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启示录12:10

启示录12:10-12

743、启12:10–12.我听见在天上有大声音说,我们神的救恩,能力,国度,并祂基督的权柄,现在都来到了;因为那在我们神面前昼夜控告我们弟兄的,已经被摔下去了。他们胜过他,是因羔羊的血,和他们所见证的话;他们至死也不爱惜自己的灵魂。因此,诸天和住在其中的,你们都欢乐吧。只是住在地与海上的有祸了,因为魔鬼知道自己只有很短的时间,就发大怒下到你们那里去了。

“我听见在天上有大声音说”表示天堂天使因那时他们所拥有的光明和智慧而感到的喜乐(744节);“我们神的救恩,能力,国度,并祂基督的权柄,现在都来到了”表示现在主通过神性真理拥有了拯救那些属于祂的教会、在心里和灵魂中接受神性真理之人的能力(745节);“因为那控告我们弟兄的,已经被摔下去了”表示当那些攻击信仰生活,也就是仁爱的人与天堂分离,并被判入地狱时(746节);“在我们神面前昼夜控告他们的”表示不断从圣言指责他们,与他们争论的(747节)。

“他们胜过他,是因羔羊的血”表示通过从主的神性人身发出的神性真理抵抗并得胜(748节);“和他们所见证的话”表示通过对主人身里面的神性的宣认和承认(749节);“他们至死也不爱惜自己的灵魂”表示为了这些真理忍受试探,与天堂的生活相比,视世上的生活毫不重要的信徒(750节)。

“因此,诸天和住在其中的,你们都欢乐吧”表示那些通过接受神性真理变得属灵之人的得救和随之而来的喜乐(751节);“只是住在地与海上的有祸了”表示对那些变得纯属世和感官之人的哀悼(752节);“因为魔鬼下到你们那里去了”表示因为他们接受来自地狱的邪恶(753节);“就发大怒”表示对属于来自圣言的信仰和生活的属灵真理和良善,随之对那些处于其中之人的仇恨(754节);“知道自己只有很短的时间”表示因为状态改变了(755节)。

744、启12:10.“我听见在天上有大声音说”表示天堂天使因那时他们所拥有的光明和智慧而感到的喜乐。这从“大声音说”和“在天上”的含义清楚可知:“大声音说”是指发自内心的喜乐的表现(对此,我们很快就会谈到);“在天上”是指在天堂天使中间。天使的喜乐来自那时他们所拥有的光明和智慧,这一点作为结果随之而来;因为当“龙”(“龙”是指那些虽拥有来自圣言的真理和良善的认知的知识或科学,却因没有处于来自真理和良善的生活而没有处于真理和良善的人)被摔下去,从而不再与天堂结合时,众天使就进入光明和智慧,他们的喜乐由此而来。那时众天使进入光明和智慧,是因为天堂里的所有人都有联系在一起,从他们当中的第一批到最后一批,也就是从至内层或第三层天堂的第一批天使,到最低层或第一层天堂的最后一批天使;主通过第三层天堂流入到最低层天堂,并通过流注将众天堂结合在一起。结果,整个天堂在主眼里如同一个人。因此,当天堂的终端与那些同地狱结合的人,因而与“龙同他的使者”所表示的那些人联系在一起时,终端或最低层天堂与这些人在何等程度上结合,天堂天使的光明和聪明就在何等程度上减弱。

人的终端也是这种情况,这些终端就是总体和具体地覆盖身体的最外在皮肤;这些皮肤里面的肌肉,以及它们终端中的神经也一样,连接部位和膜从这些神经分布到内层;如果这些最外在部分受到伤害,或以某种方式被感染,或绷得太紧,那么被这些最外在部分覆盖和包围的内层的行动和感觉的生命就在同等程度上灭亡。这清楚表明,身体健康取决于最外在部分的状况,就像房子取决于它的地基一样。这种比较尤其适用于因年龄而疲倦的人,他们的最外在部分首先变硬,他们因此失去行动和感觉能力,这种情况逐渐延伸到内层,然后随之而来的是死亡。

