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启示录3:18-20

241.启3:18. “我劝你”表示那些处于唯信教义的人改造的方法。这从接下来的话清楚可知,因为现在论述的是对那些处于该教义之人的改造;因此,“我劝你”暗示对他们当如何生活才能被改造,从而得救的感知。

242a.“向我买火炼的金子,叫你富足”表示他们必须从主那里为自己获得纯正良善,好叫他们能接受信之真理。这从“买”、“火炼的金子”和“叫你富足”的含义清楚可知:“买”是指获得并归于自己(参看《属天的奥秘》,4397,5374,5397,5406,5410,5426节);“火炼的金子”是指纯正良善,因而来自主的良善,下文很快会解释这一点;“叫你富足”是指能接受信之真理。这就是“富足”的含义,因为“财富”和“财物”表示真理和良善的知识,“富足的或富人”是指那些通过知识处于聪明的人,在此是指那些通过知识处于信的人,此处论述的主题是那些处于唯信教义的人。由此清楚可知,“向我买火炼的金子,叫你富足”表示他们必须从主那里为自己获得纯正良善,好叫他们能接受信之真理。

首先要解释一下当如何理解这一点。前面频繁说明,本身为真理的真理是不存在的,除非它来自良善,因此,本身为信的信是不存在的,除非它来自仁;因为本身为真理的真理是不存在的,除非它里面有属灵生命,只有当它从仁之良善中形成时,属灵生命才在它里面;事实上,真理是良善的形式,良善是真理的存在或本质,因而也是它的生命;良善只来自主,并不来自其它源头。当良善来自主时,来自良善的真理就首先看向主,也看向邻舍及其良善,因为主以良善流入,从良善形成真理,也就是信之真理,并使人的属灵视觉看向祂和邻舍。情况就是这样,这一点可见于《天堂与地狱》(145,251节),那里说明:主在前额看天使和世人,他们则通过眼睛看主;原因在于,前额对应于爱之良善,眼睛对应于由此被光照的理解力,因而对应于信之真理。这本书(HH17,123,124142–144,510节)还说明,在灵界,所有人都转向自己的爱,那些承认主并信祂的人都转向祂,并因此从祂那里接受良善,通过良善在真理上被光照。由此可见,“火炼的金子”所表示的纯正良善唯独来自主。

由于写给该教会天使的信论述了那些照着唯信教义生活的人,还由于那些已经确认该教义,并因此在世上被视为有学问的人能将虚假与真理联系在一起,使该教义看上去就像是真的,所以我被恩准在来世与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交谈;鉴于那时双方所说的话有助于说明,我想引用它们。那些有学问的人因在世时所持的观点,以为无仁之信是可能的,人可以唯信称义。他们的谈话非常巧妙;他们说,信没有仁是可能的,因为它在仁之前,人通过信而处于良善。他们说:“谁不能相信有一位神,圣言是神性,以及其它类似真理,除非他们认为这些真理不能被人接受和思及?”他们由此得出结论,由于信先于仁,或在它之前,所以信没有仁是可能的;如果情况是这样,那么它必是得救,因为人无法凭自己行善;因此,除非信拯救人,否则所有人都会灭亡。此外,没有信,神也不可能与人同在;而没有神的同在,邪恶就会掌权,没有人会拥有任何良善;他们说,这些事就是唯信称义的意思。但向他们说明,若非同时有仁,就不可能有信;他们称为信的东西无非是每个人首先获得的知识,如:有一位神,圣言是神性,等等;这些知识在人的意愿中之前,并不在他里面,只是在进入他的入口或媒介,也就是他的记忆中;不过,它们在何等程度上在他的意愿中,就在何等程度上在这个人自己里面,因为意愿才是人自己;并且它们在何等程度上在意愿中,就在何等程度上在他的视野,也就是信中。走在前面,并且在属世视觉看来似乎被相信的知识本身在此之前不会成为信的知识。这就是为何被视为信的对知识的这种看见会随着人开始出于意愿邪恶思想邪恶而逐渐从他那里消退,并且死后当他成为一个灵时,也从他那里退出,除非知识已经植根于他的生命,也就是他的意愿或爱。

这一点可通过对比鸟的胃和被称为反刍胃的地上走兽的胃来说明。它们首先将食物收集在这些胃中,然后再逐渐从那里把它取出来吃,从而滋养血液;食物由此变成它们生命的一部分。人的记忆就对应于这些胃;人被赋予记忆,而不是这些胃,因为人是属灵的。他首先将属灵的食物,也就是知识收集到记忆中,然后可以说通过一种反刍,也就是通过思考和意愿把它们提取出来,并归于自己,从而把它们变成他生命的一部分。从这种看似琐碎的对比可以看出,知识若不通过思考、意愿并实行它们而被植入生命,就像留在反刍胃中尚未消化的食物,要么在那里变得腐臭,要么被吐出来。此外,人生命的循环是认识、理解、意愿和实行;因为人的属灵生命始于认识,从认识继续到理解,然后到意愿,最后到实行。由此清楚可知,只要知识在记忆中,它们就只在生命的入口,没有完全在人里面,直到在他的行为中;而且,它们越完全在他的行为中,就越完全在他的理解力和意愿中。

242b.进一步说明,知识的信在变成生命的信之前,纯粹是历史的信,其性质是众所周知的,即:它被相信,是因为别人这么说;这种信在变成人自己的之前,是一种外来的信,或与他同在的别人的信。历史的信还具有另一种品质,也就是说,它就像对未知事物的信,因为有人说必须相信这些事物,哪怕不理解它们;事实上,它们决不可用理解力来探究;然而,属灵的信具有这种性质,真理本身在它里面被看到,因而被相信。在天堂,没有人相信任何真理,除非他看见它,或已经看见它;因为他们说:“谁能相信,一个事物是这样,除非他看见它?或许它可能是假的。”只有恶人才会相信假的东西;因为恶人出于邪恶看见虚假,而善人出于良善看见真理;由于良善来自主,所以出于良善对真理的看见也来自主。天使之所以看见真理,是因为他们所处的天堂之光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因此,世上所有拥有这光的人都能看见真理。关于天堂之光,这就是它的性质和品质(参看《天堂与地狱》,126–140节)。

然后说明,仁与信行如一体,一起进入人;因此,一个人在何等程度上处于仁,就在何等程度上处于信,因为信本质上就是仁,正如真理本质上就是良善;事实上,当良善存在于形状或形式中时,它就是真理;仁以同样的方式是信,因为良善属于仁,真理属于信。此外,这一个爱那一个,并与那一个结合;因此,这一个不会被赋予,除非那一个与它一起被赋予。这一点可通过人的属于理解力的思维和属于意愿的情感来说明;脱离情感的思考是不可能的,因为思维的真正本质是情感或爱。诚然,人能思考他从教会的教义所知道的一切,却只出于一种属世情感,也就是对荣耀、名声、荣誉或利益的情感或爱来思考;但这种情感不会将思维变成属灵的;这一点只通过仁爱实现,仁爱是属灵的情感本身。当这种情感与知识结合时,它就变成信,然后人在何等程度上处于这种情感,就在何等程度上在思维中看见属于其信、被称为真理的事物,承认它们,因为它们来自他的灵本身,因而来自他的属灵生命本身;这也是那被称为光照的。这就是为何没有人能从圣言中被光照,除非他处于对真理的属灵情感。的确有类似光照的某种东西被赋予那些确认诸如属于唯信教义和因信称义的事物之人;但这种光照是一种愚蠢的光照,因为虚假和真理一样能被确认,如盛行在犹太人和天主教徒当中的一切异端邪说的情形。经过这些确认之后,那些被称为自然主义者,否认神和圣言的神性,以及属于教会的一切之人也有一种类似的光;那些确认唯信和因信称义的人同样是这种情况。确认之光是属世的,不是属灵的,也存在于恶人身上(参看《属天的奥秘》,8780节)。

