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史公神学著作 诠释启示录6:12–14(3)

诠释启示录6:12–14(3)

403e.“无花果”作为一棵树,在反面意义上表示纯属世人和由这些人构成的一个教会,或那些没有属世良善在其中的人,因为里面或内在没有良善,这一点明显可见于路加福音:

耶稣讲了这样一个比喻:有一个人把一棵无花果树栽在自己的葡萄园里;他来到树前找果子,却找不着,就对修理葡萄树的说,看哪,我这三年来到这棵无花果树前找果子,竟找不到;把它砍了吧,何必让它白占土地呢?但他回答说,主啊,这一年也容它吧,等我在树周围挖掘,撒上粪,将来若结果子便罢;不然你再把它砍了。(路加福音13:6–9)

有无花果树的“葡萄园”表示也包含那些处于外在之人的教会;因为主的教会既有一个内在,又有一个外在;教会的内在是仁和由此而来的信,而教会的外在是生活的良善。仁与信的作为,也就是生活的良善,属于属世人,而仁本身和由此而来的信属于属灵人,所以“葡萄园”表示教会的内在,“无花果树”表示教会的外在。犹太民族只有教会的外在,因为它处于外在的代表性敬拜;因此,“无花果树”表示在这个民族中间的教会;但由于他们因内心邪恶而处于外在敬拜,未处于内在敬拜,而没有内在的外在敬拜不是敬拜,对恶人来说是邪恶的敬拜,所以他们没有任何属世良善。因此,经上说他“这三年在这棵无花果树上找不到果子,就吩咐修理葡萄树的去把它砍了”,这句话表示这个民族从开始到结束就没有任何属世良善,“三年”表示一整个时期,或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无花果树的果子”表示属世良善;属世良善是指属灵–属世的良善,或来自属灵之物的属世之物中的良善。由于由诸如未处于属世良善的人,如犹太民族构成的教会不是一个教会,所以经上还说:“何必让它白占土地呢?”“土地”表示教会;“修理葡萄树的说,容它吧,我会在树周围挖掘”表示他们,即这个民族将存留,然后被基督徒教导,因为他们将在基督徒中间;但对此没有作出回答,这表示无花果树仍将不结果子,也就是说,犹太民族仍将不行从任何属灵之物发出的良善。

这就是由于主在其上没有找到果子而“枯干的无花果树”的含义。马太福音:

早晨耶稣回城,就饿了。祂看见路旁有一棵无花果树,就走到跟前,在树上找不着什么,只有叶子,于是就对树说,从今以后,你永远长不出任何东西;因此,从那时起,那无花果树就枯干了。(马太福音21:18–19; 马可福音11:12–14)

此处,“无花果树”也表示在犹太民族中间的教会。“主就走到无花果树跟前,在树上找不着什么,只有叶子”表示犹太民族没有属世良善,只有被歪曲的真理,这真理本身是虚假,主未找到的“果子”表示诸如前面所描述的那种属世良善,“叶子”表示被歪曲的真理,这真理本身是虚假,因为在圣言中,“叶子”表示真理,但没有果子的树叶表示虚假,对犹太民族来说,则表示被歪曲的真理,因为他们拥有真理在其中的圣言,但他们通过应用于自己而歪曲这些真理,他们的传统由此产生,或说这是他们传统的源头。主对此所说的话,即“从今以后,你永远长不出任何东西;因此,从那时起,那无花果树就枯干了”表示犹太民族将不行来自一个属灵源头、被称为属灵–属世良善的属世良善;“枯干”表示不再有任何良善或任何真理。当主回城饿了时,祂看见无花果树,就说了这话,因为“耶路撒冷城”表示教会,“饿”当论及主时,表示渴望教会的良善(可参看AE 386h节)。人若不知道“无花果树”的含义,不知道这无花果树表示在犹太民族中间的教会,只会以为主出于愤怒如此行,因为祂饿了;但做这事不是由于这个原因,而是为了它可以表示这就是犹太民族的品质。因为主的一切奇迹都涉及并表示诸如属于天堂和教会的那类事物,这些奇迹由此而为神性(参看《属天的奥秘》,7337,8364,9051e节)。

在诗篇,无花果树还表示一个败坏的教会,或在其属世人或外在人方面败坏的教会之人:

祂给他们降下冰雹为雨,在他们的地上降下火焰;祂也击打他们的葡萄树和无花果树,折毁他们边境的树木。(诗篇105:32–33)

这些话论及埃及,埃及表示处于虚假和邪恶的属世人;“葡萄树”、“无花果树”、“边境的树木”表示教会的一切事物,“葡萄树”表示教会的内在或属灵事物,“无花果树”表示教会的外在或属世事物,“边境的树木”表示属于知道和感知的一切,或说认知和感知能力的一切,“边境或边界”表示内层终止于其中,并一起存在于其中的终端,“树木”表示知识和感知。由于所有这些事物都被败坏了,并因此受到诅咒,所以经上说它们被“击打和折毁”,这表示摧毁和诅咒。给他们降为雨的“冰雹”和他们地上的“火焰”表示这一切都来自源于对世界的爱的邪恶之虚假,如冰雹的“雨”表示邪恶之虚假,“火焰”表示对世界的爱。

