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记第七章
地狱
692、人们对于地狱的理解,就像对天堂的理解一样,通常都非常模糊,几乎可以说是毫无概念。这就像那些从未离开过家园的人,对外部世界仅有一个非常基础的认识,他们不了解国家和政府的组织形式,更不用说社会结构或社团生活了;在了解这些之前,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几乎为零。天堂和地狱的情况也是如此;然而,这两个地方都存在着无数的事物,其数量远远超过地球上的任何地方。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就如同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天堂,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地狱;所有灵魂,无论在世界上存在过多久,最终都会汇集于此。
693、正如爱主和爱邻舍,以及由此而来的喜乐和幸福构建了天堂;对主的憎恨和对邻舍的憎恨,连同由此引发的痛苦和苦难,同样构成了地狱。憎恨有无数不同的形式,其种类更是难以计数;地狱的多样性也正是如此。
694、正如天堂由主借助相互之爱构成了一个整体,宛如一个人和一个灵魂,并以此追求一个共同目标:永远地保护和拯救所有人。相对地,地狱则由自我通过对自己和世界的爱,也就是通过恨,形成了一个恶魔和一个邪恶的灵魂,其目标是永远地毁灭和诅咒所有人。这种恶意的企图已被无数次地感知;因此,若非主在每一刻,甚至在最细微之处,持续地保护所有人,他们将面临灭亡的危险。
695、然而在地狱,主以一种特定的形式和秩序来管理,也就是通过地狱自身的恶来管理。这里的所有人都被自己的欲望和幻想所控制、捆绑与束缚,这些正是他们的生命本质,因而构成了他们的生活。这种生活,本质上是死的,所以演变成了极度的痛苦和折磨,这些折磨之惨烈难以用言语形容。只是他们生活中最大的快乐在于相互之间的惩罚、折磨和残害。他们的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在于相互之间的惩罚、折磨和残害;他们甚至运用一些在世间未知的技巧,制造出如同肉体般真实的极端感觉,以及可怕且恐怖的幻象,除此之外还有恐惧、惊骇和其他类似的体验。恶魔们从中获得极大的快乐,以至于即使无限地增加痛苦和折磨,他们也不会满足,而是不断地追求更多。然而,主阻止了他们的这些企图,并减轻了他们的折磨。
696、在来生中,对于每个人和所有人的平衡是这样设定的:邪恶本身自招惩罚,邪恶中蕴含其自身的惩罚;同样地,在伪谬之中,惩罚也会回归给那些沉浸于伪谬中的人。因此,每个人给自己带来了惩罚和痛苦,并最终陷入实施惩罚的恶灵团体之中。
主从未将任何人投入地狱,相反,他总是想要将所有人都从地狱中引出;他更不会将人引入痛苦之中。然而,当恶灵自投罗网时,主会将所有的惩罚和痛苦转化为良善与某种功用。
没有任何惩罚会被给予,除非这个惩罚在主看来有某个功用的目的,因为主的王国是目的和功用的国度。然而,那些恶魔所能执行的功用是最低级的,当他们处于这些功用中时,并不会感到太大的痛苦。但是一旦这些功用结束,他们就会被送回地狱。
697、每个人身边至少陪伴着两个恶灵和两个天使;人们通过恶灵与地狱相连,通过天使与天堂相通。若无这两方面的联系,人便无法存活。因此,每个人实际上都属于某个地狱的团体,虽然他自己浑然不觉。但是,因为他正在为永生做准备,这些团体的痛苦并不会传递给他。在来生中,他有时会看到自己曾归属的那个团体,因为他将返回那里,重返他在世时的生活。在那里,他或将走向地狱,或被提升至天堂。因此,那些不在仁义之善中生活、不随主引导的人,本就是地狱中的一员,死后也将成为恶魔。
698、除了地狱之外,还存在荒废之地,圣经对此有众多记述。因为人在步入来生时,将携带无数源于实际罪行的邪恶与伪谬,这些邪恶与伪谬随着时间积累并相互交织。即使是品行端正之人,亦不例外。他们在升入天堂之前,这些邪恶与伪谬必须在荒废过程中被消散。荒废的形式各异,所需时间长短不一;有些人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升入天堂,而有些人在死后便直接进入。
699、为了亲眼目睹地狱中受苦者的痛楚,以及灵界低地中(即地面以下但未到地狱的低处)的灵魂经历的荒废,我曾数次被引入其中(进入地狱不意味着物理上的移动,而是被引入某个地狱的团体中,同时身体仍旧留在原处)。在此,我只被允许分享如下经历:我清晰感受到一种柱状物似乎环绕着我,随着时间感觉逐渐增大;有种暗示,这是圣经中提到的“铜墙”,由天使构筑,以确保我安全地接近那些不幸之人。在那里,我听到了持续不断的凄惨哭泣声,尤其是反复的呼喊:“神啊,神啊,请怜悯我们,怜悯我们!”我还被允许与这些可怜之人进行深入交谈;他们首先诉说对恶灵的不满,表示恶灵唯一的欲望似乎就是折磨他们;他们处于绝望之中,认为痛苦会永无止境;但我被授予了安慰他们的机会。
700、鉴于地狱的种类如前所述,为了依次讨论它们,以下是相关内容。一、讨论那些生活在仇恨、复仇和残暴中人的地狱。二、探讨沉溺于通奸和放纵淫欲之人的地狱,以及欺诈者和行法术者的地狱。三、关于贪婪者的地狱;此外还包括“污秽的耶路撒冷”以及沙漠中强盗的相关讨论;接着是那些沉迷于纯粹快乐的人的地狱。四、随后是其他与上述不同的地狱。五、最后是关于处于荒废状态中的人的讨论。这些内容将在前言及后续章节的结尾进行详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