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向内观察

三、向内观察

史威登堡告诉我们,真正明白我们的爱和动机是很重要的,因为除非我们诚实地省察自己的内心,否则就不可能有属灵成长。下面的系列思考题提出了对这个自我省察过程的领悟。

思考题11:真正认识罪

在基督教世界里的人,不可能没有罪的概念。基督教里的每个人从幼年开始就被教导什么是邪恶,从青年开始就被教导哪些邪恶是罪。。。构成罪的邪恶只是那些针对我们邻舍的邪恶,而针对邻舍的邪恶也是针对上帝的邪恶,这就是罪的含义。

然而,仅有罪的概念对我们来说毫无意义,除非我们省察自己生活中的行为,看看是否公开或隐秘地做过这样的事情。

在采取这个行动之前,关于罪的一切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概念。传道人关于罪的讲述只是一道声音,从我们的左耳朵进来,从右耳朵出去,然后就消失踪影。最终,它成了崇拜中的一个模糊想法和喃喃自语的行话。对许多人来说,它似乎只是一个想象与虚构而已。

然而,如果我们依据何为罪这一概念的光照来省察自己,发现自己身上有一些此类东西,并对自己说:“这样的邪恶是罪”,然后出于对永恒惩罚的恐惧而戒绝它,结果就会完全不同。这样我们的两耳就会开始接受教会中富有启发性和说服力的教导,将其铭记于心,从一个非基督徒转变成基督徒。(《真实的基督教》525)

核心理念

史威登堡在这里触及了两个重要观点。首先,罪不仅仅是违反了更高当局给我们设立的规则,它实际上是正在(或希望)伤害我们的邻舍,这里的 “邻舍”是指所有其他人。其次,除非我们把罪和自己的行为联系起来—除非我们意识到自己是罪人,因为我们做了伤害别人的事情—否则我们就不会真正理解什么是罪。

反思

在读到这段教导之前,你是如何定义罪的?史威登堡的定义与你的定义相比有何不同?他的观点是否改变了你对罪的看法?

根据史威登堡的定义,你是一个罪人吗?如果是的话,你对这种理念的直接反应是什么?

如果罪的含意指的是伤害他人,那该怎么办?

思考题12:两种危险的爱

长期以来,有两种爱在人类中根深蒂固:支配所有人的爱,和占有所有人财富的爱。如果对第一类的爱不加约束,它就会冲突急进,直到它想成为整个天堂的上帝。如果对第二种爱放开缰绳,它就会迫切贪求,甚至于想成为整个世界的主宰。所有其他形式的邪恶之爱都位于这两种爱之下,作为它们的帮凶。

这两种爱极难通过自我省察被发现。它们生存在我们内心深处,深深地隐藏自己。(《真实的基督教》533)

核心理念

在这里,史威登堡描述了两个强大的人类动机:权力和财富。这似乎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总结。但史威登堡还说,这些阴险的爱可以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蛊惑我们。

反思

依你看来,史威登堡为什么将这两种爱确认为最强大和最危险的?这符合你的经验吗?

你在别人身上看到这两种爱吗?它们是如何表现的?你认为大多数人都能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吗?

思考题13:装饰性信仰

相信圣经的教导或者教会的教义,却不遵循着去生活,这看上去似乎是信仰,一些人也相信他们这样就得救了。然而真相是无人单凭这种信仰得救,因为这是装饰性信仰,这里需要讲讲它的特性。

装饰性信仰指的是,人相信并热爱圣经和教会的神学,不是因为它是真理,也不是为了据之生活,而是为了利益和名誉,为了被认为有学问。结果,当人专注于这种信仰时,他的焦点不在主或天堂,而在自己和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有巨大野心和贪婪的人,比那些没有巨大野心和贪婪的人,更强烈地相信教会神学教导的真理。这是因为对他们来说,教会的神学不过是达到他们自己目的的手段。他们越渴望这些目的,就越热爱、越信奉这些手段。(《新耶路撒冷》116-117)

核心理念

虽然我们看不到他们的内心(可能他们也看不到),但史威登堡指出,许多人去教堂的动机是世俗的,而不是灵性的。他还观察到,怀有世俗动机的人实际上可能更爱教堂—如果去教堂能帮助他们实现其野心的话。

反思

哪些类型的人可能有史威登堡上面描述的那种装饰性信仰?他们可能会如何行事?这样的信仰有哪些表现或外在装饰?

