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8:8, 9
508、启8:8, 9.第二位天使吹号,就有仿佛火烧着的大山扔在海中;海的第三部分变成血。海中有灵魂的受造物的第三部分都死了;船只的第三部分也坏了。
“第二位天使吹号”表示从天堂而降的流注,以及随之临到恶人的第二个变化(509节);“就有仿佛火烧着的大山”表示对自我和由此而来的自我聪明的爱(510节);“扔在海中”表示进入属世人(511节);“海的第三部分变成血”表示结果,其中的一切都变成邪恶之虚假(512节)。
“海中有灵魂的受造物的第三部分都死了”表示结果,属世人中的一切活的知识或科学都灭亡了(513节);“船只的第三部分也坏了”表示来自圣言和取自圣言的教义的真理和良善的一切知识或认知也都灭亡了(514节)。
509、启8:8.“第二位天使吹号”表示从天堂而降的流注,以及随之临到恶人的第二个变化。这从前面的阐述和说明(AE 502节)清楚可知。
510、“就有仿佛火烧着的大山”表示对自我和由此而来的自我聪明的爱。这从“火烧着的大山”的含义清楚可知,“火烧着的大山”是指对自我和由此而来的自我聪明的爱。这爱由这种大山来表示,是因为在圣言中,“大山”表示两种意义上的爱,即天堂之爱和地狱之爱(参看AE 405节);“火”也一样(也可参看AE 504a–e节);此处论述的是要与善人分离,并被投入地狱的恶人,对这些人来说,一切真理都通过这爱变成虚假。下文描述了由“大山扔在海中”产生的这种效果;因为“大山扔在海中;海的第三部分变成血”表示属世人中的一切都变成了邪恶之虚假。由此可见,“火烧着的大山”表示自我之爱和对由此而来的自我聪明的爱。一切自我聪明都来自自我之爱。
“大山”表示两种意义上的爱,因为在灵界,处于属天之爱的第三层天堂的天使住在大山上;因此,当经上提到“大山或山”时,所表示的是这层天堂,按照从人和地方抽象出来的天使的思维观念,所表示的是构成天堂之物,也就是属天之爱。但在反面意义上,“大山”表示自我之爱,因为那些处于自我之爱的人不断渴望爬到大山上,把自己等同于那些在第三层天堂的人。由于他们在幻想中住在这大山上,所以当他们从地狱出来时,它也成了他们努力的目标;这就是为何“大山”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自我之爱。总之,那些处于自我之爱的人总是追求高的东西,所以死后,当爱的一切状态都变成相对应的事物时,他们在幻想中登上高处,在幻想的状态下以为自己在高山上,尽管他们从身体上在地狱。这就是为何那些属于巴比伦,处于这种自我之爱,以至于不仅想统治一切大地,还想统治天堂的人被称为“山”,经上说他们坐在山上,升到高云之上。如在耶利米书:
行毁灭的山哪,看哪,我和你作对,你毁灭全地;我要伸手攻击你,使你从岩石上滚下来,使你成为烧毁的山。(耶利米书51:25)
以赛亚书:
你心里曾说,我要升到诸天;我要高举我的宝座在神的众星以上;我要坐在聚会的山上;我要升到高云之上,我要与至高者同等;然而,你必被丢入地狱。(以赛亚书14:13–15)
这些话论及巴比伦。
511、“扔在海中”表示进入属世人。这从“海”的含义清楚可知,“海”是指属世人中总体上的知识或科学,因而是指在其中的知识方面的属世人(对此,参看AE 270, 342b节)。这就是“海”的含义,因为“水”表示真理,属世人中的真理被称为知识或科学;但真理本身是属灵的,在属灵人里面与对真理的情感构成一体,因为它是那里的情感的形式。因此,这种情感及其形式由此处于属世人中的知识或科学到何等程度,知识或科学就在何等程度上包含真理在自己里面,并且就是真知识或科学真理;因为属世人的知识或科学就本身而言,不是真理,只是包含真理的器皿,故在圣言中,“器皿”表示知识或科学。
“海”表示属世人,这一点从前面引用的圣言经文(AE 275, 342b,c节)清楚看出来;这清楚表明,就海水而言,“海”表示总体上的知识,而就海浪而言,“海”表示靠知识来维持的争论和推理;由于知识和推理这两者都在属世人中,所以“海”表示属世人本身。但属世人的状态完全取决于人的爱之情感。当属灵情感,也就是为了良善和真理而对良善和真理的情感在人里面占主导地位,并且这种情感通过属灵人流入属世人时,属世人是一种属灵-属世人,因为那时它从属和服从于属灵人;由于它们如此行如一体,所以两者都在天堂。但只要一种纯属世的情感在人里面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属世人里面就没有真理;相反,其中的知识或科学都不是真的,而是死的,虚假的。原因在于,那时其中的知识与纯属世的情感结合,这些情感都源于对自我和世界的爱,而真实的真理因本身是属灵的,
故只与属灵的情感结合,如前所述。当真理与纯属世的情感结合时,它们不再是真理,而是虚假,因为纯属世的情感歪曲真理。真理与纯属世情感的结合对应于各种淫行和通奸,在灵义上由圣言中的各种淫行和通奸来表示;圣言的真理与自我之爱和世界之爱的结合是存在的,这些结合就对应于这些事物。
“海”表示属世人和其中的一切事物,这一点也来自对应。因为在灵界,海出现在各个地方,尤其出现在属灵社群或天堂本身终止的最远边界。那里有海,是因为那些系纯属世人的人就住在天堂的边界和边界以外;这些人也出现在那里的深处,在那里拥有住所;然而,这些属世人并不邪恶,因为邪恶的属世人在地狱。从那里所看到的海,尤其从海水的颜色,就是倾向于昏暗或清晰的颜色能明显看出,那些在这些海里的人是何品质;如果倾向于昏暗,那么感官灵就在其中,他们是最低属世的,如果倾向于清晰,那么其中的灵人就是内层属世的。但在地狱之上的海水是浓密、黑色的,有时是红色的;其中的地狱团伙看上去就像蛇和毒蛇,又像海里的怪物。
