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史公神学著作 《天堂的奥秘(卷1)》创世记第十一章内义4

《天堂的奥秘(卷1)》创世记第十一章内义4

【5】献祭是希伯来民族崇拜的另一个核心要素,这一点也可以从《出埃及记》(3:18;5:2,3)中看出。此外,埃及人因这种崇拜方式而憎恶希伯来人,正如摩西所说:

这样行本不相宜,因为我们要把埃及人所厌恶的祭祀耶和华-我们的 神;若把埃及人所厌恶的在他们眼前献为祭,他们岂不拿石头打死我们吗? (出埃及记8:26)

因此,埃及人也憎恶希伯来人,以至于他们甚至不愿与他们吃饭(创世记43:32)。这也表明雅各的后代不仅是希伯来民族,还包括所有实行这种崇拜方式的人。因此,约瑟的时代,迦南地也被称为希伯来人的地方,因为约瑟说:

我实在是从希伯来人之地被拐来的。(创世记40:15)

【6】我们知道,偶像崇拜者在迦南地的献祭活动是广泛存在的。他们向自己的神,诸如巴力等,进行献祭。此外,巴兰,这位来自叙利亚的人,那是希伯来人的起源地,即在雅各的后代进迦南地之前的地区,他不仅进行了献祭,还将耶和华称为他的神。关于巴兰来自叙利亚(民数记23:7);他献祭(民数记22:39,40;23:1-3,14,29));他称耶和华为自己的神(民数记22:18)。

至于挪亚,创世记8章第20节中提到他向耶和华献燔祭,这并非历史事实,而是一种象征性的行为,因为“燔祭”象征神圣的崇拜。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理解“希伯”或“希伯来民族”所象征的含义。

1344、第十五节 沙拉生希伯之后又活了四百零三年,并生了儿子和女儿。

“沙拉生希伯之后又活了四百零三年”象征持续过程与状态;“沙拉”在这里,如前所述,象征与事实性知识相关的事物;“希伯”在这里,也如之前所述,在一般意义上象征该教会的崇拜形式。“生了儿子和女儿”象征教义的产生。

1345、第十六节 希伯活到三十四岁,生了法勒。

“希伯活到三十四岁”象征该教会第四个状态的开始;“希伯”在这里,如前所述,在一般意义上象征该教会的崇拜形式。“生了法勒”象征由此衍生出的事物。“法勒”是以他为名的民族,代表着外在崇拜形式。“法勒”在这里代表外在崇拜,这是根据崇拜形式的衍生系列推断得出的。在前一章第25节,根据名字的含义,即“在他的日子,地被分开”,以及他和他的兄弟约坦一起代表那个教会。

1346、第十七节 希伯生法勒之后又活了四百三十年,并生了儿子和女儿。

“希伯生法勒之后又活了四百三十年”象征持续过程和状态;“希伯”和“法勒”与之前的意义相同。“生了儿子和女儿”象征产生了与仪式相关的教义。

1347、第十八节 法勒活到三十岁,生了拉吴。

“法勒活到三十岁”象征第五个状态的开始;“法勒”的含义与之前相同。“生了拉吴”象征由此衍生出的事物。“拉吴”是以他为名的民族,代表了更加外在的崇拜形式。

1348、第十九节 法勒生拉吴之后又活了二百零九年,并生了儿子和女儿。

“法勒生拉吴之后又活了二百零九年”象征持续的过程与状态;“法勒”和“拉吴”的含义与之前相同。“生了儿子和女儿”象征仪式性的事物由此产生。

1349、第二十节 拉吴活到三十二岁,生了西鹿。

“拉吴活到三十二岁”象征第六个状态的开始;“拉吴”在这里的含义与之前相同。“生了西鹿”象征由此衍生出的事物;“西鹿”是以他为名的民族,象征外在方面的崇拜。

1350、第二十一节 拉吴生西鹿之后又活了二百零七年,并生了儿子和女儿。

“拉吴生西鹿之后又活了二百零七年”象征持续过程与状态;“拉吴”和“西鹿”在这里的含义与之前相同。“生了儿子和女儿”象征这种崇拜的仪式性内容由此产生。

1351、第二十二节 西鹿活到三十岁,生了拿鹤。

“西鹿活到三十岁”象征该教会的第七个状态的开始;“西鹿”的含义与之前相同。“生了拿鹤”象征由此衍生的事物;“拿鹤”是以他为始祖命名的民族,象征倾向于偶像崇拜的宗教信仰。

