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研究文集 《圣经学习指南》之三:创造——第五日和第六日(2)

《圣经学习指南》之三:创造——第五日和第六日(2)

青少年班

要向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概述创世故事的对应关系,特别强调第五日和第六日。要强调我们每个人都有高级属性和低级属性,使我们成为人的是高级属性,所以我们要时刻牢记“管理”的命令。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们开始觉得应该让他们自己做决定,他们特别需要被告知衡量其决定的真正标准是什么。

当我们开始学习圣经的时候,我们要记住几件事。首先,我们正在学习的是神的话语,是由主口述的一系列书卷,用来教导我们关于祂自己和我们灵魂的事情,而这些事情是我们不能通过其他方式了解的。第二,圣言是用比喻或故事的形式写成的,这样我们可以很容易地阅读它,并把它存入我们的记忆里,但它真正的含义是藏在文字内的属灵教训里。第三,圣经的前十一章出自古圣言,它是用符号语言写成的。这十一章是纯粹的象征故事,不是真实的历史。从创世记第十二章开始,圣经在很大程度上既是象征性的,也是真实的历史。第四,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要每天阅读圣经,因为它带我们接近天堂和主,而且我们只有阅读圣经的文字,内在的属灵教训才会向我们敞开。你们作为青少年班的学生,已经到了开始理解所学故事里大致含义的年纪。

创世记第一章讲述的创世故事,在字面上包含很多的真理。主确实创造了地球和地上的一切,并且是按次序进行的,其中的六日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概念。当你的祖母说:“在我那个日子(*in my day),我们不允许做这样那样的事。”你知道她指的不是某一天,而是某个时期,与我们现在的“日子”不同。创世故事里的每一日都是很长一段时间。在任何生命被创造之前,地球必须形成并达到一定的次序。在植物生长或动物生存之前,必须先有旱地。水要汇成海洋,然后才有鱼类。在人类能够生存之前,必须先创造植物和动物。这是创造自然的必要和真正的秩序。

但我们之所以为人,并不是因为我们有身体,而是因为我们有灵魂。从内在的意义来说,创造的故事是人的灵魂如何形成的故事。起初,他既有属天的潜能,也有属地的潜能(第1节),但他没有知识或理解力,甚至对地上的事物一无所知(第2节),随着理解力的逐渐形成(第3节),他的品格开始成形(6-13节),并开始认识神和爱神(14-19节)。

只有这时,我们的生命才能产生真正有生命的东西,因为一切生命都是从主而来的。你知道,在你小的时候,你学会了很多东西,包括如何吃饭、走路、说话、玩耍,最后还学会了学习,也学会了讨好父母,避免受罚,但你通常并不真正明白为什么一件事情是好的,另一件却是坏的。但现在你已经到了这个年龄,开始明白是主的计划和次序决定了什么是好的,而且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学习主要我们做什么,然后去做。换句话说,太阳、月亮和星星——对主的爱、对主的信、关于主的知识——已经在你的天空出现,你已经准备好根据你对主的认识做真正的决定。从现在起,你们要试着不去想,“什么会给我带来奖赏,什么会给我带来惩罚”,而要想,“在主的眼中,什么才是真正正确的”。这是你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改变时刻,你需要知道如何去做。

这也正是创世第五日和第六日的故事所教导我们的。你可能还记得在之前的课程中,水“对应”真理。这是因为主创造水,让它为身体服务,就像真理为灵魂服务一样。海是大量水聚在一处,它描绘了聚集在记忆中的真理。你们每个人都已经有了一个记忆的“海”。现在,你们越来越多地试着自己去思考对与错,事物开始在你们的记忆中生动起来。最早产生的活物是海里的鱼。你还记得主在地上的时候,首先呼召的使徒都是渔夫吗?

接下来被创造出来的是鸟类。当你真的想知道你应该做什么,并搜索你的记忆,直到你找到一些对你有用的知识,各种各样的想法开始在你的头脑中飞舞。这些就是“鸟”。然后,下一步就是你渴望去做你认为正确的事。动物对应我们的情感或愿望(*desires),在我们的故事中,主创造的动物都是良善和有用的愿望。

当这些良善的愿望在我们心中发展时,我们就准备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男人和女人了。因为人与其他受造物的区别在于他有能力认识主和爱主,并自由地选择去做主指示他为正的事。其他事物都受固定的自然法则和与生俱来的本能支配,但人类是按神的形象和样式被造的,有学习、思考和按自己的自由意愿行动的能力。

