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研究文集 《圣经学习指南》之二十四:雅各回归(2)

《圣经学习指南》之二十四:雅各回归(2)

青少年班

可以给这个班的学生解释雅各时期的总体对应和他历史上一些特殊事件的应用。今天的课对于他们的重要教训是,世俗的成功永远不能满足头脑和心灵。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时,我们必须认清并摒弃我们因把世俗的野心放在首位而陷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在圣经故事中,亚伯拉罕代表我们在婴儿期和幼年期的灵性状态,以撒则代表我们已经成长,知道我们需要认识主的律法,并开始根据这些律法来判断是非时的状态。按照正常的发展,我们应该在读完高中之前就达到了以撒的阶段。

但我们知道,在高中毕业后,有一个时期,我们必须大量思考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我们离开家,去上大学,或从事某种职业。虽然我们还没有真正长大,但我们基本上是“靠自己”。这一时期被称为生命自然层面的发展时期,在雅各的故事中被描述出来。

雅各娶了拉班的两个女儿,利亚与拉结,她们分别代表对外在真理的情感和对内在真理的情感。他还娶了她们的两个使女。通过这四个女人,他生了一个女儿和十二个儿子。只有最后两个儿子,即约瑟和便雅悯,是雅各的初恋拉结所生的。他还得了许多的羊群和牛群。雅各的众子描绘我们在开始独立生活时所发展的各种才能,羊群和牛群则描绘我们所获得的技能和知识。

二十年后,雅各突然决定回家。内在良善的年轻人不会满足于世俗的成功,他知道他必须把他的财产和技能带回父家——回去服事主。

在回家的路上,到了地的边界,发生的第一件事是雅各与以扫的重逢。雅各想起他曾经对以扫所做的错事,感到害怕,以扫却欢欢喜喜地迎接他。这描绘我们意识到我们的良好意图和我们对真理的理解实际上可以和谐共事的时候。然后来到了本课的章节。你还记得,当雅各离开家的时候,他在伯特利睡了一夜,做了一个奇妙的梦,梦见梯子通到天上。第二天早上,他许愿说,主若赐福与他,领他平平安安地回家,他就必敬拜和服事祂。现在,他既得亨通,又得归回,就先往伯特利去,在那里筑一座坛,敬拜主。

在筑坛之前,故事记录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很容易理解。所有雅各的子民必须丢弃“他们手中的外邦人的神像和他们耳朵上的环子”,把这些“藏在示剑那里的橡树底下”(*创世记35:4)。在雅各时期的早期,我们发展了许多世俗的想法和野心。这些便是“外邦人的神像”。我们听了许多世俗和自私的提示,并因此而做了错事。这些就是“金耳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是不值得的,并将它们丢弃,这样我们对主的敬拜才能纯洁。

第二件事似乎有些奇怪:“利百加的奶母底波拉死了,就葬在伯特利下边橡树底下。”(*创世记35:8)为什么利百加的奶母,很久以前和利百加一起从哈兰来的(创世记24:59),会突然出现在雅各的这个故事中呢?从字面含义上看,我们找不到任何解释,但从属灵含义上看,这事具有奇妙的含义。利百加的奶母代表遗传的恶(*hereditary evil)。我们生来就有自私的倾向,但主利用我们自私的禀性来引导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被引导做出正确的行为,主要是通过对惩罚的恐惧和对奖赏的期待。到了以撒的阶段,这些自私的动机也驱使他去学习主希望他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因此,我们对教义真理的喜爱,即利百加,是由我们遗传的私欲所哺育的。但是,当我们长大成人,决定将世俗的成就带回去服事主时,这种自私的动机就永远被丢弃了。

最后,雅各准备好回到希伯仑他父亲以撒那里,继承他父亲的位置,成为一家之主。以撒死了,他的两个儿子以扫和雅各把他埋葬了。这并不表示我们要停止使用以撒所代表的属灵理性,而是说它现在已经自然地融入我们日常的思维,以至于它在我们的头脑中不再履行单独的功能。它在我们里面,就像亚伯拉罕(我们早期的信靠和顺从)在我们里面一样。

基本的对应

以扫——自然层面的良善的意图

雅各——自然层面的对真理的理解

外邦人的神像——世俗的野心

利百加——对教义真理的情感

利百加的奶母——遗传的恶

金耳环——我们所听从的自私的提示

青年班

年轻人本身处于雅各状态的初期,我们这一章所涉及的属灵教训对他们尤其重要。他们中的许多人现在认为,他们永远不会离开主的服事。请他们注意一个事实:雅各离家时的愿望只是希望能尽快返回,但他到了哈兰却沉迷于事业和成就,以至于过了二十年才真正努力回到圣地。

