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启示录12:7-9

启示录12:7-8

733、启12:7, 8.在天上就有了战争,米迦勒同他的使者与龙争战,龙同他的使者也来争战。他们并没有得胜;在天上再也找不到他们的地方。

“天上就有了战争”表示虚假与真理,并真理与虚假的争战(734节);“米迦勒同他的使者与龙争战,龙同他的使者也来争战”表示那些为了爱与仁之生活,为了主人身里面的主之神性的人与那些为了唯信或分离之信,反对主人身里面的主之神性的人之间的争战(735节)。

“他们并没有得胜;在天上再也找不到他们的地方”表示他们被击败,从今以后,天堂里再也没有对应于他们生命状态的地方,其生命状态是只有思维、没有对良善和真理的情感的状态(736, 737节)。

734a、启12:7.“天上就有了战争”表示虚假与真理,并真理与虚假的争战。这从“战争”的含义清楚可知,“战争”是指属灵的战争,也就是虚假与真理,并真理与虚假的战争(对此,我们很快就会谈到)。此处所指的虚假是来自邪恶的虚假,而真理是来自良善的真理;事实上,虚假的种类有很多,但只有那些来自邪恶的虚假才与来自良善的真理争战,因为邪恶反对良善,一切真理都属于良善。所有在生活中不思想天堂和主,只思想自我和世界的人都处于邪恶之虚假。在生活中思想天堂和主,就是思想一个人必须这样或那样行事,因为圣言就是如此教导和吩咐的;那些因靠圣言生活而如此行的人就是靠主和天堂生活。但只思想自我和世界就是思想一个人由于国家法律,为了名声、荣誉和利益而必须这样或那样行事;这些人不是为主和天堂,而是为自我和世界而活。就生命而言,这些人处于邪恶,并从邪恶处于虚假;那些处于来自这个源头的虚假之人就与真理争战。不过,这些人不与圣言争战,因为他们称其为神圣和神性,但他们与圣言的纯正真理争战,因为他们从圣言证实其虚假,但只从圣言的字义来证实,一些经文的字义具有这种性质:它可以被用来证实最异端的原则,因为字义上的圣言适合孩子和简单人的理解,他们大部分是感官化的,感官人只接受他们亲眼看见的东西。由于圣言在字面上是这样,所以那些处于来自生活邪恶的虚假之人就从圣言来证实其虚假,从而歪曲圣言。事实上,那些将信与仁分离的人如此歪曲圣言,以至于凡提到实行或行为和作为的地方,他们都将这些经文(其中有数千处经文)解释得看上去不是指实行或行为、作为,只是指相信和信仰;其它情况也是如此。说这些事是为了让读者知道,那些处于来自邪恶的虚假,“与米迦勒及其使者争战”的人,如下文所描述的,是指谁。

734b、在圣言中,“战争”表示属灵的战争,也就是来自邪恶的虚假与来自良善的真理,并来自良善的真理与来自邪恶的虚假的争战,或也可说,由那些处于来自邪恶的虚假之人向那些处于来自良善的真理之人发动的争战,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其中我们只引用以下经文。以赛亚书:

必有许多人民前往,说,来吧,让我们登耶和华的山,到雅各神的家,祂必将祂的道教导我们,使我们行祂的路;因为律法必出于锡安,耶和华的话必出于耶路撒冷;祂必在列族之间施行审判,斥责列民;他们要将剑打成锄头,把枪打成镰刀;这民族不举剑攻击那民族,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雅各家啊,来吧,我们要在耶和华的光明中行走。(以赛亚书2:3–5; 弥迦书4:3)

这段经文论述了主的降临,那些将属于其新教会的人要在真理上接受教导,他们通过真理被引入天堂。“耶和华的山”和“雅各家”表示拥有对主之爱和出于这爱的敬拜的教会;“必有许多人民前往,说,来吧,让我们登那山”表示呼召到那教会,因而呼召到主那里;“祂必将祂的道教导我们,使我们行祂的路”表示他们将在真理上接受教导,他们将通过真理被引导,“道”(ways)表示真理,“路”(paths)表示生活的戒律;“律法必出于锡安,话必出于耶路撒冷”表示他们将被爱之良善的教义和来自这良善的真理之教义引导,这些教义是由主那里从天堂出来给教会的,“律法”表示爱之良善的教义,“话”表示来自这良善的真理;“祂必在列族之间施行审判,斥责列民”表示那时,生活的邪恶和教义的虚假将被驱散,“列族”表示那些处于邪恶的人,“列民”表示那些处于虚假的人,因而在抽象意义上表示生活的邪恶和教义的虚假。

“他们要将剑打成锄头,把枪打成镰刀”表示那时,争战将因所有人一致同意而停止,“剑”和“枪”表示与来自良善的真理争战的来自邪恶的虚假,并与来自邪恶的虚假争战的来自良善的真理;“锄头”表示真理所培育的教会的良善,因为用锄头耕种的“田”表示生活良善方面的教会;“镰刀”表示教义的真理,因为园中的树表示对真理的感知和真理的知识。“这民族不举剑攻击那民族,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表示类似事物,“战事”表示整体上或整个范围内的争战。“来吧,我们要在耶和华的光明中行走”表示他们将过一种智慧的生活,“耶和华的光明”表示神性真理,“在光明中行走”表示照神性真理生活,因而表示一种智慧的生活。“战事”在此表示属灵的战争,也就是虚假与真理和良善的争战,反之亦然,“剑”和“枪”,也就是战争的武器,表示诸如在属灵的争战中使用的那类事物,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此处论述的是主和祂要建立的教会,以及给这教会的教义,故经上说“祂必将祂的道教导我们,使我们行祂的路”,又说“来吧,我们要在耶和华的光明中行走”。

何西阿书:

当那日,我必为他们与田野的野兽和空中的飞鸟,并地上的爬行物立约;又要从地上折断弓、剑和战争;我必使他们安然躺卧。(何西阿书2:18)

当那日,耶和华要与之立约的“田野的野兽和空中的飞鸟,并地上的爬行物”的含义,可参看前文(AE 388e, 701c节),那里还说明,“折断弓、剑和战争”表示停止虚假与真理之间的一切争战;故经上补充说“我必使他们安然躺卧”,这句话的意思是安全,免受来自地狱的邪恶与虚假侵扰。

撒迦利亚书:

我必剪除以法莲的战车和耶路撒冷的战马,战争的弓也必剪除,但祂必向列族讲和平。(撒迦利亚书9:10)

前面也解释了这段经文(可参看AE 355a, 357a节),由此明显可知,“战争的弓”表示与虚假争战的真理的教义,因为这话论及主。诗篇:

耶和华使地荒凉,使战争止息,直到地极;祂折弓、断枪,把战车用火焚烧。(诗篇46:8, 9)

此处“耶和华使战争止息,直到地极”也表示祂使按灵义来理解的争战止息,灵义上的争战就是虚假与教会的真理和良善的争战(参看AE 357d节)。

又:

神折断弓弦、盾牌、剑和战器。(诗篇76:3)

这句话具有同样的含义(参看AE 357d, 365f节)。以赛亚书:

因为他们逃避剑和出了鞘的剑,并弯弓与战争的重灾。(以赛亚书21:15)

这些话的含义可参看前文(AE 131a, 357b节),那里还说明,“战争的重灾”表示由于虚假对良善知识的强烈攻击,良善的知识在此由“阿拉伯”或“基达”来表示。诗篇:

耶和华教导我的手战争,将铜弓放在我的膀臂上。(诗篇18:34)

“教导手战争”不是指与这个世界上的敌人的战争,而是指与地狱里的敌人的战争,这种战争是由真理与虚假、与邪恶的争战来进行的。表象是,此处所指的是像大卫与他的敌人所进行的那种战争,因而是耶和华教导他这种战争,并教导如何将铜弓放在膀臂上;然而,所指的是属灵的争战,以及属灵的弓,也就是真理的教义,“铜弓”表示生活良善的教义,这是因为圣言就其本质而言,是属灵的;关于这些话,也可参看前文(AE 357b节)。

又:

耶和华啊,与我相争的,求你与他们相争;与我相战的,求你与他们相战,握着小盾大牌,起来帮助我,抽出枪来,挡住那追赶我者的路;对我的灵魂说,我是你的拯救。(诗篇35:1–3)

此处“相争”、“握着小盾大牌”、“抽出枪来”意思不是说握住或使用这些战争武器,因为这话论及耶和华,但经上如此说,是因为一切战争武器都表示诸如属于属灵争战的那类事物。“小盾”因保护头部而表示保护,以防摧毁对真理的理解的虚假;“大牌”因保护胸部而表示保护,以防摧毁仁爱,也就是良善的意愿的虚假;“枪”因保护身体的所有部位而表示总体上的保护。由于所表示的是这些事物,所以经上补充说:“对我的灵魂说,我是你的拯救。”

734c、由于耶和华,也就是主,保护人免受地狱,也就是不断从地狱冒上来的邪恶和虚假伤害,所以祂被称为“万军之耶和华” (Jehovah Zebaoth),也就是万象之耶和华(Jehovah of Hosts),“万象或万军”表示整体上或整个范围内的天堂、因而教会的真理和良善,主通过这些真理和良善移除总体上的众地狱和个体的每个地狱。这就是为何人们认为耶和华作为战争英雄和战士在战场上战斗并进行战争,这可从以下经文清楚看出来。以赛亚书:

万军之耶和华必降临在锡安山和它的冈陵上争战。(以赛亚书31:4)

撒迦利亚书:

耶和华必出去与那些民族争战,像祂在战争之日作战的日子一样。(撒迦利亚书14:3)

以赛亚书:

耶和华必像勇士出去,必像战士激发热情,祂必战胜祂的仇敌。(以赛亚书42:13)

摩西五经:

耶和华必世世代代和亚玛力争战。(出埃及记17:16)

经上说这话,是因为“亚玛力”表示那些不断侵扰教会的真理和良善的邪恶之虚假。

此外,圣言的历史部分,无论摩西五经,还是约书亚记、撒母耳记和列王纪,所描述的战争都表示属灵的战争;例如,与亚述人、亚兰人或叙利亚人、埃及人、非利士人的战争,以及最初与约旦河之外和约旦河这边的迦南地拜偶像的民族的战争。当知道“亚述人”、“巴比伦人和迦勒底人”,以及“埃及人”、“亚兰人或叙利亚人”、“非利士人”和其余的人所表示的邪恶和虚假是什么和哪个种类时,这些战争表示什么,就变得显而易见了;因为与以色列人交战的所有民族和人民都代表地狱,地狱都渴望向以色列人所代表的教会施暴。尽管如此,战争实际上照着它们被描述的那样发生;然而,它们代表、因而表示属灵的战争,因为圣言中的话内在无不是属灵的,圣言是神性,从神性发出之物都是属灵的,并终止于属世之物。

古人也拥有一部圣言,包括预言和历史,现在已经遗失了,这一点从摩西五经(民数记21章)明显看出来,那里提到了它的预言,这些预言被称为“神谕”(Enunciations,Utterances);那里还提到历史书,这些历史书被称为“耶和华战记”(民数记21:14–27)。这些历史书被称为“耶和华战记”,是因为它们表示主与地狱的战争,和我们圣言历史书中的战争是一样的。这就是为何在圣言中,“敌人”、“仇敌”、“攻击者”、“追赶者”、“起来反抗的人”,以及一切战争武器,如枪、大牌、小盾、剑、弓、箭和战车,都表示诸如属于与地狱的争战和保护的那类事物。