那鸿书:

你一切的堡垒必如无花果树上初熟的无花果,若一摇动,就落在吃者的嘴上。(那鸿书3:12)

这些话论及“流血的城”,“流血的城”表示其中真理被歪曲,良善被玷污的教义。这教义被比作无花果树与其初熟的无花果;若一摇动,它们就落在吃者的嘴上,这表示其中的良善不是良善,无论它们多么看似良善;它们不被接受,即便被接受,也只是在记忆中,而不是在心里被接受。“若一摇动,它们就落”表示它们不是良善,尽管它们看似良善,因为它们是“初熟的无花果”;它们落在“吃者的嘴上”表示它们甚至在记忆中也没有被接受。“吃者的嘴上”表示不接受,这一点从灵界的表象明显看出来;因为那些把任何东西都交付给记忆的人看上去是用嘴接受它;所以“落在嘴上”表示甚至在记忆里也不接受,只是听一听,即便他们接受,它也只是在记忆中,不在心里。“无花果树与其初熟的无花果”也可以理解为纯正的良善,就像适用于那些处于邪恶之虚假的人一样。

404.启6:14.“天就收起,好像书卷被卷起来”表示属灵人关闭了。这从“天”、“收起,好像书卷被卷起来”的含义清楚可知:“天(堂)”是指教会,无论总体还是细节;因为教会是主在地上的天堂;此外,教会与天堂通过结合构成一体;因此,当圣言提到“天地”时,所表示的是内在和外在的教会,因为教会之人的内在是与他们同在的天堂,他们的外在是与他们同在的世界。“天地”因表示内在和外在的教会,所以表示内在人和外在人,或属灵人和属世人;由于有爱与信之良善在其中的人就是一个教会,所以总体上的教会凭有教会在其中的人们存在。这清楚表明,为何此处“天”表示内在人或属灵人。说“属灵人”,其实是指属灵心智,也就是人的较高或内层心智,而较低或外层心智被称为属世人。“收起,好像书卷被卷起来”表示它关闭了;因为属灵心智,也就是人的较高或内层心智,如前所述,通过应用于生活的真理,因而通过良善打开,但通过应用于生活的虚假,因而通过邪恶关闭;关闭就如同书轴卷起来。情况就是这样,这一点通过当最后的审判完成时,灵界的表象变得显而易见;因为那时,灵界的大山、小山有时看上去被卷起来,就像书轴被卷起来;然后,住在上面的人就被卷入地狱。这种表象的原因在于这种情况:那时他们心智的内层关闭了,之前来自天堂的些许光通过这些内层流入。总体上发生在许多人那里的事,也细节地发生在具有类似品质的每个人那里,因为在灵界,总体如何,细节就如何(参看《天堂与地狱》,73节)。“书卷”是指一个卷轴,因为古代没有印刷文字,因而没有像现代那样的书籍,而是有羊皮纸的卷轴;所以启示录中的“书卷”是指卷轴;在以赛亚书也一样:

天上的万象必将解体,诸天被卷起,好像书卷。(以赛亚书34:4)

405a.“众山和海岛都被挪移,离开其位置”表示一切爱之良善和一切信之真理都灭亡了。这从“山”、“海岛”、“被挪移,离开其位置”的含义清楚可知:“(大)山”是指对主之爱的良善(对此,我们很快就会谈到);“海岛”是指信之真理,下文会予以解释;“被挪移,离开其位置”是指被夺走,并灭亡,因为所表示的,是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当这些被挪移,离开其位置时,邪恶和虚假就会取而代之,良善和真理因邪恶和虚假而灭亡。“山”之所以表示爱之良善,是因为在天上,那些处于对主之爱的良善之人住在大山上,那些处于对邻之仁的人住在小山上;或也可说,那些属于主的属天国度的人住在大山上,那些属于主的属灵国度的人住在小山上;属天国度与属灵国度的区别在于这一细节:那些属于属天国度的人处于对主之爱,那些属于属灵国度的人处于对邻之仁(关于后者和前者,可参看《天堂与地狱》,20–28节)。这就是为何“(大)山”表示爱之良善。

“(大)山”在抽象意义上表示对主之爱的良善,因为就圣言的属灵意义而言,一切事物都是属灵的,属灵事物必须在从人和地方抽象出来的意义上来理解;因此,天使因是属灵的,所以从这些抽象出来去思考和说话,由此拥有聪明和智慧;对人和地方的观念会限制思维,因为这种观念会把思维局限于人和地方,从而限制它。这种思维观念准确地说,是属世的,而从人和地方抽象出来的观念则在各个方向上延伸到天堂,就像当肉眼的视觉望向没有干扰物体的天空时一样不受限制;这样一种观念准确地说,是属灵的。这就是为何“(大)山”在圣言的属灵意义上表示爱之良善。“地”的含义也一样,“地”是指教会;因为从地方、地上的民族和人民抽象出来的思维是关于那里的教会,或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思维;因此,这在圣言中由“地”来表示。按圣言的属世意义提到的其它事物也是如此,如小山,岩石,山谷,江河,海洋,城市,街道,花园,树林和其它事物。