当最外在部分可以说变硬时,如当这些部分与地狱结合时的情形,类似原因适用于众天堂,众天堂在主眼里如同一个人。只要“龙”出现在天上,众天堂就是这样,因为如前所述,“龙”在外在方面与天堂的终端结合,在其内在方面与地狱结合。这就是为何经上说“龙出现在天上”, 并且他在天上与米迦勒之间有一场争战,最后“他从天上被摔下去”,这表示他被分离了。这就是为何在天上听见的“大声音”表示天堂天使中间发自内心的喜乐的表现。他们因那时他们所拥有的光明和智慧而拥有这种喜乐,这一点从前面所说的可推知,即:正如当一个人的最外在部分完好无损时,他就从内层处于其行动和感觉的生命,高层和低层天堂在其聪明和智慧,因而在其内心的喜乐上也是如此;因此,这些话同样表示天使因那时他们所拥有的光明和智慧而感到喜乐。

745、“我们神的救恩,能力,国度,并祂基督的权柄,现在都来到了”表示现在主通过神性真理拥有了拯救那些属于祂的教会、在心里和灵魂中接受神性真理之人的能力。这从“救恩”、“能力”、“国度”、“我们神”和“祂基督的权柄”的含义清楚可知:“救恩”是指得救;“能力”是指拥有能力,因而拥有可能性(对此,我们很快就会谈到);“国度”是指天堂和教会(参看AE 48, 685节);“我们神”是指其神性方面的主;“祂基督的权柄”是指神性真理的功效,也就是凭借神性真理。“基督”表示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可参看AE 684, 685节);“权柄”当论及主时,表示对人类的拯救(可参看AE 293节);主通过祂的神性真理拥有拯救的能力(AE 333, 726节);主只能拯救那些用心和灵魂从祂接受神性真理的人,故所表示的也是这一点。由此清楚可知,“我们神的救恩,能力,国度,并祂基督的权柄,现在都来到了”表示现在主通过祂的神性真理拥有了拯救那些属于祂的教会、用心和灵魂接受神性真理之人的能力。

说“用心和灵魂接受”,意思是说用爱和信,以及用意愿和理解力;因为在圣言中,当“灵魂和心”都被提及时,“灵魂”表示信,也表示理解力,而“心”表示爱,也表示意愿;事实上,在终端意义上的圣言中,灵魂(anima)表示人的呼吸,这呼吸也被称为他的“灵或气息”,“有生气”(animare)这个动词表示呼吸;当一个人死亡时,就说他“停止呼吸”。此外,正是由于对应,“灵魂”才表示信,也表示理解力,“心”表示爱,也表示意愿;因为信与理解力对应于肺脏的气息或呼吸,爱与意愿对应于心脏的运动与搏动(关于这种对应关系,可参看AE 167节;《属天的奥秘》,2930, 3883–3896, 9050节)。

之所以“我们神的救恩,能力现在来到了”表示现在主能拯救了;因此“能力”在此表示拥有能力,因而拥有可能性,是因为在龙及其使者被赶出去,也就是与天堂分离之前,主不能拯救那些属祂教会的人。人若不知道神序的律法,可能会以为主能随心所欲地拯救任何人,因而既能拯救善人,也能拯救恶人;因此,一些人持这种观点:所有在地狱里的人最终都会得救。但没有人能凭直接的怜悯得救,只能凭间接的怜悯得救,而且正是出于纯粹的怜悯,那些在灵魂和心里从主接受神性真理的人才会得救(可参看《天堂与地狱》,521–527节)。

约翰福音中的这些话也是这个意思:

祂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子;这等人不是从血生的,不是从肉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约翰福音1:11–13)

不接待祂的“祂自己的人”是指那些属于圣言所在的教会,能通过圣言认识主的人;因此,“祂自己的人”在此是指那些属于犹太教会的人。主将赐那些信祂名的人权柄,作神的儿子,表示祂将天堂赐予那些在灵魂和心里,或在信仰和生活上从祂接受神性真理的人;“信祂名”表示在信仰和生活上接受主,因为“主的名”表示藉以敬拜祂的一切;“神的儿子”表示那些被主重生的人;“不是从血生的”表示没有歪曲和玷污圣言的;“不是从肉欲生的”表示没有处于来自其自我的邪恶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表示没有处于来自其自我的虚假的;因为“意(愿)或欲(望)”表示人的自我,“肉”表示邪恶,“人”表示虚假;“乃是从神生的”表示那些已经通过来自圣言的真理和照之的生活重生的人。由此可见,那些不愿被主改造和重生的人不能得救,这种改造和重生通过在信仰和生活上接受神性真理实现。

