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史公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三十九、天堂里的富人和穷人

《天堂与地狱》三十九、天堂里的富人和穷人

  357.关于进天堂,可谓众说纷纭。有的认为穷人能进天堂,富人不能;有的认为富人和穷人一样,都能进天堂;有的认为富人只有放弃财富,成为穷人才能进天堂;并且所有这些观点都能在圣言中找到证据。然而,在进天堂的问题上,那些区别对待富人和穷人的人并不理解圣言。就其内层而言,圣言是属灵的;但就文字而言,它是属世的;所以,那些仅照字义,不照任何灵义理解圣言的人,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尤其在富人和穷人的问题上。如,富人进天堂就像骆驼穿过针眼一样困难;穷人则因贫穷而很容易进天堂,因为经上说:

  你们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你们的!(马太福音5:3;路加福音6:20-21)

  不过,那些对圣言的灵义有所了解的人不是这么想的。他们知道,天堂是所有过着信与爱的生活之人的,无论是富是穷。下面我们会解释在圣言中,“富人”与“穷人”分别是什么意思。从与天使的大量交谈和来往,我蒙恩确切地知道,富人进天堂和穷人一样容易,没有人因富有而被关在天堂之外,也没有人因贫穷而被接入天堂。天堂里既有富人,也有穷人,而且很多富人享有比穷人更大的荣耀和幸福。

  358.有必要先说明一下,人完全可以获取财富,积累资产,只要不用欺诈或邪恶手段就行;人完全可以享受精致的饮食,只要不将自己的生命投入其中就行;人完全可以拥有与其地位相称的豪华居所,与条件相当的人来往,常去娱乐场所,谈论世事,没有必要到处摆出一副虔诚的面孔,满面愁容,耷拉着脑袋,而是欢喜快乐;他也无需向穷人施舍,除非心有感动,或受灵的驱使。简言之,表面上,他完全可以像世人一样生活;这一切并不妨碍他进天堂,只要他心里持有正确的神观,对待邻舍诚实、公正。人的品性实际上就是他的情感与思维,或爱与信的品性。他的一切外在行为皆从这些获得其生命;事实上,行为就是意愿,言语就是思维,因为行为来自意愿,言语来自思维。所以在圣言中,当经上说人将照自己的行为受审判、得赏赐时,意思是说,他将照产生其行为或在其行为里面的情感与思维受审判、得赏赐;因为离了这些,行为什么也不是,其品质完全取决于它们。由此可见,人的外在其实一事无成,产生外在的乃是人的内在。例如,如果人行事诚实,避免欺诈,仅仅是因为惧怕法律、害怕丧失名声,由此丧失地位或利益,如果这种惧怕约束不了他,他就会尽其所能地欺骗他人。这种人的行为表面上看似诚实,但其思维和意愿却是欺诈。他因内在是不诚实和欺诈的,故有地狱在自己里面。相反,人若行事诚实,避免欺诈,是因为这违背神和邻舍,那么他即便能欺骗他人,也不愿去欺骗;他的思维和意愿就是良心,他便有天堂在自己里面。这两种行为表面相似,内在却完全不同。

  注:在圣言中,经上常说,人将照自己的行为和作为受审判、得赏赐(3934节)。“行为和作为”是指内在形式上,而非外在形式上的行为和作为,因为恶人同样能行出外在形式上的善行,而内在和外在形式上的善行只有善人才能行出(3934, 6073节)。和一切活动一样,行为也有自己的存在和显现,它们的品质来自人的内层,而人的内层属于他的思维和意愿,因为行为从这些内层发出;因此,内层的品质决定了行为的品质(3934, 8911, 10331节)。这意味着它们取决于内层在爱与信方面的品质(3934, 6073, 10331, 10332节)。这也意味着行为包含爱与信,就是结果中的爱与信(10331节)。因此,照行为和作为受审判、得赏赐,其实就是照爱和信受审判、得赏赐(3147, 3934, 6073, 8911, 10331, 10332节)。只要行为关注自我和世界,它们就是不良善;相反,只要关注主和邻舍,它们就是良善(3147节)。

  359.只要人从内在承认神性,愿意服务邻舍,他表面上就能像其他人一样生活,可以变得富有,享受盛宴,照自己的条件和职位住豪宅、穿华服,享受快乐和欢娱,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意,以及身心健康的缘故参与世俗事务。由此明显可知,行天堂之路并不像许多人想的那么难。唯一的困难就是找到抵制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的能力,防止这些爱占据主导地位;因为它们是一切邪恶的根源。行天堂之路并不像人们想的那么难,这一事实就是主说这些话的意思:

  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就为自己的灵魂找到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马太福音11:29,30)

  主的轭之所以容易,祂的担子之所以轻省,是因为人只要抵制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所涌出的邪恶,就会被主引导,而不是被自己引导。这时,主会在人里面抵制并除去这些邪恶。

  注:一切邪恶皆出于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1307, 1308, 1321, 1594, 1691, 3413, 7255, 7376, 7488, 7490, 8318, 9335, 9348, 10038, 10742节)。这些邪恶就是对他人的蔑视、敌意、仇恨、报复、残忍和欺骗(6667, 7370-7374, 9348, 10038, 10742节)。人生在这些爱中,因此人的遗传之恶就在它们里面(694, 4317, 5660节)。

  360.我曾与一些死后的人交谈,他们活在世上时曾摒弃尘世,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想将思维从世俗事物中抽离出来,从而腾出时间专注于冥想,以为这样就能踏上通往天堂的道路。但在来世,这些人却精神忧郁,鄙视和他们不一样的其他人,并为自己没有得到比其他人更多的幸福而愤愤不平,以为他们配得,对别人漠不关心,躲避作为与天堂联结之手段的仁爱义务。他们比其他人更渴望天堂;但当被带到天使当中时,他们却带来焦虑,干扰天使的幸福。于是他们被打发离开;被打发离开后,他们便去往人迹罕至之地,在那里过着和在世时一样的生活。

  人能为天堂而得以形成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世界。每个人的情感都必须终止于最外在的结果,而最外在的结果就在世界中;或也可说,世界是一切情感所终止于其中的终极目标。情感若不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显现自己,或流入行为,就会被窒息到最终人不再关心邻舍,只关心自己的地步。这一切清楚表明,把人引向天堂的,是对邻之仁的生活,也就是在一切行为和职责中行公义、公平,而非脱离仁爱的虔诚生活。由此可知,人只有在积极工作的情况下才能实践仁爱,并且仁爱的生命才能成长;若人远离这些工作,这是不可能的。

  让我用实际经历来说明这一点。那些在世时把精力投入商业和贸易,并通过这些事业变得富有的人当中,有许多人在天堂。而那些身居荣耀的职位,并通过这些职位变得富有的人当中在天堂的,则没有那么多。这是因为后者被因执行公义公平所带给他们的利益和地位,以及有利可图的体面职位引向爱自己、爱世界,由此使自己的思维和情感远离天堂,并将其转向自己。因为人爱自己和世界,并在一切事上专注于自己和世界到什么程度,就疏远神性、远离天堂到什么程度。

  注:对邻之仁就是在一切行为和工作中行良善、公义和公平(8120-8122节)。因此,对邻之仁延伸到人所思、所愿和所行的每一件最小的事上(8124节)。脱离仁爱生活的虔诚生活没有任何用处,但它们一起则对一切事物都是有益的(8252, 8253节)。

  361.富人在天堂的命运大体是这样:他们比其他人活得更优雅,其中有些人住在宫殿,殿内的一切皆如同金银那样光芒四射。他们拥有充裕的有用生活所需的一切,但他们丝毫不将心思放在这些事物上,而是投入功用。他们能清楚看到这些功用,好像它们处于光明;而金银则显得模糊,相对来说如同处于阴影。这是因为他们在世时就喜欢功用,只喜欢作为手段和工具的黄金和白银。在天堂光芒四射的,正是“功用”;功用的良善就像黄金,功用的真理就像白银。因此,他们在世时所服务的功用的品质,决定了他们在天堂的财富、快乐和幸福。良善的功用包括为自己和自己人提供生活必需品;以及因自己的国家和邻舍的缘故渴望丰富的资源;在利益邻舍方面,富人的门路要比穷人的宽广得多。这些之所以是良善的功用,是因为人能由此使自己的心智远离有害的懒散生活;事实上,在这种生活中,人的思维会由于他与生俱来的恶性而奔向邪恶。这些功用只在拥有神性在里面,也就是人专注于神性和天堂,并在这些里面找到自己的良善,在财富中只看到附属良善时才是良善。

