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启示录8:10-11

启示录8:10, 11

515、启8:10, 11.第三位天使吹号,就有烧着的大星好像一盏灯从天上落下来,落在江河的第三部分和众水的泉源上。这星名叫苦艾;众水的第三部分变为苦艾;因水变苦,就有许多人死于这些水。

“第三位天使吹号”表示从天堂而降的流注和由此而来的恶人的第三个变化(516节);“就有烧着的大星好像一盏灯从天上落下来”表示圣言的真理被自我之爱歪曲了(517节);“落在江河的第三部分和众水的泉源上”表示因此,对真理的一切理解都灭亡了,教会的教义由此也灭亡了(518节)。

“这星名叫苦艾”表示与邪恶之虚假混杂的真理(519节);“众水的第三部分变为苦艾”表示在理解和教义上,一切真理都变成这样(520节);“就有许多人死于这些水”表示所有这样的人都被圣言的真理所变成的虚假毁灭了(521节);“因水变苦”表示因为圣言的真理被歪曲了(522节)。

516、启8:10.“第三位天使吹号”表示从天堂而降的流注和由此而来的恶人的第三个变化。这从前面的阐述和说明(AE 502节)清楚可知。

517、“就有烧着的大星好像一盏灯从天上落下来”表示圣言的真理被自我之爱歪曲了。这从“星”和“烧着好像一盏灯”的含义清楚可知:“星”是指真理和良善的知识,以及来自圣言的知识的真理和良善(参看AE 72, 402节);“烧着好像一盏灯”是指被自我之爱歪曲,“烧着”论及自我之爱,因为这爱由“火”来表示(参看AE 504c节),“一盏灯”表示圣言、教义和信仰的真理(也可参看AE 274节)。由此可见,“就有烧着的大星好像一盏灯从天上落下来”表示圣言的真理被自我之爱歪曲了。

必须知道,所有处于自我之爱的人若研究圣言,都会歪曲圣言的真理。原因在于,一切真理都由主那里从天堂而降,无一来自人的自我;那些处于自我之爱的人沉浸于他们的自我,由此获得关于圣言真理的一切思维观念。正因如此,他们歪曲这些真理,不仅在圣言字义上歪曲,还在对其中的真理的理解上歪曲;因为不按话语的真正意义来理解话语,就是歪曲它们。

人的思维有两种状态,当他从主处于对真理的思维时是一种状态,当他从自己处于对真理的思维时是另一种状态。当他从主处于对真理的思维时,他的心智甚至被提升到天堂之光,他从这光获得光照和对真理的正确感知。但当他从自己处于对真理的思维时,他的心智坠入世界之光;这光在属灵事物,或天堂和教会的事物上就是幽暗;人在幽暗中只能看见诸如从自我之爱和世界之爱的火中闪耀出来的那类事物,这些事物本身是反对真理的虚假。

518a、“落在江河的第三部分和众水的泉源上”表示因此,对真理的一切理解都灭亡了,教会的教义由此也灭亡了。这从“落”、“第三部分”、“江河”和“众水的泉源”的含义清楚可知:“落”当论及星星时,是指灭亡(对此,我们很快就会谈到);“第三部分”是指每一个事物(对此,参看AE 506节),在此是指所有或全部,因为它论及对真理的理解和教义,对真理的理解和教义由“江河”和“众水的泉源”来表示;“江河”是指对真理的理解(对此,我们很快就会谈到);“众水的泉源”是指圣言和取自圣言的教义,因此“泉源”表示圣言和教义的真理(对此,参看AE 483节)。

当“落”论及表示来自圣言的真理和良善的知识的星星(如前所述)时,它表示灭亡,因为在灵界,当神性真理从天堂降到恶人所在的地上时,它就转变成虚假;当神性真理变成虚假时,它就会灭亡。众星要从天上坠落(马太福音24:29; 马可福音13:25)也表示这一点,即:在教会的末期,真理和良善的知识或认知将灭亡。在灵界,当神性真理从天堂降到恶人所在的地上时,它就变成虚假,从而灭亡(可参看AE 413a, 418a, 419a,f, 489节);因为神性真理会变成诸如与它所流入的那些人的邪恶一致的那种虚假。情况就是这样,这一点从以下经历明显看出来:我获准仔细观察神性真理在深入到地狱时,是如何变成虚假的;我发觉它在下降的过程中逐渐被改变,最终甚至变成彻头彻尾的虚假。

“江河”之所以表示对真理的理解,也表示聪明,是因为“水”表示真理,理解力是真理的容器和集合体,正如江河属于水;来自理解力的思维,也就是聪明,就像真理的溪流。从同样的起源,即从“水”是指真理的含义可知,“泉源”表示圣言和真理的教义,“水池”、“湖”和“海”表示整体上的真理的知识或认知。“水”表示真理,“活水”表示来自主的真理(可参看AE 71, 483节,也可参看本文下面的章节)。

“河”和“溪”表示对真理的理解和聪明,这一点可从提到河和溪的圣言明显看出来。如以赛亚书:

那时瘸子必跳跃如鹿,哑巴的舌头必能歌唱;因为在旷野必有水喷出,在沙漠平原必有溪河涌流。(以赛亚书35:6)

这些话论及主,以及外邦人的改造和教会在他们中间的建立。“瘸子必跳跃如鹿”表示一个没有处于纯正良善的人,因为他没有处于真理和良善的知识;“哑巴的舌头必能歌唱”表示那些处于对真理的无知之人对主的称谢;“在旷野必有水喷出”表示在以前没有真理的地方必有真理;“在沙漠平原必有溪河涌流”表示在以前没有聪明的地方必有聪明,“旷野”表示没有真理的地方,“沙漠平原”表示没有聪明的地方;“水”表示真理,“溪河”表示聪明。

同一先知书:

我要在高处开江河,在山谷中间造泉源;我要使旷野变为水池,使干地变为水泉。(以赛亚书41:18)