摩西五经:

你出去与仇敌争战,看见马匹、战车,以及比你更多的人民的时候,不要怕他们,因为耶和华你的神与你同在。他们上阵的时候,祭司要对他们说,今天你们将近要和仇敌作战;你们的心不要软弱,你们也不要惧怕战兢,也不要因他们惊恐,因为耶和华你们的神与你们同去,要为你们与仇敌争战,拯救你们。(申命记20:1–4)

人若不知道圣言的每个细节里面都有一个灵义,可能会以为此处所指的更内层的东西无非是出现在字面上的东西;然而,此处“争战”和在别处一样,表示属灵的争战,所以“马”、“战车”和大量“人民”表示他们所信靠的宗教虚假,他们出于这些虚假与教会的真理作战,“马”表示理解力的虚假和由此而来的推理,“战车”表示教义的虚假,大量“人民”表示总体上的虚假。无论你说虚假,还是说那些处于虚假的人,都是一样的。他们不会害怕这些人,或战兢,因为他们处于来自主的教会真理,主在这些真理中与人同在,从而出于它们为人与地狱作战,这些地狱就是灵义上的仇敌;因此,经上说:“因为耶和华神与你同在,并与你们同去,要为你们与仇敌争战,拯救你们。”这两种意义,即属世意义和属灵意义,通过存在于世界的一切事物与天堂的一切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构成一体;因此,天堂与世人通过圣言有一种结合。但隐藏在圣言历史部分中的属灵意义不如隐藏在预言部分中的那么容易看到,因为历史事实使心智固定在它们自己上面,从而使它不去思想其它任何意义,只思想出现在字面上的东西;然而,圣言的一切历史事实或部分都代表天上的事物,那些话也具有意义。

以下申命记20章中的这些话表示要作战的,是所有处于教义的真理,从而成为教会之人的人,而不是那些还没有变得如此的人:

后来,官长也要向百姓讲话说,有什么人建造新房,还没有行奉献礼的,他可以回家去,恐怕他在战争中死去,而别人去奉献。或有什么人栽种葡萄园,还没有完成并摘取它的果实,他可以回家去,恐怕他在战争中死去,而别人完成并摘取它的果实。或有什么人聘定了妻,还没迎娶她,他可以回家去,恐怕他在战争中死去,而别人去娶她。有什么人心里惧怕软弱,他可以回家去,免得他弟兄的心像他的心那样融化。(申命记20:5–8)

经上吩咐并准许“建造新房,还没有行奉献礼的”、“栽种葡萄园,还没有摘取它果实的”、“聘定了妻,还没迎娶她的”都要留在家里,恐怕他们在战争中死去,而别人去奉献房屋、摘取葡萄园的果实、娶妻,是出于灵界的原因,没有人能明白这些原因,除非他知道“建造房屋”、“栽种葡萄园”和“娶妻”,以及“在战争中死去”表示什么;“建造房屋”表示建立教会;“栽种葡萄园”所表相同,但“房屋”表示良善方面的教会,而“葡萄园”表示真理方面的教会,因为良善与真理都必须植入人,好让教会可以在他里面。“聘定并迎娶妻”表示这两者,即良善与真理的结合;“战争”表示属灵的战争,也就是与来自地狱的邪恶和虚假的争战;“在战争中死去”表示在教会通过这些手段被植入之前就屈服;这也通过试探实现,在圣言中,“战争”也表示试探。

由此可以断定这些律例在灵义上表示什么,即出去打仗的以色列人所表示的教会之人,也就是有教会在里面的人是那些要与敌人,也就是地狱作战的人,而不是那些还没有成为教会之人,或没有教会在里面的人;因此,经上说那些“建造新房,还没有行奉献礼的人”和那些“栽种葡萄园,还没有摘取它果实的人”,以及那些“聘定了妻,还没迎娶她的人”,都不可出去作战,因为所有这些人都表示那些教会尚未植入其中的人,因而表示那些还没有成为教会之人的人;经上说这些人“可以回家去,恐怕他们在战争中死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些人不会战胜他们的敌人,反而他们的敌人会战胜他们,因为只有那些处于来自良善的真理之人,或真理与良善在其里面结合的人才能战胜属灵的敌人。经上还说恐怕“别人奉献房屋”、“摘取葡萄园的果实”、“娶妻”,这表示免得虚假和邪恶与良善结合,或别的种类的真理与对良善的情感结合;因为“别人”表示虚假,也表示别的真理,因而表示不一致的真理。“心里惧怕软弱的”也要回家,表示那些还没有处于教会的良善和真理,并由此处于对主的信心之人,因为这些人惧怕邪恶,也使其他人惧怕它们,这由“免得他弟兄的心融化”来表示。这些就是经上吩咐这些事的内在原因,或来自灵界的原因。

734d、“战争”表示属灵的战争,也就是与地狱事物的战争,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很明显地看出来,利未人围绕会幕的职守和事奉被称为“服役”,这从摩西五经中的这些话清楚看出来:

摩西被吩咐,利未人,从三十岁的人直到五十岁的人,凡从事服役、在会幕里办事的,都数点了。(民数记4:23, 35, 39, 43, 47)

别处:

利未人的职守是这样:从二十五岁和以上的人都要前来在会幕的事奉上从事服役,从五十岁的人起,他就要停止事奉的服役,不再事奉。(民数记8:24, 25)

利未人围绕会幕的工作和事奉被称为“服役”,因为利未人代表教会的真理,为了服侍,利未人被赐予并分派给的亚伦,代表爱之良善和拯救工作方面的主;由于主出于爱之良善通过来自圣言的真理重生并拯救世人,以及移除来自祂不断与之作战的地狱的邪恶和虚假,所以利未人的职守和事奉被称为“服役”。这事从以下事实也明显看出来,即:他们的事奉被称为“服役”,尽管利未人并未出去与那地的敌人交战。这表明,祭司职分就是服役,但却是抗击邪恶和虚假的服役。由于同样的原因,如今教会被称为战斗的教会。

以赛亚书:

山间有多人的声音,好像是大人民,有列族的列国聚集哄嚷的声音;万军之耶和华点阅作战的军队。(以赛亚书13:4)

前面解释了这些话(可参看AE 453b节);“点阅作战的军队”表示安排来自良善的真理对抗来自邪恶的虚假,这些真理由“聚集的列族的列国”来表示。同一先知书:

到那日,耶和华必成为坐在审判席上者的公平之灵;并从城门口击退战争者的力量。(以赛亚书28:5, 6)

这些话论及那些处于自我聪明的骄傲之人,以赛亚书28:1中的“高傲的冠冕,以法莲的酒徒”就是指他们。“耶和华必成为坐在审判席上者的公平之灵”表示那些没有处于这种骄傲的人必从主拥有聪明,“审判或公平”表示对真理的理解,因而表示聪明;“耶和华必成为从城门口击退战争者的力量”表示主将能力赐予那些捍卫圣言和来自圣言的教义,努力阻止它们遭受暴力的人;“城”表示教义,给城提供入口的“城门口”表示属世真理。这就是为何长老坐在城门口审判。

耶利米书:

你们要使攻击锡安女子的战争成圣;起来,让我们趁中午上去,起来,让我们趁夜间上去,让我们毁坏她的宫殿。建土堆攻打耶路撒冷。看哪,有一种民从北方之地而来,残忍,毫无怜悯;他们的声音像海洋咆哮;锡安的女子哪,他们都骑马,如上战场的人摆阵攻击你。(耶利米书6:3–6, 22, 23)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那些处于自我聪明的人对圣言的歪曲;他们由“从北方之地而来的一种民”来表示;在灵界,这些人住在北方,因为他们处于歪曲,由此看不见真理;但“锡安的女子”表示处于纯正真理的教会。“你们要使攻击锡安女子的战争成圣,建土堆攻打耶路撒冷”表示这些人对真理的攻击和对教会的摧毁;“耶路撒冷”表示教义方面的教会,因而表示教会的教义。“起来,让我们趁中午上去”表示公开摧毁真理的努力;“起来,让我们趁夜间上去”表示暗中摧毁它们的努力;“让我们毁坏她的宫殿”表示摧毁对真理的理解的努力;“残忍的民,他们毫无怜悯”表示他们根本没有处于对真理的爱,而是处于对虚假的爱;“他们的声音像海洋咆哮;他们都骑马”表示他们出于知识(科学)和自我聪明进行推理;“他们如上战场的人摆阵”表示他们攻击真理。

诗篇:

求你救我脱离邪恶的人,保护我脱离强暴的人,就是心里图谋邪恶的人;他们终日为战争聚集;他们使自己的舌头尖锐如蛇。(诗篇140:1–3)

“邪恶的人”和“强暴的人”表示那些扭曲圣言真理的人;凡出于堕落邪恶的意图通过扭曲圣言真理向它们施暴的人都被称为“强暴的人”。“心里图谋邪恶”进一步描述了这种堕落邪恶的意图;“终日为战争聚集”表示扭曲圣言的真理;“战争”表示他们获胜所凭借的推理,故经上补充说:“他们使自己的舌头尖锐如蛇。”

撒迦利亚书:

他们必如勇士在战争中践踏街上的泥土,他们必争战,因为耶和华与他们同在,骑马的必羞愧。(撒迦利亚书10:5)

这段经文论述了主的降临和那些从主处于来自良善的真理之人;论到这些人,经上说“他们必如勇士在战争中践踏街上的泥土”,这表示他们将驱散并完全摧毁教义的虚假;“街上的泥土”表示这虚假,因为“城”表示教义,“城市的街道”表示它的真理,其中的“泥土”表示来自被歪曲的真理的虚假;“他们必争战,因为耶和华与他们同在”表示他们将凭主或来自主的能力攻击并战胜这些虚假;“骑马的必羞愧”表示一切自我聪明都将屈服;“羞愧”表示屈服,因为它论及那些被击败的人,“骑马”表示信靠自我聪明。

何西阿书:

我却要怜悯犹大家,凭耶和华他们的神拯救他们;我不靠着弓、剑、战争、马匹、马兵拯救他们。(何西阿书1:7)

“犹大家”表示属天教会;“凭耶和华他们的神怜悯并拯救他们”表示来自主的拯救;“我不靠着弓、剑、战争、马匹、马兵拯救他们”表示不靠着诸如属于自我聪明的那类东西;前面各个地方已经说明,“弓”、“剑”、“马”和“马兵”表示什么;“战争”表示凭这些事物争战。

以西结书:

你们没有上去堵住破口,也没有为以色列家修造围墙,使你们当耶和华的日子在战争中站立得住。(以西结书13:5)

这些话论及“愚蠢的先知”,愚蠢的先知表示来自被歪曲的圣言的教义虚假;“你们没有上去堵住破口,也没有为以色列家修造围墙”表示他们不能纠正教会的背道行为,或修正它的任何东西;“以色列家的破口”表示教会的背道行为,它的“围墙”表示防止虚假入侵、从而产生修正之物;“当耶和华的日子在战争中站立不住”表示在最后审判的日子,没有与来自地狱的邪恶之虚假作战。

