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课程学习 圣经内义问答(问题33-36)

圣经内义问答(问题33-36)

答: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生命册”不是字面意义上的一本册子,上面记录着人的名字。根据这里的启示,”生命册”象征的是圣言本身,更深层地说,它象征神性真理。

当圣言说”名字记在生命册上”时,这个象征性的表达实际上是指一个人按照主在圣言中的诫命而生活,并且信靠主。换句话说,一个人的”名字在生命册上”意味着:

1. 他按照圣言的教导生活,遵行主的诫命

2. 他对主有真正的信心

3. 他的生命状态与神性真理相符合

这里特别指出,主就是圣言(Word,和合本有时译作“道”),主就是神性真理本身。正如约翰福音所说:”太初有道(Word),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以及”道成了肉身”。因此,当我们说按照”生命册”受审判时,实际上是说按照神性真理,也就是按照主本身受审判。

那么,如何确保自己的”名字在生命册上”呢?关键不在于某种外在的登记程序,而在于:

1. 认真学习和理解圣言的教导

2. 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主的诫命

3. 培养对主真诚的信仰和爱

4. 让神性真理成为我们生命的指导原则

所以,那位姊妹的关切是对的,但我们需要正确理解什么是”生命册”。它不是一个需要我们去”登记”的外在册子,而是要求我们让自己的生命与神性真理相符合,让主的话语真正活在我们心中和行为中。

回答: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创世记 4:15 的“记号”:

一、原文字义

1. 希伯来文原文:“记号”一词是 אוֹת (’ôt)。 该词在圣经中的用法很广:①记号/标记(创9:12-13,彩虹作为约的记号);②神迹(出4:8,摩西所行的奇迹称为“记号”);③证据或象征。

2. 在创4:15中,文本并没有说明这个“记号”到底是身体上的标记(如纹身、疤痕)还是外在的象征。语义上更强调:这是 耶和华亲自所立的保护标志,让人遇见该隐时不敢伤害他。

二、传统神学的理解

1. 犹太教拉比传统

《塔古姆》与《米德拉什》有不同的解释:

①有的说是某种身体上的印记或额上的字母。

②有的说是神让该隐长了一个特别的记号(甚至是动物的特征)来保护他。

③更多拉比强调它是神的保护,而不是具体的外形。

2. 教父与中世纪基督教解释

①奥古斯丁等人认为,这个记号不是可见的纹身或符号,而是 神的隐秘保护。

②部分神学家认为,这记号象征着“罪的可怕结果”,提醒人不要重复。

③改革宗传统(加尔文)则强调:这个记号不是外在的符号,而是 神对该隐的护佑,表明即便该隐受咒诅,仍在神的掌控之下。

3. 当代学者观点

许多旧约学者认为,创4:15中的“记号”是 神给予该隐的保护令状,目的是防止流血复仇链条的继续。重点不在“是什么”,而在“其作用”——保护该隐,彰显神的公义与怜悯并行。

三、圣经内义的解释

在圣经内义中,“记号”常被解释为属灵的象征意义:

1.“记号”的属灵含义:

记号代表 内在的属灵状态 被显明出来。不是外在物理的符号,而是指 某人的属灵状态被天使与灵界的人清楚看见。

2. 关于该隐的属灵意义

①“该隐”代表那些把信仰(知识、教义)置于爱之上的人。他们的信仰成了空洞的知识,而没有爱与仁慈作为根基。

②“记号”代表:他们虽然有错误的秩序(把真理置于爱之上),但仍被主保留,不至于立刻灭亡,以便未来仍有可能回转。

3. 七倍报应的意义

七在圣经的属灵意义是“完全”;“七倍的报应”代表这种属灵次序的扭曲一旦被破坏,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属灵后果;但神仍给“记号”,表示一种属灵的容忍与保护。

结论

①原文角度:“记号” (’ôt) 是神所立的象征或保护标志,并不一定是肉眼可见的符号。

②传统神学:强调神的保护与公义——防止报复,表示神仍掌管即便是罪人。

③圣经内义:这个记号是 属灵的标记,显明该隐(错误的信仰状态)的本质,同时也是神对人的保护与容忍,给予回转的机会。

答:关于其他宗教中的光、爱、真理和良善,我们需要理解一个重要原则:所有真正的光、爱、真理和良善都源自同一个源头——主。无论这些品质出现在哪里,它们本质上都来自主,因为主就是光本身、爱本身、真理本身和良善本身。

因此,当其他宗教中的人真诚地追求和实践这些品质时,他们实际上是在接受主的影响,即使他们可能不知道这个源头。关键在于:

天堂的准入条件

天堂的准入不是基于宗教标签,而是基于:

1.内在的品格 – 是否真正拥有爱与真理

2.生活方式 – 是否按照良善和真理生活

3.对神的承认 – 承认有一位至高的神(无论以何种形式)

关于”水和圣灵”的理解

“籍着水和圣灵生”有着深层的属灵含义:

-水 象征真理的洗礼,即接受和实践真理

-圣灵 象征来自主的生命,即爱与良善的重生

这种重生可以发生在任何真诚寻求神、追求良善和真理的人身上,不限于特定的宗教仪式。

天堂的层次

天堂确实有不同层次,这些层次反映了人们对主的认识程度和生命品质的差异:

-那些直接认识主并按其教导生活的人可能在更高层次

-那些通过其他途径但仍真诚追求良善和真理的人也有其相应位置

重要的是,主的慈悲是无限的,祂不会因为人们的出生环境或宗教背景而拒绝任何真诚寻求祂的人。关键在于内心的真诚和生活的品质,而不是外在的宗教形式。

答: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你的”频率”比喻很有洞察力:

关于”同频”的理解

你说得对,灵魂确实会根据其内在品质自然地被吸引到相应的属灵环境中。但这里有一个关键点需要理解:

地狱中的”同频”并不等于真正的快乐,原因如下:

地狱的本质特征

1. 内在冲突永远存在

– 地狱中的灵魂虽然都有相似的恶性倾向,但恶本身就是分裂和冲突的

– 他们可能暂时因共同的恶意而聚集,但最终会因为自私和争夺而互相伤害

– 恶的本质就是自我中心,这必然导致冲突

2. 缺乏真正的爱与和谐

– 地狱中的”快乐”只是暂时的刺激,不是持久的幸福

– 真正的快乐来自于爱与真理的结合,而地狱中缺乏这些

– 他们的”开心”更像是病态的兴奋,而非健康的喜悦

3. 内在空虚感

– 即使在”同类”中,地狱的灵魂仍然感受到深层的空虚

– 因为他们远离了生命的真正源头——主

– 这种空虚感是无法通过外在的”同伴关系”来填补的

与物质世界的对比

你提到物质世界中”一类人一起做坏事也开心”,这个观察很准确,但有重要区别:

物质世界中:

– 人们仍有改变的可能

– 良心仍可能被唤醒

– 外在环境可以掩盖内在冲突

灵性世界中:

– 人的内在本质完全显露

– 没有外在伪装的可能

– 内在的冲突和痛苦无法隐藏

结论

所以,虽然地狱中的灵魂确实是”同频”的,但这种同频建立在破坏性的基础上。他们可能会有某种扭曲的”满足感”,但这绝不是真正的快乐,而是一种病态的状态。

真正的快乐只能来自于与主的结合,来自于爱与真理的和谐。地狱中的灵魂虽然暂时避免了在天堂中的”不适应”,但他们失去的是永恒的真正幸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