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史公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第5卷)》第28章 序言

《属天的奥秘(第5卷)》第28章 序言

第28章

序言

3650.前一章开头部分(3486-3489节)解释了主关于最后审判或教会末日的教导和预言(马太福音24:8-14节)。按照顺序,接下来本章开头部分逐节解释那一章的15至18节:

你们看见先知但以理所说的那行毁坏可憎的站在圣地(读者须会意)时,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在房顶上的,不要下来拿家里的东西;在田里的,也不要回去取衣裳。(马太福音24:15-18)

3651.谁都能看出,这些话蕴含奥秘,在这些奥秘被揭开之前,没有人知道“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在房上的,不要下来拿家里的东西;在田里的,也不要回去取衣裳”是什么意思。若没有内义教导这些话所表示并暗含的意思,学习圣言的人和解释圣言的人就有可能被引向并陷入与真理格格不入的观点。此外,发自内心否认圣言神圣性的人因此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话只不过描述了敌人临近时要躲避、逃跑;所以,除此之外,它们里面再没有更神圣的了。而事实上,主所说的这些话充分描述了教会在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上的荒凉状态。这一点从下文对这些话的解读清楚看出来。

3652.这些话的内义如下:

“你们看见那行毁坏可憎的时”表示当教会经历荒凉时,也就是主不再得到承认时的情形,因此表示当对祂的爱与信不复存在之时,以及对邻之仁不复存在,随之对良善与真理的信仰不复存在之时。当这些情形存在于教会,确切地说,存在于圣言所在的地区,也就是内心的思维里,尽管教义挂在嘴上时,就会有“荒凉”,并且刚才所提到的事就是它“那行毁坏可憎的”。所以,“你们看见那行毁坏可憎的时”表示当有人发现这类情形时。在这种情况下,他就要做下面16至18节所吩咐的事。

“先知但以理所说的”在内义上表示先知所说的,因为在圣言中,凡以名字提及先知时,它都不是指这个先知,而是指圣言的整个预言部分。原因在于,名字从来不会进入天堂(参看1876, 1888节)。即便如此,此先知的含义仍不同于彼先知的。从18章(2762节)的预言可以看出摩西、以利亚和以利沙的各自含义。不过,“但以理”表示关于主的到来和教会状态的一切预言,在这种情况下,教会的状态是指它的最终状态。先知书大量提到了荒凉,此处但以理书所提到的荒凉在字义上是指犹太和以色列教会的荒凉,但在内义上是指教会大体上的荒凉,因而也指它即将到来的荒凉。

“站在圣地”表示形成良善与真理的一切事物的荒凉。“圣地”是指爱与信的状态,因为“地方”在内义上是指状态(参看2625, 2837, 3356, 3387节)。这种状态的的神圣元素就在于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在圣言中,“神圣”并不表示别的,因为良善与真理源于主,而主是神圣本身或圣所。“读者须会意”表示那些在教会里的人,尤其接下来所提到的那些拥有爱与信的人要全面透彻地理解这些事。

“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表示教会成员要将注意力唯独聚焦于主,因而聚焦于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因为“犹太”(Judea)表示教会,如下文所示;而“山”(a mountain)表示主自己,“诸山”(mountains)则表示爱主之爱和对邻之仁(参看795, 796, 1430, 2722节)。根据字义,当耶路撒冷被围困时,如被罗马人围困的情形,他们不要到那城去,而是到山上去,正如路加福音所说的:

你们看见耶路撒冷被军队围困,那时就可以知道她的荒凉近了。那时,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在城中的应当出来,在乡下的不要进城。(路加福音21:20-21)

