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和华如此说:我使你变为荒凉、如无人居住的城邑,又使深水漫过你、大水淹没你;那时,我要叫你下入阴府。(以西结书26:19,20)
“水”在此象征邪恶及其伪谬。在《哈巴谷书》中写道:
你乘马践踏红海,就是践踏汹涌的大水。(哈巴谷书3:15)
“水”象征伪谬。在《启示录》中说:
蛇就在妇人身后,从口中吐出水来,像河一样,要将妇人冲去。(启示录12:15,16)
“水”象征伪谬和虚谎。在《诗篇》中写道:
求你从上伸手救拔我,救我出离大水,救我脱离外邦人的手;他们的口说谎话,他们的右手起假誓。(诗篇144:7,8 )
“大水”象征伪谬;“外邦人”也象征伪谬。
791、现在这里讲述的是关于“挪亚”或被称为“挪亚”的被重生之人,他们在方舟之中,并且被升起在水面上。接下来就要论到上古教会的后裔,他们在水下或被水淹没。
792、第十九节、第二十节 水势在地上极其浩大,天下的高山都淹没了。水势比山高过十五肘,山岭都淹没了。
“水势在地上极其浩大”象征伪谬的信念就这样大为增长。“天下的高山都淹没了”象征一切仁义的良善已经灭绝。“水势比山高过十五肘,山岭都淹没了”象征没有仁义的踪迹保留;“十五”象征事物少得几乎荡然无存。
793、由此开始直到本章结尾所论对象是被毁的前洪水时代的人。从所给描述的细节可清楚看出;知道内义者会立刻承认这是所论对象,甚至可从某个用词看出,多个词语组合在一起当然更好。当所论对象改变时,立即出现不同的用词,或同样的用词不同地组合。因为有些词是属灵事物特有的,有的则是属天事物;或者换个说法,有的用词是理智方面所特有的,有的则是意志方面。例如,“荒凉”用于属灵事物,“荒废”用于属天事物;“城”用于属灵,“山”用于属天;还有其它等等。词语的组合也同样如此。让人惊讶的是,希伯来语中的词汇经常通过声音来区分。被列入属灵方面的词汇,通常主要用前三个元音;属天方面的词汇则主要用后两个元音。
从文本的这一部分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现在的话题已经转向了另一个方向。这一点不仅因为文中再次提及“水势在地上极其浩大”,这一描述在前文中已有出现,也因为随后的叙述明显不同,预示着话题的转变。
794、“水势在地上极其浩大”象征伪谬的信念就这样大为增长。前文多次讲解“水”的象征意义,也就是“洪流”或“泛滥”之“水”象征伪谬。在此,因为伪谬或者伪谬的信念仍在增加,所以就说“水势在地上极其浩大”,在原文为最高级的表达。伪谬是错误的原则和信念,它们在洪水前的人们中增长到极大的程度,从前文对他们的描述可明显看出。
当人们将真理沉浸于欲望之中,或者用来支持对自我和世界的爱时,信念就大增,会扭曲真理,以千百种方式强迫它们达成一致。谁能否认,一旦某人接受或创造了一个错谬的原则,他就会借助其丰富的知识,甚至是圣经本身,来加以证实?几乎每一种异端都是通过挑选支持性的证据,同时强行解释和扭曲不一致的观点,来创造一个看似无懈可击的论点。
【2】那些坚信单凭信仰而非仁义行为即可得救的人,难道不能从圣经构建出一套完整的教义吗?但他们却忽略了核心,未曾真正深入理解,甚至忽视了耶稣的话:
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马太福音7:16-20;12:33)
一边顺着肉体而活,一边凭着仅仅知道什么是真理而非必须践行任何好行为而得救,还有什么比这更吸引人的呢?人的欲望构成其意志的生命,而伪谬的原则构成其理智的生命;当诸般真理或信仰教义被沉浸于欲望时,意志与理智的生活就合为一体。每个人都在这样的过程中塑造了自己的灵魂,这种灵魂在死后的生命形态也将如此。因此,再没有什么事比知道什么是真理更重要;当一个人深刻理解真理,且不被扭曲,他就不会轻易受到欲望的腐蚀,走向毁灭。对于人来说,还有什么比他永恒的生命更为重要?如果他在尘世中摧毁了自己的灵魂,他的永恒之路岂不是也被毁灭?
