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史公神学著作 《天堂的奥秘(卷1)》创世记第八章内义5

《天堂的奥秘(卷1)》创世记第八章内义5

922、“从所有洁净的牲畜并从所有洁净的飞鸟中取了来”象征仁义的良善和信仰的真理,这一点之前已经展示过。“牲畜”象征仁义之善(参45,46,142,143,246节);“飞鸟”象征信仰的真理(参40,776节)。燔祭由牛、绵羊、山羊、斑鸠和鸽子构成(利未记1:2-17;民数记15;2-15;28:1-31)。这些是洁净的动物,每种动物代表天堂的某种特性。由于它们在古教会中有这样的意义,并在后来的诸教会中代表这些,因此可以看出,燔祭和祭祀无非是内在敬拜的象征。倘若它们与内在的敬拜脱离,就会沦为偶像崇拜。任何理智正常的人都能看出,如果神性的敬拜不具代表性,那么祭坛不过是一堆石头,燔祭和祭祀不过是屠杀动物的行为。如果是神性的敬拜,它应该代表人们知道和认识的天堂事物,从而敬拜它们所代表的那一位。

【2】无人会否认这些都是主的代表,除非他不愿了解有关主的任何信息。借着内在的事物,即内在的仁义与信仰,从而使被代表的那一位被看见、承认和信靠。从先知书中可清楚看出这一点,例如在《耶利米书》中:

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你们将燔祭加在平安祭上,吃肉吧! 因为我将你们列祖从埃及地领出来的那日,燔祭平安祭的事我并没有提说,也没有吩咐他们。我只吩咐他们这一件说:‘你们当听从我的声音,我就作你们的神。’”(耶利米书7:21-23)

听或服从“声音”就是遵从律法,而一切律法都与以下诫命有关:爱神高于一切,爱邻舍如己,这些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马太福音22:35-40;7:12)。在大卫《诗篇》中说:

耶和华啊,祭物和礼物,你不喜悦,燔祭和赎罪祭非你所要……我的神啊,我乐意照你的旨意行,你的律法在我心里。(诗篇40:7,9)

【3】在《撒母耳记上》中写道:

撒母耳(对扫罗)说:“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声音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撒母耳记上15:22)

在《弥迦书》中可以看到“听从他声音”的含义:

我朝见耶和华,在至高神面前跪拜,当献上什么呢?岂可献一岁的牛犊为燔祭吗?耶和华岂喜悦千千的公羊,或是万万的油河吗?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弥迦书6:6-8)

这就是洁净的牲畜和飞鸟用作燔祭和祭祀的意义。因此在《阿摩司书》中说:

你们虽然向我献燔祭和素祭,我却不悦纳,也不顾你们用肥畜献的平安祭;……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阿摩司书5:22,24)

“公平是指真理,“公义”是指良善,两者都来自仁义,这是人内在的燔祭和祭祀。在《何西阿书》中写道:

我喜爱怜悯,不喜爱祭祀;喜爱认识神,胜于燔祭。(何西阿书6:6)

这些经文提醒我们,没有仁义和信仰的燔祭和祭祀是什么样的,同时表明“洁净的牲畜”和“洁净的飞鸟”的象征意义,即仁义的良善和信仰的真理。

923、“献燔祭在祭坛上”,由此而来的一切敬拜,正如之前所讨论的。燔祭是代表性教会崇拜中的主要部分,随后是祭祀(蒙主怜悯,后文详述)。在圣经的先知书中,燔祭被视为代表性崇拜的整体象征。大卫《诗篇》中提到:

耶和华必从圣所救助你,从锡安坚固你;记念你的一切供献,悦纳你的燔祭。(诗篇20:2,3)

《以赛亚书》中论到那些守安息日的人,耶和华如此说:

我必领他们到我的圣山;他们的燔祭和祭祀,在我的坛上必蒙悦纳。(以赛亚书56:6,7)

这里“燔祭和祭祀”象征所有的敬拜形式,“燔祭”象征基于仁爱的崇拜,“祭祀”象征基于信仰的崇拜。

924、第二十一节 耶和华闻到了安息的香气,耶和华在心里说:“我不再因人的缘故咒诅土地,因为人心的意念自幼是恶,且不再像我才做的击杀所有活物了。”

