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史公神学著作 《婚姻之爱》第六章 主与教会的婚姻及其对应关系

《婚姻之爱》第六章 主与教会的婚姻及其对应关系

116.此处之所以论述主与教会的婚姻及其对应关系,是因为若缺乏关于它的知识和理解,几乎没有人能意识到,就其源头而言,婚姻之爱是神圣,属灵和属天的,它出自主。诚然,在教会,有些人声称,婚姻和主与教会的婚姻有某种关系,却不了解这种关系的性质。所以,为了将这个主题呈现出来,以至于在某种理解之光中被看到,有必要详细论述构成主的教会之人所体验并在他们里面的神圣婚姻。此外,享有婚姻真爱的,正是这些人,而非其他人。不过,要解开这个秘密,须将本章分成以下若干节:

⑴在圣言中,主被称为新郎和丈夫,教会被称为新娘和妻子;主与教会的结合,并教会与主的相互结合被称为婚姻。

⑵主还被称为父,教会被称为母。

⑶为夫为父的主和为妻为母的教会所生育的后代全是属灵的,这就是圣言中众子众女、兄弟姐妹、女婿媳妇、以及其它关系术语的灵义。

⑷主与教会的婚姻所生育的属灵后代就是真理与良善。真理是理解、觉知和一切思维的源头;良善是爱、仁和一切情感的源头。

⑸人从由主发出并流入的良善与真理的婚姻获得真理,主将这真理与良善结合起来;主就这样在人里面形成教会。

⑹丈夫不代表主,妻子不代表教会,因为丈夫和妻子二者一起才能形成教会。

⑺因此,天使与世人的婚姻里并没有丈夫与主,以及妻子与教会的对应关系。

⑻但婚姻之爱、受精、生育、对幼儿的爱,以及发生在婚姻中并由婚姻引发的类似事件中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

⑼圣言是结合的媒介,因为它来自主,因而就是主。

⑽教会来自主,就在靠近祂并照祂诫命生活的人当中。

⑾婚姻之爱取决于人内教会的状态,因为它取决于其智慧的状态。

⑿由于教会来自主,故婚姻之爱也来自主。

现逐一解读上述要点。

117.⑴在圣言中,主被称为新郎和丈夫,教会被称为新娘和妻子;主与教会的结合,并教会与主的相互结合被称为婚姻。在圣言中,主被称为新郎和丈夫,教会被称为新娘和妻子,这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

娶新妇的就是新郎,新郎的朋友,就是那站着听他的,听见新郎的声音,新郎的朋友站着,听见新郎的声音就欢喜快乐。(约翰福音3:29)

施洗约翰这句话说的是主。

耶稣说,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时候,岂能叫陪伴之人禁食呢?但日子将到,新郎要离开他们,那日他们就要禁食了。(马太福音9:15;马可福音2:19,20;路加福音5:34,35)

我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就如新妇妆饰整齐,等候丈夫。(启示录21:2)

新耶路撒冷是指主的新教会(参看《揭秘启示录》880,881节)。

天使对约翰说:你来,我要将新妇,就是羔羊的妻,指示你。他将圣城耶路撒冷指示我。(启示录21:9,10)

羔羊的婚期到了,祂的妻子也自己预备好了,凡被请赴羔羊之婚筵的有福了!(启示录19:7,9)

五个童女预备好了在路上迎接新郎,同祂进去赴婚筵。(马太福音25:1-10)

新郎就是主,这一点从13节明显看出来,在那里,经上说:

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人子要来的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马太福音25:13)

此外还有先知书中的许多经文。

118.⑵主还被称为父,教会被称为母。主被称为父,这从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

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祂名称为奇妙、策士、神、永恒的父、和平的君!(以赛亚书9:6)

耶和华啊,你是我们的父,从万古以来,你名称为救赎主。(以赛亚63:16)

耶稣说:人看见我,就是看见那差我来的父。(约翰福音12:45)

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从今以后,你们认识他,并且已经看见祂。(约翰福音14:7)

腓力说:求主将父显给我们看。耶稣对他说: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你怎么说将父显给我们看呢?(约翰福音14:8,9)

耶稣说,我与父原为一。(约翰福音10:30)

凡父所有的,都是我的。(约翰福音16:15;17:10)

父在我里面,我在父里面。(约翰福音10:38;14:10,11,20)

《揭秘启示录》一书已充分说明,主与祂的父为一,就像灵魂与肉体为一;父神从天而降,取了人的样式,是为了赎回和拯救人类;其人的样式就是那称为被差到世上来的圣子。

119.教会被称为母,这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

耶和华说:你们要与你们的母亲大大争辩,她不是我的妻子,我也不是她的丈夫。(何西阿书2:2,5)

你正是你母亲的女儿,就是厌弃丈夫的母亲。(以西结书16:45)

我休你们的母亲,休书在哪里呢?(以赛亚书50:1)

你的母亲如栽于水旁的葡萄树,多结果子。(以西结书19:10)

上述经文中的“母亲”是指犹太教会。

耶稣伸出手指着门徒说:听了神之道而遵行的人,就是我的母亲,我的弟兄了。(路加福音8:21;马太福音12:48-50;马可福音3:33-35)

