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地狱
第五十六章 主掌管地狱
536、前文在讨论天堂时,已经处处表明主是天堂的神(特别是在第2-6节),因此天堂的一切统治权都属于主。由于天堂与地狱的关系就像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它们彼此作用与反作用,由此产生一种平衡,万物都在这平衡中存在。因此,为了保持一切事物的平衡,掌管一方的必须同时掌管另一方,因为除非同一位主约束地狱的攻击,控制那里的疯狂,否则平衡就会被破坏,而一旦平衡被破坏,一切都将归于无有。
537、但在此,首先要谈论一些关于平衡的事。众所周知,当两股力量相互对抗,且一方的反作用力和抵抗力正好等于另一方的作用力和推动力时,双方都不会产生任何有效力量,因为双方的能力相等。此时,第三方可以随意支配这两者;因为当两者由于相等的对抗而没有任何有效力量时,第三方的力量可以完全起作用,就像完全没有对抗一样容易。
【2】天堂与地狱之间就存在这种平衡,但该平衡不像两个人进行身体搏斗时,一方的力量等同于另一方的力量。这是一种属灵的平衡,即伪谬对抗真理,邪恶对抗良善;伪谬源于邪恶不断从地狱发出,真理源于良善不断从天堂发出。
【3】正是这种属灵的平衡,使人拥有思想和意愿的自由;因为人的一切思想和意愿,要么与邪恶及由此产生的伪谬有关,要么与良善及由此产生的真理有关。因此,当人处于这种平衡状态时,他就有自由接受或领受来自地狱的邪恶及其伪谬,或者接受或领受来自天堂的良善及其真理。主使每个人都保持在这种平衡状态中,因为他同时掌管天堂和地狱。至于为何主通过这种平衡来保持人的自由,而不是以神圣力量除去人的邪恶和伪谬,并注入良善和真理,将在后面的专章中解释。
538、有时,我被允许感受从地狱所发出的邪恶与伪谬的气息。它就像一股持续不断的力量,意图摧毁一切良善与真理,伴随着因无法得逞而产生的愤怒与狂怒。它尤其试图消灭和摧毁主的神性,这是因为一切良善与真理都源于主自己。
我也曾感受从天堂所发出的真理源于良善的气息,它抑制了从地狱上升的狂怒冲动,由此产生了平衡。我感知到的这种来自天堂的气息完全出自主一人,尽管它看似来自天堂的天使:它之所以只来自主而非天使,是因为天堂中的每位天使都承认,没有任何良善和真理来自他们自己,而一切皆来自主。
539、在灵界,一切能力都属于源自良善的真理,而源自邪恶的伪谬则完全没有能力。一切能力属于源自良善的真理,是因为天堂中的神性本身就是神性良善和神性真理,而一切能力都属于神性。源自邪恶的伪谬完全没有能力,是因为一切能力都属于源自良善的真理,而在源自邪恶的伪谬中没有任何源自良善的真理。因此,一切能力都在天堂,而地狱则毫无能力;因为天堂中的每个人都处于源自良善的真理中,而地狱中的每个人则处于源自邪恶的伪谬中。人只有在处于源自良善的真理中时,才会被接入天堂;同样,人只有在处于源自邪恶的伪谬中时,才会被投入地狱。
540、这就是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平衡,灵界的人处于平衡之中,因为灵界居于天堂与地狱之间。世上之人也被保守在平衡之中,因为主藉灵界之灵来主导世上之人。
这种平衡只有在主同时掌管天堂和地狱的前提下才可能实现。否则,伪谬源于邪恶必要超越界线,影响天堂最外层的单纯的善灵(相比天使,他们更容易受到诱惑)。那样,平衡就会遭到破坏,人的自由也将一并丧失。
