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启示录11:5-6

启示录11:5-6

640、启11:5, 6.若有人要伤害他们,就有火从他们口中喷出来,烧灭仇敌;若有人想要害他们,必须这样被杀。这些人有权柄关闭天空,在他们预言的日子叫雨不降下;又有权柄叫水变为血,并且能随时随意用各样的灾殃击打大地。

“若有人要伤害他们”表示主对这些人的保护,免得他们以某种方式受到伤害(641节);“就有火从他们口中喷出来,烧灭仇敌”表示那些对他们实施伤害的人陷入来自地狱、毁灭自己的邪恶和虚假(642节);“若有人想要害他们,必须这样被杀”表示他们照着他们造成邪恶的努力或企图而灭亡(643节)。

“这些人有权柄关闭天空,在他们预言的日子叫雨不降下”表示那些弃绝从主发出的天堂和教会的良善和真理之人不接受来自天堂的流注(644节);“又有权柄叫水变为血”表示与这些人同在的真理变成邪恶之虚假(645节);“并且能用各样的灾殃击打大地”表示他们中间的教会因邪恶的欲望而毁灭(646节);“随时随意”表示每当人攻击爱之良善和教义之真理时,他可能会给他们带来邪恶,这良善和真理为主作见证,人也基于它们承认并宣认主(647节)。

641、启11:5.“若有人要伤害他们”表示主对这些人的保护,免得他们以某种方式受到伤害。这从接下来的经文清楚可知,因为经上说“若有人要伤害他们,就有火从他们口中喷出来,烧灭仇敌”,还说“若有人想要害他们,必须这样被杀”。从这些话和接下来的话明显可知,“若有人要伤害他们”表示主的保护,免得他们以某种方式受到伤害。这些话是指着“两个见证人”说的,“两个见证人”表示对主之爱的良善和对邻之仁的良善之教义;该教义是信之教义为之服务的生活教义;在教会的末了,这些教义将被传讲。

前面已经说明这两节经文中接下来的话都涉及什么,但由于它们在未知的事之列,所以应当重述。当教会的结束即将来临时,圣言、教会和敬拜的内层事物就会被揭示和教导。这样做是为了善人可以与恶人分离;之所以有一个分离,是因为圣言、教会和敬拜的内层事物是属天和属灵的,被善人接受,却被恶人弃绝。此外,在教会的末了所揭示的圣言内层事物是为那时也正在形成的新教会的教义和生活服务的。情况就是这样,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来:当犹太教会的结束即将来临时,主自己打开并教导圣言的内层事物,尤其揭示了圣言中那些预言祂自己的事;当这些被打开和揭示时,教会的外在就被废除了,教会的外在主要由遮蔽主,代表、因而表示祂正在揭示的教会内层事物的祭祀、仪式和律例构成。先知书中的各处经文也预言这一切将成为现实。

如今的情况也是这样;因为现在主乐意揭示天堂的许多奥秘,尤其揭示圣言的内义或灵义;迄今为止,这内义或灵义完全不为人知;祂还教导纯正的教义真理。马太福音(24:3, 30, 37)中“主的降临”就表示这种启示。在教会的末了,启示是有必要的,因为如前所述,通过启示,善人可以与恶人分离,一个新教会得以建立,这一切不仅发生在世人所在的自然界,还发生在灵人和天使所在的灵界;事实上,这两个世界都有一个教会,启示发生在这两者中,分离由此发生,一个新教会的建立也是如此。由此可见,这些话表示主的保护,免得他们受到伤害。

就我们地球上的教会的相继状态而言,很明显,它们就像一个正在改造和重生之人的相继状态,即:为了变成一个属灵人,他首先被孕育,接着出生,然后长大,随后越来越深地被引入聪明和智慧。从上古时代直到犹太教会的结束,教会就像一个人那样发展,即:他被孕育、出生、长大,然后接受指导和教导;但犹太教会结束之后,或自主的时代直到如今,教会的相继状态就像一个在聪明和智慧上逐渐成长,或正在重生的人。为实现这个目的,主在世时揭示了圣言、教会和敬拜的内层事物;现在更内层的事物又被揭示出来;随着内层事物被揭示出来,人会变得更智慧;因为变得内在就是变得更智慧,变得更智慧就是变得内在。

642、“就有火从他们口中喷出来,烧灭仇敌”表示那些对他们实施伤害的人陷入来自地狱、毁灭自己的邪恶和虚假。这从“火”和“烧灭仇敌”的含义清楚可知:“火”是指两种意义上的爱,在此是指对自我和世界的爱,因而对各种邪恶和虚假的爱(对此,参看AE 68, 504, 539节)。由此可知,“就有火从他们口中喷出来”表示那些渴望伤害他们或对他们造成伤害的人都陷入来自地狱的各种邪恶和虚假。“烧灭仇敌”是指这些人将因邪恶之虚假而灭亡;因为在圣言中,“仇敌”表示邪恶之虚假,“敌人”表示邪恶,那进行摧毁的,是对邪恶和虚假的爱。

经上说,“就有火从他们口中喷出来”;但这话是照着表象来说的;