1352、第二十三节 西鹿生拿鹤之后又活了二百年,并生了儿子和女儿。

“西鹿生拿鹤之后又活了二百年”象征持续过程和状态;“西鹿和拿鹤”的象征意义与之前相同。“生了儿子和女儿”象征这种崇拜的仪式。

1353、第二十四节 拿鹤活了二十九岁,生了他拉。

“拿鹤活了二十九岁”象征该教会第八个状态的开始;“拿鹤”,如前所述,象征趋向偶像崇拜的宗教。“生了他拉”象征由此衍生的事物;“他拉”是以他为始祖命名的一个民族,象征偶像崇拜的宗教。

1354、第二十五节 拿鹤生他拉之后又活了一百一十九年,并且生了儿子和女儿。

“拿鹤生他拉之后又活了一百一十九年”象征持续过程与状态;“拿鹤”,如前所述,象征趋向偶像崇拜的宗教;“他拉”象征偶像崇拜的宗教。“生了儿子和女儿”象征偶像崇拜的仪式。

1355、第二十六节 他拉活到七十岁,生了亚伯兰、拿鹤、哈兰。

“他拉活到七十岁”象征第九个状态的开始,这是最后一个状态;“他拉”,如前所述,象征偶像崇拜的宗教。“生了亚伯兰、拿鹤、哈兰”象征由此衍生的事物;“亚伯兰,拿鹤和哈兰”是如此命名的个人和民族,他们是偶像崇拜者。

1356、“他拉”象征偶像崇拜的宗教,这一点可以从第20节到现在中提到的衍生过程中明确看出。第二个古教会从某种内在宗教堕落和变质,直到最终成为偶像崇拜,就像教会通常从其内在转向外在,最终以纯粹的外在形式结束,内在被遗忘。这个教会的转变如此彻底,以至于许多人不再承认耶和华为神,而是转向崇拜其他神祇。《约书亚记》中对此有明确记载:

约书亚对众民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这样说:‘古时你们的列祖,就是亚伯拉罕和拿鹤的父亲他拉,住在大河那边侍奉别神(24:2)。他继续说:“现在你们要敬畏耶和华,诚心实意地侍奉他,将你们列祖在大河那边和在埃及所侍奉的神除掉,去侍奉耶和华。若是你们以侍奉耶和华为不好,今日就可以选择所要侍奉的:是你们列祖在大河那边所侍奉的神呢?是你们所住这地的亚摩利人的神呢?(约书亚记24:14,15)

这段文字清楚地表明,他拉、亚伯兰和拿鹤曾是偶像崇拜者。

【2】拿鹤族的偶像崇拜信仰,从居住在拿鹤城的拉班身上可见一斑。拉班崇拜的偶像或特拉非神像,后被拉结偷走(创世记24:10;31:19,26,32,34)。此外,创世记31:53明确指出,亚伯兰、拿鹤和他们的父亲他拉各自敬奉不同的神明。《出埃及记》第6章第3节中摩西的话也表明,耶和华之前并未向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显现,他们只知道神是全能者,不知道耶和华的名。由此可见,在拿鹤这个族群中,该教会已经严重偏离,陷入了偶像崇拜,这种信仰的偏离不仅通过“他拉”来象征,而且还反映在亚伯兰、拿鹤和哈兰身上。

1357、偶像崇拜主要分为三大类:对自己的爱、对世界的爱和对享乐的爱;所有偶像崇拜的宗教都以其中之一为目的。这些崇拜并不是为了其他目的,因为他们不了解或不关心永生,甚至否认它的存在。他拉的三个儿子代表这三种偶像崇拜。

1358、据圣经的历史记载,亚伯兰、拿鹤和哈兰不仅是历史人物,他们的名字还被用于命名那些偶像崇拜的各个民族。特别是拿鹤,我们知道存在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即“拿鹤城”(创世记24:10)。当时的城实际上是共同居住的家族群体,而多个家族群体共同构成一个民族。从亚伯兰诞生了许多民族,这不仅从以实玛利的后裔或以实玛利人可以看出,还从他与妻子基土拉所生的许多儿子的后裔可以看出,这些都在创世记(25:1-4)中有记载。

