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史公神学著作 《圣爱与圣智(2025)》六九、意志与心脏以及理智与肺之间的对应关系

《圣爱与圣智(2025)》六九、意志与心脏以及理智与肺之间的对应关系

六九、意志与心脏以及理智与肺之间的对应关系

371、意志与心脏以及理智与肺脏之间的对应关系。这将在下列系列中进行论证:

一、所有的心智活动都归属于意志和理智,而所有的身体功能都归属于心脏和肺。

二、意志和理智对应于心脏和肺,因此,整个心智与整个身体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三、意志对应于心脏。

四、理智对应于肺。

五、通过这种对应关系,可以揭示许多关于意志和理智的奥秘,同样也可以揭示关于爱与智慧的奥秘。

六、人的心智即为其灵,而灵即是人本身;身体是外在的工具,通过它,心智或灵在其世界中感知和行动。

七、人的灵与身体的结合是通过意志与心脏,以及理智与肺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的,而分离则由于这种对应关系的缺失而发生。

372、一、所有的心智活动都归属于意志和理智,而所有的身体功能都归属于心脏和肺。

所谓“心智”,是指意志和理智的总和,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所有的情感和思维。属于人的意志的是决定或驱动他的行为的事物,而属于他的理智的是他所思考和认知的事物。人类的所有思考显然来源于理智,因为人是通过理智进行思考的;然而,人的所有情感也来源于意志,这一点却鲜为人知。这是因为,当人们思考时,往往只关注思考的内容,而忽略了其中的情感,就像听人讲话时,人们通常只注意话语的内容,而不留意声音。但事实上,情感在思考中的作用,就如同声音在语言中的作用。通过讲话者的声音,可以洞察他的情感;而通过他的言语,则可以了解他的思维。

【2】情感之所以归属于意志,是因为一切情感都源自于爱,而爱的容器正是意志。这一点如前文所述。如果有人不了解情感属于意志,便会将情感与理智混为一谈,认为情感与思维是一体。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二者并非一体,而是协同运作。这种混淆可以从日常语言中看出,例如“我想这样做”实际上是“我愿意这样做”的意思。然而,情感与智力是不同的,这一点同样可以从日常语言中发现,例如“我愿意思考这件事”。当人们思考某件事时,意志的情感便融入了理智的思维之中,就如同声音融入语言一样,这一点在前文中已有提及。众所周知,身体的所有机能都与心脏和肺息息相关;但心脏和肺与意志和理智之间的对应关系却鲜为人知。因此,这一问题将在后续内容中进一步探讨。

373、意志和理智是爱与智慧的容器,因此它们是由最纯净的物质组织而成的有机形式。为了成为容器,它们必须具备这样的特性。虽然它们的组织形式无法用肉眼观察到,但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却可以发现它们的存在。比如,通过显微镜,人们可以观察到极其微小的昆虫,这些昆虫不仅具有感官和运动系统,还能够感知、行走和飞翔。更进一步,通过显微解剖学的研究,敏锐的科学家发现这些小昆虫也拥有大脑、心脏、肺管和内脏。尽管这些小昆虫肉眼不可见,其内部的小器官更是如此,但没有人会否认它们的每一个部分都被井然有序地组织起来。因此,作为爱与智慧的两个容器,即意志和理智,怎么可能不是有机形式呢?

【2】爱与智慧是从主而来的生命,如果没有实体的存在,它们又如何能够作用于非实体的主体呢?思维若无法附着,人又如何能够通过未附着的思维进行言说?大脑作为思维存在的场所,其内部是充满的,每一部分都被精密地组织起来。甚至这些有机形式在裸眼下也能够观察到,并且在大脑皮层的物质中清晰显现,作为意志和理智的容器,在其最初的形态中被视为小腺体。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上文第366节。同时,请避免从虚无的观念中思考这些问题,因为虚无意味着无物,而在无物中无法产生任何事物,也无法形成任何存在。关于虚无的观念,可以参考上文第82节。

374、二、意志和理智对应于心脏和肺,因此,整个心智与整个身体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这一观点是新的,因为过去人们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其原因在于对“灵性”和“自然”及其区别的无知,因此也不清楚何为对应关系。实际上,对应关系是灵性事物与自然事物之间的连接,通过这种关系,它们得以结合。

