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研究文集 《道路:耶稣基督的内在生命》第十一章 耶稣理性的丰盛

《道路:耶稣基督的内在生命》第十一章 耶稣理性的丰盛

第十一章 耶稣理性的丰盛

1、撒拉之死

创世纪第23章

撒拉年迈而死。

亚伯拉罕向赫人求一块迦南的坟地,他们就给他了。

撒拉被葬。

作为一个男孩的耶稣,在埃及以及后来在拿撒勒,都直接由祂的灵耶和华来教导。祂从圣经学习外在的知识,也经由祂的灵的内在知觉流学习。这种影响在诗篇第119篇中,表达在希伯来文字母“MEM”以下的内容:

“我何等爱慕你的律法,终日不住地思想。你的命令常存在我心里,使我比仇敌有智慧。我比我的师傅更通达,因我思想你的法度;我比年老的更明白,因我守了你的训词。我禁止我脚走一切的邪路,为要遵守你的话。我没有偏离你的典章,因为你教训了我。你的言语在我胸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我借着你的训词得以明白,所以我恨一切的假道。”(诗篇119:97-104)

创世纪第23章的故事是亚伯拉罕爱妻撒拉之死。对我们来说,这意味着悲伤的情感,但故事撒拉之死的属天之意却并不是悲剧。死亡在这里有不同的含义,就像对于永远快乐地活着的天使一样,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肉体死亡 (AC 2916)。在耶稣生命的这个内在故事中,撒拉之死代表了神圣理性的进一步提升和丰富 (AC 2904)。神性真理注入到耶稣的神圣理性里,增添了新效用和新权能。此时主的年龄还是一个男孩,但祂在灵性上已是完全的成人,祂感到的不是悲伤,而是祂内在的复活,获得新的拯救权能。

神圣理性在胜过毁灭性的试探后坚立起来。圣子本体活生生的存在于耶稣的内在思想和情感中。在这种状态下祂的重点是拯救人类。祂不由地展望未来,祂先是惋惜那攻击基督教会的负面态度,那里三位一体被分成了三位上帝;而后对新教会诞生和建立的前景感到喜悦,人们认识到,作为圣子的祂里面的三位一体是合一的 (见TCR 791)。

为要埋葬撒拉的尸首,亚伯拉罕求赫人给他一块坟地,当时他住在赫人的地界。虽然撒拉之死的内在故事并不是一场悲剧,但亚伯拉罕自己却感到极大的悲伤。赫人同情地应允了他的请求,希望能帮助他,减轻他的悲伤。以弗仑将他的坟地给了亚伯拉罕。

这个故事有多层次的意义。在内在的历史意义上,撒拉之死可以被看作是第一代基督教会终结的预言,这发生在所有的仁爱与信仰都消失的时候 (AC 2908)。耶稣在世上预见到这将发生,亚伯拉罕对撒拉之死的悲痛,描绘的是祂对基督教会之死的悲痛。这既是爱,也就是悲痛。主的爱是为了拯救人类,然而祂却预见到其灵性的死亡。我们无法明白如此的悲痛,但它用婚姻伴侣的尘世之死作为类比,是极度的悲伤。

在这一章(创世记23章)中,赫人的子孙代表了“那些建立了新的属灵教会之人”(AC 2913)。这些人向主敞开心扉,可以获得重生。这里的“坟墓”指的不是死亡,而是再造和重生 (AC 2916)。世上许多人都对重生,对从灵性死亡的状态中觉醒持开放态度。对天使来说,“我要埋葬我的死人”这句话与肉体的死亡无关。相反,它意味着主“将显现于他们所处的黑夜里并再次兴起”(AC 2917)。“埋葬”即再次兴起。

那些在心智中接受未来的“新教会”或对上帝的新理念的人,将以仁爱和开放的心接受主就在圣子里。以弗侖尤其象征了这一点。对于刚成年的耶稣来说,神圣理性已经初步建立,祂将被新教会接受,这使祂动容。这是祂道成肉身和荣耀的最终期待:随着将来人们的领悟和爱的传播,祂将越来越完全地被接纳,这将成为所有教会的荣耀。