“耶和华闻到了安息的香气”象征主对敬拜感到满意;“耶和华在心里说”象征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不再咒诅土地”象征人不会再以同样的方式背离主;“因人的缘故”象征如同上古教会的后裔一样;“人心的意念自幼是恶”象征人的意志全然邪恶。“不再像我才做的击杀所有活物了”象征人将不再自我毁灭。

925、“耶和华闻到了安息的香气”象征主对敬拜感到满意,特别是那些基于仁义和仁义之信仰的敬拜,这种敬拜通过“燔祭”来表示,正如之前的章节所述。圣经中经常提到“耶和华闻到了安息的香气”,特别是通过燔祭闻到,这在任何地方都意味着令人满意或被接受。例如从燔祭闻到安息的香气(出埃及记29:18,25,41;利未记1:9, 13,17;23:12,13,18;民数记28:6,8,13;29:2,6,8,13,36);从其它祭物中闻到(利未记2:2,9;6:15,21; 8:21, 28;民数记15:3,7,13)。还被称为“耶和华安息的香气”的“火”,这表示它来自仁爱和仁义;“火”与“火烧的”被用于表述关于主和对他的敬拜时,象征着爱。同样地,“食物”通过燔祭和祭祀的代表性敬拜也被称为“安息的香气”中耶和华的“火烧”的“食物”(利未记3:10,16)。

【2】“香气”表示令人满意和被接受,因此在犹太教会中的“香气”也代表了令人满意的东西,并归于耶和华或主。这是因为仁义的善和基于仁义的信仰真理对应于愉悦和芳香的气味;这种对应关系的本质和特征可以从天堂中属灵和属天的氛围中得知。那里存在着爱与信仰的氛围,可以明显地被感知到。这种氛围是这样的,当一个善灵或天使(或善灵或天使的团体)接近时,若蒙主悦纳,他们的品质品质如何,有怎样的爱和信仰,可以立即被感知到,哪怕在远处,但随着他们的接近会更加明显。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千真万确。在来生中,交流和感知就是这样的。因此,当主悦纳时,就无需进行深入的探索即可识别一个灵魂或灵的本质,因为它在第一次接近时就可以被识别。这种灵性的氛围在物理世界对应着气味氛围。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当爱和信仰的氛围得到主的悦纳时,它们在灵界明显地转化为愉悦和芳香的气味氛围,并被清晰感知。

【3】由此可以理解,为何“安息的香气”表示令人满意,以及为何“香气”在犹太教会成为了代表性象征,并被归于耶和华或主。“安息的香气”象征平安或平安的喜乐;平安在整体上涵盖了主的国度中的所有和每一个体,因为主国度的状态就是平安的状态;在平安的状态中,存在着源自爱主和信主的一切幸福状态。这段讨论揭示了象征性代表物的深层含义,并阐明了犹太教会中焚香传统背后的原因。它解释了祭坛位置的选择、香料在祭祀中的应用,以及在焚香和圣膏油中使用各种香料的原因。在圣经中,“安息的香气”、“焚香”和“香料”象征着仁爱的属天事物和信仰的属灵事物,总体上象征所有令人愉悦的事物。

【4】在《以西结书》中说:

在我的圣山,就是以色列高处……所有以色列的全家都要侍奉我。我要在那里悦纳你们,向你们要供物和初熟的土产,并一切的圣物。……那时我必悦纳你们安息的香气。(以西结书20:40-41)

这里,“安息的香气”指的是燔祭和祭祀,即出于仁爱以及由此而来信仰的敬拜,这通过燔祭和祭祀来象征,并因此被接受,这就是“香气”。在《阿摩司书》中,也有类似的表达:

我厌恶你们的节期,也不喜悦你们的严肃会。你们虽然向我献燔祭和素祭,我却不悦纳。(阿摩司书5:21-22)

这里同样暗示“香气”象征着被悦纳或令人愉悦。在创世记中,以撒为雅各祝福而非以扫时,提到:

我儿,你上前来与我亲嘴。雅各就上前与父亲亲嘴,他父亲一闻到他衣服上的香气,就给他祝福:“看哪,我儿的香气如同耶和华赐福之田地的香气一样。”(创世记27:26-27)