虽然说这些概念过去未被了解,但实际上它们是可以被认识的。谁不知道情感和思维是灵性的,因此情感和思维的一切内容也是灵性的?又有谁不知道行动和言语是自然的,因此行动和言语的一切内容也是自然的?更进一步,谁不知道情感和思维(作为灵性的因素)促使人进行行动和言语表达?因此,从这些事实中,我们完全可以理解灵性与自然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如,思想驱使舌头发声,而情感与思维共同促使身体行动。这两者是独立的:我可以思考但不说话,也可以意愿但不采取行动。而且,众所周知,身体本身既不思考也不意愿,而是思维转化为言语,意愿转化为行动。这正是灵性与自然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体现。

【2】难道情感不会通过面部表现出来,并在面部形成它的形象吗?这一点是人所共知的。情感本质上是灵性的,而面部的变化(即表情)则是自然的。从这些现象中,谁不能推断出灵性与自然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并且,由此可以进一步推断出,心智的所有部分与身体的所有部分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

因为心智的一切活动都可以归结为情感和思维(即意志和理智),而身体的一切活动都可以归结到心脏和肺。因此,意志与心脏之间存在对应关系,而理智与肺之间则存在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揭示了心智与身体之间深刻的联系。

【3】人类之所以未能认识到这些真理,尽管它们是可以被理解的,是因为人类变得过于外在化,只愿意承认自然界的事物。这种倾向源于他们的爱之愉悦,也因此成为他们理智的愉悦。因此,将思想提升到超越自然、进入某种独立于自然的灵性领域,对他们来说是困难且不愉快的。

因此,他们只能从自然之爱及其愉悦中推断,认为灵性不过是更精细、更纯粹的自然,而所谓的“对应关系”只是一种通过连续性作用的影响。事实上,纯粹自然的人无法理解任何超越自然的事物;对他们而言,这些事物根本不存在,甚至被视为虚无。

【4】另一原因是,某些灵性的真理之所以未被认识,是因为基督教世界的教条使所有被称为灵性的事物远离了人类的视野。这是因为大公会议及其领导者们确立了一种教义,要求人们盲目相信神学内容,理由是这些内容超越了理性的理解。因此,人们往往将灵性的事物视为某种遥不可及的存在,就像飞鸟在高空飞翔,超出了视线范围。然而,灵性的真理其实更像一只天堂的鸟,它就在眼前飞舞,用美丽的翅膀轻触人的瞳孔,渴望被人看见。在这里,眼睛的视觉象征着理性的洞察力。

375、意志与理智与心脏及肺部的对应关系,不能仅仅通过理性推理加以确立,而是可以通过效果来验证。这一现象类似于事物的因果关系;这些因果关系虽然可以通过理性进行观察,但只有通过效果才能清晰地显现,因为原因隐藏在效果之中,并通过效果得以展现。心智并不会首先通过原因而确立自身。这种对应关系的效果将在后续内容中进一步阐述。

然而,为了避免有人对这种对应关系产生基于灵魂假设的错误观念,建议首先阅读前一章节中所论述的内容,例如:

363-364节:爱与智慧,因而意志与理智,构成人的生命本身。

365节:人类的生命在其本源中位于大脑,而在其派生中位于身体。

366节:生命的性质在其起源中是什么样的,它就会以同样的方式体现于整体及其每一个部分。

367节:生命通过这些原则(即起源)从每一个部分扩展到整体,并从整体扩展到每一个部分。

368节:爱是什么样,智慧就是什么样,因此人也是什么样。

376、为了验证意志与理智与心脏及肺部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引用天使在天堂中观察到的现象。他们通过一种奇妙而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流动,展现了类似心脏和肺部的循环运动,这种流动包含了所有内部结构,并且完全顺应天堂的整体节奏。因为天堂的形式来源于主的爱与智慧的流入,因此这些循环运动不仅表现了心脏与肺部的结合,还清晰地展示了它们与意志之爱和理智之智慧之间的对应关系。

