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启示录11:7

启示录11:7-8

648、启11:7, 8.他们作完见证的时候,那从无底坑或深渊里上来的兽要跟他们交战,胜过他们,把他们杀了。他们的尸体要倒在大城的街道上,这城按着灵意叫所多玛和埃及,就是我们的主钉十字架的地方。

“他们作完见证的时候”表示在教会的末了,就是当主的神性不再被承认,由此不再有任何爱之良善或教义之真理时(649节);“那从无底坑或深渊里上来的兽要跟他们交战”表示出于地狱之爱的攻击(650节);“胜过他们,把他们杀了”表示随之而来的教会一切良善和真理的毁灭(651节)。

“他们的尸体要倒在大城的街道上”表示它们因教义的邪恶和虚假而灭绝(652节);“这城按着灵意叫所多玛和埃及”表示通过自我之爱的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653, 654节);“就是我们的主钉十字架的地方”表示主因它们,即因源于地狱之爱的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而遭弃绝和定罪(655节)。

649、启11:7.“他们作完见证的时候”表示在教会的末了,就是当主的神性不再被承认,由此不再有任何爱之良善或教义之真理时。这从“见证”和“作完见证”的含义清楚可知:“见证”是指对主里面的神性,因而对爱之良善和教义之真理的承认(对此,我们很快就会谈到);“作完见证”是指结束;由于这结束发生在教会的末了,所以此处“作完”表示教会的末了;由于那时不再有对主里面的神性的任何承认,所以也没有任何爱之良善和教义之真理。

这就是“见证”的含义,这一点可从目前为止关于“两个见证人”所说的明显看出来,即:他们表示爱与仁之良善,以及教义与信仰之真理,因为这些就是那尤其为主作见证的;事实上,它们来自主,属于与人同在的主;因此,“他们的见证”表示对这些的宣讲。“见证”在此表示对主里面的神性的承认,这一点从接下来启示录中的经文明显看出来:

耶稣的见证就是预言的灵。(启示录19:10)

因为除非人发自内心承认这神性,并出于属灵的信仰相信它,否则他无法拥有接受爱之良善和教义之真理的能力。

诚然,在教会的末了,主被宣讲,并且一种类似父之神性的神性也被归于祂;然而,几乎没有人想到祂的神性,因为他们将这神性置于祂的人身之上或之外;因此,当他们仰望祂的神性时,并不仰望主,却仰望作为另一个人的父;而事实上,被称为父的神性就在主里面,如祂自己在约翰福音(10:30, 38; 14:7)中所教导的。因此,人们以思想一个凡人的方式思想主,他们的信仰也从这种思维中流出,尽管他们口头上可能会说,他们相信祂的神性。若能,就让任何人检查一下,他对主的思维观念是不是这样;如果情况是这样,那么他不可能以信和爱与主结合,也不可能通过结合接受任何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在教会的末了,没有对主,也就是对在主里面并来自主的神性的任何承认。有人认为有一种对主之神性的承认,因为这就是教会的教义;但只要祂的神性与祂的人身分离,那么祂的神性还是没有从内在被承认,只是从外在被承认,从外在承认就是只用口而不是用心承认,或只在言语上,没有在信仰上承认。

情况就是这样,这一点可从来世的基督徒身上清楚看出来;在来世,内心的想法会显现出来。当他们被允许出于教义和他们从讲道所听到的说话时,就将一种神性归于主,并称它为他们的信仰;但当他们的内在思维或信仰被检查时,就会发现,他们对主没有其它概念,只有如同对一个没有神性的凡人的概念。人的内在思维就是他信仰的源头;由于这就是人之灵的思维和由此而来的信仰,所以很明显,在教会的末了,基督教界没有对在主里面,并来自主的神性的任何承认。换句话说,有对主之神性的外在承认,但没有内在承认;外在承认只属于属世人,而内在承认属于他的灵本身;死后,外在(承认)就沉睡了,内在属于他的灵,就是他灵的承认。由此可在某种程度上看出当如何理解接下来的话,即:那从无底坑或深渊里上来的兽要胜过并杀了两个见证人,他们的尸体要倒在叫所多玛和埃及的城的街道上,有生命的灵进入他们里面。

650a、“那从无底坑或深渊里上来的兽要跟他们交战”表示出于地狱之爱的攻击。这从“兽”、“无底坑或深渊”和“交战”的含义清楚可知:“兽”是指在两种意义上的属世人的情感(对此,我们很快就会谈到);“无底坑或深渊”是指地狱(对此,参看AE 538节);“交战”是指攻击,因为在圣言中,“战争”不是指像我们世界上的那种战争,而是指灵界的那种战争,这些战争都是来自邪恶的虚假与来自良善的真理的争战;这就是圣言中“战争”的含义,这一点明显可见于下文,那里再次提到了战争。由此可见,“那从无底坑或深渊里上来的兽要跟他们,就是见证人交战”表示出于邪恶之虚假的地狱之爱要攻击良善之真理。

前面说明,“兽”表示属世人的一种爱或情感;现在要说一说攻击。地狱之爱主要是对自己的爱,因为对自己的爱就是对人的自我之爱,或说对人自己的东西之爱,而人的自我无非是邪恶;因此,人越处于这爱,就越反对主,因而越反对爱与仁之良善,以及教义与信仰之真理,从而反对这“两个见证人”。因此,自我之爱掌权所在的地狱比其它地狱都更可怕、更恶毒,直接反对主,由此不断攻击爱与信之良善,因为这些只来自主,就是与世人和天使同在的主。这些地狱比其它地狱都更可怕,这一点可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来:他们不断呼出对那些宣认主的神性之人,因而对那些处于来自主的爱之良善和对主之信的良善之人的毁灭。

这些地狱比其余的地狱都更恶毒,因为人越处于自我之爱,同时处于对自我聪明的爱,他的属世之光就越处于一种光亮之中;自我之爱就像点燃这光的火。由此可知,这些人能巧妙地思考和推理反对神性,以及天堂和教会的一切事物。有时,当我听这样的人说话时,会感到惊讶,因为我以为他们比其他所有人都能被引导接受信仰;但我发现,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越在肉体、世俗和属世的事物上被光照,就越在属天和属灵的事物上处于幽暗。我见过这种幽暗,它看上去极其昏暗,还夹杂着某种像火一样的东西。如果这是我重述自己经历的地方,我就能通过大量经历确认这一点。自我之爱就是此处“从无底坑或深渊里上来的兽”尤其所表示的,它与两个见证人交战,并杀了他们。

“兽”表示两种意义上的属世人的爱和情感,这一点可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清楚看出来;由于迄今为止,这一点不为人知;并且“兽”表示属世人的爱或情感,这看起来似乎很奇怪,所以有必要从圣言确认这一点。“兽”之所以表示属世情感,是因为这些情感完全类似于兽的情感,因此一个没有通过天堂的良善和真理充满属灵情感的人与兽区别甚微。人之所以超越动物,是因为他额外拥有属灵思考并由此意愿的官能,该官能赋予他看见并感知抽象事物的卓越能力。但如果这属灵的官能没有被真理和良善的知识,后来被信和信之生活赋予生气,那么他和动物没什么两样,区别仅在于:他能凭这更高的官能去思考和说话。