这话论及主对外邦人的拯救;“在高处开江河”表示赋予内在的聪明;“在山谷中间造泉源”表示在真理上教导外在人。其余的,可参看前面的解释(AE 483节)。

又:

看哪,我要作一件新事,现在它要发生;你们岂不知道吗?我必在旷野开道路,在沙漠开江河。田野的野兽,龙和猫头鹰的女儿必尊敬我;因为我在旷野赐水,在沙漠赐河,好赐给我的百姓、我的选民喝。(以赛亚书43:19–20)

这些话也论及主,以及祂要建立一个新教会,这由“看哪,我要作一件新事,现在它要发生”来表示;“在旷野开道路,在沙漠开江河”表示在以前没有真理和对真理的理解的地方必有真理和对真理的理解,“道路”表示通往天堂的真理,“江河”表示理解;“给百姓喝”表示教导那些渴望它的人;“田野的野兽,龙和猫头鹰的女儿”表示那些只从记忆知道真理和良善,却不理解,也感知不到它们的人;这些人完全依赖他人,虽谈论真理,却对真理没有任何概念。

又:

我要将水浇灌口渴的人,将溪流浇灌干旱之地;我要将我的灵浇灌你的种,将我的福浇灌你的后裔。(以赛亚书44:3)

“将水浇灌口渴的人”表示在真理上教导那些处于对真理的情感之人;“将溪流浇灌干旱之地”表示将聪明赐给那些处于对来自良善的真理的渴望之人;“将灵和福浇灌”所表相同;因为神的“灵”表示神性真理,“福”(即祝福或赐福)表示它的增多和结实,因而聪明。谁看不出,在此处和前面,所指的,不是水和溪、旷野和沙漠,而是诸如属于教会的那类事物?故此处补充说:“我要将我的灵浇灌你的种,将我的福浇灌你的后裔。”

摩西五经:

因为耶和华领你进入有水溪,有泉源,有从谷中和山上流出的深渊之地。(申命记8:7)

耶和华要领他们进入的迦南地表示教会,因此“水溪,泉源,从谷中和山上流出的深渊”表示诸如属于教会的那类事物;“水溪”表示对真理的理解,“泉源”表示取自圣言的教义,“从谷中和山上流出的深渊”表示属世人和属灵人中的真理和良善的知识或认知。

以赛亚书:

你要看锡安和耶路撒冷,在那里,荣耀的耶和华必给我们作江河溪流和宽阔之地;其中必没有荡桨摇橹的船来往,也没有壮丽的船经过。(以赛亚书33:21)

此处“江河溪流之地”也表示智慧和聪明。至于其余的话的含义,可参看前面的解释(AE 514c节)。

约珥书:

到那日,大山要滴甜酒,小山要流奶子;犹大的一切河流都有水流,必有泉源从耶和华家中流出来,灌溉什亭溪河。(约珥书3:18)

前面也解释了这段经文(AE 433c, 483节)。“必有泉源从耶和华家中流出来”表示由主那里从天堂而降的教义真理;“灌溉什亭溪河”表示光照理解力。

以西结书:

有水从神房屋的门槛下面往东流出。那人带我回到河边。我回来时,看哪,河这边与那边的岸上有极多的树木。他说,这两条河所到之处,凡爬行的活灵魂都必存活;并且有极多的鱼,因为这些水到了那里得了医治,凡河所到之处,一切事物都可以存活。在河旁,在河这边与那边的岸上,必生长各类树木,可作食物;树叶不凋零,其果子不断绝;它月月更新,因为它的水是从圣所流出来的。(以西结书47:1–12)

前面也解释了这些话(AE 422c, 513a节);这清楚表明,“有水从神房屋往东流出”表示神性真理从主发出,并流入那些处于爱之良善的人;“河岸上生长各类树木,可作食物,凡爬行的灵魂都靠其水存活,由此有极多鱼的河”表示来自对神性真理的接受的聪明,人里面的一切事物都从那里而来,他的情感和感知,以及他的认知和知识或科学,并思维由此获得属灵生命。

耶利米书:

倚靠耶和华的,那人有福了;必像树栽于水旁,在溪河旁发出根来;当炎热来到时,他必看不见,他的叶子必青翠。(耶利米书17:7–8)

“栽于水旁的树”表示有来自主的真理在其中的一个人;“在溪河旁发出根来”表示聪明从属灵人向属世人的延伸。其余的,可参看前面的解释(AE 481节)。

518b、在圣言中,论述树木和园子的地方,也会提到水和河,因为“树”表示感知和知识或认知,“水”和“河”表示真理和由此而来的对它们的理解;没有对真理的理解,人就像一个没有水的园子,其中的树木会枯萎。

如摩西五经:

它们被栽种如接连的山谷,如河旁的园子,如耶和华所栽的沉香树,如水边的香柏树。(民数记24:6)

这些话论及以色列人,以色列人表示那时将要被栽种的教会。该教会被比作被栽种的山谷和河旁的园子,因为“山谷”表示属世人的聪明,“园子”表示属灵人的聪明;它还被比作沉香树和香柏树,因为“沉香树”表示属世人的事物,“香柏树”表示理性人的事物;由于这一切事物都靠来自主的神性真理的流注存活,所以经上说它们被栽种在“河旁和水边”,这表示流入的神性真理,由此而有聪明。

由于“伊甸的园子”或“伊甸园”表示生活在大洪水之前的上古之人所拥有的智慧和聪明,所以在描述他们智慧的地方,经上以这些话也描述了神性真理、因而聪明的流注:

有一条河从伊甸流出来,灌溉那园子,从那里分支,成了四个源头。(创世记2:10等)

“从伊甸流出的河”表示来自爱,也就是伊甸的智慧;“灌溉那园子”表示赋予聪明;而那里所论述的四条河描述了聪明本身。这一点可参看《属天的奥秘》(107–121节)中的解释。

以西结书:

亚述,黎巴嫩的香柏树。众水使它长大,深渊使它长高;使它的江河流出,环绕种它之地,汊出的水道延到田野的众树。(以西结书31:3–4)