经上照着表象还说,火和火焰从神的口中出来,怒气和愤怒从祂鼻孔中出来;然而,没有任何火、怒气和愤怒从祂那里发出来,因为祂是良善本身,爱本身和怜悯本身,从中不可能发出任何火、怒气或愤怒;但经上仍如此说,是因为表象就是这样。表象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当邪恶和地狱的灵人攻击任何神性事物,企图伤害它时,如当他亵渎主或圣言,或任何教义之良善和真理,或主所保护的任何善灵或天使时,这恶灵就立刻失去主的保护;因为每个灵人,无论恶的还是善的,都在主的保护之下,当他失去这种保护时,就陷入来自地狱的各种邪恶和虚假,同时落到那些来自地狱、被称为惩罚者之人的手中;然后,这些灵人就照着他曾做过或试图做的恶事来惩罚和折磨他。由此可见,不是主向这些人行恶,而是恶灵自己自招邪恶,也就是说,是他里面的邪恶如此行。

这清楚表明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即“若有人想要伤害这两个见证人,就有火从他们口中喷出来,烧灭仇敌”;两个见证人是爱与仁之良善,以及教义与信仰之真理;这些是神性,因为它们来自与天使并世人同在的主;意思不是说火将从这些中喷出来,而是说火将从努力伤害他们的邪恶本身中喷出来,如刚才所述;理解这话的方式与理解火、怒气、愤怒从耶和华那里发出来这句话是一样的。《天堂与地狱》(545–550节)更充分地说明了这些事,那里的主题是,主不将任何人投入地狱,而是灵人自己将自己扔下去的。

643、“若有人想要害他们,必须这样被杀”表示他们照着他们造成邪恶的努力或企图而灭亡。这从“想要害”和“被杀”的含义清楚可知:“想要害”是指造成邪恶的努力或企图,因为“想要”是指努力或企图;“被杀”是指灭亡,在此是指在属灵生命方面灭亡,这生命唯因邪恶和邪恶之虚假灭亡,因为这就是属灵死亡的原因,或属灵的死亡由此而来(参看AE 315, 589节)。此处之所以又说“若有人想要害他们”,是因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个人都照着他造成邪恶的努力或企图灭亡,正是意愿构成每个人的生命。每个人都照着他伤害“两个见证人”,即“两棵橄榄树和两个灯台”,也就是爱与仁之良善,以及教义与信仰之真理的渴望或愿望而灭亡,因为他处于对立的意愿,与爱之良善和教义之真理对立的意愿就是与这种对立成正比的地狱;所以经上才说“他必须这样被杀”,也就是说,只要他想伤害他们,就会灭亡。

此外,每个人和每个灵人都在主的保护之下,无论恶人还是善人;邪恶不可能发生在一个在主的保护之下的人身上,因为主的意愿是,任何人都不应灭亡或受到惩罚。每个人都在主的保护之下,只要他避免作恶;但只要他不避免,就会使自己远离主的保护;他如此使自己远离到何等程度,就在何等程度上被来自地狱的恶灵伤害;因为地狱灵持续不断地渴望向他人行恶;只要任何人在主的神性保护之外,也就是说,只要他们行恶,他们就会落入那些通过实施惩罚,并剥夺他们诸如属于属灵生命的那类事物而向他们行恶之人的权柄。简言之,任何人渴望伤害爱之良善和教义之真理到何等程度,他就在何等程度上被火烧灭、被杀,也就是说,被邪恶和邪恶之虚假占据,他也在何等程度上属灵地死亡,这一切的发生不是因为神性,而是因为他所行的邪恶本身。

644a、启11:6.“这些人有权柄关闭天空,在他们预言的日子叫雨不降下”表示那些弃绝从主发出的天堂和教会的良善和真理之人不接受来自天堂的任何流注。这从“关闭天空”、“雨”和“他们的预言”的含义清楚可知:“关闭天空”是指以免来自天堂的任何流注被接受(对此,我们很快就会谈到);“雨”是指孕育的真理,也就是良善所源于、从天堂流下来的真理(对此,我们也很快会谈到);“他们(的)预言”是指关于主和祂的降临,关于对主之爱的良善和对主之信的真理的预言。“两个见证人的预言的日子”主要表示在教会的末了,这个启示和对该启示的宣讲。这两个见证人之所以在教会的末了特别宣讲主,是因为主要为主作见证的,就是这两个见证人,也就是对主之爱的良善和对主之信的真理;因此,后面经上说:

耶稣的见证就是预言的灵。(启示录19:10)

“关闭天空”表示阻止接受来自天堂的任何流注,因为经上补充说“叫雨不降下”,这表示来自天堂的神性真理的流注。众所周知,一切爱之良善和一切信之真理都从天堂流入,也就是说,从经由天堂与人同在的主流入,并且不断流入;由此可知,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决不属于人,而是属于与人同在的主。只要邪恶和虚假不阻碍,这两者就会流入;正是这些关闭天堂并阻止流注。因为邪恶与良善,并虚假与真理是对立面;因此,这一个所在的地方,那一个不可能在;事实上,人里面的邪恶阻止良善的进入,虚假阻止真理的进入;而良善使邪恶被移除,真理使虚假被移除;因为它们是对立面,就像天堂与地狱是对立面一样;因此,这一个反对那一个,不断努力摧毁它;占上风,或足够强壮的那一方摧毁另一方。