1359、第二十七节 这些是他拉的后代:他拉生亚伯兰、拿鹤、哈兰;哈兰生罗得。

“这些是他拉的后代”象征偶像崇拜的起源和衍生,从中产生代表性教会。他拉是拿鹤的儿子,也是以他为始祖命名的民族,象征偶像崇拜。亚伯兰、拿鹤、哈兰作为他拉的儿子们,也是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各个民族,象征由此衍生的偶像崇拜。从罗得也衍生出两个偶像崇拜的民族。

1360、“这些是他拉的后代”象征偶像崇拜的起源和衍生,从中产生代表性教会。“后代”(与“诞生”同一词)象征起源和衍生,如本章第10节所示。此处讨论的是洪水之后的第三个教会,它继承了第二个教会,后者从第10节开始讨论,直到在他拉时代成为偶像崇拜。已经证明他拉、亚伯兰、拿鹤和哈兰是偶像崇拜者,他们的后代,如以实玛利人和米甸人等亚伯拉罕的后裔,还有来自拿鹤的叙利亚后代,还有摩押人和亚扪人(他们是罗得的后代),也是如此。

1361、我们只有在了解代表的含义后,才能理解如何从偶像崇拜中演变出代表性的教会。在犹太教会中以及圣经中的代表指的是主和他的国度,代表了仁爱的属天事物和信仰的属灵事物。这些是代表的核心内容,还包括很多与它们相关的事物。代表者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世界上或地球上的物品,简而言之,几乎所有感官的对象都有可能具有代表性。但代表性的基本原则是,焦点应该放在被代表的事物上,而不是代表者或代表物本身。

【2】例如:在犹大和以色列,甚至埃及和其他地区,每一位国王都能代表主,他们的王权本身就具有代表性。因此,即使是像埃及法老这样的恶劣君王(他提升了约瑟主管埃及)、巴比伦的尼布甲尼撒王(但以理书2:37,38)、扫罗以及其他犹大和以色列的王,无论他们的品行如何,都是这样。膏油本身也有代表性,因此他们被称为“耶和华的受膏者”。同样地,所有的祭司也代表主,祭司的角色本身就具有代表性。即使是邪恶和不洁净的祭司也是如此,因为在代表性事物中,不关注代表者的个人特质。不仅是人类,甚至动物也能代表某些东西,如所有用于献祭的动物:羔羊和绵羊代表属天层的事物;鸽子和斑鸠属灵层的事物;公羊、山羊、小牛和公牛也是如此,但它们代表了较低级别的属天和属灵层的事物。

【3】如前所述,不仅是有生命的事物具有代表性,还有无生命的事物,如祭坛,甚至祭坛的石头,还有约柜和帐幕及其所有事物,以及圣殿及其所有事物,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同样的,灯台、供饼、亚伦的衣服也都具有代表性。不仅如此,所有在犹太教会中的仪式也都具有代表性。在古教会中,代表性事物延伸到所有感官对象,如山丘、山谷、平原、河流、小溪、泉水、水池、树林、各种树木,以及任何特定树木,以至于每一棵树都代表着某个具体的东西,这些在象征性教会结束后成为了代表性事物。从这些可以理解代表性事物的含义。因为不仅是通过人类,无论他们是谁或他们是如何的,而且通过动物,甚至通过无生命的事物,可以代表属天和属灵的事物,即主在天上的国度和主在地上的国度,从中可以理解代表性教会的含义。

【4】在灵和天使面前,代表性事物的特征是,所有按照既定礼仪所进行的神圣活动都显现什么。举例来说,当大祭司用水洁净自己、身着神职服饰进行圣职服务、在点燃的烛光前站立时,无论他个人如何,哪怕是最不洁净或内心崇拜偶像的人,都是如此。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其他祭司。正如之前提到的,在代表性事物中,重点不在于个人,而是反映被代表的事物,这种代表性与个人是完全抽象分离的,就像与被献祭的牛、小牛、羔羊、倾洒在祭坛周围的血,甚至祭坛本身也是抽象分离的。