“亚述”表示理性人,或人的理性,“黎巴嫩的香柏树”也是。由于纯正的理性是由真理和良善的知识或认知来完善的,所以经上说“众水使它长大,深渊使它长高”,“众水”表示真理,“深渊”表示属世人中的真理的知识或认知;“使它的江河流出,环绕种它之地”表示聪明的增长;“汊出的水道延到田野的众树”表示真理知识或认知的增多。

诗篇:

你从埃及挪出一棵葡萄树。你打发它的枝子到大海,打发它的嫩枝到大河。(诗篇80:8, 11)

“从埃及挪出的一棵葡萄树”表示以色列人,他们被称为“葡萄树”,是因为他们代表属灵教会;在圣言中,属灵教会由“葡萄树”来表示。他们逗留在埃及代表他们首先开始进入教会事物,因为“埃及”表示服务教会事物的知识或科学。因此,当“葡萄树”表示教会,“埃及”表示服务它的知识或科学时,“你从埃及挪出一棵葡萄树”在灵义上表示什么,就显而易见了。“你打发它的枝子到大海,打发它的嫩枝到大河”表示教会的聪明甚至延伸到已知事物或科学事物和理性事物;“打发枝子和嫩枝”表示增多和延伸;“海”表示知识或科学,“河”,此处即幼发拉底河,表示理性。迦南地延伸到红海、非利士海和幼发拉底河,描述了教会的延伸,以及它的真理和由此而来的聪明的增多。

摩西五经:

我要定你的边界,从红海直到非利士海,又从旷野直到大河。(出埃及记23:31)

“迦南地的边界”表示教会的终端,也就是真知识(或科学真理)、对来自圣言的真理和良善的认知,以及理性事物。“红海”表示真知识或科学真理;“非利士海”,就是推罗和西顿所在之地,表示来自圣言字义的真理和良善的知识或认知;“幼发拉底河”表示理性;因为知识或科学服务于对来自圣言的真理和良善的认知,这两者则服务于理性,理性服务于聪明,而聪明是通过与属灵良善结合的属灵真理被赐予的。

518c、在诗篇,此处论及教会及其延伸的话也论及主掌管天堂和教会的一切事物的能力或权柄:

我要使他的手伸到海上,右手伸到河上。(诗篇89:25)

这话论及大卫,大卫在此表示主;“使手伸到海上,右手伸到河上”表示甚至直到天堂和教会的终端,因而掌管整个天堂,掌管教会的一切事物的主的能力或权柄,“手”和“右手”表示能力或权柄,“海”和“河”表示天堂和教会的终端。前面数次说明,天堂的终端是海和河。这些由形成迦南地边界的两海和两河来代表。两海是埃及海和非利士海,就是推罗和西顿所在之地;两河是幼发拉底河和约旦河。不过,约旦河是迦南地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边界;流便和迦得支派,以及玛拿西半支派在外部。同样,在撒迦利亚书:

祂的权柄必从这海管到那海,从大河管到地极。(撒迦利亚书9:10)

这话也论及主,具有同样的含义;祂的权柄甚至直到天堂和教会的终端,是指掌管天堂和教会的一切事物,因为终端就是边界。

诗篇:

你的宝座自古就立定;你自永恒就存在。耶和华啊,大河扬起了,大河扬起了声音;大河扬起了咆哮。耶和华在高处有威力,胜过许多强水的响声,胜过海的大浪。(诗篇93:2–4)

这些话也论及主;“你的宝座自古就立定;你自永恒就存在”表示主从永恒到永恒掌管天地的权柄。“大河扬起了声音和咆哮”表示主的荣耀,因祂降临,由此拯救人类;因为此处三次提到的“河”表示人之聪明的一切事物,包括内在人中的和外在人中的。“胜过许多强水的响声,胜过海的大浪”表示来自主的神性真理,通过神性真理而有能力和拯救,“水”表示真理,“许多强水的响声”表示神性真理。

在诗篇别的地方,经上如此描述了出于内心喜乐对主的赞美和颂扬:

愿海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发声。愿江河拍手;愿诸山一同欢呼。(诗篇98:7–8)

这些话表示整个天堂对主的赞美。“愿海和其中所充满的都发声”表示来自天堂终端的赞美;“愿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发声”表示来自整个天堂的赞美,“世界”表示在其真理方面的整个天堂,“住在其间的”表示在其良善方面的整个天堂;因为在圣言中,“居民”表示那些处于天堂和教会的良善之人,因而表示他们的良善。“愿江河拍手;愿诸山一同欢呼”表示通过聪明的真理和爱的良善对主的赞美,“江河”表示聪明的真理,“诸山”表示爱的良善。

518d、来自主的神性真理、对它的接受是聪明的源头,由从何烈磐石出来的水来表示(出埃及记17:6);对此,经上在诗篇如此记着说:

祂在旷野分裂磐石,使他们喝大深渊;祂使水从磐石中流出,使水如江河奔下。祂击打磐石,使水涌出,使溪河泛滥。(诗篇78:15–16, 20)

又:

祂打开磐石,水就流出;在干旱之地,江河奔流。(诗篇105:41)

此处“磐石”表示主;由此“流出的水”表示来自祂的神性真理;“江河”表示由此而来的聪明和智慧;“喝大深渊”表示吸收并感知智慧的奥秘或内层事物。

约翰福音:

耶稣说,人若渴了,就让他到我这里来喝。到我这里来的,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祂这话是指着信祂之人要受的灵说的。(约翰福音7:37–39)

“到主这里来喝”表示从祂那里接受教义的真理和其中的信;“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表示属灵的聪明由此而来,“活水”是指唯独来自主的神性真理,“江河”表示属于聪明的事物,“肚腹”表示出于记忆的思维,因为肚腹对应于这种思维;由于“活水的江河”表示通过来自主的神性真理而来的聪明,所以经上补充说“祂这话是指着信祂之人要受的灵说的”,他们要从主受的“灵”表示神性真理和由此而来的聪明;因此,主也称他们所受的灵为“真理的灵”(约翰福音14:16–18; 16:7–15)。