此处,每个人里面都有两个心智,一个内层,被称为属灵心智,一个外层,被称为属世心智。属灵心智被创造是为了接受来自天堂的光,而属世心智被创造是为了接受来自世界的光。因此,属灵心智,也就是人的内层心智是他里面的天堂;属世心智,也就是人的外层心智,是他里面的世界。内层心智,也就是人里面的天堂随着他承认主的神性而打开;人承认这神性到何等程度,就在何等程度上处于爱与仁之良善,以及教义与信仰之真理。但只要人不承认主的神性,不过爱与信的生活,那么这内层心智,也就是人里面的天堂就不会打开;该心智关闭到人处于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的程度;当它关闭时,人里面的属世心智就变成地狱;因为邪恶及其虚假就在属世心智中,因此当属灵心智,即人里面的天堂关闭时,属世心智,即地狱,就掌权。由此可见,“关闭天空,叫雨不降下”是什么意思。

经上说,这两个见证人“有权柄关闭天空”;然而,关闭天空的,不是他们,而是邪恶和虚假;在教会的末了,在教会之人里面掌权的邪恶和虚假关闭它。这话以与前面的话相似的方式论及两个见证人,即“有火从他们口中喷出来,烧灭仇敌”;然而,火并没有从他们那里出来并烧灭,如前面两个章节所解释的。之所以“雨不降下”表示没有来自天堂的神性真理的流注,是因为雨所来自的“水”表示圣言的真理,以及由此而来的教义与信仰的真理(参看AE 71, 483, 518, 537, 538节)。由于雨水是从天上的云中降下来的,所以“降雨”表示来自天上的主的神性真理的流注;雨因使大地肥沃,故表示孕育教会,使之结出果实的神性真理;因此,“雨”也表示属灵的祝福。

644b、在圣言中,“雨”不是指雨,而是指带来聪明和智慧的流入的神性,以及人里面的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生长并结出果实;“降雨”表示流注,这一点可从以下经文清楚看出来。摩西五经:

我的教义要如雨降下,我的话语要如露滴落,如细雨降在草上,如甘霖降在菜蔬上。(申命记32:2)

此处教义被比作雨,因为“雨”表示发出的神性真理,教义的一切都来自这神性真理;圣言中的一切对比也来自对应。由于“雨”表示流下来的神性真理,所以经上说:“我的教义要如雨降下。”“露”表示良善,由于“话语”具有同样的含义,所以经上说:“我的话语要如露滴落。”因此,降在草上的“细雨”和降在菜蔬上的“甘霖”表示由此而来的聪明和智慧,因为正如田间的草和菜蔬因雨水和露水而生长,聪明和智慧则因来自主的神性真理的流注而生长。这话是摩西先说的,因为在这一章,他正在谈论以色列十二支派,以色列十二支派在灵义上表示教会的一切真理和良善,因而表示整体上或整个范围内的教义。

申命记:

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之地;它喝天上的雨水。我必按时给你们的地降雨,就是早雨和晚雨,使你们可以收藏五谷、新酒和油。但你们若侍奉别神,不行在我的律例中,耶和华的怒气就向你们发作;祂必关闭天空不下雨,地也不生出土产。(申命记11:11, 14, 16, 17)

这些话描述了迦南地及其结实;但由于这地在灵义上表示教会,所以可知,这段描述所包含的一切事物都表示诸如属于教会的那类事物,如“山”、“谷”、“五谷”、“新酒”、“油”、“土产”和“雨”。“有山有谷之地”表示教会的高层和低层事物,或内在和外在事物;教会的内在事物在内在人中,内在人也被称为属灵人;而教会的外在事物在外在人中,外在人被称为属世人。“它喝天上的雨水”表示这两者都具有接受神性真理的流注的品质。“按时降雨,就是早雨和晚雨”表示神性真理在两种状态下都流入,也就是当教会之人处于其属灵状态时和当他处于其属世状态时。因为教会之人交替处于属灵状态和属世状态,“早雨或前雨”是指在属灵状态下,神性真理的流注和对神性真理的接受,“晚雨或后雨”是指在属世状态下,神性真理的流注和对神性真理的接受;他们要收藏的“五谷”、“新酒”和“油”是指教会之人由此所拥有的属灵和属天的良善和真理;“你们若侍奉别神,不行在我的律例中,耶和华的怒气就向你们发作;必不下雨,地也不生出土产”表示教义和敬拜的虚假将阻止神性真理的流注和对神性真理的接受,由此阻止属灵生命的生长,“别神”表示教义和敬拜的虚假。

利未记:

如果你们行在我的律例中,谨守我的诫命,实行它们,地就生出土产,田野的树木结果子。(利未记26:3, 4)