许多人描述自己为属灵之人,而不是宗教人士,并规避宗教组织,因为那里有虚伪的东西。你认为这是正确的决定吗?

如果你去教堂或参加宗教活动,你为什么这样做?

思考题14:自爱的表现

只要我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中不考虑我们的邻舍,我们就陷入自爱之中。于是我们不关心公共福祉,更不用说主。我们只关注自己和我们的小圈子。这意味着,当我们为了自己和小圈子去做某事时,虽然实际上有利于公众和我们的邻舍,那却只是给人看的。

至于说“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小圈子 ”,我的意思是,当我们爱自己时,我们也爱那些属于自己的人,特别是我们的孩子和孙辈,以及我们通常认同的每个人,即那些“自己人”。爱他们也就是爱我们自己。这是因为我们觉得他们属于我们,并在他们身上看到我们。被我们称为“自己人”的,包括每一个赞美我们、尊重我们、崇拜我们的人。(《新耶路撒冷》66-67)

核心理念

我们常常认为爱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是无私的,但在这里史威登堡说,我们强烈认同我们所爱的人,关怀他们,其实就等于爱自己。

反思

想一想与你最亲近的人。你是否同意,做有利于他们的事情和做有利于自己的事情是一样的?相同之处是甚麽,不同之处在哪里?

是否有一些事情,你会为你的家人和朋友去做,却不会为其他人做?是哪些种类的事情呢?你如何划分界线?

可否根据你有怎样的朋友和家庭来判断你?如果你没有家庭,你的个人形象是否会改变(或者,如果你有家庭却没有任何亲密的家庭成员,你的个人形象是否会改变)?如果你有一个不同的朋友圈,你对自己的看法会不同吗?

思考题15:善行、积德与救赎

人们普遍认为,仁爱只不过是向穷人施舍,帮助有需要的人,照顾寡妇和孤儿,以及捐助建立、扩展安养院、医院、招待所、孤儿院,特别是教堂建筑。然而,这些行动有许多并非必然构成仁爱,而是与之无关的。

认为这类善行就是仁爱的人,难免相信他们因此积了功德。虽然他们可能公开宣称不希望自己的善行获得任何酬报,然而在内心深处却相信自己配得功德。这在身后是非常明显的。这样的人死后会列出他所行善事,并要求救赎作为回报。

于是对他们进行核查,以找出他们行为的起源以及这些行为的结果具有怎样的品性。根据他们行为的起源—无论是出于傲慢,出于对名声的渴望,还是希望被视为慷慨,抑或盼望赢得朋友,或出于某种单纯的世俗倾向,甚至出于虚伪—都要根据这起源来判断,因为起源的品性存在于行为之中。(《真实的基督教》425)

核心理念

我们习惯于认为善行毫无疑问就是良善。但在这里史威登堡说,如果我们帮助他人或做慈善捐款只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是好人,那麽我们可能确实在帮助他人,但是并没有帮助自己。

反思

你是否认识一些人,他们做志愿者或为慈善捐款,但他们的言行却显示出其动机是自私的?你是否认识另一些人,他们看起来出于真正的爱而行慈善捐赠以及做善事?捐赠者的动机如何影响赠品的格调以及受赠者的反应?

当你出于爱而为别人做一些慈善之事时,会有什么感觉?如果你曾出于自私的动机为别人做了一件好事,你能回忆起当时的状态吗?

如果一个人做善事的动机,混合着自私和无私的源由,你还会把它算作是一件善事吗?算或不算,为什么?

如果你出于自私去做善事,那还算是善事吗?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