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研究文集 《马太福音》第二十三章内义(4)

《马太福音》第二十三章内义(4)

马太福音23:14.因为你们侵吞寡妇的家产……

“寡妇”表示那些处于没有良善的真理,却仍渴望被良善引导的人;“侵吞寡妇的家产”表示从那些渴慕真理的人那里夺走真理,并教导他们虚假。而夺走别人的良善与真理,把它们归给自己,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就在受咒诅的事之列,故主说:你们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侵吞寡妇的家产等。(AC 4844)

马太福音23:16,17.你们这瞎眼领路的有祸了。你们说,凡指着殿起誓的,这算不得什么……

之所以不可指着殿和坛起誓,是因为指着它们起誓,就是指着主,指着天堂和教会起誓。因为“殿”在至高意义上是指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在相对意义是指神性真理方面的天堂和教会,以及基于神性真理的一切敬拜。“坛”表示神性良善方面的主,在相对意义上表示神性良善方面的天堂与教会,以及基于神性良善的一切敬拜。而主表示从祂发出的一切神性事物,祂在这些事物里面;它们属于主,故凡指着主起誓的,也是指着属于祂的一切事物起誓。同样,凡指着天堂和教会起誓的,就是指着属于天堂和教会的一切神圣事物起誓的,因为天堂是那些事物的复合体和陆地,教会同样是,故经上说殿比殿中金子大,因为殿使金子成圣;坛比坛上礼物大,因为坛使礼物成圣。(AE 608.也可参看马太福音15:14的注解)

经上说殿使殿中金子成圣,坛使坛上礼物成圣;因而殿和坛是最神圣的事物,一切神圣来自神圣事物。因此,殿和坛表示神性人身方面的主,因为天堂和教会的一切神圣事物皆从这神性人身发出。除非具有这种意义,否则殿和坛不可能使任何事物成圣;除了敬拜的对象,即主之外,敬拜本身并不能成圣;敬拜的良善与真理皆来自祂,故经上说,除了坛以外,礼物并不成圣;礼物表示属于敬拜的神圣;而犹太人并不明白这一点,而是教导别的;因此,主说他们无知瞎眼。(AE 391.也可参看AR 191. AC 9229, 9714)

在以下经文(诗篇138:2;约拿书2:4,7;哈巴谷书2:20;马太福音23:16,17)中,殿表示主的神性人身,同时表示天堂和教会。(AE 220)

马太福音23:22.人指着天起誓,就是指着神的宝座和那坐在上面的起誓……

显然,宝座在此表示天堂,因为经上说“人指着天起誓,就是指着神的宝座”;不是说耶和华或主在那里坐在宝座上,乃因在天堂,祂的神性被称为宝座,有时向那些得以观看天堂的人显为一个宝座。(AE 253)

在圣言中,当论述的主题是神性真理和基于此的审判时,经上经常提及“宝座”。在这些地方,就内义而言,“宝座”表示属于神性王权之物,或为神性王权本质之物,而“坐在宝座上的”是指作为王或审判官的主自己。不过,和许多其它事物的含义一样,“宝座”的准确含义取决于语境。当“坐宝座的”表示神性本身和主的神性人身时,“宝座”表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然而,当“坐宝座的”表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时,“宝座”表示充满神性真理的整个天堂。但是,当“坐宝座的”表示高层天堂中的神性真理方面的主时,“宝座”表示最低层天堂,以及教会中的神性真理。因此,“宝座”的具体含义取决于语境。“宝座”之所以表示属于神性真理之物,是因为在圣言中,“王”,以及“国”表示真理。“王”表示真理(参看1672, 1728, 2015, 2069, 3009, 3670, 4581, 4966, 5044, 5068节);“国”也表示真理(1672, 2547, 4691节)。至于在圣言中,“宝座”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这从论及它的整个思路明显看出来,如马太福音(5:34,35;23:22);在这段经文中,经上明确指出,天是“神的宝座”。(AC 5313)