795、“天下的高山都淹没了”象征一切仁义的良善已经灭绝。这层象征意义从“山”在上古人类那里的意义得知。对他们来说,“山”象征主,他们在高山上敬拜主就是因为它们是地上最高的部分。于是,“山”还象征天堂,被称为“至高”,也就象征仁爱与仁义,因而象征仁爱与仁义的良善,这些是属于天堂的事物。在相反的意义上,“山”在圣经中还象征那些心高气傲的人,正是对自己的爱。在圣经中,上古教会也以“山”来象征,因为山高于地面,更接近天,象征事物的本源。
【2】关于“山”象征主,以及来自主的一切属天的事物,或者仁爱与仁义的良善,这一点可从圣经中以下经文明显看出。这些经文展示了“山”具体象征了什么,因为所有这些都与所讨论的事物紧密相关。在大卫《诗篇》中写道:
大山小山都要因公义使民得享平安。(诗篇72:3)
这里的“大山”象征对主的爱,“小山”象征对邻舍的爱;上古教会有这样的爱,其性质就是如此,因而在圣经中以“大山”和“小山”来象征上古教会。在《以西结书》中还说:
主耶和华说:“在我的圣山,就是以色列高处的山,所有以色列的全家都要侍奉我。”(以西结书20:40)
“圣山”在此象征对主的仁爱,“以色列高处的山”象征对邻舍的仁义。在《以赛亚书》中说:
末后的日子,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高举过于万岭。(以赛亚书2:2)
这里的“山”象征主,因而还象征属天的一切事物。
【3】在同一先知书中还说:
在这山上,万军之耶和华必为万民用肥甘设摆筵席……他又必在这山上除灭遮盖万民之物和遮蔽万国蒙脸的帕子。(以赛亚书 25:6,7)
同样,这里的“山”象征主,因而还象征属天的一切事物。还有:
各高山冈陵必有川流河涌。(以赛亚书30:25)
“高山”象征仁爱之状况,“冈陵”象征仁义之善,从中产生的是信仰的真理,即“川流河涌”。还有:
你们必唱歌,像守圣节的夜间一样;并且心中喜乐,像人吹笛,上耶和华的山,到以色列的磐石那里。(以赛亚书30:29)
“耶和华的山”在表述主的仁爱之善方面象征主;“以色列的磐石”在表述主的仁义之善方面象征主。在同一先知书中还说:
耶和华对我如此说:万军之耶和华也必降临在锡安山冈上争战。(以赛亚书31:4)
“锡安山”在此以及其它多处象征主,因而象征属天的一切事物,即仁爱;“山冈”(“小山”)象征相对较低层次的属天事物,即仁义。
【4】报好信息给锡安的啊,你要登高山;报好信息给耶路撒冷的啊,你要极力扬声。(以赛亚书 40:9)
“登高山报好消息”就是出于仁爱与仁义来敬拜主,这是至内在的,因此也被称为“至高”(至内在的就是至高的)。在同一先知书还说:
西拉的居民当欢呼,在山顶上呐喊。(以赛亚书42:11)
“西拉的居民”或“居住在磐石上的人”(“西拉”的意思就是磐石)象征那些在仁义中的人;“在山顶呐喊”象征出于爱敬拜主。还有:
在山上传福音的脚踪何等佳美!他们传平安,报好信,传救恩。(以赛亚书52:7)
“在山上传福音”同样表示出于仁爱与仁义的教义来宣扬主,并据此来敬拜主。还有:
大山小山必在你们面前发声歌唱,田野的树木也都拍掌。(以赛亚书 55:12)
这些话象征性表示出于仁爱和仁义(“大山小山”)对主的崇拜,及其由此而来的信仰,即“田野的树木”。
【5】我必使我的众山成为大道,我的大路也被修高。(以赛亚书49:11)
“众山”象征仁爱和仁义,“大道”和“大路”象征由此产生的信仰真理,当这些真理源于内在的仁爱和仁义时,就说它们被“修高”。还有:
但那投靠我的必得地土,必承受我的圣山为业。(以赛亚书57:13)