541、地狱和天堂一样也分为不同的群体,而且天堂有多少群体,地狱就有多少群体。因为天堂中的每一个群体都有一个与之对立的地狱群体,这是为了维持平衡。地狱的群体是按照邪恶及其衍生的伪谬来区分的,正如天堂的群体是按照良善及其衍生的真理来区分的。
每一种良善都有与之对立的邪恶,每一种真理都有与之对立的伪谬,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事实得知: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与其对立面的关系而存在,并且正是通过其对立面,我们才能认识事物的性质和程度,由此产生一切感知和感觉。因此,主始终保证天堂中的每个群体都在地狱的群体中有其对立面,并且它们之间保持平衡。
542、既然地狱分为与天堂同样多的群体,那么天堂有多少群体,地狱就有多少群体。因为正如天堂中的每个群体都是一个小型的天堂(参51-58节所述),地狱中的每个群体也都是一个小型的地狱。
总体而言,天堂既可分为三层,那么地狱也可分为三层。其中最底层的地狱与最内层天堂(或第三层天堂)相对,中层的地狱与中层天堂(或第二层天堂)相对,最上层的地狱与最外层天堂(或第一层天堂)相对。
543、现在我们简要说明主是如何掌管地狱的。地狱的管理总体上是通过从天堂流入的神性良善和神性真理的普遍影响,这种影响力抑制并控制着从地狱涌出的普遍冲动;同时也通过来自每个天堂和每个天堂群体的特殊影响力进行管理。地狱在细节上是由天使们管理的,这些天使被赋予权力洞察地狱,并抑制那里的疯狂和骚乱。有时候,天使们也会被派往地狱,他们的临在能够使局面得到控制。
总的来说,所有在地狱中的人都是通过恐惧来管理的;有些人是通过他们在世时植入并仍然保留的恐惧。但由于这些恐惧不足够且会逐渐减弱,他们主要是通过对惩罚的恐惧来管理,这使他们尤其不敢作恶。那里的惩罚多种多样,有轻有重,取决于他们所犯的恶行。大多数情况下,那些更为恶毒的灵会被任命为管理者,他们凭借狡猾和手段占据优势,能够通过惩罚和由此产生的恐惧使其他人服从和屈服。这些管理者不敢越过为他们规定的界限。应当知道,控制地狱中那些人的暴力和愤怒的唯一手段就是对惩罚的恐惧;没有其他手段。
544、世人一直相信有一个魔鬼掌管着地狱,他原本被创造为光明的天使,但后来因背叛而与他的追随者一起被投入地狱。这种信念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圣经中提到了魔鬼、撒旦和路西弗,而人们按照字面意义理解了这些词。然而,圣经中的”魔鬼”和”撒旦”实际上是指地狱;”魔鬼”指的是后方的地狱,那里住着最邪恶的人,被称为恶魔;”撒旦”指的是前方的地狱,那里的居民不那么邪恶,被称为邪灵;而”路西弗”则指那些来自巴别或巴比伦的人,他们试图将自己的统治权扩展到天堂。
没有一个统治地狱的魔鬼这一事实也可从以下事实得到证明:地狱中的所有居民,就像天堂中的所有居民一样,都来自人类(参311-317节),从创世以来到现在,那里有无数的人,每一个人都是与他在世时反对神性的程度相应的魔鬼(参311-312节)。
第五十七章 主不罚人下地狱
545、有些人持这样的观点:神会转脸不看人,拒绝他,将他投入地狱,并因他的恶行而对他发怒;甚至有些人进一步认为,神会惩罚人,使人受害。他们从圣经的字面意义中确认这种观点,因为那里有类似的说法;他们不知道圣经的灵义解释了字面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教会的真正教义,即来自圣经灵义的教义,教导了不同的内容:神从不转脸不看人,也不拒绝他,不将任何人投入地狱,也不发怒。