主的门徒表示教会。

站在耶稣十字架旁边的,有祂的母亲。耶稣见母亲和祂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祂母亲说,妇人,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那时起,那门徒就当自己的母亲接走了。(约翰福音19:25-27)

这段经文表示,主并不认马利亚为祂的母亲,而是认教会为祂的母亲。因此,主叫她“妇人”,称她是门徒的母亲。马利亚之所以被称为这门徒,也就是约翰的母亲,是因为约翰代表仁之善行方面的教会;这些才是其实际行为上的教会。这也是为何经上说那门徒就当自己的母亲接走了的原因。从《揭秘启示录》(5,6,790,798,879节)一书可以看出,彼得代表真理和信仰,雅各代表仁爱,约翰代表仁爱的行为;十二使徒一起代表教会的各个方面(233,790,903,915节)。

120.⑶为夫为父的主和为妻为母的教会所生育的后代全是属灵的,这就是圣言中众子众女、兄弟姐妹、女婿媳妇、以及其它关系术语的灵义。没有必要证明,主通过教会所生的并非其它后代,因为凭理性就能看出来,无需证明。事实上,一切良善与真理皆从主发出,而接受它们并将其付诸于用的,是教会。天上和教会的一切属灵事物皆关乎良善与真理。因此,就圣言的灵义而言,“众子和众女”表示各种真理与良善;“众子”表示在属灵人中孕育并在属世人中生出的各种真理,“众女”则表示在属灵人中孕育并在属世人中生出的各种良善。所以,在圣言中,被主重生的人就称为“神的儿子”、“天国之子”、“从祂生的”;主称祂的门徒为“儿子”。妇人所生、被提到神那里的“男孩”(启示录12:5)具有同样的含义(参看《揭秘启示录》543节)。正因“众女”表示教会的善行,所以圣言经常提到锡安、耶路撒冷、以色列和犹大的“女儿”。这些“女儿”不是指任何人的女儿,而是指对教会所拥有良善的情感(参看《揭秘启示录》612节)。此外,主还称属祂教会的人为“兄弟姐妹”(马太福音12:49;25:40;28:10;马可福音3:35;路加福音8:21)。

121.⑷主与教会的婚姻所生育的属灵后代就是真理与良善。真理是理解、觉知和一切思维的源头;良善是爱、仁和一切情感的源头。主通过教会所生的属灵后代就是真理与良善,这是因为主是良善本身和真理本身,这些在祂里面不是二,而是一。除了在主里面并且就是主之物外,没有什么东西从主发出。在“良善与真理的婚姻”那一章已说明,良善与真理的婚姻从主发出,流入人内,并照属教会之人的心智状态和生活方式被接受。人凭真理拥有理解、觉知和一切思维,凭良善拥有爱、仁和一切情感。这是因为人里面的一切皆关乎真理与良善。而且,人由两种官能构成,即意愿和理解;意愿是接受良善的器皿,理解是接受真理的器皿。爱、仁、情感属于意愿;理解、觉知、思维属于理解;这一点无需论证之光,因为理解本身就能光照这种说法。

122.⑸人从由主发出并流入的良善与真理的婚姻获得真理,主将这真理与良善结合起来;主就这样在人里面形成教会。人从作为一体由主发出的良善与真理获得真理,这是因为他将其当成自己的来接受,并当成自己的归给自己。他貌似凭自己思考真理,同样貌似凭自己出于真理说话。事实的确如此,因为真理就在理解之光中,故而人能看到它。人在看到自己或自己心智里面的事物时,并不知道它从何而来,因为他没法像看到进入肉眼视觉的事物那样看到它的流入,故以为它原本就在自己里面。这种表象是神赐给人的天赋,以使他能成为一个人,并有一个相互结合。另外一个原因是,人生来就有认识、理解和变得智慧的本能,这种本能会接受赋予他知识、聪明和智慧的真理。由于女性通过男性的真理被造,且婚后会越来越形成为对它的爱,故可知,她也将丈夫的真理融入到自己里面,并将它与自己的良善结合起来。

123.主将良善附着并联结于人所获得的真理;原因在于人无法貌似凭自己取得良善,良善不为他所见。这是因为,良善不是光的产物,而是热的产物,热只能被感受到,而无法被看到。因此,人在其思维中看到真理时,鲜少反思从意愿之爱流入并赋予真理生命的良善。妻子也没有反思自己的良善,而是反思丈夫对她的倾向,这种倾向取决于丈夫的理解力朝向智慧的提升。妻子在丈夫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将她从主所得来的良善附着上去。真理由此变得显而易见,即:人从主获得真理,主照着此人对该真理的应用,因而照着他愿意智慧地思考,进而智慧地生活而将良善联结于该真理。

124.主就这样在人里面形成教会,因为此时他与主结合,从主接受良善,并貌似从自己接受真理。因此,人在主里面,主在他里面,如主在约翰福音(15:4,5)所说的。若将良善换成仁,将真理换成信,情况也一样,因为良善属于仁,真理属于信。