746a、“因为那控告我们弟兄的,已经被摔下去了”表示当那些攻击信仰生活,也就是仁爱的人与天堂分离,并被判入地狱时。这从“被摔下去”和“控告我们弟兄的”的含义清楚可知:“被摔下去”当论及龙时,是指“龙”所指的那些人与天堂分离,并被判入地狱(对此,参看AE 739a, 742节);“控告我们弟兄的”是指那些攻击信仰生活,也就是仁爱的人,因为“控告者”表示一个攻击、斥责和指责的人,因为控告的人也攻击、斥责和指责。此外,在原文,这个词也表示一个对手和一个指责的人;神奇的是,那些身为“龙”的人虽轻视生活,但在灵界,他们若在信徒身上发现任何无知的邪恶,就会指控信徒,因为他们调查信徒的生活,以便控告信徒,给信徒定罪,因此他们被称为控告者。

但他们所控告的“弟兄”是指所有在天堂里的人,以及地上所有处于仁之良善的人。这些人被称为“弟兄”,因为他们都有一个父,就是主;那些处于对主之爱的良善和对邻之仁的良善之人是祂的儿子,被称为“神的儿子”、“天国之子”和“继承者”。由此可推知,他们因是一个父亲的儿子,所以也是弟兄。此外,主,即父亲的首要诫命是,他们要彼此相爱,因此,正是爱使他们成为弟兄;爱也是属灵的结合。对古人来说,在以仁爱为本质的教会中,所有人都被称为弟兄,便由此而来;我们的基督教会起初也是这样。这就是为何“弟兄”在灵义上表示仁爱。以前,所有属于一个教会的人都自称弟兄,主也称那些处于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的人为弟兄,这一点可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清楚看出来。但为了能清楚明白“弟兄”表示什么,要从圣言来说明。

746b、(1)所有属于犹太教会的人都自称“弟兄”,这一点可从以下经文清楚看出来。以赛亚书:

他们必将你们一切的弟兄从所有民族中领出来,作为供物献给耶和华。(以赛亚书66:20)

耶利米书:

谁也不可使一个犹太人去侍奉他的弟兄。(耶利米书34:9)

以西结书:

人子啊,你的弟兄、你的弟兄、你亲属的儿子、以色列全家。(以西结书11:15)

弥迦书:

直等到他其余的弟兄回到以色列人那里。(弥迦书5:3)

摩西五经:

摩西出去到他弟兄那里, 看他们的重担。(出埃及记2:11)

出埃及记:

摩西对他岳父叶忒罗说,求你容我回到我在埃及的弟兄那里。(出埃及记4:18)

利未记:

当你的弟兄渐渐贫穷时。(利未记25:25, 35, 47)

又:

只是你们的弟兄以色列人,人不可严严地辖管他的弟兄。(利未记25:46)

民数记:

巴不得我们的弟兄死在耶和华面前时,我们也死了。(民数记20:3)

又:

看哪,以色列人中有一个人来把一个米甸女人带到他弟兄那里去。(民数记25:6)

申命记:

你要向你的弟兄松开手;当你的弟兄,一个希伯来男人或希伯来女人被卖给你时,他要服侍你六年。(申命记15:11, 12)

又:

若有人窃取他弟兄的灵魂,从中谋利。(申命记24:7)

又:

你只可打他四十下,不可加多,免得你的弟兄在你眼里被视为卑贱。(申命记25:3; 以及别处)

由此可见,以色列人彼此称弟兄;他们被如此称呼的主要原因是,他们都是雅各的后代,雅各是他们共同的祖先;但更远的原因是,“弟兄”表示仁之良善,由于该良善是教会的本质,所以所有人都通过它被属灵地结合起来。另一个原因是,“以色列”在至高意义上表示主,因此“以色列人”表示教会。

