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史公神学著作 《天堂的奥秘(卷2)》创世记第十九章内义5

《天堂的奥秘(卷2)》创世记第十九章内义5

【6】”瞎子”在圣经中常被用来比喻对真理的无知,就像外邦人所处的状态。这一点在《以赛亚书》中表现得很明显

那时,聋子必听见这书上的话;瞎子的眼必从迷蒙黑暗中得以看见。(以赛亚书29:18)

“瞎子”指那些不知真理的人,尤其是教会之外的人。同一先知书中还说:

你要将有眼而瞎、有耳而聋的民都带出来!(以赛亚书43:8)

这里指的是外邦人的教会。经上还说:

我要引瞎子行不认识的道……使黑暗变为光明。(以赛亚书42:16)

【7】同一先知书又说:

我要使你作众民的光,开瞎子的眼,领被囚的出牢狱,领坐黑暗中的出监牢。(以赛亚书42:6,7)

这里预言了主的降临,那时那些不知真理的人将受到教导。然而,那些陷于伪谬的人不会接受这样的教导,因为他们虽然知道真理,却坚持反对它,把光明变为无法驱散的黑暗。在《路加福音》中:

家主对仆人说:“快出去,到城里大街小巷,领那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来。”(路加福音14:21)

这里说的是主的王国。很明显,这里的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并非指字面意义上的这些人,而是指在灵性意义上如此的人。

【8】在同一福音书中,耶稣说要向约翰报告:

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麻风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路加福音 7:22)

从字面上看,”瞎子、瘸子、麻风病人、聋子、死人、穷人”似乎只是指这些实际的人,因为确实发生了瞎子重见光明,聋子重新听见,麻风病人康复,死人复活等事。

【9】但在更深层的意义上,这些人与《以赛亚书》中所说的是一样的:

那时,瞎子的眼必睁开,聋子的耳必开通。那时,瘸子必跳跃如鹿,哑巴的舌头必能歌唱。(以赛亚书35:5,6)

这段经文预言了主的降临和随之建立的新教会,即外邦人的教会。他们被称为”瞎子、聋子、瘸子、哑巴”,实际上是指他们在教义和生活方面的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主所行的一切神迹都蕴含着这些深层含义。因此,”瞎子、瘸子、麻风病人、聋子、死人、穷人”在内在意义上代表着特定的灵性状态。这就是为什么主的神迹是神圣的,就像在埃及、旷野中所行的那些神迹,以及圣经中记载的其它神迹一样。这其中蕴含着一个深奥的奥秘。

2384、”从小到大”这一表述在圣经中具有特殊的含义,它代表了个别和普遍两个方面。这一点在内在意义上尤为明显,特别是当它被用来描述理性和由此产生的教义时,这些通常由”在家门口的男人”来象征。

在这个语境中,个别和普遍的关系是相似的。我们可以将个别的比作”小的”,而个别事物的普遍性则可比作”大的”。个别与普遍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相互影响和联系,请参考第920,1040,1316节的详细解释。

2385、”他们费力找门”象征他们已经无法看到任何可能引导他们向善的真理,从”门”的象征意义可以理解这一点。”门”代表引入和入口,也代表真理本身,因为真理引向良善(参2356节)。但在这里,”门”象征着引向真理的知识。因为如第2356节所说,门在房屋的前面,本章第六节经文中提到罗得”到门口,在他身后关上门”。因此,”费力寻找门”就是看不到任何能引向良善的真理。

【2】这些人,尤其是在最后的时期,会变成这样:通过推理拒绝接受教义,除非先理解,否则什么都不相信。在这种情况下,邪恶的生命持续不断地流入他们的理性中。来自邪恶情感之火的某种虚幻光芒注入其中,使他们将伪谬视为真实,就像那些在夜晚昏暗的光线中看到幻影的人一样。随后,这些伪谬的观念被许多事物所”证实”,最终成为他们的教义。这就像那些声称情感的生命无关紧要,只有思想中的信仰才重要的人一样。