这代表主的国度,那里只有仁爱与仁义。还有:
我必从雅各中领出后裔,从犹大中领出承受我众山的,我的选民必承受。(以赛亚书65:9)
“众山”象征主的国度和属天的良善;“犹大”象征属天的教会。 还有:
因为那至高至上,住在永远,名为圣者的如此说。(以赛亚书57:15)
“高”在这里象征神圣;“山”在地上为高,因而象征主,以及他天堂的神圣。主在西奈山上颁布律法也正因如此。在谈论世代终结时,主也通过“山”来象征仁爱和仁义,例如他说“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马太福音24:16,路加福音21:21,马可福音13:14);此处的“犹太”象征已荒废的教会。
796、因为上古教会在山上是进行神圣的敬拜,因而古教会,以及从那时起的所有代表性教会,甚至包括当时的各个民族,都流行在山上献祭和高处筑坛。其中关于亚伯兰(创世记12:8,22:2);关于建造圣殿之前的犹太人(申命记27:4-7;约书亚记8:30;撒母耳记上9:12-14,19,10:5;列王纪上3:2-4),关于各个民族(申命记12:2;列王纪下17:9-11),关于拜偶像的犹太人(以赛亚书57:7;列王纪上11:7,14:23,22:43;列王纪下12:3,14:4,15:3,4,34,35,16:4,17:9-11,21:5,23:5,8,9,13,15)。
797、由以上信息,如今可明显看出“天下的高山都淹没了”象征一切仁义的良善已经灭绝。
798、“水势比山高过十五肘,山岭都淹没了”象征没有仁义的踪迹保留;“十五”象征事物少得几乎荡然无存;这从之前对“五”的解读(创世记6:15)可以得知。在那里说到,照着圣经的表达方式或就内在意义而言,“五”象征很少;因为数字“十五”由象征少量的“五”和象征余剩的“十”构成(创世记6:3),所以这个数象征少得几乎荡然无存的余剩。由于伪谬的信念如此之多,以至于熄灭了所有的良善。关于余剩在人里面的情形,正如之前所述,错误的原则,尤其是洪水前人们的伪谬信念,已经完全封闭和隐藏了这些余剩,以至于这些余剩无法被发现,而且一旦被发现,也会立即被歪曲;因为这种信念不仅会拒绝所有真理并吸收所有伪谬,还会扭曲接触到的每一个真理。
799、第二十一节、第二十二节 在地上爬行的所有肉体都死了,飞鸟、牲畜、野兽,所有在地面上爬行的爬行物,以及所有的人。一切鼻孔里有生命之灵的气息的,凡在旱地上的,都死了。
“在地上爬行的所有肉体都死了”象征上古教会的最后一代人灭绝了;“飞鸟、牲畜、野兽,所有在地面上爬行的爬行物”象征他们的信念,其中“飞鸟”象征对伪谬的情感,“牲畜”象征欲望,“野兽”象征享乐,“爬行物”象征属肉体和世俗的事物;这些统称为“所有的人”;“一切鼻孔里有生命之灵的气息的”象征那些来自上古教会的人,他们“鼻孔里有生命之灵的气息”,也就是仁爱和由此产生之信仰的生命;“凡在旱地上的”象征那些没有这种生命的人;“死了”就是到此结束。
800、“在地上爬行的所有肉体都死了”象征上古教会的最后一代人灭绝了;这一象征意义在后续章节中通过对他们信念和欲望的具体描述中得到确认。这些人首次被描述为“在地上爬行的所有肉体”,这是因为他们已经彻底沉溺于感官和肉体的生活。在上古教会传统中,感官和肉体的事物常被比作“爬行物”,因此这样的描述象征着这些人已经沦为了纯粹感官化和肉体化的存在。至于“肉体”总指所有人,特指属肉体的人,已在前文提到并说明。