512、“海的第三部分变成血”表示结果,其中的一切都变成邪恶之虚假。这从“第三部分”、“海”和“血”的含义清楚可知:“第三部分”是指所有或全部(参看AE 506节);“海”是指属世人(参看AE 511节),故“海的第三部分”表示整个属世人和其中的一切;“血”是指邪恶之虚假(参看AE 329f,g节)。由此可见这节经文的灵义,即:“火烧着的大山扔在海中;海的第三部分变成血”表示当自我之爱进入并占据属世人时,它就会将其中的一切知识或科学都变成邪恶之虚假。
自我之爱是一种纯肉体的爱,源于破旧部分或衰败物质的升腾和发酵,以及从内部在身体中的这些所造成的刺激或快感;需要一种纯净大气的心智的感知官能由此不仅变得迟钝和粗俗,甚至还灭亡。这就是自我之爱的起源,这一点从它与人类排泄物的对应关系可以看出来。因为当那些被这爱腐蚀或引诱的人进入来世时,他们喜欢恶臭或含粪的污物胜过一切,它的恶臭让他们感到愉快,这证明由此产生的臭气以快乐影响他们的嗅觉,就像它以前影响了全身感官一样,全身感官通过内部角质层朝各个方向延伸。仅从这一事实就能看出,自我之爱比其它任何爱都更粗俗,是肮脏肉体的;因此,它夺走一切属灵感知,也就是对天堂和教会的真理和良善的感知。此外,它关闭属灵心智,将它的住所完全固定在属世和感官人中,而属世和感官人与身体联系最为紧密,与天堂根本没有任何联系。由此发生的事是,凡自我之爱在里面占主导地位的人都是感官的,看不见属于天堂和教会的事物,只在幽暗之中;此外,当他们独自一人,并在自己里面思考时,就弃绝并否认它们。由此可以看出“因火烧着的大山扔在海中,海的第三部分变成血”的含义。
513a、启8:9.“海中有灵魂的受造物的第三部分都死了”表示结果,属世人中的一切活的知识或科学都死了或灭亡了。这从“死了”、“第三部分”、“海中的受造物”和“有灵魂”的含义清楚可知:“死了”是指属灵地灭亡,也就是在天堂生命方面的灭亡;“第三部分”是指所有或全部(参看AE 506节);“海中的受造物(或鱼)”是指知识或科学(对此,
我们很快就会谈到);“有灵魂”是指活的。因此,“海中有灵魂的受造物的第三部分都死了”表示结果,一切活的知识或科学都灭亡了。活的知识或科学是指从属灵情感中获得生命的知识或科学;因为属灵情感将生命赋予真理,由此将生命赋予知识或科学,知识或科学是属灵真理的容器(参看AE 506, 507, 511节)。
“海中的受造物(或鱼)”之所以表示知识或科学,是因为“海”表示属世人,因此“海中的鱼”表示属世人里面的知识或科学本身。“鱼”的这种含义也来自对应,因为在灵界,没有处于属灵真理,只处于属世真理,也就是知识或科学的灵人出现在海中,当被那些在上面的人观看时,就像鱼;正是从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或科学发出的思维呈现出这种表象。因为天使和灵人的一切思维观念都会转变成在他们之外的各种代表;当转变成诸如属于植物王国的那类事物时,它们就变成各种树木和灌木;当变成诸如属于动物王国的那类事物时,它们就变成地上的动物和各种鸟;当天堂天使的观念变成地上的动物时,它们就变成羔羊、绵羊、母山羊、小母牛、马、骡子和其它类似动物;但当变成鸟时,它们就变成斑鸠,鸽子和各种美丽的鸟儿。但那些属世,并且只出于知识或科学思考之人的思维观念则变成鱼的形式。因此,各种鱼出现在海里,我经常被允许看到这一点。
由此可知,在圣言中,“鱼”表示知识或科学,如在以下经文中。以赛亚书:
我以斥责使海干涸,我使江河变为旷野; 其中的鱼因无水腥臭,干渴而死。(以赛亚书50:2)
“耶和华的斥责”表示教会的毁灭,当因没有感知而没有真理和良善的知识,也就是没有活的知识或认知时,这种毁灭就会发生;“使海干涸”表示剥夺属世人的真知识或科学真理,因而剥夺它那源于属灵生命的属世生命;“使江河变为旷野”表示理性人中的一种类似的剥夺,由此不再有任何聪明;“其中的鱼因无水腥臭,干渴而死”表示不再有任何活的知识或科学,因没有真理,“鱼”表示知识或科学,“水”表示真理,“腥臭”表示在属灵生命方面死亡。
此处同样的话论及海,即:“海的第三部分变成血,因此海中受造物的第三部分都死了。”这话也论及埃及,它的江河及其一切河水都变成血,因此鱼都死了。摩西告诉法老,河水要变作血,因此鱼要死,河也发臭,埃及人就讨厌喝这河里的水。这一切也发生在埃及的一切水上(出埃及记7:17–25)。关于这种情况,经上在诗篇如此说:
祂使他们的水变成血,杀死了他们的鱼。(诗篇105:29)
类似的事之所以发生在埃及,是因为“埃及”表示其知识或科学方面的属世人,或属于属世人的知识或科学;“埃及的河”表示通过知识或科学所获得的聪明;“河变作血”表示这聪明来自纯粹的虚假;“鱼死”表示真知识或科学真理被虚假毁灭,因为知识或科学靠真理存活,但被虚假毁灭了;原因在于,一切属灵真理都是活的,整个生命,或可以说知识或科学中的灵魂都来自属灵真理;因此,没有属灵真理,知识或科学就是死的。
以西结书:
埃及王法老,这卧在自己河中间的大鲸鱼,看哪,我与你作对;你曾说,我的河是我自己的,是我自己造的。因此,我必用钩子钩住你的腮颊,又使你河中的鱼贴住你的鳞甲,我必把你从你的河中间拉上来,好叫你河中所有的鱼都贴着你的鳞甲。我必把你和你河中所有的鱼都抛在旷野。(以西结书29:3–5)
“法老”与“埃及”具有相同的含义,因为这王和百姓所表相同,即表示属世人和其中的知识或科学;因此,他被称为“大鲸鱼”,“鲸鱼(或海怪)”表示总体上的知识或科学;故经上说“他必从河中间被拉上来”,然后“鱼就贴着他的鳞甲”,这表示一切聪明都要灭亡,要取代它的感官人中的知识(或科学)将没有生命。感官人,也就是离世界最近的最低属世人里面有谬误和由此而来的虚假,这由“鱼贴着鲸鱼的鳞甲”来表示。“我必把你和你河中所有的鱼都抛在旷野”表示属世人和其中的知识或科学都将没有生命。“你曾说,我的河是我自己的,是我自己造的”表示这些事会发生,因为属世人将一切聪明都归于它自己,“河”表示聪明。
摩西五经:
以色列人在旷野说,我们记得我们在埃及不花钱所吃的鱼,还有黄瓜、甜瓜、韭菜、葱、蒜;现在我们的灵魂枯干了;除了这吗哪以外,在我们眼前什么都没有。后来有风从耶和华那里刮起,把鹌鹑从海上刮来,让它们落在营地。但由于这种贪欲,耶和华用极大的灾祸击杀百姓;因此,那地方名叫贪欲的坟墓。(民数记11:5–6, 31, 33–34)