由于“兽”表示属世人的情感,所以当这些情感在灵界以与动物相似的形式呈为可见时,它们看上去完全就像各种动物的形式;例如羔羊,绵羊,母山羊,小山羊,小母牛,公牛和母牛,以及骆驼,马,骡子,驴,又如熊,老虎,豹子,狮子,同样如各种狗和蛇。但这些事物只是灵人情感的表象;当它们显现时,那里的人不仅知道,这些表象来自这些情感,还知道它们来自谁;不过,一旦这些灵人的情感停止,这些表象也就停止了。由此可见,为何圣言如此频繁地提到“兽或牲畜”。

让我们继续从圣言进行确认。诗篇:

你让祂管理你手所造的,使万物,就是羊群和牛群,以及田野的兽,空中的鸟,海里的鱼,都服在祂的脚下。(诗篇8:6–8)

这一整个诗篇都在论述主,以及祂对天堂和教会的一切事物的掌管;在圣言的此处和其它经文中,“耶和华手所造的”都表示天堂和教会的事物;由于主掌管这些事物,并且在圣言中,属灵事物是由属世事物来表达的,因圣言内在是属灵的,所以“羊群”、“牛群”、“田野的兽”、“空中的鸟”和“海里的鱼”不是指这些事物,而是指天堂和教会的属灵事物。“羊群和牛群”表示来自一个属灵源头的属灵事物和属世事物;“羊群”,即羔羊,小山羊,母山羊,母绵羊和公绵羊,表示属灵事物;“牛群或牧群”,即小公牛,公牛,母牛和骆驼,表示来自属灵事物的属世事物;“田野的兽”表示属世人的情感,“空中的鸟”表示由此而来的思维,“海里的鱼”表示感官-属世人的知识。若不是为了这种意义,经上为何要描述主掌管它们呢?

又:

神啊,你使善意的大雨降落;你的产业疲乏的时候,你使它坚固;你的野兽(或会众)必住在其中。(诗篇68:9, 10)

此处很明显,“野兽”表示接受来自主的神性真理流注的人,因为论到表示教会之神的“产业”,经上说“你的野兽(或会众)必住在其中”;“善意的雨”表示来自神性怜悯的神性真理的流注。

又:

耶和华发出泉源涌入溪河;它们流在山间,它们将喝的给予田野一切的野兽;野驴得解其渴,天上的飞鸟在水旁住宿,在枝条间出声啼叫;祂使草为牲畜生长,使菜蔬生长,供给人用,使人从地里能得食物。你安排黑暗,便有了夜,森林中一切的野兽就都爬出来。海又大又广,其中有无数的爬行物,野兽,大小都有。(诗篇104:10–12, 14, 20, 25)

这些话也论及主,描述了教会在列族中间的建立;因此,“野兽”、“牲畜”、“鸟”表示诸如属于教会之人的那类事物。

650b、要知道,在许多经文中,经上有时提到“兽或牲畜”,有时提到“野兽”,“野兽”这个词不可根据对野兽的普通观念来理解,因为在希伯来语,“野兽”源于一个表示生命的词;因此,一些经文应该使用动物一词,而不是野兽。这一点也可从以下事实明显可知:在以西结书(1, 10章)被视为基路伯,表示圣治和保护的四活物(即四个动物)被称为“活物”(即野兽);同样,约翰在启示录中所描述的“宝座周围的四活物”是指基路伯。尽管如此,圣言仍仔细区分了“兽或牲畜”和“野兽”,“兽或牲畜”表示属于人之意愿的属世人的情感,“野兽”表示属于人之理解力的属世人的情感。由于在希伯来语,“野兽”源于一个表示生命的词,所以亚当的妻子夏娃也从这个词得其名。说这些事是为了让人们知道,“野兽”和“兽或牲畜”在本来意义上表示什么。

前面(AE 483a节)解释了“耶和华发出泉源涌入溪河;它们流在山间,它们将喝的给予田野一切的野兽;野驴得解其渴,天上的飞鸟在水旁住宿”表示什么。“耶和华使草为牲畜生长,使菜蔬生长,供给人用,使人从地里能得食物”表示属世和属灵人通过来自圣言的真理所得的教导和滋养,好叫他由此可以拥有爱与仁之良善;“草”表示属世人的真理,也就是真知识或科学真理(参看AE 507节);“兽或牲畜”表示,对它的情感,这情感愿意被教导,被属灵地滋养;“菜蔬”表示属灵人的真理;“人”表示由此而来的聪明,“食物”表示爱与仁之良善,这良善被真理滋养。由于“黑暗”和“夜”表示属世人的光,这光与属灵人的光相比,就像黑夜,“森林中的野兽”表示对知识或科学的情感,“又大又广的海”表示属世人本身,“无数的爬行物”表示其中的知识或科学,“大小都有的野兽”表示各种情感,所以“你安排黑暗,便有了夜,森林中一切的野兽就都爬出来。海又大又广,其中有无数的爬行物,野兽,大小都有”表示什么,就显而易见了。

又:

他们必种田地,栽葡萄园,使果实增长,祂必赐福给他们,使他们生养众多;祂必不减少他们的牲畜;但他们又因强烈的邪恶和悲伤,就减少且卑下。(诗篇107:37–39)

这一整个诗篇都在论述主的降临和来自祂的救赎;“他们必种田地,栽葡萄园”表示那时他们将拥有真理,教会将通过真理被植入他们;“使果实增长”、“耶和华必赐福给他们,使他们生养众多”表示因此,他们将拥有教会的良善,真理将由此增长;“祂必不减少他们的牲畜”表示那时属世人的一切良善情感将留在他们身上;“他们又因强烈的邪恶和悲伤,就减少且卑下”表示否则,这些情感将因邪恶而灭亡。

又:

鲸鱼和一切深洋,野兽和一切牲畜,爬行物和一切有翅膀的鸟儿,你们要赞美耶和华。(诗篇148:7, 10)

这篇诗篇列举了众多在世上没有生命,但要赞美耶和华的事物,如“火”、“冰雹”、“雪”、“雾气”、“风暴或狂风”、“大山和小山”、“树木”、“果实”、“香柏树”,以及此处“野兽”、“兽或牲畜”、“爬行物”、“鸟”;然而,它们都不能赞美耶和华。因此,谁不能看出,在神的圣言中,列举这些事物毫无意义,是多余的,除非它们表示人里面那些能赞美,也就是敬拜耶和华的事物?从对应的知识可以看出,“鲸鱼或海怪”表示总体上属世人的知识或科学,“深洋”和“海”表示这些知识或科学所在的属世人本身,“野兽”和“牲畜或兽”表示属世人的情感,就是它的理解力和意愿的情感;“爬行物”表示感官层,也就是属世人的终端,“有翅膀的鸟儿”表示由此而来的思考官能。

又:

耶和华为地预备雨,使草生长在山上,赐食物给走兽和呼叫的乌鸦之子。(诗篇147:8, 9)

这些细节也表示天堂和教会的属灵事物。不然,为什么圣言(圣言只通过教导人信之真理和爱之良善而教导他通往天堂的道路),论到耶和华说,祂“为地预备雨,使草生长在山上,赐食物给走兽和呼叫祂的乌鸦之子”呢?然而,当“雨”表示神性真理的流注,“大山”表示爱之良善,“使草生长”表示属世人通过来自圣言的知识所获得的教导,“走兽”表示属世人的情感,这情感渴望由此被滋养时,这些事物就配得上神的圣言了。“赐食物”表示滋养;由于“乌鸦之子”表示处于由关于神性真理的谬误产生的模糊之光的属世人,许多民族就是如此,所以经上说“祂赐给呼叫的乌鸦之子”,因为呼求耶和华的,是这些人,而不是乌鸦之子。