人若以为那些洗了身体,或手和脚的人由此就洁净和成圣了,也就是从他们的罪中洁净了,就大大受骗了。因为罪不会像用水洗去污垢一样被洗去,或除净;而是要通过真理,以及照着真理的生活洗去它们,即除去它们;这就是“洗”所仅仅代表的。因为水表示真理,当生活照着真理得以形成时,它们就会洁净人。这些外在事物丝毫无助于洁除邪恶与虚假,主在马太福音(23:25, 26, 27)清楚教导了这一点。(AE 475. AE 960)

马太福音23:23.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正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

在圣言中,“公义和公平”多次被一起提及,但没有人知道它们在内义上表示什么。就最近似的意义而言,“公义”论及正义,“公平”论及正直。当某事通过良善并照着良知来判断时,正义就会出现;而当它通过法律,因而通过法律的正义要求,并且也照着良知(因为法律将其标准赋予良知)来判断时,正直就会出现。然而,就内义而言,“公义”是指源于良善之物,“公平”是指源于真理之物。良善是属爱与仁的一切,真理是属源于爱与仁之信的一切。真理从良善得其本质,被称为源于良善的真理,就像信源于爱,因而也是来自公义的公平。古时,公义与公平(或审判)用来论及主时,表示一切慈爱或怜悯与恩典;用来论及人时,表示一切仁与信。(AC 2235)

当需要帮助的人被爱或仁所关注时,爱本身就转化为怜悯,并变成怜悯。因此,怜悯是爱在那些穷乏困苦之人身上的体现。“施怜悯”之所以表示爱之良善,是因为一切怜悯属于爱;事实上,处于爱或怜悯的人也处于怜悯;在这种情况下,当一个邻舍陷入穷乏或困苦,在这种状态下,他给邻舍提供帮助时,他里面的爱与仁就变成怜悯。正因如此,怜悯表示爱之良善。(AC 3063, 6180)

人里面的信是生命之信,而尚未在人里面的信是记忆和源于记忆的思维之信。属于生命的信是“信神”,但信来自神的那些事物,却不信神,是历史信仰,不能使人得救。一个真正的祭司和好的牧师,谁不渴望人们能生活良善?谁不知道知识的信仰因为是另一个人告诉他的,并不是生命之信,乃是历史之信?属于生命的信仰就是属于仁爱的信仰,因为仁爱就是生命。但尽管真相如此清楚明了,然而我预见,那些确认唯信的教义和唯信称义的人是不会远离它的,因为他们将虚假与真理联在一起。事实上,当他们从圣言教导人时,是在教导真理;但当从教义教导人时,却是在教导虚假。因此,他们将这些事物混在一起,因为他们说,信的果子是生活的良善,这些果子是从信得来的;然而,生活的良善丝毫无助于救恩。他们就这样既联结又分开;当联结时,他们教导真理,不过是在那些不知道他们如此颠倒的人面前教导真理;他们出于其教义要与圣经一致的必要性而说这些话。但当他们分开时,就是在教导虚假,因为他们说,使人得救的是信,而非仁之良善,也就是行为;殊不知,在这种情况下,仁与信行如一体,仁就是行为良善,信就是信仰正确;没有行为良善,信仰正确是不可能的。因此,无仁之信是不可能存在的;同样,仁是信的本质,信的灵魂,故唯独信是没有灵魂的信,因而是一种死信。由于这不是信,所以唯信称义纯粹是非实体。(AE 250.参看马太福音17:19,20的注解)

马太福音23:25,26.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洗净杯盘的外面……

经上说:先洗净杯盘的里面,好叫外面也干净了。因为属于人的外面无法被洁净,除非里面先洁净;事实上,外面通过里面得以洁净。杯盘表示接受真理与良善的人之内层与外层,因为杯是盛酒的,盘是盛食物的;而酒表示真理,食物和饼一样,表示良善。由此明显可知,“先洗净杯盘的里面,好叫外面也干净了”表示什么。洗门徒的脚所表相同,对此,主是这样对彼得说的:“洗了澡的人,除了脚以外,是无需再洗的,乃是完全洁净了”(约翰福音13:10)。“洗了澡的人”表示内在洁净的人;“除了脚以外,是无需再洗的”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他外在也会洁净,因为“脚”表示外在人或属世人。(AE 475)

