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启示录8:12-13

启示录8:12

523、启8:12.第四位天使吹号,日头的第三部分,月亮的第三部分,星辰的第三部分都被击打,以致它们的第三部分黑暗了,白昼的第三部分不发光,黑夜也是这样。

“第四位天使吹号”表示从天堂而降的流注,以及由此产生的第四个变化(524节);“日头的第三部分,月亮的第三部分,星辰的第三部分都被击打”表示一切爱之良善,一切信之良善与真理,以及一切良善与真理的知识或认知都消失了(525节);“以致它们的第三部分黑暗了”表示这一切事物都被改变成了邪恶之虚假和虚假之邪恶(526节);“白昼的第三部分不发光,黑夜也是这样”表示真理的属灵之光和真理的属世之光都完全熄灭了(527节)。

524、启8:12. 第四位天使吹号”表示从天堂而降的流注,以及由此产生的第四个变化(参看AE 502节和接下来的内容)。

525、“日头的第三部分,月亮的第三部分,星辰的第三部分都被击打”表示一切爱之良善,一切信之良善与真理,以及一切良善与真理的知识或认知都消失了。这从“第三部分”、“日头”、“月亮”、“星辰”和“被击打”的含义清楚可知:“第三部分”是指所有或全部(参看AE 506节);“日头”是指来自主的爱之良善;“月亮”是指来自主的信之良善与真理(参看AE 401a–h节);“星辰”是指也来自主的良善与真理的知识或认知(参看AE 72, 402节);“被击打”当论及爱与信之良善,以及良善与真理的知识或认知时,是指消失。这清楚表明,“日头的第三部分,月亮的第三部分,星辰的第三部分都被击打”表示一切爱之良善,一切信之良善与真理,以及一切良善与真理的知识或认知都消失了。此处提到的“日头、月亮和星辰”不是指在我们太阳的世界,世人的眼睛所看见的太阳,月亮和星星,而是指在灵界,天使的眼睛所看见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因为在灵界,主在那些处于来自祂的对主之爱的人面前显为一轮太阳,在那些处于信之良善与真理的人面前显为一轮月亮;这就是为何“日头或太阳”表示爱之良善,“月亮”表示信之良善与真理。显然,约翰看见的,就是这个太阳、月亮和这些星星,因为他看见它们时,在灵里。主在天使天堂显为一轮太阳和一轮月亮(可参看《天堂与地狱》,116–125节)。经上说这些事物被击打,是由于表象,因为当爱之良善,以及信之良善与真理不再与人同在时,在他看来,它们可以说不再存在,已经消失了;字义上的圣言是照着表象来写的。

526a、“以致它们的第三部分黑暗了”表示这一切事物都被改变成了邪恶之虚假和虚假之邪恶。这从“黑暗”的含义清楚可知,“黑暗”是指虚假,因此“黑暗了”表示被改变成虚假。它之所以表示被改变成邪恶之虚假和虚假之邪恶,是因为经上说“日头的第三部分,月亮的第三部分,星辰的第三部分都黑暗了”,“日头”表示爱之良善,“月亮”表示信之良善与真理,“星辰”表示良善与真理的知识或认知。因此,“日头的第三部分黑暗了”表示爱之良善被改变成邪恶和来自邪恶的虚假,也就是邪恶之虚假;因为良善被改变成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但“月亮”所表示的信之真理则被改变成虚假和由此而来的邪恶,也就是虚假之邪恶。虚假之邪恶是教义的虚假,生活的邪恶从教义的虚假发出,而邪恶之虚假是生活的邪恶,教义的虚假从生活的邪恶发出。

黑暗之所以表示虚假,是因为光表示真理,虚假是真理的对立面,正如黑暗是光的对立面。此外,当一个人没有生命之光,也就是神性真理时,死荫或说死亡的阴影就在他里面,这就是虚假。因为人出于他的自我而处于一切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并且只有通过教会的真理才能远离它们;因此,哪里没有真理,哪里就有邪恶之虚假。人只有通过真理才能远离邪恶,被洁净和改造(参看《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24节)。