当阅读圣经时,任何心灵受到启发的人都能仅从这一点上感知到这一点,因为神是善本身、爱本身和怜悯本身;而善本身不可能对任何人行恶,爱本身和怜悯本身不可能拒绝人,因为这违背了怜悯和爱的本质,因此也违背了神性本身。因此,那些以受启发的心灵思考的人在阅读圣经时,清楚地感知到神从不转离人,并且因为他不转离人,所以他以善、爱和怜悯对待人,也就是说,他希望人得到善,他爱人,他怜悯人。
由此他们也看到,圣经的字面意义中提到这些事情,其中隐藏着灵义,那些为适应人的理解能力,并根据人的初步和普遍观念所说的话,必须根据灵义来解释。
546、那些处于启发状态的人进一步看到,善与恶是两个对立面,它们的对立就像天堂与地狱的对立,所有的善来自天堂,所有的恶来自地狱;又因为主的神性构成天堂(7-12节),所以从主流入人的只有善,而从地狱流入的只有恶;因此主不断地引导人远离恶,引向善,而地狱则不断地引导人进入恶。若人不是处于这两者之间,他就不会有任何思想,也不会有任何意愿,更不会有任何自由和选择;因为这一切都是人在善与恶之间的平衡中获得的。所以,如果主转离人,人就会被单独留在恶中,不再是人了。
由此可见,主以善流入人,对恶人和善人都是如此,但有所不同:祂不断地引导恶人远离恶,不断地引导善人向着善;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人,因为人是接受者。
547、从这些可以明白,人从地狱行恶,从主行善;但因为人相信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自己,所以他所行的恶附着于他如同属于他自己;因此,人是自己恶的原因,绝非主。人里面的恶就是他里面的地狱;因为无论说恶还是地狱,都是一样的。既然人是自己恶的原因,所以也是他自己将自己带入地狱,而非主;主不仅不会将人带入地狱,反而尽力将人从地狱中解救出来,只要人不愿意并喜爱停留在他的恶中。
人的意愿和爱在死后都会保留(参470-484节);在世上愿意并喜爱恶的人,在来世也会愿意并喜爱同样的恶,那时他不再允许自己被引离恶;因此,陷入恶中的人就与地狱相连,而且实际上就他的灵而言已经在那里了,死后他别无所求,只想在他的恶所在之处;所以,人在死后是自己投入地狱,而非主。
548、现在将说明这是如何发生的。当人进入来世时,首先被天使接待,天使为他提供一切服务,并与他谈论主、天堂、天使生活,并教导他真与善。但如果这人,现在是灵,在世上虽然知道类似的事情,却在心里否认或轻视它们,那么在一段交谈之后,他就渴望离开并寻求分离;当天使察觉到这一点时,就离开他。此人在与其他人有了一些交往之后,最终与那些与他处于相似恶中的人结合(参445-452节):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他转离主,面向他在世上就已连接的地狱,那里有与他处于相似恶之爱的人。
从这些可以看出,主通过天使并通过来自天堂的流注引导每个灵魂归向祂;但那些处于恶中的灵魂,完全抵抗,并似乎将自己从主那里扯开,被他们的恶如同被绳索拉扯,也就是被地狱拉扯。由于他们被拉扯,并且出于对恶的爱而愿意跟随,显然他们是自由地将自己投入地狱。世上的人因为对地狱的观念而不相信这一点,甚至在来世也不是这样显现在那些在地狱之外的人眼前,但对那些将自己投入其中的人来说却不是这样:他们是自愿进入的,那些出于对恶的热烈之爱进入的人,看起来好像是头朝下脚朝上被投入的。正是因为这种表象,才显得好像是被神力投入地狱。(关于这一点的更多信息,请参考下文574节。)