这里,“衣服的香气”象征着自然层面的良善与真理,这些品质与属天和属灵的善与真相一致而令人愉悦;这种愉悦用“田地的香气”来描述。

926、“耶和华在心里说”象征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这从接下来的内容中可以明确看出。当圣经中提到“耶和华说”时,它不是指字面上的说话,而是表明事情是否如此或将会发生,因为关于耶和华,除了“是”(或“存在”)之外,别无他意。圣经中常常提到的关于耶和华的说法是为了那些只能理解人类感官体验的人,因此圣经的文字就是根据这样的理解而写的。因此,这里的“耶和华在心中说”反映了这种陈述方式。

927、“不再因人的缘故咒诅土地”象征人不会再像上古教会的后裔那样背离,这从之前关于上古教会后裔的讨论中可以得到印证。在圣经的内在意义中,“咒诅”象征背离,详见先前的解释(参223和245节)。

【2】这段话和接下来的内容强调了一个观点:人将不会再像上古教会后裔那样背离,也不会再走向自我毁灭。这一点可以通过之前对上古教会后裔的毁灭和挪亚代表的新教会的讨论来得到解释。上古教会的人是这样的:他们的意志和理智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心智,即爱被植入他们的意志,因此信仰也充满了他们的理智。他们的后代遗传了意志和理智的统一,但当自我之爱和疯狂的欲望开始占据他们的意志(原本是对主的爱和对邻舍的爱),他们的意志和理智都变得极其扭曲。特别是当最后一代深陷于伪谬的欲望中,成为了“巨人”,整个心智被破坏,无法恢复。

【3】因为主预见了这一切,也因此预备了解决方案:人可以被重塑,特别是通过他们心智中理智这一部分,人能够被改造和重生。新的意志,即良心,被植入其中,主通过良心来运行仁爱的良善和信仰的真理。于是,因着主的神性怜悯,人得以被恢复。这就是本节经文所表达的含义:“我不再因人的缘故咒诅土地,因为人心的意念自幼是恶,且不再像我才做的击杀所有活物了。”

928、“人心的意念自幼是恶”象征人的意志全然邪恶,可从目前所述的内容中明了。“人心的意念”实际上指的是人的主观思维。人们可能认为自己拥有良善的意志,但这是完全错误的。当人做善事时,并不是出于他们自己的意志,而是来自新意志,即主的意志,也是出于主。因此,当一个人思考和说出真理时,也是出于这种新理智,同样也是出于主。因为一个重生的人是由主重新塑造的新人,所以也被称为新造的人。

929、“不再像我才做的击杀所有活物了”象征人将不再自我毁灭,这一点现在是明确的。事实正是如此:当人被重生时,他将被从自身的邪恶和伪谬中解救出来。随后,他不会有其它感受,除了认为自己做的是善事,想的是真理,尽管这实际上是一种假象或错觉。这是对邪恶和伪谬的有效制止;因为他受到了制止,所以他不能自我毁灭;但如果有丝毫的放松或自我放任,他就会沦陷于各种邪恶和伪谬之中。

930、第二十二节 地还在的所有日子,播种与收获、寒冷与炎热、夏天与冬天、白天与黑夜,将不会停止。

“地还在的所有日子”象征所有时间;“播种与收获”象征人的重生,由此产生教会;“寒冷与炎热”象征着正在重生的人的状态,这种状态与信仰和仁义的接受有关,“寒冷”象征没有信仰和仁义,“炎热”象征信仰和仁义;“夏天与冬天”象征着重生者在新意志方面的状态,这些状态如同夏天和冬天一样;“白天与黑夜”象征着同一人,即重生者,在理智方面的状态,这些状态如同白天和黑夜一样交替变化;“不会停止”象征这将在所有时间持续。

931、“地还在的所有日子”象征所有时间,这从“日子”表示时间这一含义可知(参23,487,488,493节)。因此,这里的“地的日子”是指只要地或地上居民还在的所有时间;地上没有居民是指地上没有教会之时;因为没有教会,就不再有人与天堂的交流,一旦这种交流停止,所有居民就会灭亡。如前所述,教会就像人的心和肺;只要心肺完好,人就会活着;同样,相对于“至大之人”或天堂这个整体来说,教会也是如此。因此这里说“地还在的所有日子,播种与收获、寒冷与炎热、夏天与冬天、白天与黑夜,将不会停止”。因此,也可以明确,地不会永远持续,而是也将有其终结,因为说的是“地还在的所有日子”,前提是“地还在”。