125.⑹丈夫不代表主,妻子不代表教会,因为丈夫和妻子二者一起才能形成教会。教会中有一个普遍说法,主是教会的头,所以丈夫是妻子的头。由此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丈夫代表主,妻子代表教会。主的确是教会的头,但包括男性和女性在内的人,尤其合在一起的丈夫和妻子,才是教会。在这种情况下,教会首先被植入男人,并通过男人被植入妻子;因为男人以其理解力接受真理,妻子则从这个男人接受它。不过,情况若反过来发生,就不符合正当次序。然而,这种情况有时也会发生,但仅发生在那些不热爱智慧,因而不属教会的男人,或那些像奴仆一样唯妻子马首是瞻的男人当中。对此,请参看前言(21节)。

126.⑺因此,天使与世人的婚姻里并没有丈夫与主,以及妻子与教会的对应关系。这一点从刚才所述可推知;不过,必须补充的是,表面上看,好像真理在教会起主导作用,因为从时间上说,它首先到来。正是由于这种表象使得教会的领袖看重属于真理的信,而不看重属于良善的仁。同样,学者看重属于理解的思维,而不看重属于意愿的情感。因此,仁爱之良善和意愿之情感的性质好像被葬于坟墓,有些人甚至如掩埋死人那样把土扬在它们上面,免得它们复活。殊不知,在教会起主导作用的,正是仁之良善。那些尚未因确认唯信构成教会,唯思维构成人而关闭从天堂通向理解力的途径之人,都能睁大双眼看到这一点。事实上,仁之良善来自主;而对人来说,信之真理则貌似来自他,这二者产生主与人并人与主的结合,这就是主说“我在他们里面,他们在我里面(约翰福音15:4,5)”的意思。由此明显可知,这结合就是教会。

127.⑻但婚姻之爱、受精、生育、对幼儿的爱,以及发生在婚姻中并由婚姻引发的类似事件中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这些问题对理解力来说太过深奥,以至于无法在它们上面投下一丝光明,除非首先了解对应关系。如果不揭示对应的概念,将其呈现在理解中,那么试图明白这一段所讲的内容是徒劳的,无论怎样解释它。至于属世事物与属灵事物之间如何存在一个对应关系,这在《揭秘启示录》,以及《属天的奥秘》中有详细论证,在《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圣经篇》中论证得更详细。本书(326节)的记事也有相关内容。若不了解这种对应关系,我只能说几句对理解力来说似乎很模糊的话,即:婚姻之爱对应于对真正真理的情感,及其贞洁、纯粹和神圣;受精对应于真理的能力;子女的生育对应于真理的生育;对子女的爱对应于对真理与良善的守卫。由于在人里面,真理看似他自己的,主将良善联结于它,故显而易见,这些对应关系就在外在人或属世人和内在人或属灵人之间。不过,这些问题将在下文的记事中进一步被投以光明。

128.⑼圣言是结合的媒介,因为它来自主,因而就是主。圣言是主与人,并人与主用来结合的媒介,这是因为就其本质而言,圣言是与神性良善结合的神性真理,并与神性真理结合的神性良善。就其属天和属灵意义而言,这种结合就存在于圣言的每一个细节中(参看《揭秘启示录》373,483,689,881节)。由此可知,圣言是良善与真理的完美婚姻;由于圣言来自主,来自主之物也就是祂自己,故可知,当人阅读圣言,从中汲取真理时,主会另外赋予他良善。事实上,人看不见影响他的各种良善,因为他出于自己的理解力阅读圣言,理解力只会从中汲取属于它自己的东西,也就是真理。主将良善联结于这些真理,对此,理解力出于被启示时所流入的快乐而有所感觉。不过,这种内在情形只发生在那些以变得智慧为目的来阅读圣言的人身上;而那些想要从圣言学习纯正真理,并用这些真理形成自己里面的教会之人就有变得智慧的目的。相反,那些阅读圣言只是为了博学的荣耀之人,以及那些以为仅是阅读或聆听圣言就能产生信仰,并有助于得救,由此阅读圣言之人,则不会从主获得任何良善。因为后者的目的是想凭圣言中丝毫不含真理的纯粹话语来拯救自己;而前者的目的是想因博学而出名,这种目的不会与任何属灵良善结合,仅仅与出于世俗荣耀的属世快乐结合。圣言因是结合的媒介,故被称为旧约和新约,约表示结合。

129.⑽教会来自主,就在靠近祂并照祂诫命生活的人当中。如今,没有人否认,教会是主的,因是主的,故来自主。教会就在那些靠近主的人当中,这是因为,在基督教界,主的教会建立在圣言的基础上;圣言不仅来自主,而且还以它就是主的方式来自祂。在圣言中,神性真理与神性良善结合,这也是主。这正是“道(圣言)与神同在,道就是神,是人生命的源头和光,道成了肉身”(约翰福音1:1-14)的意思。此外,教会在那些靠近主的人当中,这是因为它在那些信祂的人当中;这信就是:祂就是神,救主和救赎主,耶和华我们的义,是进入羊圈,即教会必经之门;祂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若不藉着祂,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父与祂为一;以及祂亲自所教导的其它事。我再重申一次,若不靠近主,没有人能信这些事,因为就像祂所教导的,祂是天地之神。还有谁当被靠近?还有谁能被靠近?祂与那些照其诫命生活的人同在,因为结合只在这类人身上才有可能。祂说: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我也要爱他,与他同住。不爱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道。(约翰福音14:21-24)