这种对应关系和结合被天使称为“天堂的婚姻”,并进一步解释说,这种对应关系贯穿于整个身体以及每一个部分、器官和内脏,与心脏和肺部的功能保持一致。如果心脏和肺部无法发挥作用,或者身体的各部分无法履行其职能,那么就无法产生任何源自意志的生命运动,也无法感知任何源自理智的生命活动。

377、接下来将探讨心脏与肺部同意志和理智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构成了身体所有部分的基础,包括整体的肢体、感官器官以及内脏。由于自然界与灵界的对应关系在过去尚未被广泛认识,但这一主题已在两部著作中详细展示:一部是《天堂与地狱》,另一部是《创世记》和《出埃及记》中圣言的属灵意义,称为《天堂的奥秘》。因此,有必要在此说明这两部著作中关于对应关系的内容。

在《天堂与地狱》中,详细讨论了天堂的所有事物与人类一切事物的对应关系(87-102),以及天堂的所有事物与地球上一切事物的对应关系(103-115)。而在《天堂的奥秘》中,则具体阐述了以下内容:脸与其表情同心灵情感的对应关系(1568,2988,2989,3631,4796,4797,4800,5165,5168,5695,9306);身体在动作和行为上与理智和意志的对应关系(2988,3632,4215);感官总体上的对应关系(4318-4330);眼睛与视觉的对应关系(4403-4420);鼻子与嗅觉的对应关系(4624-4633);耳朵与听觉的对应关系(4652-4659);舌头与味觉的对应关系(4791-4805);手、臂、肩膀和脚的对应关系(4931-4952);腰部和生殖器官的对应关系(5050-5061);身体内部器官,特别是胃、胸腺、乳糜池和乳糜管、肠系膜的对应关系(5171-5180,5181);脾的对应关系(9698);腹膜、肾脏和膀胱的对应关系(5377-5390);肝脏及其肝管、胆管和胰管的对应关系(5183-5185);肠道的对应关系(5392-5395,5379);骨骼的对应关系(5560-5564);皮肤的对应关系(5552-5559);天堂与人类的对应关系(911,1900,1928,2996,2998,3624-3648,3741-3745,3884,4041,4279,4523,4524,4525,6013,6057,9279,9632)。

此外,讨论了自然界中三大领域的一切事物与灵界中显现的一切事物的对应关系(1632,1881,2758,2760-2763,2987-3002,3213-3226,3483,3624-3648,4044,4053,4116,4366,4939,5116,5377,5428,5477,8211,9280),并指出天堂中显现的一切事物都是对应关系(1521,1532,1619-1625,1807-1808,1971,1974,1977,1980-1981,2299,2601,3213-3226,3348,3350,3475,3485,3748,9481,9570,9576-9577)。关于圣言字义与其属灵意义的对应关系,《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圣经篇》一书中也有详细论述(5-26,27-65)。

378、三、意志对应于心脏。

意志与心脏的对应关系并不像意志在具体行为中的体现那样清晰,但可以通过意志在效果中的表现来加以理解。这种对应关系可以从以下事实中得知:所有与爱相关的情感都会引起心脏的变化,尤其是心脏运动(即搏动)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通过与心脏同步跳动的动脉脉搏感受到。心脏的变化和运动根据爱的情感而有所不同,其形式多种多样,例如脉搏的缓慢或快速、高或低、柔软或坚硬、均匀或不均匀等等。在不同的情境下,心脏的表现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喜悦与悲伤、内心平静与愤怒、无畏与恐惧、热性疾病与寒性疾病中,心脏的运动都各具特点。

【2】此外,由于心脏的运动(即收缩与舒张)会随各种爱的情感而变化,因此许多古人以及部分现代人将情感归因于心脏,并认为心脏是情感的住所。因此,在日常语言中,人们常用心脏来表达情感,例如心怯、开心、伤心、心软、硬心、勇敢的心、伟大的心、破碎的心、全心全意、铁石心肠;类似的,说某个人精心、细心、温心等;将心交付,专心致志,洗心革面,放在心上,心领神会,不入心,使人硬心,知心朋友;还有齐心、不齐心、痴心等许多与爱及其情感相关的词汇说法也源于此。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同样出现在圣言中,因为圣言是通过对应关系写成的。不论是说“爱”还是“意志”,它们的意义是相同的,因为意志是爱的容器,如前所述。