我们从这一章了解到,人是作为一个种族被创造出来的,包括男人和女人。我们也了解到人类被赋予了管理地球的权力,并被告知要“治理”(*subdue 或征服)它。这意味着我们若想成为真正的男人和女人,就必须控制我们的肉体和属肉体的一切。我们不能让欲望控制我们——你们记得,我们每个人一开始都有一个“天和地”。我们的“地”是我们的肉体和所有属肉体的思想和欲望。我们的“天”是我们属灵的部分,它能认识并服事主,是我们必须发展的部分,如果我们想在天上生活或在这个世上真正快乐的话。我们不能发展灵魂里的“天”,除非我们学会征服我们的“地”。当你为了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而被引诱犯错时,请记得这一点。

基本的对应

日——任何活动的时期

鱼——对记忆知识的情感

青年班

对于年轻人,圣言的性质和人的性质是最重要的功课。如果你能让他们明白,一个为世俗的满足而活的人,是剥夺了自己与生俱来的权利,你就给了他们一件宝贵的灵性盔甲。还要向他们说明,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和以无私服务的精神所做的行为有什么不同。

我们从创世的故事开始学习圣经,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不仅圣经故事的其余部分取决于这个开端,而且除非我们明白人是如何以及为何被造的,否则我们的生活就没有目标,也没有意义。

在这节课中,我们特别思考描述创造的第五日和第六日。在这两日里,鱼类、鸟类、动物出现了,最后人类也出现了。在新教会中,我们知道,虽然物质的创造大体上的确是按照本章所描述的次序进行的,但它实际上是讲述一个人类灵魂的创造,直到它成为预定的形式,有神的形象和样式。

因为人类不仅仅是最高级的动物,像某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动物完全是属地的。它们除了满足肉体的需要之外,没有任何思想和欲望。人也有肉体性,只要他还在这个世界上,就必须花很多时间来维持它。但即使他还在这个世界上,他的思想和情感也可以超越身体和世界的事物。从出生起,他除了有肉体性,还有灵性。如果他要成为真正的人,灵性就必须得到发展和滋养。任何只为满足身体和世俗欲望而活的人,都是像动物一样活着,而不像一个人。

出生时,我们身上既有灵性的潜能,也有肉体的潜能——“天”和“地”——但这两者都是空虚混沌,我们处于完全无知的黑暗之中。然而,在很早的童年,我们就开始有了一些理解——光明在头脑中初现。我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将知识收集到记忆里,就像水汇成海洋一样,并区分更高和更低种类的知识。我们的品格正在形成,我们的独立思想开始萌芽,我们也开始做小小的善事。但一开始,我们认为这些想法和行为都是出于自己,并为自己感到自豪。史威登堡说,在灵性发展上,许多人从未超过第三“日”。

第四日——这是我们在前一课特别学习的主题——标志着一个巨大的变化,因为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出现描绘了人从自我到主的转变,我们真正看到一切的生命、良善和真理都是来自主,丝毫不是出于自己。这时,我们第一次能够产生真正有生命的思想和行为,因为只有主在里面,它们才有生命。这并不像看起来那么难以理解。假设我们将从两个不同的人那里收到相同的礼物。其中一个人在送礼物的时候,明确表示他认为他送礼物是件善举,而且他期望我们会适当地感恩,有一天会为他做同样多的事。另一个人在送礼物的时候,让我们感觉到他根本没有考虑自己,只是为了能让我们开心而快乐。在第一份礼物里没有真正的良善,因为它背后只有自夸。第二份礼物却充满了无私的爱,它是主的爱通过施予者表达了出来。

这种新生命的发展是有一定次序的。第五日,海里的鱼被创造了出来,然后是空中的飞鸟。我们若没有知识,就不能产生任何东西。我们知道物质的东西是这样:我们必须学会做一件事,然后才能做它。但我们有时会忘记,这同样适用于我们灵性的发展。除非我们用圣言中的知识来充实记忆,否则我们不能在良善上进步。认识真理的能力,生活在我们积累知识的“海洋”里。你们记得第一批使徒都是渔夫。我们的知识必须“活”起来,认识到它们的作用是服事主。然后,我们的思想,就像鸟儿一样,开始飞越大地,进入我们头脑的更高区域。学习遵行主的旨意,成为真正的男人和女人,是对我们最高能力的挑战。

动物描绘我们的情感。我们的头脑有两大本能,就是意愿和理解力。它们只有一起行动,才能成事。有时我们喜欢思考高尚的行为,但只是停留在思考的层面。我们的意愿没有参与进来。动物所象征的情感,属于我们的意愿。当它们被唤起,执行我们对正确生活的认识和思考时,我们就成为真正的人。