耶利米书:

荣耀的城,就是我喜乐的城,怎能不被撇弃呢?因此,在那日,她的少年人必仆倒在街上,所有的战士都必被剪除。(耶利米书49:25, 26; 50:30)

“荣耀的城”和“耶和华喜乐的城”表示来自圣言的真理之教义;“被撇弃”表示这教义因对真理的歪曲变成虚假的教义;“因此,她的少年人必仆倒在街上”表示对真理的一切理解,因而一切聪明都将灭亡;“少年人”表示对真理的理解,“那城的街道”表示教义之虚假。“所有的战士都必被剪除”表示将不再留有与虚假争战的任何真理;“战士”表示那些处于真理,并出于真理与虚假作战的人,在抽象意义上表示与虚假作战的真理本身。

以赛亚书:

你的被杀者并不是被剑杀的,也不是在战争中被杀死的。(以赛亚书22:2)

这话论及“异象谷”,异象谷表示感官人,感官人从身体感官的谬误来看待一切事物;由于它不理解真理,从而抓住虚假以取而代之,所以经上说“你的被杀者并不是被剑杀的,也不是在战争中被杀死的”,这表示真理不是被基于虚假的推理毁灭的,也不是被虚假与真理的任何争战毁灭的,而是从它们自己毁灭的,因为是从谬误毁灭的,由于谬误而看不见真理。

同一先知书:

我要把埃及与埃及混在一起,使人攻击自己的弟兄,使人攻击自己的同伴,城攻击城,国攻击国。(以赛亚书19:2)

这些话论及与属灵人分离的属世人;这属世人由“埃及”来表示;“我要把埃及与埃及混在一起,使人攻击自己的弟兄,使人攻击自己的同伴”表示属世人中推理反对属灵人的真理和良善,并与它们争战的一群虚假;“人和弟兄”表示真理和良善,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虚假和邪恶;“人和同伴”表示在自己中间的真理,在反面意义上表示在自己中间的虚假;当虚假获胜时,这种纷争和争战就会发生,因为虚假不断与虚假相争,但真理不与真理相争;“城攻击城,国攻击国”表示教义自己之间,或教会自己之间将有类似的争论;“城”表示教义,“国”表示由此而来的教会。

734e、由此明显可知,主在福音书的这些话表示什么:

将来有好些人冒我的名来,说,我是基督,并且要迷惑许多人。你们要听见战争和战争的风声;小心,不要惊慌;因为民族要起来攻击民族,国家要起来攻击国家;必有饥荒,瘟疫,地震。(马太福音24:5–7; 马可福音13:6–8; 路加福音21:8–11)

这些话是主论到时代的完结时对门徒所说的,时代的完结表示教会在末期的状态,这些章节描述了这种状态;因此,它还表示对圣言的真理和良善的连续败坏和歪曲,直到只有虚假和由此而来的邪恶。那些将要冒祂的名来,自称基督,并且要迷惑许多人的人表示那些将要来说这是神性真理的人,然而,它却是被歪曲的真理,被歪曲的真理本身就是虚假;“基督”表示神性真理方面的主,但此处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被歪曲的神性真理。“他们要听见战争和战争的风声”表示必有对真理的讨论和争论;“民族要起来攻击民族,国家要起来攻击国家”表示邪恶将与邪恶争战,虚假将与虚假争战,因为邪恶之间永远不会达成一致,虚假之间也永远不会达成一致;这就是为何教会分裂了,如此多的异端邪说产生;“民族”表示那些处于邪恶的人,“国家”表示那些处于虚假的人,教会由这些人构成。“必有饥荒,瘟疫,地震”表示将不再有真理和良善的任何知识,教会的状态将因败坏它的虚假而改变;“饥荒”表示真理和良善的知识的缺乏;“瘟疫”表示虚假造成的败坏;“地震”表示教会的变化。

由于在圣言中,“战争”表示属灵的战争,也就是虚假与真理,并真理与虚假的争战,所以这些争战由但以理书中北方王与南方王之间的战争,以及公山羊与公绵羊的搏斗来描述:北方王与南方王之间的战争在但以理书第11章,公山羊与公绵羊的搏斗在但以理书第8章;在那里,“北方王”表示那些处于虚假的人,“南方王”表示那些处于真理的人;“公山羊”表示那些因处于生活的邪恶而处于教义虚假的人,“公绵羊”表示那些因处于生活的良善而处于教义真理的人。

由此清楚可知,启示录其它经文中的“交战”(war,即战争或争战、赴战)表示什么,如以下经文:

见证人作完见证的时候,那从无底坑或深渊里上来的兽要跟他们交战,胜过他们,把他们杀了。(启示录11:7)

启示录:

鬼魔的灵施行迹象,出去到地上的列王和世上的所有国家那里,叫他们在神全能者的大日聚集争战。(启示录16:14)

又:

撒但必出来,迷惑列族,就是歌革和玛各,聚集他们去赴战。(启示录20:8)

在这些经文中,“交战”(war,战争或争战、赴战)也表示属灵的战争,就是虚假与真理,并真理与虚假的战争。它被称为虚假与真理,并真理与虚假的战争,但要知道,那些处于虚假的人与真理争战,而那些处于真理的人却不与虚假争战,因为发起攻击的,总是那些处于虚假的人,而那些处于真理的人只是防御;至于主,祂甚至从不反抗,只是保护真理。不过,我们将在别处进一步谈论这个主题。

735、“米迦勒同他的使者与龙争战,龙同他的使者也来争战”表示那些为了爱与仁之生活,为了主人身里面的主之神性的人与那些为了唯信或分离之信,反对主人身里面的主之神性的人之间的争战。这从“米迦勒同他的使者”和“龙”的含义清楚可知:“米迦勒同他的使者”是指那些为了主人身里面的主之神性,为了爱与仁之生活的人(对此,我们很快就会谈到);“龙”是指那些为了与爱和仁的生活分离的唯信,也反对主人身里面的主之神性的人。前面说明(AE 714–716节),“龙”就表示那些处于与仁分离之信的人,这信被称为唯信。这些人也反对主人身里面的主之神性,也就是反对神性人身,因为那些确认唯信的人大部分是纯属世和感官的;与属灵人分离的属世和感官人对人身里面的神性没有任何概念,因为他们属世和感官地思想主的人身,没有同时出于任何属灵概念来思想;因此,他们思想主的方式与他们思想像他们自己一样的凡人的方式是一样的,他们还教导这一点;因此,在他们的思维观念中,他们将主的神性置于祂的人身之上,从而将这两者,即主的神性和人身彻底分开;尽管他们的教义,也就是亚他那修关于三位一体的教义不是这样教导的,他们仍如此行,因为该教义教导,神性和人性或人身是一个统一的位格,这两者就像灵魂与身体那样为一。让他们当中的任何人自我检查一下,他就会发觉,这就是他们对主的观念。由此清楚可知,与龙争战的“米迦勒同他的使者”是什么意思,即是指那些承认主的神性人身,为了爱与仁之生活的人。因为这些人不能不承认主的神性人身;否则,他们就无法处于任何对主之爱,从而无法处于任何对邻之仁,因为这仁与爱只来自主的神性人身,不来自与祂的人身分离的神性,也不来自与祂的神性分离的人身;因此,在龙及其使者被摔到地上之后,有声音从天上说:我们神的救恩,能力,国度,并祂基督的权柄,现在都来到了(启示录12:10)。由此清楚可知,“米迦勒同他的使者”是什么意思。

具体到米迦勒,人们根据字义认为,他是天使长之一;但天堂里没有天使长。诚然,有高级天使和低级天使,也有智慧的天使和不怎么智慧的天使;天使社群里有管理其他天使的主管,但却没有行使专制的权柄、使其他人服从的天使长。这种管理在天堂没有一席之地,因为在那里,没有人从心里承认任何人高于自己,唯独主除外;这就是主在马太福音中的这些话的意思:

你们不应被称为老师,只有一位是你们的老师,就是基督,你们都是弟兄。不要称呼地上的人为父,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在天上的父。你们也不应被称为师傅,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师傅,就是基督。你们中那最大的,该作你们的用人。(马太福音23:8–11)

而圣言所提到的那些天使或使者,如“米迦勒”和“拉斐尔”,是指管理和职能,一般是指所有天使的管理和职能的固定和确定部分,或有限和某个部分;因此,此处“米迦勒”表示前面所说的天使职能的那一部分,即取自圣言的教义的那部分的捍卫,该部分教导,主的人身是神性,人必须过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的生活,才可以从主接受救恩。因此,天使职能的那部分意味着与那些将主的神性与人身分离,将信与爱和仁的生活分离争战,事实上,与那些用嘴唇而不是在生活中信奉仁爱的人争战。

此外,在圣言中,“天使或使者”在灵义上不是指天使,而是指来自主的神性真理(参看AE 130, 302节),因为天使之所以为天使,凭的不是他们自己的东西或他们的自我,而是对来自主的神性真理的接受。天使长也一样,天使长表示这神性真理,如前所述。此外,天堂里的天使没有像世人那样的名字,而是有表达其职能的名字;一般来说,每位天使都有一个照其品质被赐予他的名字;这就是为何在圣言中,“名字”表示事物和状态的品质。米迦勒这个名字从它在希伯来语的起源来说,表示“像神一样的人”;因此,米迦勒表示在这一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即:主甚至在人身方面也是神,人必须从主活着,也就是活在来自主的对主之爱中、活在对邻之爱中。但以理书(10:13, 21; 12:1)也提到米迦勒,在那里和在此处一样,米迦勒表示来自圣言的纯正真理,这真理是给那些将属于主要建立的教会之人的;因为“米迦勒”表示那些将支持新耶路撒冷的教义之人,该教义的两个要点是:主的人身是神性,必须过一种爱与仁的生活。

犹大书在这些话中也提到米迦勒:

天使长米迦勒跟魔鬼争辩、为摩西的身体而辩论时,尚且不敢说一句毁谤的话,只说,主责备你吧!(犹大书1:9)

使徒犹大从通过对应所写的古书中引用了这些话,在这些书中,“摩西”是指圣言,他的“身体”是指圣言的字义;由于此处“魔鬼”所指的人与启示录中的“龙”所指的一样,龙也被称为“撒但”和“魔鬼”,所以明显可知,“米迦勒跟魔鬼争辩、为摩西的身体辩论”表示什么,即:这些人歪曲圣言的字义。由于字面上的圣言具有这种性质:恶人能扭曲它,使它偏离它的真正意义,所以古人说(犹大的这些话就是从古人那里引用的):“米迦勒尚且不敢说一句毁谤的话。”“摩西”在灵义上表示律法,因而表示圣言(可参看《属天的奥秘》,4859e, 5922, 6723, 6752, 6827, 7010, 7014, 7089, 7382, 8787, 8805, 9372, 9414, 9419, 9429, 10234, 10563, 10571, 10607, 10614节)。