379、人类和所有动物都拥有体温(或生命之热),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但关于这种热量的起源却鲜有人知。许多人对此仅凭猜测进行解释,因此那些不了解自然界与灵界之间对应关系的人,将体温的起源归因于太阳的热量,有些人则认为是身体部分的活动导致了热量,还有些人将其归因于“生命”本身,但由于他们无法真正理解生命的本质,仅止步于表面的描述。然而,那些了解自然与灵性之间对应关系的人会明白,爱才是体温的真正起源。因为爱源于灵性的太阳(即主的居所),在那里主以“热”的形式存在,这种热也被天使感知为温暖。这种灵性的热,其本质就是爱,通过对应关系传递到心脏及其血液中,为其注入热量,同时赋予其生命力。

【2】人类的身体会随着爱及其强度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温度状态。例如,当人充满爱时,身体会感到温暖甚至炽热,而当爱减弱时,身体会变得迟钝甚至寒冷。这种现象非常明显,可以通过身体的热量感知到,也可以通过脸上的红润观察到;相反,当爱消失时,身体的寒冷和面部的苍白同样显而易见。因为爱是人类生命的核心,所以心脏成为生命活动的起点与终点;并且因为爱是生命的本质,而灵魂通过血液在身体中运作生命,因此在《圣经》中,血液被称为灵魂或生命(参考《创世记》9:4,《利未记》17:14)。关于“灵魂”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将在后续章节中详细探讨。

380、血液呈红色,也是因为心脏与血液同爱及其情感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灵界中,存在各种颜色;其中,红色和白色是基础色,其余颜色则源自它们及其对立面(如火焰般的褐色和黑色)的不同变化。红色在灵界中对应于爱,而白色对应于智慧。红色之所以对应于爱,是因为它源自灵性太阳的火焰般的热,而白色之所以对应于智慧,是因为它源自灵性太阳的光。由于心脏与爱的对应关系,血液必然呈现红色,并表明其起源。

因此,在那些以对主的爱为主导的天堂中,光是火焰般的,而那里的天使穿着紫红色的衣服;而在那些以智慧为主导的天堂中,光是洁白的,那里的天使穿着白色细麻布的衣服。

381、天堂分为两个王国,一个是“属天的王国”,另一个是“属灵的王国”。在属天的王国中,以对主的爱为主导;在属灵的王国中,以源自这种爱的智慧为主导。前者被称为“天堂的心脏”,后者被称为“天堂的肺”。整个天使的天堂在整体上象征一个人,并在主面前显现为一个完整的人。因此,心脏象征一个王国,肺象征另一个王国。在整个天堂中,普遍存在心脏和肺的运动,这种运动具体存在于每一个天使之中。这种共同的心脏和肺的运动完全来自于主,因为主是爱与智慧的唯一来源。在主所在的太阳中,这两种运动同时存在,并且扩展到整个天使的天堂以及整个宇宙。若想理解这一点,可以尝试抽象地思考空间,并认识到主的无所不在性,这样就能确认其真实性。

关于天堂分为属天的王国和属灵的王国,可参见《天堂与地狱》20-28节;关于整个天使的天堂在整体上象征一个人,可参见同书59-67节。

382、四、理智对应于肺。

这源于关于意志对应于心脏的论述。理智之所以对应于肺,是因为意志对应于心脏。在灵性之人,即他的心智中,有意志和理智两种主导力量;在属自然的人,即他的身体中,有心脏和肺两种主导力量。心智与身体的一切功能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因此,既然意志对应于心脏,理智自然就对应于肺。这一点可以通过观察自身的思维和语言活动得以验证。

【2】从思维来看,人的思考离不开肺部的呼吸配合。当人静默思考时,呼吸也随之变得平静;当深入思考时,呼吸会随之加深。人的肺部会根据思维的需要进行收缩和扩张,这种变化也受到情感流入的影响,无论是缓慢的、急促的、渴望的、温和的还是专注的。如果人完全屏住呼吸,他将无法继续思考,除非依赖气息中的呼吸,这种现象虽然不明显,但却真实存在。