爱就是结合,与主结合构成教会。

130.⑾婚姻之爱取决于人内教会的状态,因为它取决于其智慧的状态。我在前面多次说到,并且将来还会多次提及,婚姻之爱取决于人所拥有智慧的状态。所以,我在此说明何为智慧,以及它如何与教会构成一体。人拥有知识、聪明和智慧。知识属于认知,聪明属于理性,智慧属于生活。就其完整性而言,智慧同时属于认知、理性和生活。认知首先出现,理性通过认知形成,智慧则通过这二者形成。当人照着真理,也就是他的认知理性生活时,智慧便产生了。所以,智慧既属于理性,同时也属于生活。当它成为理性的智慧,并因此成为生活的智慧时,它正在变成智慧;当它变成生活的智慧,并因此变成理性的智慧时,它就是智慧。上古之人在世时只认生活的智慧,这就是古时那些被称为“智者”( wise men,sophi )之人的智慧。继上古之人之后的古人视理性的智慧为智慧,他们被称为“哲人”。但如今,许多人甚至将知识也称为智慧,因为受过良好教育的学者,甚至连那些只是见多识广之人都被认为有智慧。智慧就这样从高峰跌入低谷。

有必要说说智慧在其起源、发展、因而完全状态上的性质。对人来说,属于教会的事物被称为属灵的,居于他的至内层;属于国家的事物被称为世俗的,占据它们之下的位置;属于知识、经验、技能的事物被称为属世的,构成它们止于其上的脚凳。属于教会的事物被称为属灵的,它们之所以在人的至内层有它们的居所,是因为它们与天堂结合,并经由天堂与主结合。事实上,对人来说,唯独这些事物从主经由天堂流入。属于国家的事物被称为世俗的,它们之所以占据属灵层之下的位置,是因为它们与世界结合,是这个世界的事物,也就是将世人联合起来,旨在能由他们形成稳定有序的社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属于知识、经验、技能的事物被称为属世的,它们之所以构成脚凳,是因为它们与身体的五种感觉紧密结合,可以说是属于心智的内在事物和属于灵魂的至内在事物止于其上的最外在的位置。

属于教会的事物被称为属灵的,居于至内层;居于至内层的事物构成头,而它们之下的事物被称为世俗的,构成身体;最外在的事物被称为属世的,构成脚,故显而易见,当这三者按适当次序排列时,人就处于完美的状态。这时,它们流入的次序也是一样的,即:构成头的事物流入身体,并经由身体流入脚。所以,属灵事物流入世俗事物,并经由世俗事物流入属世事物。由于属灵事物处于天堂之光,所以很明显,它们通过自己的光启示依次而来的事物,通过自己的热,也就是爱,赋予它们生机和活力。当这一切发生时,此人便获得智慧。

智慧既然属于生活,并因此属于理性,如前所述,那么问题来了,何为生活的智慧?简言之,这智慧就是:避恶,因为邪恶对灵魂有害,对国家有害,对身体有害;行善,因为良善对灵魂有益,对国家有益,对身体有益。这就是婚姻之爱与之结合的智慧所指的智慧,因为它通过避奸淫之恶如灵魂、国家和身体的瘟疫而与这智慧结合。由于该智慧源自属于教会的属灵事物,故可知,婚姻之爱取决于人内教会的状态,因为它取决于智慧的状态。这也就理解了前面数次提及的内容,即:人越变得属灵,就越享有真正的婚姻之爱。因为人正是藉着教会的属灵事物而变得属灵。有关婚姻之爱与之结合的智慧的详细内容,可见于下文(163-165节)。

131.⑿由于教会来自主,故婚姻之爱也来自主。这一点从前面所述可推知,故不再进一步论证。此外,天上的所有天使皆见证,真正的婚姻之爱来自主;他们还见证,这爱取决于他们智慧的状态,智慧的状态又取决于教会状态。这就是天上的天使所作的见证,这一点从各章节末尾的记事明显可知,这些事都是我在灵界的所见所闻。

132.对此,我补充两个记事。记事一:

有一次,我与两位天使交谈,一位来自东方天堂,一位来自南方天堂。他们发觉我在沉思有关婚姻之爱的智慧奥秘,就说:“难道你不知道我们的世界有关于智慧的竞技会?”“是的,至今不知”,我回答。“这样的竞技会有很多”,他们说,“参与者都是出于属灵的情感热爱真理之人。也就是说,他们热爱真理,是因为它们是真理,是通向智慧的途径。一有信号发出,他们就聚在一起讨论深奥的问题,并得出相应结论。”于是,他们牵着我的手说:“跟我们来,你必看到、听到。今天刚好有聚会的信号。”我被引领穿过一个平原,来到一座小山前。只见山脚有一条栽有棕榈树的林荫大道,一直通向山顶。我们沿着这条路攀上这座小山,在山顶看到一个小树林,其树木沿着升起的地势形成一种剧院。该剧院里面有一块铺有各色鹅卵石的平地,平地周围的椅子排成四方形,上面坐着智慧的热爱者。剧院中央有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一张密封的纸。