【3】任何原则,无论其性质如何,即使它本身是伪谬,一旦被接受,就可以通过无数方式被”确认”,并以貌似真理的外在形式呈现出来。这种情况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难以避免的。由此产生了异端邪说,一旦这些异端邪说被确认,人们就很难摆脱它们。但是,从伪谬的原则中只能产生伪谬的结论。即使其中掺杂了一些真理,当这些真理被用来确认伪谬的原则时,它们也会变成被歪曲的真理,因为它们已经被原则的伪谬本质所污染。

【4】相反,情况完全不同,如果我们接受真理本身作为原则并加以确认。例如,对主的仁爱和对邻舍的仁义是一切律法的基础,是所有先知所宣讲的,因此它们构成了所有教义和崇拜的本质。如果我们接受这一原则,那么我们的心灵就会被圣经中无数原本隐藏在伪谬原则黑暗中的真理所启发。而且,异端邪说就会消散,多个教会将合而为一,尽管它们的具体教义和仪式可能有所不同。

【5】这正是古教会的情况。当时,教会遍布多个王国,包括亚述、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利比亚、埃及、非利士地,直到推罗和西顿,以及约旦河两岸的迦南地。尽管这些地方的教义和仪式各不相同,但它们仍然是一个统一的教会,因为仁义是他们共同的本质。那时,主的王国在地上如同在天上,因为天堂就是这样的(参684,690节)。

如果所有人都能这样被主治理,如同一个人的身体,他们就会像身体的各个肢体和器官。尽管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都依赖于同一颗心脏,所有部分都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依赖于它。那时,无论他的教义和外在崇拜采取何种形式,每个人看到他人时都会说:“这是我的弟兄;我看到他敬拜主,是个好人。”

2386、第十二节 二人对罗得说:“你这里还有什么人吗?无论是女婿是儿女,和这城中一切属你的人,你都要将他们从这地方带出去。”

“那些人对罗得说”象征主关注那些处于仁义之善中的人。”无论是女婿是儿女,和这城中一切属你的人,你都要将他们从这地方带出去”象征所有处于仁义之善中的人,以及属于他们的一切,都将得救,甚至那些处于信仰之真理中的人,如果他们远离邪恶,也将得救;”女婿”象征与良善的情感相结合的真理,这里是指将要与情感相结合的真理;”儿子”象征真理;”女儿”象征良善和真理的情感;”城中一切属你的人”象征着从真理衍生出的任何事物;”地方”是邪恶的状态。

2387、”那些人对罗得说”象征主关注那些处于仁义之善中的人。这一解释基于以下几点:首先,”那些人”在此象征着主(参2378节);其次,”说”在这里表示关注或注意;最后,”罗得”象征那些处于仁义之善中的人(参2324,2351,2371节)。因此,”那些人对罗得说”这一表述象征主关注那些处于仁义之善中的人。

2388、”无论是女婿是儿女,和这城中一切属你的人,你都要将他们从这地方带出去”象征所有处于仁义之善中的人,以及属于他们的一切,都将得救,甚至那些处于信仰之真理中的人,如果他们远离邪恶,也将得救。这从”女婿、儿子、女儿、城和地方”的含义可以看出,将在下文解释。

【2】那些持有信仰真理的人,如果能远离邪恶,就会得到拯救。这个道理可以这样理解:信仰的真理本身就像是接受良善的容器(参1900,2063,2261,2269节)。这些容器接受良善的程度,取决于人远离邪恶的程度。虽然良善不断从主那里流入,但生活中的邪恶会阻碍它被人记忆,或被知识中的真理接受。因此,一个人远离邪恶的程度越大,良善就越能进入并应用到他所持有的真理中。这时,他的信仰真理就转化为信仰的良善。

人确实可以知道真理,甚至在某些世俗动机的驱使下承认它,或被说服相信它是真理。但是,只要他还沉浸在邪恶的生活中,这真理就无法真正活起来。这样的人就像一棵只有叶子没有果实的树;他所持有的真理就像没有热量的光,如同冬天里万物不生长时的光芒。