重生是个一步一步地向主提升的过程。这个故事中关于赫人子孙的细节,显示了在未来的人群中这个逐渐再造的过程,他们接受并活出新教会的新的领悟和爱。他们展示了这些未来的人们将如何逐渐认识主,于是经历了包括积德在内的一系列的中间良善后,直到他们最终完全接受主,并从内心里将所有的良善和真理归于祂。这样的祈望也给主带来喜乐。撒拉被埋葬的麦比拉洞,在属世层面上有悲哀的含义;但内义上它说的是复活,是主在这个世上被重新认识。这里面有主在耶路撒冷坟墓的奇迹,复活日祂从那里复活,得了完全的荣耀。这是欢乐的复活。

2、爱和智慧在圣子内里的合一

利百加和以撒

创世纪24章

亚伯拉罕派他的仆人到美索不达米亚的拿鹤城,在亚伯拉罕家乡的家里为以撒娶妻。

仆人在耶和华的带领下寻见利百加,利百加是亚伯拉罕的侄女。

利百加答应随亚伯拉罕的仆人回来,以撒和利百加结婚了。

创世纪接着讲述了亚伯拉罕的愿望,就是从亚伯拉罕本族之地,给他儿子以撒娶一个妻子 (创世记24)。他委派他信任的仆人到他哥哥拿鹤的家里去,在那里为以撒找个妻子。仆人想知道,如果那个女孩不愿意来,他该怎么办。他应该带以撒去她那里结婚吗?

亚伯拉罕回答说不,他不能带以撒去那里。因为那领亚伯拉罕到迦南的上帝,必“差遣他的使者在你面前,从那里为我儿子以撒娶一个妻子”(创24:6,7)。

仆人是耶稣的自然层面,或祂接受外部知识的“日常”心性 (AC 3019)。这顺服于祂的神圣之爱,就像仆人执行他主人的命令一样。既然神圣的理性层次 (以撒)已经充分确立,它就必须与来自属世知识的和谐的真理相结合。耶稣希望经历我们人类经历的过程,即从我们之外学习知识,并将它与理性思维相结合,使之确实成为我们内在的真理。

从祂内在的爱 (亚伯拉罕),耶稣看到祂需要神圣的真理,即一个“妻子”,进入祂的理性层面,所有的真理必须始于对真理的情感 — 即导向真理的兴趣。这是耶稣现在必须寻找的情感。

但耶稣知道,祂绝不能无选择地用任何情感来将真理带到祂的神圣理性层面。亚伯拉罕告诉仆人不要从周围的迦南女子中选择。这象征着主的内在意识到,在祂有限的母性遗传中,祂仍然被不洁的情感所包围。祂知道祂必须去别处寻找 (AC 3024)。

在仆人面前的“天使”象征着“天命” (AC 3039)。“婚姻之爱”或真情实意的属灵婚姻之爱,在天堂天使和教会之人中,位于“各种爱之上” (CL 64)。这是丈夫和妻子两颗心从上帝接受的最高贵礼物。天命最重要的工作是保护和建立每个人的婚姻关系。耶和华差遣祂的使者,要引领这最深刻的爱,使之坚立直到永远。

每个人的婚姻之爱都起源于真理和爱的结合。当两个人都依照真理和爱生活时,一男一女就会被引导,开始发现彼此可能是自己的永恒伴侣。对于耶稣自己,真理与良善在祂的理性层面上的结合,成就了圣子从此兴起。这是我们对自己婚姻期盼的强有力起点 — 我们盼望永久幸福的婚姻。除非耶稣心性中利百加和以撒之间的这种结合真实发生,否则世人就没有得到婚姻之爱的指望。

亚伯拉罕的仆人被领到拿鹤城,来到那里的一口井旁。这描绘的是耶稣如何进入祂本身已经获得的,与教义或宗教原则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的象征就是拿鹤城 (AC 3052)。耶稣现在已经准备好,去学习与真正真理相关的教义原则,从而在理性层面上创建祂自己的 (AC 3013)。祂在等待一份合适的情感,一个能够展现自己的“女人”,带领祂的学习更加深入。耶稣寻求的对真理的这份情感,必须是“处女”,即远离谬误的天真与纯洁。

字面上的故事是,仆人祈求耶和华把以撒未来的妻子带领到井旁,给他水喝,然后再给他的骆驼水喝,从而使仆人认出她来。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确实发生了。利百加,一个俊美的处女,出来打水。当仆人向她求水喝的时候,她就给他水,又给他的骆驼喝水。他问她是谁,她回答说:“我是密迦与拿鹤之子彼土利的女儿”。那仆人就低头向耶和华下拜说: “耶和华我主亚伯拉罕的上帝是应当称颂的, … 耶和华领我,直走到我主人兄弟的家” (创世记24:24-27,摘选)。