【3】从言语来看,任何声音的发出都离不开肺的辅助作用。声音通过肺、气管和喉部产生,并被塑造成语音。语言的高低强弱取决于肺的膨胀程度和气流的开闭。当肺部膨胀时,声音可以被提升到喊叫的程度;当气流减弱时,声音也随之减弱。如果气道被阻塞,语言和思维都会随之中断。

383、理智对应于肺,因此思维与肺的呼吸密切相关。在《圣经》中,“灵魂”和“灵”常用来象征理智。例如,福音书中提到,要以全部的心和全部的灵魂地来爱主我们的上帝(《马太福音》22:35);经上还说上帝将赐一颗新的心和新的灵(《以西结书》36:26;《诗篇》51:12)。心脏象征意志中的爱,这一点在前文中已有论述,因此,“灵魂”和“灵”则象征理智中的智慧。

【2】通过神的灵,也就是圣灵,可以理解为神性的智慧和神性的真理,而正是通过这神性的真理,人类才得以被启迪。《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第50-51节对此有详细论述。因此,主向门徒吹气,并说:“受圣灵”(《约翰福音》20:22)。同样,耶和华上帝向亚当的鼻孔吹入生命的气息,使他成为有灵的活人(《创世记》2:7)。先知也曾说:“向风发预言,对风说:‘风啊,要从四方而来,吹在这些被杀的人身上,使他们活了”(《以西结书》37:9)。类似的描述在其它地方也有记载,因此主被称为“鼻中的灵”,同时也被称为“生命的气息”。

【3】呼吸通过鼻孔进行,因此鼻孔象征着感知能力。聪明的人被形容为“鼻子敏锐”,而不聪明的人则被称为“鼻子迟钝”。在希伯来语及某些其它语言中,“灵”和“风”是同一个词,这个词来源于呼吸。因此,当人死亡时,人们常说他“释放了灵魂”。基于此,人们认为“灵”是一种风或气态的存在,就像从肺部呼出的气息,也与灵魂相似。

【4】由此可见,以全部的心和全部的灵魂地来爱上帝,可以理解为用全部的爱和智慧去爱上帝。而“赐一个新的心和新的灵”则象征赐予新的意志和理智。“灵”在圣经中常象征理智,因此说比撒列被灵充满,就有智慧,有聪明,有知识(《出埃及记》31:3);约书亚被智慧的灵充满(《申命记》34:9);尼布甲尼撒王说但以理里头有美好的灵,有知识、聪明和智慧(《但以理书》5:11,12);在《以赛亚书》中说:“灵里犯错的必得明白”( 29:24);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

384、一切心智的事物归属于意志和理智,而一切身体的事物则归属于心脏和肺。因此,头部有两个大脑,它们之间的区分如同意志与理智之间的区别:小脑主要对应意志,大脑主要对应理智。同样,在身体中,心脏和肺也与其它部分明显区分开来,它们被横膈膜隔开,并被胸膜包裹,构成胸腔。在身体的其它部分中,意志和理智的结合体现为成对的结构,例如手臂与手、腿与脚、眼睛、鼻孔;在内部器官中则有肾脏、输尿管、睾丸。而那些不是成对的内脏,也被分为左右两部分,例如大脑分为两个半球,心脏分为两个心室,肺分为两个叶片。右侧的部分象征良善中的真理,左侧的部分象征真理中的良善;或者说,右侧对应从爱之良善中产生的智慧之真理,左侧对应从智慧之真理中产生的爱之良善。由于良善与真理的结合是相互的,通过这种结合它们成为一体,因此人体中的这些成对结构在功能、运动和感知上总是协调统一地作用。

385、五、通过这种对应关系,可以揭示许多关于意志和理智的奥秘,同样也可以揭示关于爱与智慧的奥秘。

在世间,人们几乎不清楚什么是意志,什么是爱,因为人无法像主动理解和思考那样,直接从自身去爱或从爱中意愿;同样,人也无法让心脏自行跳动,就像人可以自主控制肺部呼吸一样。然而,虽然人们对意志和爱知之甚少,却对心脏和肺有较多了解,因为心脏和肺是肉眼可见的,可以被观察,并且已经被解剖学家详细研究和描述;而意志和理智却无法显现在眼前,也无法被直接观察。因此,当人们了解到心脏和肺与意志和理智之间的对应关系,并通过这种对应关系共同作用时,就能够揭示许多平时难以理解的奥秘。

