(绵)羊的大山”,它的属天-属世的性质被描述为“蹦跳如羊群的崽儿”;“大山”表示爱的属天事物(参看795,1430节)。谁都能看出,这些话,和诗篇其余的话一样,都包含神圣事物,但仅包含在内义里面;“跳跃如公(绵)羊的大山”、“蹦跳如羊群崽儿的小山”、“在主的面前震动的大地”,都表示某种属灵之物;若无内义,它们都是些毫无意义的词语。

摩西五经中的这些话也是如此:

耶和华使他乘驾地的高处,使他吃地的出产,又使他从磐石中咂蜜,从燧石中吸油,也吃牛群的奶油,羊群的奶,羊羔和公羊的脂油,巴珊所出的,还有山羊的脂油,与上好小麦的脂油;你要葡萄的血,如同纯酒。(申命记32:13-14)

“公(绵)羊,巴珊所出的”表示属天-属灵事物。至于属天-属灵事物是什么,可参看前文(1824节)。诗篇:

我要把肥甘作燔祭,连同公绵羊的馨香祭献给你,又把公牛和公山羊献上。(诗篇66:15)

“肥甘的燔祭”表示爱的属天事物,“公绵羊的馨香祭”表示信的属灵事物。

以西结书:

阿拉伯和基达的一切首领都作你手下的客商,用羊羔、公绵羊、公山羊与你交易。(以西结书27:21)

这论及推罗,推罗表示那些知道良善和真理的人(1201节);“阿拉伯”表示他们的智慧;“基达的首领”表示他们的聪明;“羊羔”表示属天事物;“公绵羊”表示属灵事物;“公山羊”表示属世事物,它们按次序一个接一个到来。以赛亚书:

基达一切的羊群必聚集到你这里,尼拜约的公绵羊要要服侍你;它们必上我的祭坛蒙悦纳,我必荣美我荣美的家。(以赛亚书60:7)

这论及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基达的羊群”表示神性属天事物;“尼拜约的公绵羊”表示神性属灵事物。由此明显可知,“公绵羊”在内义上表示主的神性属灵之物,并由此表示人里面的属灵之物,或也可说人类的属灵成员。

2831、“在后面,缠在灌木丛中”表示被属世知识缠住。这从“缠”和“灌木丛”或“杂乱的灌木丛”的含义清楚可知:“缠”在此是指被缠住;“灌木丛”或“杂乱的灌木丛”是指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如下文所解释的。属灵人之所以被关于信之真理的属世知识缠住,原因如下:属灵人不像属天人那样拥有对良善和真理的感知,取而代之的是良心;这良心是从信之良善和真理中形成的,自幼年起,他们就从父母和教师,后来又从他们生在其中的信之教义吸收这些良善和真理。那些没有对良善和真理的感知之人不得不靠知识或事实来确认、复核。每个人都对自己所学到的东西,以及信之良善和真理为自己形成某种概念,因为没有一个概念,任何东西都不会存在记忆中,只能存在一个空虚的器皿中。源于其它知识或认知,包括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的确认性细节就会涌入并填满对事物的概念。通过许多细节对这个概念本身的确认不仅该概念固定在记忆中,以便它可以从记忆中被召唤出来进入思维,还能使信被注入它。

现大体讨论一下感知,由于很少有人知道何为感知,所以有必要对感知下一个定义。既有对属天和属灵事物中的良善和真理的感知,也有对公共生活或文明生活中的公义和公平的感知,还有对私人生活或道德生活中的正直体面的感知。关于对属天和属灵事物中的良善和真理的感知,内层天使从主那里拥有这种感知,上古教会成员和处于对主之爱的属天人也拥有这种感知。这些人凭某种内在意识或内在的一瞥,立刻就知道一个事物是否良善、是否真实。主把这种知识灌输给他们,因为他们通过爱与主结合。然而,属灵人没有对属天和属灵事物中的良善和真理的这种感知,取而代之的是进行指示的良心。但如前所述,这良心是从父母和教师教导他们的良善和真理的知识或认知,后来又从他们自己对教义和圣言的研究中形成的。这些人把自己的信仰系于这些知识或认知,即便它们可能不完全是良善和真理。正因如此,人们能从任何不同教义中拥有良心;甚至连外邦人也从自己的宗教信仰中拥有某种与良心并无二致的东西。

属灵人没有对信之良善和真理的感知,却声称并相信他们所学习和理解的东西是真的,这一点从以下事实足以清楚看出来:每个人都声称自己的信条是真理,异端分子比其他人更是如此;他们不能看见真理本身,更不会承认它,即便有成千上万个论据支持它。让每个人都自我检查一下,看看自己能否从其它任何源头感知到某个事物是不是真的;当有最真实的东西向他清楚显明时,他是不是仍旧不承认它。例如,有人视信而非爱为拯救的根本途径。即便把主所说的关于爱和仁的一切话(参看2373节)都读给他听,即便他从圣言知道一切律法和先知都依赖于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他仍会坚持信的观念,并声称唯信得救。而那些拥有属天和属灵感知的人则完全不同。