从这些现在可以看出,主不会将任何人投入地狱,而是每个人不仅在世上生活时,而且在死后进入灵界时,都是自己将自己投入地狱。
549、主不能凭祂的神性本质,即良善、仁爱与怜悯,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每个人,其原因是,邪恶及由此产生的伪谬阻碍,不仅削弱而且拒绝神性的流注。邪恶及由此产生的伪谬就像乌云,它们介于太阳与人的眼睛之间,夺走了阳光的明亮与晴朗,然而太阳仍然持续努力驱散阻碍的云层;因为太阳在后面运行,同时通过四周各种通道向人的眼睛投射一些阴影般的光。
在灵界也是类似的:那里的太阳是主和神性之爱(116-140节),那里的光是神性真理(126-140节),乌云是来自邪恶的伪谬,眼睛用于理解。在那里,一个人越是处于来自邪恶的伪谬中,他周围的云层就越是如此,根据邪恶的程度而变得黑暗和浓密。从这个比喻可以看出,主的临在对每个人都是持续的,但被接受的方式各不相同。
550、在灵界,恶灵受到严厉的惩罚,以便通过这些惩罚使他们不敢作恶。这看似来自主,但实际上灵界的惩罚并非来自主,而是来自恶本身;因为恶与其惩罚如此紧密相连,以至于它们无法分离。地狱的群体最渴望和喜爱的莫过于作恶,尤其是施加惩罚和折磨,他们会对任何不受主保护的人行恶并施加惩罚。因此,当一个人出于恶心行恶时,由于他拒绝了来自主的一切保护,地狱的灵就会冲向他,并惩罚他。
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世上的恶行及其惩罚来说明,在那里它们也是相连的。世上的法律为每种恶行规定了惩罚;因此,陷入恶行的人也就陷入了恶行的惩罚。唯一的区别是,在世上恶行可以被隐藏,但在来世则不能。
由此可以看出,主不对任何人行恶;这也类似于世上的情况,国王、法官或法律不应为惩罚罪犯负责,因为他们对罪犯的恶行没有责任。
第五十八章 皆因爱自我和爱世界而处于恶和伪中
551、所有在地狱中的人都处于邪恶及由此产生的伪谬中,那里没有一个人同时处于邪恶中和真理中。世上许多恶人知道属灵真理,即教会的真理,因为他们从童年起就学习这些,后来又从讲道和阅读圣经中学习,并且之后依据这些真理说话;有些人甚至使他人相信他们内心是基督徒,因为他们知道如何带着伪装的情感谈论真理,甚至能够像出于属灵信仰那样真诚行事。但那些内心反对这些真理、仅仅因为民法和为了名声、荣誉与利益而不去行恶的人,他们内心全是邪恶的,只有在身体上而非在灵上处于真理和良善中。
因此,当他们在来世被剥去外在,而显露出他们灵的内在时,他们完全处于邪恶和伪谬中,没有任何真理和良善;显然,真理和良善只是停留在他们的记忆中,不过是知识而已,他们在说话时从中提取出来,并假装良善如同出于属灵的爱和信仰。当这样的人被置入他们的内在,因而置入他们的恶中时,他们就不能再说真理,只能说伪谬,因为从邪恶中说真理是不可能的,此时灵不过就是他的邪恶,而伪谬是从邪恶中发出的。
每个恶灵在被投入地狱之前都被置于这种状态(参499-512节);这被称为对真理和良善的荒废;荒废不过是被置入内在,即被置入灵自己的本质,或说被置入灵本身(参425节)。
552、当人死后变成这样时,他不再是第一状态中的人形灵体(参491-498节),而是真正的灵;因为真正的灵在面容和身体上与其内在相对应,即与其心智相对应,所以其外在形式是其内在的典型或肖像。灵在经历了上述第一和第二状态后就是如此:因此,当看到他时,立刻就能从他的面容、身体,以及言语和举止中认出他的本质。由于此时他处于自己的本质中,所以他只能与相似者在一起。
