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记第二十一章
2606、旧约的经文被称为”律法和先知”。”律法”指的是所有的历史书,包括摩西五经、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和列王纪。”先知”则指所有的预言书,包括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但以理书、何西阿书、约珥书、阿摩司书、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那鸿书、哈巴谷书、西番雅书、哈该书、撒迦利亚书、玛拉基书,以及大卫的诗篇。
圣经的历史部分也常被称为”摩西”,因此人们经常用”摩西和先知”来代指整个”律法和先知”。而预言部分则被称为”以利亚”。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创世记第十八章的序言。
2607、关于圣经的历史部分,其中记载的所有历史事件都是真实的(除了创世记前几章中的内容,这在第一卷已经讨论过)。虽然这些记载在历史上是真实的,但它们同时也具有内在含义。在这个内在含义中,这些历史记载就像预言一样,专门论及主。
这些记载还涉及天堂和教会,以及与天堂和教会相关的事物。但所有这些本质上都属于主,因此通过这些记载指向主。正是因为这个,它们被视为圣经。
圣经中的所有历史记载都具有代表性,描述这些历史的每个词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历史记载的代表性可以从之前对亚伯拉罕的解释中看出,并且蒙主怜悯,将在后文对以撒、雅各、雅各的十二个儿子、埃及、以色列人在旷野中的流浪、他们进入迦南地等事件的解释中进一步证实。
【2】描述这些事物的每个词都具有特定的含义,这一点从之前的解释中可以看出。例如,许多名字都代表特定的概念:埃及代表事实性知识,亚述代表理性,以法莲代表理解力,推罗代表信仰性知识,锡安代表属天的教会,耶路撒冷代表属灵的教会,等等。
同样,一些常见词语也有其特定含义:王代表真理,祭司代表良善。其它词在内在意义上也有特定的含义,如王国、城市、房屋、民族、人民、花园、葡萄园、橄榄园、金、银、铜、铁、鸟、兽、饼、酒、油、晨、日、光等。这种一致性在历史书和预言书中都能看到,尽管它们是由不同的作者在不同的时期写成的。如果圣经不是从天上降下的,就不可能存在这种一致性。
这些事实证明圣经中存在内在含义。此外,神性的话语不可能仅仅讲述普通人的事,如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及其后裔(他们是最坏的民族),以及他们的国王、妻子、儿子、女儿、妓女、掠夺等类似的事。这些事情本身看来甚至不配在圣经中被提及,除非它们代表和象征主的王国中的事物。这些事物只有存在灵义才配得上被记录在圣经中。
2608、先知书中有许多类似的内容,如在1888节中引用的那些。《以赛亚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因此,摩押人必为摩押哀号;人人都要哀号。你们摩押人要为吉珥·哈列设的葡萄饼哀叹,极其忧伤。因为希实本的田地和西比玛的葡萄树都衰残了。列国的君主折断其上美好的枝子;这枝子长到雅谢延到旷野,嫩枝向外探出,直探过盐海。因此,我要为西比玛的葡萄树哀哭,与雅谢人哀哭一样。希实本、以利亚利啊,我要以眼泪浇灌你;因为有交战呐喊的声音临到你夏天的果子,并你收割的庄稼。(以赛亚书16:7-9)
《耶利米书》中也有类似的描述:
从何罗念有喊荒凉大毁灭的哀声:摩押毁灭了!她的孩童发哀声,使人听见。人上鲁希坡随走随哭,因为在何罗念的下坡听见毁灭的哀声。……刑罚临到平原之地的何伦、雅杂、米法押、底本、尼波、伯·低比拉太音、基列亭、伯·迦末、伯·米恩、加略、波斯拉,和摩押地远近所有的城邑。(耶利米书48:3-5,21-24)
这样的内容在先知书中随处可见。如果这些内容没有更深层的内在含义,它们就会显得毫无意义。然而,圣经作为神圣之物,必然包含着人类将要进入的天堂的律法。这些表面上难以理解的描述,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灵义。