例如,关于意志与理智之间的结合,以及理智对意志的相互作用;或者说,关于爱与智慧之间的结合,以及智慧对爱的相互作用。此外,还包括爱如何分化为各种情感,这些情感之间的相互关联,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感知与思维,最终通过对应关系作用于身体的行为和感官。这些奥秘可以通过心脏与肺的结合,以及血液从心脏流入肺部的流动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来揭示,并进一步通过动脉流向身体的所有肢体、器官和内脏,从而得到验证和说明。

386、六、人的心智即为其灵,而灵即是人本身;身体是外在的工具,通过它,心智或灵在其世界中感知和行动。

对于那些认为灵是风,或者像以太般,是肺部呼出的气息的人来说,很难接受“灵是人”这样的观点。他们常常疑问:“灵既是灵,怎么可能是人?灵魂既是灵魂,怎么可能成为人?”类似的,他们也对上帝产生疑问,因为上帝被称为“灵”。这种对灵魂和灵的观念,主要来源于以下几点:第一,在某些语言中,“灵魂”与“风”是同一个词;第二,当人死亡时,人们常说交出或释放他的灵魂或灵;第三,当窒息或昏厥的人恢复时,生命似乎随着肺部的气或灵的恢复而回归。因为他们在这些情境下只能感知到风和气,于是便从肉眼和身体的感官出发,判断人在死后,灵魂和灵并非真正的人。

基于这种对灵魂和灵的物质性判断,衍生出了各种假说,并由此形成了一种信念:人必须等到最后审判日才会再次成为人,在此之前,他会停留在某个地方,等待与身体的重新结合。这一点在《最后的审判(续)》的第32-38节已有论述。因为人的心智就是他的灵,所以天使也被称为“心智”,他们同样是灵。

387、人的心智即是其灵,而灵即是人本身。这是因为,心智包括了人的意志和理智的一切,这些内容在大脑中作为核心存在,并通过身体的各部分表现出来。因此,心智实际上构成了人的全部生命。由于这种关系,心智(即意志和理智)能够完全支配身体的一切活动。例如,心智让耳朵倾听,让眼睛注视,让舌头和嘴唇说话,让手指和手执行任何渴望完成的动作,让双脚走向想去的地方。由此可见,身体不过是心智的工具,完全服从于心智的指挥。

如果没有心智的存在,身体就无法如此运作。假如认为身体仅仅因为心智的意愿而“自动”行动,那就等于将心智和身体分割为两个独立的实体——一个在上方下达命令,另一个在下方服从命令。然而,这种观点并不符合理性逻辑。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人的生命本质存在于大脑的核心部分,并通过神经系统扩展到身体的所有部分。正如之前提到的,生命的质量在大脑的起源处如何,在整个身体及其每个部分中便也是如此。此外,心智的所有活动都归结于意志和理智,而意志和理智则是主赋予的爱与智慧的容器。这两者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命本质。

388、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人的心智就是人本身。人的第一形式,也即人的本质形式,连同其所有整体和各个部分,都是通过神经从大脑的核心延续而来的,这一点在前文中已有论述。这种形式是人在死后所进入的状态,即被称为灵或天使的存在,其形态在人类的一切完美中仍然保持为人,只是此时成为了灵性的人。而物质形式,即在世间附加和覆盖的外在形式,本身并不具备人的本质形态,而是从灵性形式衍生出来,附加和覆盖其上,使人在自然界中能够行动。同时,这种物质形式也承担了携带由世间较纯物质构成的某种固定载体的功能,以此来维持和延续生命。

根据天使的智慧,人的心智无论在整体还是细节上,都始终倾向于保持人的形态,因为上帝本身就是人。

389、为了使人成为完整的人,无论是头部还是身体,任何部分都不能缺失。这些部分在完美的人类中都必须存在,因为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的整体形式。这种形式本质上是爱与智慧的体现,而爱与智慧本身则是神圣的。所有关于爱与智慧的界定都包含在这种形式中;在神人(Divine Human)之中,这些界定是无限的,但在人、天使和灵的形象中则是有限的。

