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天道》第十三章 重生

第十三章 重生 173# 那些不接受灵性生命的人,即那些不被主重生的人,不能进入天堂。主在约翰福音中教导说: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约翰福音》3:3) 174# 人从父母生来不是生在灵性生命中,而是生在自然生命中。灵性生命是爱上帝超过一切,并爱邻舍如同自己,这要按照主在…

《天道》第十二章 悔改和赦罪

第十二章 悔改和赦罪 159# 凡欲得救者,必须认罪悔改。 160# 认罪,就是认识恶,在自己身上看见恶,承认恶,定自己为有罪,并因此谴责自己。当这在神面前进行时,就是认罪。 161# 悔改,就是在如此认罪,并以谦卑的心祈求赦免之后,远离这些恶,并按照仁义和信仰的诫命过新的生活。 162# 那些只是…

《天道》第十一章 功德

第十一章 功德 150# 那些为了获得功德而行善的人,并不是出于对良善的爱而行善,而是出于对报酬的爱;因为想要获得功德的人就是想要得到回报的人。这样做的人,他们的快乐在于报酬并专注于报酬,而不在于良善本身;因此他们不是属灵的,而是属自然的。 151# 行真正的善,应当出于对良善的爱,因此是为了良善本…

《天道》第十章 自由

第十章 自由 141# 一切自由都来自于爱,因为人所爱的就是他自由去做的;因此,一切自由也来自于意志,因为人所爱的也是他所愿意的。由于爱与意志构成人的生命,自由因此也构成了人的生命。从这些可以看出,什么是自由:自由就是源于人的爱、意志以及由此而来的生命。因此,人从自由中所做的一切,在他看来都像是出自…

《天道》第九章 良心

第九章 良心 130# 良心在人内的形成,取决于他内心对自身宗教的接受程度。 131# 良心在人的教会中通过从圣言或从圣言中教义而来的信仰真理形成,这取决于这些真理在心中的接受程度。当一个人知道信仰的真理,并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它们,然后愿意并实践它们时,良心便在他里面形成。心中的接受即在意志中,因为人…

《天道》第八章 虔诚

第八章 虔诚 123# 许多人认为,属灵的生活或通向天堂的生活在于虔诚、外在的圣洁以及与世俗的隔绝。然而,如果虔诚没有仁义作为基础,外在的圣洁没有内在圣洁作为支撑,与世隔绝却不在世生活,这些都无法构成真正的属灵生活。真正的属灵生活是虔诚建立在仁义之上,外在的圣洁来源于内在的圣洁,与世隔绝的同时也在世…

《天道》第七章 信仰

第七章 信仰 108# 若不了解什么是仁义,无人能够明白信仰的本质。因为没有仁义,就没有信仰。仁义与信仰结合为一体,就如同良善与真理结合为一体。人所爱的,或人所珍视的,对他来说就是良善;而人所相信的,对他来说就是真理。因此,仁义与信仰的结合,与良善与真理的结合完全相同。关于这种结合的性质,可以从之前…

《天道》第六章 爱邻舍

第六章 爱邻舍 84# 首先要说明什么是邻舍,因为他就是应当被爱的对象,也是应当对其施行仁义的对象。如果不知道什么是邻舍,仁义就可能被不加区别地同样施行,对恶人如同对善人一样,这样仁义就不成为真正的仁义了。因为恶人会利用别人的善行来伤害邻舍,而善人则会行善。 85# 今天普遍的观点是,每个人都是同样…

《天道》第五章 爱自己和爱世界

第五章 爱自己和爱世界 65# 爱自己就是只为自己谋福利,而不为他人,除非是为了自己的缘故;甚至对教会、祖国、任何人类社会或同胞也是如此;并且只有当能从中获得名声、荣誉和荣耀时才为他们行善。如果在他为他们所做的善事中看不到这些,他就在心里说:“这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对我有什么好处?”于是…

《天道》第四章 关于爱的普遍原理

第四章 关于爱的普遍原理 54# 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他的爱,爱是什么样的,生命就是什么样的,甚至整个人就是什么样的。但是,起主导作用或统治作用的爱才是塑造人的根本。这个主导之爱有许多从属的爱,这些从属的爱都是它的派生。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但每一个都属于那个主导之爱,并与它构成一个王国。主导之爱就像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