诗篇:

耶和华把世界建立在海上,安定在江河之上。(诗篇24:2)

“世界”表示整体上的天堂和教会,“海”表示作为教会终端的认知和知识(或科学),尤表对真理和良善的认知,就是诸如在圣言字义中的那种;“江河”表示引入,即通过这些知识或认知引入天堂的聪明。这清楚表明这些话在灵义上的含义,即:被称为属天和属灵的天堂和教会的内层事物,就建立在理性所理解的圣言字义中的真理和良善的认知之上。经上说“祂把世界建立在海上,安定在江河之上”,是因为海和江河就在天堂的边界,由红海、非利士海、幼发拉底河和约旦河,也就是迦南地的边界来代表。由于在圣言中,终端表示最低事物,所以经上说耶和华把世界“建立”和“安定”在这些之上。显然,地不是建立在海河之上。

又:

在你右手边的主,当祂发怒的日子,必痛击列王,祂在列族中审判,使地满了尸首,祂在许多国中击打头。祂要喝路旁的溪水;因此祂必抬起头来。(诗篇110:5–7)

这些话论及主,祂与来自地狱的虚假和邪恶的争战,以及对它们的彻底征服。“列王”表示来自地狱的虚假,“列族”表示由此而来的邪恶。“在右手边的主”表示主的神性能力;“当祂发怒的日子,必痛击列王,祂在列族中审判,使地满了尸首”表示对来自地狱的邪恶和虚假的征服和毁灭;“祂在许多国中所击打的头”表示自我之爱,这爱是一切邪恶和虚假的源头;“在许多国中击打”表示彻底的毁灭和诅咒;头要喝,并因此抬起的“路旁的溪水”表示字面上的圣言,“喝它”表示从它那里学习某种东西,“抬起头”表示持续的抵制,或一段时间的抵制;事实上,所有处于来自邪恶的虚假之人都不能被投入地狱,直到他们从圣言所知道的东西从他们那里被夺走,因为圣言的一切事物都与天堂相联系,他们通过这种联系抬起头来;但当这些事物被夺走时,他们就被投入地狱。这就是这些话的意思;若不藉着灵义和由此对圣言性质或品质的了解,没有人能明白。

哈巴谷书:

耶和华岂是不喜悦江河?你的怒气岂是向江河发作?你的烈怒岂是向海洋发作?因你骑在你的马上,你的战车是拯救。(哈巴谷书3:8)

这些话包含一种祈求,求教会得到保护,不至灭亡。“江河”和“海”表示教会的一切事物,因为它们是教会的终端,如前所示。“骑在马上”当论及耶和华,也就是主时,表示圣言里面的神性智慧;“战车”表示由此而来的教义。

诗篇:

地虽改变,山虽摇动到海心,其中的水虽砰訇翻腾,山虽因海涨而战抖,我们也不害怕。有一道河,它的溪流要使神的圣城,就是至高者的居所欢喜。神在她中间,她必不动摇。(诗篇46:2–5)

这些话在灵义上表示,尽管教会及其一切事物都会灭亡,但圣言和它所包含的神性真理必不灭亡;因为“地”表示教会;“山”表示爱之良善;“水”表示真理;“改变”、“摇动”、“砰訇”、“翻腾”和“战抖”表示当这些灭亡,虚假和邪恶进入以取而代之时,它们的状态,因而表示当教会的良善荒废,教会的真理荒凉时,教会的状态。前面解释了这段经文的细节(参看AE 304c, 405h节)。“有一道河,它的溪流要使神的城欢喜;她必不动摇或改变”表示对教会来说,圣言或神性真理不会灭亡;“河”在此与“泉源”所表相同,即表示圣言,因为“溪流”论及它,“溪流”表示真理;“神的城”表示教义方面的教会;“欢喜”表示流注和出于内心喜乐的接受,“不动摇或改变”表示在任何方面都不会灭亡。

以赛亚书:

水必从海中绝尽,溪河也消没干涸,溪流退去;埃及的河必减少枯干,苇子和芦荻都必衰残;溪旁,就是溪口边的纸芦苇,溪水的所有种子都会枯萎,被赶走,不再存在。(以赛亚书19:5–7)

这些话论及埃及,埃及表示属世人的认知能力,它的“溪流”表示对真理的认知和感知,在反面意义上表示对虚假的感知;“溪河也消没干涸”表示这些将要灭亡;“苇子和芦荻都必衰残;溪旁的纸芦苇,溪水的所有种子都会枯萎,被赶走,不再存在”表示因此,将不再有真理,甚至不再有属世和感官真理,也就是最低之物。

同一先知书:

我已经挖井喝水;我必用脚掌踏干埃及的一切河流。(以赛亚书37:25)

这些是亚述王西拿基立的话,他表示扭曲的理性,该理性摧毁对真理的一切认知和感知;这由他“必用脚掌踏干埃及的一切河流”来表示。“埃及的河流”表示对真理的认知和感知,因为“埃及”表示知识(或科学)方面的属世人;认知和感知属于属世人,正如聪明属于属灵人。

以西结书:

他们必拔剑攻击埃及,使遍地满了被杀的人。那时我要使江河成为干地,将这地卖在恶人手中;我要藉外人的手,使这地和其中所充满的都荒废。(以西结书30:11–12)

“埃及”表示为理性人和属灵人的聪明服务的属世人的认知能力(或科学)。“他们必拔剑攻击埃及”表示虚假对知识(或科学)的摧毁,“剑”表示摧毁真理的虚假;“被杀的人”表示那些被虚假摧毁,或因虚假灭亡的人;“使江河成为干地”表示必不再有对真理的任何认知或感知;“将这地卖在恶人手中;藉外人的手使它荒废”表示通过邪恶和虚假摧毁,“ 外人”表示虚假。

撒迦利亚书:

河的一切深处都必枯干,亚述的骄傲必被抑制,埃及的权杖必消逝。(撒迦利亚书10:11)