又:

森林中一切的野兽都是我的,千山上的牲畜也是我的。山中一切的飞鸟,我都知道;我田野的一切野兽都与我同在。(诗篇50:10, 11)

事实上,这些话论及祭物;主并不以它们为乐,而是以内心的宣认和对祂的呼求为乐;然而,“森林中的野兽”、“山上的牲畜”、“山中的飞鸟”和“田野的野兽”与前面的具有相同的含义,即表示属于教会之人的事物。

又:

你的公义好像神的大山,你的判断如同大深渊;耶和华啊,人和牲畜你都救护。(诗篇36:6)

“人和牲畜”表示属灵的内在情感,聪明和属世的外在情感由此而来,对应于聪明的知识也由此而来。

在以下经文中,“人和牲畜或兽”具有相同的含义。耶利米书:

以色列的神说,我用我的大能创造了大地,以及地面上的人和牲畜。(耶利米书27:5; 36:29)

同一先知书:

看哪,日子将到,我要把人的种和牲畜的种,播种在以色列家和犹大家。(耶利米书31:27)

又:

然而,又是在这个地方听见,你们论这地方说,它荒废,没有人,也没有牲畜,在这荒凉无人、无居民、无牲畜的犹大城邑和耶路撒冷的街上,必听见有欢喜的声音和快乐的声音。(耶利米书33:10–12)

又:

全地必荒凉,没有人,也没有牲畜。(耶利米书32:43)

又:

我要击打这城的居民,连人带牲畜;他们都要死于大瘟疫。(耶利米书21:6)

又:

有一民族从北方上来攻击巴比伦;这使她的地荒凉,无人居住,连人带牲畜都四散逃走了。(耶利米书50:3)

又:

我必将我的怒气和愤怒倾倒在这地方,倒在人和牲畜身上。(耶利米书7:20)

以西结书:

当地犯罪得罪我时,我必折断它的粮杖,打发饥荒到它那里,把人与牲畜从那地剪除。(以西结书14:13, 17, 19)

同一先知书:

我必伸手攻击以东,从它那里剪除人与牲畜。(以西结书25:13)

又:

我必从多水旁除灭埃及一切的走兽,人的脚必不再搅浑这水,兽的蹄也不搅浑这水。(以西结书32:13)

又:

我必使人和牲畜在你上面加增,叫他们增多繁殖。(以西结书36:11)

西番雅书:

我必从地面上彻底除灭万物;我必除灭人和牲畜,除灭空中的鸟、海里的鱼,以及绊脚石和恶人;我必将人从地面上剪除。(西番雅书1:2, 3)

撒迦利亚书:

来量耶路撒冷的天使说,你跑去告诉说,耶路撒冷必住在郊区,因为它中间的人和牲畜甚多。(撒迦利亚书2:3, 4)

同一先知书:

要让你的手强壮,因殿必被建造;那些日子以前,人得不到工价,牲畜也没得不到任何工价,因敌人的缘故,出入的人不得平安。(撒迦利亚书8:9, 10)

在这些经文中,“人和牲畜或兽”表示内层或属灵之物(备注:牲畜或兽在此似乎是多余的),“牲畜或兽”表示外层或属世之物;因此,“人”表示对真理的属灵情感,一切聪明皆来自这属灵情感,“牲畜或兽”表示对应于属灵情感的属世情感。“牲畜或兽”之所以表示外在或属世之物,是因为就其外在人或属世人而言,人无非是兽;他享有类似的渴望、乐趣、欲望和感觉,以至于在这些方面,人完全就像走兽;因此,属世人可被称为“动物人”。但“人”表示内在或属灵之物,是因为人正是在他的内在人或属灵人方面而为人;这内在人或属灵人享有对良善和真理的情感,就是诸如属于天堂天使的那种情感,还因为人藉着自己里面的内在人或属灵人掌管他的属世人或动物,也就是走兽。

650c、由于在创世的历史(创世记1章)中,“人和走兽”表示属灵人和属世人,所以经上讲述说,在某一天,即第六天,牲畜(或走兽)和人被创造;后来,管理牲畜(或走兽)的权柄被赐给人。关于在某一天对牲畜(或走兽)和人的创造,以及人管理牲畜(或走兽)的权柄,《创世记》如此记着说:

神说,地要生出活灵魂来,各从其类;自己能动的、地上的野兽,各从其类;事就这样成了。于是神造出地上的野兽,各从其类;牲畜,各从其类;地面上的一切爬行物,各从其类。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他们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牲畜和全地,并爬在地上的一切爬行物。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六日。(创世记1:24–31)

就这一章的灵义而言,“天地的创造”描述了上古教会之人的新造或重生;因此,“牲畜”在此表示外在人或属世人,“人”表示内在-属灵人,“管理牲畜”在此表示属灵人对属世人的统治权。

创世记中的这些话表示上古教会之人被恩准知道属世人的一切情感,好叫他可以掌管它们:

耶和华神从土地中形成田野的各样走兽和空中的各样飞鸟,带到那人面前,看他叫什么;那人怎样叫它,就是活灵魂,那就是它的名字;那人便给一切牲畜和空中飞鸟、田野的一切野兽都起了名。(创世记2:19, 20)

“起名”在灵义上表示知道一个事物的品质或性质,在此表示知道属世人的一切情感、渴望、乐趣、欲望,也知道思维和倾向的品质,以及它们如何与属灵人的情感和感知一致和对应。自创造时起,属灵人就被赋予看见属世人的一切事物,同时感知它们与属灵人一致或不一致的能力,以掌管属世人,接受诸如一致的那些事物,弃绝那些不一致的事物,从而甚至在通过属世人所发生的结果方面也变得属灵。不过,《属天的奥秘》(可参看142–146节)更充分地解释了这些事。

由于在圣言中,“人”严格来说表示内在人或属灵人,“牲畜或兽”表示外在人或属世人,所以按着神的吩咐,一切牲畜或走兽和飞鸟与挪亚一起被带进方舟;对此,《创世记》如此记着说:

耶和华对挪亚说,凡洁净的牲畜,你要带七对,一公一母。他就取了洁净的牲畜和不洁净的牲畜,飞鸟并爬在土地上的一切;两个两个地到挪亚那里进入方舟,一公一母。(创世记7:1–9)

“挪亚的洪水”在灵义上描述了上古教会的毁灭,以及对该教会之人的最后审判;“挪亚和他儿子”在灵义上则表示并描述了随后出现的教会,该教会被称为古教会。由此可知,挪亚带进方舟的“牲畜”表示对应于属灵情感的属世人的情感,这些情感属于古教会之人。不过,可参看《属天的奥秘》一书对这些事物的解释。

由于“人”表示内在-属灵人,“牲畜或兽”表示外在人或属世人,“埃及”表示与属灵人分离的属世人,那时属世人完全灭亡,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兽,所以在论述埃及毁灭的地方,经上讲述说,耶和华使冰雹如下雨,有火掺杂,击打了田间所有的,从人到牲畜(出埃及记9:22–25);对此,也可参看《属天的奥秘》。为了代表、因而表示同样的事物,经上还写着,耶和华击杀了埃及地一切头生的,从人到牲畜(出埃及记12:12, 29)。但另一方面,代表教会的以色列人被吩咐:连人带牲畜,凡头生的都要祭献给耶和华(民数记18:15)。由于“人和牲畜”代表、因而表示这些事物,所以因古教会所接受的一个神圣仪式,尼尼微王宣布禁食,吩咐人和牲畜不可尝什么,喝什么,人与牲畜都当披上麻布(约拿书3:7, 8)。

