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课程学习 圣经内义问答(问题29-问题31)

圣经内义问答(问题29-问题31)

答:晨祷不必拘泥于特定时间。祷告的本质不在于外在的时间安排,而在于内在的状态和动机。关键要点如下:

祷告的本质是内在状态:祷告,从本质上看待,是与神说话,并且是当时对祷告内容的某种内在洞察。这说明祷告的核心是内在的与神交通,而不是外在的时间框架。

真正的祷告是持续的生活方式:当一个人处于仁义的生命中时,他就是在持续地祷告,尽管不是用嘴,而是用心。因为那些属于爱的事物,在他的思想中持续存在。

这表明真正的祷告是一种生活状态,而不是局限于某个特定时段。

真正的敬拜不只在于祷告和外显的敬虔,而是体现在仁义的生活中。祷告只是这种生活的外在表达……一个人的祷告的真诚度反映了他的生活方式。

实际建议

因此,晨祷的时间应该:

适合个人的生活节奏:选择你能够专心、不被打扰的时间。

保持内在的真诚:重要的是带着真诚的心与主交通。

融入仁义生活:让祷告成为整个敬虔生活的自然表达。

5-6点的晨祷时间可能对某些人有益,但这不是必须的。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时间,能够真诚地与主交通,并让这种祷告的精神贯穿整天的生活。

答:旧约是神启示”将要成就什么”。旧约就像神的预告片,向我们展示神的计划是什么,包括救赎、恢复、新天新地的蓝图。它告诉我们弥赛亚将是什么样的,既是受苦的仆人,也是荣耀的君王。旧约预言了将要发生的事情:道成肉身、十字架、复活、审判等重大事件。以赛亚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它详细描绘了弥赛亚的画像和救赎的完整蓝图。

新约则显明神”如何成就预言”。新约是神计划的实现过程,告诉我们预言如何应验。耶稣的生平完美应验了旧约的每一个预言,救赎通过十字架和复活得以成就,教会通过圣灵降临和福音传播而建立。福音书详细记录了这些预言一一应验的具体过程,让我们看到神话语的绝对信实。

如今我们寻求”为什么这样安排”的深层原因。现在我们通过属灵的眼光寻求更深的内在意义,思考为什么神要这样安排救赎计划,这些历史事件的属灵意义是什么,以及如何将这些真理应用到我们的属灵生命中。

这三者形成有机的统一。就像一幅完整的图画,旧约画出轮廓,新约填充色彩,属灵理解揭示深意。您同时读以赛亚书和福音书的做法,正是在体验这种What(什么)与How(怎样)的对应关系。当您感受到神的旨意时,实际上是在领悟那个更深层的”Why”(为何),也就是神在您生命中的具体引导和意义。

这样读经,不仅能看到神话语的一致性,更能体验到神计划的完美和祂对我们每个人生命的深切关怀。

答:哈哈,我理解您的想法!但是让我从几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属灵真理不等于取消实际责任

虽然”十分之一”在属灵层面确实指的是内在的”余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完全忽视实际的奉献责任。

为什么还需要金钱奉献?

1. 外在表达内在实际

– 我们的金钱奉献是内在属灵奉献的外在表现

– 就像我们说”我爱你”需要用行动证明一样

2. 操练属灵品格

– 金钱奉献帮助我们操练不贪恋物质

– 训练我们优先考虑属灵事物

3. 支持神的工作

– 教会需要资源来运作

– 慈善事业需要资金来帮助有需要的人

新约的教导

新约圣经强调的是甘心乐意的奉献:

– “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哥林多后书9:7)

– 不是律法式的”必须十分之一”

– 而是出于爱心的自愿奉献

平衡的观点

所以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 ✅ 最重要的是献上我们内在的”余剩”(纯洁的心、爱、时间、才能)

– ✅ 金钱奉献是这种内在奉献的自然流露

– ❌ 不应该变成”既然不是指金钱,就完全不用奉献了”

实用建议

– 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感动来奉献

– 重点放在培养慷慨、不贪婪的品格

– 记住奉献的目的是爱神爱人,不是履行律法

总结:属灵真理让我们明白奉献的真正意义,但不是让我们逃避实际的爱心行动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