【5】这个代表性教会是在所有内在崇拜消失之后,当崇拜不再是内在的,而变成了纯粹的外在行为,甚至演变为偶像崇拜时,为了保持天堂与地球之间的联系,主通过天堂与人类的代表事物而建立的。这种通过纯粹的代表性事物建立的联系具体是如何的,将在后续章节中基于主的怜悯进行阐述。代表性事物的引入始于下一章,那里所有事物都是纯粹的代表性的。目前的讨论集中于那些成为代表性事物的先祖们的状态,他们和一些后代都参与了偶像崇拜,这在前文已有所说明。

1362、前文已说明,他拉是拿鹤的儿子,也是以他为始祖命名的民族,象征偶像崇拜。他拉成为一个民族的事实可以从他的子孙承认他为他们的共同祖先中得知:例如雅各的子孙,包括犹太人和以色列人,以及以实玛利人、米甸人和其他人,他们都承认亚伯兰;摩押人和亚扪人承认罗得。这些族群虽然是以他们的子孙而非他们自己命名的,但只要他们都承认一个共同的祖先,并称自己为他的子孙,如他拉的子孙、亚伯拉罕的子孙或罗得的子孙,每个人都代表一种通用意义上的族群。如此处的他拉、亚伯拉罕、拿鹤和罗得,他们是族群的根或起源:就像雅各的后代,他们全都以雅各的十二个儿子命名,但仍称呼为雅各和以色列;还有亚伯拉罕的后裔和子孙(约翰福音8:33,39)。

1363、亚伯兰、拿鹤、哈兰作为他拉的儿子们,也是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各个民族,象征由此衍生的偶像崇拜,从前文所述和通过象征偶像崇拜的他拉可以得出。通过他拉的三个儿子和哈兰的儿子罗得,这里象征的偶像崇拜的类型可以从偶像崇拜的不同形式中辨识出来。偶像崇拜文化分为四种基本类型,每种相对于前一种更加深入。前三种像一个家庭的三个孩子,而第四种则是第三个孩子的孩子。偶像崇拜分为内部和外部,内部的偶像崇拜会导致人受到咒诅,而外部的则相对较轻。偶像崇拜越内在,其诅咒性就越强,而越外在,则相对较弱。内在的偶像崇拜者不承认神,只崇拜自己和世界,并将所有欲望视为偶像。而外在的偶像崇拜者可能认识神,尽管他们不清楚谁是宇宙之神。内在的偶像崇拜者的生活方式表明了他们的信仰,这种生活方式越远离仁义,他们就越是内在的偶像崇拜者。而外在的偶像崇拜者则仅从他们的崇拜习惯中被识别出来。尽管他们是偶像崇拜者,但他们仍可能过着仁义的生活。内在的偶像崇拜者可能亵渎神圣,而外在的偶像崇拜者则不会;因此,为了防止神圣被亵渎,外在的偶像崇拜被容忍,正如先前所述的那样。

1364、罗得生了两个儿子,他们的后代成为了偶像崇拜者,这一点从他与他的女儿们所生的两个儿子摩押和便·亚米可以得知(创世记19:37-38),他们的后代就是摩押人和亚扪人。这些族群是偶像崇拜者,这一点可以从圣经中得知。这里提到了罗得,作为摩押和便·亚米所代表的偶像崇拜的始祖。

1365、第二十八节 哈兰死在他父亲他拉的面前,在他的出生地迦勒底的吾珥。

“哈兰在他父亲他拉的面前,于他的出生地迦勒底的吾珥死了”象征内在的崇拜已经消失并完全变成了偶像崇拜。“哈兰“象征内在的偶像崇拜。“他父亲他拉”,如前所述,象征一般意义上的偶像崇拜。“出生地”象征起源。“迦勒底的吾珥”象征包含着伪谬的外在崇拜。