650d、由于“走兽或牲畜”表示两种意义上的情感,所以经上禁止制造任何走兽的形像;对此,摩西五经如此记着说:

你们不可为自己制造地上任何走兽的形像,飞在天空之下的任何有翅膀的鸟的形像,爬在地上的任何事物的形像,在地底下水中的任何鱼的形像。(申命记4:17, 18)

原因在于,雅各的后代因教会的代表在他们中间而被称为“以色列人”,他们处于没有内在的外在,也就是说,大部分是纯属世的;因此,他们若为自己制造了表示情感的任何走兽或飞鸟的形像等等,就会为自己制造偶像,并敬拜它们。这也是为何比其它任何人民都拥有更多代表知识的埃及人为自己制造了走兽的形像,如牛犊、蛇和其它许多种动物的形像;然而,他们最初这样做不是为了敬拜,而是因为它们的意义。但他们的后代从内在变得外在,因而变成纯属世的,故不是把这些事物看成代表和意义,而是看成教会的神圣事物,因此向它们献上偶像崇拜。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雅各的后代因完全是外在人,因而心里是崇拜偶像的,所以被禁止为自己制造这些事物的任何形像。

例如,他们在埃及,后来在旷野拜牛犊,因为“牛犊”表示属世人的最初情感,连同与它在一起的纯真之良善。各个地方的外邦人或民族也拜蛇,因为蛇表示感官层,也就是属世人的终端,及其谨慎;在其它情况下也是如此。

由于“兽或牲畜”表示属世人的各种事物,所以当城市或地区被交于诅咒时,经上有时也吩咐要宰杀牲畜,因为“牲畜”代表被交于诅咒的人所行的邪恶和亵渎的事。由于各种走兽表示属于教会之人的各种事物,所以经上颁布了关于走兽的律法,哪些走兽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利未记11章)。可以吃的走兽表示良善,不可以吃的表示邪恶;因为那时教会是一个代表性教会,因此为它们规定的一切细节都具有代表性和意义,尤其走兽;对此,我们在摩西五经中读到:

你们要分别洁净的和不洁净的兽,不洁净的和洁净的鸟,不可因兽或鸟使自己的灵魂成为可憎恶的;你们要归我为圣。(利未记20:25, 26)

由此可见,为何各种牲畜或走兽被允许作祭物,如羔羊,绵羊,小山羊,山羊,小母牛和公牛,以及鸽子和斑鸠;即因为它们表示属灵事物和来自一个属灵源头的属世事物;如“羔羊”表示纯真,“绵羊”表示仁爱,“小母牛和公牛”表示对应于属灵人的情感的属世人的情感。因此,献祭的牲畜或走兽照着献上它们的理由而各不相同;这种事是不会做的,除非每一个祭牲都表示属于教会的某种事物。

由于如今教会之人几乎无法被引导相信,在圣言中,“牲畜或走兽”和“野兽”表示属于教会之人的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因属于兽或牲畜的任何事物都表示属于人的任何事物,这似乎显得很奇怪,所以我在此要以确认的方式从圣言引用更多经文。以西结书:

你要向埃及王和他的众人说,在威望上谁能与你相比呢?看哪,亚述,黎巴嫩的香柏树,枝条美丽,成荫之林;他身高高过田野所有的树木,他的枝子因多水繁多;天上的一切飞鸟都在他枝子上搭窝,田野的一切野兽都在他树枝下生产;所有大民族都住在他的荫下;他以其伟大而美丽。但因你以高大而被高举,所以他必被剪除;天上的飞鸟都要住在他的废墟上,田野的一切野兽都要在他的枝条上。(以西结书31:2, 3, 5–7, 10, 12, 13)

“埃及王和他的众人”表示属世人与其中的知识或科学;“亚述,黎巴嫩的香柏树”表示由一方的知识或科学和另一方的属灵真理的流注形成的理性层;“枝条美丽,成荫之林”表示通过理性真理藉着知识或科学获得的聪明。

“他身高高过田野所有的树木”表示甚至向来自属灵层的内层理性层提升;“枝子因多水繁多”表示通过来自圣言的真理知识或认知的属灵真理而丰富;“天上的飞鸟都在他枝子上搭窝”表示理性事物中的属灵思维,因为理性层是内在-属灵人和外在-属世人之间的媒介;“田野的一切野兽都在他树枝下生产”表示理性感知到的对知识或科学的情感。

住在他荫下的“大民族”表示属世人中的情感的良善;“以伟大而美丽”表示聪明;而要住在他的废墟和枝条上的“天上的飞鸟和田野的野兽”表示一个人所拥有的思维之虚假和欲望之邪恶,因为他“以高大而被高举”,也就是出于对自我聪明的爱而变得骄傲。“天上的飞鸟和田野的野兽”明显表示真理的思维和对真理的情感,因为经上说:“大民族都住在他的荫下。”

但以理书:

看哪,地中间有一棵树,极其高大;那树甚至直达于天,从地极都能看见它;其叶子华美,其花朵甚多,众生的食物就在其中;田野的走兽得到它下面的荫影,空中的飞鸟住在它的枝子上;凡有血肉的都从这树得滋养。有一位守望的圣者从天而降,呼喊伐倒这树,砍下枝子,摇掉叶子,抛散花朵;叫走兽从他下面逃离,飞鸟从他的树枝逃离;但他根上的树墩子却要留在地里,用铁圈和铜圈箍住,留在田野的青草中;让他被天上的露水滴湿,让他的分儿就在地上的青草,跟走兽一样;他的心必改变,不再是人的心,而给他一个兽心。(但以理书4:10–16)

这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作的梦,它描述了属天教会的建立,它增长甚至直到顶点,后来它因甚至统治教会的圣物、篡夺掌管天堂的权利而毁灭。

地中间的“树”表示这教会;它的“高大”表示感知、因而智慧的延伸;“从地极都能看见它”表示它甚至延伸到教会的终端;“其叶子华美,其花朵甚多”表示真理和良善的知识,以及对真理和良善的情感,并由此而来的聪明;“众生的食物就在其中”表示天上的滋养,这滋养来自良善,并由此来自真理;“田野的走兽得到它下面的荫影,空中的飞鸟住在它的枝子上”表示对良善的情感,以及随之而来的真理的思维和对真理的感知;由于这些就是属灵的食物,所以经上说:“凡有血肉的都从这树得滋养。”

但由于它出于自我之爱统治天堂和教会的圣物,巴比伦人最终声称控制了这些圣物,所以后来的这些话描述了它的毁灭:“有一位守望的圣者从天而降,呼喊伐倒这树,砍下枝子,摇掉叶子,抛散花朵;叫走兽从他下面逃离,飞鸟从他的树枝逃离。”因为对他们来说,自我之爱和心智的傲慢增长,甚至直到他们声称享有掌管教会圣物、事实上掌管天堂本身的权利;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教会的一切,甚至对良善和真理的一切感知和认知或知识,就都灭亡了;因为属灵人所居的心智的内在关闭了,属世人所居的外在掌权了;人由此变得感官化,直到他与兽区别甚微。