坐在椅子上的人邀请我们坐到空位上,但我回应说:“我只是被两位天使带来看一看、听一听,就不入坐了。”然后,这两位天使来到平地中间的桌子旁,当着在座者的面启开纸的封印,将写在纸上、即将被讨论并阐述的智慧奥秘读给会众。它们是由第三层天的天使写下来并放到桌子上的。奥秘有三个:第一,人既被造为神的形像和神的样式,那么该形像和样式分别是什么?第二,为何人生来没有任何爱的知识,而动物和鸟类,无论高级还是低级,生来就有其一切爱的知识?第三,生命树和善恶知识树,以及吃它们是什么意思?下面写着:‘将这三点合成一段陈述,写在一张新纸上,然后放到桌子上,我们必看得见。若陈述得有条有理,准确无误,你们每个人都将得到智慧的奖赏。”两位天使读完便离开了,升入自己的天堂。

然后,坐在椅子上的人开始讨论并阐述提交给他们的奥秘。他们按照北、西、南、东的座次轮流发言,首先讨论了第一个问题:人既被造为神的形像和神的样式,那么该形像和样式分别是什么?他们先是当众朗读了创世记中的经文: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神就照着自己形像造人,乃是照着神的形像造他。(创世记1:26,27)

当神造人的日子,是照着神的样式造的。(创世记5:1)

坐在北边的人首先发言,他们说:“神的形像和样式是由神吹入人里面的两个生命,就是意愿的生命和理解的生命。因为我们读到:

耶和华神将生气吹进亚当鼻孔里,这人就成了活的灵魂。(创世记2:7) ‘吹进鼻孔里’表示感觉到对良善的意愿和对真理的理解,因而生命的气息在他里面。由于生命是由神吹入他里面的,故神的形像和样式表示由他里面的智慧、爱、公义和判断力所产生的正气。”坐在西边的人同意这个观点,不过,他们补充了以下内容:“由神吹入亚当里面的这种正气状态不断被吹入亚当之后的每个人里面。但它在人内如在接受器皿中,人照着成为接受器皿的程度而成为神的形像和样式。”

按照顺序,坐在南边的第三组说:“神的形像和神的样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事物,但在人里面,它们自他被造时就结合在一起。我们凭某种内在之光看到,人能破坏神的形像,却不能破坏神的样式。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如同透过屏幕一样变得可见:亚当在失去神的形像后仍保有神的样式。因为他遭到诅咒后,我们读到:

看哪,那人已经像我们中间的一个,知道善恶。(创世记3:22)

后来,他被称为神的样式,不再被称为神的形像(创世记5:1)。不过,还是把这个问题留给我们坐在东边、享有更高光明的朋友,让他们说一说何为神的形像,何为神的样式。”

一阵静默过后,坐在东边的人起身,抬头仰望主,然后回到座位上,说:“神的形像是接受神的容器。由于神是爱本身和智慧本身,所以在人里面,神的形像就是从神那里接受爱和智慧的容器。而神的样式则是貌似爱和智慧在人里面,因而属于他自己的完美样式和完满表象。因为人只会感觉他凭自己去爱,凭自己有智慧,或凭自己意愿良善、理解真理;而事实上,丝毫不是凭他自己,而是靠着神。唯独神凭自己去爱,凭自己有智慧,因为神是爱本身和智慧本身。爱与智慧,或良善与真理在人里面,如同他自己的,正是这一样式或表象使人成为人,并使他能与神结合,从而活到永远。由此可知,人之为人,是由于这一事实:他能貌似完全凭自己意愿良善,理解真理,然而又能知道并相信,这是靠着神。照着人对这一点的认知和信仰,神将祂的形像安置在他里面。若人以为靠的是自己,而不是神,情况则不然。”

说到这里,热爱真理的激情感染他们,促使他们继续说:“若非感觉爱和智慧就是自己的,人怎会接受它,甚至还保留并繁殖它呢?若不赋予人某种相互结合,怎会有通过爱和智慧而与神的结合呢?结合若不是相互的,就不可能实现。这种相互结合乃是这样:人貌似凭自己爱神,在属神的事物上有智慧,然而又相信这是靠着神。此外,若不与永恒的神结合,人如何能活到永远呢?所以,若没有他里面这神的样式,人又如何成为人呢?”