这同样适用于此处所提及的耶路撒冷,也就是说,字义上所指的是耶路撒冷城,而内义上所指的是主的教会(参看402, 2117节)。因为圣言所提到的有关犹太和以色列人的每一个事物都是主在天上的国度和其在地上的国度,也就是教会的代表,这一点已经频繁说明。因此,就内义而言,“耶路撒冷”没有一处用来表示耶路撒冷,“犹太”也没有一处用来表示犹太。如此提及的每一个事物具有这样的性质:它能代表主国度的属天和属灵之物,并且事件的发生是为了代表。因此,圣言是以这样的方式写成的:它既适合阅读它的人来领悟,也适合与此人同在的天使来理解。这也是为何主以同样的方式说话的原因。事实上,如果祂以别的方式说话,那么祂的话就不会适合那些阅读它的人,尤其是当时的人来领悟,也不适合天使的理解力。因此,它不会被世人接受,也不会被天使理解。

“在房顶上的,不要下来拿家里的东西”表示那些具有仁之善的人不要求助于那些属于信之教义的事物。在圣言中,“房顶”表示人的高级状态,因而表示他在良善上的状态;而那些在下的事物则表示人的低级状态,因而表示他在真理上的状态,至于何为“房(或家)”,可参看前文(710, 1708, 2233, 2331,3142, 3538节)。关于教会成员的状态,情况是这样:他在经历重生期间,为了良善学习真理;因为他拥有为了那良善而对真理的情感。不过,一旦获得重生,他就通过真理和良善行事。他到了这种状态后,就不要回到以前的状态,否则,他就会通过真理推理他所具有的良善,并由此败坏他的状态。因为当一个人处于意愿真理与良善的状态时,一切推理就都停止了,也必须停止了。这时,他通过意愿、因而通过良知思考和行事,而不是像以前那样通过理解力。他若再通过理解力思考和行事,就会陷入他要在其中屈服的试探。这就是“在房顶上的,不要下来拿家里的东西”所表示的。

“在田里的,也不要回去取衣裳”表示那些具有真理的良善之人不要放弃这类良善,而去求助于真理的教义。在圣言中,“田”就表示人在良善上的这种状态;至于“田”表示什么,可参看前文(368, 2971, 3196, 3310, 3317, 3500, 3508节)。“衣裳”或“外衣”表示包裹良善之物,也就是真理的教义,因为这类教义就像良善的衣裳;至于“衣裳”具有这样的含义,可参看前文(297, 1073, 2576, 3301节)。谁都能看出,这些话所隐含的事物比字面上显现的还要深,因为它们是主自己说的。

3653.综上所述,明显可知,这几节经文全面描述了教会在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上荒凉的状态;同时,经上也告诫那些具有这类良善与真理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当做什么。教会里有三类人,即:具有对主之爱的人,具有对邻之仁的人和具有对真理的情感之人。属于第一类的,也就是那些具有对主之爱的人尤以“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这一告诫来表示。属于第二类的,也就是那些具有对邻之仁的人尤以“在房顶上的,不要下来拿家里的东西”这一告诫来表示。而属于第三类的,也就是那些具有对真理的情感之人则尤以“在田里的,也不要回去取衣裳”这一告诫来表示。请参阅前面(2454节)有关这些话的阐述和解释;那里还解释了“回头”和“在他后面一看”的意思。

3654.就圣言的内义而言,“犹太”(Judea)不是指犹太,就像“耶路撒冷”不是指耶路撒冷一样,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可以看出来。 在圣言中,“犹太”(Judea)不如犹大(Judah)地提及得那么频繁,犹大地和迦南地一样,表示主的国度,因而也表示教会,因为教会是主在地上的国。犹太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含义,是因为犹大(Judah)或犹太民族代表主的属天国度,以色列或色列人代表祂的属灵国度。由于它们代表主的国度,故当那民族或百姓在圣言中被提及时,就其内义而言,所表示的并非别的什么。

蒙主的神圣怜悯,这一真理从后面有关犹大和犹大地的论述,同时从以下先知书中的少量经文明显看出来。以赛亚书:

我所亲爱的有葡萄园在肥美的山冈上;他给园子围上篱笆,捡去石头,栽种上等的葡萄树,在园中盖了一座守望楼,又凿出压酒池,指望结好葡萄,反倒结了野葡萄。耶路撒冷的居民和犹大人哪,请你们在我与我的葡萄园中,断定是非。我必使它荒废。万军之耶和华的葡萄园,就是以色列家;他所喜爱的树,就是犹大人。祂指望公平, 看哪,却有流血; 指望公义, 看哪,却有冤声。(以赛亚书5:1-3,6-7)

从字义上看,这段经文论述的是以色列人和犹太人的败坏状态;但从内义上看,论述的是以色列和犹大所代表教会的败坏状态。“耶路撒冷的居民”是指教会的良善,“居民”表良善,或也可说,那些具有良善的人(2268, 2451, 2712, 3613节);“耶路撒冷”表教会(402, 2117节)。“以色列家”也有类似含义,“家”表良善(参看710, 1708, 2233, 2231, 3142, 3538节),“以色列”表教会(3305节)。“犹大人”也一样,因为“人”(man)表真理(265, 749, 1007, 3134, 3310, 3459节),“犹大”表良善。不同之处在于,“犹大人”表基于爱主之善的真理,即所谓的属天真理,也就是那些具有这种真理的人。

同一先知书:

他必向列族竖立大旗,聚集召集以色列被赶散的人,又从地的四角聚集分散的犹大人。以法莲的嫉妒就必消散,犹大的仇敌必被剪除。以法莲必不嫉妒犹大,犹大也不扰害以法莲。耶和华必使埃及海汊全然毁坏,用暴热的风在大河之上抡手。为主余剩的百姓,就是从亚述剩下的,必有一条大道。(以赛亚书11:12-13,15-16)

从字义上看,此处论述的主题是将以色列人和犹太人从被掳的带回;但从内义上看,所论述的主题涉及总体上的一个新教会,以及正在重生或变成教会的具体的每个人。“以色列被赶散的人”表示这种人的真理;“分散的犹大人”表他们的良善;“以法莲”表他们心智的理解力部分,它将不再进行任何抵抗;“埃及”表记忆知识;“亚述”表由此衍生的推理,他们已将这推理扭曲了;“赶散的人”、“分散的人”、“余剩的”和“剩下的”表存活的真理和良善。因为“以法莲”表心智的理解力部分,这一点会在别处说明;而“埃及”表记忆知识(1164-1165, 1186, 1462, 2588, 3325节);“亚述”表推理(119, 1186节);“余剩的”表主储存在内层人里面的良善和真理(468, 530, 560, 561, 660, 661, 798, 1050, 1738, 1906, 2284节)。

同一先知书:

当听这话,雅各家哪,那称为以色列名下的,那从犹大的水中出来的。他们自称为圣城的人,所倚靠的是以色列的神。(以赛亚书48:1-2)

“犹大的水”表源于对主之爱的良善的真理。源于此的真理其实就是仁之良善,这良善被称为属灵良善,并构成属灵教会,该教会的内在由“以色列”来表示,外在由“雅各家”来表示。由此明显可知“那称为以色列名下的雅各家”,以及“那从犹大的水中出来的”表示什么。

同一先知书:

我必从雅各中将种带出来,从犹大中将承受我众山的领出来。我的选民必拥有它,我的仆人要在那里居住。(以赛亚书65:9)

“从犹大中将承受我众山的领出来”在至高意义上表示主,在代表意义上表示那些具有对主之爱,因而具有对主之爱和对邻之爱的良善之人。“诸山”表示这些良善形式,如前所述(3652节)。

摩西五经:

犹大是狮子的幼崽;我儿啊,你捕获了猎物就上去; 他蹲伏,他躺卧,如狮子,如老狮子,谁敢惹他?(创世记49:9)

此处显而易见,就至高意义而言,“犹大”表示主,就代表意义而言,表示那些具有对主之爱的良善之人。诗篇:

以色列出了埃及,雅各家离开蛮民,那时,犹大为主的圣所,以色列为祂所治理的国度。(诗篇114:1-2)