【2】然而,人们以为这地的终结将与圣经中所述的最后审判相同,其中涉及世代终结、责罚之日和最后审判,他们在这一点上是错误的;因为任何教会的最后审判发生在它被毁灭或不再有信仰时。上古教会的最后审判发生在它灭亡时,正如它的后代在洪水前夕。犹太教会的最后审判发生在主降世之时。当主带着荣耀再次降临时,还会发生最后的审判。不是说那时地球和世界将毁灭,而是教会将灭亡。但那时总会有主复兴的新教会;就像洪水时代的古教会和主降临时在外邦人中的初期教会一样。当主带着荣耀来临时,也是如此;这也是“新天新地”所表达的意义。

【3】同样地,对于每个成为教会之人或者是教会本身的重生者,当他被重新创造时,他的内在被称为“新天”,外在被称为“新地”。此外,每个人在死亡时也会经历最后的审判,因为那时,根据他在肉身中的行为,他将被判定或生或死。“世代的结束”“日子的终结”或“最后的审判”并不意味着别的,因此不是世界末日。这从主在《路加福音》中的话中清楚可见:

当那一夜,两个人在一个床上,一个将被带走,另一个将被留下;两个人一同推磨,一个将被带走,另一个将被留下;两个人将在田里,一个将被带走,另一个将被留下。(路加福音17:34-36)

其中最后的时代被称为“夜”,因为没有信仰,即没有仁义,而被“留下”则明确表明那时世界不会灭亡。

932、“播种与收获”象征人的重生,由此产生教会,这一点无需从圣经中查找证据,因为圣经中经常提到人被比作田地或类似于田地,在其中“播种”,还说主的话语好比“种子”,其结果则是“收成或收获”。这是每个人通过日常话语也能理解的。

这里一般指的是每个人,即无论他是否在教会以内或之外,即是否知道主的话语;没有主播下的种子,人无法做出任何善事。即使在外邦人中,所有的善行,即使缺乏信仰的善,也是主播下的种子;因为那些在仁义中生活的外邦人,就像他们通常在世界上所做的那样,他们在来生中被天使教导后,比基督徒更容易接受并拥抱真正的信仰和仁义;关于这些人,由于主的神性怜悯,在后面将会说明。

这话特别指的是重生的人,即教会将永远存在于地上的某个地方;这是通过“地的所有日子里都有播种与收获”来表示的。播种与收获,即教会,将永远存在;这关乎前一节所说的,即人不再能够像上古教会的后代那样自我毁灭。

933、“寒冷与炎热”象征着正在重生的人的状态,这种状态与信仰和仁义的接受有关;“寒冷”象征没有信仰和仁义;“炎热”象征信仰和仁义。这些含义可以从圣经中“寒冷和炎热”的意义中确认,它们用来描述重生或已重生的人,或教会。然后也可以从事情发展的序列,即从上下文的内容中确认,因为这里讨论的是教会。前一节讲述了人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自我毁灭;而这一节则说明总会有教会存在,首先描述人如何在重生过程中成为教会的一部分,然后是重生后的状态;因此,这涉及到教会中每个人的各种状态。

【2】一个人在重生过程中会经历“寒冷和炎热”的交替状态,即没有信仰和仁义,然后拥有信仰和仁义。这种变化很难被察觉,除非通过亲身经历和深入反思。因为重生的人并不多,而在这些人中,真正反思自己重生状态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可以这样说,当一个人重生时,他从主那里得到了真正的生命,因为在此之前,他几乎不能算是真正活着。世俗和肉体的生活并不算真正的生命,真正的生命只存在于属天和属灵的层面。人通过重生从主那里得到了真正的生命。因为他之前并没有真正的生命,所以他在没有生命(即没有信仰和仁义)和有生命(即拥有信仰和仁义)之间交替。这里的“寒冷”代表没有信仰和仁义,而“炎热”代表拥有信仰和仁义。

