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史公神学著作 《天堂的奥秘(卷1)》创世记第一章概览

《天堂的奥秘(卷1)》创世记第一章概览

序言

1、圣经旧约包含天堂的奥秘,所有内容以及每一个细节都指向主、他的天堂、教会、信仰以其相关事物,人们难以仅从字面上理解。因为从字面或表面文本来看,人们通常只能看到与犹太教外在事物相关的内容。然而,旧约的内在含义遍布其中,却在外在事物中难以察觉,仅有极少数内容是主向使徒们揭示和解释的,例如:“祭祀”象征主;“迦南地”和“耶路撒冷”象征天堂,因此被称为“天上的迦南和耶路撒冷”;同样,“乐园”也有相似的象征意义。

2、尽管每一段、每一个细节,乃至每一个最微小的字母都象征并包含着属灵和属天的事物,但基督教界对此依然了解甚少,因此对旧约的重视不足。由此,他们应当认识到,鉴于圣经既是关于主,也是来自于主的,其内涵自然涵盖了有关天堂、教会与信仰的事物。否则,它就不配被称为主的话语,更不用说含有生命了。生命的源泉难道不正是与主——即生命之源的联系吗?因此,如果圣经的内涵不指向主,它就没有生命;如果圣经的文字不包含主或不指向主,那么它就不具神性。

3、若缺乏这样的生命,圣经的字面意义便呈现死寂。圣经的本质就好像一个人,正如在基督教界所认知的,人由外在形体和内在灵魂构成。若仅有外表而无内在灵魂,则如同无灵魂之躯,毫无生气。若内在灵魂充满生机,则为外表注入生命之源,此内在便是灵魂所在。同理,若对圣经的理解仅限于字面,那它就如同失去灵魂的躯体。

4、仅从字面意义理解时,难以察觉其内含的深层内容。例如,看创世记的字面意义,我们知道的不过是世界的创造和被称为“伊甸园”的地方,以及亚当,即第一个被创造的人。谁又会想到其中还有其它含义?然而,这些描述实际上蕴含着至今尚未揭示的深奥秘密,这一点从后续内容中可清晰看出。实际上,从内在意义来看,创世记第一章讲述的是人的“新造”或“重生”,特别指的是上古教会,其中每个字都蕴含代表性、象征意义及深层内容。

5、然而,除非得自主的启示,无人能真正知晓此事。凭借主的神性怜悯,我多年来不断地与诸灵和众天使互动,听他们对话并与之交流。因此,我得以听闻和目睹来生中的奇妙景象,这些奇景未曾为人所知,亦未曾进入人的想象。在此,我学习了各种灵的差异、死后灵魂的状态、不信者的地狱或可悲状态,以及天堂或信徒的幸福状态,尤其是有关整个天堂共识的信仰教义。蒙主怜悯,我将在后续章节中详述这些内容。

创世记第一章

经文

1起初,神创造天地。2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3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4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5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

6神说:“众水之间要有穹苍,将水和水分开。”7神就造出穹苍,将穹苍以下的水、穹苍以上的水分开了。事就这样成了。8神称穹苍为“天”。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二日。

9神说:“天下的水要聚在一处,使旱地露出来。”事就这样成了。10神称旱地为“地”,称水的聚处为“海”。神看着是好的。11神说:“地要发生青草和结种子的菜蔬,并结果子的树木,各从其类,果子都包着核。”事就这样成了。12于是地发生了青草和结种子的菜蔬,各从其类;并结果子的树木,各从其类;果子都包着核。神看着是好的。 13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三日。

14神说:“天上要有发光体,可以分昼夜,作记号,定节令、日子、年岁,15在天上的穹苍作发光体,光照在地上。”事就这样成了。16于是神造了两个大的发光体,较大的发光体管昼,较小的发光体管夜,又造众星,17就把这些光摆列在天上的穹苍,好光照在地上。18管理昼夜,分别明暗。神看着是好的。19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四日。

20神说:“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鸟飞在地面以上,在天上的穹苍之上。”21神就造出大鱼和水中所滋生各样有生命的动物,各从其类;又造出各样飞鸟,各从其类。神看着是好的。22神就赐福给这一切,说:“繁殖增多,充满海中的水;雀鸟也要多生在地上。” 23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五日。

24神说:“地要生出活物来,各从其类;牲畜、爬行动物、地上的野兽,各从其类。“事就这样成了。25于是神造地上的野兽,各从其类;和牲畜,各从其类;和地上一切爬行的动物,各从其类。神看着是好的。26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天空中的鸟、野兽,和全地,并地上爬行的一切爬物。”27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照着神的形像造了他;他造了他们,有男有女。28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天空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29神说:“看哪,我将遍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有果子的树赐给你们;结种子的树将成为你们的食物。30至于地上各样的野兽,和天空所有的飞鸟,和爬行在地上,有生命在它里头的一切,我把青草赐给它们作食物。”31神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六日。

概览

6、六天或六个时间段代表着一个人重生的六个连续的状态,总体上如下文所示。

7、第一个状态是从婴儿时期直至紧邻重生之前的那段时间,被称作“空虚”、“混沌”和“黑暗”。而主的怜悯是首先运行的,被描述为“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8、第二个状态是当一个人开始区分主的事物与人自我的事物时。在圣经中,属于主的被称为“余剩”,这主要指的是一个人从婴儿时期开始学习的信仰知识。这些知识被深藏起来,在进入这个状态之前不会显现。在如今,这个状态很少不伴随着试炼、不幸或痛苦而出现,因为这些情况使肉体和世俗事物——也就是属于自我的属性静止下来,仿佛它们死去了。这样,人的外在事物与内在事物就会被分开。对于人的内在,有主为这个时期和目的所保留的“余剩”。

9、第三个状态处于忏悔的状态。在此状态下,人出于他的内在,言语忠诚虔敬,行出一些善事,看似义行,但并无生命,因为他认为这是出于自己。这些被称为“青草”,接着是“结种子的菜蔬”,然后是“结果子的树木”。

10、第四个状态是人被爱所感动并因此得到启示。虽然之前曾虔诚地说话并做过善事,但那都是出于试炼和困境的状态,而不是出于爱和信仰。因此,这些如今在人的内心中被点燃,并被称为“两个大光体”。

11、第五个状态是,人因着信仰而言说并据此坚定自己的真理和良善。那时所产生的是有生命的,并被称为“海里的鱼和空中的鸟”。

12、第六个状态是,出于信并由此出于爱,说真理并行良善。因此由他而出的,被称为“活物”和“兽”。于是,他那时既基于信仰又基于爱来行事,因此成为一个属灵的人,被称为“形像”。信仰的知识和仁义的行为让他属灵的生活快乐,并靠它们维持这样的生活,这些被称为他的“食物”。肉体和感官的东西则让他自然层面的生活快乐,并靠它们维持这样的生活。由此引发争战,直到爱成为主导,变得属天。

13、经历重生者,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这种状态。如今大部分人只能达到第一个状态,有些人仅仅能达到第二个状态,有些人能够达到第三、第四、第五个状态,很少有人能够达到第六个,几乎没有人能够达到第七个状态。

目录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