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良心
130.人的良心是由他的宗教信仰形成的,这取决于他内心如何接受宗教信仰。
131.对一个教会成员来说,良心是通过来自圣言,或来自源于圣言的教义的信之真理形成的,这取决于他如何从心里接受这些真理。因为当一个人知道信之真理,以自己的方式领悟它们,后来又意愿并实行它们时,他就获得了良心。从心里接受是指在意愿中接受,因为那被称为心的,是一个人的意愿。这就是为何那些拥有良心的人说他们从心里所说的话,做他们从心里所做的事。他们也没有一个分裂的心智,因为他们照着他们所理解,并以之为真理和良善的东西行事。
132.那些在信之真理上比其他人受更多光照,对真理的感知比其他人更清晰的人,相对于那些受更少光照,并且只有一种模糊的感知之人,能获得一颗更完美的良心。
133.一个人的真正属灵生命就在于拥有一颗真正的良心,因为他的信与仁在良心里面结合。因此,对这些人来说,照良心行事就等于照他们自己的属灵生命行事,违背良心行事就等于违背他们自己的属灵生命行事。也正因如此,当这些人照自己的良心行事时,他们就享有平安的宁静和内在的幸福;但当违背良心行事时,就体验到不安和痛苦。这种痛苦被称为良心的折磨。
134.人能拥有一个良善的良心和一个公义的良心。良善的良心是内在人的良心,公义的良心是外在人的良心。良善的良心在于出于内在情感照信之诫命行事,而公义的良心在于出于外在情感照文明道德的法律行事。那些拥有良善的良心之人也拥有公义的良心;但那些只有公义的良心之人拥有获得良善良心的能力;并且一旦接受教导,他们就会获得它。
135.对那些处于对邻之仁的人来说,良心是通过信之真理形成的,所以他们拥有真理的良心。然而,对那些处于对主之爱的人来说,良心是通过对真理的爱形成的,所以他们拥有良善的良心。后者的良心属于更高等级,被称为出于良善对真理的感知。那些拥有真理的良心之人属于主的属灵国度,而那些拥有良善的良心之人属于主的属天国度。
136.举例说明良心的性质。如果有人拥有别人的财产,而对方却不知情,所以他能据为己有,不用担心法律,或丧失尊敬和名声;然而,他仍把它们归还给对方,因为这些财产不是他的,那么他就拥有良心。因为他为了良善而行良善,为了公义而行公义。再比如,如果有人有权获得一个职位,但知道另一个候选人对国家更有用,于是他为了国家利益就让位于对方,那么他就拥有一个良善的良心。其它例子也是如此。
137.从这些例子可以推断出那些没有良心的人是什么样子;通过对立面就能知道他们。所以那些为了某种利益而使不义看似公义,恶行看似良善,反之亦然的人没有良心。他们不知道什么叫良心;即便被告知这一点,他们也不相信;有些人甚至不愿知道。那些做一切事都是为了自己或世界的人就具有这种性质。
138.那些在世上没有获得良心的人在来世无法获得它,所以他们不能得救。原因在于,他们缺乏一个能让天堂,也就是主通过天堂流入的层面,以便主可以通过这个层面作工,并把他们引向祂自己。因为良心就是接受天堂流注的那个层面和容器。
《属天的奥秘》摘录
139.关于良心。那些没有良心的人不知道良心是什么(7490, 9121节)。有些人当听说良心是什么时,就嘲笑良心(7217节)。有些人以为良心什么都不是;有些人以为良心是一种世俗的痛苦和肉体或世俗的原因所造成的某种悲哀、属世的东西;有些人以为良心是宗教信仰控制普通人心智的一个结果(206, 847, 950节)。有些人不知道他们有良心,即使他们有良心(2380节)。
善人有良心,恶人没有良心(831, 965, 7490节)。那些爱神、爱邻的人有良心(2380节)。那些被主重生的人尤其有良心(977节)。那些只专注于真理,不关注照之的生活之人没有良心(1076, 1077, 1919节)。那些出于属世良善,不出于宗教信仰行善的人没有良心(6208节)。
人的良心来自其教会的教义,或他所遵从的某种宗教原则(9112节)。人的良心是由那些属于他的宗教信仰,并且他以之为真理的事物形成的(1077, 2053, 9113节)。良心是一种内在约束,使人专注于思想、言说和实行良善,并阻止他思想、言说和实行邪恶;这不是为了他自己和世界,而是为了良善、真理、公义和正直(1919, 9120节)。良心是一种内在的声音,指示人是否当如此行(1919, 1935节)。良心本质上是对真理和正确的一种意识(986, 8081节)。对属灵的重生之人来说,新的意愿就是良心(928, 1023, 1043, 1044, 4299, 4328, 4493, 9115, 9596节)。人的属灵生命来自良心(9117节)。
良心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假的,还有可能是错的,包括讨论(1033节)。形成良心的真理何等纯正,良心就何等真实(2053, 2063, 9114节)。一般来说,良心有两层,即内层和外层,内层良心专注于本质上为真理的属灵良善,外层良心专注于本质上为诚实和公义,以及广泛来说正直的道德和文明的良善(5145, 6207, 10296节)。