736、启12:8.“他们并没有得胜;在天上再也找不到他们的地方”表示他们被击败,从今以后,天堂里再也没有对应于他们生命状态的地方,其生命状态是只有思维、没有对良善和真理的情感的状态。这从“他们并没有得胜”,以及“在天上再也找不到他们的地方”的含义清楚可知:“他们并没有得胜”是指他们在争战中被击败了;“在天上再也找不到他们的地方”是指从今以后,天堂里没有对应于他们生命状态的地方(对此,我们稍后会有论述)。从今以后,这种状态不存在,因为“龙同他的使者”所指的其生命状态是一种只有思维、没有对良善和真理的情感的状态;事实上,那些将教会的一切,因而将拯救的一切都置于唯信的人无法处于对良善和真理的任何情感,因为这种情感属于生活。每个人都有两种生命官能,被称为理解力和意愿;理解力是那进行思考的,意愿则是那受到感动的,因此思维属于理解力,情感属于意愿;所以那些将信仰与生活分离的人只是认为事情就是这样,并且由于他们以这种方式思考,他们会说他们会得救。他们因将生活与信仰分离,故只能处于一种属世情感,这种属世情感属于对自我和世界的爱;因此,他们将这些爱的情感与其信仰的事物结合起来,这种结合并不构成天上的婚姻,也就是天堂,而是构成通奸,也就是地狱,因为它是真理与对邪恶的情感的结合;这种通奸对应于儿子与母亲的通奸,这从灵界所知的对应关系明显看出来。尽管如此,主仍规定,真理可以与邪恶结合,但不允许这些人拥有纯正真理,只可以拥有被歪曲的真理,被歪曲的真理本身是虚假。由于这种结合属于分离之信,也就是虚假与邪恶的结合,所以表示那些处于这种信之人的“龙”被称为“撒但”和“魔鬼”;因虚假被称为“撒但”,因邪恶被称为“魔鬼”;因为如前所述,真理与良善的结合构成与人同在的天堂,而虚假与邪恶的结合构成与人同在的地狱。

这些人之所以没有纯正真理,是因为其信仰的一切都来自圣言的字义,他们不认为属于圣言字义的真理是真理的表象,将表象作为真理本身来接受并捍卫就是歪曲圣言,如前所示(AE 715, 719, 720节)。这就是为何“龙同他的使者从天上被摔到地上”。“在天上再也找不到他们的地方”表示从今以后,天堂里没有对应于他们生命状态的地方,因为天堂里的所有地方都对应于天使的生命,因此“地方”表示生命状态,如前所述(AE 731节)。由于天堂里所有天使的生命都是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的生命,而那些处于唯信的人(他们由“龙同他的使者”来表示)没有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所以天堂里没有对应于他们生命状态的地方。此外,天堂里的所有天使都是属灵情感,并且他们每个人都出于自己的情感并照着这情感思考;由此可知,那些将教会、因而将天堂的一切都置于思考,不置于生活的人,当成为灵人时,就会出于他们自己的情感思考,而这些情感是对邪恶与虚假的情感,如前所述;结果,他们的信仰被灭绝并消散,因为他们使其信仰只属于思维,不属于生活。总之,若不从信之生活,也就是仁爱中,没有人能拥有任何属灵情感,也就是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仁爱本身是对良善的情感,信仰是对真理的情感,合而为一的这两者构成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

737、第3节经文说,“天上”现出龙;现在说在“天上”与他争战;后来说在“天上”找不到他及其使者的地方;然而,在第9节经文,他被称为“那古蛇”,以及“魔鬼和撒但”;有些人可能会疑惑,龙,也就是魔鬼,怎么会在天堂,并且在那里还有一席之地,直到他被摔下去;然而,魔鬼在天上从来没有任何地方,而是在地狱有地方。不过,情况是这样:“龙”不是指那些否认神和主,弃绝圣言,无视教会及其教义的人,因为那些具有这种性质,并且如此行的人死后直接被扔进地狱,永远不会出现在天堂,更不用说在那里有什么地方了。因此,“龙同他的使者”是指那些承认神和主,声称圣言神圣,也支持教会及其教义,但只是口头上,而非发自内心的人。他们不是从心里这样做,因为他们轻视生活,那些轻视生活的人内在是魔鬼,无论他们外在多么看似天使。由此可见,他们因承认神和主,并阅读和传讲圣言而从外在与天堂结合;但他们根本没有照着主在圣言中的任何话生活,故从内在与地狱结合。这些人被称为“魔鬼和撒但”,因为他们通过自我之爱和世界之爱的生活,以及像从源泉汩汩流出的冒泡的水那样从这些爱中涌出的邪恶玷污了圣言的真理,并将圣言的字义用于确认这种生活。具有这种秉性的人比其他所有人都更是蛇,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有毒、有害;事实上,他们能把最低层天堂的简单善人拉到他们那一边,尤其会利用诸如他们从圣言字义中取出并扭曲的那类东西。经上说他们出现在天上,在那里与米迦勒及其使者争战,是因为圣言将他们与天堂结合起来;人通过圣言与天堂结合;但当确定他们处于其它情感,而不是天堂的情感时,他们就从天堂被扔了下去。尽管如此,最后的审判完成后,主就提供并规定,从今以后,只有那些处于属灵信仰的人才可以与天堂结合;属灵的信仰是通过照着圣言的真理生活获得的,这种生活被称为仁爱。这就是“龙同他的使者被摔在地上”、“在天上再也找不到他们的地方”所表示的。

启示录12:9

738、启12:9.大龙被摔下来,就是那古蛇,又叫魔鬼和撒但,是迷惑全世界的;他被摔在地上,他的使者也同他被摔下去。

“大龙被摔下来,就是那古蛇”表示那些处于生活的邪恶,由此变得感官化,扭曲圣言、因而教会的一切事物的人与天堂分离,并被扔进地狱(739节);“又叫魔鬼和撒但”表示因为他们内层处于来自地狱的邪恶和虚假(740节);“是迷惑全世界的”表示败坏教会的一切事物的(741节);“他被摔在地上,他的使者也同他被摔下去”表示那些邪恶及其虚假被判入地狱(742节)。

739a、启12:9.“大龙被摔下来,就是那古蛇”表示那些处于生活的邪恶,由此变得感官化,扭曲圣言、因而教会的一切事物的人与天堂分离,并被扔进地狱。这从“被摔下来”、“大龙”和“古蛇”的含义清楚可知:“被摔下来”当论及龙时,是指与天堂分离,并被扔进地狱。这些人曾与天堂结合,但后来被分离了(可参看AE 737节)。“他被摔在地上”表示他们被摔下来,并被判入地狱(对此,我们很快就会谈到)。“大龙”是指那些处于生活的邪恶,而口头上却承认神和主,称圣言为神圣,发言支持教会的人。“龙”表示这些人(参看AE 714–716, 718, 737节)。这就是为何他被称为“大龙”,因为在圣言中,“大”论及良善,在反面意义上,如此处,论及邪恶;而“他的使者”表示他们的虚假(对此,我们很快就会谈到)。“古蛇”是指那些感官化的人,在此是指那些扭曲圣言和教会的一切,从而变得感官化的人。“蛇”表示感官人(可参看AE 581, 715e节)。蛇被称为“古”,是因为在古时就有那些扭曲圣言和教会的一切事物的人。根据字面的历史意义,“古蛇”是指在伊甸园迷惑夏娃和亚当的蛇,但那条蛇和这条蛇都是指所有迷惑全世界的人,这可从这段经文接下来的话明显看出来。由此清楚可知,“大龙被摔下来,就是那古蛇”表示那些处于生活的邪恶,扭曲圣言、因而教会的一切事物的人与天堂分离,并被扔进地狱。

所有处于生活邪恶的人都会变得感官化,那些如此变得感官化的人都会扭曲教会的一切事物,这一点可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人有三个生命层级,即至内层,中间层和终端层,人的这三个层级随着他变得智慧而相继打开。每个人在出生时都是完全感官化的,甚至连他身体的五种感官都必须通过使用打开;接下来他在思维上变得感官化,因为他出于通过他的身体感官进入的物体来思考;后来,他的感官化变得更加内在;但只要他通过视觉体验、知识,尤其通过道德生活的实践为自己获得属世之光,就会从内在变得属世。这是人生命的第一或终端层级。

由于这时他从父母、老师、牧师、圣言和关于圣言的书籍那里获得属灵良善和真理的知识(或认知),并像其它知识(或科学)那样把它们储存在记忆中,所以他在自己里面奠定了教会的基础;然而,他若止步不前,就仍是属世的。但如果他继续前进,即照着来自圣言的这些知识生活,内在层级就在他里面打开,他就会变得属灵,不过,前提是他受真理影响,理解它们,意愿并实行它们;因为在因遗传而属世和感官的人里面占有一席之地的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以这种方式,而非其它方式被移除了,可以说被驱散了。属灵人在天堂,属世人在世界;天堂,也就是主经由天堂能通过属灵人流入属世人到何等程度,如前所述,在属世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就被移除到何等程度;因为主移除它们,如同从天堂移除地狱一样。

人的内在层级无法以其它任何方式打开,因为属世人中的邪恶和虚假把它关闭;事实上,属灵层级,也就是属灵心智,会收缩以躲避邪恶和各种邪恶之虚假,就像身体纤维一接触到尖锐的点就收缩一样;因为正如身体纤维在每次剌触时都会收缩,人那被称为属灵心智的内在心智在触及或呼吸到邪恶或由此而来的虚假时也是如此。但另一方面,当同质事物,也就是来自圣言、从良善获得其本质的神性真理接近属灵心智时,它就会打开自己。然而,这种打开只有通过接受从主经由天堂流入的爱之良善,以及它与人已经储存在其记忆中的那些真理结合才能实现;而这种结合只有通过照圣言中的神性真理生活才能实现,因为当这些真理进入生活时,它们就被称为良善。由此清楚可知,第二或中间层级是如何打开的。

第三或至内在层级在那些立刻将神性真理应用于生活,而不是先从记忆中回想它们,然后推理它们,从而把它们带入怀疑的人里面打开。该层级被称为属天层级。由于人里面有这三个生命层级,但它们却以不同的方式打开,所以天堂有三层。第三层级打开的人在第三层或至内层天堂;只有第二层级打开的人在第二层或中间天堂;也被称为理性人的内在属世人打开的人在第一层或最低层天堂,或终端天堂;因为这人若真是理性的,就会接受从主经由天堂而来的流注。所有这些人都进入天堂。但那些只在记忆中,同时没有在生活中接受神性真理的人仍是属世的,甚至变得感官化;因为如前所述,人与生俱来的邪恶在属世和感官人中占有一席之地;在这些人里面,这些邪恶没有移除,可以说没有通过来自主的良善流注和人对它的接受被驱散;因此,对身体的爱仍在他们里面掌权,这些爱一般是自我之爱和世界之爱,以及随之而来的对自我聪明的爱和骄傲。这些爱,以及从它们流出的邪恶及其虚假,充满其属世心智的内层,尽管它们隐藏在为了世界、由于为外在人所制定的法律而披上的道德生活的体面和高尚之下。虽然这些人的记忆充满来自圣言、来自其几种宗教教条和科学的知识,但他们仍是属世的,甚至是感官的;因为他们那最接近属灵心智的属世心智的内层被反对属灵生活的确认,甚至来自圣言的确认关闭了,属灵生活是遵行神性真理的生活,被称为对邻之仁。这些人因感官化而成为“龙”,被称为“蛇”,“蛇”就表示感官层,因为感官层是人生命的最低部分,可以说在地面上爬行,像蛇一样舔土。