242c.不过,让我们回到本质上为仁的信。这信不断通过那些确认的事物被完善;因为更多的真理不断凭属灵之光被看见,这些真理都与仁之良善结合,并完善它;人由此拥有最终变成天使般的聪明和智慧。此外,那些只处于信的知识,没有照之生活的人以为,人能很容易接受信,即便在世上不接受,在来世也会接受;他们对自己说:“当我听见并看见事情是这样时,难道我不能相信吗?”但他们大错特错了;因为那些在世上不接受属灵之信的人以后也永远不能接受它,即便他们上千次地听说,并看见它。原因在于,这种信不在人里面,而是在他外面。情况就是这样,这一点可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来:所有从世界来到灵界的人首先受到天使和善灵的接待,并以各种方式被教导;事实上,许多东西都会活生生地展示给他们,展现在他们眼前,但他们仍不接受;因此,他们使自己疏远了天使和善灵,并去往那些缺乏信的人那里。此外,他们还被告知,如果信只通过认识并思想它就能被接受,那么所有人都会接受它,无论恶人还是善人,因而没有人会受到诅咒。仁,也就是属灵的情感,永远无法被赋予任何人,除非他认识真理,通过真理检查自己,接受它们,并照之过一种新生活(可参看AE239节)。

由此可知,信里面没有任何生命,除非在仁在信中的程度内,或也可说,生命只在仁在信中的程度内而在信中;而且,仁在信中到何等程度,人就在何等程度上被主引导;但仁不在信中到何等程度,人就在何等程度上被自己引导;被自己,而不是被主引导的人不能思想良善,更不能意愿并实行本身为良善的良善。从人的自我发出的,无非是邪恶,因为当一个人出于自我思想、意愿并实行良善时,那只是为了他自己和世界,自己和世界是他行事的目的,目的就是那引导他的爱;人无法从他的自我中退出或被提升,除非他在生活的事上仰望主;他以这种仰望与天堂结合,并且主从天堂赋予他一种属灵情感。这些话说完之后,那些与我谈论这个主题的人就被恩准处于属灵之光,这光是这样:真理在这光中能像世上的物体在自己的光中那样看得清清楚楚;然后那些处于唯信和因信称义的人不得不声称情况确是如此。可一旦这光从他们那里被夺走,他们被带回到自己的属世之光中,他们就只能看到,知识的看见就是得救之信;因此,被他们变成其信的一部分的虚假就是真理。当邪恶属于生活时,虚假就变成了信的事。

242d.不过,要回头解释这段经文的话,即“我劝你向我买火炼的金子,叫你富足”,这句话表示他们应当从主那里为自己获得纯正良善,好叫他们能接受真理。现在有待说明,在圣言中,“金”表示爱之良善。这一点可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玛拉基书:

看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预备道路;你们所寻求的主,就是你们所仰慕的立约的使者,必忽然来到祂的殿;祂必坐着熬炼和洁净银子,必洁净利未人,炼净他们像金银一样,他们就会凭公义献供物给耶和华。(玛拉基书3:1–3)

这些话论及主的降临。此处说,耶和华要差遣祂的使者,在祂前面预备道路;这使者是指施洗约翰,这是众所周知的。“在我前面”,或在耶和华前面,表示在主的神性本身前面;祂必来到的“殿”表示祂的神性人身。这神性人身也被称为立约的使者,因为世人和天使通过神性人身与神性本身结合,“约”表示结合。“祂必坐着所熬炼和洁净的银子”表示出于良善的真理;“利未人”表示所有处于仁之良善,并由此处于信之真理的人;故经上说:“祂必炼净他们像金银一样。”经上这样说,是因为“金”表示良善,“银”表示由此而来的真理。“凭公义献供物给耶和华”表示出于仁之良善对主的敬拜。“殿”表示主的神性人身(参看AE220a节);“约”表示结合(参看《属天的奥秘》,665,666,1023,1038,1864,1996,2003,2021,6804,8767,8778,9396,10632节);“银”表示出于良善的真理(1551,1552,2954,5658节);“供物”表示爱与仁之良善(4581,9992–9994,10079,10137节);“公义”论及良善(2235,9857节)。因此,“凭公义献供物”表示出于爱之良善的敬拜。

撒迦利亚书:

全地中的两分必被剪除而死,三分之一仍必存留。我要使这三分之一经火,熬炼他们,如熬炼银子,试炼他们,如试炼金子。(撒迦利亚书13:8,9)

“全地”不是指全地,而是指整个教会;“三分之一”也不是指三分之一部分,而是指教会里的一些人。“使它经火,熬炼它,如熬炼银子,试炼它,如试炼金子”表示从邪恶和虚假中洁净他们,以便良善和真理可以被植入。在圣言中,“地”表示教会(参看《属天的奥秘》,662,1066,1068,1262,1413,1607,2928,3355,4447,4535,5577,6516,9325,9643节);“三分之一”表示一些(2788节)。上述经文将银和金与真理和良善作对比;但在圣言中,服务于对比的一切事物也都对应,因而表示(参看《属天的奥秘》,3579,8989节)。由于“火炼的金子”表示从邪恶中洁净的爱之良善,所以经上吩咐:

从米甸人那里取来的金银要经火,从而洁净。(民数记31:22,23)

“金”表示爱与仁之良善,这一点从以下经文看得更明显;何西阿书:

以色列丢弃良善;仇敌必追逼他。他们用金银为自己制造偶像。(何西阿书8:3,4)

“用金银为自己制造偶像”表示他们将真理和良善变成虚假和邪恶,这从经上说“以色列丢弃良善,仇敌必追逼他”明显看出来;“仇敌”是指出于邪恶的虚假和出于虚假的邪恶。

约珥书:

推罗和西顿哪,你们与我何干?你们既然夺取我的银、我的金,又将我可爱的宝物带入你们的庙宇,并将犹大的众子和耶路撒冷的众子,卖给希腊的众子,使他们远离自己的边界。(约珥书3:4–6)

“推罗和西顿”表示教会里那些处于真理和良善的知识之人,在此表示那些败坏这些知识,将它们应用于虚假和虚假之邪恶的人;这一点由“你们既然夺取我的银、我的金,又将我可爱的宝物带入你们的庙宇”来表示,“银”表示真理,“金”表示良善,“可爱的宝物”表示源于真理和良善,也就是来自圣言字义的知识;“把它们带入他们的庙宇”表示把它们变成亵渎的敬拜;“他们将犹大的众子和耶路撒冷的众子,卖给希腊的众子”表示他们将一切良善之真理都变成邪恶之虚假;“使他们远离自己的边界”表示远离真理本身。“推罗和西顿”表示教会里那些处于真理和良善的知识之人(参看《属天的奥秘》,1201节);“犹大的众子和耶路撒冷的众子”表示一切良善之真理,因为 “儿子”表示真理(1729,1733,2159,2623,2803,2813,3373,3704,7499,8897,9807节);“犹大”表示属天教会(3654,6364节);“耶路撒冷”表示有纯正教义的教会(3654,9166节);“希腊的众子”表示虚假,因为“希腊”表示处于虚假的各个民族(参看AE50节)。