  注:一切良善皆凭功用并照功用而拥有自己的快乐(3049, 4984, 7038节);以及它们的品质;因此,功用的品质决定了良善的品质(3049节)。生活的一切幸福和快乐皆出自功用(997节)。一般来说,生命就是一种有用的生活(1964节)。天使的生命在于爱与仁之良善,因而在于发挥功用(454节)。主,因而天使只考虑人所关注的目的,也就是功用(1317, 1645, 5844节)。主的国是功用的国(454, 696, 1103, 3645, 4054, 7038节)。发挥功用就是服侍主(7038节)。人的品质是由他所发挥的功用决定的(4054, 6315节);举例说明(7038节)。

  362.不相信神性,将属于天堂和教会的事物抛之脑后的富人,其命运则与此截然相反。他们在地狱,那里尽是污秽、悲惨和贫乏。当将财富作为目的来热爱时,它就变成这样的事物;不仅财富本身,连财富的用途,就是放纵生活、纵情享乐、肆无忌惮地投入可耻行为,或想凌驾于他们所蔑视的人之上,也会变成这样。这些财富和功用因没有属灵之物,只有世俗之物在里面,故会变成污秽。因为财富及其功用中的属灵目的就像身体里的灵魂,或像湿土里的天堂之光;正如没有灵魂的身体或没有天堂之光的湿土会变得腐臭,这些财富和功用也是如此。这就是那些被财富迷惑而远离天堂的人。

  363.死后,每个人的主导情感或主导爱都会与他同在,永不根除,因为人的灵完全就像他的爱;以前闻所未闻的是,每个灵人和天使的身体都是其爱的外在形式,完全对应于其内在形式,也就是其性情与心智。因此,其灵的品质从他的脸、动作和言语就能得知。而人活在世上时,如果他没有学会在脸、动作和言语上伪造不是自己的东西,那么灵的品质也能为人所知。这一切表明,人自己的永恒品质就是他的主导情感或爱的品质。我蒙允许与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一些人交谈,他们的生活从那个时代的著作清楚可知。我发现,主导他们的仍是他们在世时所拥有的爱。由此也可以推断,对财富及其功用的爱,将永远与每个人同在,具有它在世时所获得的品质。不同之处在于:对那些将财富投入善用的人来说,财富在来世会变成与所发挥的功用相一致的快乐;而对那些将财富投入恶用的人来说,财富则变成纯粹的污秽;那时,他们以这种污秽为快乐,正如在世时他们以其被投入恶用的财富为快乐。他们以污秽为快乐是因为,污秽的乐趣和可耻的行为,也就是他们将财富所投入的功用,以及贪婪,也就是不关注功用而对财富的贪恋,就对应于污秽。属灵的污秽不是别的。

  364.穷人进天堂不是由于他们贫穷,而是由于他们的生活。每个人的生活都跟随着他,无论他是富是穷。主对每个人的怜悯都是一样的,并没有优先于别人而对某个人的特殊怜悯。凡生活良善者皆被接受,凡生活败坏者皆被弃绝。事实上,贫穷和财富一样,也能误导人,把他引离天堂。穷人当中也有许多人不满足于自己的所得,贪图更多,以为财富就是祝福;所以,当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时,他们就大为怨愤,对圣治心怀恶念;他们还嫉妒别人的财物,一有机会就去骗人,沉溺于污秽的乐趣。而满足于自己的所得,工作勤勉细心,热爱劳动而非懒散,行事诚实、忠信,同时过着基督生活的穷人则不同。有时,我与那些属于普通农民的人交谈;他们在世时就信神,并且在工作中诚实、正直。他们对认识真理有一种情感,所以就求问仁与信;对于信,他们在世上听了很多;对于仁,在来世则听了很多。因此,他们被告知,仁就是属于生活的一切,信就是属于教义的一切;所以仁就是在一切工作中意愿并行出公义和公平,信则是思考公义和公平;信与仁相结合,正如教义与照之的生活相结合,或思维与意愿相结合;当人意愿并行出他所思考的公义、公平时,信就变成仁;这时,它们不再是二,而是一。他们完全明白这一切,并且欣喜若狂,声称他们在世时不明白信仰和生活有什么区别。