739b、为说明这一切,我将引用创世记中关于迷惑夏娃和亚当的古蛇的记载,并按照灵义解释它们。这些话如下:

耶和华神使各样树从土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目,也好作食物,园子中间又有生命树,和善恶知识树。耶和华神吩咐那人说,园中各样的树,你都可以吃,只是善恶知识树,你不可吃;因为你吃它的日子必定死。惟有蛇比耶和华神所造的田野一切的野兽更狡猾;他对女人说,神岂是真说,你们不可吃园中各样的树吗?女人对蛇说,园中树上的果子,我们可以吃,惟有园中间那棵树上的果子,神曾说,你们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们死。蛇说,你们一定不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它的日子,你们的眼睛就开了,你们便如神一样知道善恶。于是女人见那棵树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是一棵赋予聪明的可喜爱的树,就摘下它的果子来吃了,又给了和她在一起的丈夫,他也吃了。他们二人的眼睛就开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便将无花果树的叶子编在一起,为自己作缠腰带。耶和华对蛇说,你既作了这事,就必受咒诅,比一切的牲畜和田野一切的野兽更甚;你必用肚子行走,尽你一生的日子吃尘土。我要把敌意放在你和女人,你的种和她的种之间;祂要踹你的头,你要伤祂的脚跟。耶和华神便打发那人出伊甸园,又使基路伯从伊甸园的东方居住,还有剑的火焰自行转动,要把守生命树的道路。(创世记2:8, 9, 16, 17; 3:1–7, 14, 15, 23, 24)

若不凭包含在圣言字义的每个细节里面的灵义,没有人知道当如何理解创世记第一章直到大洪水的故事所包含的天地创造的历史叙述。因为关于天地创造、伊甸园和亚当的后代,直至大洪水的这些历史叙述,都以历史的形式构成;然而,它们是最神圣的,因为其中的每个具体观念和每种具体表述都是对应,因而表示属灵事物。凡具有清晰的理解力的人都可以从第一章所包含的创造的历史中洞察到这一点,因为这段历史从光开始,尽管太阳还不存在;从那里所记载的其它各种情况,以及以下考虑也可以洞察到这一点:亚当的妻子夏娃是从亚当两根肋骨中的一根中创造出来的,还有伊甸园中的两棵树,以及严禁吃善恶知识树,他们虽是最有智慧的人,却仍被蛇迷惑,并且吃了;耶和华把这些树放在园子中间,让他们被蛇迷惑去吃严禁吃的那棵树,而祂原本可以阻止;最后,整个人类被判永死,只因他们吃了那棵树。谁看不出,模糊的理解力可能会简单地相信的这些事和其它类似的事违背神性之爱,违背圣治和预见?然而,孩子和简单人照着字面上的历史相信这些事是无害的,因为它们和圣言的其余部分一样,有助于将人类心智与天使的心智结合起来,当世人处于属世意义时,天使则处于属灵意义。不过,要用几句话解释一下这些历史情况在灵义上都涉及什么。

第一章论述了教会的新造或新建,该教会是这个地球上最古老的教会,也是所有教会中最优秀、最杰出的;事实上,它是一个属天教会,因为它处于对主之爱;因此,这个教会的人都是最有智慧的,几乎直接与天堂天使交流,他们通过天使从主那里获得智慧。他们因处于对主之爱,从天堂获得启示,并立刻将启示给他们的神性真理应用于生活,所以处于与第三层天堂的天使一样的状态;因此,该天堂主要由这个教会的人构成。“亚当和他的妻子”就是指该教会。但“伊甸园”表示他们的聪明和智慧,这在灵义上也由关于这个园子所提到的一切事物来描述。“吃知识树”也描述了智慧是如何在他们的后代中丧失的。因为被放在园子中间的两棵树表示来自主的感知和来自世界的感知;“生命树”表示来自主的感知,“善恶知识树”表示来自世界的感知,然而,后一种感知本身只是认知和知识(科学)。但迷惑他们的“蛇”表示人的感官层,感官层与世界直接相通,所以他们被蛇迷惑表示他们被感官层迷惑,而感官层从世界获得它所拥有的一切,没有从天堂获得任何东西。因为属天教会的人是这样:他们从主通过进入其内层的流注感知天堂的一切真理和良善,由此从内层在自己里面看见真理和良善,仿佛是天生的,无需以一种在后的方式获得它们,也不需要用它们来丰富记忆。因此,他们不推理真理,即推理它们是不是真理;事实上,那些在自己里面看见真理的人不会推理,因为推理意味着怀疑一件事是不是真的。由于同样的原因,他们从不提及信,因为信涉及某种未知的事,这事虽看不见,但必须相信。上古教会的人就具有上述特征,这一点已经从天堂启示给我了,因为我被恩准与他们交谈,并获得关于他们的信息,这可从《属天的奥秘》一书关于属天教会的人所记载的各种事明显看出来。

但必须知道,他们从未被禁止从天堂为自己获得良善与邪恶的知识或认知,因为他们的聪明和智慧通过这些知识得到完善;他们也没有被禁止从世界为自己获得良善与真理的知识,因为他们的属世人从这个源头获得其知识(或科学)。但他们被禁止以一种在后的方式看待这些知识,因为他们被恩准以一种在先的方式去看出现在他们眼前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一种在先的方式看待世界和其中的一切,并从中获得知识就是从天堂之光看待它们,以这种方式知道它们的品质或性质。因此,他们也能通过世上的知识确认天上的事物,从而增强他们的智慧。但他们被禁止以一种在后的方式看待世上的知识,如当从它们得出关于天上事物的结论时的情形,这是一种颠倒的秩序,被有学问的人称为物质或属世流注的秩序,而这种流注无法以任何方式进入天上的事物。当上古教会的人开始热爱世上的事物胜过天上的事物,高举自己,并夸耀自己的智慧时,他们就变成这样;他们的后代由此变得感官化,然后“蛇”所表示的其感官层迷惑了他们;感官层只想以一种在后的方式前进。因此,这就是他们被禁止吃的“善恶知识树”的含义。

“耶和华神使各样树从土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目,也好作食物”表示他们被允许从世界获得知识,并以一种在先的方式看待它们;因为“树”表示知识和感知;“可以悦人的眼目”表示理解力所渴望的;“好作食物”表示有助于滋养心智的。园子中间的“生命树”和“善恶知识树”代表来自主的良善与邪恶的知识或认知(智慧就源于这些知识或认知),以及来自世界的良善与邪恶的知识(知识或科学就源于这些知识)。耶和华神吩咐他们可以吃“园中各样的树,只是善恶知识树不可吃”表示他们被允许将来自一切源头的知识,不仅来自天堂的知识,还有来自世界的知识归给自己,只要他们不从世上的知识来推理天上的事物,从而以一种颠倒的秩序行进,而是从天上的事物来思想世上的事物;“你吃它的日子必定死”表示如果他们如此行,那么天上的智慧和教会就会在他们里面灭亡,“吃”在灵义上表示归给自己或变成自己的。

“蛇”表示感官层迷惑他们,因为它最接近世界,因而对世上的一切享受和快乐非常敏感,从而处于谬误,不知道并弃绝天上的事物;“蛇”表示感官层,不是其它感官层,而是这些人的感官层。蛇之所以是“魔鬼和撒但”,是因为感官层与地狱相通,并与地狱构成一体,人的一切邪恶整体上都居于它里面。由于人从感官层基于谬误,以及对世界和身体的爱之快乐来推理,事实上既巧妙又狡猾,所以经上说:“惟有蛇比耶和华神所造的田野的任何野兽都更狡猾”;“田野的野兽”在灵义上表示属世人的情感。

由于感官层以为,智慧是通过世上的知识和属世知识(或科学),而不是通过由主那里从天堂而出的任何流注获得的,所以蛇出于这种谬误和无知对女人说:“你们一定不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它的日子,你们的眼睛就开了,你们便如神一样知道善恶。”因为感官人以为,他知道一切,没有任何东西能向他隐藏;但属天人不是这样,属天人深信,他所知道的与他所不知道的相比,是如此微不足道,以至于几乎什么都不是。事实上,他们的后代自以为神,他们知道一切良善和一切邪恶;但他们从邪恶不能知道天上的良善,只知道世俗和物质的良善,而这种良善本身不是良善;然而,人从天上的良善能知道什么是邪恶。“女人见那棵树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是一棵赋予聪明的可喜爱的树”表示被其感官层说服的属世人的情感以为,在天堂和教会的事物上的聪明可以通过世上的认知的知识(或科学)获得;“女人”在此表示属世人的情感,或人的属世情感,该情感从感官层获得自己的欲望,这种情感就具有这种性质。“女人就摘下树上的果子来吃了,又给了和她在一起的丈夫,他也吃了”表示这情感还迷惑理性层,“女人的丈夫”表示理性层。然后“他们二人的眼睛就开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表示然后他们发现自己没有真理和良善;蒙羞的“赤身露体”表示剥夺天上的爱,由此剥夺良善和真理。“他们便将无花果树的叶子编在一起,为自己作缠腰带”表示于是他们以属世真理为衣给自己穿上,免得他们看起来缺乏天上的真理,“无花果树”表示属世人,“它的叶子”表示真知识。

蛇所受的咒诅描述了后来,他们的感官层变成什么样,即:它完全转身离开天堂,并转向世界,从而不接受任何神性事物;因为人的感官层无法被改造;因此,当人被改造时,它只是被移除,因为它紧贴着身体,向世界显现;所以它称由此而来的享受为良善,也感觉为良善。因此,经上说:“女人的种要踹它的头,它要伤祂的脚跟。”“女人的种”表示主;“蛇的头”表示一切邪恶;“主的脚跟”表示终端神性真理,对我们来说,终端神性真理就是圣言的字义;这感官人或人的感官层会败坏和歪曲,从而伤害。“基路伯”表示字义是守卫,免得那些处于邪恶的人不通过真理的表象,而是通过纯正真理靠近主,基路伯与自行转动的剑的火焰被放在伊甸园,要把守生命树的道路。至于这段经文和这几章其余的经文,可参看《属天的奥秘》一书中的解释。

740a、“又叫魔鬼和撒但”表示因为他们内层处于来自地狱的邪恶和虚假。这从“魔鬼和撒但”的含义清楚可知,“魔鬼和撒但”是指邪恶和虚假方面的地狱(对此,我们很快就会谈到)。它表示那些内层处于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之人,因为此处由“龙”表示,并被称为“魔鬼和撒但”的人外层不是这样,但内层是这样;因为他们外层像教会的人,一些人像天堂天使那样谈论神、主、对主之信和对主之爱,谈论天堂和地狱,他们还从圣言收集许多东西来证实他们的教条。因此,他们通过这些外层与天堂结合;然而,他们内层并未受它们影响,更不用说以它们为快乐了;相反,他们只受身体和世俗事物影响,只以这些事物为快乐,甚至视天上的事物相对来说无关紧要。总之,他们爱身体和世界的事物胜过一切,仅视天上的事物为服务的事物;因此,他们将身体和世界的事物当作头,将天上的事物当作脚。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轻视生活,声称拯救人的,是唯信,不是生活的任何良善。因此,他们是魔鬼和撒但,因为人是他内层的样子,不是他仅外层的样子,除非他表面上的言行出于内层。此外,人死后仍是这样;因为一个人内层如何,他在灵方面就如何,人的灵就是意愿和由此而来的生活所来自的情感。由此可知,那些轻视生活的人内层是魔鬼和撒但,并且当他们在世上的生活结束,他们成为灵时,他们也变成魔鬼和撒但。