746c、(2)他们也自称“人和弟兄”,同样自称“同伴和弟兄”,如在以下经文中。以赛亚书:

地已变黑,百姓变得像火的燃料;他们不怜惜人他的弟兄;他们各人要吃自己膀臂上的肉,玛拿西吞吃以法莲,以法莲吞吃玛拿西。(以赛亚书9:19–21)

“人和弟兄”表示真理和良善,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虚假和邪恶,故经上说“玛拿西吞吃以法莲,以法莲吞吃玛拿西”,因为“玛拿西”表示自愿良善或意愿的良善,“以法莲”表示智力真理或理解力的真理,两者都是外在教会的,在反面意义上表示邪恶和虚假。不过,前面解释了这些话(可参看AE 386b, 440b, 600b, 617e节)。

同一先知书:

我要把埃及与埃及混在一起,他们就打起仗来,各人攻击自己的弟兄,各人攻击自己的同伴,城攻击城,国攻击国。(以赛亚书19:2)

“埃及”在此表示与属灵人分离的属世人;这属世人因没有处于真理之光,所以不断争论良善和邪恶,真理和虚假,这种争论由“我要把埃及与埃及混在一起,他们就打起仗来,各人攻击自己的弟兄,各人攻击自己的同伴”来表示,“弟兄和同伴”表示真理所来自的良善和来自良善的真理,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虚假所来自的邪恶和来自邪恶的虚假;故经上补充说:“城攻击城,国攻击国。”“城”表示教义,“国”表示来自教义的教会,它将以同样的方式争论。

又:

他们帮助人他的同伴,他对他的弟兄说,要刚强。(以赛亚书41:6)

“同伴和弟兄”在此与前面的具有相同的含义。耶利米书:

你们当谨防他同伴的人,不可信靠弟兄;因为每个弟兄都欺骗,每个同伴都诽谤。(耶利米书9:4)

又:

我要使他们,就是人与他的弟兄分散。(耶利米书13:14)

又:

你们各人要对同伴,各人要对弟兄如此说,耶和华回答什么?(耶利米书23:35)

又:

你们没有听从我,各人向弟兄,各人向同伴宣告自由。(耶利米书34:9, 17)

以西结书:

人的剑必攻击自己的弟兄。(以西结书38:21)

约珥书:

他们,就是人和他的弟兄,必不拥挤。(约珥书2:8)

弥迦书:

他们都为血埋伏,他们用网罗猎取人他的弟兄。(弥迦书7:2)

撒迦利亚书:

各人以怜悯和同情待他的弟兄。(撒迦利亚书7:9)

玛拉基书:

我们各人怎么以诡诈待弟兄呢?(玛拉基书2:10)

摩西五经:

埃及全地有幽暗;人看不见他的弟兄。(出埃及记10:22, 23)

申命记:

在七年末,凡债主借给同伴东西时,都要松手,不可向同伴或弟兄追讨。(申命记15:1, 2)

以及别处。在最近的意义上,“人”是指每个人,“弟兄”是指同一支派中的一个人,因为具有血亲关系,“同伴”是指另一个支派中的一个人,因为只是通过结盟联合起来;但在灵义上,“人”表示凡处于真理的人,在反面意义上表示凡处于虚假的人;“弟兄”表示凡处于仁之良善的人,在抽象意义上表示该良善本身,“同伴”表示凡处于来自仁之良善的真理之人,在抽象意义上表示该真理本身;这些在反面意义上表示与仁之良善对立的邪恶,以及与来自该良善的真理对立的虚假。经上用“弟兄”和“同伴”这两个词,是因为有两样事物构成教会,即仁和信,正如有两样事物构成人的生命,即意愿和理解力;因此,有两个部分行如一体,如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两个鼻孔、两只手、两只脚、两个肺叶、两个心室、两个脑半球,等等,其中一个部分指向真理所来自的良善,另一部分指向来自良善的真理。这就是为何经上说“弟兄和同伴”,又为何“弟兄”表示良善,“同伴”表示它的真理。

746d、(3)主称其处于仁之良善的教会之人为“弟兄”,这可从以下经文清楚看出来。福音书:

耶稣伸手指着门徒说,看哪,我的母亲,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马太福音12:49, 50; 马可福音3:33–35)