1366、“哈兰在他父亲他拉的面前,于他的出生地迦勒底的吾珥死了”象征内在的崇拜已经消失并完全变成了偶像崇拜。从“哈兰、他拉、出生地和迦勒底的吾珥”这些词的含义,以及“哈兰死在他父亲他拉的面前”这一说法中,我们可以看出内在崇拜已经被抹去或变得不存在。这种情况是:在任何民族中,一个教会只有被彻底荒废,其内在崇拜中完全没有恶和伪的留存,才能再次兴起。只要内在崇拜中掺杂邪恶,那些构成其内在崇拜的善与真就会被阻碍,因为在恶和伪存在的情况下,善与真无法被接纳。这一点可以从那些生于某种异端并坚定其伪谬信仰的人身上看出,他们难以接受与其信仰相悖的真理。相反,那些不了解信仰真理且始终生活在仁义中的民族则情况不同。这正是主的教会无法在犹太人中恢复,却能在那些没有信仰知识的民族中恢复的原因。犹太人通过伪谬完全遮蔽了真理之光,并将其熄灭。而后者则不然,因为他们对信仰的真理一无所知,也就无法遮蔽或熄灭它。

因此,当需要复元一个新教会时,那些适合接受信仰中善与真种子的人被选中。而那些所有有关信仰善与真的知识都已被抹去的人,他们像其他民族一样成了外在的偶像崇拜者。正如之前所提到的,他拉和亚伯兰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崇拜其他神,不认识耶和华,因此不理解信仰的善与真。这使他们比叙利亚的其它地方的人更适合接受真理的种子,因为在那里仍有一些知识保留下来。例如来自叙利亚的巴兰,他不仅崇拜耶和华,还献祭并成为了先知。这些就是本节经文所涵盖的,即内在崇拜已被消除,变成了纯粹的偶像崇拜。

1367、之前已经提及和展示了,“哈兰“象征内在的偶像崇拜,而“他拉”象征一般意义上的偶像崇拜,这一点可以从“出生”这个词所蕴含的“起源和衍生”含义中得到印证,这已在之前第10节和第27节中进行了说明。

1368、“迦勒底的吾珥”象征包含着伪谬的外在崇拜,这可以从圣经中关于迦勒底人的描述中看出。正如之前第9节所解释的,“巴比伦”象征着内心充满邪恶的崇拜,而“迦勒底”则象征内心充满伪谬的崇拜。因此,“巴比伦”指的是内部没有良善,“迦勒底”则指的是内部没有真理。这种内在没有善和真的崇拜,就是那些本质上是亵渎和偶像崇拜。这种崇拜在圣经中被称为“迦勒底”,可以从以下《以赛亚书》的引文中得到证实:

看哪,迦勒底人之地向来没有这民,这国是亚述人为住旷野的人所立的。现在他们建筑戍楼,拆毁推罗的宫殿,使她成为荒凉。(以赛亚书23:13)

这里的“迦勒底之地”象征伪谬,“亚述人”象征推理,“戍楼”象征虚构幻想。还有:

耶和华-你们的救赎主、以色列的圣者如此说:因你们的缘故,我已经打发人到巴比伦去;并且我要使迦勒底人如逃民,都坐自己喜乐的船下来。(以赛亚书43:14)

这里,“巴比伦”象征内心充满邪恶的崇拜,“迦勒底人”象征着内心充满伪谬的崇拜,“船”象征真理的知识,在此指被败坏的真理。

【2】还有:

迦勒底的闺女啊,你要默然静坐,进入暗中,因为你不再称为列国的主母。我向我的百姓发怒,使我的产业被亵渎,将他们交在你手中……丧子、寡居这两件事在一日转眼之间必临到你;正在你多行邪术、广施符咒的时候,这两件事必全然临到你身上。(以赛亚书47:5,6,9)

很明显,“迦勒底”象征着对真理的亵渎,并称其为“邪术”和“符咒”。在同一书中:

你们要从巴比伦出来,从迦勒底人中逃脱。(以赛亚书48:20)

讨论的是信仰中善与真的亵渎。在《以西结书》中:

人子啊,你要使耶路撒冷知道她那些可憎的事。……你父亲是亚摩利人,你母亲是赫人。……你也和你埃及人行淫……又与亚述人行淫……并且多行淫乱,直到迦勒底。(以西结书16:2,3,26,28,29)

这些话特指犹太人的教会。在这里,“埃及人”象征事实性知识;“亚述人”象征推理;“迦勒底地,多行淫乱”象征真理的亵渎。“埃及、亚述和迦勒底”并不指代实际的地方,也不是指字面意义上的淫行,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

【3】同样在《以西结书》中:

阿荷拉归我之后行邪淫,贪恋所爱的人,就是她的邻邦亚述人。……埃及人与她行淫。……阿荷利巴又加增淫行,因她看见人像画在墙上,就是用丹色所画迦勒底人的像,腰间系着带子,头上有下垂的裹头巾,都是军长的形状,仿照巴比伦人的形像;他们的故土就是迦勒底。阿荷利巴一看见就贪恋他们,打发使者往迦勒底去见他们。巴比伦人与她行淫玷污她。(以西结书23:5,8,14-17)

这里的“迦勒底人”被说成“巴比伦人”,象征在崇拜中亵渎的真理;“阿荷拉”象征那被称为撒马利亚的属灵教会。

【4】在《哈巴谷书》中:

我必兴起迦勒底人,就是那残忍暴躁之民,通行遍地,占据那不属自己的住处。他威武可畏,判断和势力都任意发出。他的马比豹更快,比晚上的豺狼更猛。马兵踊跃争先,都从远方而来;他们飞跑如鹰抓食,都为行强暴而来,定住脸面向前。(哈巴谷书1:6-9)

这段文字通过多种象征性的代表,描绘了迦勒底人,这些代表象征了在崇拜中对真理的亵渎。

【5】另外,在《耶利米书》的第1章和第51章中,巴比伦和迦勒底被详细描述。这两章清楚地阐明了它们分别象征的意义,即“巴比伦”代表对属天事物的亵渎,而“迦勒底”代表对属灵事物的亵渎,这些都是宗教崇拜中的现象。因此可以断定,“迦勒底的吾珥”象征内在充满亵渎和偶像崇拜的外在宗教崇拜。他们的这种崇拜方式,还从他们自身得到了证实。

1369、第二十九节 亚伯兰、拿鹤各自娶了妻子;亚伯兰的妻子名叫撒莱;拿鹤的妻子名叫密迦,是哈兰的女儿;哈兰是密迦和亦迦的父亲。

“亚伯兰、拿鹤各自娶了妻子;亚伯兰的妻子名叫撒莱;拿鹤的妻子名叫密迦,是哈兰的女儿;哈兰是密迦和亦迦的父亲”象征偶像崇拜中邪恶与伪谬的结合,其关系正如此处所指示的。在这种象征中,丈夫代表邪恶,妻子代表伪谬。

1370、要解释这些涵义,过于复杂而不易简述。完整的解释需要涉及偶像崇拜的多种类型和其衍生形式。这些只能通过其对立面来理解,即通过对仁爱的属天事物,仁义的属灵事物,由此衍生的理性事物,以及最终对事实性知识的亵渎来获得认识。正是对这些事物的亵渎本身构成了偶像崇拜的不同类别和类型,而不是对各种偶像的崇拜,这些只是外在形式。这些外在的崇拜其实可以与善和真的情感相结合,进而与仁义相联,正如在相互仁义中生活的外邦人那样。圣经中描述的外在偶像崇拜形式实际上代表了更深层次的内在偶像崇拜。它们的起源、发展以及与恶和伪的结合都反映在第27节和本节的描述中。

1371、第三十节 撒莱不生育,没有孩子。

“撒莱不生育,没有她的后代”象征着邪恶和伪谬不会再进一步繁衍。

1372、从“不生育”的含义来理解,如其它地方所讨论,“儿子”和“女儿”象征真理和良善,而在相反意义上则代表邪恶和伪谬。因此,“不生育”象征偶像崇拜中的邪恶和伪谬不会继续繁衍和产生。

1372、第三十一节 他拉带着他儿子亚伯兰,和他儿子的儿子、哈兰的儿子罗得、并他儿媳亚伯兰的妻子撒莱,出了迦勒底的吾珥,要往迦南地去;他们走到哈兰,就住在那里。

这些话象征那些在偶像崇拜中的人被教导属天和属灵的信仰,以便由此产生一个代表性的教会。

1373、这些象征的含义可以通过前文所述的内容以及下一章节即将介绍的内容来加以确认。

1374、第三十二节 他拉共活了二百零五岁;他拉死在哈兰。

“他拉共活了二百零五岁”表示“他拉”所象征的偶像崇拜的持续过程与状态。“他拉死在哈兰”表示偶像崇拜的结束和“亚伯兰”所象征的代表性教会的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