主之所以提及杯盘,是因为盛纳之物与所盛纳之物表示相同的事物,因而杯与酒所表相同,盘与肉所表相同;酒表示圣言和教义的真理,肉表示圣言和教义的良善。当虚假与邪恶被移除时,属世人或属世心智就从内在得以洁净;但当它们没有被移除时,情况则相反,因为内层怎样,外层就怎样;但反过来不行;因为内层流入外层,并排列外层,以便与它自己一致,但反过来不行。(AE 960)

由于“杯”表示盛纳之物,“酒”表示被盛纳之物,因而“杯”表示人的外在,“酒”表示人的内在,所以主说:“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洗净杯盘的外面,里面却盛满了勒索和放荡。你这瞎眼的法利赛人,先洗净杯盘的里面,好叫外面也干净了。”此处“杯”在内义上也表示信之真理。离开信之良善培育信之真理就是“洗净杯的外面”,当内层充满伪善、欺骗、仇恨、报复和残忍时,尤其如此;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信之真理只存在于外在人中,根本不存在于内在人中;而培育并充满信之良善会使真理在内层人中与良善结合。此外,当离了信之良善培育信之真理时,谬念就被当作真理接受;这一点由“先洗净杯的里面,好叫外面也干净了”来表示。(AC 5120)

世人里面的东西是无法看见的,除非他的外壳被除去。对恶人来说,他们的外在行为完全不同于他们的内在意愿和思维。因为人可以给人一种尊贵的印象;可以给人一种正义的印象,也可以给人一种被基督良善或仁爱的印象;这种印象如此强烈,以致人们以为他内在也是这样。他也会因为害怕失去利益、名声、地位,以及法律的制裁或丧命而被迫如此行。但当这些恐惧被除去,他的内在自我主导他的行为时,他就像一个疯子,掠夺别人的财物,渴望杀人、流人血,甚至流同胞的血,如发生在内战中的情形。人的内在就是这样的,这一点从来世的恶人看得更清楚,那时外在事物会从他们那里被除去,内在事物则暴露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发现,在世上看似天使的人却是魔鬼。内在与外在的这种巨大差异证明,人的状态完全败坏了。对有诚实、正义和良善在里面的人来说,这种差异是不存在的;他们照自己所想说话,照自己所说思想。而那些没有诚实、正义和良善在里面的人则完全不同。因为他们的内在与外在之间是有差异的。犹太人就具有这种性质,主在马太福音(23:25, 26, 27, 28)描述了这一点。(AC 7046)

人的内层不会被洁净,除非他遵行十诫,停止邪恶。只要人不停止这些邪恶,不避开并远离它们如罪那样,它们就会构成他的内层,就像横亘在中间的面纱或遮盖物;在天上,这就像日食,太阳由此被遮住,光被挡住;又像沥青或黑水泉,除了肮脏的东西外,什么也流不出来。从它发出并在世人面前显为良善的东西并非良善,因为它被来自内层的邪恶玷污;它就是法利赛人假冒的良善。这良善是人的良善,也是邀功的良善。当邪恶通过遵行十诫的生活而被除去时,情况就不一样了。由于在良善变成真正的良善以先,邪恶必须被除去,所以十诫是圣言之首;因为它们是在摩西和众先知写圣言之前从西乃山上颁布的。它们里面所包含的,不是要行的良善,乃是要避开的邪恶。因此,教会首先教导这些诫命,因为它们是教给男孩和女孩的,以便人从十诫开始他的基督生活,在他长大后也绝不忘了它们;尽管他会这样做。以赛亚书(1:11-18)中的这些话所表相同。(AE 939)