405b.“(大)山”表示对主之爱,因而表示来自这爱的一切良善,这良善被称为属天良善,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自我之爱,因而表示来自这爱的一切邪恶,这一点从以下圣言经文明显看出来。阿摩司书:

以色列啊,要向你的神对付你自己;因为看哪,祂是形成诸山的,创造灵的,将祂所想的指示人。(阿摩司书4:12–13)

神在此被称为“形成大山的”,因为“诸山”表示爱的良善,祂被称为“创造灵的”,因为“灵”表示来自这些良善的生命;由于祂通过这些赋予人聪明,所以经上补充说“将祂所想的指示人”;因为人所拥有的聪明来自他所想的或他的思维,它从主通过爱之良善流入他的生命;因此,“指示”在此表示流入。

诗篇:

神以力量坚定诸山;祂以大能束腰。(诗篇65:6)

此处“诸山”也表示爱的良善;主通过祂的神性真理使这些良善坚定在天堂和教会,神性真理拥有一切能力,所以经上说:“祂以力量坚定诸山;以大能束腰。”在圣言中,“神的力量”表示神性真理;“大能”当论及主时,表示一切能力或全能。一切能力或力量都在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中(可参看《天堂与地狱》,228–233节; AE 209,333节);能力或大能当论及主时,是指全能(AE 338节)。

又:

我要向诸山举目,帮助从何而来?(诗篇121:1)

“诸山”在此表示诸天堂;由于在天堂,那些处于爱与仁的良善之人住在大山小山上,如前所述,主在这些良善中,所以“向诸山举目”也表示向主,一切帮助都来自主。当经上以复数形式提到“山”时,所表示的是大山和小山这两者,因而是对主之爱的良善和对邻之仁的良善这两者。

以赛亚书:

在大行杀戮的日子、塔楼倒塌的时候,各高山各高冈上必有溪河水流。(以赛亚书30:25)

此处所论述的最后审判由“大行杀戮的日子、塔楼倒塌的时候”来表示,“大行杀戮”表示邪恶的毁灭;“倒塌的塔楼”表示来自对自我和世界的爱的教义之虚假。这就是“塔楼”所表示的,这一点来自灵界的表象,因为那些通过诸如属于教会的那类事物来寻求统治的人都在高处为自己建造塔楼(参看小著《最后的审判》,56,58节)。“各高山各高冈上必有溪河水流”表示那时,那些处于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的人被提到天堂,充满聪明和智慧;“高山”表示那些处于对主之爱的人所在的地方,“高冈”表示那些处于对邻之仁的人所在的地方;“溪河”表示智慧,“水流”表示聪明,因为“水”表示真理,聪明和智慧来自真理。

约珥书:

到那日,大山要滴甜酒,小山要流奶子;犹大的一切河流都有水流。(约珥书3:18)

此处论述了主的降临,以及那时要形成的新天和新地。“大山要滴甜酒”表示一切真理都必来自对主之爱的良善;“小山要流奶子”表示必有来自对邻之仁的良善的属灵生命;“犹大的一切河流都有水流”表示必有来自圣言细节的真理,通过这些真理必有聪明。关于这些事物,详情可参看前面的解释(AE 376b节)。

那鸿书:

看哪,在山上有报佳音、传平安之人的脚踪。(那鸿书1:15)

以赛亚书:

那报好信息,使人听见平安,对锡安说,你的王掌权的,他的脚在山上何等佳美。(以赛亚书52:7)

同一先知书:

报好信息的锡安哪,要登高山;报好信息的耶路撒冷啊,要极力扬声。(以赛亚书40:9)

这些话论及主的降临,以及那时对那些处于对主之爱的良善,由此处于来自圣言的教义之真理的人的拯救;由于论述的是对这些人的拯救,所以经上说“看哪,在山上传平安之人的脚踪”、“报好信息的锡安哪,要登高山”;“传平安”表示传讲主的降临,因为“平安”在至高意义上表示主,在内义上表示来自主的一切良善和真理(参看AE 365节);“报好信息的锡安哪”表示处于对主之爱的良善的教会;“报好信息的耶路撒冷啊”表示由此处于来自圣言的教义之真理的教会。

以赛亚书:

我必使我的众山成为道路,我的大道必被高举。诸天哪,要歌唱,大地啊,要欢呼,众山哪,要放声歌唱;因为耶和华已经安慰祂的百姓。(以赛亚书49:11,13)

复数形式的“山”表示大山和小山,因而表示爱之良善和仁之良善。大山和小山必“成为道路”、“大道必被高举”表示那些处于这些良善的人必处于纯正的真理;“成为道路”表示处于真理,“大道被高举”表示处于纯正的真理;因为“道路和大道”表示真理,可以说真理被良善高举,来自良善的真理是纯正的真理。“诸天哪,要歌唱,大地啊,要欢呼”表示他们由此而来的内心喜悦,“诸天哪,要歌唱”表示内在喜悦,“大地啊,要欢呼”表示外在喜悦。“众山哪,要放声歌唱”表示出于源于爱之良善的喜悦的称谢;“因为耶和华已经安慰祂的百姓”表示这是由于改造和重生。显然,此处不是指世上的众山;因为众山成为道路,大道被高举,众山放声歌唱,是为了什么呢?