此处“按时降下的雨和地的土产”与前面具有相同的含义;由于那时的教会是一个外在教会,代表内层属灵事物,所以当他们行在律例中,谨守诫命,实行它们时,他们就有按季节降下的雨,地也生出土产,田野的树木结果子;然而,雨和由此而来的土产具有代表性和意义,“雨”代表并表示流入的神性,“土产”代表并表示教义之真理和对真理的理解,“树的果子”代表并表示爱之良善和对良善的意愿。

这一点可从经上说的话清楚看出来:亚哈王年间不下雨,因此以色列地有三年半的饥荒,因为他们侍奉别神,并杀害先知(列王纪上17, 18章; 路加福音4:25)。这代表、因而表示从天堂流入的神性真理因他们敬拜的“别神”和“巴力”所表示的邪恶之虚假而无法被接受。“杀害先知”也表示摧毁神性(真理),因为在圣言中,“先知”表示来自圣言的真理之教义。

以赛亚书:

我必使我的葡萄园荒废;不再修剪、不再锄刨,荆棘和蒺藜却要长起来;我也必命云不降雨在其上。(以赛亚书5:6)

此处经上论到耶和华也说,祂使祂的葡萄园荒废,命云不降雨在其上;然而,这不是耶和华,即主做的,因为祂始终既流入善人,也流入恶人,这由祂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来表示(马太福音5:45);但原因在教会之人那里,因为他不接受神性真理的任何流注,不接受这流注的人就关闭了其作为接受者的心智内层;当这些关闭时,流入的神性就被弃绝。荒废的“葡萄园”表示教会;“不再修剪、不再锄刨”表示它不能被栽培,从而预备接受;要长起来的“荆棘和蒺藜”表示邪恶之虚假;“命云不降雨”表示来自天堂的神性真理的流注不被接受。

耶利米书:

甘霖停止,晚雨不降;你还是妓女的前额,不顾羞耻。(耶利米书3:3)

同一先知书:

他们心里不说,来,让我们敬拜耶和华我们的神;祂按时赐雨,就是早雨和晚雨;又为我们定七七节,就是收割的节期;你们的罪孽使这些事转离。(耶利米书5:24, 25)

阿摩司书:

我曾在收割前三个月,不降雨给你们,我降雨给一个城,在另一个城却不降雨;一块田地得了雨,没有得雨的那块田地干枯了;这样,两三个城游荡到一个城去喝水,却不得满足;你们仍不归向我。(阿摩司书4:7, 8)

以西结书:

人子说,你是未得洁净之地,在发怒的日子没有雨;她的先知在她中间密谋。(以西结书22:24, 25)

撒迦利亚书:

地上的万族中,凡不上耶路撒冷敬拜万军之耶和华的,就必没有雨降给他们。(撒迦利亚书14:17)

在这些经文中,“雨”也表示对神性真理的流注的接受,这是属灵聪明的源头;“没有雨”表示没有任何流注所赐予的这种聪明,因为邪恶和虚假拒绝接受它,弃绝它。

耶利米书:

贵胄打发他们的小子打水;他们来到坑旁,却找不到水,因为无雨降在地上,地都干裂;农夫蒙羞遮头。(耶利米书14:3, 4)

“贵胄”表示那些教导和引导的人,“小子”表示那些被教导和引导的人;“水”表示教义的真理;无水的“坑”表示其中没有真理的教义;“无雨降在地上”表示由于教会中的虚假,神性真理的流注不被接受;“农夫蒙羞遮头”表示那些教导的人,以及他们的悲伤。

644c、以赛亚书:

耶和华必降雨给你撒在地里的种子;地所出的粮必肥美丰盛;到那日,你的牲畜必在宽阔的草场上吃草。(以赛亚书30:23)

这些话论及主的降临。那时主必给种子所降的“雨”表示从祂发出的神性真理的流注,“雨”表示神性流注,“种子”表示圣言的真理;“撒在地里”表示在人里面栽种和形成教会;耶和华要赐下的“所出的粮”表示爱与仁之良善,该良善是由被神性流注赋予生气的圣言真理产生的;“肥美丰盛”表示充满爱之良善和由此而来的真理,因为“肥美”论及良善,“丰盛”论及真理;“到那日,牲畜必在宽阔的草场上吃草”表示因着神性流注,良善和真理的延伸和增多,以及随之而来的属灵滋养,“牲畜”表示与人同在的良善和真理,“那日”表示主的降临,“宽阔的草场”表示圣言,神性流注和属灵滋养通过圣言而来;“宽阔”论及真理的延伸和增多。

同一先知书:

雨雪怎样从天上降下来,不再返回天上,却灌溉大地,使地上生长萌芽,叫它可以赐种子给撒种人,赐粮给要吃的人,从我的口所出的话也必这样;必不空空地回到我这里来;反之,它必行我的旨意,在我差遣它的事上亨通。(以赛亚书55:10, 11)