然而,当有了热量,光就变成了春天万物生长时的光。在圣经中,真理常被比作光并被称为光,而爱则被比作热,也被称为灵性的热。在来生中,真理通过光显现,良善通过热显现。没有良善的真理表现为寒冷的光,而有良善的真理则表现为如同春天般温暖的光。

由此可见,没有仁义之善的信仰真理是多么贫乏。这就是为什么象征这种真理的女婿和儿子们没有得救,而只有罗得和他的女儿们得救了。

【3】这里提到,即使是那些只持有信仰真理的人,只要他们远离邪恶,也能得救。我们需要明白,这里指的是那些宣称信仰却不考虑仁义的人,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受到了这样的教导,而且不了解什么是仁义。他们认为仁义仅仅是将自己的东西给予他人,或是怜悯任何人。同时,他们也不清楚谁是他们的邻舍,即仁义的对象。他们认为邻舍泛指所有人,几乎不加区别。

然而,尽管如此,这些人在实际生活中却常常践行着对邻舍的仁义,因为他们过着良善的生活。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即使他们与其他人一样宣称信仰,也不会对他们造成伤害。这是因为他们的信仰中实际上包含着仁义,而这种仁义体现了一般和特殊意义上的所有美好生活。

至于什么是仁义,什么是邻舍,我们将在后面的内容中,蒙主怜悯,进行更详细的阐述。

2389、”女婿”在这里象征着那些与良善的真理之情感相联系的真理,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将要与这些情感相联系的真理。这一含义可以从”女婿”这个词的象征意义中得出。

在圣经中,”男人”通常象征真理,而”妻子”则象征良善(参265,749,915,1007节)。这种象征关系的原因在于真理和良善之间存在一种类似婚姻的关系(参1432,1904,2173节)。

因此,”女婿”象征那些与良善的情感相联系的真理知识。这里的良善的情感就是由”女儿”所象征的。不过,在这个具体的语境中,这种联系尚未完全建立,而是即将建立的。这一点可以从下一节经文中得到证实,那里说”罗得出去,对要娶他女儿的女婿们说话”,也就是那些将要迎娶他”女儿”的人。

2390、”儿子”象征真理,或者更具体地说,象征着那些持有真理的人。这一象征意义可以从”儿子”这个词的含义中得出。在圣经的象征体系中,”儿子”通常象征真理。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参考489,491,533,1147节的详细解释。

2391、”女儿”代表良善和真理的情感,或者说代表那些怀有这些情感的人。这一点可以从”女儿”所象征的含义中得到证实(参2362节),”女儿”象征这些情感。

2392、”城中一切属你的人”象征着从真理衍生出的任何事物,这从”城”的含义可以看出,它象征教义,因此是其整体中的真理,如第402,2268节所述。

2393、”地方”是邪恶的状态,这一点可以从”地方”象征状态这一含义中得到证实(参1273-1275,1377节)。在这里,它特指邪恶的状态,因为所提到的是所多玛。所多玛代表普遍意义上的邪恶(参2220,2246,2322节)。

2394、第十三节 “因为我们要毁灭这地方,因为他们的呼声在耶和华面前甚大,耶和华差我们来毁灭它。”

“我们要毁灭这地方”象征他们所处的邪恶状态将导致他们自我定罪。”因为他们的呼声在耶和华面前甚大”象征源于邪恶的伪谬如此广泛;”耶和华差遣我们来毁灭它”象征他们必然灭亡。

2395、”因为我们要毁灭这地方”象征他们所处的邪恶状态将导致他们自我定罪,这一解释源于”毁灭”一词在内在意义上的含义。当用于主时,它指的是因邪恶而灭亡,即被定罪。同时,”地方”一词也象征着邪恶的状态,如第2393节所述。

在圣经中,我们经常看到”耶和华毁灭”这样的表述。但在更深层的意义上,这实际上是指人自己导致了自己的毁灭,而非耶和华或主亲自毁灭任何人。之所以在圣经中如此表述,是因为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耶和华或主所为,因为他洞察并掌管一切。这种表述的目的是让人们保持一种基本认知:一切都在主的注视之下,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一旦人们接受了这个基本概念,就能更容易地接受进一步的教导。因为对圣经内在意义的解释,本质上就是对这种普遍认知的详细阐述。