在著作中,史威登堡主要是从属天的含义解释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约瑟的故事。在这个层面上,它讲述了主从婴儿期发展到成年期的内在生命。但他也告诉我们,我们个人的发展是类似的,故也适用于我们。主从马利亚那里继承了人类所有的禀性,就像我们一样,并当试探临到祂身上时,一个接一个地处理它们。所以,主是我们的榜样。

以实玛利和以撒的时期之后是雅各和以扫的时期。在与主的关系上,雅各和以扫代表生命的自然层面——雅各代表真理,以扫代表良善——特别是我们开始在世上独立生活的时期。

在以亚伯拉罕为代表的幼年时期,我们经历并在潜意识中储存了天真和信靠的状态。在以实玛利和以撒为代表的青年时期,我们获得知识并发展了理性,起初是非常外在和肤浅的,后来变得更深入,对价值有了更真实的感知。当我们年岁渐长,开始“过自己的生活”时,我们首先必然会关注自己在世上的成就。可以说,我们背弃了圣地,投身于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中。这就是雅各在哈兰寄居的生活。

但哈兰不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头脑中总是浮现出起初的愿景,我们迟早会对“实际”生活的束缚感到不满,转而面对家园。像雅各一样,我们的旅行进展缓慢,一开始受到旧观念的牵制,还受到羊群和牛群的阻碍,这些都是我们在哈兰辛苦得来的财富。最后,我们抵达了故乡的边界。但在真正进入之前,雅各必须与以扫和好。属天的生活在于意愿与悟性结合在主的服事中。接下来便是我们今天的章节。

我们记得,当雅各逃离以扫的时候,他在伯特利得了第一个激励的异象。他梦见一个梯子。他许愿说,主若看顾他,领他平平安安地回家,他就必服事祂。现在,主已履行祂的约。雅各得享亨通,带着许多财物回来,要在自己的家乡安居乐业。于是他回到伯特利,在那里筑了一座坛,叫他全家舍弃偶像,洁净自己,更换衣裳。这描绘我们若试图过属天的生活,就应该努力改变所有世俗的情感、思维和行为方式,使我们不会因分心而误入歧途。他们把偶像和“耳朵上的环子”交给雅各。这似乎是一个奇怪的补充,除非我们知道耳朵代表顺从,耳环代表顺从的喜悦。所以,这是描绘他们愿意不再听从和遵照私欲的指令行事。雅各在去伯特利之前,把所有这些东西都埋在示剑的橡树底下。史威登堡告诉我们,把东西埋在橡树底下描绘永远将它舍弃。雅各在示剑停留,代表他进入一个平安的状态。只要我们的头脑在服事谁的问题上有分歧,我们就不能进入这个状态。“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马太福音6:24,玛门是财利的意思)

雅各到了伯特利,在那里筑坛。经上记着说,利百加的奶母底波拉死了,就葬在伯特利下边橡树底下。这似乎是一个完全不相关的事件。在字面上,我们找不到任何理由,利百加的奶母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雅各的故事中。但她在这一点上的死亡和埋葬描绘我们舍弃了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遗传的恶。你还记得,当亚伯拉罕的仆人把利百加带回来作以撒妻子的时候,底波拉和她一起从哈兰过来了。这是主的命定,使我们的恶从来不至于突然或猛烈地与我们分离,而是允许它继续存在,直到我们自己看见并弃绝它。福音书中麦子与稗子的比喻说了同样的教训。

便雅悯出生在伯利恒,因为他代表我们在自然层面上可以实践的最高类型的良善。这在我们回到圣地之前是不可能产生的,尽管约瑟(代表引向这种良善的真理)在我们达到目标之前可以被看到。拉结的死,和撒拉的死一样,代表一个阶段的结束,即当我们进入新的兴趣时,适合于那个阶段的情感就消失在我们经历的背景中了。

在我们从婴儿期发展到成年期的这出戏剧中,以撒的死是最后的一幕。从创世记49:31中我们得知,以撒和利百加都被葬在麦比拉洞里,雅各和利亚也被葬在那里。这表明,虽然拉结是雅各的初恋,也是他的理想,但实际上,利亚(对外在真理的情感)才是他合适的妻子。以撒的死并不表示我们在这个阶段放弃了属灵的理性,而是说这种能力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雅各已进入亚伯拉罕和以撒所拥有的品质中。一个真正良善的外在生活既有亚伯拉罕的天真和信靠,也有以撒对属灵价值的理性的理解。