以西结书:

示巴和拉玛的买卖人以各类上好的香料、各类的宝石和黄金与你交易。(以西结书27:22)

同一先知书:

你靠自己的智慧聪明为自己得了财富,你得了金银收入你的宝库。你曾在伊甸神的园中,各样宝石是你的遮盖,黄金。(以西结书28:4,13)

这两段经文论述的主题也是推罗,推罗表示教会里那些处于真理和良善的知识或认知之人,如前所述。她的“交易”表示这些知识本身。“示巴和拉玛”也表示那些处于这些知识的人(1171,3240节);“香料”表示因源于良善而悦人的真理(4748,5621,9474,9475,10199,10254节);“宝石”表示因源于良善而美丽的真理(9863,9865,9868,9873,9905节);“伊甸园”表示由此而来的聪明和智慧(100,108,1588,2702,3220节)。由于这些事物表示真理和良善的知识,“金银”表示良善和真理本身,还由于一切聪明和智慧都通过它们而获得,所以经上说:“你靠自己的智慧聪明为自己得了财富,得了金银收入你的宝库。”

耶利米哀歌:

黄金何其暗淡无光!最纯的金子何其变质!圣石竟倒在各街头。锡安的众子估计等于纯金;现在竟被视为瓦瓶,就是窑匠之手所作的!(耶利米哀歌4:1,2)

此处论述的是教会的荒废;变得暗淡无光的“黄金”和变质的“最纯的金子”表示教会的良善;“倒在各街头的圣石”表示由此而来的被歪曲的真理;估计等于纯金“锡安的众子”表示前教会的真理;“瓦瓶,就是窑匠之手所作的”表示源于教义的虚假,也就是自我聪明的生活之邪恶。

以西结书:

我用妆饰打扮你,将镯子戴在你手上,将链子戴在你脖子上。这样,你就有金银的妆饰,你的衣裳是细麻衣、丝绸和刺绣的工。你拿我所给你为装饰的金银器皿,为自己制造形像,与它们行淫。(以西结书16:11,13,17)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耶路撒冷,耶路撒冷表示教义方面的教会,如前所述。打扮她的“妆饰”表示总体上源于良善的一切真理,和由此而来的聪明(《属天的奥秘》,10536,10540节);戴在手上的“镯子”表示具体的源于良善的真理(《属天的奥秘》,3103,3105节);戴在脖子上的“链子”表示内层良善和真理与外层良善和真理,或属灵事物与属世事物的结合(《属天的奥秘》,5320节);“细麻衣”表示纯正真理,“丝”也表示因内层良善而辉煌的纯正真理(5319,9469节);“刺绣的工”表示属世人的科学知识(9688节);与她行淫的“形像”是指感官的谬误,对那些处于虚假的人来说,这些谬误看似真理;“与它们行淫”是指通过谬误建立虚假,或说通过它们得出虚假的结论。“行淫”表示充满虚假(可参看AE141节)。由此清楚可知,本章内容描述了当主刚刚建立教会时,就其品质而言的该教会,以及它的品质后来变成什么样。

以赛亚书:

看哪,我必激起玛代人攻击他们,玛代人并不看重银子,也不喜爱金子;他们的弓必击碎少年人,他们的眼也不顾惜儿子。(以赛亚书13:17,18)

“玛代人”表示那些反对教会的真理和良善的人;因此,经上论到他们说:“他们必不看重银子,也不喜爱金子。”“银子”是指教会的真理,“金子”表示教会的良善。“他们的弓”表示与真理和良善争战的虚假的教义(《属天的奥秘》,2686,2709节);他们必击碎的“少年人”表示那些凭真理而聪明的人(7668节);他们必不顾惜的“儿子”表示真理本身。

同一先知书:

成群的骆驼并米甸必遮蔽你,他们必都从示巴来到,要奉上黄金乳香,又要宣扬耶和华的赞美。众海岛必指望我,他施的船只将你的众子,连他们的银金从远方一同带来。(以赛亚书60:6,9)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主的降临,“成群的骆驼”表示所有处于真理和良善的知识之人(《属天的奥秘》,3048,3071,3143,3145节);他们所来自的“示巴”表示这些知识本身所在之地(1171,3240节);他们要奉上的“黄金乳香”表示良善和源于良善的真理,它们因此令人愉悦,“黄金”是指良善,“乳香”是指真理(9993,10177,10296节);必指望祂的“众海岛”表示处于神性敬拜,但离教会的真理更远的各民族(1158节);“他施的船只”表示包含许多具体知识的总体的真理和良善的知识或认知(1977,6385节);他们必从远方带来的“众子”表示更远的真理,“儿子”表示真理,如前所述,“从远方”表示更远的(1613,9487节);与他们在一起的“他们的银金”表示与他们同在的真理和良善的知识。

242e.下面这段经文所表相同:

从东方来到基督所生之地的智者或博士献上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马太福音2:11)

他们献上这些东西,是因为它们表示良善和真理,包括内层的和外层的,这些良善和真理是讨神喜悦的礼物。

诗篇:

众王都要在祂面前下拜;所有民族都要服侍祂。祂要拯救贫穷人的灵魂。他们要存活,祂要把示巴的金子赐给他们。(诗篇72:11,13,15)

此处论述的也是主的降临;都要在祂面前下拜的“众王”和都要服侍祂的“民族”表示所有处于源自良善的真理之人;“王”表示那些处于真理的人(参看AE31节);“民族”表示那些处于良善的人(参看AE175a节);祂要拯救的“贫穷人”表示那些未处于良善和真理的知识,却渴望它们的人(AE238节);祂要赐给他们的“示巴的金子”表示主将要通过知识把他们所引入的爱之良善;至于“示巴”表示什么,可参看刚才的内容。

哈该书:

我必搅动所有民族,使他们,就是所有民族中上好的,都来到,我就使这房屋满了荣耀。银子是我的,金子也是我的。这后起房屋的荣耀必大过先前的荣耀。(哈该书2:7–9)

这些话也论述了主的降临;“民族”表示那些处于良善,并由此处于真理的人;“房屋”表示教会(《属天的奥秘》,3720节);它将充满的“荣耀”表示神性真理(4809,5922,8267,8427,9429节);“银子是我的,金子也是我的”表示真理和良善唯独来自主。

撒迦利亚书:

周围所有民族的财物,连大量金银衣服,必一同被收聚。(撒迦利亚书14:14)

“所有民族的财物”表示知识,无论它们在哪里,甚至在恶人那里;“大量金银衣服”表示良善和真理,包括属灵的和属世的。当以色列人离开埃及人时,他们从埃及人那里所借的金、银和衣服(出埃及记3:22;11:2,3;12:35,36)所表相同。至于这种事为什么会发生,它涉及什么,可参看《属天的奥秘》(6914,6917节),那里说明:这是为了代表恶人所拥有的东西必从他们那里被夺走,并给予善人,正如主在马太福音(25:28,29)和路加福音(19:24,26)所说的;他们要藉着那不义的玛门(即钱财)结交朋友,正如主在路加福音(16:9)中所说的。“不义的玛门或钱财”表示在那些不正当地拥有真理和良善的知识之人那里的这些知识,他们就是那些没有将它们应用于生活的人。

诗篇:

王的女儿在你的尊贵人当中;王后佩戴上好的俄斐金,站在你右手边。王的女儿在宫里极其荣华,她的衣服是用金线绣的。(诗篇45:9,13)