另一个原因是让那些缺乏爱的人保持敬畏之心,从而敬畏主,并为了寻求救赎而投奔于他。因此,即使内在意义教导的是另一层含义,相信字面意思也并无害处,只要这种信仰出于纯洁的心。这个话题将在后面的第24节经文的解释中(参2447节)有更详细的讨论,那里提到”耶和华将硫磺与火降在所多玛和蛾摩拉上”。

天使们因为理解圣经的内在意义,所以绝不会认为耶和华或主会毁灭任何人,他们甚至无法忍受这种想法。因此,当人们阅读圣经中这类描述时,字面意思会被搁置一旁,最终演变成这样的理解:是邪恶本身毁灭了人,而主并不毁灭任何人。这一点可以从第1875节的例子中得到印证。

2396、”因为他们的呼声在耶和华面前甚大”象征源于邪恶的伪谬如此广泛,这可以从”呼声”的含义看出(参2240节),它指的是伪谬,而在这里,如第2351节所述,是指源于邪恶的伪谬。

2397、”耶和华差遣我们来毁灭它”象征他们必然灭亡。这里的”我们”,无论是指人或天使,都是指主的神性之人以及从主向前推进的神圣。通过这个,善人得救,恶人灭亡,而后者的灭亡是由于邪恶本身的法则。由于他们因主降世而如此灭亡,所以在表象上说是”差遣我们来毁灭它“。

【2】圣经中多次提到主被父”差遣”,就像本段所说的”耶和华差遣我们”。然而,从更深层的含义来看,”差遣”这个词在各处实际上都表示”出来”或”源自”的意思。这一点在《约翰福音》中得到了清晰的阐述:

他们已经接受了,又确实知道我是从你出来的,并且信你差了我来。(《约翰福音》17:8)

这种解释在其它经文中也得到了印证。例如,约翰福音中还说:

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约翰福音》3:17)

不尊敬子的,就是不尊敬差子来的父。(《约翰福音》5:23)

此外还有很多其它地方(《马太福音》10:40,15:24;《约翰福音》3:34;4:34;5:30;5:36-38;6:29;6:39;6:40;6:44;6:57;7:16;7:18;7:28;7:29;8:16;8:18;8:29;8:42;9:4;10:36;11:41;11:42;12:44;12:45;12:49;13:20;14:24;17:18;20:21;《路加福音》4:43;9:48;10:16;《马可福音》9:37;《以赛亚书》61:1)。

【3】圣经中对圣灵的描述也使用了”差遣”这个词,表示圣灵从主的神性中”出来”。《约翰福音》中有这样的记载:

但我要从父那里差保惠师来,就是从父出来真理的圣灵;他来了,就要为我作见证。(约翰福音15:26)

我若去,就差他来。(《约翰福音》16:7)

这里的”他”指的是保惠师,即圣灵。基于这种理解,先知们也被称为”被差遣的”,因为他们所传讲的话语源自主的圣灵。更进一步说,由于所有的神性真理都源于神性良善,”差遣”这个词特别适用于描述神性真理的传播。

关于”出来”的含义,我们可以理解为:那个被差遣出来的人或事物,本质上仍然属于差遣他的源头。

2398、第十四节 罗得出去,对将要娶他女儿的女婿们说话,说:”起来,离开这地方,因为耶和华要毁灭这城。”但在他女婿们眼中,他像是在开玩笑。”

“罗得出去”象征那些在仁义之善中的人,也表示仁义之善本身。”对将要娶他女儿的女婿们说话”象征与那些在真理中的人说话,这些真理可以与良善的情感结合;”说:‘起来,离开这地方’”象征他们不应该停留在邪恶的状态中。”因为耶和华要毁灭这城”象征他们不可避免地要灭亡。”但在他女婿们眼中,他像是在开玩笑”象征嘲笑。