此处从神口中所出的“话”被比作从天上降下来的雨和雪,因为“话”表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这神性真理通过圣言流入我们;从天上降下来的“雨”和“雪”具有相同的含义,“雨”表示归给人的属灵真理,“雪”表示属世真理,当属世真理只在记忆中时,它就像雪,但却因爱而变得属灵,就像雪因热变成雨水一样。“灌溉大地,使地上生长萌芽”表示赋予教会生气,使它可以生出教义与信仰之真理,以及爱与仁之良善;它赐给撒种人的“种子”表示教义与信仰的真理,它赐给要吃的人的“粮”表示爱与仁之良善;“它必不空空地回到我这里来;反之,它必行我的旨意”表示它必被接受,人必通过它被引导仰望主。

以西结书:

我要将我山冈的四围作为祝福赐给他们,我也叫时雨落下,它们必是福雨;那时田野的树必结果,地必生出土产。(以西结书34:26, 27)

“耶和华山冈的四围”表示所有处于教义的真理,由此处于仁之良善的人;“叫时雨落下”表示适合接受者的情感和意愿的神性真理的流注;由于良善的结实和真理的增多由此而来,所以它们被称为“福雨”,经上说“田野的树必结果,地必生出土产”;“田野的树”和“地”表示教会和教会之人,“田野的树的果子”表示良善的结实,“地的土产”表示其真理的增多。

约珥书:

锡安之子哪,你们要快乐,为耶和华你们的神欢喜,因祂按公义赐给你们前雨,为你们降下甘霖,就是前雨和后雨,和最初一样,好叫禾场满了纯五谷,榨池溢出新酒和油。(约珥书2:23, 24)

“锡安之子”表示那些处于纯正真理的人,他们通过纯正真理而有爱之良善,因为“锡安”表示通过纯正真理处于对主之爱的良善的属天教会。“祂按公义赐给他们前雨”表示主在他们中间以爱之良善流入,并从这良善流入真理;在圣言中,“公义”论及爱之良善,“义人”表示那些处于该良善的人(参看AE 204a节)。“祂必降下雨,就是前雨和后雨,和最初一样”表示主不断以爱之良善流入真理;“禾场满了纯五谷”表示他们由此拥有对弟兄和同伴的爱之良善;“榨池溢出新酒和油”表示他们由此拥有对主之爱的真理和良善。那些属于主的属天教会的人拥有对弟兄和同伴的爱之良善;这爱在那些属于主的属灵教会的人中间被称为对邻之仁。

撒迦利亚书:

当降雨的时候,你们要向耶和华求雨;耶和华必造云雾,赐他们阵雨,赐人田间的菜蔬。(撒迦利亚书10:1)

此处“雨”也表示来自主的神性真理的流注,人从这流注拥有属灵的聪明;“阵雨”表示大量流入的神性真理,“赐田间的菜蔬”表示来自圣言的真理和良善的知识,以及由此而来的聪明。

诗篇:

你眷顾大地,以它为乐,你使它大大丰收;神的河满了水,你预备他们的五谷,所以坚固它。你灌溉地的犁沟,润平犁脊,降甘霖,使地松软;赐福其中发长的。(诗篇65:9, 10)

此处“地”表示教会:“满了水的河”表示充满真理的教义;“灌溉地的犁沟,润平犁脊,降甘霖,使地松软”表示充满良善与真理的知识;“预备五谷”表示滋养灵魂的一切;故经上补充说“所以坚固地”;“赐福发长的”表示不断重新产生,使真理涌现。

又:

神啊,你使善意的雨降下。(诗篇68:9)

又:

祂必降临,像雨降在草地的青草上,如甘霖滋润开裂的大地;在祂的日子,义人要发旺。(诗篇72:6, 7)

在这些经文中,“雨”不是指雨,而是指与人同在的神性真理的流注,他从这流注获得属灵生命。约伯记:

他们将不再说我的话,我的言语要滴落在他们身上,他们要等候我,就像等候雨水,又张嘴如切慕晚雨。(约伯记29:22, 23)

显然,此处“雨”表示任何人所讲,并流入别人的真理,因为“话”、“言语”和“张嘴”表示通过言语从任何人那里发出的真理;这就是为何它被称为“雨”和“晚雨”,经上还说它“滴落”,“滴落”在此表示说话。

耶利米书:

用能力制造大地者,用智慧预备了世界,用聪明展开了诸天;祂一发声,天上就有众水,祂使雾气从地极上腾,祂为雨造闪电,从祂府库中带出风来。(耶利米书10:12, 13; 51:16; 诗篇135:7, 8)

用能力制造大地者所预备的“大地”表示全地的教会,“能力”表示神性真理的能力;祂用智慧和聪明所展开的“诸天”表示与地上的教会相对应的天上的教会,“智慧和聪明”表示发出的神性,天使和世人从这神性获得良善的智慧和对真理的理解,“展开”表示总体上众天堂的形成和延伸,以及与凡接受的人同在的理解和智慧的延伸;“祂一发声,天上就有众水”表示无限丰富的属灵真理来自发出的神性,“声(音)”(voice)表示发出的神性,“水”表示真理,“众(多)”表示丰富;“祂使雾气从地极上腾”表示终端中的真理,就是诸如字义上的圣言真理,其中有属灵真理,“地极”表示教会的终端,“雾气”表示适合那些处于终端之人的真理,“使雾气上腾”表示从终端赋予属灵真理,因为他们处于终端,属灵真理尤其使教会结出果实;“祂为雨造闪电”表示来自与他们同在的神性真理的流注的光照;“从祂府库中带出风来”表示从天而降的圣言中的属灵事物。