至于对公共生活或文明生活中的公义和公平的感知,那些在世上有理性的人便拥有这种感知,还拥有对私人生活或道德生活中的正直体面的感知。这两种感知将人与人区分开来,但这绝不意味着这种人拥有对信之良善和真理的感知,因为这种感知是更高,或更内在的,是从主经由理性的至内在部分流入的。

属灵人没有对信之良善和真理的感知的另一个原因是,良善和真理不是像在属天人里面那样被植入他们的意愿部分,而是被植入他们的理解力部分(参看863,875,927,1023,1043,1044,2256节)。这就是为何属灵人不能抵达属天人所住之光的第一个区域或第一个层级(2718节);相对于属天人,他们处于模糊之中(1043,2708开头,2715节)。由此可以推知,属灵人被关于信之真理的属世记忆知识或世俗知识缠住了。

至于“灌木丛”或“杂乱的灌木丛”在内义上表示属世的记忆知识或世俗知识,也就是诸如固定在外部记忆中的那类事实知识,这也可从圣言中的其它经文看出来。以西结书:

看哪,亚述曾是黎巴嫩的香柏树,枝条美丽,成荫之林,极其高大,粗树枝在缠绕的枝条之间。(以西结书31:3)

这论及埃及,也就是记忆知识或世俗知识(1164,1165,1186,1462节);“亚述”表示理性(119,1186节);在圣言中,这理性也是“香柏树”,以及“黎巴嫩”;“在缠绕的枝条之间”表示在记忆知识或事实当中,因为人类理性就建立在其记忆知识或事实的基础上。

同一先知书:

主耶和华如此说,因你高耸,他将他的枝子插在缠绕的粗枝中,他的心以其高大而被抬高,外邦人,就是列族中强暴的,要把他砍下丢弃。(以西结书31:10,12)

这论及埃及;“将枝子插在缠绕的粗枝中”表示粘在记忆知识或事实中,并从它们的立场来关注属灵、属天和神性事物。同一先知书:

好使水旁所有的树木不因高大而自高,也不将枝条插在缠绕的粗枝中,并且所有得水滋润的都不得高大立于它们之上,因为他们都要被交与死亡,到世人中间的低地和下坑的人那里。(以西结书31:14)

这论及那些想通过基于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的推理进入信之秘密的人;这些人完全瞎了眼(参看215,232,233,1072,1911,2196,2203,2568,2588节)。基于记忆知识或事实的推理就是“将枝条插在缠绕的粗枝中”的含义。又:

她有强壮的幼苗,可作掌权者的杖,它的高大高举在缠绕的粗枝中。(以西结书19:11)

此处意思也一样。

同一先知书:

以色列被杀的人倒在他们偶像的中间,在他们祭坛的周围,就是在各青翠的树下和各缠绕的橡树下。(以西结书6:13)

这论及那些将信仰置于自己,因而置于他们从自己的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中孵化出来的观念之人为自己发明的敬拜;“缠绕的橡树”表示处于这种状态的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橡树”是指基于记忆知识或世俗事实的感知(参看1442,1443,2144节)。这种特征还出现在以西结书别的地方:

他们看见各高山、各缠绕的树,就在那里献祭。(以西结书20:28)

“缠绕的树”表示不是圣言,而是人自己的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所指示的事。敬拜在小树林中举行,其意义取决于这些树的性质(可参看2722节)。

以赛亚书:

因为邪恶像火焚烧,烧灭荆棘和蒺藜,点燃林中缠绕的粗枝(或灌木丛)。(以赛亚书9:18)

“荆棘和蒺藜”表示虚假和恶欲;“林中缠绕的粗枝(或灌木丛)”表示记忆知识或事实。同一先知书:

林中缠绕的粗枝或灌木丛,万军之耶和华要用铁器砍下,黎巴嫩必因大能者倒下。(以赛亚书10:34)

“林中缠绕的粗枝(或灌木丛)”表示记忆知识或事实,“黎巴嫩”表示理性概念。耶利米书:

应当向锡安竖立大旗,因我必从北方带来灾祸和大毁灭。有狮子从他的灌木丛中上来,是毁坏列族的;他已经动身,离开他的地方,要使你的地成为荒场;你的城邑必被毁,无人居住。(耶利米书4:6-7)

“从他的灌木丛中”表示从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中,凡从这知识中“上来”并进入或侵袭神性奥秘的,都使“地成为荒场”,也就是使教会荒凉。