从这一章的这个部分,我们还需要学习另外一个功课。当我们成了真正属灵的男人和女人,按合宜的方式服事主之后,我们必须保持生活中的次序。人被告知要管理地上的一切,要遍满这地,治理(*subdue 或征服)这地。我们很容易在灵性上变得自我满足和懒惰,以为自己一旦成为“好”人,就不会犯错。但这本身就是一个严重的错误。请看主在申命记6:10-12藉摩西对百姓所说的话。我们永远达不到不需要提防世俗的、自私的思想和欲望控制我们的境界。

成年班

简单地讲述课文,指出故事中不同层次的含义。然后讨论作为神形象的真正的人的本质,属肉体的良善和属灵的良善的区别,不断在我们记忆中增加知识的必要性,以及使知识活起来并产生真正良善的方法。

在《属天的奥秘》第4段中,我们读到:“在内上意义上,创世记第一章大致讲述了人的新造,或说人的重生,特别是上古教会的重生。在讲述的方式上,它没有一处表达不是象征、代表和包含这些东西。”关于第一节,我们被告知“天”表示内在人,“地”表示重生前的外在人。

大体上,圣经的第一章也确实描述了物质创造的次序。奇怪的是,“日”这个字的使用,使许多人认为它违背了科学的发现,而我们自己却习惯于用“日”来表示一个大致的时期,如“在那个日子”、“在穴居人的日子”,等等。

在新教会中,我们也熟悉如下观念:这一章描绘了每个人从婴儿期发展到成年期的过程,也描绘了最早的人类从起初无知的状态发展到成为一个真正的教会,即地上第一个教会或说上古教会的过程。但是,我们并不经常从今日的成人从未重生的状态发展到重生的状态这个角度来思考它。然而这却是真的:任何人若没有因为服事主的愿望而认识主,并按主的命令使自己的生活井然有序,那么他还只是一个潜在的人。无论他多么有学问,多么有文化,他的头脑都是“空虚混沌”,无知的黑暗遮蔽了他深层的潜能。他还不是一个真正的人。因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成了神的形象和样式。

人从属肉体的状态变成他真正的形式,这种改变叫做“重生”,或说“再生”,这是一个逐渐发生的过程。在一些教会中,人们相信,一个人通过一次被称为“皈依”的宗教经历就能“得救”,但这不是新教会的信仰。皈依是必要的,但它或许可以比作第一日光的来临,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在《属天的奥秘》6-13节中,史威登堡简要地总结了六日创造应用于重生过程的含义,并下结论说:“那些正在重生的人,并不是都达到了第六个状态。今日,绝大部分人只是达到第一个状态,有的达到第二个状态,有的达到第三或第四或第五个状态,很少有人达到第六个状态,几乎没有人达到第七个状态。”

在本课程的第一课里,我们简单概括了所有七个阶段。在第二课里,我们把重点放在第四日的工作上。关于第四日,史威登堡说:“第四个状态是当人被爱感动,被信照亮的时候。此前,人的言语虽然虔诚,行为虽然良善,但只是因为试探和苦难的驱使,不是出于信与爱。到了现在,信与爱在人的内在被点燃,被称为‘两个大光’。”(《属天的奥秘》10)在这节课中,我们将更充分地考虑第五日和第六日所发生的事情的含义。

史威登堡说:“第五个状态是当人凭信心说话,对真理和良善确信无疑的时候。此时,他所产生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它们被称为‘海里的鱼’和‘空中的鸟’。”(《属天的奥秘》11)在真正的爱与信(太阳与月亮)在人的生命中出现之前,他以为他所思想的真理和所行的良善都是出于自己。在这个阶段,他对真理的把握和良善的层次并不是真的“活着”,它们被描绘为“青草和结种子的草本,并结果子的树木,各从其类”。(创世记1:11)但是,当他承认一切良善和真理都是来自主的时候,水中、空中和地上的活物就出现了。这些是按着次序创造的。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海洋描绘聚集在记忆里的知识,鱼类则是“属于外在人”的记忆知识(*memory knowledges)。(《属天的奥秘》40)那么,海和鱼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是通过外在的途径取得知识的。我们的头脑里充满了我们一生中积累的知识。但这些知识是没有生命的,必须等到我们取出它们,为主服务。仅仅世俗乃至理性上的使用,都不能使它们成为“鱼”。这是约翰福音21:3-6所教导的功课:当渔夫们把网撒在船的左边时——理性的一边,他们没有打到一条鱼。但是,当他们按主的吩咐,把网撒在船的右边时——意愿或情感的一边,“他们竟拉不上来了,因为鱼甚多”。我们必须先有必要的记忆知识,然后才能在灵性上有所进步,但赋予它们生命的是我们服事主的意愿。