听到这些话,全体一致赞同。他们说:“通过这次讨论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人是接受神的容器,神的容器就是神的形像;由于神是爱本身和智慧本身,故人是爱和智慧的容器;该容器照其接受程度而变成神的形像。人是神的样式,是由于以下事实:他在自己里面感觉他从神所接受的东西在他里面,如同他自己的;不过,只有承认他里面的爱和智慧,或良善和真理不是他自己的,因而并非来自他自己,而唯独在神里面,因而来自神,人才能凭该样式而成为神的形像。”

133.此后,他们着手讨论第二个问题:为何人生来没有任何爱的知识,而动物和鸟类,无论高级还是低级,生来就有其一切爱的知识?首先,他们通过各种观察资料确认这个问题是事实。如,他们发现,人生来没有任何知识,甚至连婚姻之爱的知识都没有。他们作了调查,并从研究人员那里获悉:婴儿凭本能甚至不知道如何靠近母亲的乳房,不得不靠母亲或保姆的帮助;它只知道如何吸吮,而这也是因它在母亲子宫里不断吸吮才学会的;后来,婴儿不知道如何走路;也不知道如何调节声音,让它形成人类所说的话;它甚至还不如动物,知道如何用声音表达爱的情感;而且,它也不像所有动物那样知道哪些食物适合自己,而是碰见什么抓什么,无论干不干净,都往嘴里送。研究人员报告说,若不接受教导,人连男女都分不清,根本不懂如何做爱;甚至少男少女若不是由别人告知,也不知道这一点,尽管他们接受了各种技能的训练。总之,人生来纯粹是肉体,好比一条虫子。若不从别人那里学习如何获得知识、聪明和智慧,他仍是属肉体的。

然后,他们又证实了这种说法:动物,无论高级还是低级,包括地上的走兽,空中的飞鸟,各种爬行动物,鱼类和昆虫,生来就知道其生命之爱的一切知识。例如,它们知道关乎饮食、居所、交配、繁殖、抚育后代的一切。他们通过从在世时的所见所闻所读回想起的奇妙例子证实了这一切(他们将我们的世界,也就是他们先前生活的世界称为尘世,尘世的动物不是代表性的,而是真实的)。充分证明了该问题的真实性之后,他们把注意力转向调查并找出解释和阐明这个奥秘的目的和原因。他们一致声称,这类事必出自神性智慧,以确保人是人,动物是动物。因此,人与生俱来的不完美变得完美,而动物与生俱来的完美则变得不完美。

134.然后,北边的人开始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声称,人生来没有任何知识,是为了他能接受各种知识。人若生来就有某种知识,就只能接受与生俱来的那种知识,无法再取得任何知识。他们用下面的比喻说明了这一点:“人刚生下来,好比没有播种过的土壤,但这土壤能接受各类种子,使之生长并结果。而动物好比早已播种过的土壤,这土壤满了青草和植被,除了已播入的种子外,不再接受其它种子。其它种子若播下,就会被窒息。正因如此,人需要很多年才能逐渐成熟,这段时期长到足以使他像土壤那样被耕种,可以说长出各样谷物、花木。而动物几年就长大,因为它不需要时间被耕种以产出任何事物,除了它与生俱来的东西外。”

西边的人接着发言说,人不像动物那样生来就有知识,但却有一种能力和倾向,即学习的能力和爱的倾向。人生来不但具有学习的能力,还具有理解并变得智慧的能力。而且,他生来还具有最完美的爱的倾向,不仅热爱自己和世俗的事物,还热爱神和天上的事物。所以,人因着父母的遗传而天生是一个器官,该器官起初仅凭外在感觉,而非内在感觉存活,以便他能逐渐变成人,先成为属世人,然后成为理性人,最终成为属灵人。若他生来就像动物那样具有各种知识和爱,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与生俱来的知识和情感会限制发展,而与生俱来的能力和倾向则对它没有任何限制。因此,人能在知识、聪明和智慧上变得越来越完美,直到永远。”

南边的人接着他们的话说:“任何人都不可能从自己获得任何知识,必须从别人获得,因为他没有天生的知识。人因无法从自己获得任何知识,故也无法获得任何爱;没有知识,就没有爱。知识和爱是不可分割的伴侣,就像意愿与理解,或情感与思维,甚或本质与形式那样无法分割。因此,随着人从别人那里获得知识,爱便依附于它,如同一个伴侣。能使自己依附的普世之爱就是对认识、理解和变得智慧的爱。这是唯独人类才有、动物却没有的爱,这爱是从神流入的。

“我们赞同我们西边同伴的观点,即:人生来没有任何爱,因而也没有任何知识;他生来只有爱的倾向,因而有接受知识的能力,但不是从他自己,而是从其他人接受,确切地说,是通过其他人接受。之所以说‘通过其他人’,是因为其他人也不是从自己,而是从神那里接受知识。我们也同意我们北边同伴的观点,即:人刚出生时就像没有播种过的土壤;不过,一切种子,无论好坏,都能被种植其中。对此,我们要补充的是,动物生来就具有属世之爱,因而具有与这些爱相对应的各种知识;然而,它们的知识却不能使它们认识、思考并理解任何事物,或由此变得智慧,只是单纯地被自己的爱通过其知识所引领,就跟盲人被导盲犬引领穿过街道差不多,因为它们的理解力是瞎的。确切地说,它们就像梦游者,做他们靠盲目的知识所行的,而理解力还在沉睡。”