“河(即幼发拉底河)的一切深处都必枯干”表示出于自我聪明的一切巧妙、敏锐的推理都必灭亡;“亚述的骄傲”表示属于扭曲理性的自我聪明;“埃及的权杖必消逝”表示服务于这类推理的知识或科学必无济于事。

以赛亚书:

我要使大山小山荒废,使它们所有的草都枯干;我要使江河变为海岛,使水池都干涸。(以赛亚书42:15)

“我要使大山小山荒废”表示爱与仁之良善将灭亡;“使它们所有的草都枯干”表示来自这些良善的真理将灭亡;“我要使江河变为海岛,使水池都干涸”表示聪明和真理的知识或认知将灭亡。

同一先知书:

看哪,我以斥责使海干涸,我使江河变为旷野; 其中的鱼因无水腥臭而死。(以赛亚书50:2)

前面解释了这段经文(AE 342c节)。那鸿书:

祂斥责海,使海枯干,使一切江河干涸。(那鸿书1:4)

诗篇:

耶和华使江河变为旷野,叫水泉变为干涸之地。(诗篇107:33)

约伯记:

人一气绝,他在何处呢?海中的水绝尽,江河枯竭干涸。(约伯记14:10–11)

518e、到目前为止,已经说明“河”表示对真理的理解和聪明。但在反面意义上,“河”表示对虚假的理解,以及出于自我聪明的推理,这种推理赞成虚假,反对真理,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以赛亚书:

祂必差遣使者渡海到被分散、践踏的民族那里去,江河掠夺了它的地。(以赛亚书18:2)

“江河”在此表示进行摧毁的自我聪明的虚假。前面解释了其余的表示什么(AE 304d, 331a节)。同一先知书:

你从水中经过的时候,我必与你同在;你渡过江河,水必不漫过你。(以赛亚书43:2)

“从水中经过,渡过江河,不漫过”表示虚假,以及基于虚假反对真理的推理必不进行败坏。

耶利米书:

看哪,有水从北方涨起,成为涨溢的溪河,要涨过地和其中所充满的。(耶利米书47:2)

“从北方涨起的水”表示出于自我聪明的教义虚假;这些被比作“涨过地的溪河”,因为“溪河”表示基于虚假的推理,“地”表示教会,“它被溪河涨过”表示它被虚假摧毁。

诗篇:

若不是与我们同在的耶和华,当人起来攻击我们时;那时,水必漫过我们,河已淹没我们的灵魂;那时,狂傲的水已淹没我们的灵魂。(诗篇124:2, 4–5)

此处提到的“狂傲的水”表示赞成自我之爱并确认它,还表示出于自我聪明的教义虚假;“河”表示基于虚假反对真理的推理。这清楚表明,“若不是与我们同在的耶和华,当人起来攻击我们时”是什么意思,即:当人从他自己,从自我之爱和自我聪明起来努力摧毁教会的真理时。因为所论述的主题是表示教会的以色列;漫过他们的“水”和已淹没他们灵魂的“河”表示虚假和基于虚假的推理,以及随之对人通过真理和照之的生活所拥有的属灵生命的摧毁;“水”表示虚假,“河”表示基于它们的推理,“漫过和淹没灵魂”表示对属灵生命的摧毁。

以赛亚书:

看哪,主必使又强又多的河水,就是亚述王和他所有的荣耀,都起来盖过他们;他必上来漫过他一切的水道,涨过他一切的河岸;他必冲入犹大,涨溢泛滥。(以赛亚书8:7–8)

在圣言中,“亚述”和亚述王表示理性,在此表示扭曲的理性;因此,“他的河”,就是幼发拉底河,表示推理,“河水”表示通过推理所确认的虚假;因此,这些由“又强又多的河水”来表示,它们因欲望而被称为“强”,因虚假而被称为“多”。“河水上来漫过他一切的水道,涨过他一切的河岸”,以及“他必冲入犹大,涨溢泛滥”表示大量来自邪恶的虚假摧毁教会的良善之真理,“犹大”表示圣言所在的教会。

耶利米书:

你为何在埃及路上喝西曷的水呢?你为何在亚述路上要喝大河的水呢?(耶利米书2:18)

“西曷或埃及的水”表示虚假的知识或科学,或确认虚假的知识或科学,“大河的水”表示基于这些的错误推理,因而表示出于自我聪明的推理;这些话表示决不可吸收或接受这些虚假和推理。

同一先知书:

他们在北方幼发拉底河边绊跌仆倒。这像溪河涨起,其水翻腾像溪流的是谁呢?埃及像溪河涨起,其水翻腾像溪流;因为他说,我要涨起,遮盖这地,我要毁灭城邑和住在其中的。(耶利米书46:6–8)

这些话表示通过基于确认的知识或科学的错误推理对教会及其真理的摧毁;“北方”表示那些有虚假在里面盛行并从他们发出的人,“幼发拉底河”表示错误推理,“埃及”表示确认的知识或科学,“翻腾的水”表示虚假本身,“涨起,遮盖这地,毁灭城邑和住在其中的”表示对教会及其教义的摧毁,“地”表示教会,“城”表示真理的教义,“住在其中的”表示它的良善。在圣言的别处(如以赛亚书7:18–19; 11:15–16; 以西结书29:3–5, 10; 31:15; 32:2; 诗篇74:14–15; 78:44; 出埃及记7:17–21),“埃及的河”尼罗河, “亚述的河”幼发拉底河,以及“巴比伦的河”(诗篇137:1)表示类似事物。由于一切属灵的试探都是由闯入思维,并侵扰内层心智的虚假,因而由基于虚假的推理造成的,所以水的泛滥,以及溪河和洪流的涌入也表示试探;如在约拿书:

你将我投下深渊,直到海心;江河环绕我,你所有的波浪洪涛都漫过我。(约拿书2:3)

诗篇:

死亡的绳索环绕着我;彼列的洪水惊吓我。(诗篇18:4)

马太福音:

雨淋,溪河来,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却不倒塌,因为它建基在磐石上。(马太福音7:25, 27)