  注:没有脱离方法的直接怜悯,只有通过方法的怜悯,这是对那些照主的诫命生活之人说的;主以其怜悯不断在这个世界引导这些人,后来则永远引导他们(8700, 10659节)。高贵和地位并不是真正的祝福,因此恶人和善人都能拥有它们(8939, 10775, 10776节)。真正的祝福是从主接受爱与信,并由此与祂结合,因为这是永恒幸福的源头(1420, 1422, 2846, 3017, 3406, 3504, 3514, 3530, 3565, 3584, 4216, 4981, 8939, 10495节)。

  365.这一切清楚表明,富人和穷人一样能进天堂,并且一样容易。人们之所以认为穷人容易进天堂,而富人则很难,是因为圣言在谈到富人和穷人时被误解了。在圣言中,就灵义而言,“富人”是指那些拥有大量真理与良善的知识之人,也就是圣言所在的教会中人;而“穷人”则指那些缺乏这些知识,但渴望它们的人,或在教会之外没有圣言的地方的人。

  穿着紫色袍和细麻布衣服,并被投入阴间的财主表示犹太民族;这个民族之所以被称为财主,是因为它拥有圣言和由此而来的大量真理并良善的知识;“紫色袍”表示良善的知识,“细麻布衣服”表示真理的知识。而躺在财主门口,想得财主桌子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并被天使带入天堂的穷人表示没有良善与真理的知识,然而却渴望它们的民族或外邦人(路加福音16:19-31)。

  被请赴大宴席并借故推辞的富人也表示犹太民族,被领来取代他们的穷人表示教会之外的民族或外邦人(路加福音14:16-24)。

  有必要解释一下主所说的财主是什么意思,即:

  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马太福音19:24)

  此处“财主”表示属世之义和属灵之义上的富人。就属世之义而言,财主或富人是指那些拥有大量财富并心系于此的人;但就属灵之义而言,则指那些拥有大量知识和学问,也就是属灵财富,并渴望凭自己的聪明利用它们将自己引入天堂和教会的事物之人。由于这违背神性次序,故经上说“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骆驼”在灵义上表示总体上的认知和知识,“针眼”表示属灵真理。如今人们不知道,这就是“骆驼”和“针眼”的含义,因为教导圣言字义上所说的事物在灵义上的含义的知识到现在为止仍没有被披露。圣言的每个细节中既有一个属灵意义,也有一个属世意义;事实上,圣言纯由属世事物与属灵事物的对应写成,以便天堂与尘世,或天使与世人的联结由此可以实现,因为直接的联结已经中断了。由此清楚看出,在圣言中,“富人或财主”具体指的是谁。

  在圣言中,“富人或财主”在灵义上表示那些享有真理与良善的知识之人,“财富”表示知识本身,知识就是属灵的财富;这一点从各处的经文可以看出来(如以赛亚书10:12-14; 30:6, 7; 45:3;耶利米书17:3; 48:7; 50:36, 37; 51:13;但以理书5:2-4;以西结书26:7, 12; 27:1-36;撒迦利亚书9:3,4;诗篇45:12;何西阿书12:9;启示录3:17, 18;路加福音14:33;等等)。“穷人”在灵义上表示那些没有良善与真理的知识,却渴望它们的人(马太福音11:5;路加福音6:20, 21; 14:21;以赛亚书14:30; 29:19; 41:17, 18;西番雅书3:12, 13)。《属天的奥秘》(10227节)一书根据灵义解释了所有这些经文。

  注:“衣服”表示真理,因而表示知识(1073, 2576, 5319, 5954, 9212, 9216, 9952, 10536节)。“紫色”表示属天良善(9467节)。“细麻”表示来自一个属天源头的真理(5319, 9469, 9744节)。在圣言中,“骆驼”表示总体上的认知和知识(3048, 3071, 3143, 3145节)。“绣花的手工,手工织上”,因而“手工(needle)”表示什么(9688节)。从知识进入信之真理违背神性次序(10236节)。如此行的人在天堂和教会的事上会变得疯狂(128-130, 232, 233, 6047节)。在来世,当思想属灵事物时,可以说他们成了醉汉(1072节)。关于他们性质的详情(196节)。举例说明当通过知识进入属灵事物时,属灵事物无法被理解(233, 2094, 2196, 2203, 2209节)。从属灵真理进入属于属世人的知识是可以的,但反过来不行,因为只有属灵之物进入属世之物的流注,没有属世之物进入属灵之物的流注(3219, 5119, 5259, 5427, 5428, 5478, 6322, 9110节)。必须先承认圣言和教会的真理,之后才可以考虑知识,而不是相反(6047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