要留在地里的“根上的树墩子”表示仅在字面上所理解的圣言,这样理解的圣言只是居于记忆,并由此发出进入言语的知识。“铁圈和铜圈”表示内层真理和良善被关闭,并被束缚在终端,“铁”表示终端中的真理,“铜”表示终端中的良善,当这些与内层分离时,它们就是虚假和邪恶。由于那时教会之人在理解力和意愿方面完全就像一个兽,因情感的邪恶和思维的虚假掌权了,所以经上说:“他的分儿就在地上的青草,跟走兽一样;他的心必改变,不再是人的心,而给他一个兽心。”这种改变和颠倒由于他们声称享有统治教会圣物,最终统治天堂的权利而发生,这一点从但以理书4:30–32明显看出来,那里有这些话:

王说,这不是我以大能大力为王国之家,为我威严的荣耀所建的大巴比伦吗?这话尚在王的口中,有声音从天降下,说,这国要离开你了,他们必赶逐你离开世人,你的住处必与田野的走兽在一起;他们必使你吃草如牛,等你知道至高者在人的国中掌权,祂愿意将国赐给谁就赐给谁。(但以理书4:30–32)

作巴比伦王的“尼布甲尼撒”表示开始时的属天教会,它甚至发展到智慧的顶峰,这一点从但以理书明显看出来,那里论述了尼布甲尼撒梦见的雕像。在那里,经上说:

诸天之神已将人子,田野的走兽,并天空的飞鸟交付你手,使你掌管这一切;你就是那金像的头。(但以理书2:37, 38)

“金像的头”表示属天教会,该教会是众教会之首。属天教会最初由“巴比伦王”来表示,因为最终沦落为巴别或巴比伦的这个教会始于对主的敬拜和对祂的爱,然后有一种对通过天堂的神圣良善和真理延伸和完善教会的热情在它中间盛行,但这是出于一个还隐藏着的动机,即对统治的爱;然而,这爱只是逐渐爆发出来。不过,等到论述巴比伦时,这个主题会得到详述。

650e、何西阿书:

当那日,我必与田野的走兽、天空的飞鸟和地上的爬行物立约;又要从地上折断弓和剑;使他们安然躺卧;我必聘你永远归我。(何西阿书2:18, 19)

这些话论及主对一个新教会的建立,这就是此处论述的主题。显然,

那时耶和华,也就是主,不会与田野的走兽、天空的飞鸟和地上的爬行物立约,而是与里面将有教会建立的人立约。因此,这些事物表示诸如人里面的那类事物,即“田野的野兽”表示对真理知识的情感,“天空的飞鸟”表示出于属灵之物的理性思维,“地上的爬行物”表示属世人的知识,尤表感官知识。然后祂“又要从地上折断弓和剑”表示祂将摧毁与教义真理争战的虚假;“我必聘你永远归我”表示真理与虚假,并良善与邪恶之间不会再有任何争论。

以赛亚书:

田野的野兽必尊重我,龙和猫头鹰的女儿也是如此;因我在旷野赐下水,在沙漠赐下河,好赐给我的百姓、我的选民喝。(以赛亚书43:20)

显然,“田野的野兽”、“龙”和“猫头鹰的女儿”在此不是指田野的野兽,龙和猫头鹰,因为这些不能尊重耶和华。所指的是教会之人,这一点从下文清楚看出来,因为经上说:“好赐给我的百姓、我的选民喝。”因此,“田野的野兽”表示对真理知识的情感,“龙”表示属世观念,“猫头鹰的女儿”表示感官情感;因为感官层受真理影响,在黑暗中看它们,就像猫头鹰在夜间看物体一样。

由于所表示的是这些事物,所以很明显,它们是指外邦人或列族,一个新教会将在他们中间建立,因为在改造之前,他们处于这种模糊的情感和属世思维。“在旷野赐下水,在沙漠赐下河”表示将真理,由此将聪明赋予那些以前处于无知的人,“水”表示真理,“河”表示聪明,“旷野和沙漠”表示无知;“赐给耶和华的百姓、祂的选民喝”表示教导那些处于信之真理和仁之良善的人;那些处于信之真理的人被称为“百姓”,那些处于仁之良善的人被称为“选民”。

约珥书:

食物不是在我们眼前从我们神的家中断绝了吗?欢喜快乐也是如此。牲畜哀鸣,牛群迷惑,因为它们没有草场;羊群变得荒凉。田野的走兽向你发喘,因为有水的河干涸了,火也吞灭了旷野的住所。(约珥书1:16, 18, 20)

这些话描述了当教会不再有任何教义真理和生活良善时,它的状态。“从神的家中断绝的食物”表示属灵的滋养,它来自源于良善的真理,“神的家”表示教会;“牲畜哀鸣,牛群迷惑”表示缺乏对真理,由此对属世人中的知识的情感,以及因此导致的悲伤,“牛群”表示整个范围内的属世人的事物。

“没有草场”表示没有教导;“羊群变得荒凉”表示属于信和仁的属灵真理和良善的缺乏;“田野的走兽向你发喘”表示那些处于属世情感,由此处于对真理和良善的知识的渴望之人的悲伤;“有水的河干涸了”表示教义真理因属世之爱消散了;“火也吞灭了旷野的住所”表示这爱和由此而来的真理知识的毁灭,“旷野的住所”表示那些属于这样一个人的理解力和意愿的事物,否则它们会接受教会的真理和良善。

同一先知书:

大地啊,不要惧怕,要欢喜快乐,因为耶和华行了大事;我田野的走兽啊,你们不要惧怕,因为旷野的居所都长满了青草,树木结果,无花果树、葡萄树也都效力。锡安之子哪,你们要以耶和华为欢喜快乐。(约珥书2:21–23)

这些话论及主对教会的建立,“不要惧怕,要欢喜快乐的大地”表示教会及其快乐;“耶和华行了大事”表示主对它的建立;因此,“祂田野的走兽”表示那些处于对良善的情感,渴望来自圣言的教导之人,“走兽”表示那些处于属于属世人的对良善的情感之人,“田野”表示来自圣言的教义。

“旷野的居所都长满了青草”表示真理和良善的知识将在那些以前没有它们的人中间;“树木结果”表示生活的良善通过这些知识产生,因为“树木”表示教会之人,尤表充满知识的心智,“果”表示生活的良善;“无花果树、葡萄树也都效力”表示来自属世良善,同时来自属灵良善的结果的产生。由于“田野的走兽”、“树木”、“无花果树”和“葡萄树”表示诸如与教会之人同在的那类事物,所以经上说“锡安之子哪,你们要以耶和华为欢喜快乐”,“锡安之子”表示那些属于属天教会的人,而“欢喜”论及良善的快乐,“快乐”论及真理的愉悦。

以西结书:

在歌革来到以色列地的日子,那时在以色列地必有大地震;海中的鱼、天上的鸟、田野的野兽,并爬在地上的一切爬行物和地面上的众人,在我面前都必震动。(以西结书38:18–20)

“歌革”表示没有内在神圣的外在神圣,因而表示那些处于这种神圣的人;“地震”表示教会状态的改变;“海中的鱼、天上的鸟、田野的野兽,并地上的一切爬行物和众人都必震动”表示在属于与人同在的教会之物方面,他的一切事物都将改变;“海中的鱼”表示知识或科学,“天上的鸟”表示由此而来的思维,“田野的野兽”表示由此而来的情感,“地上的爬行物”表示肉体-感官层中的思维和情感,“人”表示它们从初至末集合起来的全部。否则,经上为何说这些事物必在耶和华面前震动呢?