路加福音:

你们看见西边起了云彩,就说,要来一阵雨,果然如此;你们见南风吹来,就说,必有燥热,也果然如此。假冒为善的人哪,你们知道如何分辨天地的脸色,怎么不知道分辨这时候呢?(路加福音12:54–56)

主通过这个对比教导,他们看见地上的事物,却看不见天上的事物;这个对比本身,和圣言中的其它一切对比一样,源于对应;因为“西边起了云彩”表示圣言中所预言的教会末了,主的降临,“云彩”表示字面上的圣言,“起”表示主的降临,“西边”表示教会的结束;“就说,要来一阵雨”表示那时将有神性真理的流注;“你们见南风吹来”表示宣告祂的降临;“就说,必有燥热”表示那时将有神性良善的流注。这些话还表示来自良善的真理与来自邪恶的虚假的争论和争战,“阵雨和燥热”也表示这种争论和争战;因为这个对比跟在主的这些话后面:

祂来不是给地上和平,而是要带来分裂;从今以后,父亲和儿子相争,儿子和父亲相争;母亲和女儿相争,女儿和母亲相争。(路加福音12:51–53)

这些话表示这种争论和争战;“阵雨”也具有这种含义,这一点可见于下文。由于这种对比就其灵义而言,暗示主的降临,还由于他们因虚假导致的盲目而不承认祂,尽管他们原本可以从圣言知道祂,所以经上随后说:

假冒为善的人哪,你们知道如何分辨天地的脸色,怎么不知道分辨这时候呢?(路加福音12:56)

也就是说,他们不知道祂降临的时候,以及那时发生在邪恶之虚假与良善之真理之间的冲突。

何西阿书:

让我们认识,竭力认识耶和华;祂预备像云一样出来;祂必临到我们像霖雨,像晚雨灌溉大地。(何西阿书6:3)

这些话论及主和祂的降临;由于一切神性真理都从祂发出,天使和世人从神性真理拥有生命和救恩,所以经上说“祂必临到我们像霖雨,像晚雨灌溉大地”,“灌溉大地”表示使教会结出果实;当真理增多,聪明由此增长时,当良善结出果实,属天之爱由此增长时,就说教会结出果实。

撒母耳记下:

以色列的磐石对我说话;祂必像日出的晨光,如无云的清晨,雨后的晴光,使青草从地上长出来。(撒母耳记下23:3, 4)

这些话论及主,主凭从祂发出的神性真理而被称为“以色列的磐石”。“像日出的晨光”表示神性真理从祂的神性良善发出。以光作对比,是因为“光”表示发出的神性真理,以清晨作对比,是因为“清晨或早晨”表示神性良善,以日出作对比,是因为“出”和“日”表示神性之爱;“无云的晨光”表示这些没有模糊;“雨后的晴光”表示教会之人通过接受,并且接受了来自主的神性良善的神性真理之后的光照,“晴光”表示光照,“雨”表示流注和随之而来的接受。“青草从地上长出来”表示那些属于教会的人由此拥有知识(或科学)、聪明和智慧,“青草”和“牧草”一样,表示属灵的滋养,以及由此而来的知识、聪明和智慧,也就是属灵的食物,而“地”表示教会和教会之人。

马太福音:

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咒诅你们的祝福,向那恨恶你们的行善,为伤害和逼迫你们的祷告;使你们可以作我在天上的父的儿子;祂叫日头升起照恶人,也照善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马太福音5:44, 45)

此处首先通过“爱他们,为他们祝福,为他们祷告”描述了对邻之仁,对邻之仁就是意愿良善,实行良善,甚至向仇敌如此行,因为纯正的仁爱只关注别人的良善。此处“爱”表示仁爱,“祝福”表示教导,“祷告”表示代祷,因为仁爱从内在拥有行善的目的在里面。“使你们可以作我在天上的父的儿子”表示这就是与人同在的神性本身,就是诸如与重生之人同在的神性,“在天上的父”表示发出的神性;凡接受这神性的人都被称为“(天)父,也就是主的儿子”;祂使之照恶人,也照善人的“日头”表示流入的神性良善;祂使之降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的“雨”表示流入的神性真理;因为发出的神性,也就是“在天上的父”同等地流入恶人和善人,但对它的接受取决于人,尽管这接受不像是一个人从别人那里接受,而像是从他自己那里接受,因为接受的能力不断被赐予人,并且也流入,只要人移除反对的邪恶,凭不断赐予他的能力如此行,这能力本身看上去是人的,尽管它来自主。