在灵界中,情感及由此产生的思想是完全相通的;因此灵被吸引到与自己相似的人那里,仿佛是出于自己,因为这源于他的情感及其愉悦;实际上,他也转向那个方向,因为这样他才能呼吸自己的生命,或自由地获取自己的生气(或生命力),而当他转向别处时则不然。应当知道,在灵界中,与他人的交流是根据面部的朝向而进行的,在每个人面前始终是那些与他有着相似之爱的人,无论身体如何转向都是如此(参151节)。因此,所有地狱之灵都背离主,转向那里代替世界太阳和月亮的阴暗与黑暗之处,而所有天堂的天使则转向主,即天堂的太阳和月亮(参123,143,144,151节)。由此可以确知,所有在地狱中的人都处于恶及由此产生的伪谬中,并且他们都转向自己的爱。
553、在天堂的光照下,所有地狱之灵都显出他们邪恶的形相。事实上,地狱里的每个灵都是其恶的形像。因为他们的内在与外在协作如一,内在通过外在表现出来,即通过面孔、身体、言语和行为。所以,看他们的外表,就能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总体而言,他们是蔑视他人、威胁不尊敬他们之人的形像;他们是各种仇恨的形像;他们是各种报复的形像;从他们内在透现出来的是残暴和冷酷。但当他们被他人赞扬、尊敬和崇拜时,他们的面容会收敛,显出愉悦的欢乐。
【2】要简略描述他们所有的形相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只是在那些处于相似之恶并因此在同一地狱群体中的人之间,有一种共同的相似性,从这种共同的基础上,那里每个人的面貌都呈现出某种相似性。总体而言,他们的面貌都是可怕的,没有生气,如同死尸;有些是黑色的;有些像火把一样通红;有些因脓疱、静脉曲张和溃疡而显得畸形;许多人没有面孔,取而代之的是毛发或骨头;有些人只露出牙齿。他们的身体也是畸形的;他们的言语好像出于愤怒、仇恨或报复,因为每个人都从自己的伪谬中说话,从自己的邪恶中发声。总之,他们都是其地狱的形像。
【3】我未曾被允许看见地狱整体呈现何种形状;只是被告知,正如整个天堂作为一个整体呈现一个人的形状(参59-67节),整个地狱作为一个整体呈现一个魔鬼的形状,并且也可以呈现为一个魔鬼的形像(见上文544节)。但我常常得以看见各个地狱或地狱群体的具体形状,因为在它们的开口处,即所谓的”地狱之门”,通常会出现一个怪物,它整体上代表了里面那些人的形状;同时也表现出他们的残暴,这些残暴和可怕之事,我不愿详述。
【4】但应当知道,地狱之灵在天堂之光中虽显得如此,他们在彼此眼中却是人的样子;这是出于主的怜悯,免得他们彼此间也像在天使眼中那样显得丑陋。但这种外表是虚假的,因为一旦有天堂之光照入,他们人的形状就变成了前面所描述的怪物形状,这才是他们真实的样子;因为在天堂的光中,一切都按其本相显现。因此,他们逃避天堂之光,投入自己的光中,这光好像是燃烧的炭火所发出的光,在某些地方则像燃烧的硫磺;但即使这种光,当有天堂之光流入时,也会变成纯粹的黑暗。这就是为什么地狱被称为在黑暗和幽暗之中,而”黑暗”和”幽暗”象征着地狱中源于邪恶及其伪谬。
554、观察了地狱之灵的那些怪异形相(如前所述,这些形相都是蔑视他人的形相,以及对那些不尊敬和崇拜他们之人的威胁形相;还有对那些不偏袒他们之人的仇恨和报复形相),显而易见,它们总体上都是自我之爱和世界之爱的形相;而且那些恶,即它们所呈现的特殊形相,都源自这两种爱。我也从天堂得知,并通过大量经验得到证实,这两种爱,即自我之爱和世界之爱,在地狱中占据统治地位,并且构成了地狱;而对主之爱和对邻之爱在天堂中占据统治地位,并且构成了天堂;此外,那两种属于地狱的爱与那两种属于天堂的爱是完全对立的。