这段经文论述了主;“王的女儿”表示处于对真理的情感的教会,这由王的女儿在她的尊贵人当中来描述;她们,即王的女儿表示对真理的情感本身;“王后佩戴上好的俄斐金,站在你右手边”表示主的属天国度,该国度处于爱之良善;“她的衣服是用金线绣的”表示它的真理来自良善。

马太福音:

耶稣对祂差出去传福音的门徒说,腰袋里不要带金银铜钱。(马太福音10:9)

这句话代表他们将没有来自他们自己,只有来自主的良善和真理,一切都会白白赐给他们。由于“金”表示爱之良善,所以:摆放陈设饼的桌子包上金子 (出埃及记25:23,24);香坛同样包上金子,它因此被称为金坛(出埃及记30:3);出于同样的原因,灯台是用纯金做的(出埃及记25:31,38);基路伯也是(出埃及记25:18);出于同样的原因,约柜里外包上金子(出埃及记25:11);耶路撒冷圣殿中的许多东西都是这种情况。因为约柜所在的会幕,基路伯,摆放陈设饼的桌子,香坛,灯台都代表天堂,圣殿也代表天堂;因此,其中的金子表示爱之良善,银子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

由于圣殿中的金子代表天堂最神圣的事物,所以:

当伯沙撒用从那殿中所掠的金器饮酒,同时赞美赞美金,银,铜,铁,木,石所造的神时,墙上就显出字来,即数算,称量,分裂;当夜他就被杀了。(但以理书5:2等)

这表示对良善的亵渎。

此外,在圣言中,就反面意义而言,“金”表示自我之爱的邪恶,“银”表示由此而来的虚假,如在摩西五经:

他们不可垂涎列族的银和金,因为它们是可憎的,也不要把它们带进家去,不然,他们就会受到诅咒,因为它们是可憎恶的。(申命记7:25,26)

后面我们会谈到“金”和“银”的这种含义。

243.“又买白衣穿上”表示纯正真理和由此而来的聪明。这从“白衣”和“穿上”的含义清楚可知:“白衣”是指纯正真理,因为“衣服”表示真理(参看AE195b节),“白”表示纯正之物,并论及真理(参看AE196节);“穿上”是指为自己获得由此而来的聪明,因为一切聪明都通过纯正真理获得;事实上,人类的理解力是为了接受真理而形成的,所以形成它的真理如何,它的品质就如何。人们以为理解力也是出于思维推理,出于虚假说话,并通过许多论据确认虚假的能力;但这不是理解力,它只是与记忆一同被赋予人的官能,这种官能与记忆相连,是记忆的一种活动。然而,随着人出于情感接受真理,理解力通过这种官能出生并形成;但出于情感接受纯正真理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能的,只有靠着主才可以,因为纯正真理来自主。因此,接受理解或变得聪明唯独由主赋予人,赋予凡使自己接受的人,如前所述(AE239a节)。因此,这就是“我劝你向我买白衣穿上”所表示的。

244.“叫你赤身的羞耻不露出来”表示免得污秽的爱出现。这从“赤身”的含义清楚可知,“赤身”是指因剥夺对真理和良善的意愿而剥夺对真理和良善的理解,或因没有爱之良善而剥夺信之真理(对此,参看AE240a节)。由于“赤身”表示这种剥夺,所以“赤身的羞耻”表示污秽的爱,因为当这些爱没有通过对良善的爱和由此而来的对真理的信而被移除时,它们就会显露。人生在两种爱中,即对自己的爱和对世界的爱;因此,他经遗传获得了爱自己和世界胜过一切的倾向。这些爱是污秽的爱,因为一切邪恶都从它们当中流出,即与自己相比对他人的蔑视,对那些不支持自己之人的敌意,仇恨,报复,狡诈和各种欺骗。这些爱及其邪恶若不通过它们的对立面,即对主之爱和对邻之爱,就无法被移除;人出于后者倾向于爱主胜过一切,并爱邻如己。这两种爱是纯洁的爱,因为它们是由主那里从天堂而出的。此外,一切良善都从这两种爱中流出。因此,人处于这些爱,或受它们影响到何等程度,他生在其中的污秽之爱就被移除到何等程度,直到它们不再出现;它们被主通过真理移除。由此可见,“我劝你向我买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耻不露出来”表示他们应当为自己从主那里获得纯正真理和由此而来的聪明,免得污秽的爱出现。

245.“又用眼药擦你的眼睛,使你能看见”表示叫理解力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被打开。这从“眼睛”的含义清楚可知,“眼睛”是指理解力(对此,参看AE152节)。因此,“擦眼睛,使你能看见”表示叫理解力可以被打开。经上说“用眼药擦”,是因为“眼药”是指用面和油制成的药膏,“面”表示信之真理,“油”表示爱之良善。“面”表示信之真理(参看《属天的奥秘》,2177,9995节);“油”表示爱之良善(3728,4582,4638节)。经上如此说,是因为理解力看不见任何真理,除非意愿在良善中;事实上,理解力中的真理只是在意愿中的良善的形式。

246.启3:19. “凡我所爱的,我就责备管教”表示那时或那种状态下的试探。这从“责备管教”的含义清楚可知,“责备管教”当论及那些为自己获得良善,并通过良善接受真理的人时,是指被带入试探;前一节论述了这些人。经上说“凡我所爱的”,是指在处于唯信教义的人当中所有处于良善或仁爱,并由此处于真理或信仰的人。主之所以爱这些人,是因为主存在于良善或仁爱中,并通过良善或仁爱而存在于真理或信仰中,而不是反过来。此处论到那些处于唯信教义的人说,主“责备管教”他们,是因为前面说“我劝你向我买火炼的金子,又买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耻不露出来,又用眼药擦你的眼睛,使你能看见”,这些话表示那些处于唯信的人应当为自己获得纯正良善和纯正真理,以及由此而来的聪明,免得他们污秽的爱出现,也好叫理解力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被打开。当这一切在那些已经处于唯信教义的人身上成就时,他们不能不被引入试探;因为他们所持守的关于唯信和因信称义的虚假原则只能通过试探消除;它们必须彻底消除,因为它们无法与仁之良善结合,只有真理才能与这良善结合;因此,这些真理必须获得,如前所述。诚然,真理通过他们声称,人接受信之后就会被神引领,从而处于仁之良善而有一种结合;但他们仍视这良善为无足轻重,因为他们说,它对得救毫无贡献。他们还声称,没有任何东西能谴责一个接受那信的人,或定他的罪,无论思维和意愿的邪恶,还是生活的邪恶,都不能;又说这样一个人不在律法之下,因为主已经为他成全了律法;因此,除了信之外,不用关注任何东西;他们通过这些东西造成分离。他们之所以结合,是因为不这样,唯信的教义就不会与圣言一致,圣言经常提到仁爱和行为;然而,这种结合不是与那些照着教义生活之人的结合,而是与那些照着圣言生活之人的结合。