最后发言的是坐在东边的人,他们说:“我们接受我们弟兄所提出的观点,即:人并非从他自己,而是从其他人并通过其他人获得知识,好叫他明白并承认,神是他所认识并理解的一切,以及他的一切智慧的源头。只有这样,人才能被主孕育、生出并创造出来,变成祂的形像和样式。因为人变成主的形像,凭的是承认并相信,他已经接受并继续接受的一切爱与仁之良善,以及智慧与信仰之真理皆来自主,而非来自他自己。他变成主的样式,凭的是感觉这些事物在他自己里面,仿佛出于他自己。他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并非生来就具有各种知识,而是要获得它们,他所获得的一切在他看来仿佛出于他自己。主赋予人这种意识,是为了让他能成为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动物,因为他凭貌似靠自己意愿、思考、热爱、认识、理解并变得智慧的事实来接受各种知识,将其升华为聪明,并通过运用它们而将其转化为智慧。主就这样与人结合,并且此人也与主结合。若主没有规定人生在完全无知的状态,这些事都不会发生。”

说完这些话,大家都想根据刚才的讨论得出一个结论,于是便作出如下声明:“人生来没有任何知识,是为了能获得各种知识,并发展为聪明,再通过聪明发展为智慧。同样,他生来没有任何爱,是为了能通过聪明地运用各种知识获得各种爱,通过爱邻获得对主的爱,从而与主结合,凭此结合成为一个完全人并活到永远。”

135.此后,他们拿起那张纸,宣读了第三个题目,即生命树和善恶知识树,以及吃它们是什么意思?他们一致要求坐在东边的人阐述这个奥秘,因为它需要更深刻的理解。而东边的人享有火焰般的光芒,即出于爱的智慧,也就是有这两棵树的伊甸园所指的智慧。于是,东边的人回应说:“我们会进行说明。不过,由于人无法从自己获得任何事物,所接受的一切皆来自主,所以我们会从主来说明,但仍貌似凭我们自己从自己来说明。”他们接着说:“树表示人,它的果实表示生命的良善。因此,生命树是指人靠神活着,或神住在人里面。由于爱与智慧,仁与信,或良善与真理构成人里面来自神的生命,所以生命树就表示这些事物,人凭它们享有永生。在启示录(2:7; 22:2, 14),被赐给人吃的生命树具有同样的含义。

善恶知识树表示相信凭自己而非神活着的人;因而表示相信人里面的爱与智慧,仁与信,或良善与真理属于他自己,而非神的人;之所以有如此的信仰,是因为,就一切样式和表象而言,他的所思所愿所言所行皆貌似出于他自己。人出于这种信仰确信,神已将祂自己植入他,或将自己的神性注入他,因此那蛇才说:

神知道,你们吃那树的果子之日,眼睛就开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创世记3:5)

吃这两棵树表示接受并变成自己的:吃生命树表示接受永生,吃善恶知识树表示接受地狱的刑罚。这也是为何亚当及其妻子,连同那蛇一起受到诅咒的原因。那蛇表示爱自己并以自我聪明为骄傲的魔鬼。这爱就是善恶知识树的主人,凡由于这爱而骄傲的人就是这种树。所以,那些以为亚当凭自己而有智慧和行善,并且这是他的初始状态的人,正在铸成大错。事实上,亚当自己就是因这种信仰而受诅的;因为这是吃善恶知识树所表示的。就是在此时,他从其初始状态堕落了;亚当正是由于这种初始状态才认为他有智慧并行善,凭的是神,根本不是他自己;因为这是吃生命树所表示的。当主在世时,唯有祂凭自己而有智慧,凭自己行善,因为自出生时神性本身就在祂里面,是祂的。所以,祂凭自己的能力成为救世主和救主。”

他们从这两方面得出以下结论:生命树、善恶知识树和吃它们表示:对人来说,生命就是拥有他里面的神,然后他便享有天堂和永生;而另一方面,对人来说,死亡则是被说服并确信,人里面的生命不是神,而是他自己;他由此招来地狱和永死,这就是诅咒。

136.此后,他们看了看天使留在桌子上的纸,见最下面写着:“将你们这三个结论合成一段陈述。”于是,他们将这三个结论合在一起,发现它们就在一个连贯的系列中。这个系列或这段陈述如下:“人被造是为了从神接受爱和智慧,然而,表面上却看似从他自己接受;这是为了让他去接受,从而被联结。这就是为何他生来没有任何爱或知识,甚至没有凭自己去爱和变得智慧的能力。因此,人若将一切爱之良善和一切智慧之真理归于神,就成了活人;但若将它们归于自己,就成了死人。”他们将这些话写在一张新纸上,放到桌子上。突然,天使出现在一道明亮的白光中,将这纸带往天堂。读完纸上的内容,在座的听到有声音从那里传来,一连三次重复道:“说得好!”紧接着,只见有一位天使仿佛飞来;他的脚上有两个翅膀,太阳穴有两个翅膀,手里拿着奖品,奖品是礼袍、帽子和月桂花冠。飞落后,他将乳白色的礼袍奖给坐在北边的人;将朱红色的礼袍奖给坐在西边的人;将帽子奖给坐在南边的人,帽子的帽沿饰有金片和珍珠,左侧的卷起处饰有花形钻石;将内有红宝石和蓝宝石的月桂花冠奖给坐在东边的人。装饰上这些奖品后,他们全都离开智慧的竞技会回家了。当他们要展示给妻子看时,却惊讶地发现,出来迎接他们的妻子也佩戴着他们从天上得来的装饰。