555、起初,我感到惊讶,为何自我之爱和世界之爱会如此邪恶,以及为何陷入这些爱中的人在外观上会成为如此可怕的怪物。这是因为在世上,人们很少反思自我之爱本身,而只关注外在表现出来的心灵高傲,即所谓的骄傲;由于骄傲显而易见,人们便认为它就是自我之爱的全部。此外,在世上,人们认为那种不如此张扬的自我之爱是生命之火,正是它激励人追求职位并履行职责;人们以为若不能看到荣誉和荣耀的前景,其心灵就会变得迟钝。人们说:”除非为了被他人称赞和尊敬,谁会做出有价值、有用处、值得纪念的事情呢?这种动力不就来自对荣耀和荣誉的热切渴望,进而为了自己吗?”因此,世人不知道,自我之爱本身就是统治地狱的爱,也是构成人内心地狱的爱。既然情况如此,我愿首先描述自我之爱是什么,然后说明所有的邪恶及由此产生的伪谬都是从这爱中涌现出来的。
556、自我之爱就是只为自己谋求福祉,而不为他人谋求,除非是为了自己;不仅如此,它也不为教会、国家或任何人类社会谋求福祉。即使对这些行善,也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荣誉和荣耀;若在为他们提供的服务中看不到这些,他就会在心中说:”这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做这个?这对我有什么好处?”于是就放弃了。由此可见,陷入自我之爱的人不爱教会,不爱国家,不爱社会,不爱任何有用之事,只爱自己。他的快乐仅仅是自我之爱的快乐;又因为源于爱的快乐构成了人的生命,所以他的生命就是自我的生命;而自我的生命就是源于人之本性的生命,而人之本性本身不过是纯粹的恶。
爱自己的人也爱属于自己的人,特别是他的子女和孙辈,一般而言,还包括所有与他结为一体的人,他称这些人为”自己人”。爱这些人和那些人也是爱自己,因为他把他们看作在自己之内,也把自己看作在他们之内。在他所称的”自己人”当中,还包括所有赞美、尊敬和崇拜他的人。
557、通过与天堂之爱的比较,自我之爱的本质就变得明显了。天堂之爱是为了有用之事本身而爱有用之事,或为了善本身而爱善,这些是人为教会、国家、人类社会和同胞所做的事。这就是爱神和爱邻人,因为一切有用之事和一切善都来自神,同时也是应当被爱的邻人。然而,为了自己而爱这些事物的人,只是把它们当作仆人来爱,因为它们服务于他。因此,陷入自我之爱的人希望教会、国家、人类社会和同胞都服务于他,而不是他服务于它们;他把自己置于它们之上,把它们置于自己之下。由此可见,一个人越是陷入自我之爱,就越是远离天堂,因为远离了天堂之爱。
558、此外,一个人越是处于天堂之爱中,即热爱行善和做有益之事,并在为教会、国家、人类社会和同胞服务时从心里感到快乐,他就越是被主所引导,因为这爱就在主之中,也来自主。相反,一个人越是陷入自我之爱,即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善做事,他就越是被自己所引导;一个人越是被自己所引导,就越是不被主所引导。由此也可以推断,一个人越是爱自己,就越是远离神性,也就越是远离天堂。
被自己所引导,就是被自己的本性所引导;而人的本性无非就是恶,因为他的遗传之恶就是爱自己胜过爱神,爱世界胜过爱天堂。每当人在行善时关注自己,他就陷入自己的本性,也就是陷入他的遗传之恶,因为他是从善看向自己,而不是从自己看向善;因此,他在善中建立的是自己的形象,而不是神的形象。