成年班

相比第35章的故事,大多数成年班的学生会对雅各的其他故事更加熟悉。所以,老师应立即开始讲授本课,只顺便说说雅各的早期生活。请他们特别注意雅各将神像和耳环葬在示剑,将底波拉葬在伯特利,将拉结葬在伯利恒。这三次埋葬,再加上以撒的埋葬和雅各最后享受当家做主的权利,构成了很好的讨论材料,特别是关系到现在的流行趋势,即人们把外在的善行当作宗教的首要事务。

雅各的故事对于我们思考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雅各和以扫代表了生命的自然层面:雅各代表该层面的真理,以扫代表该层面的良善。今天的教会非常重视外在的善行,我们也知道这些事都应该去做。但是,如果善行是真正的善行,它们必须产生于心中对主的爱和头脑中对主的本质和旨意的理解,而不是宗教的这些内在品质的替代品。那些爱主和邻居,并想到自己的缺点和主的怜悯的人,认为他们行外在的良善是理所当然的,并不夸夸其谈。

雅各和以扫起初是对手,甚至是敌人。属肉体的良善渴望表现自己,没有耐心接受教导。属肉体的悟性自满自足,在提高自己的方法上不太谨慎。以扫是一个“多毛”的人,雅各是一个“光滑”的人。头发代表生命中最外在的部分。雅各长期在哈兰寄居是必要的,好叫他明白家的真正价值和与兄弟和好的必要性。因此,年轻人自信地出去闯荡,可能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意识到,生命的目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成功,他需要回去,重新找回他在童年时期的良善状态和属灵原则。

史威登堡主要从属天的含义解释雅各的故事,在这层含义上,它描述了主荣耀其自然层面的过程。但他也谨慎地指出,主得荣耀的次序与人得重生的次序是一样的。我们记得,雅各在与天使摔跤之后被改名为以色列(创世记32:28),今天的章节复述了这一情节。在属天的含义上,这一变化标志着主得荣耀的过程完成了又一个步骤。雅各代表主外在的自然层面,以色列代表祂内在的自然层面。这就是为什么这两个名字经常在圣经故事中被使用,有时甚至出现在同一节经文中。雅各代表当时仅仅作为一个教会代表的教会,以色列则代表由古希伯来仪式所代表的真正内在的教会。这些名字是不能互换的,它们在圣言被使用,从来都不是没有明确目的的。

雅各在哈兰所生的儿子描绘我们每个人在世界生活中“发现自己”时所发展的能力,约瑟代表最后发展起来的接受和理解真正的属灵真理的能力。正是在约瑟出生后,雅各决定返回迦南。但是,代表与真正的真理适合之良善的便雅悯,要到雅各返回,与以扫和好,在伯特利进行敬拜之后才出生。

这一章提到了四个非常熟悉的地方:示剑、伯特利、伯利恒和希伯仑。

人们向雅各交出的外邦的神像和耳环被埋在“示剑那里的橡树底下”。外邦的神像和耳环代表头脑中的虚妄和生活中实际的虚妄,埋在橡树下代表永远舍弃。这是在示剑完成的,因为示剑是亚伯兰在圣地停留的第一站,代表“第一道光,也就是内在的真理”。在真正敬拜主之前,我们必须愿意抛弃一切与主的智慧和爱相冲突的错误观念和不良习惯。

然后,雅各继续来到伯特利。雅各的归途和多年前亚伯拉罕离开吾珥进入圣地的路线一样,首先在示剑停留,然后在伯特利停留,最后在希伯仑停留,并在所到之处建造祭坛。这自然是描绘一步一步地向天真和信靠的神圣状态迈进。亚伯拉罕的旅程是像孩子一样跟随主。雅各的旅程更成熟,尽管是更属世或自然层面的顺从。亚伯拉罕是在无知和偶像崇拜中被带入这种状态。雅各是因自己的罪过,在经历了长期的流浪以后回到这种状态。主告诉我们:“你们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天国。”当雅各回到伯特利,即“神的殿”时,主再次向他显现,重申了他对亚伯拉罕和以撒的应许。