801、通过这些前洪水时代之人的描述,展现了上古人类的文体风格,以及由此衍生出的预言风格的特点。在这一章的结尾部分,这一节描述信念,在接下来的第23节转向讨论欲望。先是关于理智,然后是意志。虽然他们本身可能缺乏真正的理智和意志,但所描述的仍然是这些方面的反面——如虚妄的信念,并不是真正的理智,因为它们属于思考和推理;同样,欲望也不是真正的意志。我要说的是,首先描述了虚妄的信念,然后是欲望,这是第21节和接下来的23节重复的原因,但表达的顺序不同。
【2】预言的风格也是如此,这是因为人内在有两种生命,一种是基于理智的,另一种是基于意志的,这两者彼此区别明显。人由这两部分构成,虽然在当今人类中这两者似乎是分离的,但一个仍然流入另一个,并且通常是结合的。它们是如何结合,以及通过什么方式结合的,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证明和阐释。当圣经中对人进行描述时,会分别针对理智和意志两个方面进行详细描述,这也是重复出现的原因;没有这种分别,描述将会不完整。对于所有事物也是如此,因为事物的本质与它们的主体完全一致;事物来源于主体。与其主体或本质分离的事物是无意义的。这就是为什么在圣经中事物的描述也会涉及到这两个方面,从而使得描述的任何事物都是完整的。
802、通过观察这节首先提及鸟,然后提到兽的顺序,我们可以认识到这里的讨论重点是信念,而在接下来的第23节则聚焦于欲望。在这里,鸟代表与理解或理性相关的事物,而兽则代表与意志相关的事物。相反,在描述欲望时,如在随后的第23节中,首先提及的是兽,随后是鸟。这种排列顺序是有其原因的,如前所述,这反映了智力与意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使得对它们的描述成为完整和全面的解释。
803、至于“飞鸟、牲畜、野兽,所有在地面上爬行的爬行物”象征他们的信念,其中“飞鸟”象征对伪谬的情感,“牲畜”象征欲望,“野兽”象征享乐,“爬行物”象征属肉体和世俗的事物;这些统称为“所有的人”;可从先前对“鸟”与“兽”的象征意义所作的解读看出(关于“鸟”,见第40节,还有本章第14-15节解读;那两节解经中还有关于牲畜或走兽等“兽”的解读,另见第45, 46, 142, 143, 246节)。
“鸟”象征理解、理性和知识,也可以象征相反的事物,如扭曲的理性、谬见和对伪谬的情感等。这一段话完整描绘了洪水前人们的信念,即在他们里面存在虚妄的情感、欲望、享乐、肉体和世俗的事物。所有这些都藏在信念之中,人并不察觉如此,以为伪谬的原则或信念只是一种简单的或一般的概念,这样就大错特错,因为事实并非如此。整个人的理智和意志都体现在其每一种情感中,甚至在最独特或最微小的情感中。
【2】大量见闻向我显明这个真相,举一例为证:一个灵的品性如何,在来世可从他思维中哪怕一个想法便得知。事实上,天使从主那里得此能力,哪怕只是看一眼某人,能即刻知道此人的品性,不会出任何差错。这说明了每个人的每一个念头和每一种情感,甚至情感中最细微的部分,都是他的形像和样式,即它们内含了与他的整个理智和意志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东西。
于是,这些经文就描述出洪水前人们那些令人惊骇的信念或原则,在其中包含着他们对错谬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诸恶或恶欲的喜爱之性,还有对感官之乐,最终对肉体和物质之事的渴望。所有这些邪情恶欲皆包含在他们的谬见妄想的信念之中,不仅总体上如此,而且在这些信念的最个别或至微小的细节之中,属肉体和属物质的东西在其中占支配地位。人倘若知道一个伪谬的原则或信念之中包含了多少东西,他将会胆颤心惊。它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地狱的一种形像。不过,如果它们只是出于无辜或无知,他里面的那些伪谬容易被驱散。