这些话表示以色列人离开或厌恶属灵事物,贪婪地渴望属世事物;事实上,他们不是属灵的,而是纯属世的,只通过外在事物来代表属灵教会。“我们的灵魂枯干了;除了这吗哪以外,在我们眼前什么都没有”表示他们离开或厌恶属灵事物,“吗哪”表示属灵食物,就是知识(或科学),聪明和智慧。他们贪婪地渴望属世事物由他们贪恋埃及的“鱼,黄瓜、甜瓜、韭菜、葱、蒜”来表示;这一切都表示诸如属于最低属世人,也就是感官-肉体人的那类事物;由于他们弃绝属灵事物,只贪恋属世事物以取代它们,所以他们被大灾祸击杀,给那地方起的名字叫“贪欲的坟墓”。
以西结书:
他对我说,这些水向东方边界流去,下到平原,往海而来;它们被发送到海,水就得医治;凡河所到之处,一切爬行的活灵魂都必存活,并且必有极多的鱼。因此必有渔夫站在河边,从隐基底直到隐以革莲;在那里的撒网之处;他们的鱼各从其类,好像大海的鱼甚多。只是泥泞之地与沼泽不得治好;它们必被交与盐地。(以西结书47:8–11)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神的家,神的家表示天堂和教会;从神的家流出,向东方流去的“水”表示进行改造和重生的神性真理;水所下到的“平原”和“海”表示天堂和教会的终端事物,对教会之人来说,这些终端事物就是那些属于属世和感官人的事物,“平原”表示其内层事物,“海”表示其外层事物。“海水由此得医治”、“一切爬行的灵魂都必存活”、“必有极多的鱼”表示来自圣言的知识或认知,以及确认性的知识或科学通过这神性真理接受属灵生命;“他们的鱼各从其类,好像大海的鱼甚多”表示由此必有各种又真又活的知识或科学。“从隐基底直到隐以革莲的渔夫”表示那些被改造,由此变得聪明的人。“不得治好,而是被交与盐地的泥泞之地与沼泽”表示那些因处于邪恶之虚假而不能被改造的人。谁都能看出,这不是指鱼因从神的家流出来的水而增多,相反“鱼”表示诸如人里面能被改造的那类事物,因为“神的家”表示天堂和教会,由此流出来的“水”表示进行改造的神性真理。
513b、圣言处处提到“地上的兽”、“天上或空中的鸟”和“海里或海中的鱼”;人若不知道“地上或田野的兽”表示人的自愿官能或意愿,“天上或空中的鸟”表示他的智力官能或理解力,“海里或海中的鱼”表示他的认知能力或科学,就根本不可能知道这些经文的含义;如以下经文。何西阿书:
耶和华与这地的居民争辩,因这地上没有真理、没有怜悯,也没有神的知识。因此,这地悲哀,凡住在其中的,就是田野的兽、天上的飞鸟都衰微;海中的鱼也必聚集起来。(何西阿书4:1, 3)
西番雅书:
我必除灭人和牲畜,除灭空中的鸟、海里的鱼,以及绊脚石和恶人。(西番雅书1:3)
以西结书:
在歌革来到以色列地的日子,在以色列地必有大地震,甚至海中的鱼、天上的鸟、田野的兽,在我面前都必震动。(以西结书38:18–20)
约伯记:
问走兽,它们必指教你;或问空中的飞鸟,它们必告诉你;或是地上的灌木,灌木必指教你;海中的鱼也必向你说明。从这一切看来,谁不知道是耶和华的手作成这事的呢?(约伯记12:7–9)
在这些经文中,“田野的兽”表示人的自愿官能或意愿,“空中的鸟或天上的鸟”表示他的智力官能或理解力,“海中的鱼”表示他的认知能力或科学;否则经上如何会说“兽必指教你,空中的飞鸟必指教你,海中的鱼也必向你说明,是耶和华的手作成这事”呢?经上还说:“从这一切看来,谁不知道?”
在诗篇也一样:
你让祂管理你手所造的,使万物,就是羊群和一切牛群,以及田野的兽,空中的鸟,海里的鱼,凡经行海道的,都服在祂的脚下。(诗篇8:6–8)
这些话论及主和祂的权柄。从圣言可知,主拥有管理天堂里的天使和地上世人的权柄,因为祂自己说,天上地上的一切权柄都赐给祂了(马太福音28:18)。但管理动物、鸟和鱼的权柄被赐给祂,这不是重要到足以在圣言中被提及的事,圣言中的一切事物,甚至最细微的,都与天堂和教会有关。由此明显可知,“羊群和牛群,以及田野的兽,空中的鸟,海里的鱼”表示诸如属于天使那里的天堂和世人那里的教会的那类事物,“羊群和牛群”表示总体上的属灵事物和属世事物,“羊群”表示属灵事物,“牛群”表示属于人的属世事物,或那些属于他的属灵心智和属世心智的事物。“田野的兽”表示属于情感的自愿或意愿的事物;“空中的鸟”表示属于思维的智力或理解力的事物,“海里的鱼”表示属于属世人的知识(或科学)。
《创世记》第一章中的这些话表示类似事物: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好叫他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并爬在地上的一切动物。(创世记1:26, 28)
这一章在内在灵义上论述的主题是上古教会的建立,因而是该教会之人的新造或重生。“好叫他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并地上的一切动物”表示他们被准许感知其属于意愿的情感的一切事物,看见其属于理解力的思维的一切事物,从而管理它们,免得它们陷入恶欲和虚假;当主掌管人时,人就掌管这些事物,因为人凭自己不能掌管他自己里面的任何事物。“海里的鱼、空中的鸟,田野的兽”由于它们的对应关系而具有这种含义。人的内层事物与这些事物的对应关系在灵界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在那里可以看到各种兽、鸟和海中的鱼,而这些事物只是从情感流出来的思维观念,这些观念以这些形式呈现出来,因为它们是对应。
513c、由于“鱼”表示作为变得智慧的手段而服务于属灵人的属世人的知识或科学和认知,所以在圣言中,“渔夫或打鱼的人”表示那些只处于知识的人,也表示那些为自己获得知识的人,以及那些教导其他人,并通过知识改造他们的人。“抛网和撒网”表示这些人的作为,如在以下经文。以赛亚书:
打鱼的人必哀号,所有把鱼钩投到河中的都必悲伤,在水面上撒网的也都衰残。(以赛亚书19:8)
“把鱼钩投到河中的打鱼的人”和“撒网的”表示那些想为自己获得知识或认知,并通过它们获得聪明的人;此处他们不能这样做,因为任何地方都没有真理的知识或认知。
耶利米书:
我要领以色列人归回他们的地;我要差派许多渔夫捕获他们;我也要派许多猎人,从各大山上、各小山上和岩石裂缝中猎取他们。(耶利米书16:15–16)
“差派渔夫捕获他们;派猎人猎取他们”表示将那些处于属世良善和属灵良善的人召集起来,在他们中间建立教会(可参看AE 405c节)。
哈巴谷书:
你为何使人如海中的鱼,又如没有管辖的爬行物呢?愿他用钩把他们都拉出来,把他收到他的网中。因此,他岂可倒空网罗,时常杀戮列族而不顾惜?(哈巴谷书1:14–15, 17)
这些话论及迦勒底民族荒废和摧毁教会;迦勒底民族表示对真理的亵渎和对教会的荒废。“使人如海中的鱼,又如没有管辖的爬行物”表示使人如此属世,以至于他的知识(或科学)缺乏属灵真理,他的快乐缺乏属灵良善。因为属世人里面有知识或科学和快乐,思维通过知识或科学而来,情感通过快乐而来;如果属灵人没有掌管这些,那么思维和情感都在游荡,因此人缺乏应当教导、引领并掌管他的聪明。“愿他用钩把他们都拉出来,把他收到他的网中,然后杀戮”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一切虚假和一切邪恶都能把它们吸引到自己这一边,从而完全摧毁它们,“拉出来”表示从真理和良善中出来,或说离开真理和良善,“收到网中”表示陷入虚假和邪恶,“杀戮”表示摧毁。
阿摩司书:
日子将到,他们必用钩子把你们拉出来,用鱼钩将你们的后裔拉出来。(阿摩司书4:2)
这些话表示他们将被基于虚假和谬误的巧妙推理引导,疏远真理;这些话论及那些富有知识的人,因为他们有圣言和先知;在阿摩司书4:1,这些人由在撒玛利亚山的“巴珊母牛”来表示。
由此明显可知,新约经常提到的“渔夫或打鱼的人”、“鱼”和“网”是什么意思,如以下经文:
耶稣看见两兄弟,就是那叫彼得的西门和他弟弟安得烈,正往海里撒网;他们本是打鱼的。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作得人的渔夫。(马太福音4:18–19; 马可福音1:16–17)
在另一处,经上说:
耶稣上了西门的船教导群众。然后祂告诉西门下网打鱼,他们就圈住一大群鱼,以至于船都装满了,险些沉下去。他们都惊讶这一网所打的鱼;祂对西门说,不要怕!从今以后,你要得人了。(路加福音5:3–10)
这些话也有灵义在里面,和其余的圣言一样;主拣选这些渔夫,说他们要作“得人的渔夫”表示他们要把人们聚集到教会;“他们所下,并圈住一大群鱼,以至于船都装满了,险些沉下去的网”表示通过他们对教会的改造,因为“鱼”在此表示真理和良善的知识,改造通过这些知识实现,“鱼”也表示将要被改造的那群人。
主复活之后门徒们所打的那一网鱼具有同样的含义;对此,约翰福音是这样描述的:
当耶稣向正在打鱼的门徒显现祂自己时,告诉他们把网撒在船的右边。他们便撒下网去,竟拉不上来了,因为鱼甚多。他们来到地上后,就看见那里有炭火或火,有小鱼放在上面,又有饼。耶稣拿饼,同样拿小鱼给他们。(约翰福音21:2–13)
当他们正在打鱼时,主显现自己,是因为“打鱼”表示教导真理和良善的知识或认知,从而改造。祂吩咐他们“把网撒在船的右边”表示一切事物都要来自爱与仁之良善,“右边”表示一切事物所要来自的那良善,因为知识或认知在何等程度上源于良善,或说是良善的接受者,就在何等程度上存活并增多。他们说“他们整夜劳累,并没有打着什么”,这表示没有任何东西来自他们自己或人自己的自我,而是一切事物都来自主;有小鱼在其上的“炭火或火”和“饼”也是这个意思;因为“饼”表示主和来自祂的爱之良善,“炭火或火上的小鱼”表示来自良善的真理的知识,“小鱼”表示真理的知识,“炭火或火”表示良善。那时没有任何属灵人,因为教会完全荒废了,所有人都是属世的;这种打鱼,以及炭火或火上的鱼代表对他们的改造。人若以为给门徒吃的火上的鱼,以及饼不表示某种具有更高性质的事物,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主所做所说的一切,哪怕最小的事,都表示神性属天事物,或属天的神性事物,这些事物只有通过灵义才能显明。前面说明,这“炭火”和“火”表示爱之良善,“饼”表示爱之良善方面的主;“鱼”表示真理的知识和属世人的认知能力或科学,这一点从本文所阐述和说明的清楚看出来。
513d、主还说:
天国又好像网撒在海里,聚拢各种鱼类,网既满了,人就拉上岸来;拣好的收在器具里,将不好的丢弃了。时代的完结也要这样。(马太福音13:47–49)
善人与恶人的分离在此被比作“网撒在海里,聚拢各种鱼类”,因为“鱼”表示知识或科学和认知方面的属世人,在“时代的完结”或最后审判的时候,这些人就彼此分离。因为既有好的属世人,也有坏的属世人;他们在灵界的分离就表现为网或拖网撒在海里,聚拢鱼类,把它们拉上岸,这种表象也是来自对应。这就是为何主把天国比作“聚拢鱼类的网”。我被准许看到,善人与恶人的分离就呈现出这种表象。
“鱼”表示属世人,这一点从主的这个奇迹清楚看出来:
那些收半舍客勒的人来了。耶稣对西门说,地上的君王向谁征收关税、丁税?是向自己的儿子呢,是向外人呢?彼得对祂说,是向外人。耶稣对他说,所以儿子就可以免了。但恐怕我们使他们绊倒,你往海边去投个鱼钩,把先上来的鱼拿起来,开了它的口,你会发现一舍客勒;可以拿去为我和你给他们。(马太福音17:24–27)
“交关税、丁税”表示服从和服务,因此,税向不属以色列人的外人征收,这从圣言的历史明显看出来。有教会在中间的“以色列人”表示那些属灵的人,“外人”表示那些属世的人。属世之物服从并服务于属灵之物,因为属灵人就像主人,属世人就像仆人;由于属世人是仆人,因而由那些交税的人来表示,所以事情是这样发生的:交税的,既不是主,也不是彼得,而是表示属世人的“鱼”。
