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史公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第11卷)》第23章 主愿意在我们地球,而不在别的星球上出生的原因

《属天的奥秘(第11卷)》第23章 主愿意在我们地球,而不在别的星球上出生的原因

主愿意在我们地球,而不在别的星球上出生的原因

9350.我从天上被告知,有许多原因使得主乐意在我们地球,而非在别的星球上出生,并给自己取得人身。

9351.主要原因是为了圣言,因为圣言能在我们地球写下来,并且一旦写下来,就能传播到全球各个角落;一旦传播开来,还能为所有后世子孙保存下来。神变成一个人的真理以这种方式能表明出来,甚至向来世的所有人表明。

9352.主要原因是为了圣言。这是因为圣言是神之真理本身,这真理教导人们一位神,天堂和地狱,以及死后生命的存在;尤其教导一个人必须如何生活、如何相信才能进入天堂,从而进入永恒的幸福。若没有启示,因而在这个星球没有圣言,所有这些事完全不为人知;然而,人是如此被造的,以致就其内在人而言,他不可能死亡。

9353.圣言之所以能在我们地球被写下来,是因为自上古时代起,地球就有写字的技术,先是写在木简上,然后写在羊皮纸上,之后写在纸上,最后则能印刷出版。这一切都是主为了圣言而提供的。

9354.后来圣言之所以能在全球出版,是因为这里的所有民族都互有往来,不仅通过陆路旅行,还通过海上航行到达全球各地。这种往来的结果就是,圣言一旦被写下来,就能从一个民族传到另一个民族,并在各地被教授。这种往来也是主为了圣言而提供的。

9355.圣言一旦被写下来,就能为所有后世子孙保存下来,因而保存成千上万年;众所周知,它的确被如此保存下来了。

9356.这样,神变成一个人的真理能被表明出来,因为这是圣言存在的第一且最本质的真理。事实上,没有人能信并爱一位神,除非他能以某种形状或形式来想象祂。因此,那些承认某种无法想象的事物之人会将自己的思维拉低到自然界,从而相信没有神(参看7211, 9303, 9315节)。所以,主乐意出生在我们地球,并通过圣言将这一点清楚表明出来,不仅叫地球上的人知道这一点,也叫无论从哪个星球进入天堂的整个宇宙中的所有人都明白这一点。因为在天堂,所有人都与他人接触。

9357.要知道,主通过天堂赐给我们地球上的圣言构成天堂和世界的结合(参看9212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圣言字义中的一切事物与天堂里的神性事物有一种对应有关系。还要知道,圣言在其至高和至内在意义上论述的是主,祂在天上和地上的国度,以及从祂获得并显明给祂的爱和信,因而论述的是从祂获得并住在祂里面的生命。当我们地球上的圣言被阅读和宣讲时,这些观念就呈现给天上的天使,无论他们来自哪哪个星球。

9358.在其它一切星球上,神之真理都是通过灵人和天使面对面地讲给其居民而显明的,如以我们太阳系的星球居民为主题的章节所述。但这是在各家庭里面发生的,因为在大多数星球,人类都照着各个家庭而分开生活。因此,以这种方式通过灵人和天使被揭示的神性真理无法传播到家庭之外的远方;并且除非不断有出新的、替代性的揭示,否则这神性真理要么被败坏,要么灭亡。而在我们地球则不然,因为在这里,神之真理,也就是圣言,会永远保持完好无损。

9359.要知道,主承认并接受所有承认并敬拜一个人形式的神之人,无论他们来自哪个星球,因为一个人形式的神就是主。当主向住在星球上的居民显现时,祂以一位天使的形式,也就是人的形式显现。因此,当来自这些星球的灵人和天使从我们地球的灵人和天使那里听说,神实实在在是一个人时,他们都欣然接受这个信息,承认它,并为事情是这样而感到欢喜(参看7173节)。

9360.除了已经介绍的原因外,还需要补充的是,在大人里面,我们地球的居民、灵人和天使都与外在或肉体感知有关(参看9107节);外在或或肉体感知是最低层,生命的内层事物都终结于最低层,并止于其上上如同止于它们的共有容器(5077, 9212, 9216节)。这同样适用于文字上的神之真理,它被称为“圣言”,也是为了这个原因而被赐给这个星球而非别的星球。此外,由于主就是圣言,是其首先的和末后的,所以为叫一切事都能照真正的秩序发生,祂的旨意就是祂要在这个星球出生,并变成圣言,正如约翰福音中的这些话:

太初有圣言,圣言与神同在,圣言就是神。这圣言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藉着祂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祂造的。圣言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约翰福音1:1-4,14,18)

“圣言”是指神性真理。不过,这是一个只有少数人能明白的奥秘。

9361.当其它星球的居民听说,神给自己取了人身,并将它变成神性,这样神就实实在在是人时,他们深感欣喜,这一点可见于《出埃及记》最后几章的末尾。

9362.蒙主的神性怜悯,后续章节的末尾,直到《出埃及记》的末尾将讲述外太空星球的居民、灵人和天使。

上一页 第11卷目录 下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