主伸手所指的“门徒”表示所有属于其教会的人;“祂的弟兄”表示那些处于来自祂的仁之良善的人,“姐妹”表示那些处于来自这良善的真理之人,而“母亲”表示由这些人构成的教会。

马太福音:

耶稣对抹大拉的马利亚和另一个马利亚说,不要害怕!你们去告诉我的弟兄,叫他们往加利利去,在那里必看见我。(马太福音28:10)

此处“弟兄”也是指门徒,门徒表示所有处于仁之良善的教会之人。约翰福音:

耶稣对马利亚说,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到我父那里去。(约翰福音20:17)

门徒在此又被称为“弟兄”,因为与“弟兄”一样,“门徒”也表示所有处于仁之良善的其教会之人。

马太福音:

王回答他们说,我告诉你们,你们做在我这最小弟兄中的一个身上,就是对我做的。(马太福音25:40)

从前面的话明显可知,那些行仁爱的善行之人在此被主称为弟兄。但要知道,尽管主是他们的父,祂仍称他们为“弟兄”;祂凭神性之爱为他们的父,凭从祂发出的神性真理为弟兄。这是因为在众天堂,所有人都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的接受者;从主发出的神性(他们是这神性的接受者)就是天上,也是教会里的主;这神性不属于天使或世人,而是属于他们里面的主;因此,主称他们里面属于祂的仁之良善本身为弟兄,同样称天使和世人为弟兄,因为他们是该良善的接受主体。总之,发出的神性,也就是主在众天堂里的神性就是从天上的主而生的神性;因此,作为这神性的接受者的天使凭该神性被称为“神的儿子”,这些人因在他们自己里面所接受的神性而为弟兄,故他们里面的主说“弟兄”,因为当天使从仁之良善说话时,他们不是从自己说的,而是从主说的。这就是为何主说:“你们做在我这最小弟兄中的一个身上,就是对我做的。”因此,前几节经文所列举的仁之良善就是灵义上的主的弟兄,并被主称为弟兄,原因刚才已经给出了。此外,如此称呼他们的“王”表示发出的神性;一言以蔽之,该神性被称为神性真理或属灵神性,属灵神性本质上是仁之良善。

因此,必须牢记在心的是,主称他们为“弟兄”,不是因为根据基督教界所接受的观点,祂是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人。因此,任何人都不允许称主为“弟兄”,因为祂甚至在人身方面也是神,神不是弟兄,而是父。在地上的教会中,主被称为弟兄,是因为他们对祂的人身所形成的概念,与他们对其他任何人的人身所形成的概念是一样的;然而,主的人身是神性。

由于以前“王”代表神性真理方面的主,主的属灵国度的天使所接受的神性真理与神性属灵良善是一样的,而属灵良善是仁之良善,所以被任命管理以色列人的王称其臣民为“弟兄”,尽管另一方面,臣民不可以称他们的王为“弟兄”,主更不可被如此称呼,因为主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因此,在诗篇:

我要将你的名传与我的弟兄;我要在会众中间赞美你。(诗篇22:22)

又:

我向我的弟兄为陌生人,向我母亲的儿子为外邦人。(诗篇69:8)

又:

因我弟兄和同伴的缘故,我要说,愿平安在你中间。(诗篇122:8)

大卫说的这些话似乎涉及他自己;然而,此处大卫在代表性的属灵意义上表示主。

摩西五经:

你必从你弟兄中间立一王管理他们;你不可立一个为外人、不是你弟兄的人管理他们;免得他高举自己的心在他弟兄以上。(申命记17:15, 20)

“弟兄”(可能会从他们当中立一王管理他们)表示所有属于教会的人,因为经上说:“你不可立一个为外人的人管理他们。”“一个为外人的人”和“陌生人”表示一个不属教会的人。

申命记:

耶和华你的神要从你、你弟兄中间给你兴起一位先知像我,你们要听从他。(申命记18:15, 18)