2609、关于生活的诫命,如十诫以及律法和先知书中的许多教导,由于它们直接关乎人的生活,因此在字面和内在两个层面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字面意义是为当时的普通民众设立的,因为他们无法理解更深层的含义;而内在意义则是为天使准备的,因为他们不关注外在的事物。
如果十诫不包含这种内在意义,就不会以如此神奇的方式在西奈山上颁布。事实上,十诫中的许多内容,如孝敬父母、不可偷盗、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贪恋他人之物等,即使是外邦人也普遍知晓,并且在他们的法律中也有类似的规定。作为人类,以色列的子民理应无需特别颁布就能了解这些基本道德准则。
然而,这些诫命之所以如此特别,是因为它们在两个层面上都指导着人的生活。它们是内在意义的外在表现形式,两者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正因如此,它们才会以如此奇迹般的方式从天而降,在西奈山上被颁布。在天上,这些诫命以其内在意义被宣讲和理解;而在地上,则以其外在意义被传达和接受。
【2】让我们以”孝敬父母”这条诫命为例来说明其双重含义:对于属天的天使来说,”父母”象征主,”地”象征主的王国,那些出于仁义和信仰敬拜主的人,将如同儿女和继承人一样永远拥有这个王国;而对地上的人来说,”父母”就是指实际的父母,”地”指的是迦南地,”日子延长”则理解为长寿。
再比如”不可偷盗”这条诫命:天使理解为不应从主那里夺取任何东西,也不应将正义和功德归于自己;而地上的人则简单地理解为不可偷窃他人财物。
“不可杀人”这条诫命也有类似的双重含义:天使理解为不应对任何人怀有仇恨,也不应扼杀他人心中的良善和真理;地上的人则理解为不可杀害他人,特别是朋友。
这些诫命在字面和深层两个层面上都是真实且有意义的。其它诫命也遵循类似的模式,既有直接的字面意义,又蕴含着更深层的灵性意义。
经文
1
概览
2610、从内在意义来看,这段经文首先讨论了主的神性理性,这一概念由以撒所代表(1-8节)。
2611、接下来,经文讨论了纯粹人性的理性,这一理性在当时被分离出来,它由埃及女子夏甲的儿子所代表(9-12节)。
2612、在这被分离之后,属灵的教会由同一个人代表,即由夏甲的儿子,以及他的母亲代表;这个教会及其状态在13-21节中被论及。
2613、关于人类理性对信仰教义的补充,这信仰教义本身是神圣的,见第22节至末尾。
2614、这教义及其附加内容被称为别是巴,见第14,31,33节。
内义
2615、第一节 耶和华眷顾撒拉,正如他说的;耶和华为撒拉做了,正如他讲的。
“耶和华眷顾撒拉”象征神性之属天在神性之属灵中的临在;”正如他所说的”象征正如所直接领受的;”耶和华为撒拉做了”象征合一的状态;”正如他讲的”象征正如他所思考的。
2616、”耶和华眷顾撒拉”象征神性之属天在神性之属灵中的临在。这一含义可以从以下几点得出:
首先,”耶和华”象征神性之属天,即神性良善,或存在本身;这是因为耶和华是仁爱和怜悯的源头,因而是良善本身。其次,”眷顾”在这里意味着临在或在场。最后,”撒拉”象征神性之属灵,即神性真理(参1468,1901,2063,2065,2507节)。
2617、”正如他所说的”象征正如所直接领受的,这从”说”在圣经历史部分中的含义可以看出,它是直接领受,关于这点可参见2238,2260,2552节。
2618、”耶和华为撒拉做了”象征合一的状态,即主的神性之属灵与他自己的神性之属天的合一,这从”做”当用于主的神性时的含义可以看出,它是一切果效,因此是状态;也从”耶和华”和”撒拉”的含义可以看出,这在上面2616节刚刚提到过。
关于主的神性之属灵与他自己的神性之属天的合一状态,这是良善与真理本身的结合,由此产生天堂的婚姻,这婚姻就是主在天上和地上的王国,因此主的王国在圣经中常被称为”婚姻”,并被比作婚姻。其原因是一个奥秘,因为所有的婚姻之爱,以及由此而来的所有属天和属灵的爱,都源于主里面神性良善与真理的结合,以及神性真理与良善的结合。
然而,”耶和华眷顾撒拉,正如他说的;耶和华为撒拉做了,正如他宣讲的”这段经文中还包含了更多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奥秘。这些奥秘涉及主的神性与人性合一的本质状态。这种状态只能被主通过天上的光呈现给天使,并通过难以言表的象征来阐释。