804、加上“所有的人”这一表达,意味着先前所描述的那些特性存在于那个时代的人身上;这是包含之前所论内容的总结性表达;这是一个常见的结束语,包含了前面的内容;这样的结束语经常被添加。
805、“一切鼻孔里有生命之灵的气息的”象征那些来自上古教会的人,他们“鼻孔里有生命之灵的气息”,也就是仁爱和由此产生之信仰的生命,可从之前第96和97节的解释中得到证实。上古之人将生命比作鼻孔里的气息或呼吸,以这种肉身生命的呼吸来对应属灵的事物,正如以肉身生命之心跳来对应属天的事物。此处所论的对象是洪水前的人,在他们里面有从先祖继承来的属天种子,但被熄灭或窒息了,这里就说“一切鼻孔里有生命之灵的气息的”。
【2】在这些话语中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含义,之前在第97节中提到,即上古教会的人拥有内在的呼吸,与天使的呼吸相协调和相似;这将在后文中因主的怜悯得以详述。这种呼吸能够根据人的内在状态进行各种变化。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呼吸在他们的后代中逐渐发生了变化,直到这最后一个后代,他们所有的天使般特质都已丧失。从那时起,他们不再能与天使的天堂呼吸保持一致。这是他们灭绝的根本原因,因此现在说他们“死了”,“在鼻孔里有生命之灵的气息”的那些“死了”。在那之后,内在呼吸消失了,与之相关的天堂交流和直接领受也随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外在呼吸。因为与天堂的交流中断,新教会或古教会的人不再能够像上古教会的人那样成为属天的人,而是转变为属灵的人。但关于这些,将在后文中因主的怜悯得以详述。
806、“凡在旱地上的”象征那些没有这种生命的人;“死了”就是到此结束;因为所有关于仁爱和信仰的生命都被熄灭了,就是干旱之地的意思。旱地是无水之地,也就是没有更多属灵的事物,更不用说属天的了。伪谬的信念熄灭并几乎窒息了所有属灵和属天的事物。每个人如果注意就能从许多经验中知道这一点;那些一旦形成了观点,即使是非常错误的观点,也会如此顽固地坚持它们,以至于他们甚至不愿意听到任何与之相反的声音。既然如此,他们断然拒绝受教,哪怕将真理置于眼前。若是出于某种敬畏心来对待某个错误的主张,情况就更严重。这种人拒绝接受一切真理,即便听取了一些真理,也会加以歪曲,就这样沉浸于他们的妄想之中。这里用“旱地”来指代他们,干旱之地无水无收成,如《以西结书》中所说:
我必使江河变为干地,将地卖在恶人的手中,我必藉外邦人的手,使这地和其中所有的变为凄凉。(以西结书30:12)
“使江河变为干地”象征不再有任何属灵事物存留的光景。在《耶利米书》书中还说:
你们的地已成为旱地。(耶利米书44:22)
“旱地”象征荒凉和荒废之地,以至于没有更多的真理和良善。
807、第二十三节 除灭了土地表面上的所有活物,从人到兽,再到爬行物,以及天上的飞鸟,都从地上除灭了,只留下挪亚和那些与他同在方舟里的。
“除灭了所有活物”象征欲望,这些是自我之爱的产物;“土地表面上”象征上古教会后裔;“从人到兽,再到爬行物,以及天上的飞鸟”象征他们的邪恶之性;“人”象征这些性质本身;“兽”象征欲望,“爬行物”象征享乐;“天上的飞鸟”象征由此产生的伪谬;“都从地上除灭了”象征上古教会的灭亡。“只留下挪亚和那些与他同在方舟里的”象征那些保存下来建立新教会的那些人;“那些与他同在方舟里的”象征新教会的一切。