同一先知书:

诸天哪,你们要歌唱,地的较低部分啊,你们要欢呼,众山啊,你们要放声歌唱,森林和其中所有的树木啊,都当如此;因为耶和华救赎了雅各,并在以色列彰显了祂的荣耀。(以赛亚书44:23)

“诸天哪,你们要歌唱,地的较低部分啊,你们要欢呼,众山啊,你们要放声歌唱”与刚才的话具有同样的含义;但此处“诸山”表示仁的良善;因此,经上也说“森林和其中所有的树木啊”,因为“森林”表示在其一切事物上的外在人或属世人,“所有的树木”表示那里的认识和科学部分,或说其中的认知和认识能力。“耶和华救赎了雅各,并在以色列彰显了祂的荣耀”表示对这些人的改造;“雅各和以色列”表示外在和内在教会,因而表示那些有教会在其中之人的外在和内在。

又:

大山小山必放声歌唱,田野所有的树木也都拍掌。(以赛亚书55:12)

诗篇:

大山和小山,结果的树木和一切香柏树,都要赞美耶和华。(诗篇148:7,9)

这些话描述了来自爱与仁之良善的内心喜悦;经上说“大山”、“小山”、“树木”和“香柏树”必“放声歌唱”、“拍掌”和“赞美”,是因为这些表示作为人之喜悦的原因的良善和真理;事实上,人不是从自己,而是从他所拥有的良善和真理而欢喜;这些事物令人欢喜,是因为它们制造了人的喜乐。

以赛亚书:

旷野和其中的城邑,并阿拉伯人居住的村庄都当扬声;岩石上或西拉的居民都当放声歌唱,他们当从山顶呐喊。(以赛亚书42:11)

“旷野”表示真理的模糊;“其中的城邑”表示教义;“村庄”表示属世的认知和知识,或知识和科学。“阿拉伯人(或基达人)”表示属世人,因为“在旷野的阿拉伯人”表示属世人;“岩石上(或西拉)的居民”表示信的良善,或那些处于信的良善之人;“山顶”表示对主之爱的良善。这清楚表明,这些细节按顺序表示什么,即表示因诸如所提到的那类事物而出于爱之良善的称谢和喜悦的敬拜;因为“从山顶呐喊”表示出于爱之良善的敬拜。

405c.诗篇:

神的山是巴珊山,诸山冈的山是巴珊山;你们诸山,大山的诸山冈,为何跳跃?神渴望住在山上;耶和华必住这山,直到永远。(诗篇68:15–16)

“巴珊山”表示意愿的良善,就是诸如存在于那些处于教会外在的人里面的那种;因为巴珊是约旦河以外的地区,作为产业被赐给玛拿西半支派(可见于约书亚记13:29–32);“玛拿西”表示外在人或属世人的意愿良善。这种意愿良善与外在人中的爱之良善是一样的,因为一切爱之良善都属于意愿,由此而来的一切真理都属于理解力;因此,他的弟兄“以法莲”表示那良善的智力或理解力的真理。由于“巴珊山”表示那良善,所以那山的诸山冈表示行为中的良善。由于意愿在行动,心智和身体的一切活动部分都来自意愿,正如思维和言语的一切活动部分都来自理解力,所以“跳跃”和“蹦跳”描述并表示由爱之良善产生的喜乐;这清楚表明,“神的山是巴珊山,诸山冈的山是巴珊山;你们诸山,大山的诸山冈,为何跳跃”表示什么。由于主与人同住在他的意愿良善中,行为中的良善从这意愿良善发出,所以经上说:“神渴望住在山上;耶和华必住这山,直到永远。”

又:

犹大成为耶和华的圣所,以色列成为领土。沧海看见它就奔逃,约旦河也倒流。大山跳跃像公羊,小山蹦跳像羊群的仔儿。沧海啊,你为何奔逃?约旦河啊,你为何倒流?大山哪,你们为何跳跃像公羊?小山哪,你们为何蹦跳像羊群的仔儿?大地啊,在主的面前,在雅各的神面前,你经历产痛;祂使磐石变为水池,使火石变为水泉。(诗篇114:2–8)