路加福音:

到发洪水的时候,河流冲那房子,房子不能动摇,因为它建基在磐石上。(路加福音6:48–49)

519a、启8:11.“这星名叫苦艾”表示与邪恶之虚假混杂的真理。这从“名”、“星”和“苦艾”的含义清楚可知:“名”是指状态是什么样,事物是什么样,或说一个状态的品质、一个事物的品质(参看AE 148节);“星”,即此处“好像一盏灯的烧着的大星”是指被自我之爱歪曲的圣言真理;“苦艾”是指与邪恶之虚假混杂的真理。“苦艾”因它的苦味而具有这种含义,苦味源于与对立的不甜混杂的甜味;因此,像苦艾和苦胆那样的苦味在灵义上表示与虚假,也就是真理的对立面,即邪恶之虚假混杂的真理。因为品味和尝味表示对知道并变得智慧的情感,因此美味的东西表示智慧的快乐和愉悦;美食因味美而表示智慧的真理。这一切来自对应(参看《属天的奥秘》,3502, 3536, 3589, 4791–4805节)。“苦艾”和“苦胆”因其苦味而表示与邪恶之虚假混杂的真理,这一点从本节经文接下来的话也明显看出来;因为经上说:“因水变苦,就有许多人死于这些水。”这句话表示通过被歪曲的真理,所有这些人在属灵生命上都灭亡了;因为真理构成人的属灵生命,而邪恶之虚假则消灭它;当真理与邪恶之虚假混杂时,它们就不再是真理,而是被歪曲的真理;被歪曲的真理就是虚假本身。

犹太民族就有这些虚假;但在正直的外邦人当中,它们是另一种虚假;在福音书中,这些虚假由“醋”来表示,而前者由调和了没药的“苦胆和酒”来表示:

他们来到一个地方,叫各各他,拿苦胆调和的醋给耶稣喝;祂尝了,不肯喝。当祂被钉在十字架上时,其中有一个人跑去,拿海绵蘸满了醋,绑在芦苇秆上给祂喝。(马太福音27:33–34, 48; 马可福音15:23, 36)

约翰福音:

这事以后,耶稣知道各样的事已经成了,为使经文应验,就说,我渴了。有一个器皿盛满了醋,放在那里;他们就拿海绵蘸满了醋,绑在牛膝草上,送到祂嘴边。耶稣受了那醋,说,成了!(约翰福音19:28–30)

福音书所记载的关于主受难的每一种情况,在灵义上都表示那时教会在主和圣言方面的状态。事实上,主就是圣言,因为祂是神性真理;犹太人怎样对待圣言或神性真理,就怎样对待主(对此,参看AE 64, 195节)。他们拿“苦胆调和的醋”(这醋也被称为“没药调和的酒”)给主,表示在犹太民族那里,来自圣言的神性真理的品质,即:它与邪恶之虚假混杂在一起,因而完全被歪曲和玷污了,所以祂不会喝它。但后来“他们就拿海绵蘸满了醋,绑在牛膝草上”,表示在正直的外邦人中的那种虚假,这种虚假是来自对真理的无知的虚假,其中有某种良善和有用的东西;主接受这种虚假,所以祂喝了这醋;他们绑在其上的“牛膝草”表示对虚假的洁净;主说“我渴了”表示神性属灵的渴,就是对教会中的神性真理和良善的渴,人类凭神性真理和良善得救。关于在犹太民族当中的邪恶之虚假是何品质,以及在正直的外邦人当中的无知的虚假是何品质,可参看《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21节)。

在诗篇,“苦胆”和“醋”具有相同的含义:

他们给我苦胆当食物;我渴了,他们给我醋喝。愿他们的筵席在他们面前变为网罗;愿他们的赏赐是陷阱。愿他们眼目昏暗,无法看见;求你使他们的腰常常战抖。(诗篇69:21–23)

这些话论及主,所以此处“苦胆”、“醋”、“渴”与前面的具有相同的含义。在他们面前为网罗的“筵席”(即桌子)表示在来自圣言的一切教义真理方面误入歧途或犯错,因为“筵席”(即桌子)是指一切属灵食物,属灵食物是指来自圣言的教义的一切。将要昏暗,使他们无法看见的“眼目”表示对真理的理解;将要战抖的“腰”表示对良善的意愿,以及它与对真理的理解的婚姻;圣言其它部分中的“腰”具有相同的含义。

耶利米哀歌:

他用苦楚充满我,使我饱饮苦艾。所以我说,我的胜利消失了,我从耶和华所得的盼望也没有了。求你记念我的痛苦和哀叹,就是苦艾和苦胆或毒菜。(耶利米哀歌3:15, 18–19)

这段经文也论及主。“他用苦楚充满我,使我饱饮苦艾”表示主在教会只找到那时存在于犹太人当中的虚假和被歪曲的真理,“苦艾”表示与真理,因而与被歪曲之物混杂的邪恶之虚假;“我的胜利消失了,我从耶和华所得的盼望也没有了。求你记念我的痛苦和哀叹,就是苦艾和苦胆或毒菜”表示主与地狱的争战,以及祂对将犹太民族带回到对真理的接受和承认中的绝望。因为处于邪恶之虚假,却又处于来自圣言字义的真理的灵人在被征服,并投入地狱之前,会作出更长时间的抵抗。原因在于,他们通过真理与天堂联系;在他们被扔下去之前,这种联系和由此产生的结合必须被打破并除去;这涉及对胜利的绝望,就是主在十字架上所经受的那种绝望,那时祂说“我渴了”,他们就给祂醋喝。

耶利米书:

耶和华我们的神将我们剪除,又将苦胆水给我们喝。(耶利米书8:14)

同一先知书:

看哪,我必将苦艾给这百姓吃,又用苦胆水给他们喝;我要把他们分散在列族中;我要打发剑追杀他们,直到将他们灭尽。(耶利米书9:15–16)

又:

看哪,我必使他们吃苦艾,喝苦胆水;因伪善从耶路撒冷的先知那里出来进入全地。

(耶利米书23:15)

这些话也论及犹太民族,犹太民族以上千种方式败坏圣言,歪曲它的真理,玷污它的良善。“苦艾”表示虚假之邪恶,“喝苦胆水”表示邪恶之虚假,两者都与圣言的真理和良善混杂。“耶和华必将苦艾给这百姓吃,又用苦胆水给他们喝”表示他们凭自己从内心处于邪恶和来自邪恶的虚假;邪恶和虚假被归于耶和华,也就是主,如在别处的许多经文中;然而,它们属于人自己;其原因已在前面各处说明。从耶路撒冷的先知那里出来的“伪善”表示虚假与真理的这种混杂,因为他们在讲述真理的同时,却又在教导虚假。他们从圣言说话时,就说真理,从他们自己和自己的教义教导时,却又教导虚假。“我要把他们分散在列族中;我要打发剑追杀他们”表示他们被虚假之邪恶和邪恶之虚假毁灭;“分散在列族中”表示被虚假之邪恶毁灭,“打发剑追杀他们”表示被邪恶之虚假毁灭。“民族”表示邪恶(参看AE 175b, 331b节);“剑”表示真理与虚假的争战,并虚假与真理的争战,以及它的毁灭(也可参看AE 131b, 367节)。

阿摩司书:

看哪,耶和华用裂口击破大房,用裂缝击破小屋。马岂能在岩石上奔跑?人岂能在那里用牛耕种呢?你们却使公平变为苦胆,使公义的果子变为苦艾。(阿摩司书6:11–12)

同一先知书:

他们使公平变为苦艾,将公义丢弃于地。(阿摩司书5:7)

“耶和华用裂口击破大房,用裂缝击破小屋”表示在有学问的人当中对真理的大量败坏和歪曲,以及在没有学问的人当中,一些败坏和歪曲,“大房”表示一个有学问的人,“小屋”表示一个没有学问的人;“裂口”表示被虚假摧毁的真理,“裂缝”也是,只是程度小一些。“马岂能在岩石上奔跑?人岂能在那里用牛耕种呢”表示对真理的理解和对良善的意愿在有邪恶之虚假的地方是不可能的,或说哪里有邪恶之虚假,哪里就没有对真理的理解和对良善的意愿;“奔跑的马”表示对真理的理解,“用牛耕种”表示对良善的意愿。“你们却使公平变为苦胆,使公义的果子变为苦艾”表示这是因为,他们歪曲了圣言的真理,玷污了圣言的良善,“公平”表示圣言的真理,“公义的果子”表示圣言的良善。

519b、摩西在他的歌中清楚声明,被称为以色列人和犹太人的雅各子孙就具有这种品质;其中,经上以这些话描述了他们:

他们的葡萄树出自所多玛的葡萄树,来自蛾摩拉的田园;他们的葡萄是苦胆葡萄,全挂都是苦的。他们的酒是龙的毒液,是虺蛇残忍的苦胆。(申命记32:32–33)

“葡萄树”表示教会,经上之所以说这葡萄树“出自所多玛的葡萄树,来自蛾摩拉的田园”,是因为“所多玛”表示源于自我之爱的邪恶,“蛾摩拉”表示这些邪恶的一切虚假;“葡萄”表示教会的良善,“挂”表示教会的真理。“他们的葡萄是苦胆葡萄,全挂都是苦的”表示他们拥有的是与真理混杂的最坏的那种邪恶和虚假,而不是教会的良善;“酒”表示信之真理和良善;“他们的酒是龙的毒液,是虺蛇残忍的苦胆”表示对他们来说,这信之真理和良善都是外在的,其中有来自内层的邪恶。雅各的子孙就具有这种性质和品质,尽管他们当中有一个教会(可参看《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248节)。

“苦胆”和“苦艾”表示与良善和真理混杂的邪恶和虚假,这一点从摩西五经中的这些话进一步明显看出来:

惟恐你们当中,或男或女,或宗族或支派,今日心里从耶和华我们的神那里回头看,去侍奉那些民族的神明;又怕你们当中有根长出苦胆和苦艾来。(申命记29:18)

此处“苦胆”和“苦艾”也表示良善和真理与邪恶和虚假的混杂;当从心里拜别神,只嘴上拜耶和华时,这种情况就会发生;那时,外在听起来像良善,看起来像真理,而内在却是邪恶和虚假;当内层是邪恶和虚假,外层是良善和真理时,这两者就有一种混杂,那时良善会变成苦胆,真理会变成苦艾。当人从心里恨恶邻舍,否认教会的真理,而表面上又表现出对邻之仁,信奉教会的真理时,情况也一样;那时他里面有“有根长出苦胆和苦艾来”,因为他让邪恶和虚假从内层进入,并将它们与他外在所表现的良善和真理混在一起。

约伯记:

他口中以恶为甘甜,把恶藏在舌头底下;他虽顾惜不放弃,含在口里,他的饼在肚里却要翻转,在他中间成为虺蛇的苦胆;他吞了财宝,还要吐出;神要把它们从他腹中掏出来。他必吸饮虺蛇的毒液,毒蛇的舌头必杀他。(约伯记20:12–16)

这是对伪善的描述,人出于伪善说神圣的话,伪装良善的情感,内心却否认和亵渎。“他把恶藏在舌头底下,含在口里”描述了他的里面或内层。“他的饼在肚里却要翻转,在他中间成为虺蛇的苦胆”表示因此,良善被邪恶污染,并被逐出;“饼”表示爱之良善,“肚里”是指从内部或内层,“虺蛇的苦胆”表示与邪恶混杂的良善。“他吞了财宝,还要吐出;神要把它们从他腹中掏出来”表示真理也被虚假逐出;这虚假由“虺蛇的毒液”来表示。