这是关于“先知”所指的主的一个预言,即:耶和华神要从弟兄中兴起。他们被称为“你的弟兄”,也就是摩西的弟兄,是因为“摩西”在代表意义上表示圣言方面的主,“先知”表示一个教导圣言的人;因此,所指的也是圣言和取自圣言的教义,这就是为何经上说“像我”。“摩西”代表律法,因而圣言方面的主(可参看《属天的奥秘》,4859e, 5922, 6723, 6752, 6771, 6827, 7010, 7014, 7089, 7382, 9372, 10234节)。

746e、(4)所有承认主,并处于来自祂的仁之良善的人都被主称为“弟兄”,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可推知:主是所有人的父,也是所有人的老师,一切仁之良善都来自作为父的主,该良善的一切真理都来自作为老师的主。因此,主在马太福音中说:

你们不应被称为老师,只有一位是你们的老师,就是基督;你们都是弟兄。不要称呼地上的人为你们的父,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在天上的父。(马太福音23:8, 9)

由此清楚明显地看出,主的话必须属灵地来理解。因为身为老师的,难道不能被称为老师吗?或者,身为父亲的,难道不能被称为父亲吗?但由于“父亲”表示良善,“在天上的父”表示神性良善,“老师”或“拉比”表示真理,“老师,基督”表示神性真理,所以考虑到在圣言的一切事物中的灵义,经上说“不要称呼地上的人为你们的父,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在天上的父”,这是指属灵意义,不是指属世意义。在属世意义上,世人可以被称为老师和父亲,但只是代表性地;也就是说,世上的老师的确教导真理,但却是从主,而不是从他们自己教导的;世上的父的确是善的,并把他们的孩子引向良善,但却是从主,而不从他们自己如此行。由此可推知,尽管他们被称为老师和父亲,但他们却不是老师和父亲,只有主才是老师和父亲。在圣言中,“称呼”和“按名称呼某人”表示认识某人的品质。由于天堂和教会里的所有人都是主的门徒和儿子,主是他们的老师和父亲,所以主说:“你们都是弟兄。”因为主凭天堂和教会里的所有人通过来自祂的爱联合,因而通过相爱,也就是仁爱而称他们为“儿子和继承者”;因此,他们从主而为弟兄;在主里,所有人都是弟兄这句俗话必须以这种方式来理解。

746f、由此也清楚可知,主所说的“弟兄”是指谁,即是指所有承认主,并处于来自祂的仁之良善的人,因而是指那些属于祂教会的人。在以下经文中,主所说的“弟兄”也是指这些人。路加福音:

耶稣对彼得说,你回转过来的时候,要坚固你的弟兄。(路加福音22:32)

“弟兄”这个词在此不是指犹太人,而是指所有承认主,处于来自仁与信的良善之人,因而是指所有要通过彼得接受福音的人,无论犹太人还是外邦人,因为在福音书的圣言中,“彼得”表示来自良善的真理,因而也表示来自仁的信;但此处“彼得”表示与仁分离之信,因为刚刚之前的话是指着他说的:

西门,看哪,撒但要求你们,好筛你们像麦子一样。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的信不至失掉。(路加福音22:31, 32)

后来又对他说:

彼得,我告诉你,今日鸡还没有叫,你要三次否认你认识我。(马太福音22:34)

这就是无仁之信。但“回转过来的彼得”表示从主而来的来自良善的真理;故经上说:“你回转过来的时候,要坚固你的弟兄。”

马太福音:

彼得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马太福音18:21)

又:

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自己的弟兄,饶恕他们的罪过,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马太福音18:35)

又:

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你和他在一处的时候责备他;他若听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马太福音18:15)

此处“弟兄”表示总体上的邻舍,因而表示每个人;但它具体表示一个处于仁之良善,由此处于来自主的信之人,无论他是谁;因为这些经文论述的是仁之良善;经上还说“他若听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这表示如果他承认自己的罪过,并回转过来。

又:

为什么你看见你弟兄眼中的木屑,却不想自己眼中的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让我除掉你眼中的木屑呢?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除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好除掉你弟兄眼中的木屑。(马太福音7:3–5)