撒迦利亚书:

那日必有大扰乱,犹大也必与耶路撒冷争战,那临到马匹、骡子、骆驼、驴和营中一切牲畜的灾殃必是这样;后来剩下的各人必上耶路撒冷。(撒迦利亚书14:13–15)

这段经文描述了旧教会的最后状态和新教会的开始。旧教会的最后状态由当犹大与耶路撒冷争战时的“大扰乱”来描述,这表示那时的变化,以及对邪恶的爱与教会教义真理的争战;“马匹、骡子、骆驼、驴和一切牲畜的灾殃”表示诸如伤害并摧毁教会和教会之人的属灵生命的那类事物,“马匹、骡子、骆驼、驴”表示他们的理解力和意愿的事物,因而表示他们的知识和情感的事物。别处会告知“马、骡子、骆驼、驴”具体表示什么;此处只说明,“牲畜(或兽)”表示属世人的情感,“牲畜(或兽)的灾殃”表示对这情感的伤害和摧毁。

耶利米书:

这地悲哀,一切田野的青草枯干要到几时呢?由于住在其中者的邪恶,牲畜和飞鸟都灭绝了。(耶利米书12:4)

“地”表示教会;“田野的青草”表示已经涌现和正在涌现的教会真理;“悲哀和枯干”表示因欲望而灭亡和消散;都灭绝的“牲畜和飞鸟”表示对良善的情感和由此而来的真理的思维。结果就是,这些将因教会中的邪恶而灭亡;故经上说:“由于住在其中者的邪恶。”

以赛亚书:

山上的鸟和地上的兽必一律舍弃;但飞鸟必厌恶它,地上的一切走兽必藐视它。(以赛亚书18:6)

这些话论及被翅膀遮荫的地,这地表示教会,该教会因它所处的模糊而将幻想的事物当作属灵真理来抓住,因而出于无知陷入对这些真理的否认。“飞鸟和走兽”在此表示真理的思维和对良善的情感,无论理性的还是属世的,经上说它们“厌恶和藐视”。显然,不是飞鸟和走兽,而是对良善的情感和真理的思维,也就是那些处于这些的人厌恶和藐视。

何西阿书:

他们抢劫,血接着血;凡住在其中的,就是田野的野兽、天空的飞鸟都衰微,海中的鱼也必聚集起来。(何西阿书4:2, 3)

此处“田野的野兽”、“天空的飞鸟”和“海中的鱼”与前面的具有相同的含义。

以西结书:

人子啊,你要对各翅膀的一切鸟和田野的一切野兽说,你们聚集来吧;要从四围聚集来赴我为你们祭献的祭筵,就是摆在以色列众山上的大祭筵,好叫你们吃肉喝血;你们要吃勇士的肉,喝地上首领的血,公绵羊、羊羔、小山羊、小公牛,都是巴珊的肥畜;从我为你们祭献的祭筵,你们必吃脂肪直到饱足,喝血直到醉;你们必在我桌子上因马匹、战车、勇士和所有的战士而饱足;我要在列族中赐予我的荣耀。(以西结书39:17–21)

这些话论及将外邦人或列族召集到教会,他们以爱之良善,也就是生活的良善接受教义真理,随之而来的是他们在属灵事物上的聪明。因此,要从四围聚集来赴以色列众山上的大祭筵的“各翅膀的鸟和田野的一切野兽”表示所有人,无论他们在对真理的感知和对良善的情感方面可能处于什么状态,“各翅膀的鸟”表示所有处于对真理的某种感知的人,“田野的一切野兽”表示所有处于对良善的某种情感的人;“从四围聚集”表示那些从四面八方而来的教会之外的人。

“大祭筵”表示出于信和爱对主的敬拜,因为这就是那“祭祀”总体上所代表的;“以色列的山”表示属灵之爱的良善。“吃肉喝血”表示将为自己采用爱之良善和这良善的真理;“吃勇士的肉,喝地上首领的血”表示这种采用,“勇士”(或公牛)表示属世人的情感,“地上首领”表示教会的主要真理;“公绵羊、羊羔、小山羊、小公牛,巴珊的肥畜”表示纯真、爱、仁、良善的一切事物,“巴珊的肥畜”表示来自一个属灵源头的属世人的良善。

由此清楚可知,“吃肉直到饱足,喝血直到醉”表示什么,即表示充满一切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在主的桌子上因马匹、战车、勇士和所有的战士而饱足”表示从圣言被充分教导,“马”表示对真理的理解,“战车”表示真理的教义,“勇士和战士”表示与邪恶之虚假争战,并摧毁它的良善之真理。由于这些话论及将外邦人或列族召集到主的教会,所以经上补充说“我要在列族中赐予我的荣耀”,“荣耀”表示在光中的神性真理。

这就是“各翅膀的鸟和田野的走兽”的含义,这一点可从前面所解释的经文,以及以赛亚书中的这些话明显看出来:

主耶和华,就是招聚以色列被赶散的,说,我还要招聚他们归并已被招聚的人;我田野的一切野兽,你们都来吞吃吧,森林中的一切野兽也要如此。(以赛亚书56:8, 9)

主将要招聚的“以色列被赶散的”表示在教会里,与教会中那些处于来自邪恶的虚假之人分离的所有处于来自良善的真理之人;“主耶和华的田野的野兽”也表示这些人,“田野”表示在教义真理植入方面的教会;而“森林中的野兽”表示在教会之外的外邦人或列族,“森林”表示属世和感官人,“野兽”表示它的知识(或科学)和由此而来的模糊的聪明。显然,这就是“田野的野兽”和“森林中的野兽”的含义,因为经上说“我田野的一切野兽和森林中的一切野兽,你们都来吞吃吧”,“吞吃”表示教导和采用。

650f、由于圣言中的大多数事物也有一个反面意义,所以“兽或牲畜”和“野兽”也是如此;在反面意义上,“兽或牲畜”表示邪恶的情感,也就是玷污和摧毁教会良善的欲望,“野兽”表示歪曲、从而摧毁教会真理的欲望。

以下经文就提到了反面意义上的“兽或牲畜”和“野兽”。以西结书:

我要为他们兴起一个牧人,牧养他们,就是我的仆人大卫;他必给他们作牧人;我必与他们立平安的约,使邪恶的野兽从地上灭绝,他们就必在旷野中安居,在森林中安眠;他们必不再作列族的猎物,地上的野兽也不再吞吃他们;他们却要安然居住,也无人惊吓他们。(以西结书34:23, 25, 28)

这些话论及主的降临,以及天堂和那些将进入新天堂的教会之人的蒙福状态。“仆人大卫,就是耶和华要兴起的牧人”表示主,主因服侍和事奉,也就是履行功用而被称为“仆人”(参看AE 409b节);“与他们立平安的约”表示通过从主发出的神性事物,也就是爱之良善和来自圣言的教义真理,因而通过圣言与主结合;“使邪恶的野兽从地上灭绝”表示邪恶的贪欲和欲望将不再攻击并摧毁他们。