要知道,当邪恶与虚假在人的灵里,而良善与真理在他身体的行为与言语中时,良善与邪恶,并良善之真理与邪恶之虚假就混在一起。但在人灵里的东西,也就是内层,会进入属于身体的东西,或外层起作用;因为它流入看似良善与真理的外层,使它像苦胆和苦艾那样苦,尽管在人面前似乎是甜的。由于人的嘴口和言语上的良善与真理具有这种品质,所以当人死后成为一个灵时,良善就与邪恶分离,虚假则与真理分离,良善与真理被夺走,因此人的灵完全变成自己的邪恶和虚假。但必须知道,良善与邪恶,并真理与虚假的这种混杂不是对良善与真理的亵渎;只有那些一开始在内心和信仰上接受真理和良善,后来在内心和信仰上又否认它们的人才会犯亵渎罪。

520、“众水的第三部分变为苦艾”表示在理解和教义上,一切真理都变成这样。这从“第三部分”和“苦艾”的含义清楚可知:“第三部分”是指所有或全部,在此是指在理解和教义上的一切真理,因为它论及“河”和“众水的泉源”,“河”和“众水的泉源”表示对真理的理解和取自圣言的教义;“第三部分”表示所有或全部(参看AE 506节)。“苦艾”是指与邪恶之虚假混杂的真理,如前面所解释的。这清楚表明,“第三部分变为苦艾”表示一切真理在理解和教义上都与邪恶之虚假混杂了。当生活的邪恶,也就是通奸、淫行、杀人、各种仇恨、敌意、为了利益而不义、巧妙而秘密的盗窃和抢劫、狡猾、欺骗,以及具有类似性质的其它邪恶,被圣言的字义确认时,以及当宗教虚假通过这些手段被那些处于自我之爱,因而处于自我聪明的骄傲之人支持时,真理就与邪恶之虚假混杂了。那时真理之所以与邪恶之虚假混杂,是因为圣言的一切事物都是真理,但当它们被应用并利用来确认生活的邪恶和宗教的虚假原则时,圣言的真理就与邪恶之虚假混杂了,并且通过这种方式,真理本身不再是真理,而是被歪曲的真理,被歪曲的真理本身就是虚假。为叫圣言字义的真理可以继续是真理,它们必须被应用于确认生活的良善和宗教的真实原则;它们若被拉到一边,偏离了这种应用的目的,就不再是真理,因为它们里面没有对真理的感知。对真理的感知来自良善,而非来自邪恶。

圣言的每个细节里面都有良善与真理的一个婚姻;因此,如果圣言的真理里面没有来自感知它们的那个人的良善,那么真理就没有配偶,可能会被应用于各种恶欲和各种虚假原则,从而变成邪恶之虚假。通过这种方式,圣言的真理被所有出于自我之爱而处于自我聪明的骄傲之人歪曲了。因为源于自我之爱的各种邪恶,因而源于自我聪明的骄傲的各种虚假从内在掌权;而外在,就是言语和讲道里面却有来自圣言的真理,这些真理在那些处于简单良善的人听来像真理,但就说话或讲道的那个人而言,它们从内层或里面充满各种虚假。对这些人来说,圣言的真理就像一个纯净而发光的器皿,但这器皿里面盛的却是污水;那些处于简单良善的人不能透过器皿看到这些污水,但天堂天使却看得很清楚。

521、“就有许多人死于这些水”表示所有具有这种性质的人都被圣言的真理所变成的虚假毁灭了。这从“许多人”、“死”和“水”的含义清楚可知:在圣言中,“许多人”是指所有具有这种性质的人;“死”是指在属灵生命上灭亡,也指受到诅咒(对此,参看AE 78, 186, 383, 487节);“水”是指虚假,在此是指邪恶之虚假,因为它们变为苦艾。事实上,人通过真理获得一切属灵生命,在圣言中,属灵生命被称为“生命”和“永生”;人通过邪恶之虚假,尤其通过他将圣言的真理变成的邪恶之虚假而获得一切属灵的死亡,属灵的死亡就是诅咒。这清楚表明,“就有许多人死于变为苦艾的水”是什么意思。

522、“因水变苦”表示因为圣言的真理被歪曲了。这从“水”、“变苦”和“苦”的含义清楚可知:江河和泉源里的“水”是指理解的真理和教义的真理(对此,参看518a节);“变苦”和“苦”是指因真理与邪恶之虚假的混杂而被歪曲之物,因为“苦”在此是指苦艾的苦,而“苦艾”因其苦味而表示与邪恶之虚假混杂的真理,因而表示被歪曲的真理(对此,参看AE 519节)。在圣言中,“苦”表示令人不快乐的东西;不过,苦艾的苦表示一种不快乐,苦胆的苦表示另一种不快乐,毒芹或毒菜表示又一种不快乐,未成熟水果的苦又表示一种不快乐,既非菜蔬、也非水果的苦表示又一种不快乐;后者表示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一种心灵悲伤和焦虑。

这清楚表明,以下经文中的“苦”表示什么。以赛亚书:

祸归于那些称恶为善,称善为恶,以暗为光,以光为暗,以苦为甜,以甜为苦的人。祸归于喝酒的勇士,有力量调烈酒的人。(以赛亚书5:20, 22)

同一先知书:

新酒悲哀,葡萄树凋残,心中的一切欢喜都叹息。他们必不得饮酒唱歌; 喝烈酒的,必以为苦。(以赛亚书24:7, 9)

摩西五经:

到了玛拉,他们不能喝水,因为水苦,这水被丢在水里的木头医治了。(出埃及记15:23–25)

出埃及记:

逾越节的时候,他们吃无酵饼和苦菜。(出埃及记12:8; 民数记9:11)

民数记:

要把咒诅的水给被丈夫指控犯通奸的妻子,若她有罪,这些水就会在她里面变苦,她的肚腹发胀,她的大腿消瘦。(民数记5:12–29)

启示录:

先知按照吩咐所吃的小书卷在他口中甜如蜜,但肚子却因它发苦。(启示录10:9–10)

其它地方也一样。但此处在经上说“因水变苦,就有许多人死于这些水”的地方,所指的是苦艾的苦,刚才解释了这种苦的含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