此处经上也用了“弟兄”这个词,因为所论述的主题是仁爱;事实上,“除掉弟兄眼中的木屑”表示给予关于虚假和邪恶的教导,并改造。主之所以说“除掉弟兄眼中的木屑”、“除掉自己眼中的梁木”,是因为灵义就包含在主所说的每句话中;若没有灵义,那么看别人眼中的木屑,却不想自己眼中的梁木,或先除掉自己眼中的梁木,再除掉别人眼中的木屑会是什么后果呢?“木屑”表示小的邪恶之虚假,“梁木”表示大的邪恶之虚假,“眼睛”表示理解力,也表示信。“木屑”和“梁木”表示邪恶之虚假,是因为“木”表示良善;因此,“梁木或栋梁”表示良善之真理,在反面意义上表示邪恶之虚假,“眼睛”表示理解力和信。这清楚表明,“看木屑和梁木”、“除掉眼中的它们”表示什么。“木”表示良善,在反面意义上表示邪恶(可参看《属天的奥秘》,643, 3720, 4943, 8354, 8740节);“眼睛”表示理解力,也表示信(AC 2701, 4403–4421, 4523–4534, 9051, 10569节;AE 37, 152节)。此外,在一些经文中,经上提到“栋梁或梁木”,它表示邪恶之虚假(如创世记19:8; 列王纪下6:2, 5, 6; 哈巴谷书2:11; 雅歌1:17)。

又:

凡遵行又教导的,他在天国里必称为大的。我告诉你们,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你们听见古时有吩咐他们的话,说,不可杀人,凡杀人的,应受审判。但是我告诉你们,凡无缘无故向弟兄发怒的,应受审判;凡对弟兄说拉加的,应受公会的审断;凡说你这个傻瓜的,必遭受地狱的火,你若在祭坛上献礼物,在那里想起弟兄对你怀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解,然后来献礼物。(马太福音5:19–24)

这一整章论述的主题是人的内在生命,也就是他灵魂的生命,因而他的意愿和由此而来的思维的生命;因此,它论述的是仁爱的生活,也就是属灵的道德生活。以前雅各的子孙对这种生活一无所知,因为从他们的列祖往下,他们都是外在人。因此,他们也照着代表敬拜和教会的内在事物的外在条例而保持遵守外在敬拜。但主在这一章教导,教会的内在事物不仅必须由外在行为来代表,还必须从灵魂和内心被热爱和实行;因此,“凡遵行又教导的,他在天国里必称为大的”表示凡出于内在生命实行并教导教会的外在事物的,都会得救。“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表示除非生命是内在的,并由此而是外在的,否则天堂不在人里面,人也不会被接到天堂;“义”表示来自仁之良善的生活良善,“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表示生命必须是内在的,而不是没有内在的外在的。文士和法利赛人只处于代表性的外在,没有处于内在。十诫中“不可杀人”这条诫命教导了来自内在生命的外在生命;但他们不知道,想要杀一个人就是在杀他了;因此,经上首先说:“你们听见古时有吩咐他们的话,说,不可杀人,凡杀人的,应受审判。”因为自古以来,以下教义或观点就在犹太人当中盛行,即:杀那些伤害他们的人,尤其杀外邦人是可接受的,他们照着敌对的情况为此受到或轻微或严厉的惩罚,因而仅涉及身体,不涉及灵魂;这就是“应受审判”的意思。

“凡无缘无故向弟兄发怒的,应受审判”表示一个没有充分理由就恶意思想邻舍的人会在灵魂上受到轻微的惩罚;“发怒”表示恶意思想,因为“说拉加”和“说你这个傻瓜”是有区别的。“弟兄”表示邻舍,也表示仁之良善,“应受审判”表示要根据情况接受检查和惩罚。“凡对弟兄说拉加的,应受公会的审断”表示一个出于邪恶的思维诽谤邻舍,从而蔑视仁之良善,视之为毫无价值的人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因为“说拉加”表示视为无用和毫无价值,“弟兄”表示仁之良善。“凡说你这个傻瓜的,必遭受地狱的火”表示一个仇恨邻舍的人,也就是一个完全憎恶仁之良善的人就被判入地狱,说“你这个傻瓜”表示完全憎恶,“弟兄”表示仁之良善,“地狱的火”(即火之地狱)表示那些仇恨该良善,从而仇恨邻舍的人所在的地狱。这三者描述了三种程度的仇恨:第一种出于邪恶的思维,也就是“发怒”;第二种出于随之而来的邪恶的意图,也就是“说拉加”;第三种出于邪恶的意愿,也就是“说你这个傻瓜”。所有这些都是反对仁之良善的仇恨的程度,因为仇恨是仁之良善的对立面。“审判”、“公会”和“地狱的火”(即火之地狱)表示三种程度的惩罚;“审判”表示对轻微邪恶的惩罚,“公会”表示对更严重的邪恶的惩罚,“地狱的火”(即火之地狱)表示对最严重的邪恶的惩罚。