这段经文描述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然而,若不通过内义解释,没有人能知道那时“大山跳跃像公羊,小山蹦跳像羊群的仔儿”表示什么,以及“沧海看见它就奔逃,约旦河也倒流”是什么意思;因此,要予以解释。此处在内义上所表示的是教会的建立,或教会之人的重生,因为以色列人表示将要建立的教会;他们的离开表示它的建立;穿过红海表示摆脱邪恶,对此,经上说它“奔逃”;越过约旦河表示引入教会,对此,经上说它“倒流”。至于细节:“犹大成为圣所,以色列成为领土”表示对主之爱的良善是天堂和教会的真正神圣,源于良善的真理则是治理的手段。“犹大”表示属天良善,也就是对主之爱的良善;“圣所”表示天堂和教会的真正神圣;“以色列”表示属灵良善,也就是来自那良善的真理,通过真理才有治理,因为属于主的一切治理都是从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的治理;“沧海看见它就奔逃,约旦河也倒流”表示当属世人中的邪恶和虚假被摆脱时,真理和良善的真知识和认知就取而代之;“大山跳跃像公羊,小山蹦跳像羊群的仔儿”表示属天良善,也就是爱之良善,和属灵良善,也就是来自那良善的真理,从喜乐中产生或实行良善,或产生结果。“大山”表示爱之良善;“小山”表示仁之良善,该良善本质上是来自那良善的真理;“跳跃”因论及这些,故表示从喜乐中产生或实行良善。经上说它“像公羊”、“像羊群的仔儿”,是因为“公羊”表示仁之良善,“羊群的仔儿”表示由此而来的真理。“大地啊,在主的面前,在雅各的神面前,你经历产痛;祂使磐石变为水池,使火石变为水泉”表示教会由此的建立,也就是说,教会之人的重生;“地”表示教会;当教会建立时,或当教会之人重新出生时,经上就说它“经历产痛”;经上说“在主面前”、“在雅各的神面前”,是因为在圣言论述爱之良善的地方,主被称为“主”;当论述行为中的良善时,祂被称为“雅各的神”。“祂使磐石变为水池,使火石变为水泉”表示通过来自良善的真理重生;“水池”表示真理的知识,“水泉”表示这些所来自的圣言;“磐石”表示改造之前,在真理方面的属世人,“火石”表示改造之前,在良善方面的属世人。

又:

你从埃及挪出一棵葡萄树,赶出列族,把这树栽上。它的影子遮盖了群山,它的枝条遮盖了神的香柏树。(诗篇80:8,10)

“从埃及挪出的一棵葡萄树”表示属灵教会,该教会通过属世人中的知识和认知而在人那里开始,“葡萄树”表示属灵教会,“埃及”表示属世人中的认识能力或科学;“你赶出列族,把这树栽上”表示邪恶从那里被逐出后,教会就建立起来了;“列族”表示邪恶,“把葡萄树栽上”表示建立属灵教会;“它的影子遮盖了群山,它的枝条遮盖了神的香柏树”表示整个教会来自属灵的良善和真理;“群山”表示属灵良善,“神的香柏树”表示属灵真理。显然,这些话是指把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他们进入迦南地,列族被驱逐出迦南地;然而,这些话在内义上表示诸如已经解释的那类事物;把以色列人引入迦南地,把列族从迦南地逐出并非代表和表示其它任何事物;因为圣言的所有历史部分,以及它的预言部分都涉及属灵事物。

以赛亚书:

所有用锄头刨挖的山地,因惧怕荆棘和蒺藜,必不到那里去;只能作放牛之处,羊践踏之地。(以赛亚书7:25)

“要用锄头刨挖的山地”表示那些出于对良善的爱而实行良善的人。至于其余的表示什么,可参看前文(AE 304c节),那里解释了它们。同一先知书:

我必从雅各中领出种,从犹大中领出那要继承我众山的;我的选民要承受它,我的仆人要在那里居住。(以赛亚书65:9)

“雅各”和“犹大”表示教会,“雅各”表示外在教会,外在教会处于良善和真理的知识;“犹大”表示处于对主之爱的良善的内在教会;因此,“从雅各中领出的种”表示良善和真理的知识,因而表示那些处于这些知识的人;“从犹大中领出的人所继承的众山”表示对主之爱的良善,因而表示那些处于这良善的人;“要承受山的选民”表示那些处于良善的人,“仆人”表示那些处于源于良善的真理之人。

耶利米书:

我要领以色列人归回他们的地。看哪,我要差派许多渔夫捕获他们;我也要派许多猎人,从各大山上、各小山上和岩石裂缝中猎取他们。(耶利米书16:15–16)

此处论述了一个新教会的建立,这由把犹太人从被掳中领出巴比伦的地,归回迦南地来代表和表示。人若不知道“捕获和猎取”、“大山”、“小山”、“岩石裂缝”表示什么,就无法从这些话中收集到他能理解的任何东西。“我要差派许多渔夫捕获他们,也要派猎人猎取他们”表示一个教会将要从那些处于属世良善和属灵良善的人中建立。“差派渔夫捕获他们”表示把那些处于属世良善的人聚集起来;“派猎人猎取他们”表示把那些处于属灵良善的人聚集起来;由于所表示的是这些人,所以经上又补充说“从各大山上、各小山上和岩石裂缝中”,在“大山上”的人表示那些处于爱之良善的人,在“小山上”的人表示那些处于仁之良善的人;在“岩石裂缝中”的人表示那些在真理上处于模糊,或处于真理的模糊事物的人。

以西结书:

以色列的群山哪,你们必发枝条,为我的民以色列结果子,因为他们即将来到。(以西结书36:8)