558b 我也通过经验证实了这一点:
在天堂下方,在西北方向,有一些恶灵,他们居住在那里,擅长将正直的灵引入他们自己的本性,从而引入各种恶中。他们通过让这些灵思考自己,或公开地通过赞美和荣誉,或暗地里通过引导他们的情感朝向自己来做到这一点。他们越是成功,就越是使正直的灵转离天堂,也越是使他们的理解力变得模糊,并从他们的本性中唤起恶。
通过观察两者的起源和本质,可以看出自我之爱与对邻舍的爱是相对立的。在陷入自我之爱的人那里,对邻舍的爱是从自己开始的;他说每个人都应该首先爱自己,然后从自己这个中心出发,向所有与他联合为一的人扩展,随着爱的联结程度的减弱而减弱。那些在这种联合之外的人,被视为无物;那些反对他们及其恶行的人,无论他们多么有智慧、正直、诚实或公正,都被视为敌人。但对邻舍的属灵之爱是从主开始的,从主作为中心出发,向所有通过仁爱和信仰与主联合的人扩展,并根据他们仁爱与信仰的品质而扩展。
由此可见,从人开始的对邻舍的爱与从主开始的对邻舍的爱是相对立的;前者源于恶,因为它源于人的本性,而后者源于善,因为它源于主,主就是善本身。同样可以看出,从人和他的本性出发的对邻舍的爱是属肉体的,而从主出发的对邻舍的爱是属天的。
总之,自我之爱在陷入其中的人里面成为头,而天堂之爱则成为脚,他站在其上,若不为他服务,就将其踩在脚下。这就是为什么那些被投入地狱的人看起来是头朝下倒着被投入地狱,脚朝上指向天堂的原因(参见上文548节)。
559、按其本质,当外在的约束松懈时,也就是当移除了外在的束缚(如对法律及其刑罚的恐惧,或对名誉、荣誉、利益、职位和生命损失的担忧),自我之爱就会变得如此疯狂,以至于它不仅想要统治整个地球,还想统治整个天堂,甚至凌驾于神性本身之上,它没有任何界限或终点。这种倾向潜藏在每一个陷入自我之爱的人内心,尽管在世上因前述约束而不明显。
任何人都能从那些没有这类约束和束缚的君王和统治者身上看到这一点,他们只要成功,就会侵略并征服各省各国,追求无限的权力和荣耀。今日的“巴比伦”更清楚地显明了这一点:他们将统治权延伸至天堂,将主的一切神圣权能转移到自己身上,并不断追求更多。这些人完全与神性和天堂对立,转而支持地狱,这在他们死后进入来世时可以看到,详见《最后的审判与巴比伦的毁灭》一书。
560、试想有一个群体,其中所有人都只爱自己,不爱他人,除非他人与自己结成一体。你会发现,他们之间的爱与强盗之间的爱并无二致:当他们一起行动时,彼此亲吻称兄道弟;但一旦不再同心协力,或有人拒绝他们的统治,他们就会相互攻击,残忍杀戮。若探究他们的内心或灵魂,就会发现他们彼此充满敌意与仇恨,在内心嘲笑一切公正与诚实之事,也将神性视为无物而弃之。这一点在后文所述的他们在地狱中的群体中将更为清楚地显明。
561、爱自己胜过一切的人,其内在思想和情感都转向自己和世界,因而背离主和天堂。这就是为何他们被各种罪恶所缠绕,神性无法流入的原因。因为神性一旦流入,立即就被淹没在他们关于自己的思想中,被玷污,并被他们自我本性所生的邪恶所浸染。这也是为何在来世中,他们都背对着主,面向那黑暗之处,那里是世上的太阳所在之处,与天堂的太阳(即主)正好相对(参123节)。”黑暗”也象征邪恶,”世上的太阳”则象征自我之爱。