经上说“凡我所爱的,我就责备管教”,但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主责备和管教,而是说处于类似虚假原则的地狱灵才是那管教,也就是试探人的。神不试探任何人,这是众所周知的;因此,这句话必须这样来理解,尽管字面上论到神说,祂引入试探,祂行恶,祂投入地狱,以及类似性质的许多事。由此清楚可知,圣言中的神性真理若不通过圣言的灵义,或从那些被光照的人那里获得的教义,就很少被理解。就试探而言,当人被引入他的自我时,他就进入试探;因为那时,来自地狱、处于他的原则之虚假和他的爱之邪恶的灵人与他联合,并把他的思维保持在其中;但主将他的思维保持在信之真理和仁之良善中;由于那时他也不断思想得救和天堂,所以由此在他里面产生内在的心灵焦虑,他也由此经历被称为试探的争战。然而,那些未处于真理和良善,从而未处于任何基于仁之信的人不能经历试探,因为他们里面没有任何与虚假和邪恶争战的东西。这就是为何如今很少有人被试探,又为何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属灵的试探。可参看《属天的奥秘》一书,那里充分解释了这些事;也可参看《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196–201节)从这本书中摘录的内容。

247.“所以你要发热心,也要悔改”表示叫他们必须拥有仁爱。这从“发热心”的含义清楚可知,“发热心”是指出于属灵情感行事,因为这种情感就是灵义上的热心或热情;由于仁爱就是这种情感本身,所以经上说“要发热心,也要悔改”,这句话表示叫他们必须拥有仁爱。此外,没有人被引入属灵的试探,除非他处于被称为仁爱的属灵情感;除非他处于属灵的情感,否则就不会有与虚假和邪恶的争战,因为没有对真理和良善的热情或热心。由于通过试探,不仅邪恶被征服,虚假被移除,而且真理也取代它们被植入,这些真理与仁之良善结合,以至于它们成为一体,所以“要发热心,也要悔改”表示他们必须拥有仁爱。

248.启3:20. “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表示主的永恒同在。这从“门或门口”的含义清楚可知,“门或门口”在至高意义上是指在准许进入天堂或教会方面的主,在内义上是指来自祂的出于良善的真理,因为人通过这真理被准许进入天堂(对此,参看AE208节)。由于此处主说,“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表示祂的永恒同在,同时表示祂准许进入天堂的永恒意愿,祂也的确准许进入;祂将自己与那些接受祂的人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通过源于良善的真理或源于仁的信实现,所以经上接着说:“若有人听见我的声音而开门,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经上提到了“门”,故也提到“敲门”,“敲门”表示主将自己与人结合,并将天堂的祝福或幸福传给他的永恒意愿。意思就是这样,这一点从以下考虑可以看出来:神性之爱在主里面,神性之爱就是愿意将自己的一切给予他人,希望他们可以接受祂,或说神性之爱在于将自己的一切给予他人的意愿,还在于他们可以接受它的意愿。由于这一切只能通过人接受良善和真理,或爱和信实现,这些是从主发出,并被接受的神性事物,这些是神性,故主自己在它们里面,所以主与天使和世人的结合通过源于良善的真理,或源于爱的信实现。“我站在门外叩门”尤表将这些事物赐给人,并把它们植入他的意愿或渴望。

人的自由或自由意志里面有两样东西要藉着主的永恒同在和祂将自己与一个人结合的永恒意愿。第一样东西是,他拥有善意地思考主和邻舍的方法和能力;因为每个人都能善意或恶意地思考主和邻舍;如果他善意地思考,门就打开,如果他恶意地思考,门就关闭。善意地思考主和邻舍不是来自人和他的自我,而是来自主,主永远同在,并通过祂的永恒同在而赐予人这种方法和能力;但恶意思考主和邻舍来自人自己和他的自我。人的自由或自由意志中藉着主与他的永恒同在,以及主将自己与人结合的永恒意愿的第二样东西是,人能放弃邪恶;他放弃到何等程度,主就在何等程度上打开门并进入。只要邪恶在人的思维和意愿中,主就无法打开并进入,因为这些邪恶会反对或阻挡,并关闭这门。此外,主恩准人认识思维和意愿的邪恶,也认识将要驱散这些邪恶的真理;因为圣言已经赐下,这些事在那里披露了。

由此可见,为了人若愿意,就可能被改造,没有什么东西是缺乏的;因为一切改造的方法都在人的自由或自由意志中留给了人;不过,要清楚地知道,这种自由或自由意志来自主,如前所述;主由此实现改造,只要人出于被赐予每个人的自由或自由意志去接受。接受必须完全在人那一方,这由“若有人听见我的声音而开门”来表示。一个人因没有感知到流注而在起初不知道这一切都来自主,只要后来他从圣言相信一切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都来自主,这无关紧要;因为主实现这些事,尽管人不知道这一事实;这一切通过“我站在门外叩门”所表示的主的永恒同在而实现。简言之,主愿意人凭自己放弃邪恶,实行良善,只要他相信如此行的能力不是来自他自己,而是来自主。因为主渴望人那一方是接受的;只有当人貌似凭自己行动,尽管这是靠着主时,接受才能被赐下。因此,某种回应的能力被赋予人,这就是他的新意愿。

由此可见,那些声称人唯信称义和得救,因为他不能凭自己行善的人犯多么严重的错误。这种信仰,除了让人垂下双手等候直接流注外,还会是什么呢?这样做的人什么都接收不到。那些以为自己能通过祷告、崇拜和敬拜的外在而使自己接收流注的人也犯了错;因为这些事没有任何作用,除非人不去思想和实行邪恶,并通过来自圣言的真理貌似凭自己把自己引向生活的良善;人若如此行,就使自己成为乐于接受的;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祷告、崇拜和敬拜的外在在主面前是有效的。关于这个主题,详情可参看《天堂与地狱》(521–527节).

249.“若有人听见我的声音”表示若有人留意主的戒律。这从“听见”和“我的声音”的含义清楚可知。“听见”是指留意,也就是注意观察,并听从或服从;因为经由听觉进入的事物不仅被理解力看见,而且若与人的情感一致,还会服从;内层情感与如此听到的事物联合,但不与只是看到的事物联合。因此,在日常话语中,听和听从有两种含义,即:倾听某人和听从某人,或某人的倾听者和听从者;后者是指服从,而前者是指感知;因此,“听见你”表示服从,只“看见你”表示聪明。在日常话语中,这些含义起源于灵界,人的灵就在灵界(参看AE14和108节)。“我的声音”,或主的声音或嗓音,是指圣言、教义和由此而来的信的真理,因而是指主的戒律(参看《属天的奥秘》,219,220,3563,6971,8813,9926节)。

说若有人留意主的戒律,意思是说若有人愿意认识真理,并从圣言研究或调查它们;凡处于生活的邪恶,确认教义虚假的人都无法做到这一点。那些确认教义的虚假之人只留意圣言中支持他们的虚假原则的东西;至于其它的,他们要么忽略,仿佛看不见,要么败坏和歪曲;而那些处于生活邪恶的人则不关心真理,即便听见真理,也不去听。因此,他们以一种听见的方式,也就是看见并感知真理的方式,而不是以其它方式,也就是听从或服从真理的方式来接受。但那些渴望认识真理,并从圣言研究或调查它们的人是那些处于对真理的属灵情感,热爱真理,因为它是真理的人。只有那些渴望照着来自圣言的真理,因而照着主的诫命生活的人才处于这种情感。他们就是“若有人听见我的声音而开门,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所指的人。