《属天的奥秘》第40节接着告诉我们,“鸟类”通常表示理性和理解力方面的东西(*rational and intellectual things),“其中后者属于内在人”。我们一旦有了服事主的愿望,就会从记忆中汲取知识来实现这个愿望。下一步是对它们进行思考,提升到比单纯的世俗或暂时的用途更高的层次。所以,在第五日,“人凭信心说话,对真理和良善确信无疑”。

关于最后一个阶段,即第六日,《属天的奥秘》第12节描述说:“第六个状态是当人凭信与爱讲说真理,行出良善。这时,他所产生的东西被称为‘活的灵魂’(*living soul)和‘走兽’。这时,由于他开始同时凭信与爱而行,他就成了属灵人,被称为‘神的形象’。其灵性在信仰的知识和仁爱的行为中找到乐趣和滋养,这些被称作他的‘食物’。但就肉身而言,他依然对肉体感官感兴趣。于是两者产生冲突,直到爱占据主导,使他成为属天之人。”在《属天的奥秘》45节,我们读到“兽有两种,一种是恶的,因为它们伤人,一种是善的,因为它们温驯。人里面的恶用熊、狼、狗等兽来表示,良善温柔的性情则用牛犊、绵羊、羊羔等兽来表示。这里提到的‘兽’都是良善温驯的,表示情感,因为这里论述的是正在重生的人。”

由此我们了解到,在重生的过程中,真正良善的情感是最后发展起来的。“著作”(*the Writings,特指史威登堡的神学著作)自始至终对“属肉体的良善”和“属灵的良善”作了明确的区分。我们都从生身父母继承了善的倾向和恶的倾向,但即使是善的倾向,也都充满了自我。它们不是属灵的,没有生命。主把它们作为我们更新的初始手段,但它们实际上是与真正的良善相反的。我们不能指望属肉体的善意能产生正确的知识或良善的行为。即使在第六日,正如我们在史威登堡的解释中所注意到的,还是会“产生冲突,直到爱占据主导。”按神的形像被造的人有工作要做。他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不会达到不需要从主那里获得新知识和制服邪恶的境界。

著作引文

《属天的奥秘》44-45:人就像一块地,若不先把信的知识撒在他心里,叫他知道当信什么、做什么,就不能结出善来。理解力的功能是听道(*Word,或圣言),意愿的功能是行道。听道却不行道,就好比我们说信,却不按所信的去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把听和行分开了,从而使头脑分裂了,成了主所说的“无知的人”:“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马太福音7:24、26)如前所述,属于理解力的东西以“水中有生命的物”和“地面以上、天空之中的雀鸟”来表示,而属于意愿的东西则由此处“地上生出的活物”、“牲畜”、“昆虫”、“地上的野兽”来表示。

本课问答

P. 我们主日学学习什么书? 圣经。

J. 它为何被称为神的话? 因为是神对我们说话。

I. 创世记前十一章和其他部分有什么不同? 纯粹是象征性的。

J. 圣经分为哪两个部分? 旧约和新约。

J. 前五卷书叫什么? 摩西、律法、妥拉、摩西五经。

P. 第一卷书的名称是什么? 创世记。

P. 创世记是什么意思? 开端。

J. 你能复述圣经的第一节吗? 起初,神创造天地。

P. 经上说,地和地上的一切是在多少天内被创造出来的? 六天。

J. 它是指二十四小时一天吗? 不是。

J. 第四天出现了什么? 太阳、月亮、星星。

I. 太阳和月亮分别对应什么? 对神的爱,对神的信。

P. 第五天创造了什么? 鱼类、鸟类。

P. 第六天先创造了什么? 动物。

P. 最后的创造是什么? 人。

J. 人和其他生物有什么不同? 他们有神的形象。

J. 神叫他们做什么? 生养众多,治理这地。

J. 起初只造了一个人吗? 不是。

J. 第七日发生了什么? 神安息了。

I. 主在圣经中教导我们什么功课? 关于祂自己和我们与祂的关系。

I. 鱼类、鸟类、动物分别对应什么? 知识、思想、情感。

S. “管理”的命令是什么意思? 控制。

(*P.儿童班,J.少年班,I.青少年班,S.青年班,A.成年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