以下经文表示主荣耀祂的人身,甚至直到它那被称为属世和感官的终端:
耶稣向门徒显现,说,看我的手、我的脚,是我自己;摸我看看;灵无肉无骨,你们看,我是有的。祂把手和脚给他们看。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这里有什么吃的没有?他们给了祂一片烤鱼和一块蜜房。祂接过来,在他们面前吃了。(路加福音24:38–43)
主通过给看祂的手和脚、祂的门徒摸它们,并且祂说“灵没有祂所有的肉和骨”,以及祂吃烤鱼和蜜房来证明,祂荣耀了祂的人身,甚至直到它那被称为属世和感官的终端。“手和脚”表示人的终端,“鱼和蜜”也是;“烤鱼”表示来自良善的真理方面的属世人,“蜜”表示真理所来自的良善方面的属世人。由于这些东西对应于属世人,因而表示属世人,所以它们是当着门徒的面被吃掉的。因为如前所示,“鱼”因对应而表示认知或科学方面的属世人;因此,在圣言中,“鱼”也表示属于属世人的知识或科学和认知能力,“烤鱼”表示来自属世良善的知识或科学;但对主来说,它表示来自良善的真理方面的属世神性。“蜜”表示属世良善(可参看《属天的奥秘》,5620, 6857, 10137, 10530节)。人若不知道圣言的每个细节都有一个灵义在里面,字义,也就是属世意义是由与属灵事物的对应关系构成的,就无法理解这个奥秘,即:为何主当着门徒的面吃烤鱼和蜜房,也不明白为何祂将烤鱼和饼给了门徒;然而,主所说所做的每一件具体的事都是神性,这些神性的事就隐藏在写在圣言里面的每一个事物中。
由此可见,“海中有灵魂的受造物的第三部分都死了”表示什么,即表示属世人中的一切活的知识或科学都灭亡了,或也可说,就其中的知识或科学而言的属世人死了。当属世人没有从属灵人那里活过来,或通过由主那里从天堂经由属灵人而来的流注而活过来时,就说属世人是死的,因为主经由属灵人流入属世人。因此,当天堂的真理不再被承认,天堂的良善不再影响人时,被称为属灵人的属灵心智就关闭了,属世心智就只接受来自邪恶的虚假;而来自邪恶的虚假在灵性上是死的,因为来自良善的真理在灵性上才是活的。
经上说“受造物的第三部分”,是因为在圣言中,“受造物”和“动物”表示人里面的情感和由此而来的思维;因此,它们表示在情感和思维方面的人们自己。马可福音中的“受造物”就具有这种含义:
耶稣对门徒说,你们到全世界去,传福音给一切受造物。(马可福音16:15)
以及启示录:
我又听见在天上,地上、地底下和海里的一切受造物,并其中的一切,都说,愿祝福,尊贵,荣耀,权势,都归给坐宝座的和羔羊,直到时代的时代。(启示录5:13)
显然,“一切受造物”在此表示天使和世人,因为经上说:“他听见他们说。”对此,可参看前文(AE 342–346节),那里解释了这些事物。
514a、“船只的第三部分也坏了”表示来自圣言和取自圣言的教义的一切知识或认知也都灭亡了。这从“第三部分”和“船只”的含义清楚可知:“第三部分”是指每一个事物,在此是指所有或全部,因为它论及真理和良善的知识或认知;“船只”是指真理和良善的知识或认知,也指教义。“船只”具有这种含义,是因为它们载着财富漂洋过海来交易;在圣言中,“财富”表示真理和良善的知识或认知,也就是教义。“船”在严格意义上因是盛载的器皿而表示圣言和取自圣言的教义,因为圣言和取自圣言的教义包含真理和良善的知识或认知,正如船包含财富;主要通过船只来完成的“交易或贸易”表示为自己获得知识或认知,并把它们传给其他人。但当所指的,是被包含的事物,而不是进行包含的事物时,“船”表示来自圣言和取自圣言的教义的知识或认知。
“船”的这种含义从圣言中提到它们的经文明显看出来。因此,在以西结书:
推罗啊,你的疆界在海心,建造你的使你的美丽完全。他们用示尼珥的松树作你的一切板;用黎巴嫩的香柏树作你的桅杆。用巴珊的橡树作你的桨;用象牙作你的舱板,就是基提海岛台阶的女儿。西顿和亚发的居民作你划桨的;推罗啊,你中间的智慧人作掌舵的(或船长)。迦巴勒的老者和智慧人都在你中间修补裂缝;海上一切的船只和水手都在你那里进行货物交易。他施的船只接连成帮为你运货,你便在海心被充满,极其荣华。(以西结书27:4–6, 8–9, 25)
这一章论述的主题是推罗。由于“推罗”表示真理和良善的知识或认知,所以经上也论述了她的交易和她所富有的各种货物。事实上,她用她所富有的各种货物来交易,表示获得这些知识或认知,以及由此而来的属灵财富。故此处描述了船只及其一切装备,它的板、桨、桅杆,以及掌舵的、划桨的和水手,前面和后面几节经文则描述了它的货物。但在此解释这一切细节在灵义上表示什么,会占用大量篇幅;只说明以下内容就足够了,即:由此明显看出,“船”表示取自圣言的教义,它的“板”、“桨”和“桅杆”表示构成这教义的各种事物;“掌舵的”、“船长”、“划桨的”和“水手”表示那些教导、引领和掌管的人,它的“货物”表示教义本身,“交易”表示获得属灵财物和属灵财富,也就是真理和良善的知识或认知,智慧通过这些知识或认知而获得;故经上说:“推罗啊,你中间的智慧人作掌舵的或船长。”
下一章也论述了推罗:
看哪,你比但以理更有智慧,任何秘密都不能向你隐藏;你靠自己的智慧聪明为自己得了财富,得了金银收入你的宝库;你靠你丰富的智慧和贸易增加你的财富。(以西结书28:3–5)
从这些经文清楚可知,“推罗”和她的“贸易”表示真理和良善的知识或认知,智慧通过它们而获得。如果所指的不是属灵事物,那么关于她的货物和商品,经上说这么多有什么意义呢?“推罗”表示真理和良善的知识或认知方面的教会,因而表示属于教会的真理和良善的知识或认知(参看《属天的奥秘》,1201节)。
这一章还论述了教会在真理和良善的知识或认知方面的荒废,并以这些话来描述:
因掌舵者的呼声,郊野就必震动。所有划桨的和所有在海上掌舵的,都必下船,他们必为你痛哭。(以西结书27:28–30)
“掌舵者(或船长)”表示那些通过来自圣言的知识或认知而有智慧的人;“划桨的”表示那些有聪明的人;“掌舵者的呼声”和“划桨的必下船”表示智慧和聪明的荒废。