250a.“而开门”表示在心里或生命中接受。这从“开门”的含义清楚可知,“开门”是指准许进入,因为“门”表示准许进入(参看AE208节)。但此处,“开门”表示在心里或生命中接受,因为经上接着说:“我要进到他那里去。”经上说“若有人开门”,就好像是人打开门;而事实上,是主自己打开的,如前面所阐述和说明的(AE248节)。然而,经上如此说,是因为在藉着主所赋予他的自由或自由意志的人看来是这样。此外,圣言字义上的许多话都是照着表象来说的;而这些表象在天堂,就是圣言的内义或灵义所在之地会脱去。圣言的字义在许多地方都与表象一致,以便它可以作为一个基础而服务于灵义;否则,灵义将没有基础或根基。在圣言中,许多话都是照着表象说的,这一点从这一事实可以看出来:在圣言中,经上说邪恶来自神,烈怒、怒气和报复在神里面,以及其它类似的事;而事实上,神不向任何人行恶,祂里面也没有任何怒气或报复,因为祂是良善本身和爱本身;但由于当人行恶并受到惩罚时,在他看来情况就是这样,所以圣言的字义也这样说;但就圣言的灵义而言,意思却不同。“若有人开门”这句话也是这种情况。

现在要进一步解释当经上说这门是人开的时,如此处,“开门”是什么意思。主始终与人所拥有的良善和真理同在,并努力打开他的属灵心智;这属灵心智就是主渴望打开,并赋予人天上的爱和信的那扇门;因为祂说:“我站在门外叩门。”但人感知不到主的这种努力,或这种永恒意愿或渴望,因为人以为他凭自己行善,这种努力或意愿在他自己里面。对人来说,根据教会的教义承认一切良善都来自主,丝毫不来自他自己,就足够了。人感知不到这一点,是为了人那一方可以有接受,并通过接受而有归给,否则人无法被改造。

这清楚表明,那些持守唯信教义的人犯了多么大的错误,因为他们声称并相信,拯救人的,是信,而不是生活的良善,也就是说,人唯信称义,从而把人适用于接受排除在外。诚然,他们知道,人必须检查自己,必须看到并承认自己的邪恶,不仅包括他所行的邪恶,还包括他思维和意图的邪恶,然后他必须放弃和避开它们,并过一种新生活,这种新生活必是一种良善的生活;除非他这样做,否则他不可能有宽恕,只有诅咒。当教会的博士和领袖们从圣言讲道时,他们就教导这一点;他们把这一点教导给凡来领受圣餐的人,那时他们仿佛出于信来教导;可一回头关注唯信称义的教义,他们就不再相信这些事,反而说,所有人接受信之后,都被神从邪恶引向良善;其中一些人为了将他们的虚假原则与真理联系在一起,就说,一个人因信称义之后,也会被神引导检查自己,在神面前承认自己的罪,放弃它们,等等。但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在那些相信唯信称义的人身上,而是发生在那些过着仁爱生活的人身上。人凭这种生活与天堂结合,但没有人凭唯信与天堂结合。人凭这种生活与天堂结合,但没有人凭唯信称义的教义的生活与天堂结合。凭仁爱生活与天堂结合的人被主引导看见自己的邪恶,包括思维的邪恶和意愿的邪恶。人从良善看见邪恶,因为邪恶是良善的反面。但相信唯信得救的人心里会说:“我有信,因为我相信所说的话;没有什么会定我的罪;我已经称义了。”一个如此相信的人决不能被主引导检查自己,并悔改自己的邪恶。他们就这样在那些由此相信因信称义就是活得友善,信得正确,没有更深地研究其教义奥秘的人面前教导真理。后者得救了,而前者被定罪。这些人若愿意,自己原本可以看到他们处于一种定罪的状态,因为他们出于教义相信,生活的良善,也就是行为,对得救没有任何贡献,而是唯信得救;而事实上,行为在于放弃邪恶,过一种新的生活,否则就有定罪。

250b.并非来自他们教义奥秘的讲道,以及在教会所接受的祷告都教导了这些事,这一点从在所有来到坛前享用圣餐的人面前所读的内容可以看出来,此处将引用以英文所写的这些内容,即:按照神诫命的规则,检查你们的生活和谈话;无论你们觉得自己在哪方面冒犯了,要么通过意愿,话语,要么通过行为,都要在那里为自己的罪哀叹,满怀纠正生活的目的而向全能的神忏悔。你们若觉得自己的过犯是不仅得罪神,还得罪邻舍的那种,就要与他们和解;预备尽你们最大的能力归还和赔偿,因为一切伤害和错误都是你们向他人造成的;你们同样要预备饶恕得罪你们的其他人,就像你们的过犯在神的手上被饶恕一样;否则,领受圣餐只会增加对你们的诅咒。因此,你们中间若有人是亵渎神的,妨碍或毁谤祂话语的,又或是奸淫者,或怀有恶意,或嫉妒,或其它严重罪行,就要悔改自己的罪;不然,不要来到圣桌前,免得取了圣餐之后,魔鬼会像进入犹大那样进入你们,使你们充满罪孽,把你们的身体和灵魂都毁灭。因此,你们要审判自己,免得被主审判;要实实在在为自己过去的罪悔改;要对基督我们的救主拥有鲜活而坚定的信仰;要纠正你们的生活,与所有人一起处于完美的仁爱。你们要实实在在地去做,认认真真地悔改自己的罪,与邻舍一起处于爱和仁,打算过一种新的生活,遵行神的诫命,从此以后走在祂神圣的道路上;怀着信接近并取得这圣餐,使你们得安慰;谦卑地向全能的神忏悔。

250c.由此可见,教会的博士和领袖们知道,然而又不知道,通往天堂的路是这条路,而不是与此分离的信之路;当照着此处所引用的内容在人们面前祷告和讲道时,他们知道;但当根据他们的教义教导时,他们却不知道。他们将前一条路称为实用宗教,将后一条路称为基督教;他们认为前者适合简单人,后者适合智慧人。但我可以断言,那些照着唯信和因信称义的教义生活的人根本没有属灵的信仰,在世上的生活结束后,他们就进入诅咒。而那些照着取自前面的训词的教义生活的人拥有属灵的信仰,在世上的生活结束后,他们就进入天堂。这也完全符合整个基督教界所接受的被称为亚他那修信仰的信仰,其中有关于主的这些话:在祂降临时,所有人都要供认所行之事;行善者必入永生,作恶者必入永火;此乃大公教会信仰。

这些事完全符合圣言,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

人子要在祂父的荣耀里,同着祂的天使们降临;那时候,祂要照各人的作为报应各人。(马太福音16:27)

约翰福音:

行善的出去复活得生命,作恶的出去复活被定罪。(约翰福音5:28,29)

启示录:

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灵说,是的,他们可以从自己的劳苦中安息;他们的作为也随着他们。(启示录14:13)

又:

我要照你们的作为赐给你们各人。(启示录2:23)

又:

我又看见死了的人,无论大小,都站在神面前;案卷展开了;死了的人都凭着这些案卷所记载的,照他们的作为受审判。于是海交出其中的死人;死亡和地狱也交出其中的死人;他们都照各人的作为受审判。(启示录20:12,13)

又:

看哪,我必快来,赏赐在我,要照各人的作为赐给他。(启示录22:12)

在写给七个教会的信中,这句话,即“我知道你的作为”对其中的每个教会都说过。因此:

你要写信给以弗所教会的天使,这些事是那右手拿着七星的说的,我知道你的作为。(启示录2:1,2)

又:

你要写信给士每拿教会的天使,这些事是那首先的和末后的说的,我知道你的作为。(启示录2:8,9)

又:

你要写信给别迦摩教会的天使,这些事是那有剑的说的,我知道你的作为。(启示录2:12,13)

又:

你要写信给推雅推喇教会的天使,这些事是神之子说的,我知道你的作为、仁爱。(启示录2:18,19)

又:

你要写信给撒狄教会的天使,这些事是那有神的七灵的说的,我知道你的作为。(启示录3:1)

又:

你要写信给非拉铁非教会的天使,这些事是那圣洁,真实的说的,我知道你的作为。(启示录3:7,8)

又:

你要写信给老底嘉教会的天使,这些事是阿们,忠信真实的见证人说的,我知道你的作为。(启示录3:14,15)

耶利米书:

我必照他们的作为,按他们手所作的报应他们。(耶利米书25:14)

同一先知书:

耶和华啊,你的眼睛睁开,察看人子的一切道路,要照各人的路和他作为的果子赐给他。(耶利米书32:19)

何西阿书:

我必因他的路察罚他,照他的作为报应他。(何西阿书4:9)

撒迦利亚书:

耶和华按我们的道路和作为对待我们。(撒迦利亚书1:6)

在下面的经文中也是如此。约翰福音:

你们既知道这些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约翰福音13:17)

路加福音:

你们为什么称呼我主啊,主啊,却不实行我所说的话呢?(路加福音6:46)

马太福音:

凡遵行又教导的,他在天国里必称为大的。(马太福音5:19)

又:

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凡对我说,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谨慎的人。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愚蠢的人。(马太福音7:19–27)

又:

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听圣言明白了,并结出果实来。(马太福音13:23)

马可福音:

那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听圣言,又领受,并且结实。(马可福音4:20)

路加福音:

那落在好土里的种子,就是人听了圣言,持守在诚实善良的心里,并且结出果实。(路加福音8:15)

马太福音:

主说完这些话,就喊着说,有耳可听的,就让他听。(马太福音13:9;马可福音4:9;路加福音8:8)

又:

你要尽你的心,尽你的灵魂爱主你的神。这是第一条大的诫命。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邻如己。律法和先知都悬挂在这两条诫命上。(马太福音22:37-40)

“律法和先知”表示总体上的圣言。

爱主神就是服从祂的话,或戒律,祂自己在约翰福音教导了这一点:

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话;我父也必爱他,并且我们要到他那里去,在他那里作我们的住所。不爱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话。(约翰福音14:21,23,24)

在马太福音也教导了这一点:

主对在祂左边的山羊说,他们要进入永火里去;对在祂右手边的绵羊说,他们要往永生里去。(马太福音25:31–46)

“山羊”表示那些不实行仁之良善的人,“绵羊”表示那些实行仁之良善的人,这一点从那里的话清楚看出来;他们都说,他们不知道向邻舍行善就是向主行善;但他们即便不是以前,也在审判之日被教导,行善就是爱主。灯里没有油的五个愚拙童女也表示那些处于信,未处于仁之良善的人;而灯里有油的五个谨慎或聪明童女也表示那些处于仁之良善的人;因为“灯”表示信,“油”表示仁之良善。论到后者,经上说,她们被允许赴婚筵,而论到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的后者,经上说,她们得到的回答是,我实在对你们说,我不认识你们(马太福音25:1–12)。教会的末期将没有对主的信,因为没有仁,这一点由鸡叫之前,彼得三次否认主(马太福音26:34,69–74)来表示,同样由当彼得看见约翰跟从主时,主对彼得说,这与你何干?你跟从我,约翰;因为彼得指着约翰说,这人将来如何(约翰福音21:21,22)来表示。就代表意义而言,“彼得”表示信,“约翰”表示仁之良善;约翰因表示仁之良善,故斜靠着主的胸膛(约翰福音21:20)。

这良善构成教会,这一点由主从十字架上向约翰所说的话来表示:

耶稣见祂母亲和祂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祂母亲说,妇人,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那刻起,那门徒就接她到自己家里去了。(约翰福音19:26,27)

“母亲”和“妇人”表示教会;“约翰”表示仁之良善;因此,这些话表示教会将存在于仁之良善所在的地方。可参看《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122节,那里引用的段落充分解释了这些事;此外,哪里没有仁,哪里就没有信(参看《最后的审判》,33–39节);人死后就是他在世上的生命的样子,而不是他的信的样子(参看《天堂与地狱》,470–484节);至于什么是仁,什么是本质上的信,可参看《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84–122节)。

250d.从所援引的内容来考虑,有信是否意味着要活出信,而不是别的,活出信是否意味着不仅知道和思考,还意愿和实行。因为当信只在一个人的知识和思维中时,它不在这个人里面;但当它也在他的意愿和行为中时,才在他里面。在人里面的信是生命的信,但尚未在人里面的信是记忆和由此而来的思维的信。生命的信是指信神;但信那些来自神的事物,却不信神,只是历史的信,这信并不拯救人。作为一个真正的教士和好的牧师,谁不希望人们过正确的生活?谁不知道基于别人所说的话的知识之信不是生命的信,而是历史的信?

生命的信就是仁之信,因为仁是生命。但即便情况如此清楚明了,我还是预见到,那些确认唯信和因信称义的教义之人不会放弃这个教义,因为他们将虚假与真理联系在一起;事实上,他们根据圣言来教导时,就教导真理,但根据教义来教导时,却教导虚假;因此,他们因声称信的果子是生活的良善,这些随信而来,然而,生活的良善对得救没有任何贡献,唯信得救而混淆了这些事。他们就这样既将两者联结,又将两者分离;他们将两者联结时,就教导真理,但只在那些不知道他们正在将事情颠倒,也不知道他们说这些事是必要的,是为了使他们的教义与圣言一致的人面前教导真理;但他们将这两者分离时,却教导虚假,因为他们说,拯救人的,是信,而不是仁之良善,也就是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知道仁与信行如一体,仁就是行得好,信就是信得好,行不好却信得好是不可能的;因此,没有仁,就没有信;仁是信的本质和灵魂;因此,唯信是没有灵魂的信,因而是一种死信;由于这种信不是信,所以因这种信称义是纯粹的非实体,或虚无之物。

251.“我要进到他那里去”表示结合。这从“进到”的含义清楚可知,“进到”当论及主时,是指与祂结合(参看《属天的奥秘》,3914,3918,6782,6783节)。主与那些在心里和生命中接受祂的人结合,因为主进入或流入生命;但祂只对那些处于属灵之爱的生命,或仁爱生命的人如此行,因为仁爱就是属灵之爱。当这爱构成人的生命时,主就通过它进入或流入信之真理,使人看见或认识它们;人由此拥有对真理的属灵情感。以为主进入或流入与人同在的唯信,或与仁分离之信是一个巨大的错误;这种信没有生命在里面,因为它就像没有心脏活动或来自心脏的流注的肺呼吸;这种呼吸只会产生一种无生命的动作,因为肺呼吸是由来自心脏的流注激活的,这是众所周知的。这清楚表明,从主发出的神性被允许经由心脏,也就是经由爱流入人;无论你说心脏,还是说爱,它都和由此而来的灵的生命是一样的。爱构成人的生命,只要留意,谁都能知道并看到这一点。因为一个没有爱的人算什么呢?他岂不是一根树干?因此,爱如何,这个人就如何。爱就是意愿并实行,因为人所爱的,他就意愿并实行。从太阳的光和热中可以对仁之良善和信之真理形成一个概念。当太阳发出的光与热结合时,如春夏时节,地上万物都发芽、开花;但当光里面没有热时,如冬季,地上万物都枯萎而死。此外,属灵之光是信之真理,属灵之热是仁之良善。由此也可以对教会之人的品质形成一个概念;当他的信与仁结合时,他就像一座花园和乐园;但当他的信不与仁结合时,他就像一片沙漠或冰雪覆盖的土地。