他们之所以被称为“魔鬼和撒但”,是因为“魔鬼”和“撒但”这两者都表示地狱;“魔鬼”表示邪恶所来自的地狱,“撒但”表示虚假所来自的地狱;该地狱被称为“撒但”,是因为所有在其中的人都被称为撒但,另一个地狱被称为“魔鬼”,是因为所有在其中的人都被称为“魔鬼”。在创世之前曾为光明天使,后来与其同伙一起被扔进地狱的魔鬼或撒但并不存在,这一点可从《天堂与地狱》(311–316节)一书中标题为“天堂和地狱皆来自人类”的章节明显看出来。

要知道,天堂分为两个国度,即一个属天国度和一个属灵国度(对此,参看《天堂与地狱》,20–28节)。与这两个国度相对立地对应的是地狱所分成的两个国度;与属天国度相对立地对应的是由魔鬼构成,因而被称为“魔鬼”的地狱国度,与属灵国度相对立地对应的是由撒但构成,因而被称为“撒但”的地狱国度。正如属天国度由处于对主之爱的天使构成,与属天国度相对立地对应的地狱国度由处于自我之爱的魔鬼构成;因此,各种邪恶从这个地狱流出。正如属灵国度由处于对邻之仁的天使构成,与属灵国度相对立地对应的地狱国度则由处于源自世界之爱的虚假的撒但构成;因此,各种虚假从这个地狱流出。

740b、由此清楚可知,在以下经文中,“魔鬼”和“撒但”表示什么。福音书:

耶稣被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马太福音4:1等; 路加福音4:1–13)

前面已经说明,“旷野”,以及主所受四十昼和四十夜的“试探”表示什么(可参看AE 730e节)。经上说祂受“魔鬼”的试探,以表示祂受邪恶所来自的地狱试探,因而受最坏的地狱试探;因为这些是主要与主的神性之爱争战的地狱,在这些地狱掌权的爱是自我之爱,这爱是主的爱、因而来自主的爱之对立面。

马太福音:

稗子就是那恶者之子;撒稗子的仇敌就是魔鬼。(马太福音13:38, 39)

“稗子”表示教义、宗教和敬拜的虚假,这些虚假来自邪恶,因此它们也被称为“恶者之子”;由于邪恶把它们带出来,所以经上说:“撒稗子的就是魔鬼。”

路加福音:

那些在路旁的,是指那些人听了,随后魔鬼来,从他们心里把那话夺去,不让他们相信并得救。(路加福音8:12)

马可福音:

那些在路旁的是:话撒在那里,人听的时候,撒但立刻来,把撒在他们心里的话夺了去。(马可福音4:15)

在这一点上,路加福音用了“魔鬼”一词,马可福音则用了“撒但”一词,因为“那些在路旁的种子”表示只在记忆里,没有在生活中所接受的来自圣言的真理,由于这真理既被邪恶,也被虚假夺走,所以经上提到“魔鬼”和“撒但”这两者;因此,路加福音上说:“魔鬼来,从他们心里把那话夺去,不让他们相信并得救。”马可福音上说:“撒但来把撒在他们心里的话夺了去。”

马太福音:

王又要向那左手边的说,你们这被诅咒的人,离开我,进入那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马太福音25:41)

此处用“魔鬼”这个词,是因为这些话论及那些不实行善行,因而实行恶行的人;那些不实行善行的人就是在实行恶行;因为前面的经文叙述了他们所做的行为,当良善被轻视时,邪恶就被热爱。

主称加略人犹大是一个魔鬼(约翰福音6:70);经上说魔鬼钻进了他心里(约翰福音13:2);他接过那蘸饼以后,撒但就进入他(约翰福音13:27; 路加福音22:3)。经上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加略人犹大代表犹太人,犹太人处于来自邪恶的虚假;因此,他因邪恶而被称为“魔鬼”,因虚假而被称为“撒但”。故经上说“魔鬼钻进了他心里”,“钻进心里”表示进入属于其意愿的爱。经上还说:“他接过那蘸饼以后,撒但就进入他。”“因蘸饼进入他”表示进入肚腹,这表示进入思维,来自邪恶的虚假属于思维。

约翰福音:

耶稣对犹太人说,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欲望,你们愿意行;他从起初就是杀人的,不站在真理上,因他里面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说的。(约翰福音8:44)

这段经文描述了犹太民族,它从起初是什么样,即:它处于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他们的父魔鬼”表示来自地狱的邪恶,他们的父在埃及,后来在旷野就处于这邪恶;“你们父的欲望,你们愿意行”表示他们愿意留在自己欲望的邪恶中;“他从起初就是杀人的,不站在真理上,因他里面没有真理”表示他们摧毁理解力的一切真理;由于“人”表示聪明的真理,所以“杀人的”表示摧毁它的。“他说谎是出于自己说的”表示来自其邪恶的虚假;“他自己”表示意愿的邪恶,“说谎”表示由此而来的虚假。

马太福音:

法利赛人论到耶稣说,祂赶鬼,无非是靠着鬼王别西卜罢了。耶稣知道他们的心思,就对他们说,若撒但赶出撒但,就是自相纷争;他的国怎能立得住呢?我若靠着神的灵赶鬼,那么,神的国就临到你们了。(马太福音12:24–26, 28)

此处用的是“撒但”这个词,而不是魔鬼,因为“别西卜”,也就是以革伦的神,表示一切虚假的神,“别西卜”依据来源表示苍蝇的神或主,而“苍蝇”表示感官人的虚假,因而表示各种虚假。这就是为何别西卜被称为撒但。因此,主还说:“我若靠着神的灵赶鬼,那么,神的国就临到你们了。”“神的灵”表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神的国”因此表示处于神性真理的天堂和教会。

福音书:

彼得责怪耶稣,因祂想受难,耶稣转过来,对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你是绊脚石,因为你不体会神的事,却体会人的事。(马太福音16:22, 23; 马可福音8:32, 33)

主对彼得说这些话,是因为在相对意义上,“彼得”表示信;由于信属于真理,也属于虚假,如此处,所以彼得被称为撒但;如前所述,“撒但”表示作为虚假源头的地狱。“彼得”代表两种意义上的信,即来自仁的信和无仁之信;无仁之信是虚假的信。此外,那些处于无仁之信的人在主让自己被钉十字架中找到绊脚石;因此,这被称为“绊脚石”。由于十字架受难是主所受的最后试探和对所有地狱的完全胜利,以及祂的神性与神性人身的完全合一,而那些处于虚假之信的人不知道这一点,所以主说:“你不体会神的事,却体会人的事。”

路加福音:

耶稣对西门说,看哪,撒但要求你们,好筛你们像麦子一样。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的信不至失掉;所以你回转过来的时候,要坚固你的弟兄。(路加福音22:31, 32)

此处“彼得”也代表无仁之信,这信是虚假的信,因为这话是主对他说的,就在他三次否认主之前。由于他代表信,所以主说:“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的信不至失掉。”他代表虚假的信,这一点从主对他说的话明显看出来,即:“所以你回转过来的时候,要坚固你的弟兄。”由于虚假的信就像风前的糠秕,所以经上说“撒但要求他们,好筛他们像麦子一样”,“麦子”表示与糠秕分离的仁之良善。由此清楚可知,为何此处用“撒但”这个名。

同一福音书:

我曾看见撒但从天上坠落,像闪电一样。(路加福音10:18)

此处“撒但”与也出现在天上,并从天上摔下去的“龙”具有相同的含义;但严格来说,“魔鬼”指的是“龙”,“撒但”指的是“他的使者”。“龙的使者”表示邪恶之虚假,这一点可见于随后的章节。“撒但从天上坠落”表示主通过那时祂所处的神性真理将一切虚假都从天堂逐出,并征服那些被称为“撒但”的地狱,就像米迦勒把“龙同他的使者”扔下去一样(对此,参看AE 737节)。

740c、约伯记:

有一天,神的众子来侍立在耶和华面前,撒但也来在他们中间。耶和华问撒但说,你从哪里来?撒但回答耶和华说,我在地上走来走去,遍地行走。耶和华将属于约伯的一切都交在撒但手里,只是不让他伸手加害约伯;尽管后来他可能会摸自己的骨和肉。(约伯记1:6–12; 2:1–7)

这段经文是以历史的形式写成的,这一点从这本书中的许多事明显看出来。《约伯记》是古教会的一本书,按照当时的写作模式,充满对应;然而,它是一本非常优秀和有用的书。那时,天使被称为“神的众子”,因为“神的众子”和“天使或使者”一样,表示神性真理,而“撒但”表示地狱的虚假。由于地狱通过虚假试探人,约伯后来受到试探,而地狱的虚假被神性真理驱散,所以经上说:“撒但站在神的众子中间。”此处不会解释其余的经文表示什么,因为这些事必须按其系列联系起来加以检查,才会变得显而易见。

诗篇:

他们向我以恶报善,以恨报我的爱;愿你派一个恶人辖制他,让撒但站在他右手边。(诗篇109:5–6)

这段经文,像大卫诗篇中的大多数事物一样,是关于主及其所受试探的预言;因为祂承受了最可怕的试探,在所有人之上。由于主在祂所受的试探中出于神性之爱与地狱争战,而这些地狱对祂是最怀有敌意的,所以经上说:“他们向我以恶报善,以恨报我的爱。”由于地狱的邪恶和虚假在这些地狱盛行,所以经上说:“愿你派一个恶人辖制他,让撒但站在他右手边。”“站在右手边”表示被完全包围,“撒但”表示他所拥有的地狱虚假。

撒迦利亚书:

后来他又指给我看,大祭司约书亚站在耶和华的使者面前,撒但也站在约书亚的右手边,作他的对手;耶和华向撒但说,耶和华责备你,就是拣选耶路撒冷的;这不是从火中抽出来的一根柴吗?约书亚穿着污秽的衣服,站在使者的面前。(撒迦利亚书3:1–3)

这些话涉及什么,只能从前后发生的一系列事看出来;从这些事可以明显看出,这代表了圣言是如何被歪曲的。此处“大祭司约书亚”表示律法或圣言,“他穿着污秽的衣服,站在使者的面前”表示对它的歪曲。这清楚表明,“撒但”在此表示取自被歪曲的圣言的教义虚假;由于那时这教义虚假开始盛行,所以撒迦利亚看见“撒但站在他右手边”;“站在右手边”表示与神性真理争战。由于只有圣言的字义才能被歪曲,因这些真理只是表面上的真理,而那些照字面解释圣言的人很难确信是虚假,所以约书亚说“耶和华责备你”,如前所述(AE 735节),那里解释了“米迦勒为摩西的尸首与魔鬼争辩,米迦勒对魔鬼说,主责备你吧”(犹大书1:9)表示什么。由于此处所指的是取自被歪曲的圣言的教义真理,所以经上说:“耶和华拣选耶路撒冷;这不是从火中抽出来的一根柴吗?”“耶路撒冷”表示教会的教义,“从火中抽出来的一根柴”表示真理所剩无几。