对于人类来说,这些奥秘是难以理解的。因为我们只能用世俗的概念来理解它们,而这些概念无法完全容纳如此深奥的真理。事实上,试图用世俗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奥秘,反而可能使它们变得更加晦涩难懂。
2619、”正如他讲的”象征正如他所思考的。这一解释基于”讲”在这里的特殊含义,它实际上指的是”思考”。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参考2271和2287节的详细解释。
在这个上下文中,”耶和华说”(said)象征的是一种来自神性之属天的直接领受,而”耶和华讲”(spoke)则象征从神性之属天通过神性之属灵产生的思考。这就是为什么在字面意义上,”正如他说的”和”正如他讲的”看似重复。
然而,从神性之属天直接领受,以及从神性之属天通过神性之属灵思考这两个概念,即使用我们熟悉的世俗概念来解释,也是难以完全理解的。这也说明了其它更深奥的神性概念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难。
关于思考源于直接领受这一点,我们可以参考1919和2515节。对于人类来说,这个过程是这样的:良善是我们用来直接领受的;真理是我们用来思考的;良善属于爱及其情感,因此直接领受由良善而来;真理属于信仰,因此是思考的基础。
在圣经的历史记载中,”说”通常用来象征直接领受,而”讲”则用来象征思考。不过,当只出现”说”这个词时,它可能象征直接领受,也可能象征思考,因为“说”本身包含了这两层含义。
2620、第二节 撒拉怀孕并给亚伯拉罕生了一个儿子,在他的老年,在规定的时间,正如神跟他讲的。
“怀孕和生(产)”象征本质存在并使之得以显现;”撒拉给亚伯拉罕”象征主的神性之属灵与神性之属天的结合,由此产生神性的理性(“一个儿子”);”在他的老年”象征当日子满足时以便脱去人性;”在规定的时间”象征当理性准备好接受时;”正如神跟他讲的”象征如他所愿。
2621、”怀孕和生(产)”象征本质存在并使之得以显现,这里特指主的神性理性是由神性之属灵与神性之属天的结合而产生的。这一含义可从”怀孕生产”的象征意义中得知:在圣经的内在意义中,怀孕和生产只代表属灵和属天的概念(参2584节)。但在这里,它们指的是神性,因为这里讨论的是主的神性理性。关于主,我们主要说到存在和形成,因为只有他真正存在和形成。
关于存在和形成,虽然它们看似相似,但实际上并不相同。每个人和每件事物都从怀孕获得其存在,从生产获得其形成。正如怀孕先于生产,存在也先于形成。
【2】灵魂是人的本质存在,而感觉或身体则是灵魂的形成或显现,因为灵魂通过身体显现。对于重生的人来说,属天和属灵之爱是他的本质存在,而被这种爱充满的理性和感觉则是他的显现。
这一原理适用于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因为没有任何事物不经过”怀孕”而存在,不经过”生产”而形成。对于学者来说,这还可以通过因果关系来解释:每个结果都有其原因,每个原因都有其目的。目的是原因的存在,而原因是目的的形成。同样,原因是结果的存在,而结果是原因的形成。
2622、”撒拉给亚伯拉罕”象征主的神性之属灵与神性之属天的结合,这一含义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得到证实:首先,”撒拉”象征着神性之属灵或神性真理,这一点在第1468,1901,2063,2065,2172,2173,2198,2507节中有详细阐述;其次,”亚伯拉罕”象征着神性之属天或神性良善,这在第1989,2011,2172,2198,2501节中有所说明。关于神性之属灵与神性之属天的结合,我们可以参考前文第2618节的讨论。