“以色列的群山”表示仁爱的良善;“你们必发枝条,结果子”表示信仰的真理和生活的良善就来自这些;“枝条”表示信之真理,“果子”表示生活的良善。

阿摩司书:

看哪,日子将到,耕种的必接续收割的,踹葡萄的必接续撒种的;大山要滴下甜酒,小山都必融化。我必将我民被掳的带回。(阿摩司书9:13–14)

至于这些话表示什么,可参看前文(AE 376b节),那里解释了它们。经上说“大山要滴下甜酒,小山都必融化”,是因为“大山”表示对主之爱的良善,“小山”表示对邻之仁的良善,“甜酒”表示真理;因此,这些话表示他们必从这两种良善拥有丰富的真理,因为这些话所论及的把人民从被掳中带回表示一个新教会的建立。

405d.诗篇:

耶和华啊,你的公义好像神的大山;你的判断如同大深渊。(诗篇36:6)

由于在圣言中,“公义”论及良善,“判断(或公平)”论及真理,所以经上说:“耶和华的公义好像神的大山;祂的判断如同大深渊。”“神的大山”表示仁之良善,“深渊”表示总体上的真理,这些真理被称为信之真理。“公义”论及良善,“判断(或公平)”论及真理(参看《属天的奥秘》,2235,9857节)。

又:

耶和华将地坚立在根基上;你以深渊如服装遮盖它;诸水立于群山之上。因你的斥责,水就奔逃;因你的雷声,水就奔流。诸山上升,诸谷下沉,归你为它们所立定之地。你定了界限,叫它们不能逾越,它们不再转回遮盖大地。祂使泉源涌入溪河,流在山间。祂从楼阁中浇灌群山;因你作为的果实,大地就饱足。(诗篇104:5–10,13)

按灵义来理解,这些话描述了重生的过程,或与人同在的教会形成的过程;“祂将地坚立在根基上”表示与人同在的教会,及其边界和封闭;“你以深渊如服装遮盖它”表示与属世人中的知识或科学,教会的属灵事物所居于的属世人的内层被这些知识或科学围绕;“深渊”表示总体上的知识或科学,“服装”表示真知识或科学真理,它们进行围绕并给穿衣。“诸水立于群山之上”表示虚假在属世之爱的快乐之上,这些快乐本身是邪恶;“群山”表示这些爱的快乐,“水”表示由此而来的虚假;“因你的斥责,水就奔逃;因你的雷声,水就奔流”表示虚假被来自天堂的真理驱散,邪恶被来自天堂的良善驱散;“诸山上升,诸谷下沉,归你为它们所立定之地”表示在属世之爱和由此而来的邪恶的地方有嵌入的天堂之爱和由此而来的良善,总体上的真理降到虚假的地方;“你定了界限,叫它们不能逾越,它们不再转回遮盖大地”表示虚假和邪恶被关在外面,与真理和良善分离,并被控制在界限内,或被封闭,免得它们再次流入并进行摧毁;“祂使泉源涌入溪河,流在山间”表示主从圣言的真理赋予聪明,这一切都来自属天之爱的良善;“泉源”表示圣言的真理,“泉源涌入溪河”表示由此而来的聪明,它们“流在山间”表示它们来自属天之爱的良善,“山”表示这些良善。“祂从楼阁中浇灌群山”表示一切良善都通过真理来自天堂;“浇灌”论及真理,因为“水”表示真理;“山”表示爱的良善;“楼阁”表示这些所来自的天堂;“因你作为的果实,大地就饱足”表示因神性运作,教会不断在人身上增长;“作为的果实”当论及主时,表示神性运作,“地”表示人里面的教会,此处论述的是教会的形成;教会因不断增长而被说“饱足”。这些就是隐藏在这些话里面的奥秘;但谁能看到它们?除非他藉着内义知道它们,除非他在这种情况下处于知识,除非他拥有关于内在人和外在人,以及构成它们里面的教会的良善和真理的知识。

撒迦利亚书:

我又举目观看,见有四辆战车从两山中间出来,那山是铜山。(撒迦利亚书6:1)

这一章论述了一个新教会将要在外邦人当中建立,因为论述了一个新殿,新殿表示新教会。“从两山中间出来的战车”表示教义,教义将通过真理从良善形成,“战车”表示教义,“山”表示爱的良善,“两山中间”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因为两山中间的“山谷”表示较低的真理,也就是属世人的真理。为叫人们可以知道“山”在此表示属世人的良善,经上说“那山是铜山”,“铜”表示属世人的良善。

撒迦利亚书:

耶和华必出去与那些民族争战;到那日,祂的脚必站在朝东的耶路撒冷面前的橄榄山上;这橄榄山必分裂,其一部分朝东,朝海,并且必有极大的山谷;这山的一部分必向北挪移,一部分向南挪移。那时,你们要经由我的山谷逃跑;山谷必延到亚萨。(撒迦利亚书14:3–5)

这些话论及最后的审判,主在世时,完成了最后的审判;因为当主在世时,祂使天堂和地狱里的一切事物都恢复了秩序;因此,那时,祂向恶人和善人施行了一次审判。这次审判就是旧约圣言中“耶和华恼恨、发怒、愤怒、报仇的日子”和“报应之年”的意思(关于这次审判,可参看小著《最后的审判》,46节)。这一章论述的是主的降临,和那时发生的审判,这一点从该书中的这些话明显看出来:

那时,耶和华我的神必来到,有一切圣者与你同来。那日,必没有光,光辉,也没有闪光;耶和华所知的那一日,没有白天,没有黑夜,到了晚上仍有光明。(撒迦利亚书14:5–7)

“晚上”表示当审判发生时,教会的末期;对恶人来说,那时是“晚上”,但对善人来说,那时是“光明”。一旦知道了这些事,藉着内义就明显可知此处这些细节表示什么,即:“耶和华必出去与那些民族争战”表示临到恶人的最后审判,“出去,争战”表示施行审判,“民族”表示邪恶;“祂的脚必站在朝东的耶路撒冷面前的橄榄山上”表示这是从神性之爱通过从祂的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实现的;“橄榄山”当论及主时,表示神性之爱,“耶路撒冷”表示真理方面的教会,因此表示教会的神性真理,“东”表示神性良善;“这橄榄山必分裂,其一部分朝东,朝海,并且必有极大的山谷”表示那些处于良善之人与那些处于邪恶之人的分离;因为如前所述,“橄榄山”表示神性之爱;“东”表示那些处于神性良善的人所在之处,“海”表示那些处于邪恶的人所在之处,因为进行分离的海在灵界的西部;“这山的一部分必向北挪移,一部分向南挪移”表示那些处于邪恶之虚假的人与那些处于良善之真理的人的分离;“北”表示那些处于邪恶之虚假的人所在之处,因为他们处于黑暗,“南”表示那些处于良善之真理的人所在之处,因为他们处于光明;“那时,你们要经由我的山谷逃跑”表示那时,那些处于源于良善的真理之人必得救,“逃跑”表示得救,“山谷”表示那些处于真理的知识,因而处于源于良善的真理之人所在之处,因为那些处于真理的知识之人住在山谷,那些处于良善的人住在大山上;“山谷必延到亚萨”表示与邪恶之虚假的分离,“亚萨”表示分离和释放。

由于在朝东的耶路撒冷面前的“橄榄山”表示神性之爱,“朝东的耶路撒冷”表示从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如前所述,所以主通常住在橄榄山上,这明显可见于路加福音:

耶稣白天在殿里教导人;但夜里就出去到那叫橄榄山的山上住宿。(路加福音21:37; 22:39; 约翰福音8:1)

此处,祂还与门徒谈论了祂的降临和时代的完结,也就是最后的审判(马太福音24:3等; 马可福音13:3等)。祂也因此去耶路撒冷受苦(马太福音21:1; 26:30; 马可福音11:1; 14:26; 路加福音19:29,37; 21:37; 22:39);这表示祂出于神性之爱做一切事,因为“橄榄山”表示神性之爱;事实上,凡主在世上所做的,都具有代表性,凡祂所说的,都具有意义。主在世时处于代表和意义,是为了可以处于天堂和教会的终端,同时处于它们的最初,因而可以从最初统治和安排终端,从最初通过终端统治和安排一切居间物;代表和意义在终端中。

405e.由于“山”表示爱之良善,当论及主时,表示神性之爱的神性良善,神性真理就从这神性良善发出,所以耶和华,也就是主,降临在西乃山,并颁布律法。经上说:

祂降临在那山,临到山顶上。(出埃及记19:20; 24:16–17)

并且祂在那里颁布律法(出埃及记20章)。因此,在圣言中,“西乃”,以及那里所颁布的“律法”也表示从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因此:

当主变形像时,祂带着彼得、雅各和约翰上了一座高山。(马太福音17:1; 马可福音9:2)

当主变形像时,祂以来自神性良善的神性真理显现,因为“祂如日头的脸面”代表神性良善,“祂如光的衣裳”代表神性真理;显现的“摩西和以利亚”表示圣言,也就是来自神性良善的神性真理。

由于“山”表示爱之良善,在至高意义上表示神性良善,从神性良善发出神性真理,所以锡安山位于耶路撒冷上面;在圣言中,“锡安山”表示处于对主之爱的良善的教会,“耶路撒冷”表示处于源于那良善的真理的教会,或教义方面的教会。由于同样的原因,耶路撒冷被称为“圣山”,也被称为“神圣的小山”;因为“圣山”,以及“小山”表示属灵良善,这良善本质上是源于良善的真理,如从以下经文所清楚看出的。以赛亚书:

在末后的日子,耶和华的山必在众山之顶,必被高举过于万岭;所有民族都要流归这山;必有许多人民前往,说,来吧,让我们登耶和华的山,到雅各神的家。(以赛亚书2:2–3)

同一先知书:

当那日,必有大号角吹响,在亚述地将亡的,并在埃及地被赶散的,都要来,他们就在耶路撒冷圣山上向耶和华下拜。(以赛亚书27:13)

约珥书:

你们要在锡安吹角,在我的圣山大声呼喊。(约珥书2:1)

但以理书:

求你使你的怒气和忿怒转离你的城耶路撒冷,就是你的圣山。(但以理书9:16)

以赛亚书:

他们必将你们所有的弟兄从所有民族中带到耶和华那里,带到我的圣山耶路撒冷。(以赛亚书66:20)

同一先知书:

那投靠我的必得地产,承受我的圣山为业。(以赛亚书57:13)

以西结书:

在我的圣山,就是以色列高处的山,必有以色列全家,那地所有的人都侍奉我。(以西结书20:40)

弥迦书:

末后的日子,耶和华家的山必坚立于众山之顶,高举过于万岭,万民都要流归这山。(弥迦书4:1)

除此之外其它地方也有许多经文提到“圣山”、“锡安山”和“耶和华的山”:圣山(以赛亚书11:9; 16:7; 65:11,26; 耶利米书26:23; 以西结书28:14; 但以理书9:20; 11:45; 约珥书2:11; 3:17; 俄巴底亚书1:16; 西番雅书3:11; 撒迦利亚书8:3; 诗篇15:1; 43:3);锡安山(以赛亚书4:5; 8:18; 10:12; 18:7; 24:23; 29:8; 31:4; 37:32; 约珥书3:6; 俄巴底亚书1:17,21; 弥迦书4:7; 耶利米哀歌5:18; 诗篇48:11; 74:2; 78:68; 125:1)。由于“锡安山”表示神性良善和神性良善方面的教会,所以在以赛亚书,经上说:

你们当将羔羊奉送给那地的掌权者,从岩石或西拉往旷野,送到锡安女子的山。(以赛亚书16:1)

启示录:

羔羊站在锡安山,同他又有十四万四千人。(启示录14:1)

由此也可以看出,为何以西结看见有圣殿在其中的新耶路撒冷建在了一座高山上;对此,经上如此记着说:

在神的异象中,我被带到以色列地;他把我安置在一座极高的山上;在山上的南边有仿佛一座城的建筑物。(以西结书40:2)

关于这个主题,接下去的章节说了很多。诗篇:

耶和华本为大,在我们神的城中,在祂的圣山上,该受大赞美;在北方两边的锡安山,大君王的城,因位置美丽,是全地的喜悦。神在她的宫殿中作为避难所为人所知。(诗篇48:1–3)

这些话描述了出于来自良善的真理对主的敬拜。“耶和华本为大,在我们神的城中,在祂因位置美丽的圣山上,该受大赞美”表示出于属灵的真理和良善对祂的敬拜,并由此而来的灵魂的愉悦;“本为大”和“受大赞美”表示敬拜;“在我们神的城中,祂的圣山”表示来自属灵良善的属灵真理;“因位置美丽”表示由此而来的灵魂的愉悦;“在北方两边的锡安山,大君王的城,因位置美丽,是全地的喜悦”描述了出于属天的良善和真理对主的敬拜;“全地的喜悦是锡安山”表示出于属天良善的敬拜;“在北方两边,大君王的城”表示来自属天良善的真理;“北方两边”表示来自属天良善的真理,“大君王的城”表示由此而来的真理的教义。“神在她的宫殿中为人所知”表示真理被铭刻在那些处于属天良善的人身上。“北方两边”表示来自属天良善的真理,因为那些在主的属天国度的人在天上住在东面;那些处于来自那良善的真理之人面向那里的北方。

以赛亚书:

路西弗啊,你心里曾说,我要升到诸天;我要高举我的宝座在神的众星以上;我要坐在聚会的山上,在北方的两极。(以赛亚书14:13)

“路西弗”表示巴比伦,这从本章上下文明显看出来;“我要升到诸天,高举我的宝座在神的众星以上”描述了它对统治天堂和教会的爱;这句话表示对统治构成主的属灵国度的这些天堂的爱,因为真理和真理的知识向他们显为众星。“我要坐在聚会的山上,在北方的两边”表示对统治构成主的属天国度的天堂的爱,“聚会的山”和“北方的两边”表示那里的良善和真理,如前所述。锡安山和耶路撒冷尽可能照着天堂的形式建造,这一事实清楚表明前面从诗篇所引用的话,即“在北方两边的锡安山,大君王的城”表示什么;以及以赛亚书中的这句话,即“在北方两边的聚会的山”表示什么。

以赛亚书:

亚述王西拿基立说,我要率领许多战车上群山的高峰,到黎巴嫩的两侧;我要在那里砍伐高大的香柏树和上好的松树。(以赛亚书37:24)

这些话在内义上描述了那些想通过基于虚假的推理摧毁教会的良善和真理之人的傲慢;“亚述王”表示败坏的理性;“他的许多战车”表示基于教义之虚假的推理;“上群山的高峰,到黎巴嫩的两侧,砍伐高大的香柏树和上好的松树”表示努力摧毁教会的良善和真理,包括内在的和外在的;“群山”表示教会的良善,“黎巴嫩的两侧”表示这些良善与真理结合的地方,“黎巴嫩”表示教会,“香柏树”表示它的内在真理,这些真理来自良善,“松树”表示它的外在真理,也来自良善。这就是这些话在灵义上,因而在天上的意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