137.记事二:

我正默想婚姻之爱,忽然发现远处有两个赤身的小孩,手里拿着篮子,有斑鸠飞在他们周围。近前看时,他们或多或少有点赤身的样子,只是饰有得体的花环,头戴小花冠,胸前百合和蓝玫瑰花环从两肩垂到腰间;一条点缀着橄榄的小叶子织成的纽带将他们两人围住并联起来。然而,再近前看时,他们不再像小孩子,也没有赤身,却像两个风华正茂的人;身穿长袍和亮丝上衣,上面织有最漂亮的花朵图案。当他们站在我旁边时,一股春天般的温暖气息从天上透过他们散发出来,还带有花园或田野中的新鲜植被所发出的那种馨香。这是从天上来的一对夫妇,他们向我说话;由于我在思想刚才所看到的情景,他们便问:“你看到了什么?”

我告诉他们说,在我看来,一开始,他们就像赤身的小孩,后来像饰有花环的小孩,最后则像身穿绣花衣的成年人,并且这时,我忽然感觉有一股春天的气息及其快乐扑面而来。他们闻言开心地笑起来,说,一路上,他们觉得自己既不像小孩,也没有赤身、饰有花环,一直是现在这个样子。从远处看,他们的婚姻之爱就具有这种形像;赤身的小孩表现了这爱的纯真状态,花环表现了它的快乐,长袍和上衣上所绣的花也是。“你说当我们靠近时,一股春天般的温暖气息带着如从花园散发的怡人馨香扑面而来,我们会告诉你其中缘由。”

于是,他们说:“我们结婚已有数个世纪了,一直处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就像你现在看到的样子。我们最初的状态就像少女和少男刚刚步入婚姻时的状态;这时,我们以为这种状态就是我们生活的终极幸福。但我们从我们天堂的其他人那样听说,并且后来我们自己也发觉,我们的最初状态是一种未调和光的热之状态;而这热会随着丈夫在智慧上更加完美,妻子则热爱丈夫里面的智慧而逐渐得到调和;这一切通过并照着他们在相互帮助下各自为社群所提供的服务而实现;快乐则随着热和光,也就是智慧和对它的爱被调和而不断到来。

“当我们靠近时,之所以有春天般的温暖气息扑面而来,是因为在我们天堂,婚姻之爱和春天般的热行如一体;对我们来说,热就是爱,与热结合的光就是智慧;有益的服务则如同含有这二者在深处的气场。热和光若无含有它们的某种事物,算什么呢?同样,若不体现在有益的服务中,爱和智慧算什么呢?若不体现在有益的服务中,这二者缺乏一个婚姻的纽带,因为它们没有作用于其上的实际存在物。在天上,哪里有春天的热,哪里就有真正的婚姻之爱;婚姻之爱的存在是由于以下事实:春天只出现在热与光均等结合的地方,也就是说,只出现在热和光一样多的地方,反之亦然。我们还发现,由于热以光为乐,光反过来以热为乐,所以,爱以智慧为乐,智慧反过来以爱为乐。”

这位天使继续说:“我们在天上享有永恒的光明,从未经历过傍晚的阴影,更别说黑暗了。因为我们的太阳不像你们的那样升起、落下,而总在天顶(即头顶正上方的天球点)和地平线的中间保持固定不变,照你们的说法,就在45度仰角处。这就是为何我们的太阳所放射的热和光会创造永恒的春天,凡爱与智慧均等结合者,皆享有永恒的春天。通过热与光的永恒结合,我们的主只会寻求进一步的服务。这也是每逢春天你们的世界就万物复苏,并且鸟类和动物交配的原因。因为春天的热会打开它们的内层,甚至打开被称为其灵魂的至内层,并作用于它们,植入其婚配的倾向,促使其繁殖力通过不断努力产出功用的果实,也就是其种类的繁殖而获得快乐。

“不过,人类享有从主持续流入的春天般的热。因此,人类能在任何季节,哪怕是隆冬,享有婚姻的快乐。因为男人被造是为了从主接受光,也就是智慧,女人被造是为了从主接受热,也就是对其丈夫智慧的爱。这就是为何当我们靠近时,你会感觉春天般的温暖气息扑面而来,还带有如花园和田野中的新鲜植被所散发的那种馨香。”

说完这番话,男人向我伸出右手,领我到他们家,那里有几对夫妇,和他们一样风华正茂。他说:“现在看似少女的这些妻子在世时都是满脸皱纹的老太婆,而现在看似少年的丈夫则是年迈体衰的老太翁。他们都被主带回到花样年华,因为他们彼此恩爱,并出于宗教信仰避奸淫如弥天大罪。”他又说:“若不弃绝奸淫的可怕欢娱,没有人知道婚姻之爱的幸福快乐;若不从主获得智慧,没有人能弃绝这些欢娱;若不出于对服务的爱而履行服务,则没有人能从主获得智慧。”此外,我还参观了他们的家用器具,这些器具都具有天堂的形状,并且金光闪闪,仿佛因镶嵌的红宝石而燃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