562、那些处于自我之爱中的人所具有的邪恶,总的来说包括:轻视他人,嫉妒,对不偏袒自己的人怀有敌意,由此产生的敌对,各种仇恨,报复心,狡诈,欺骗,无怜悯之心及残忍;而在宗教方面,他们不仅轻视神性及教会中的神性真理与良善,还对这些怀有愤怒;当此人成为灵后,这愤怒便转变为仇恨;此时他不仅无法忍受听到这些,还对所有承认并崇拜神性的人燃起仇恨之火。我曾与一位在世上极有权势且极度自爱的人交谈;他仅仅听到有人提及神性,尤其是听到有人提及主的名,就因愤怒而燃起如此强烈的仇恨,以至于想要杀死祂。当他自我之爱的束缚被松开时,他甚至渴望自己成为魔鬼,好让他能从自我之爱出发不断攻击天堂。当那些来自天主教的人在来世察觉到主拥有一切权能而他们毫无权能时,许多人也会产生同样的渴望。
563、在西方偏南的地区,我看见一些灵,他们声称自己在世上曾居于高位,因此理应受到尊重并统管他人。天使们探查了他们内在的品质,发现他们在世上履行职责时并非关注于服务,而是关注自己,他们将自己置于服务之上。然而,由于他们渴望并热切请求能够管理他人,便被允许参与讨论一些重要事务的会议。但人们发现,他们无法专注于所讨论的事务,也不能深入洞察事物的本质,他们说话不是基于事物的用处,而是出于自我,并且他们想要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偏爱行事。因此,他们被从那职位上撤离,被留下让他们去别处寻找职责。
于是他们继续向西方前行,在这里和那里被接纳,但无论在哪里,人们都告诉他们说,他们只考虑自己,看待任何事物都只从自我出发;因此他们是愚钝的,就像只关注感官和肉体的灵一样。所以无论他们去到哪里都被排斥。过了一段时间,可以看到他们陷入了极度贫困,不得不乞求施舍。
由此也可见,那些处于自我之爱中的人,无论他们在世上因自爱之火而看似智慧地言谈,这也仅仅是出于记忆,而非出于任何理性之光。因此在来世,当不再允许他们重现自然记忆中的事物时,他们比其他人更加愚钝,这是因为他们与神性隔绝。
564、获得权能的途径有两种:一是爱邻舍,一是爱自我。从本质上说,两者是全然对立的。因爱邻舍而获得权能者,为所有人谋求福祉,他们最大的喜悦莫过于服务他人(所谓服务他人,是指为他人谋求福祉并提供服务,无论是为教会、国家、社会还是同胞)。这是他们的爱所在,也是他们内心的喜乐。当他们被提升到高于他人的尊位时,他们确实感到喜悦;但这喜悦不是因为尊位本身,而是因为他们能够以更大的规模和程度提供服务。这样的统治存在于天堂中。
然而,那些因自我之爱而统治的人,不愿为任何人谋求福祉,只为自己。他们提供的服务只是为了自己的荣誉和荣耀,这些对他们而言是唯一的用处;他们服务他人的目的只是为了自己被服务、被尊敬和掌权。他们追求高位不是为了给国家和教会提供福祉,而是为了处于显赫和荣耀之中,从而获得内心的喜悦。
统治欲在每个人离世后仍然存在;但那些因爱邻舍而统治的人,在天堂中也被委以统治权,然而那时他们并不统治,而是他们所爱的功用在统治;当功用统治时,主在统治。而那些在世上因自我之爱而统治的人,死后会在地狱中,成为卑贱的奴隶。我曾见到一些在世上因自我之爱而统治的有权势者,被弃置于最卑贱的境地,其中有些人甚至处于肮脏污秽之地中。
565、至于对世界的爱,它不像自我之爱那样与天堂之爱全然对立,因为它里面没有藏有那么多的邪恶。对世界的爱是指希望以各种可能的手段将他人的财富吸引到自己这里,将心思放在财富上,并任由世界将他拉离并带离对邻舍的属灵之爱,从而远离天堂和神性。
但这种爱有多种形式。有人爱财富是为了获得他们唯一所爱的尊荣;有人爱尊荣和地位是为了获取财富;有人爱财富是为了在世上享受各种使他们愉悦的用处;有人爱财富纯粹是为了财富本身,这就是贪婪;等等。追求财富的目的被称为用处;而爱的品质取决于其目的或用处,因为爱的性质与其目的相同,其它一切都只是作为手段为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