如果人的存在中缺少任何部分,那么与爱和智慧相对应的某种界定也会随之缺失。而正是通过这些界定,主才能从人的本源到最终存在于人之中,并通过其圣爱与圣智为创造的世界提供各种功用。这种完整性不仅维系了人的形态,也体现了神性的秩序与目的。

390、七、人的灵与身体的结合是通过意志与心脏,以及理智与肺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的,而分离则由于这种对应关系的缺失而发生。

人们此前并不清楚,人的心智,即意志和理智,实际上就是灵,而灵正是人的本质;他们也不了解灵与身体一样具有脉搏和呼吸,因此无法认识到灵的脉搏和呼吸如何影响身体的脉搏和呼吸,并最终促成这些生理现象的发生。既然灵与身体一样拥有脉搏和呼吸,那么它们之间必然存在一种相互对应的关系。当这种对应关系消失时,灵与身体的结合也随之终止,这便是死亡的本质。

【2】死亡的发生是因为身体因疾病或意外进入一种无法与灵协调运作的状态,从而导致对应关系的丧失与结合的破裂。这种情况并不仅仅发生在呼吸停止时,而是在心脏的跳动也完全停止时才最终发生。因为只要心脏仍在跳动,爱及其生命的热量便依然存在,并能维持身体的生命。这一点可以从昏厥、窒息的状态以及胎儿在子宫中的生命现象中得到验证。总而言之,人的身体生命依赖于其脉搏和呼吸与灵的脉搏和呼吸之间的对应关系,而当这种对应关系消失时,身体的生命也随之终止,灵则离开身体,继续在灵界中生活。这种灵界的生活与其在自然界中的生活极为相似,甚至让人无法察觉自己已经离世。大多数人在离开身体两天后便进入灵界,我曾与一些人在此期间交谈过。

391、灵与世间的人一样,也享有脉搏和呼吸,这一事实需要通过与灵和天使的对话来确认。我曾获得与他们交谈的机会,并询问他们相关情况。他们表示,灵与世间的人一样是人,拥有一个灵性的身体,并且能够感受到胸中的心跳和手掌上的动脉搏动,与自然界中的人无异。我曾多次向许多灵验证这一点,他们的回答都一致。

【2】通过自身经验,我得知人的灵在其身体中也会呼吸。曾经,天使们引导我的呼吸,他们能够随意减弱甚至完全撤回我的呼吸,直到只剩下灵的呼吸,我当时能够清晰地感知到这种呼吸。这种体验与我在研究《天堂与地狱》第449节时探讨临终者状态的经历相似。

【3】多次,我被置于仅剩灵呼吸的状态,并感知到这种呼吸与天堂的普遍呼吸一致。我也曾多次在类似状态下与天使们同在,并被提升到天堂。在这种状态下,我的灵离开了身体,与他们进行对话,就像在世间生活时一样伴随着呼吸。

【4】通过这些以及其他生动的证据,我认识到,不仅人在身体中时灵会呼吸,而且在离开身体后灵仍然保持呼吸。这种灵的呼吸极其微弱,以至于人无法察觉,但它会流入身体的显性呼吸,就像原因流入结果,思维流入肺部,而肺部又通过其作用流入言语。这也表明,灵与身体的结合是通过心脏运动和肺部运动的对应关系实现的。

392、心脏和肺的两种运动之所以能够存在并持续,是因为整个天使天堂的整体与个体都处于这两种生命运动之中。这是因为主通过祂所在的太阳,并从太阳注入这些运动。那太阳由主推动这两种运动,而天堂与世界的一切通过太阳以紧密联系的形式彼此相依,就像一个从头到尾相连的整体作品。因为爱与智慧的生命来自主,而宇宙中的一切力量也源于生命,因此这些运动的起源只能来自主。根据对爱与智慧的不同接受程度,这些运动会表现出相应的变化。

393、关于这些运动的对应关系,后文将进一步详细说明。例如,与天堂同步呼吸的人,与地狱同步呼吸的人,其对应关系如何;以及那些与天堂交谈却与地狱思考的人,他们的对应关系又是怎样的。同时,还会探讨伪善者、谄媚者、伪装者及其他类型人群的对应关系。这些内容将逐一阐明,以揭示其内在规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