良心的痛苦是由一个人以为违背神并违背邻舍利益的不义、不诚实和任何邪恶所造成的一种心理焦虑(7217节)。如果一个人在思想邪恶时感到焦虑,那么这是来自良心(5470节)。良心的痛苦是由于人所行的邪恶,以及良善和真理的匮乏所感到的一种悲痛(7217节)。由于试探是在人的内层所进行的真理与虚假的一场争战,还由于在试探中会有痛苦和焦虑,所以只有那些有良心的人才被允许经历属灵的试探(847节)。
那些有良心的人从心里说话和行动(7935, 9114节)。那些有良心的人不会发空洞的誓言(2842节)。那些有良心的人当照良心行良善和公义时,就会享有内在的幸福(9118节)。那些在世上有良心的人在来世也有良心,并在那里的幸福者当中(965节)。天堂流入人的良心(6207, 6213, 9122节)。主通过良心,就是一种内在约束来掌管属灵人(1835, 1862节)。那些有良心的人拥有内在思维,但那些没有良心的人只有外在思维(1919, 1935节)。那些有良心的人基于属灵之物进行思考,但那些没有良心的人只基于属世之物进行思考(1914节)。那些没有良心的人仅仅是外在人(4459节)。主通过外在约束掌管那些没有良心的人,这些外在约束都与爱自己、爱世界有关,因而与害怕丧失名声、身份、地位、利益和财富,以及害怕法律和丧失生命有关(1077, 1080, 1835节)。那些没有良心,但允许自己被这些外在约束掌控的人,仍能在高级职位上发挥作用,和那些有良心的人一样行善;只是前者以一种外在形式并出于外在约束行善,而后者以一种内在形式并出于内在约束行善(6207节)。
那些没有良心的人会摧毁那些有良心之人的良心(1820节)。那些在世上没有良心的人在来世也没有良心(965, 9122节)。这意味着那些在地狱里的人不会因为他们在世上的邪恶而遭受良心的折磨(965, 9122节)。一丝不苟的人是谁,是何性质,他们何等烦人,在灵界对应什么(5386, 5724节)。
那些在主的属灵国度的人有良心,这良心在他们的理解力部分形成(863, 865, 875, 895, 927, 1043, 1044, 1555, 2256, 4328, 4493, 5113, 8521, 9115, 9915, 9995, 10124节)。那些在主的属天国度的人则拥有比良心更高级的东西(927, 1043, 4493, 5113, 6367, 8521, 9915, 9995, 10124节)。
140.关于感知。感知是指通过来自主的流注看见真理和良善(202, 895, 7680, 9128节)。感知只在那些拥有来自主的对主之爱的良善之人身上才能找到(202, 371, 1442, 5228节)。感知可在天堂里的人身上找到,他们活在世上时将来自圣言的教会教义直接用于生活,而不是先存储在记忆中;因此,他们心智的内层是为接受神性流注而形成的;结果,在天堂,他们的理解力不断进入越来越大的光照之中(104, 495, 503, 521, 536, 1616, 5145节)。他们知道无数事物,并具有不可估量的智慧(2718, 9543节)。那些拥有感知的人不会推理信之真理,他们若进行推理,就会丧失他们的感知力(586, 1385, 5937节)。那些以为他们从自己知道并变得智慧的人不可能有感知(1386节)。学者不明白这种感知是什么,包括亲眼见证的经历(1387节)。
那些在主的属天国度的人拥有感知;但那些在属灵国度的人没有感知,而是拥有良心(805, 2144, 2145, 8081节)。在主的属天国度的人不像在主的属灵国度的人那样出于信来思考,因为在属天国度的人从主获得感知信的一切事物的能力(202, 597, 607, 784, 1121, 1387, 1398, 1442, 1919, 7877, 8780节)。因此,论到信之真理,属天天使只会说“是,是”,或“不,不”,因为他们感知并看见它们;而属灵天使则推理信之真理,推理某事是否如此(2715, 3246, 4448, 9166, 10786节);这些章节解释了主的话:
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马太福音5:37)
属天天使因出于感知知道真理,故甚至不愿说“信”这个词(202, 337节)。属天天使和属灵天使之间的区别(2088, 2669, 2708, 2715, 3235, 3240, 4788, 8521, 9277, 10295节)。关于上古教会之人的感知,上古教会是一个属天教会(125, 597, 607, 784, 895, 1121, 5121节)。
有内在感知和外在感知(2145, 2171, 2831, 5920节)。世上有对公义和公平的感知,但很少有对属灵真理和良善的感知(2831, 5937, 7977节)。感知之光完全不同于确认之光;确认之光在一些人看来似乎是感知,实际上并不是(8521, 8780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