2623、”一个儿子”在此象征神性的理性,这从”儿子”的含义可以看出。在圣经中,”儿子”象征真理(参489,491,533节)。此外,由于真理是理性的核心要素(参见第2072、2189节),因此”儿子”也可以象征理性。在这里,”儿子”特指神性的理性,良善是理性的主要成分。这也正是”以撒”(即此处提到的儿子)所象征的含义,我们将在后文中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2624、”在他的老年”象征当日子满足时以便脱去人性,这一含义源自”年老”一词,它代表着脱去人性并披上神性的状态,正如第2198节所阐述的。在这里,亚伯拉罕已经一百岁,这个数字象征着完全的合一状态。关于这一数字的深层含义,我们将在第5节经文的解释中进行详细讨论。
2625、”在规定的时间”象征当理性准备好接受时。这个含义源自”时间”一词的深层意义。在人世间”空间和时间似乎是两个基本要素,因为它们是自然界的固有属性。因此,生活在空间和时间中就等同于生活在世界或自然界中。然而,在来生,这两个概念变得不再重要。虽然在灵界中,它们仍以某种形式存在,这是因为刚离开肉体的灵魂仍带有对自然事物的认知。但是,这些灵魂随后会意识到,在那里并不存在真正的空间和时间,取而代之的是”状态”的概念。在来生,”状态”对应着自然界中的空间和时间:空间对应存在的状态,而时间则对应显现的状态。关于空间或地点的更多讨论,可参见第1274,1379,1380,1382节。
【2】这让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当人还生活在世界或自然界中时,对来生的事物和信仰的诸多奥秘可能会有怎样的认知局限。人们往往不愿意相信这些事,除非能通过世俗的事物,甚至是感官经验来理解它们。因为人们难以想象,如果失去了空间和时间的概念,更不用说空间和时间本身,他们会如何存在。他们担心自己将失去一切,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用来感知和思考,只剩下一片混沌和不可理解的虚无。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天使的生活正是超越了这些世俗概念的存在,而且是最智慧、最幸福的生活状态。
【3】在圣经的内在意义中,”年老”并不表示实际年龄,而是代表一种状态。因此,本节经文中的”老年”并非指实际的老年。同样,”数字”也不是字面意义上的数字,而是象征某些特定的状态,比如后文提到的”一百岁”。由此可见,”规定的时间”实际上象征着理性已经准备好接受的状态。
【4】关于主题本身,即主的神性之理性从神性之属灵与神性之属天的结合中产生和存在,这发生在人性即将被脱去,理性已准备好接受的时候。这在内在意义中由”撒拉怀孕并给亚伯拉罕生了一个儿子,在他的老年,在规定的时间”所象征性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人性始于理性的最内层(参2106,2194节)。主逐渐实现了人性本质与神性本质的结合,以及神性与人性的结合(参1864,2033,2523节)。这个过程是通过主自身的能力(参1921,2025,2026,2083节),经历持续的试探和胜利(参1737,181,1690节),以及来自其神性的持续启示完成的(参1616,2500节)。最终,主驱逐了所有来自母亲的人性(参1414,1444,2574节),使其人性在理性方面成为神性的。根据这节经文所说,我们因此可以明白,当日子满足时,人性将被脱去,理性已准备好接受是什么意思。
【5】我们可以从正在经历重生的人身上理解这一过程。属天的仁爱和属灵的信仰是由主逐渐植入他们心中的。当一个人的理性通过这些变得能够接受时,他才开始真正的重生,这通常是通过克服各种试探实现的。当这个过程完成时,就意味着旧人被脱去,新人被穿上。这就是”日子满足”的含义,象征着一个重要的转变阶段的完成。(关于人的重生,参677,679,711,848,986,1555,2475节。)
2626、”正如神跟他讲的”象征如他所愿,这可以从”跟……讲”的含义中看出,它象征思考(参2271,2287,2619节);但在这里象征意愿,因为说的是神讲话,因为神性的思考就是意愿。
2627、第三节 亚伯拉罕给他所生的儿子,就是撒拉给他所生的,起名叫以撒。
“亚伯拉罕给他所生的儿子起名”象征理性的本质是神性的;”撒拉给他所生的”象征从与神性之属天结合的神性之属灵中存在和显现;”以撒”象征神性的理性。
2628、”亚伯拉罕给他所生的儿子起名”象征理性的本质是神性的,这一解释基于以下几点:首先,”亚伯拉罕”象征主的神性之属天或神性良善,这一点在之前已多次提及;其次,”起名”象征性质(参144,145,1754,1896,2009节);再者,”儿子”象征理性(参2623节);最后,”所生的”象征着从神性中产生。