圣言字义上的真理部分并非裸露的真理,而是真理的表象,如同取自诸如自然界中的那类事物的相似和对比,因而适应并合乎简单人,以及幼儿的理解。但它们是对应,是纯正真理的容器和居所,如同包含和盛纳的器皿,就像水晶杯盛美酒,银盘子盛肉食;它们又如同包裹的衣服,就像包裹婴儿的襁褓,漂亮的衣服穿在少女身上。它们还如同属世人的知识,这些知识包含属于属灵人的对真理的觉知和情感在里面。被包括、盛纳、包裹或披盖、包含的裸露真理本身在圣言的属灵之义中,裸露的良善在圣言的属天之义中。例如,耶稣如此说:“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洗净杯盘的外面,里面却盛满了勒索和放荡。你这瞎眼的法利赛人,先洗净杯盘的里面,好叫外面也干净了。”主在此以自然界最外在的事物说话,因而提到了杯盘。杯表示酒,酒表示圣言的真理;盘表示肉,肉表示圣言的良善。“洗净杯盘的里面”表示通过圣言洁净属于意愿和思维,因而属于爱和信的内层;外面如此洗净表示外层,也就是行为和言语由此被洁净,因为这些后者从前者获得其本质。(SS 40.TCR 215, 326. DP 150, 151. DLife 30. AE 960)

在上面的经文中,圣言教导说,只要人不从恶中洁净,他的良善行为就不是良善,他的虔诚行为就不虔诚,他也没有智慧。(DLife 30.参看马太福音5:16;9:16-22;21:40,41的注解)

马太福音23:26.你这瞎眼的法利赛人,先洗净……

人们知道,在人所行的良善成为真正的良善以前,他的内层必须被洁净。因为主说:“你这瞎眼的法利赛人,先洗净杯盘的里面,好叫外面也干净了。”人的内层不会被洁净,除非他遵行十诫,停止邪恶。只要人不停止这些邪恶,不避开并远离它们如罪那样,它们就会构成他的内层,就像横亘在中间的面纱或遮盖物;在天上,这就像日食,太阳由此被遮住,光被挡住;又像沥青或黑水泉,除了肮脏的东西外,什么也流不出来。从它发出并在世人面前显为良善的东西并非良善,因为它被来自内层的邪恶玷污;它就是法利赛人假冒的良善。这良善是人的良善,也是邀功的良善。当邪恶通过遵行十诫的生活而被除去时,情况就不一样了。(AE 939;D.C.11)

马太福音23:27,28.因为你们好像粉饰的坟墓……

“可憎之物”表示对神圣事物的亵渎;“淫乱的污秽”表示对圣言的良善与真理的玷污。因此,“手拿金杯,杯中盛满了可憎之物,和她淫乱的污秽”表示天主教就在于对教会神圣事物的亵渎和玷污,以及通过可怕的虚假而对圣言的良善和真理的玷污。这些事与主对文士和法利赛人所说的话很相似: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好像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马太福音23:27)。(AR 728)

由于“骨头”表虚假,“坟墓”表包含它们的邪恶,而伪善或假善就是表面看似良善,内在却被虚假和亵渎的事物玷污,故主将文士和法利赛人比作“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AC 3812.参看HH 505)

那些恶意思想神和他们的邻舍,却说得很好,疯狂思想信之真理和爱之良善,却说得很理智的人里面就是外面粉饰的坟墓。(AE 659)

属于爱的良善是这样,除非内在的良善在它里面,否则它就不是良善。在信之良善中的内在良善就是仁之良善,也就是属灵的良善;而在仁之良善中的内在良善就是相爱的良善,也就是外在的属天良善;而在相爱的良善中的内在良善是对主之爱的良善,也就是纯真的良善,这良善是内在的属天良善;但在对主之爱的良善,或纯真良善中的内在良善则是从主的神性人身发出的神性良善本身,因而它就是主自己;这良善必在每一良善中,以便它能成为良善。因此,任何良善都不可能存在,除非它的内在源于为神性的良善。事实上,除非它的内在源于这良善,否则它就不是良善,乃是邪恶;因为它来源于此人自己,从此人发出之物是邪恶。这是因为人在他所行的一切良善中都看重他自己,以及这个世界,而不看重主与天堂。主与天堂若进入他的思维,对他来说仅仅是服务于他用来获得个人地位和利益的手段。因此,这些良善“好像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AC 9473)

马太福音23:29-33.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你们这些蛇类,毒蛇的子孙阿……