在圣言中,记忆知识或事实之所以被称为“灌木丛”,是因为它们本质上就像“灌木丛”,尤其当爱自己和爱世界的欲望,以及虚假的原则或假设影响他们时。属天和属灵之爱是一种将属于外部记忆的知识或事实带入秩序的爱;而对自己的爱和对世界的爱却搅乱这种秩序,并给那里的一切带来混乱。人没有意识到这些事物,因为他将秩序变成了败坏的秩序,将良善变成邪恶,将真理变成虚假;这就是为何这些事缠在一起,也就是“缠在灌木丛中”。他没有意识到这些事物的另一个原因是,与属于理性概念所在的内部记忆的事物相比,属于这些知识或事实所在的外部记忆的事物如同在灌木丛中,或如同在幽暗的森林中。只要活在肉身,就没有人能知道相比之下,有何等阴暗、模糊和黑暗的东西在森林中,因为活在肉身期间,他以为一切智慧和聪明都来自这个源头,即来自记忆知识或事实;但等到了来世进入属于内部记忆的事物,他就会明白。到那时,他会看到,外部记忆适合活在世上的人,这种记忆最缺乏的,就是智慧和聪明之光。他将看到,外部记忆中的一切相对来说都是黑暗、无序和缠绕在一起的(参看2469-2494节)。

2832、“两角”表示以其信之真理方面的一切能力,这从“角”的含义清楚可知。圣言多次提到“角”;它们在那里都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的能力,在反面意义上表示源于邪恶的虚假的能力。此处的意思是,就真理而言,“公绵羊”所表示的属灵人被属世的记忆知识尽可能地缠住了;结果,他们丧失了感知真理的能力。因为就作为信之真理的事物而言,人越请教、依赖属世的记忆知识,将其粘附于内心和灵魂,就越丧失真理之光,与这光一道丧失的,还有真理的生命。凡肯注意并反思的人都能从自己的经验,从那些声称他们什么都不会信,除非他们要么通过感官,要么通过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明白事情就是如此的人身上看出这一点。你若探究他们的本质,就会发现他们根本什么都不信,而且在他们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比将一切都归于大自然更有智慧的了。还有许多人声称自己相信,尽管他们并不明白。但私下里,他们和其他人一样基于感官印象和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来推理信之真理是不是真的。这些人要么拥有从爱自己和爱世界中被灌输给他们的一种说服性信仰,要么根本没有任何信仰。他们的本质从他们的生活明显看出来。这两类人的确在主的属灵教会中,却不属于教会。那些属于教会的人都过着良善的生活,并相信真理。但属灵人不相信其它真理,只相信从小被铭刻在他们身上,后来他们从教义或某个其它源头为自己所确认的真理。这就是属灵人的状态,这种状态在此以“公绵羊两角缠在灌木丛中”来描述(参看2831节)。

“角”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的能力,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诗篇:

你是他们力量的荣耀,因你的喜悦,你必高举我们的角。因为我们的盾牌属耶和华,我们的王属以色列的圣者。只是我的真理和我的怜悯要与他同在,因我的名,他的角必被高举。我要使他的手伸到海上,右手伸到河上。(诗篇89:17-18,24-25)

此处“我们的角”和“他的角”明显表示真理的能力。这几节经文论述的主题是主的属灵国度;“我们的王属以色列的圣者”表示神性真理属于主。“王”是指真理,主的王权是指神性真理(参看1672,1728,2015,2069节)。“使他的手伸到海上,右手伸到河上”表示力量在记忆知识或世俗学问和对真理的认知中。“手”和“右手”是指力量(参看878节),“海”和“河”表示记忆知识和认知(28,2702节)。诗篇:

耶和华我的力量啊,我爱你!耶和华是我的岩石,我的堡垒,我的救星,我的神,我所信靠的磐石,我的盾牌,拯救我的角。(诗篇18:1-2;撒母耳记下22:2-3)

“拯救的角”表示能力方面的真理;此处“力量”、“岩石”、“堡垒”、“神”、“磐石”和“盾牌”都表示真理的能力。

又:

在锡安,我要使大卫的角发出来;我为我的受膏者预备一盏灯;我要使祂的仇敌披上羞耻。(诗篇132:17-18)

这论及主,也就是“大卫”(1888节);“角”表示真理的能力;“一盏灯”表示真理之光。撒母耳记:

我的心因耶和华而欢乐,我的角因耶和华而高举,我的口向我的仇敌张开,因我以你的拯救而欢喜。耶和华必将力量赐与祂的王,高举祂所膏立者的角。(撒母耳记上2:1,10)

这是哈拿的预言,“角”表示真理的能力。

上一页  第3卷目录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