“利百加”,美丽又纯洁,正是耶稣一直寻找的,对教义知识的天真情感或兴趣 (AC 3080)。祂任由这情感教导祂,启发祂,就像利百加给仆人和骆驼解渴一样。

我们年轻时被灌输一些教义的理念,如“上帝永远护佑我们。”在我们孩童的头脑中,这是美妙的想法,充实了我们的情感。后来当我们发展出了理性思维,我们可以找回与这些教义理念相关的天真,美好的情感。如果此时我们接纳它们,使它们“嫁给”属灵理性的思维,它们就会成为我们真正的真理。“上帝护佑我们”不再只是别人告诉我们的一个好消息,它有了实在的意义。我们在生活中见证它,从心底里相信它。它属于我们自己了,不一样了。就像在加拿的婚宴中水变成酒一样 (约翰福音2:9)。

耶稣也是如此。在祂属世的心性中,祂看见了对教义概念的纯洁又天真的爱。祂接纳了并把它嫁给祂的理性层面。于是它不再仅仅是一份情感,而将成为祂神圣理性层面的神性真理。利百加不再是美丽的处女,她将成为美貌的妻子。

在字面上,当仆人来到拉班和彼土利家时,他得到了食物和款待,但在他把全部故事告诉这两个人以前,他没有吃。完成叙述后,他问他们对于利百加成为以撒的妻子的反应。他们回答说:“这事乃出于耶和华,我们不能向你说好说歹。看哪,利百加在你面前,可以将她带去,照着耶和华所说的,给你主人的儿子为妻。”(创24:50-51)

当被问到她是否愿意陪仆人回迦南地嫁给以撒时,利百加回答说:“我去” (创24:5 8)。到了亚伯拉罕家,仆人告诉利百加,来迎接他们的是以撒。她心甘情愿地来到撒拉的帐棚里,“以撒爱她,在他母亲之后得到安慰”(创24:67)。

这个故事讲的是,天使引领利百加和以撒实现彼此相遇。只要愿意,爱就从主而来。如今,常见人们对婚姻的冷嘲热讽,和婚姻是否能白头偕老的处处怀疑。这里其实很简单,主说:“是的,婚姻之爱是可能的,这就是它如何发生的故事,因为主差派了祂的天使。”

若非按照至高旨意利百加被找到,并引领给以撒,否则这个天赐是不可能的。这种神圣的结合对于每人的婚姻之爱的诞生是至关重要的。以撒是主新建立的神圣理性中的神性良善 (AC 3210)。祂的良善是核心:所有来自良善或爱之事物都是真正活着的,充满欣欣向荣和潜在的快乐。但是,只有良善还不够,需要与真理结合才能达致完善。在故事的内在含义中,我们看到神性真理与神性良善的订婚,然后是两人的婚姻 (AC 3210,3211和3212)。

在这神圣的结合中,我们读到:“以撒自从他母亲不在了,这才得了安慰” (创世记24:67),说的是撒拉死后,他爱利百加,从她那里找到了内心的满足和幸福。关于以撒被安慰的讲述象征着“一个新的状态”(AC 3212)。主的内在发生的结合,改变了祂在地上的生命,从而圣子进入完全状态。

以撒和利百加的婚姻代表了耶稣基督在地上的一个全新的状态。早些时候,祂的理性因良善而得荣耀,但现在随着与利百加的结合,祂也因真理而得荣耀 (AC 3212)。如果我们领悟到,自己的重生有点像这个得荣耀的过程,只不过是在一个较低且有限的层级上,那麽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个荣耀的进程。当我们在试探中挣扎时,主会逐渐改变我们内心的自私和专横的本性。祂使我们对他人更有爱心、更体贴、更富有同情心。我们的脸和身体没有改变,但我们的内在本性会改变。在对人和生活环境的反应中,我们成为了新的人。

门徒彼得、雅各和约翰在山上看到主在他们面前的变像,当时耶稣的脸像太阳一样辉耀。那是当祂褪去了有限的母性遗传之后,深刻的内在变化。当我们被祂的爱改变时,也会获得重生。

耶稣基督内在的全然荣耀尚未到来。但真理与良善在祂理性心智中的结合,是迈向完全转变的重要一步。它预示着神性和人性在主内的完全结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