由于整个天堂都处于对邻之仁的良善,整个地狱都处于对邻舍的愤怒、敌意和仇恨,因此这些是该良善的对立面,还由于对主的敬拜当是内在的时,是来自天堂的敬拜,但它若有什么东西来自地狱,就不是敬拜,而没有内在的外在敬拜来自地狱,所以经上说:“你若在祭坛上献礼物,在那里想起弟兄对你怀恨,就先去同弟兄和解,然后来在坛上献礼物。”“坛上的礼物”表示出于爱和仁对主的敬拜,“弟兄”表示邻舍,在抽象意义上表示仁之良善;“对你怀恨”表示愤怒、敌意或仇恨,“和解”表示对这些的驱散,以及随之而来的通过爱实现的结合。

由此可见,主所说的“弟兄”与“邻舍”意思是一样的,“邻舍”在灵义上表示整体上或整个范围内的良善;整体上或整个范围内的良善就是仁之良善。在旧约的许多经文中,“弟兄”在灵义上的意思是一样的。如摩西五经:

你不可心里恨你的弟兄。(利未记19:17)

诗篇: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快乐!(诗篇133:1)

也是在这层意义上,罗得称所多玛的居民为弟兄(创世记19:7);这也是以色列人与以东之间的弟兄盟约(阿摩司书1:9),以及犹大与以色列的弟兄情谊(撒迦利亚书11:14)的意思。因为“以色列人与以东”,以及“犹大与以色列”在灵义上不是指这些人,而是指天堂和教会的良善和真理,这些良善和真理都彼此结合在一起。

747、“在我们神面前昼夜控告他们的”表示不断从圣言指责他们,与他们争论的。这从“控告”、“在神面前”和“昼夜”的含义清楚可知:“控告”是指攻击(参看AE 746a节),因此它表示指责和争论,因为控告的人也争论和指责;“在神面前”是指从圣言(对此,我们很快就会谈到);“昼夜”是指持续,没有间断;因为“昼夜”表示生命的一切状态,“昼”表示当心智处于清晰思维时的生命状态,“夜”表示当心智处于模糊思维时的生命状态。这两种生命状态表示持续不断,因为灵界没有年、月、周、日和时的时间划分,取而代之的是状态的变化;因为那里的天使和灵人有时处于清晰的思维,有时处于模糊的思维。天使和灵人交替地处于清晰感知的状态和模糊感知的状态,这一点可见于《天堂与地狱》(154–161节)一书。但具体地,他们的状态彼此各不相同地交替,如从一种情感进入另一种情感;天使和灵人正是根据这些状态来计算自己的时间;因此,这些状态取代了世上的时间,也就是年、月、周、日、夜和时。由于那时他们的生命状态总体上在理解力的清晰或模糊方面发生变化,因而处于连续交替,所以“昼夜”表示持续不断。“在神面前控告”表示从圣言指责和争论,因为“龙”所指的那些人,就是那些将信仰与生活分离的人,从圣言进行辩论和争论;从圣言争论就是“在神面前”争论,因为神在圣言中,圣言来自神,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这就是为何经上在约翰福音中说:

起初有圣言,圣言与神同在,神就是圣言。(约翰福音1:1)

他们争论支持与仁爱的生活分离的信仰,因为他们从圣言中只根据文字来理解的一些经文来证实他们的异端,当如此证实它时,他们就相信它是教会的本质真理,尽管它是虚假。一般来说,“昼夜控告”表示来自“龙”所指的那些人的持续不断的虚假流注;由于他们的虚假来自被歪曲的圣言,所以这由“在神面前控告”来表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