【3】事实是这样的;每当一个人沉浸在其肉体和世俗中时,就没有信仰和仁义,这就是“寒冷”,因为那时肉体和世俗的事物在起作用,因此是属于他的自我。只要一个人沉浸在其中,他就远离或缺乏信仰和仁义,以至于甚至不会思考属天和属灵的事物。原因是天堂和肉体的事物不能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因为人的意志完全堕落了;但当一个人的肉体和他的意志不再起作用,而是处于沉寂状态时,主通过他内在的人进行工作,那时他处于信仰和仁义之中,这里被称为“炎热”。当他再次回到肉体时,他又处于寒冷中。当肉体或肉体的东西沉寂,几乎不存在时,他则处于炎热中。这种状态是轮换的,因为人的特性是他的属天和属灵的事物不能与他的肉体和世俗的事物同时存在,而是交替出现。这是每个重生的人都会经历的事情,而且只要他处于重生状态就会持续发生。人无法以其他方式重生,即由死到生,原因如前所述,因为他的意志完全堕落了,所以它完全与他从主那里获得的新意志分离,这是主的意志,而不是人的意志。因此,现在我们可以明确知道这里所说的“寒冷和炎热”指的是什么。

【4】每个重生的人都可以从经验中知道这是事实,即当他沉浸在肉体和世俗之中时,他就远离并与内在隔绝,以至于不仅不会思考它们,而且会感到一种寒冷。但当肉体和世俗事物处于沉寂时,他就处于信仰和仁义之中。他还可以从经验中知道这些状态是交替的。因此,当肉体和世俗事物开始过度并试图统治时,他就会陷入困境和试探,直到他被带回到一种状态,使外在人服从内在人,这种服从只有在外在人处于沉寂状态,几乎不存在时才能实现。上古教会的最后一代无法重生,因为如前所述,他们的理智和意志在他们中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心智;因此他们的理智无法与他们的意志分离,无法交替地处于属天和属灵状态以及肉体和世俗状态。但在他们中,在属天方面是持续的寒冷,在欲望方面是持续的炎热,无法产生任何交替。

934、“寒冷”象征没有仁义,或没有仁义和信仰;而“热或火”象征有仁义,或有仁义和信仰,这可以从圣经中的以下内容确认。约翰在《启示录》中提到了老底嘉教会:

我知道你的行为,你也不冷也不热;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热;你既是温的,也不冷也不热,所以我必从我口中把你吐出去。(启示录3:15,16)

其中“冷”象征没有仁义,“热” 象征有仁义。在《以赛亚书》中说:

耶和华对我这样说:我要安静,在我的居所观看,像晴朗的热气在光上,又像露水的云朵在收割的热气中。(以赛亚书18:4)

这里讲的是要建立新教会,“热气在光上”和“收割的热气”象征仁爱和仁义。在同一卷书中还说:

那有火在锡安,有炉在耶路撒冷的耶和华。(以赛亚书31:9)

“火”象征爱。在《以西结书》中,对基路伯的描述是:

至于四活物的形像,就如烧着火炭的形状,又如火把的形状;火在四活物中间上去下来,这火有光辉,从火中发出闪电。(以西结书1:13)

这同样象征着爱的存在。

【2】在同一卷书,描述主时说:

在他们头以上的穹苍之上有宝座的形像,仿佛蓝宝石;在宝座形像以上有仿佛人的形状。我见从他腰以上有仿佛光耀的精金,周围都有火的形状,又见从他腰以下有仿佛火的形状,周围也有光辉。(以西结书1:26-27;13:2)

这里的“火”象征爱。在《但以理书》中,描述“亘古常在者”时说:

(他的)宝座乃火焰,其轮乃烈火;从他面前有火,像河发出;侍奉他的有千千,在他面前侍立的有万万。(但以理书7: 9,10)

这里的“火”象征主的爱。在《撒迦利亚书》中,提到关于新耶路撒冷的预言:

耶和华说:“我要作耶路撒冷四围的火墙。(撒迦利亚书2:5)

在《诗篇》中说到耶和华:

以风为使者,以火为仆役。(诗篇104:4)