514b、在圣言中,当“船”是指货物,也就是容器所包含的内容时,“船”表示来自圣言的真理和良善的知识或认知,以及教义,这一点从以下经文进一步清楚看出来。以赛亚书:
哀号吧,他施的船只;因为推罗荒废了。海岛的居民,就是航海的西顿商人,当静默无言,他们已充满你。哀号吧,他施的船只,因你们的堡垒已被毁灭了。(以赛亚书23:1–2, 14)
“他施的船只”表示来自圣言的教义,因为这些船只运载金银,金银表示来自圣言的良善和真理,以及关于它们的知识或认知;由于“推罗”表示真理和良善的知识或认知方面的教会,在此表示荒废的教会,所以经上说:“哀号吧,他施的船只;因为推罗荒废了。”“海岛的居民”表示那些照其教义而处于生活良善的人;“西顿商人”表示那些处于来自圣言的真理之人;论到他们,经上说:“他们已充满你。”“你们的堡垒”表示进行保护的来自圣言的教义;“它已被毁灭了”表示没有对它的感知,因而没有真理;来自圣言的这些教义若没有属灵的感知,就不是真理,因为它们被关于它们的不正确的观念歪曲了。
同一先知书:
众海岛必倚赖我,他施的船只领先,将你的众子,连他们的银金从远方一同带来。(以赛亚书60:9)
“领先的他施船只”表示真理和良善的知识或认知,就是诸如那些被改造的人首先所拥有的那种;对此,可参看前文(AE 406c节),那里解释了这些事物。因为领先的他施船只带来大量金银,金银表示生活的良善和教义的真理。
论到他施的船只,列王纪上说:
所罗门在以东地红海边,靠近以禄的以旬·迦别制造船只。希兰差遣他的仆人,就是熟悉航海的船员,与所罗门的仆人。他们到了俄斐,得了四百二十他连得金子,运到所罗门王那里。(列王纪上9:26–28)
又:
王有他施船只与希兰的船只一同航海;他施的船只三年来了一次,带来金、银、象牙、猿猴、孔雀。(列王纪上10:22)
又:
约沙法王造了他施船只,要往俄斐去运金子;只是没有去,因为船在以旬·迦别毁坏了。(列王纪上22:48)
尽管这些事都是历史事实,但它们仍包含灵义,和预言部分一样。“在以东地红海边,以旬·迦别制造的船只”表示属世人的知识或科学,因为这些知识或科学包含属灵的财富在自己里面,可以说运载它们,如同船只运载世俗的财富。“红海”和“以东地”,就是以旬·迦别所在之地,是迦南地的最远边界,而“迦南地的最远边界”表示教会的终端,也就是包含对真理和良善的认知的知识或科学。“金和银”表示内在教会的良善和真理;“象牙、猿猴、孔雀”表示外在教会的真理和良善;知识(或科学)在此是指诸如古人所拥有的那类知识,即关于对应、代表、流注,以及天堂和地狱的知识(或科学);这些知识尤其包含并服务于对教会的真理和良善的认知;“希兰”表示在教会之外的民族,他们那里有对良善和真理的认知;被毁坏的约沙法王名下的“船只”表示教会在其真理和良善方面的破坏。
从这些考虑可以看出,在前面引用的经文,以及诗篇中,“他施的船只”具体表示什么:
你用东风打破他施的船只。(诗篇48:7)
“东风”表示破坏和荒凉;因为在灵界,从东方来的风推翻恶人的住所,连它们的根基都推翻,他们自己与他们所心系的财富一起被扔进地狱(关于这风,可参看小著《最后的审判》,61节)。“他施的船只”在此表示虚假的教义。
以赛亚书:
万军之耶和华的日子临到黎巴嫩所有高大和被抬高的香柏树,并巴珊所有的橡树;临到一切高山、一切被抬高的小山,临到一切高塔、一切围墙,临到他施一切的船只、仰慕的一切形像,人的傲慢必下拜,人的高傲必拉低;在那日,惟独耶和华被尊崇。(以赛亚书2:12–17)
“耶和华的日子”表示当主完成最后的审判时,祂的降临。主在世时完成了一次最后的审判(可参看小著《最后的审判》,46节)。这段经文讲述的是被施行审判的教会里的人;“黎巴嫩高大和被抬高的香柏树”表示那些以自我聪明为骄傲的人;“巴珊的橡树”表示那些以自己的知识(或科学) 为骄傲的人,因为在圣言中,“香柏树”论及理性人,“橡树”论及属世人,聪明属于理性人,知识(或科学)属于属世人。“高山和被抬高的小山”表示那些处于自我之爱和世界之爱的人(参看AE 405g);“高塔”和“围墙”表示确认的虚假原则,因而表示所有处于这些原则的人;“他施的船只”和“仰慕的形像”表示赞成尘世之爱的快乐的虚假教义。“人的傲慢必下拜,人的高傲必拉低”表示源于自我聪明和知识(或科学)的骄傲自大的毁灭;“在那日,惟独耶和华被尊崇”表示一切聪明和知识(或科学)都来自主。人们以为知识(或科学)来自人;但只要知识服务于有对真理的感知在其中的聪明,它就唯独来自主。
514c、以赛亚书:
在锡安,在耶路撒冷,荣耀的耶和华必给我们作江河溪流和宽阔之地;其中必没有荡桨摇橹的船来往,也没有壮丽的船经过。(以赛亚书33:21)
“锡安和耶路撒冷”表示主的教会,“锡安”表示爱之良善掌权的教会,“耶路撒冷”表示教义之真理掌权的教会。当教会之人具有这种品质:他们成为来自主的神性良善和真理的接受者时,耶和华就被称为“荣耀”(或壮丽);当他们的一切智慧和聪明、良善和真理都来自主时,锡安和耶路撒冷就被称为“江河溪流和宽阔之地”,“江河”表示智慧,“溪流”表示聪明,“宽阔”表示大量和延伸的来自良善的真理;“其中必没有荡桨摇橹的船来往,也没有壮丽的船经过”表示教会必没有源于自我的聪明和智慧;“荡桨摇橹的船”表示源于自我的聪明,因为它是由人通过船桨来摇动的,“壮丽的船”表示源于自我的智慧,因为人因这智慧而骄傲自大;事实上,当船经过并穿越大海,如此航行运载货物或财物时,它表示聪明和智慧。显然,此处所指的不是船只,因为这话是指着锡安和耶路撒冷说的。
诗篇:
耶和华啊,你所造的何其多;这海又大又广,其中有无数的爬行物,大小活物都有。
那里有船行走;有你所造的利维坦(或鲸鱼)在其中嬉戏。这一切都等候你,靠你按时赐给它们食物。(诗篇104:24–27)