利百加的奶母底波拉在伯特利死了,这表示当新的情感发展起来时,以前的情感就消失了。底波拉代表从母亲遗传而来的恶。遗传的恶存在于我们童年时期所有行为的背后。我们做事主要是为了自己。虽然孩子们受父母的教育,也被主藉着天使引导,但遗传的恶存在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内。不过,如果他们的行为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遗传的恶就不会成为实际的恶。这是婴儿时期的天真。婴儿的天真和智慧的天真之间的区别是,对于前者,“婴儿的天真在外,遗传的恶在内”,而对于后者,“智慧的天真在内,实际的和遗传的恶在外”(属天的奥秘4563)。净化了虚假和邪恶的自然层面,已进入一个新的状态。伯特利,“神的殿”,即代表自然层面的这个新状态,因为真理居住的殿便是良善。雅各在伯特利筑坛,代表自然的头脑敬拜主。

今天的课标记了伯利恒在圣经故事中的首次出现。便雅悯的诞生和拉结的死亡是与之相关的第一个事件。伯利恒靠近后来分配给便雅悯和犹大支派的两个逃城的边界。作为便雅悯的诞生地,以及后来大卫并再后来主的诞生地,它标志着巨大变化的开始。在属天的含义上,拉结在伯利恒附近死去,描绘主驱逐了一切属于遗传和人性的对内在真理的情感。在来自母亲的人性情感中,是自我和世界的荣耀。行善是为了自我的缘故。主感受到了这种试探,将它丢弃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自己心里的这种恶,并在主的帮助下努力克服它。

以撒死在希伯仑,他的儿子以扫和雅各将他葬在麦比拉洞里(见创世记49:29-32)。雅各成了一家之主。我们记住这样一个事实是有帮助的:在三位族长中,亚伯拉罕描绘属天的层面,以撒描绘属灵的层面,雅各描绘自然的层面,即我们从婴儿期到青年期再到成年期所经历的层面。当我们开始认为自己“长大了”时,我们处于雅各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自然和世俗的事物是最有趣的,占据了我们的时间和思想。我们涉足许多感兴趣的领域,就像雅各的十二个儿子领导他们的家族,最终划分了土地一样。我们仍然保留了婴儿时期和儿童时期的状态,也保留了由约瑟和便雅悯所代表的更深的情感,将我们与属灵的和属天的事物联系起来。早期的状态仍然在我们里面,影响我们所做的一切。因此,创世记早期章节中提到的地方在整个圣经故事中一再出现。

著作引文

《属天的奥秘》4563:“众所周知,人从父母那里获得了恶,这种恶被称为遗传的恶。因此,他生来就有这种恶,但直到他长大成人,根据他的理解和基于理解的意愿行事时,这种恶才会显现。在此期间,特别是在幼儿时期,它是隐藏的。由于主的怜悯,没有人会因为遗传的恶受到责备,只会因为自己所作的恶受到责备。在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意愿行事之前,遗传的恶不会成为实际的恶。因此,幼儿被主藉着幼儿和天使引导,显出天真的状态,但遗传的恶仍然隐藏在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中。遗传的恶为他们提供营养,就像奶母一样,直到他们凭自己作判断的时候。这时,如果他们正在重生,他们就会被主带入新的婴儿状态,最终进入属天的智慧,从而进入真正的婴儿状态,也就是天真的状态。因为真正的婴儿或天真的状态居于智慧之中。不同的是,婴儿的天真在外,遗传的恶在内,而智慧的天真在内,实际的和遗传的恶在外。”

本课问答

P. 雅各为什么离开家去哈兰? 惧怕他的哥哥。

P. 他在那里呆了多久? 二十年。

P. 他娶了哪两个妻子? 利亚和拉结。

P. 他在哈兰生了多少个儿子? 十一个。

P. 其中最小的是谁? 约瑟。

P. 他的第十二个儿子是在哪里出生的? 伯利恒附近。

P. 他叫什么名字? 便雅悯。

J. 当雅各从哈兰回来时,他为什么要去伯特利? 去敬拜神。

J. 在到达伯特利之前,他在什么地方停留? 示剑。

J. 他在示剑叫人们做了什么? 丢弃神像和耳环。

J. 谁被埋葬在伯特利? 底波拉。

P. 雅各在伯特利做了什么? 建造石坛。

J. 主在那里向他做了什么应许? 成为大国之父。

J. 雅各在哪里找到以撒? 希伯仑(幔利)。

J. 雅各和以扫把以撒葬在哪里? 麦比拉洞里。

I. 利百加的奶母代表什么? 遗传的自私。

S. 为什么在雅各的故事中,这时提到她的死亡和埋葬? 当我们想要回归属灵的生活时,必须摆脱自私的动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