2399、“罗得出去”象征那些在仁义之善中的人,也表示仁义之善本身,这一点先前已多次显示;因为凡代表那些在良善中的人,也表示他们所处的那种良善本身。

2400、”对将要娶他女儿的女婿们说话”象征与那些在真理中的人说话,这些真理可以与良善的情感结合,这从”女婿”象征真理的知识,因此象征真理(参2389节),以及”女儿”象征良善的情感(参2362节)可以看出。因为说他对将要娶他女儿的女婿们说话,意思是,与那些在真理中的人说话,良善的情感能够与这些真理结合。因为这些情感可以如此结合,所以使用了”他的女婿们”这个表达,但因为它们实际上还没有结合,所以加上了”将要娶他女儿”这个表达。

【2】这段经文探讨了教会内的第三类人,即那些明白真理却仍然生活在罪恶中的人。教会内实际上存在三类人:第一类由”罗得”代表,他们生活在仁义之善中。第二类由”所多玛人”代表,他们完全沉浸在伪谬和邪恶中,拒绝一切真理和良善。第三类在此由”女婿们”象征,他们虽然知晓真理,却仍然行恶。

这第三类人主要指那些传授教导的人。然而,他们所传授的真理并未在心中扎根,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记忆上。他们学习和传播真理的动机往往是为了获取名誉和利益。由于这些人的内心被自我之爱和世俗之爱所占据,所以他们对真理没有真正的信仰,只有一种源于自身利益的被说服。这种说服的本质将在其它地方,蒙主怜悯,进行更详细的阐述。在这里,这些”女婿们”不相信所多玛即将毁灭的警告,反而对此嗤之以鼻。这种态度正反映了他们内心对信仰的真实状态。

2401、”说:‘起来,离开这地方’”象征他们不应该停留在邪恶的状态中,这从”起来”和”离开”以及”地方”的含义可以看出。”起来”在圣经中经常出现,但人们很少思考它更深层的含义,因为它是一个常用词。但在内在意义上,它包含了提升的意思,如这里是从邪恶提升到良善,因为当心智远离邪恶时,它就会提升(参2388节)。”离开”是指退离或不停留。”地方”则是邪恶的状态(参2393节)。由此可见,这些词具有上述含义。

【2】关于那些拥有真理知识却仍然生活在罪恶中的人,我们之前已经讨论过。只要一个人持续生活在罪恶中,他就什么也不相信。这是因为,渴望并实施邪恶的行为与在信仰中承认真理是完全不相容的。

仅仅通过思考和谈论真理,甚至良善,并不足以使一个人得救。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不渴望良善,而他的行为只源于邪恶的意志,那么表面上的善言善语就失去了意义。

人死后继续存在的是他的意志本质,而不是他的思维。除非这些思维是由他的意志所驱动的,否则它们在来生并不具有决定性作用。

【3】当一个人的内心变坏后,他会开始憎恨自己以前相信和传播的真理,因为这些真理会让他感到内疚。他不但不愿意去想这些真理,反而会讨厌它们,甚至像魔鬼一样亵渎这些真理。

有些人可能认为,当看到主统治整个天堂,并了解到天堂的本质是爱主和爱邻舍时,就能接受信仰。然而,对于那些沉浸在邪恶中的人来说,他们能接受真正的信仰就像地狱距离天堂一样遥远。他们完全被邪恶所笼罩,因此也被伪谬所蒙蔽。

仅从这些人出现时所散发的伪谬气息,就能感知到他们是如何反对主、反对邻舍,进而反对一切良善和真理的。他们的意志和由此产生的思维,会散发出一种令人厌恶的气场。这一点在《天堂的奥秘》1048,1053,1316,1504条中有详细讨论。

【4】如果在仅通过来生的教导就能使人相信真理并变得良善,那么地狱中就不会有任何灵魂存在。因为主希望将所有人,无论其数量多少,都提升到他的天堂。

主的怜悯是无限的,这怜悯就是神性本身。它不仅仅针对善良的人,更是面向全人类,包括那些陷入邪恶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