此处所指的,不是海,也不是爬行物、活物、利维坦(或鲸鱼)和船,而是指诸如与教会之人同在的那类事物,因为这些就是那“等候耶和华”的。“又大又广的海”表示外在人或属世人,它将良善和真理作为知识来接受,“大”论及其中的良善,“广”论及其中的真理。“爬行物”表示活的知识或科学;“大小活物”表示各种良善和真理的知识或认知,无论高等的,还是低等的,也无论总体还是细节,如前所示(AE 513节)。“船”表示教义,“利维坦”(或鲸鱼)表示整体上属世人的一切事物;经上说这属世人因知道、从而变得智慧的快乐而“在海中嬉戏”。由于人凭这些事物而被知道和理解的渴望驱动,所以经上说:“这一切都等候你,靠你按时赐给它们食物。”“等候”表示渴望,“食物”表示知识(或科学)和聪明;因为人不是从他自己,而是从他从主那里所拥有的事物而渴望这些;因此,这些事物就是人里面的渴望的源头,尽管表面上看,好像是人从他自己渴望。
诗篇:
乘船下海,在多水中做生意的;这些人看见耶和华的行为,并祂在深处的奇事。(诗篇107:23–24)
“乘船下海,在多水中做生意的”表示那些专心研究来自圣言的真理教义的人;“这些人看见耶和华的行为,并祂在深处的奇事”表示他们理解天堂和教会的真理和良善,及其隐藏的事物,“耶和华的行为”表示使人完善的圣言的一切事物,这一切事物都与良善和真理有关;“在深处的奇事”表示隐藏的聪明和智慧的事物。
以赛亚书:
耶和华你们的救赎主,以色列的圣者如此说,因你们的缘故,我已经派人到巴比伦去,我要丢弃一切门闩和迦勒底人,他们船上有哭喊声。(以赛亚书43:14)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把信徒从那些荒废教会之人的压制中释放出来;“巴比伦”表示那些荒废教会的人,他们通过使所有人都远离真理和良善的知识或认知,声称唯独他们拥有知识,必须被相信而荒废教会,而事实上,他们对真理一无所知;因此,他们既把自己,也把其他人保持在极度无知之中,使他们远离对主的敬拜,好叫他们自己可以被敬拜。“丢弃他们的门闩”表示摧毁他们的虚假原则和毁坏真理的虚假,“门闩”表示虚假原则,“迦勒底人”表示那些通过虚假毁坏的人;因为在圣言中,“巴比伦”表示那些通过邪恶摧毁良善的人,“迦勒底人”表示那些通过虚假摧毁真理的人。“他们船上有哭喊声”表示对他们教义的摧毁。
在启示录,经上以“船”进一步描述了这种摧毁:
一时之间,这么大的财富就荒废了。每个船主,每个乘船的和水手,并所有靠海为业的,都远远地站着,又把尘土撒在头上,哭泣悲哀,喊着说,祸哉,祸哉,这大城巴比伦,凡有船在海中的,都因她的奢侈成了富足;她在一时之间就变为荒凉。(启示18:17, 19)
下文会进一步解释这段经文。但以理书:
到了末期,南方王要与北方王发生冲突;北方王必用战车、马兵和许多战船,势如暴风冲向他,也必进入这地,漫过并渗透。(但以理书11:40)
“末期”表示教会的末期,那时因没有良善而没有真理;“南方王”表示在光中的真理,也就是来自良善的真理;“北方王”表示因没有良善而没有真理,因而表示虚假;哪里没有真理,哪里就有虚假,因为那时人从天堂转向世界,从主转向自我;当没有任何东西由主那里从天堂流入时,就只有来自邪恶的虚假从自我和世界流入。本章以南方王与北方王之间的争战描述了在教会的末期,来自良善的真理与来自邪恶的虚假之间的争战。“北方王必用战车、马兵和许多战船冲向南方王”表示那时虚假将冲进来,摧毁真理,“战车”表示虚假的教义,“马兵”表示由此而来的推理,“战船”表示各种虚假和对真理的歪曲;“他必进入这地,漫过并渗透”表示虚假将摧毁教会的一切事物,无论外层还是内层。
摩西五经:
耶和华必用船把你送回埃及去,沿着我曾对你说,你不得再见的那条路;在那里你们必卖身给你的仇敌作仆婢,却没有人要买。(申命记28:68)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当他们不照着主在圣言中的戒律生活时,教会在真理方面的荒凉;这些话是对以色列人说的,“以色列人”代表、因而表示圣言所在的教会,由此表示教义的真理,因而表示属灵人;但“埃及人”表示纯属世人。“耶和华必用船把他们送回埃及去”表示由于虚假的教义,他们将成为纯属世人,“船”表示虚假的教义;“沿着我曾对你说,你不得再见的那条路”表示从一个属灵人变成一个纯属世人,因为教会之人是从一个属世人变成属灵的;但当他不照着来自圣言的诫命生活时,就从一个属灵人变成纯属世的;“在那里你们必卖身给你的仇敌作仆婢”表示虚假和邪恶将占据主导地位;“却没有人要买”表示变得极其卑贱。
约伯记:
我的日子比奔跑者更快;它们逃走,不见良善;它们乘渴望的船掠过,像老鹰猛扑食物。(约伯记9:25–26)
“日子掠过所乘的渴望的船”表示各种属世情感和快乐,它们只属于世界和身体;由于这些比属灵事物更让人急切地渴望,并被吸收,所以经上说:“像老鹰猛扑食物。”
摩西五经:
西布伦必住在海边的港口,住在停船的港口;他的极边必延到西顿。(创世记49:13)
“西布伦”表示良善与真理的结合;“西布伦必住在海边的港口”表示真理的生活;“住在停船的港口”表示照着来自圣言的教义;“他的极边必延到西顿”表示一部分延伸到良善的知识或认知。关于这些事物,可参看《属天的奥秘》(6382–6386节)中的解释。
民数记:
必有船只从基提海岸而来,它们苦害亚述,苦害希伯;但他也必至于灭亡。(民数记24:24)
这些话来自巴兰的预言。“从基提海岸而来的船只”表示那些属于古教会的人所拥有的真理和良善的知识或认知;它们要苦害的“亚述”表示基于虚假的推理;他们还要苦害的“希伯”表示敬拜的外在,就是诸如存在于雅各子孙当中的那种;“他也必至于灭亡”表示他们在真理和良善方面的荒废。
士师记:
基列,你为何居住在约旦河渡口?但为何要惧怕船只?(士师记5:17)
“基列”与“玛拿西”所表相同,“玛拿西”表示属世人的良善;玛拿西支派没有与底波拉和巴拉一起与敌人作战,所以经上说:“基列,你为何居住在约旦河渡口?”这表示你为何只活在属于外在人的外在之中?约旦河以外的地区表示教会的外在,约旦河以内的地区表示教会的内在。教会的外在与那些比起属灵,更属世的人同在。由于但支派没有与底波拉和巴拉联合与敌人作战,所以经上说:“但为何要惧怕船只?”这表示人为何不弃绝或驱逐虚假和虚假的教义?