644d、由此可见,在圣言中,“雨”表示来自主的神性真理的流注,人从这流注获得属灵生命;这是因为构成雨的“水”表示教义的真理和信仰的真理。但由于“水”在反面意义上表示教义和信仰的虚假,所以“阵雨或雨”,以及“水的泛滥”和“洪水”不仅表示摧毁真理的虚假,还表示人在其中要么屈服,要么得胜的试探。这就是马太福音中“阵雨或雨”的含义:

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我把他比作一个谨慎的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雨淋,洪水来,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却不倒塌。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愚蠢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雨淋,洪水来,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并且倒塌得很大。(马太福音7:24–27)

此处“雨”和“洪水”表示人在其中要么得胜,要么屈服的试探;“水”表示在试探中不断流入的虚假;“洪水”,就是此处因下雨而泛滥的水,表示试探。“吹和撞的风”表示由此产生的思维,因为试探通过恶灵注入思维的虚假的入侵产生。它们所撞的“房子”表示人,严格来说表示他的心智,心智由理解力或思维和意愿或情感构成;只在心智的一部分,也就是思维或理解力的那一部分,而未同时在另一部分,也就是情感或意愿的那一部分中接受主的话,也就是神性真理的人,会在试探中屈服,并陷入严重的虚假,也就是邪恶之虚假;因此,经上说“倒塌得很大”;但在这两个部分,也就是理解力和意愿中都接受神性真理的人会在试探中得胜。盖那房子所在的“磐石”表示神性真理方面的主,或用灵魂和内心,也就是用信和爱,换句话说,用理解力和意愿接受的神性真理;而“沙土”表示只在记忆中,由此在某种轻微程度上在思维中、因而以一种分散和无关联的方式接受的神性真理,因它与虚假混杂,并被观念歪曲。这清楚表明“听见话不去行”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这些话的意义,这一点从它们前面的话看得更清楚。

在以西结书,“涨溢的雨”或“阵雨”也表示虚假的泛滥:

你要对那些抹上未泡透灰的人说,墙因一场涨溢的雨而要倒塌;冰雹石啊,你们要降下,狂风也要吹裂。主耶和华如此说,我要在我的烈怒中使狂风吹裂;在我的忿怒中必有阵雨漫过,冰雹石必在烈怒中降下来毁灭,我要拆毁你们那未泡透灰所抹的墙。(以西结书13:11, 13, 14)

“未泡透灰所抹”表示通过谬误对虚假的确认;虚假通过这些谬误而看似真理。“冰雹石”表示没有良善、因而没有任何属灵生命的真理,这些真理内在都是虚假,因为死的观念使它们成为纯粹的外壳,就像其中没有任何活物的图画;这些真理是属世人的科学真理,没有来自属灵层的任何事物流入其中。“涨溢的雨和狂风”表示大量涌入的虚假,幻想的事物,以及关于真理的争论,这使得看见任何真理成为不可能,从而毁灭人。

同一先知书:

我要用瘟疫和血恳求歌革;我要下涨溢的雨,又将冰雹石、火和硫磺如雨般下在他和他的团伙,并与他在一起的许多人民身上。(以西结书38:22)

“歌革”表示那些处于没有任何内在敬拜的外在敬拜的人;由于这种敬拜由像外壳那样的东西构成,其中的核仁要么腐烂,要么被虫子吃光,所以这些事物被称为“涨溢的雨和冰雹石”,“涨溢的雨和冰雹石”表示毁灭人的大量涌入的虚假并幻想的事物。“火和硫磺”表示虚假之邪恶和邪恶之虚假。

论到洪水,经上说,洪水在全地泛滥,毁灭了除挪亚和他儿子以外的所有人(创世记7, 8章),其中“洪水”也表示虚假的洪水或泛滥,上古教会最终因此被毁灭;“挪亚和他儿子”表示一个将被称为古教会的新教会,以及上古教会毁灭之后古教会的建立。不过,这些章节描述大洪水和挪亚家族得救的细节可参看《属天的奥秘》一书中的解释。“水”表示真理,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虚假(可参看AE 71, 483, 518, 537, 538节);“涨溢的水”表示虚假的泛滥和试探(也可参看AE 518e节)。

645、“又有权柄叫水变为血”表示与这些人同在的真理变成来自邪恶的虚假。这从“有权柄”、“水”和“血”的含义清楚可知:当论及表示爱之良善和教义之真理的“两棵橄榄树和两个灯台”时,“有权柄”不是说他们自己有这种能力,也就是将真理变成虚假的能力,因为这违背他们的性质,他们的性质是将虚假变成真理;事实上,对他们起作用的是良善,而不是邪恶,与他们同在的良善不可能行恶;然而,他们仍看似拥有这种能力,并且看似如此行,因为当他们受到伤害时,这一切就会发生;但正是来自地狱的邪恶,或一切邪恶所来自的地狱“将水变成血”,也就是将真理变成来自邪恶的虚假。“水”是指真理(对此,参看AE 71, 483, 518, 537, 538节);“血”是指圣言的真理,因而来自圣言的教义的真理,在反面意义上是指虚假,尤指被歪曲的圣言真理,因为“流血”表示向仁爱,以及向圣言中的神性真理施暴。至于这两种意义上的“血”的含义,可参看前文(参看AE 329节)。