此处“犹大”也表属天良善,也就是对主之爱的良善;而“以色列”表属天真理,也就是属灵良善。

耶利米书:

耶和华说,看哪,日子将到,我要为大卫兴起公义的苗裔;祂必掌王权,繁荣昌盛,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义。在祂的日子,犹大必得救,以色列也安然居住;这就是祂的名字,祂由此必称为:耶和华我们的义。(耶利米书23:5, 6; 33:15, 16)

这论述的是主的到来。“犹大”表那些具有对主之爱的良善之人;“以色列”表示那些具有这良善的真理之人。因为“犹大”不是指犹大,“以色列”也不是指以色列。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可知,犹大和以色列其实没有存留下来。类似的在同一先知书:

我也要使犹大被掳的和以色列被掳的归回,并建立他们和起初一样。(耶利米书33:7)

同一先知书:

耶和华说,当那些日子,那时候,以色列人必来,他们和犹大人同来,随走随哭,寻求耶和华他们的神;他们必寻找往锡安去的路,又面向那里。(耶利米书50:4-5)

又:

那时,他们必称耶路撒冷为耶和华的宝座,列族必聚集到那里,为耶和华名聚集到耶路撒冷;他们必不再随从自己顽梗的恶心而行。当那些日子,犹大家要行到以色列家,他们从北方之地出来一同来到那地。(耶利米书3:17-18)

又:

耶和华说,看哪,日子将到,我要把人的种和牲畜的种,播种在以色列家和犹大家。我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另立新约;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以色列家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当中,写在他们心上。(耶利米书31:27, 31, 33)

很明显,此处所指的不是以色列或以色列的家,因为他们被分散在外邦人当中,从来没有从被掳中带回来。因此,所指的也不是犹大,或犹大家。相反,以色列和犹大在内义上表示主的属灵和属天国度的成员。新约就是与这些人立的,律法也是写在他们心上。“新约”表藉着良善与主的结合(参看665, 666, 1023, 1038, 1864, 1996, 2003, 2021, 2037节)。“写在他们心上的律法”表随之而来的对良善和源于那良善的真理,以及良知的直觉。

约珥书:

到那日,大山要滴甜酒,小山要流奶子,犹大溪河都有水流。必有泉源从耶和华的殿中流出来,浇灌什亭溪谷。埃及必成荒场,以东变为凄凉的旷野,都因向犹大人所行的强暴,又因在本地流无辜人的血。但犹大必存到永远,耶路撒冷必存到代代。(约珥书3:18-20)

从此处每一个细节也明显可知,“犹大”不是指犹大,“耶路撒冷”也不是指耶路撒冷,而是指那些具有爱与仁的神圣之人,因为爱与仁“必存到永远、必存到代代”

玛拉基书:

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预备道路。你们所寻求的主,并立约的使者,就是你们所仰慕的,必忽然进入祂的殿。那时,犹大和耶路撒冷所献的供物,必蒙耶和华悦纳,仿佛永恒之日、往昔之年。(玛拉基书 3:1, 4)

这论述的是主的到来。显然,那时,犹大和耶路撒冷所献的供物,并不蒙耶和华悦纳。由此明显可知,“犹大和耶路撒冷”表示诸如构成主之教会的那类事物。这同样适用于圣言中凡提及犹大、以色列和耶路撒冷的其它地方。由此可见,马太福音中的“犹大”表示什么,即表示主的教会,在这种情况下,表示荒凉之时的教会。

3655.马太福音24章前几节论述的主题是教会败坏的第一和第二个状态。第一个状态就在于他们开始不再知道何为良善、何为真理,并就此彼此争论,结果导致虚假出现(3354节)。第二个状态在于他们蔑视良善与真理,还排斥它们,因而在于对主的信仰随着仁爱不复存在而逐渐灭亡之际(参看3487, 3488节)。所以,本序言所论述的主题是教会第三个状态,也就是它在良善与真理上荒凉的状态。

第5卷目录  下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