几个词揭示了三个深奥的含义,对于理解内在意义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第一,主的神性人性直接源于神性本身,这一点在本节中有进一步的探讨。
第二,主的神性之人不仅由耶和华孕育,也由耶和华所生。因此,就神性之人而言,主被称为神的儿子和独生子。这一点在《约翰福音》中多次提及(1: 14,18,49;3: 16,18,35,36;5: 19-27;6: 69;9: 35;10: 36;11: 27;14: 13,14;17: 1;20: 31)等章节,其它福音书中也有类似记载。
第三,主的神性之人就是“耶和华的名”,即他的本质特性,这在《约翰福音》12:28中有所体现。
2629、”撒拉给他所生的”象征从与神性之属天结合的神性之属灵中存在和显现,
这一解释基于以下几点:
首先,”生”象征产生(参2621节)。生产这一概念包含了孕育的过程,其中显现源自神性之属灵,而存在源自神性之属天。这两种神圣属性在此结合,因此”生”在这里同时表示存在和显现。
其次,”撒拉”象征着与神性之属天结合的神性之属灵,这一点在第1468,
1901、,2063,2065,2172,2173,2198,2507节中有详细阐述。
这些深奥的秘密超出了人类语言的描述能力,甚至无法用世俗的概念来类比说明。它们是专为天使的心智准备的,在天堂的光芒中以一种难以言喻的方式呈现给他们。第四节 亚伯拉罕给以撒他的儿子行割礼,八天的儿子,正如神吩咐他的。
2630、”以撒”象征神性的理性,这一解释源于先前对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阐
述,具体可见第1893,2066,2083节。在这些解释中,”亚伯拉罕”象征主的
至高神性,”以撒”象征神性的理性,而”雅各”则代表主的神性之自然属性。这一
象征意义在后续关于以撒的讨论中将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2631、第四节 亚伯拉罕给以撒他的儿子行割礼,八天的儿子,正如神吩咐他的。
“亚伯拉罕给他的儿子以撒行割礼”象征理性的净化;”八天的儿子”象征开始和持续;”正如神吩咐”象征着按照神性秩序。
2632、”亚伯拉罕给他的儿子以撒行割礼”象征理性的净化,这一点从”割礼”的含义可以看出,它象征净化(参2039节);同时,”以撒”象征神性的理性(参2630节)。
【2】主的第一个理性,就像其他人一样,是通过事实性知识和信仰性知识产生的。这在之前讨论”以实玛利”时已经提到,他代表了第一个理性。由于这个理性是通过事实性知识和信仰性知识,即通过感官这种外部途径而生,所以它不可避免地包含了许多世俗的东西。理性的观念就是从这里获得的,而且主的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因为他从母亲那里继承了遗传物质。
主逐渐从他的理性中驱逐这些世俗的东西和遗传特质,直到它能够接受神性(参2624,2625节)。然后,主的神性理性诞生了,这由”以撒”所代表(参2630节)。这理性不是通过感官等外部途径,而是通过内部途径从神性本身而来(参2628,2629节)。
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完成的(参1690,2033节)。它被持续净化,这就是亚伯拉罕给他八天大的儿子行割礼所代表的意义。主逐渐使他的理性成为神性的,并持续净化它,这在《约翰福音》中也有体现:
耶稣说:“父啊,愿你荣耀你的名。”当时就有声音从天上来,说:“我已经荣耀了我的名,还要再荣耀。”(约翰福音12:28)
“荣耀”就是使之成为神性(参1603,1999节)。
【3】在古教会中,割礼代表人从自我之爱和世俗之爱中净化,这是一个渐进和持续的过程(参2039,2046,2049,2056节)。特别是当一个新的人诞生或重生时,主通过内部途径,即通过良心之善的流入,逐渐持续地分离出他们里面那些因遗传和实际的罪恶而附着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