正如旧约中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灵义在自己里面,包含在福音书和启示录里的新约中的一切事物也是如此。此外,主的一切话,以及祂的行为和神迹,都表示神性属天事物或属天的神性事物,因为主出于神性说话,也出于神性,因而从最初事物通过最后事物,从而在完全中作工并行神迹。由此可见,主从船上教导具有意义;当一些门徒正在打鱼时,祂从船上呼召或拣选他们也具有意义;祂在海上走到门徒所在的船那里,由此使风平静同样具有意义。
514d、关于主从船上教导,福音书上说:
耶稣坐在海边。有一大群人聚集到祂那里,祂只好上船坐下;众人都站在岸上。祂用比喻对他们讲许多事。(马太福音13:1–2等; 马可福音4:1–2等)
路加福音:
耶稣站在革尼撒勒湖边,看见两只船停在湖边。然后祂上了其中的一只船,是西门的,请他撑开,稍微离开地。祂就坐下,从船上教导众人。(路加福音5:1–3)
此处每个细节都有一个灵义,如:祂坐在海边、站在革尼撒勒湖边,然后祂上了西门的船,从船上教导众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海”和“革尼撒勒湖”当论及主时,表示整体上的良善和真理的知识,“西门的船”表示信之教义;因此,“祂从船上教导”表示从教义教导。
关于主在海上走到门徒所在的船那里,福音书上说:
载着主门徒的船在海中间,被风吹动。夜里四更天,耶稣在海上走,往他们那里去。彼得说,请叫我从水上到你那里去。耶稣说,你来吧。于是,彼得就下去,在水上走,要到耶稣那里去。但开始下沉,他就害怕。耶稣伸手拉住他,说,你这小信的人哪,为什么疑惑呢? 他们上了船,风就住了。在船上的人都拜祂,说,你真是神的儿子。(马太福音14:24–33; 马可福音6:48–52)
约翰福音:
到了晚上,祂的门徒下到海边;他们上了船,要渡海往迦百农去。当时天已经黑了,耶稣还没有到他们那里。海被大风吹动。他们划了二十五或三十斯他丢时,看见耶稣在海上走,渐渐靠近船,他们就害怕。但祂说,是我;不要怕。他们就欣然接耶稣上船,船立刻到了他们所要去的地方。(约翰福音6:16–21等)
此处这一切细节都表示神性属灵事物,然而,这些事物并未显现在字面上;如海,主在海上走,祂来到门徒这里时的四更天,船,祂上船,从那里斥责风和海浪,以及其它细节。但没有必要在此解释分别表示的,是哪些属灵事物;只说明“海”表示天堂和教会的终端,因为天堂的最远边界有海;主在海上走表示主的同在和祂甚至进入这些的流注,因而对那些处于天堂终端的人来说,来自神性的生命;主在海上走代表他们来自神性的生命;彼得在海上走,并开始下沉,但当主拉住他时,他就得救了,代表他们模糊和游荡的信;在圣言中,“走”表示生活。这事发生在“四更天”,以表示当天要破晓,早晨即将到来时,教会的第一个状态,因为那时良善开始通过真理行动,并且那时主降临了;在此期间,海被风吹动,主使它平静,表示之前属世的生命状态,这是一种混乱不安,可以说狂风暴雨的状态;但当状态接近早晨,就是与人同在的教会的第一个状态时,心灵的宁静就到来了,因为那时主存在于爱之良善中。
主使风和海浪平静所表相同,如福音书所描述的:
耶稣上了船,祂的门徒跟着祂。看哪,海上起了大暴风,甚至船被波浪掩盖;耶稣却睡着了。于是门徒到祂跟前叫醒了祂,说,主啊,救我们,我们丧命啦!然后祂起来斥责风,就大大平静了。(马太福音8:23–26; 马可福音4:36–40; 路加福音8:23–24)
这代表当教会之人处于一种属世状态,还没有处于一种属灵状态时,他们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属世情感,也就是源于对自我和世界的爱的各种欲望升上来,并造成心智的各种扰乱。在这种状态下,主似乎不在;主睡着了就表示这种表面上的不在;但当他们从一个属世状态出来进入一个属灵状态时,这些扰乱就止息了,心灵的宁静随之 到来。因为当属灵心智打开时,主就使属世人的狂暴激情平静,并通过属灵心智进入属世心智。由于属于对自我和世界的爱的情感,以及由此而来的思维和推理来自地狱,因它们是从地狱升上来进入属世人的各种欲望,所以这些也由“风和海浪”来表示,“海”在灵义上表示地狱本身。
这一点也可从经上说“主斥责风”清楚看出来,如在马可福音:
耶稣醒了,斥责风,向海说,住了吧!静了吧!风就止住,大大平静了。(马可福音4:39)
这话不可能是对风和海说的,除非这些事物表示地狱,由此产生源于各种欲望的心智的狂暴动乱。“海”也表示地狱(可参看AE 342c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