在旧约的这些经文中,经上只提到“撒但”,没有提到魔鬼的地方,经上使用“仇敌”、“敌人”、“仇恨者”、“对手”、“控告者”、“鬼魔或鬼”,以及“死亡”和“地狱”取代“魔鬼”这个词。由此清楚可知,“魔鬼”表示邪恶所来自的地狱,“撒但”表示虚假所来自的地狱;如在以下启示录的经文中:

然后,我看见一位天使从天上降下来,手里拿着无底坑或深渊的钥匙和一条大链子,他捉住那龙,那古蛇,就是魔鬼、撒但,把它捆绑一千年。那一千年完了,撒但必从监牢里被释放,要迷惑列族。那迷惑他们的魔鬼被扔进火湖和硫磺里。(启示录20:1, 2, 7, 8, 10)

至于“鬼魔”和“鬼魔的灵”表示什么,可参看前文(AE 586节)。

741a、“是迷惑全世界的”表示他们败坏教会的一切事物。这从“全世界”的含义清楚可知,“全世界”是指教会的一切事物(对此,我们很快就会谈到);由于“全世界”表示教会的一切事物,所以“迷惑它”表示败坏这些事物;因为当仁之良善,也就是生活的良善与信分离,从中被移除,被认为无助于得救,或与得救毫不相干时,教会的一切事物就都被败坏了。圣言的一切事物,因而教会的一切事物由此被歪曲,因为主说,律法和先知都系于这两条诫命:“要爱神胜过一切,要爱邻如己。”这两条诫命表示要照着圣言的诫命生活和行事;爱就是意愿并实行,因为一个人从内层所爱的,他就会意愿,他所意愿的,他就会实行。“律法和先知”表示圣言的一切。

教会相继陷入两个邪恶与虚假的原则。一个是喜欢统治教会和天堂的一切;在圣言中,这种统治由“巴别或巴比伦”来表示;教会因邪恶陷入这个原则;另一个是将信与仁分离,生活的一切良善因这种分离而灭亡;这就是圣言中“非利士”的意思,并由但以理书中的“公山羊”和启示录中的“龙”来表示;教会因虚假而陷入这个原则。但由于这一章论述“龙”,而“龙”尤表与仁分离之信的宗教,所以我顺便提一下(与仁)分离之信的捍卫者迷惑世界所用的一些方法。他们尤其通过以下教导迷惑世界:由于没有人能从自己行本身为良善的良善,而不将功德置于其中,所以善行无助于得救;尽管如此,考虑到公共利益应当行善;这些就是圣言和由此而来的讲道,以及教会的一些祷告所指的良善。现在要解释一下这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当一个人从圣言行善,也就是因主在圣言中就是这么吩咐的而行善时,他不是从自己,而是从主行善,因为主就是圣言(约翰福音1:1, 14),主就在人从圣言所拥有的那些事物中,如祂在约翰福音中以这些话所教导的:

遵守我话的人,我要到他那里去,并在他那里作我的住所。(约翰福音14:23)

这就是为何主如此频繁地吩咐,必须行祂的话和诫命;那些遵行它们的人必有永生;还吩咐,每个人都将照自己的作为受审判。由此可知,那些从圣言行善的人从主行善,来自主的良善是真正的良善,它在何等程度上来自主,它里面就在何等程度上没有功德。

从圣言,因而从主所行的良善是真正的良善,这一点从启示录中的这些话也清楚看出来:

我站在门外叩门;若有人听见我的声音而开门,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启示录3:20)

这表明,主始终并不断同在,赐予人行善的努力,但人必须开门,也就是必须接受主;当从主的圣言行善时,他就接受了主。尽管这在人看来,似乎是凭他自己行的,但这不是出于人,而是出于他里面的主。在人看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没有其它感觉,只觉得他从自己思考,从自己行事;然而,当他从圣言思考和行事时,他貌似凭自己如此行;因此,这时他也相信他从主如此行。

由此可见,一个人从圣言所行的良善是属灵良善,这良善将人与主并天堂结合起来。但一个人为世界和世上的社区所行、被称为文明道德的良善的良善将他与世界,而不是与天堂结合起来。此外,信之真理与属灵良善,也就是对邻之仁的良善结合,因为信本身是属灵的,属灵之物不能与其它任何良善结合,只能与同样属灵之物结合。但与属灵良善分离的文明道德良善本身不是良善,因为它出于人;事实上,自我和世界在何等程度上隐藏在它里面,它就在何等程度上是邪恶;因此,这良善无法与信结合,真若结合,信就会消散。

741b、“迷惑全世界”表示败坏教会的一切事物,因为“世界”一般表示在其一切事物,就是良善和真理方面的教会,但尤表良善方面的教会;当经上还提到“地”时,这就是“世界”的含义。前面说明,在圣言中,“地”表示教会(AE 304, 697节);但当经上也提到“世界”时,“地”表示真理方面的教会。因为有两样事物构成教会,即真理和良善,以下经文中的“地”和“世界或世上”就表示这两者。

以赛亚书:

夜间,我用我的灵魂渴望你;早晨,我用在我中间的灵切切等候你;因为你在地上教导你典章的时候,世上的居民就学习公义。(以赛亚书26:9)

“夜间”表示没有真理之光的状态,“早晨”表示有真理之光的状态;后一种状态来自爱,但当还没有爱时,前一种状态就存在。因此,“夜间渴望耶和华的灵魂”表示一种还没有处于真理之光的生命;“早晨,在他中间、他等候耶和华所用的灵”表示一种处于真理之光的生命;因此,经上补充说“因为你在地上教导你典章的时候,世上的居民就学习公义”,这句话表示教会处于来自圣言的真理,并通过真理处于良善;“地”表示真理方面的教会,“世上”表示良善方面的教会;因为在圣言中,“典章”(judgment,或公平、审判、判断等)论及真理,“公义”论及良善,“居民”表示处于教义、因而生活之良善的教会之人。在圣言中,“典章”(judgment,或公平、审判、判断等)论及真理,“公义”论及良善(可参看《属天的奥秘》,2235, 9857节);“居住”表示生活,因此“居民”表示那些处于教义、因而生活之良善的人(可参看AE 133, 479, 662节)。

耶利米哀歌:

地上的列王和世上所有的居民都不信敌人和仇敌能进耶路撒冷的城门。(耶利米哀歌4:12)

“地上的列王”表示处于真理的教会之人,“世上的居民”表示处于良善的教会之人;“王”表示那些处于真理的人(可参看AE 31, 553, 625节);刚才已经说明,“居民”表示那些处于良善的人。由此清楚可知,“地”表示真理方面的教会,“世界或世上”表示良善方面的教会。由于教会教义的一切都被虚假和邪恶摧毁,所以经上说:“他们都不信敌人和仇敌能进耶路撒冷的城门。”“敌人”表示摧毁教会真理的虚假,这些真理由“地上的列王”来表示,“仇敌”表示摧毁教会良善的邪恶,这些良善由“世上的居民”来表示;“耶路撒冷”表示教义方面的教会。

诗篇:

愿全地都惧怕耶和华,愿世上所有的居民都敬畏祂。(诗篇33:8)

此处“地”也表示那些处于教会真理的人,“世上的居民”表示那些处于教会良善的人。又:

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中的,都属耶和华;祂把它建立在海上,把它安定在江河之上。(诗篇24:1, 2)

此处“地”同样表示真理方面的教会,“其中所充满的”表示整体上的一切真理;“世界”表示良善方面的教会,“居住者或居民”表示整体上的良善。至于“把它建立在海上,把它安定在江河之上”表示什么,可参看前文(AE 275a, 518d节)。

以赛亚书:

我们也曾怀孕阵痛,仿佛生出风;我们未曾在地上施行拯救,世上的居民也未曾败落。(以赛亚书26:18)

此处“地”表示真理方面的教会,“世界”表示良善方面的教会。前面解释了其余的经文(可参看AE 721a节)。同一先知书:

列族啊,你们近前来听,众民哪,你们要留心听;愿地和其上所充满的,世界和其中一切所出的,都听。(以赛亚书34:1)

“列族”表示那些处于良善的人,“众民”表示那些处于真理的人(可参看AE 175, 331, 625节);因此,经上补充说“愿地和其上所充满的,世界和其中一切所出的,都听”,“愿地和其上所充满的”表示一切真理方面的教会,“世界和其中一切所出的”表示一切良善方面的教会。

又:

世上一切的居民和地上所住的人哪,山上大旗竖起时,你们要看,号筒吹响时,你们要听。(以赛亚书18:3)

“世上的居民和地上所住的人”表示教会中所有处于良善和真理的人,如前所述;“山上大旗竖起时,你们要看,号筒吹响时,你们要听”表示主的降临;“山上大旗”,以及“号筒吹响”表示一起呼召到教会。

741c、诗篇:

在耶和华面前,因为祂来了,祂来要审判这地;祂要按着公义审判世界,按真理审判万民。(诗篇96:13; 98:9)

这论述了主的降临和那时的最后审判。由于“世界”表示那些处于良善的教会之人,“万民”表示那些处于真理的人,所以经上说:“祂要按着公义审判世界,按真理审判万民。”“公义”,以及“世界”都是指良善。又:

在诸山生出,地与世界形成之前,从永远到永远,你就是神。(诗篇90:2)

“诸山”表示那些在天堂里住在大山上的人,他们就是那些处于属天良善的人,而“地与世界”表示由那些处于真理和处于良善的人构成的教会。

又:

耶和华作王,祂以威严为衣穿上,耶和华以力量为衣穿上,给自己束腰;世界也必坚定,不得动摇;你的宝座从亘古立定,你从永恒就存在。(诗篇93:1, 2)

这些话论及即将降世的主;由于祂从人身拥有荣耀和能力,祂已将这人身与其神性合一,所以经上说“祂以威严和力量为衣穿上”、“祂给自己束腰”;因为主取得人身,是为了祂可以拥有征服地狱的能力。“必坚定,不得动摇的世界”和“必立定的宝座”表示祂即将建立并永远保护的教会;因为“世界”表示对神性良善的接受方面的天堂和教会,“宝座”表示对神性真理的接受方面的天堂和教会。

又:

在列族中要说,耶和华作王了;世界也必坚定,不得动摇;祂要按公正审判众民;天必欢喜,地必快乐。(诗篇96:10, 11)

这些话也论及即将降临的主,以及祂要建立并永远保护的教会,这由“世界必坚定,不得动摇”来表示,如前所述;由于“世界”表示良善方面的教会,所以经上补充说;“祂要按公正审判众民。”“众民”和“地”一样,表示那些处于教会真理的人,所以他们被称为“地上的众民”和“世界的居民”;“公正”也表示真理。“天必欢喜,地必快乐”表示在天堂和地上的教会中,那些在教会里的人的喜乐。

又:

耶和华要按公义审判世界,按公正判断万民。(诗篇9:8)

由于“世界”表示良善方面的教会,“公义”论及良善,所以经上说:“耶和华要按公义审判世界。”由于那些处于真理的人被称为“万民”,“公正”表示真理,如前所述,所以经上说:“祂按公正判断万民。”耶利米书:

耶和华用能力制造了大地,用智慧预备了世界,用聪明展开了诸天。(耶利米书10:12; 51:15)

“耶和华用能力制造了大地”表示主凭神性真理的能力建立教会;“用智慧预备了世界”表示祂从神性良善通过神性真理形成处于良善的教会;“用聪明展开了诸天”表示因此,祂使天堂扩大。

诗篇:

天是你的,地也是你的,世界和其中所充满的,都是你建立的。(诗篇89:11)

“天和地”表示在天堂和地上的教会,两者都是真理方面的,“世界和其中所充满的”表示在天堂和地上的教会,两者都是良善方面的,“所充满的”表示整体上或整个范围内的良善和真理。又:

我若是饥饿,我不用告诉你,因为世界和其中所充满的都是我的。(诗篇50:12)

这些论及献祭,主并不喜悦它们,而是喜悦忏悔和作为,因为经上补充说:

我岂吃雄壮公牛的肉呢?岂喝公山羊的血呢?你们要以忏悔为祭献给神,又要向至高者还你的愿。(诗篇50:13–14)

因此,“我若是饥饿”表示我若渴望献祭;但主想要出于良善和真理的敬拜,故经上说:“因为世界和其中所充满的都是我的。”“所充满的”表示整体上或整个范围内的良善和真理,如前所述。这些话论及被献为祭的牲畜,但这些牲畜在灵义上表示各种良善和真理。

马太福音:

天国的这些好信息要传遍世界,对所有民族作见证,然后末期才来到。(马太福音24:14)

由于“世界”表示良善方面的教会,所以经上说“这些好信息要传给所有民族”,因为要听并接受的“民族”表示所有处于良善的人。此外,“民族”表示所有处于邪恶的人,他们也要听;但然后“世界”表示处于邪恶时的整个教会;因此,经上还说:“然后末期才来到。”

撒母耳记上:

耶和华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使他们与首领同坐,使他们承继荣耀的宝座;因为地的基座是耶和华的,祂将世界立在其上。(撒母耳记上2:8)

这是撒母耳的母亲哈拿的预言。“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表示对外邦人的教导,以及在主将要启示的内层真理上的光照,由此从邪恶和虚假中的移除。“地的基座”表示外层真理,如圣言字义的真理,因为内层真理以这些真理为基础;因此,祂立在其上的“世界”表示在其一切良善和真理方面的教会(对此,可参看AE 253b, 304c节)。

741d、以赛亚书:

将来雅各要使他们扎根,以色列要发芽开花,世界的面貌必充满出产。(以赛亚书27:6)

“雅各”表示外在教会,“以色列”表示内在教会;由于教会的内在建立在其外在的基础上,内在由此增多、丰产,所以经上说:“将来雅各要使他们扎根,以色列要发芽开花。”“世界的面貌必充满出产”表示随之而来的教会的结实。

同一先知书:

这就是那使大地战抖,使列国震动,使世界成为旷野,摧毁其城邑的人吗?因他们祖宗的罪孽就要预备杀戮他的儿子,免得他们兴起来,得了这地,世界的面貌满了城邑。(以赛亚书14:16, 17, 21)

这些话论及路西弗,他是指“巴比伦”,也就是对统治天地的爱;因此,“使大地战抖,使列国震动,使世界成为旷野,摧毁其城邑”表示摧毁教会的一切事物;“大地”表示真理方面的教会;“列国”表示按真理来区分的各教会;“世界”表示良善方面的教会,“城”表示教义。“因他们祖宗的罪孽就要预备杀戮儿子”表示由他们的邪恶产生的虚假的毁灭;“免得他们得了这地,世界的面貌满了城邑”表示免得虚假和邪恶,以及来自它们的教义占领整个教会。

又:

大地必悲哀、困惑,世界衰败、困惑,地上居高位的人必衰败,地本身必在其居民之下被污秽。(以赛亚书24:4, 5)

这段经文描述了教会因自我聪明的骄傲而在其真理和良善方面的荒凉,以及对来自良善的真理的亵渎。“悲哀、困惑、衰败”描述了这种荒凉;“地和世界”表示真理和良善方面的教会;“地上居高位的人”表示自我聪明的骄傲,“地必在其居民之下被污秽”表示对来自良善的真理的亵渎。

那鸿书:

大山在祂面前震动,小山也都熔化;大地在祂面前烧毁,世界和所有住在其中的,也都如此。(那鸿书1:5)

必震动的“大山”和必熔化的“小山”表示什么,可参看前文(AE 400b, 405节)。但“地和世界,以及所有住在其中的都必烧毁”表示教会在其一切真理和良善方面将被地狱之爱摧毁。

诗篇:

耶和华啊,因你的斥责,因你鼻孔的灵的气息,水道就出现,世界的根基也显露。(诗篇18:15; 撒母耳记下22:16)

“水道就出现,世界的根基也显露”表示就其真理和良善而言,教会的一切事物从根基上都被倾覆了;“水道”表示真理,“世界的根基”表示其良善,“出现”和“显露”表示从根基上被倾覆。“耶和华啊,因你的斥责,因你鼻孔的灵的气息”表示这种摧毁是由邪恶对神性事物的仇恨和烈怒造成的;“斥责”和“耶和华鼻孔的灵”与圣言别处提到的祂的“怒气和震怒”具有相同的含义。但由于主对恶人没有怒气或震怒,而是恶人对主怀有怒气或震怒,当恶人灭亡时,怒气和震怒在他们看来似乎来自主,所以经上照着这种表象如此说。“耶和华鼻孔的灵的气息”也是指东风,东风通过干旱进行摧毁,通过其渗透力进行倾覆。

又:

你的雷声进入世界,闪电照亮世界,大地战抖震动。(诗篇77:18)

又:

祂的闪电照亮世界;大地看见便惧怕,诸山在耶和华面前,就是全地之主面前,融化如蜡。(诗篇97:4, 5)

这两段经文描述了由于主以其神性真理的同在,恶人的状态,这种状态就像当主在西乃山上向以色列人显现时,他们的状态。那时他们听见雷声,看见闪电,那山似乎在像火炉那样的吞灭的火中,他们极其害怕,这一点从圣言可以得知。这是因为他们心里是邪恶的;事实上,主照着各人的品质向各人显现,向善人显为再造之火,向恶人显为吞灭之火。由此清楚可知,“你的雷声进入世界,闪电照亮世界,大地战抖震动”、“诸山在耶和华面前,就是全地之主面前融化”表示什么;“世界”表示所有处于良善的教会之人,但在此表示那些处于邪恶的人,而“地”表示所有处于真理的教会之人,但在此表示那些处于虚假的人。

以赛亚书:

我必在世界上察罚恶意,在恶人身上察罚他们的罪孽。(以赛亚书13:11)

此处“世界”也表示那些处于邪恶的教会之人,“恶人”表示那些处于虚假的人,故经上说:“我必在世界上察罚恶意,在恶人身上察罚他们的罪孽。”“恶意”表示邪恶,“罪孽”论及虚假。

约伯记:

他们必把他从光明中撵到黑暗里,又把他逐出这个世界。(约伯记18:18)

由于“光明”表示真理,“世界”表示教会的良善,当恶人将自己从真理扔进虚假时,他也将自己从良善扔进邪恶,所以经上说“他们必把他从光明中撵到黑暗里,又把他逐出这个世界”,“黑暗”表示虚假,“逐出这个世界”表示从教会的良善中逐出。

路加福音:

众人要因惧怕,因期待将要临到世界的事而昏厥,因为天势都要震动;那时,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路加福音21:26, 27)

这些话论及时代的完结,也就是教会的末期,那时不再有任何真理,因为没有良善;那时天堂的状态由这些话来描述:“众人要因惧怕,因期待将要临到世界的事而昏厥。”这段经文描述了那些在天堂里的人对教会在其良善,因而在其真理方面的一切都要灭亡的惧怕,以及对来自主的帮助的期待。“天势的震动”表示神性真理的能力的削弱;“天势”(powers of the heavens)表示能力方面的神性真理;“那时,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表示那时,主将使神性真理显现,神性真理拥有能力,并且聪明来自神性真理。

在以下启示录的经文中,“地和世界”具有相同的含义:

他们本是鬼魔的灵,施行迹象,出去到地上和全世界的列王那里,召集他们去赴战。(启示录16:14)

经上说“到地上和全世界的列王那里”,是因为“地”表示教会的一样事物,“世界”表示另一样事物。“世界”因表示良善方面的教会,故也表示教会的一切事物,因为良善是教会的本质;因此,哪里有良善,哪里也有真理,因为一切良善都渴望真理,并想与真理结合,被它属灵地滋养;这也是相互的。

742、“他被摔在地上,他的使者也同他被摔下去”表示那些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被判入地狱。这从“被摔在地上”和“龙的使者”的含义清楚可知:“被摔在地上”是指与天堂分离,并被判入地狱(对此,我们很快就会谈到);“龙的使者”是指来自“龙”所表示的邪恶的虚假;在圣言中,“天上的天使或使者”表示神性真理,因为他们是神性真理的接受者(参看AE 130, 302节);因此,龙的“使者”表示从“龙”所表示的邪恶发出的地狱虚假。龙的“使者”所表示的虚假大部分是被歪曲的真理,这些真理本身是虚假,如前所述。

“被摔在地上”表示被判入地狱,因为“从天上摔下来”这种表述就表示这一点。灵界也有陆地,和自然界一样,满是大山和小山,也满是山谷和江河;当合在一起的这些被称为地时,“地”就表示教会;但当所指的是地的最低部分时,如当经上说“从天上被摔在地上”时的情形,“地”表示受到诅咒的东西,因为这些最低部分下面就是地狱,地狱也有陆地,但却是受到诅咒的那种陆地。因此,天使行走时,通常不会低头、弯腰,或看向大地,更不会在地上躺在最低部分,或拿起地上的任何尘土。世上那些将其他人判入地狱的人习惯把从地上取来的尘土撒在别人身上即源于此,因为这对应于这种判罚。此外,在灵界,谁都不允许赤脚走在这些地上。在那里,受到诅咒的地与没有受到诅咒的地很容易区分开来,因为受到诅咒的地一片荒芜,只有尘土,到处都覆盖着荆棘和棘刺,而没有受到诅咒的地则是肥沃的,长满了芳草、灌木和树木,还有田地。因此,在犹太代表性教会,当他们因被敌人击败,或其圣所被施暴而陷入巨大的悲痛时,习惯俯伏在地,在地上滚来滚去,把地上的尘土撒在自己头上;他们通过这些行为代表,他们自己承认自己受到诅咒;因此,他们以这种最谦卑的姿态祈求他们的罪被赦免。当最后的审判正在施行时,以及后来,“龙同他的使者”所指的那些人便与天堂分离,并被判入地狱,我被恩准作为目击者观看;关于这一事实,本书末尾会有详述。由此可见,“从天上被摔在地上”表示被判入地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