252a.“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表示将天堂的幸福分享给他们。这从“坐席”的含义清楚可知,“坐席”是指天堂良善的共享。“坐席”之所以表示共享,是因为在圣言中,筵席,节期,午餐和晚餐都表示因爱而联合,因而表示爱之快乐的共享,因为一切快乐皆源于爱。这些事物从饼和酒,以及一起吃的含义中获得自己的含义:饼和酒表示爱之良善,无论属天的还是属灵的;一起吃表示共享和归给。这一点以前由逾越节的晚餐来表示,如今由“圣餐”来表示(参看AE146节;以及《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210–222节)。经上提到“坐席”,是因为婚礼是在晚餐时分举行的;结婚表示良善与真理的结合,以及由此而来的快乐的共享;因此,启示录上说:

凡被召赴羔羊之婚筵的有福了。(启示录19:9)

又:

你们聚集来赴大神的晚餐。(启示录19:17)

由于晚餐表示因爱而联合,以及由此而来的快乐的共享,所以主将教会和天堂比作“晚餐”,还比作“婚礼”;在路加福音比作“晚餐”:

家主摆大晚餐,请了许多人;被请的众人都推辞。于是家主动怒,吩咐他的仆人领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来;论到那些被请的人,说,他们没有一个得尝晚餐。(路加福音14:16–24)

被邀所赴的婚筵或婚礼(马太福音22:1–15)几乎所表相同。此处“晚餐”表示天堂和教会;“那些被请推辞的人”表示犹太人,那时教会在他们中间;因为教会尤其在圣言所在的地方,以及主通过圣言为人所知的地方。“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表示那些灵性上如此,那时在教会之外的人。天堂和教会在此被比作“晚餐”和“婚筵或婚礼”,是因为天堂是天使通过爱与主的结合,以及他们通过仁爱彼此的联合,和由此而来的各种快乐、幸福的共享;这同样适用于教会,因为教会是主在地上的天堂。天堂是天使通过爱与主的结合,以及他们通过仁爱相互的联合(参看《天堂与地狱》,13–19节),以及由此而来的一切快乐、幸福的共享(HH396–400节)。

在圣言中,许多地方都说,那些被准许进入天堂的人一起吃饭,这在灵义上表示他们要享受祝福和幸福。因此,在那里一起吃饭与“坐席”所表相同,如在路加福音:

从东、从西、从北、从南将有人来,在神的国里坐席。(路加福音13:29)

马太福音:

从东从西,将有许多人来,在天国里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马太福音8:11)

那些将“从东、西、北、南”而来的人是指所有处于爱之良善,由此处于信之真理的人。在圣言中,四个方位就具有这种含义(可参看《天堂与地狱》,141–153);“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表示神性本身和神性人身方面的主(《属天的奥秘》,1893,4615,6098,6185,6276,6804,6847节);因此,“与他们同一坐席”表示与主结合,并通过爱彼此联合,通过这种结合和联合享受永恒的祝福和幸福,这一切唯独来自主。

路加福音:

耶稣说,你们腰里要束上带,灯也要点着;自己好像人等候从婚筵上回来的主人;他来敲门时,他们就给他开门。主人来了,发现这些仆人警醒,他们就有福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主人必自己束上带,叫他们坐席,进前伺候他们。(路加福音12:35等)

束上带的“腰”表示爱之良善(参看《属天的奥秘》,3021,4280,9961节);点着的“灯”表示源于爱之良善的信之真理(《属天的奥秘》,9548,9551,9783节);“自己束上带,叫他们坐席,伺候他们”表示赋予他们各种良善。

同一福音书:

我在试炼之中,你们是始终同我在一起的;我将国委派给你们,正如我父委派给我一样,叫你们在神国里,在我的席上吃喝。(路加福音22:28–30)

“在神国里,在主的席上吃喝”是指通过爱和信与主结合,并享受天上的祝福。

马太福音:

耶稣说,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必不喝这葡萄树的产物,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马太福音26:29)

这番话是主在设立圣餐之后说的;“葡萄树的产物”表示源于神性良善的神性真理,以及由此而来的祝福和幸福。

在圣言中,“筵席”与“晚餐”所表相同,如以赛亚书:

在这山上,万军之耶和华必为所有人民用肥甘设摆筵席,用精酿的酒设摆筵席。(以赛亚书25:6)

此处论述的是主的降临,“肥甘的筵席”表示良善的归给和共享,“精酿的酒的筵席”,或最好的酒表示真理的归给。“肥甘”表示爱之良善(参看《属天的奥秘》,353,5943,10033节);也表示爱之快乐(6409节);“酒”表示仁之良善,这良善本质上是真理(1071,1798,6377节)。

252b.十个童女被邀所赴的“婚筵或婚礼”具有同样的含义,对此,马太福音上如此记着说:

天国好比十个童女,拿着灯,出去迎接新郎。其中有五个是谨慎的,五个是愚拙的。愚拙的拿着灯,却没有随身带油;谨慎的拿着灯,又带着油在器皿里。新郎迟延的时候,她们都打盹、睡着了。半夜有喊叫,看,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他。那时那些童女就都起来收拾灯。愚拙的对谨慎的说,请分点油给我们;因为我们的灯要灭了。但谨慎的回答说,恐怕不够你我用的;不如你们到卖油的那里为自己买吧。她们去买的时候,新郎到了;那预备好了的,同他进去赴婚筵,门就关了。其余的童女随后也来了,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祂却回答说,我实在对你们说,我不认识你们。(马太福音25:1–12)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通过爱和信与主的结合;“婚筵或婚礼”表示这结合;“油”表示爱之良善,“灯”表示信之真理。为清楚说明主在那里所说的每句话都有一个灵义在里面,我想更具体地展开这个比喻的灵义。好比十个童女的“天国”表示天堂和教会;“十个童女”表示所有属于教会的人,“十”表示所有或全部,“童女”表示那些处于对属灵真理和良善的情感之人,这种情感构成教会。这就是为何在圣言中,表示教会的“锡安”和“耶路撒冷”被称为“童女或处女”,如锡安的童女或处女,耶路撒冷的童女或处女;启示录说:“童女跟随羔羊。”她们出去迎接新郎所带的“灯”表示信之真理;“新郎”表示在通过爱和信与天堂和教会结合方面的主;因为论述的主题是一种婚姻,该婚姻表示这种结合。“五个谨慎的童女”和“五个愚拙的童女”表示那些处于源于爱之信的教会之人,和那些处于与爱分离之信的人,与马太福音(7:24,26)提到的“谨慎的”和“愚拙的”所表相同。有喊叫的“半夜”表示最后的审判,一般表示人生命的最后状态,就是他被判定要么上天堂,要么下地狱的时候;“那时愚拙的童女对谨慎的说,请分点油给我们,谨慎的回答说,她们应到卖油的那里买”,表示所有人死后的状态,那时,那些信里面没有爱之良善,或没有源于爱之良善的信之真理的人渴望为自己获得它,但却是徒劳,因为人在世上的生命如何,他仍旧如何。由此清楚可知,“进去赴婚筵”的“谨慎童女”表示什么, “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得到的回答却是,“我实在对你们说,我不认识你们”的“愚拙童女”表示什么。“我不认识你们”表示主不与他们结合,因为进行结合的,是属灵之爱,而不是没有爱的信;事实上,主与那些处于爱,由此处于信的人同住,祂认识这些人,因为祂自己就是在那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