这里的“火”象征属灵属天的事物。

【3】因为“火”象征爱,火也成为了主的一个代表,这可以从燔祭坛上的火永不熄灭看出(利未记6:9,12,13),这代表主的怜悯。因此亚伦进入至圣所之前,必须用从燔祭坛上取的火焚香(利未记16:12-14)。同样,为了表示敬拜被主所接受,就说天上的火降下来烧尽了燔祭(利未记9:24和其它地方)。

在圣经中,“火”也象征自我之爱及其欲望,这种爱与天堂的爱不相协调,因此亚伦的两个儿子因献上凡火而被火烧灭(利未记10:1,2)。“凡火”是对自我和世界的爱及其欲望的象征。此外,对于恶人来说,天堂的爱就像燃烧和毁灭之火一样,因此在圣经中,主还被描述为毁灭之火。就像西奈山上的火,代表了主的爱或怜悯,但在百姓面前却被感知为毁灭之火。因此他们对摩西说,不要让他们听见耶和华神的声音,也不要叫他们看见那大火,免得他们死亡(申命记18:16)。对于那些处于爱自己和爱世界之火中的人来说,主的爱或怜悯就是这样显现的。

935、“夏天与冬天”象征着重生者在新意志方面的状态,这些状态如同夏天和冬天一样;这可以从之前关于寒冷和炎热的描述中得到确认。重生过程中的交替被比作寒冷和炎热,但重生之人的交替则被比作夏天和冬天。之前的讨论是重生过程,这里则是关于重生之后的情况。这可以从之前首先提到“寒冷”,然后是“炎热”,而这里则是先说“夏天”,然后是“冬天”来判断。这是因为正在重生的人是从寒冷,即没有信仰和仁义的状态开始的;但当他重生后,就是从仁义开始的。

【2】重生之人的交替状态,即他们时而没有仁义,时而拥有一些仁义,这很明显是因为每个人,包括重生之人,本身只有恶,而所有的善都来自于主。由于人自己只有恶,他们只能经历这样的交替状态,时而像在“夏天”一样处于仁义中,时而像在“冬天”一样没有仁义。这样的交替是为了让人变得更加完善,从而变得更加幸福。这种交替不仅存在于肉身生活中的重生之人,而且在他们进入来生之后也继续存在。因为如果没有类似夏天和冬天的意志变化和类似白天和黑夜的理智变化,人就无法进步和获得更多幸福。但在来生中,这些变化就像温带地区夏天和冬天变化,以及春天里白天和黑夜的变化。

【3】这些状态也通过夏天和冬天以及白天和黑夜在先知书中被描述,如在《撒迦利亚书》中:

那日,必有活水从耶路撒冷出来,一半往东海流,一半往西海流;冬夏都是如此。(撒迦利亚书14:8)

这是关于新耶路撒冷,或者主在天堂和地上的国度,还涉及两者的状态,也被称为夏天和冬天。在《诗篇》中说:

白昼属你,黑夜也属你;亮光和日头是你所预备的;地的一切疆界是你所立的;夏天和冬天是你所定的。(诗篇74:16-17)

这些都包含着类似的意义。同样,在《耶利米书》中,耶和华如此说:

你们若能废弃我所立白日黑夜的约,使白日黑夜不按时轮转。(耶利米书33:20)

936、“白天与黑夜”象征着同一人,即重生者,在理智方面的状态,这些状态如同白天和黑夜一样交替变化,这一点从之前的讨论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夏天和冬天”被用来描述意志方面的事,这是根据热和冷来判断的,因为意志正是如此运作的。而“白天”和“黑夜”则用来描述理智方面的事物,这是根据光和暗来推断的,因为理智正是如此运作的。这些事本身非常明显,因此不需要引用圣经中类似的内容来证实。

937、从这些讨论中,可以明确主的话语在内在意义上的特质。在字面意义上,它看似如此粗糙,好像只是在谈论播种和收获、寒冷和炎热、夏天和冬天、白天和黑夜,然而实际上它包含着古教会或属灵教会的奥秘。字面意义上的文字就像是最普通的容器,每一个都包含着如此众多和高深的天堂奥秘,以至于根本无法完全穷尽。天使们,通过主的指引,能够在这些取自世俗的非常普通的词语中看到无穷的变化,了解整个重生过程,以及正在重生和重生之人的状态,而人类几乎什么也不知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