当人们嘴上说得很敬虔,但心里并不敬虔,或仁爱挂在嘴上,仇恨却在心里,或表情和举止显得很纯真,而残忍却在灵魂和胸中时,因而当以纯真、仁爱和敬虔骗人时,欺骗在此就被称为假冒为善。这种人就是内义上的蛇类和毒蛇,因为当如前所述的这类人在天堂之光中被天使观之时,他们看上去就像蛇类和毒蛇。他们将邪恶藏在真理之下,也就是用诡计歪曲真理,以便行恶;因为他们可以说把毒药藏在牙齿之下,并通过它来“杀害”。但那些处于来自主的真理之信仰和良善之生活的人不会被他们的毒药伤害,因为他们处于来自主的光,在这光中,骗子看上去就像蛇,他们的欺骗就像毒药。(AC 9013)

马太福音23:32.你们去充满你们祖宗的恶贯吧。

参看马太福音25:14-30的注解。

马太福音23:34.看哪,我差遣先知和智慧人并文士,到你们这里来。有的你们要杀害,要钉十字架……

主所说的一切话,都是出于神性说的;祂出于神性观念照着对应说话,但神性观念却无法落入属世思维的观念和由此而来的表述中,如此处和福音书其它经文里的情形。由于祂的一切话里都有一个属灵之义,所以先知、智慧人和文士不是指属世之义上所理解的那种,而是指教义和圣言的真理和良善。因为诸如属于天堂的那种属灵思维和由此而来的言语是没有人物概念的。因此,“先知”表示教义的真理,“智慧人”表示教义的良善,文士表示教义所源于的圣言。由此可知,“杀害”与教会教义的真理,就是先知有关;“钉十字架”与教义的良善,就是智慧人有关;“鞭打”与圣言,就是文士有关。因此,“杀害”表示灭绝,“钉十字架”表示毁灭,“鞭打”表示歪曲;“从这城追逼他们到那城”表示他们从教义的这一个虚假游荡到那一个虚假,因为城表示教义;这就是这些话的属灵之义。(AE 665)

马太福音23:35.叫世上所流义人的血,都归到你们身上。从义人亚伯的血起,直到撒迦利亚的血为止……

就灵义而言,“亚伯”表示那些处于仁之良善的人,以及从人抽象出来那良善本身;“该隐”表示那些视唯信为得救的唯一手段,视仁之良善无足轻重,因而弃绝并杀害它的人;“撒迦利亚”表示那些处于教义真理的人,以及从人抽象来出的教义真理本身。因此,这二者的“血”表示对一切良善与真理的灭绝;就灵义而言,“在殿和坛中间杀他”表示弃绝主的各种方式,因为“殿”表示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坛”表示神性良善方面的主,它们中间表示这二者一起。(AE 329)

上面这些话表示圣言的真理自初时直到现在一直遭到犹太人的亵渎,以致他们不愿承认任何内在和属天的真理,因此,他们也不承认主。(AC 9127)

上面这些话不是说,犹太民族需要自创世以来一切先知的血;因为除了流血的人外,任何人都不需要血;上面这些话是说,犹太民族歪曲了一切真理,玷污了一切良善。因为自创世以来所流的一切先知的血表示对曾一直在教会中的一切真理的歪曲;“血”表示歪曲,“先知”表示教义的真理,自创世以来表示曾一直在教会中的一切真理,因为创世表示教会的建立。“从亚伯的血起,直到在殿和坛中间所杀的撒迦利亚的血为止”表示对一切良善的玷污,因而敬拜主的灭绝;“亚伯的血直到撒迦利亚的血”表示对一切良善的玷污;“在殿和坛中间所杀”表示灭绝敬拜中的一切良善与一切真理,因为“坛”表示出于良善的敬拜,“殿”表示出于真理的敬拜,这二者中间就是结合所在之处,哪里没有结合,哪里既没有良善,也没有真理。坛在会幕之外,也在殿之外;因此,在二者中间所行的表示交流和结合。(AE 391)

马太福音23:39.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参看马太福音6:9;18:19,20的注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