808、“除灭了所有活物”象征欲望,这些是自我之爱的产物;这层意义可从接下来论到各类活物所代表的内容看出来。这里的“活物”与意志方面的事物相关,因为人的一切根源于意志,也就是因意志而产生并维持。意志是一个人的本质,或者说,一个人的意志就是这个人自己。
洪水前之人的欲望是自我的爱。有两种最普遍的欲望:一种是对自我的爱,一是对世界的爱。人只渴望他所爱的,因此欲望是爱的体现。在这些人中,自我之爱占主导,因此他们的欲望是自我之爱。他们如此爱自我以至于认为自己就是神,不承认任何高于自己的神;他们是这样说服自己的。
809、“土地表面上”象征上古教会后裔,从“土地”的象征意义中可以看出,之前已经讨论过,“土地”象征教会,因此是教会的象征。因为这里说的是“除灭了土地表面上的所有活物”,也就是说,被除灭的是来自上古教会的人,他们就是这样的人。
在这里用“土地”,但是在第21节却用“地”,是因为教会不是基于理智,而是基于意志;信仰的知识和理性从不构成教会或教会的人,而是源于意志的仁义。一切本质都来自意志;因此,教会本身不构成教会,除非教义在总体和细节上皆都关注仁义,那时仁义就成为目的。从目的可以看出教义的性质,并认清它是否属于教会。主的教会,正如天堂中主的国度,除了仁爱和仁义,别无其他。
810、“从人到兽,再到爬行物,以及天上的飞鸟”象征他们的邪恶之性;“人”象征这些性质本身;“兽”象征欲望,“爬行物”象征享乐;“天上的飞鸟”象征由此产生的伪谬;这可从这些事物的象征意义中得知,这一点之前已经讨论过,无需重复。
811、“都从地上除灭了”象征上古教会的灭亡。“只留下挪亚和那些与他同在方舟里的”象征那些被保存下来建立新教会的那些人;“那些与他同在方舟里的”象征新教会的一切。这些象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无需进一步解释。
812、第二十四节 水势浩大,在地上共一百五十天。
这些话象征上古教会最终结束了。“一百五十”象征一个终点和一个起点。
813、这些话象征上古教会最终结束了,因为“一百五十”既象征一个终点,还象征一个起点;这层象征意义不像一些经常出现的简单数字那样容易通过引用圣经来证实。不过,从之前对数目“十五”的解释(参阅第二十节的解释)可知它象征事物少得几乎荡然无存。作为“十五”和“十”相乘的结果,“一百五十”就更是如此,因为“十”象征余剩。与分数相乘,诸如二分之一、四分之一或十分之一等等,得到更小的结果,最终什么也没有,于是到达终点或就此结束。同样的数目出现在下一章第三节,那里说“过了一百五十天,水就消了”,所象征的意义相同。
【2】圣经中的数字需要抽象地理解,完全不同于字面意义。如前所述,加上这些数字只是为了让基于文字的故事能被串连起来。例如,当“七”这一数字出现时,象征神圣的事物,完全抽象于通常与之相关联的时间和度量。领受圣经内义的众天使读这个数字时,对该数字修饰的时间和度量全然不知,更别说这个数字所表达的数量。然而,当世人读圣经时,天使仍然可以完全理解;无论何处有数字出现时,他们没有任何数字的概念,只有该数字所代表的事物。因此,此处的数字“一百五十”对他们来说,乃是象征上古教会到了终点。在下一章第3节,该数字则代表古教会或新教会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