“在旷野中安居,在森林中安眠”表示他们将免受贪欲和欲望的侵扰,尽管他们处于它们,就在它们当中,“旷野”和“森林”表示这些东西和这些人所在之处(此处的意思与以赛亚书11:7–9中的类似)。由于对邪恶和虚假的欲望摧毁教会之人,所以经上说“他们必不再作列族的猎物,邪恶的野兽也不再吞吃他们”,“列族”表示对邪恶的欲望,“地上的野兽”表示对虚假的欲望。

耶利米书:

我的产业变得如森林中的狮子,她发声攻击我,因此我恨恶她;带斑点的鸷鸟(bird Zabuah)是我的产业,它四围是鸟;你们去聚集田野的一切野兽,来吞吃吧;许多牧人毁坏我的葡萄园。(耶利米书12:8–10)

这些话论及教会因邪恶之虚假而荒废。“产业”表示教会;发声攻击神的森林中的“狮子”表示整个范围内的邪恶之虚假;“带斑点的鸷鸟(bird Zabuah)”表示基于虚假的推理;要聚集来吞吃的“田野的野兽”表示寻求通过虚假摧毁教会真理的欲望;由于所表示的是如此被摧毁的教会,所以经上说“许多牧人毁坏我的葡萄园”,“葡萄园”表示属灵教会,或在对真理的情感方面的教会;由于“葡萄园”表示教会,所以可知,“田野的野兽”表示对歪曲、从而摧毁教会真理的欲望。

以赛亚书:

在那里必没有狮子,饥肠辘辘的野兽也不上到那里来,在那里都遇不见它。(以赛亚书35:9)

此处论述的是主的降临,以及祂在天上和地上的国度;“狮子”和“饥肠辘辘的野兽”与前面的具有相同的含义。谁都能清楚看出,“野兽”在此不是指一个野兽。

何西阿书:

我遇见他们必像丢崽子的熊,我必撕裂他们的心膜,像猛狮吞吃他们;田野的野兽必撕裂他们。(何西阿书13:8)

此处“狮子”和“田野的野兽”与前面的具有相同的含义。

西番雅书:

耶和华必伸手攻击北方,毁灭亚述,使尼尼微化为荒地,像旷野一样的干地;群畜,就是这个民族一切的野兽,必卧在她中间;鹈鹕和麻鳽夜夜都要宿在她的柱顶上;在窗户内必有声音歌唱,门槛上必有干旱,因为香柏木已经露出;这是素来安然居住的欢乐城,心里说,惟有我,除我以外再没有别的;她怎会成为荒场,成为野兽躺卧之处;凡从她旁边经过的人都必嗤笑摇手。(西番雅书2:13–15)

这段经文描述了教会因出于自我聪明的教义虚假而荒废。耶和华必伸手攻击的“北方”表示处于虚假的教会;耶和华必毁灭的“亚述”表示基于虚假的推理;祂使之化为荒地,像旷野一样的干地的“尼尼微”表示教义的虚假;“群畜”、“这个民族的野兽”、“鹈鹕和麻鳽”表示对虚假的情感,以及内层和外层的虚假本身。

它们要宿在的“柱顶”表示被歪曲的来自圣言的真理知识;在窗户内的“声音”表示虚假的宣讲;门槛上的“干旱”表示真理的彻底荒凉;已经露出的“香柏木”表示被摧毁的理性层;“安然居住的欢乐城”表示虚假的教义,他们以虚假的教义为乐,并安歇于其中;“心里说,惟有我,除我以外再没有别的”表示自我聪明的骄傲;“野兽躺卧之处”表示在真理方面荒废的教会状态;“凡从她旁边经过的人都必嗤笑摇手”表示那些处于教义的真理和良善之人对它们的蔑视和弃绝。

摩西五经:

我要赐平安在地上,好叫你们可以安然躺卧,无人惊吓,我要使邪恶的野兽从地上绝迹,剑必不穿越你们的地。(利未记26:6)

好叫他们可以安然躺卧,无人惊吓的地上的“平安”表示来自对主的信靠的保护,防止虚假侵入教会;“使邪恶的野兽从地上绝迹”表示摆脱对虚假的情感和欲望的自由;“剑必不穿越地”表示虚假将不再摧毁真理。

出埃及记:

我要打发黄蜂飞在你前面,把希未人、迦南人、赫人从你面前撵出去;我不在一年之内将他从你面前撵出去,恐怕地成为荒凉,田间的野兽多起来害你;我要渐渐地将他从你面前撵出去,直到你多结果实,承受那地为业。(出埃及记23:28–30)

“我要打发黄蜂飞在你前面”表示那些处于来自邪恶的虚假之人的恐惧;“把希未人、迦南人、赫人撵出去”表示来自邪恶的虚假的逃跑;“我不在一年之内将他从你面前撵出去”表示它们必不迅速逃跑,或被移除;“恐怕地成为荒凉”表示以免在这种情况下,属灵生命缺乏,或只有一点点;“田间的野兽多起来害你”表示从对自我和世界的爱之快乐中流入的虚假;“我要渐渐地将他从你面前撵出去”表示按次序逐渐移除;“直到你多结果实”表示照着良善的增长;“承受那地为业”表示当一个人处于良善并重生时。不过,《属天的奥秘》(可参看9331–9338节)进一步解释了这些事物。

摩西五经中的这些话具有类似含义:

耶和华神要渐渐地把这些民族从你面前撵出去;你不能迅速地把他们灭尽,恐怕田野的野兽多起来害你。(申命记7:22)

已经被以色列人撵出去和将要被撵出去的“民族”表示各种邪恶和虚假,“迦南地”表示教会,“以色列人”表示教会之人;因此,要多起来害他们的“田野的野兽”表示对来自邪恶的虚假的欲望;因为一个被改造和重生,以至于教会可以在他里面的人是一点一点地被改造和重生的;他重新被孕育、出生并接受教育,这一切会发生到通过遗传自出生起就在他里面的邪恶及其虚假被移除的程度;这个过程不是一瞬间完成的,而是要历经生命的重要旅程。这清楚表明,“这些民族不是在一年之内,而是渐渐被撵出去,恐怕田间的野兽多起来害你”表示什么;事实上,如果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一下子被移除,那么人将几乎没有任何生命,因为他与生俱来的生命是出于欲望的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的生命;只有良善和真理进入,这些邪恶和虚假才能被移除,因为后者通过前者被移除。

650g、由于“野兽”在灵义上表示对来自邪恶的虚假的欲望,“鸟”表示出于它们的思维和理解,还由于教会之人因这些而灭亡,所以在圣言论述教会荒废的各个地方,经上都说,他们被交给野兽和飞鸟吞吃,如以下经文。诗篇:

林中的野猪将葡萄树践踏在脚下,田间的野兽去吃它。(诗篇80:13)

何西阿书:

我必使她的葡萄树和无花果树荒废;使它们成为森林,田野的野兽必吃它们。(何西阿书2:12)

以西结书:

我必打发饥荒和邪恶的野兽临到你,叫你丧子。(以西结书5:17)

这话论及耶路撒冷,耶路撒冷表示教会。同一先知书:

我必把他交给野兽吞吃。(以西结书33:27)

又:

因无牧人,羊就分散,成为田野一切野兽的食物。(以西结书34:5, 8)

又:

我已将你给地上野兽、天上飞鸟作食物。(以西结书29:5)

又:

我要把你抛在田间地面上,使空中的一切飞鸟都住在你身上,使全地的野兽因你得以饱足。(以西结书32:4)

耶利米书:

他们的尸首必给天上的飞鸟和地上的走兽作食物。(耶利米书16:4; 19:7; 34:20)

以西结书:

我已经把你交给各翅膀的飞鸟和田野的野兽作食物。(以西结书39:4)

诗篇:

他们把你仆人的尸首,交与天上的飞鸟,把你圣民的肉,交与地上的野兽。(诗篇79:2)

耶利米书:

我必用四样察罚他们,就是杀戮的剑,拖拉的狗,吞吃毁灭的空中飞鸟和地上走兽。(耶利米书15:3)

在这些经文中,“野兽和飞鸟”表示由对邪恶的欲望和推理产生的虚假。由于迦南地的“列族”表示宗教和敬拜的邪恶和虚假,所以雅各的子孙并未埋葬他们在战争中所杀的各个民族或人民的尸体,而是任由它们被鸟兽吞食;但这不是出于神性命令,而是出于这个人民与生俱来的残忍,因而出于许可,好代表这些事物。

诗篇:

仇敌辱骂耶和华,愚顽民藐视你的名。不要将你斑鸠的灵魂交给野兽,不要永远忘记你困苦人的性命。(诗篇74:18, 19)

辱骂耶和华的“仇敌”表示地狱和由此而来的邪恶;藐视祂名的“愚顽民”表示反对教义真理的虚假;那些处于真理的人被称为“民”,“(人)民”(或译为百姓,国民等)在反面意义上表示那些处于虚假的人,这些人是“愚顽民”;“耶和华的名”表示教义和教会的一切真理;“不要将你斑鸠的灵魂交给野兽”表示不要将属灵良善交给那些处于对邪恶的欲望之人;“你困苦人的性命”表示受邪恶和虚假压迫的属灵生命。

哈巴谷书:

黎巴嫩的强暴遮盖你,走兽的毁灭使他们惊吓,都因人们的血,并这地、城和所有住在其中之人的强暴。(哈巴谷书2:17)

“黎巴嫩的强暴”表示向理性人从圣言感知到的真理所施的暴行,因为“黎巴嫩”表示在来自理性人的对真理的感知方面的教会;使他们惊吓的“走兽的毁灭”表示真理因对邪恶的欲望而毁灭;“血”表示通过邪恶向圣言真理所施的暴行;“地、城和所有住在其中之人的强暴”表示通过虚假向教会的真理和良善,以及教会教义所施的暴行。

摩西五经:

我必打发走兽的牙齿和地上爬行物的毒液临到他们。(申命记32:24)

“走兽的牙齿”表示在对邪恶的欲望方面的感官层,因为“牙齿”对应于人生命的终端,也就是感官层;“地上爬行物的毒液”表示由此而来的虚假,这些虚假利用感官人的谬误狡猾地扭曲真理。

以西结书:

我进去一看,只见四围墙上画着可憎的各样爬物、走兽的形状,以及以色列家所有的偶像。(以西结书8:10)

先知所看到的这些和其它许多事物表示以色列人所处的可怕欲望和虚假,因为他们完全处于外在,根本不处于内在;那些具有这种性质的人将一切代表都变成偶像崇拜的东西;这是他们的偶像崇拜和其他许多民族的偶像崇拜的源头;“走兽和爬物”,就是他们为自己所造的形像,因它们表示对良善和谨慎的情感,却成为对邪恶和虚假的可怕欲望的代表。当与属灵人分离的属世人看待圣物时,情况就是这样;这就是为何它们被称为“以色列家的偶像”。它们被看到画在其上的“四围墙”表示在属世人中无处不在的内层,因为“屋顶”表示最内层或至内层,“地板”或“地面”表示最外层或终端,“墙”表示内层,“家或房屋”表示在其心智事物方面的人自己。属世人是内层和外层的,内层属世人就是人的污秽之物所居之处;外层不泄露这些东西,而是披上良善、公义和诚实之物的假象。

由于“野兽”和“走兽或牲畜”表示属于情感的理解力的良善和意愿的良善;还由于知道对应关系的古人将这些制作成具有代表性和有意义的形像,起初他们并不敬拜这些形像,但他们的后代从内在变成纯粹的外在,就将它们当作自己里面的神性来敬拜,所以野兽和走兽或牲畜变成偶像。这一点明显可见于以赛亚书:

彼勒屈身,尼波弯腰,他们的偶像是给野兽和牲畜的。(以赛亚书46:1)

在以赛亚的预言中,我们读到“南方牲畜”(以赛亚书30:6等);“南方牲畜”表示对良善的玷污和对真理的歪曲,由此产生只处于外在的教会之人中间的各种邪恶和虚假;它们被称为“南方牲畜”,是因为它们在那些拥有圣言的人中间,他们能从圣言处于来自圣言的真理之光,这就是“南方”。

但以理书:

他在夜间的异象中观看,有四个兽从海中上来;第一只像狮子,有鹰的翅膀,第二只像熊,第三只像豹,有四个翅膀,第四只可怕可惧。(但以理书7:2–7)

此处从海中上来的“兽”表示对统治的爱,圣言和教会的圣物则充当这爱的手段;“四个兽”表示对统治之爱的逐渐增长;因此,最后一只兽被称为“可怕可惧”。前面部分解释了这些事物(可参看AE 316c, 556a节)。

启示录中从海中上来的兽(启示录13:1–10);从地中上来的兽(启示录13:11–18);朱红色兽(启示录17:3);从无底坑或深渊里上来的兽(启示录17:8)表示几乎一样的事物。关于这些兽,启示录19:19, 20; 20:10说的更详细。但在下文论述这些兽的地方,我们会看到,每只兽具体表示什么样的对邪恶和虚假的欲望。

由此明显可知,马可福音中的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灵催促耶稣,叫祂到旷野去,祂在旷野四十天,并与走兽在一起,有天使事奉祂。(马可福音1:12, 13)

主在旷野四十天代表祂在全世界其他所有人之上所经历和承受的一切试探,包括最可怕、最残忍的试探的持续时间;因为“四十天”表示试探的整个时期和持续时间,也就是说,祂不只是那时受试探,而是从童年时期甚至直到祂在世生命的结束都在受试探;祂最后的试探是在客西马尼园。因为祂通过试探征服了所有地狱,也荣耀了祂的人身(关于主所受的试探,可参看《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302节)。由于试探通过来自地狱的恶灵和魔鬼,因而通过地狱产生,邪恶和虚假,以及对它们的贪欲和欲望都从地狱产生,所以此处与主在一起的“走兽”不是指走兽,而是指地狱和由地狱产生的邪恶;事奉祂的“天使”不是指天使,而是指神性真理,祂通过神性真理凭自己的能力战胜并征服地狱。在圣言中,“天使”表示神性真理(参看AE 130, 200, 302, 593节)。

651、“胜过他们,把他们杀了”表示随之而来的教会一切良善和真理的毁灭。这从“胜过两个见证人,把他们杀了”的含义清楚可知,“胜过两个见证人,把他们杀了”是指摧毁“两个见证人”所表示的事物,也就是爱与仁之良善,以及教义与信仰之真理。“从无底坑或深渊里上来的兽”表示与属灵人的情感分离的属世人的情感,也就是由地狱之爱产生的各种恶欲,将摧毁这些事物;经上预言,这在教会的末了将成为现实,那时,最后的审判会发生,这在前面已经说明了。在圣言中,“杀”表示属灵地杀,在此是指摧毁爱之良善和教义之真理(可参看AE 315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