646、“并且能用各样的灾殃击打大地”表示他们中间的教会因邪恶的欲望而毁灭。这从“地”和“灾殃”的含义清楚可知:“地”是指教会,如前面频繁所述;“灾殃”是指诸如摧毁属灵生命,从而摧毁教会的那类事物,这些事物主要涉及对自我和世界的爱之欲望,因而涉及邪恶的欲望(也可参看AE 584节)。因此,“将水变成血”表示对那些想要伤害和加害“两个见证人”,也就是伤害和加害承认并宣认主的天堂和教会的良善和真理之人来说,良善变成邪恶,由此真理变成虚假。

谁都能从以下事实看出并断定,情况就是这样:一切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都来自主,那些不承认和宣认主的人不能接受任何爱之良善或信之真理;因为他们因不承认和否认而向自己关闭天堂,也就是说,他们弃绝来自天堂,或通过天堂来自主的一切良善与真理的流注;因此,他们仍留在他们的自我之中,这自我就本身而言,无非是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因此,他们因出于他们的自我或出于自己思考和意愿,所以不能思考或意愿不从自我之爱和世界之爱,以及这些爱的欲望中流出的任何东西,因而不能思考或意愿凡来自对主之爱或对邻之爱的任何东西。那些只出于对自我和世界的爱及其欲望意愿和思考的人只能意愿邪恶、思考虚假。凡知道一切良善和真理都来自主,一切邪恶和虚假都来自人的自我之人都能看出并断定,情况就是这样。

要知道,人在何等程度上承认主,并照祂的诫命生活,就在何等程度上被提升到他的自我之上;这种提升就是从世界之光中出来进入天堂之光。只要人活在世上,他就不知道他被提升到他的自我之上,因为他感觉不到它;但将人的内在理解力和内在意愿提升,可以说吸引到主那里仍是存在的,因而就灵而言,人的脸转向主是存在的。然而,死后,这种情况对善人来说变得显而易见,因为那时,将他的脸不断转向主,可以说吸引到祂那里,如同转向一个共同中心是存在的(关于这种转向,可参看《天堂与地狱》,17, 123, 142–145, 253, 272, 552, 561节)。

但由于按照神序,哪里有一种吸引,哪里必有一种推动力,没有这种推动力,就不可能有吸引,所以按照神序,有一种推动力与人同在;尽管他里面的这种推动力来自主,但仍看似来自他,这种表象使得它似乎属于人。这种似乎来自人、与来自主的吸引相对应的推动力就是承认,因而是基于对主的承认和宣认,以及照祂的诫命生活的接受。这一切必发生在人那一方,出自他生命的自由;然而,人必须承认,这一切也出自主,尽管出自他所处的感知的模糊,他只感觉这一切出于他自己。说这些事是为了让人们知道,一个否认主的人只能处于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因为他不能被引离他的自我,也就是被提升到这自我之上;他也不能被来自主的任何吸引影响,因而不能被其心智内层朝主的转向影响。

647、“随时随意”表示每当人攻击爱之良善和教义之真理时,他可能会给他们带来邪恶,这良善和真理为主作见证,人也基于它们承认并宣认主。这从论及“两个见证人”时的“随时随意”的含义清楚可知,“两个见证人”是指那些承认并宣认主的人,因为这些人不意愿和实行目前为止所提到的邪恶,而是当恶人攻击从主发出的良善和真理,好对它们造成伤害时,他们给自己带来这些邪恶。诚然,圣言的字义论到耶和华神,也就是主说,祂发怒,发烈怒,祂向恶人大发雷霆,向他们行恶,事实上祂愿意如此行;然而,主从不发怒、发烈怒,也不向任何人意愿或实行邪恶。事实上,主从良善以良善,从真理以来自良善的真理流入每个人,因为祂愿意将所有人都带到自己这里,拯救他们。这清楚表明,“随时随意”不是指他们随意,而是指恶人随意,或随意行恶,也就是攻击来自主的天堂和教会的良善和真理,企图伤害它们。

向人意愿邪恶的,不是主,也不是来自主、与世人和天使同在的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这一点可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来:主神不是与任何人同在的邪恶的原因;不是邪恶原因的人也不是惩罚的原因,而是与人同在的邪恶本身是原因。在天堂和地狱所在的灵界,一切事物都被如此安排,以至于主从不将任何人扔进地狱,而是恶灵将自己扔下去(可参看《天堂与地狱》,545–550节)。情况就是这样,因为主不是邪恶的原因,不是邪恶原因的人不可能是源于邪恶的任何结果的原因。由此清楚可知本节经文所包含的内容,即:不要照字义来理解两个见证人“有权柄关闭天空,叫雨不降下”,“又有权柄叫水变为血,并且能随时随意用各样的灾殃击打大地”,而是要照灵义来理解;灵义是,那些向“两个见证人”行恶的人给自己带来这些东西。因为任何人向他们行恶到何等程度,就在何等程度上向自己关闭天堂,并将与自己同在的真理变成虚假,因邪恶的欲望而自己毁灭自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