在圣言中,“黑暗”表示各种虚假,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约珥书:

日头要变为黑暗,月亮要变为血,这都在耶和华大而可畏的日子到来以前。(约珥书2:31)

“日头要变为黑暗,月亮要变为血”与“日头的第三部分,月亮的第三部分黑暗了”具有相同的含义,即:在教会的末期,邪恶之虚假将取代爱之良善,虚假之邪恶将取代信之真理。

在圣言中,提到日月黑暗或昏暗的其它地方也有类似含义,如以赛亚书:

天上的众星群宿都不发光。日头一出,就变黑暗,月亮也不放光。(以赛亚书13:10;

24:21, 23)

以西结书:

我将你扑灭的时候,要把天遮蔽,使众星昏暗;以密云遮住太阳,月亮也不放光。我必使天上的发光体都在你以上变为昏暗,使地上黑暗。(以西结书32:7–8)

约珥书:

耶和华的日子临近断定谷;日月昏暗,星星收回其光辉。(约珥书3:14–15)

又:

因为耶和华的日子将到,一个黑暗、幽冥的日子,一个密云、乌黑的日子。在祂面前,地震动,日月昏暗,星辰收回其光辉。(约珥书2:1-2, 10)

福音书:

那些日子的灾难一过去,日头就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众星要从天上坠落。(马太福音24:29; 马可福音13:24–25)

这些话论及教会的末期,那时不再有任何属灵良善或真理,或天堂和教会的良善和真理,只有邪恶和虚假。“日月被遮蔽、昏暗,众星不发光”表示被称为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的教会的良善和真理被改变成邪恶和虚假;“耶和华大而可畏的日子”表示那时随之而来的最后审判;由于当教会处于黑暗和幽暗时,这日就会到来,所以它也被称为“黑暗、幽冥或幽暗的日子”,以及“密云、乌黑的日子”,如在以下经文中。

阿摩司书:

渴望耶和华日子的人有祸了。耶和华的日子对你们有什么好处呢?那日黑暗没有光明。耶和华的日子,不是黑暗没有光明吗?不是幽暗毫无光辉吗?(阿摩司书5:18, 20)

西番雅书:

耶和华的日子,一个荒废凄凉的日子,一个黑暗、幽冥的日子,一个密云、乌黑的日子。(西番雅书1:14–15)

以赛亚书:

那日,人若望地,看哪,只有黑暗与痛苦,光明因毁坏而变黑暗。(以赛亚书5:30)

同一先知书:

他俯视大地,只见困苦、幽暗、困苦之乌暗,他被幽暗驱赶。(以赛亚书8:22)

又:

看哪,黑暗遮盖大地,幽暗遮盖万民。(以赛亚书60:2)

耶利米书:

在耶和华你们的神造成黑暗,你们的脚在昏暗山上绊跌之先,当将荣耀归给祂;那时,你们盼望光明,祂却使光明变为死荫,成为幽暗。(耶利米书13:16)

这些经文也论及教会的末期,那时主必降世,审判也要完成;由于那时将不再有任何爱之良善或信之真理,只有虚假之邪恶和邪恶之虚假,所以那日被称为“一个黑暗、幽冥或幽暗的日子”。

当主被钉十字架时,从第六时辰到第九时辰临到全地的黑暗(马太福音27:45; 马可福音15:33; 路加福音23:44–49)所表相同。“临到全地的黑暗”代表整个教会只有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以及虚假和由此而来的邪恶。此外,三个时辰表示完全和完整之物;因为福音书所记载的关于主受难的一切细节都包含天堂的奥秘或内层事物在里面,并表示属天的神性事物,或神性属天事物,这些事物只有通过内在的灵义才能显明。

526b、“黑暗”表示虚假,这一点从以下经文进一步明显看出来。以赛亚书:

祸归于那些称恶为善,称善为恶,以暗为光,以光为暗的人。(以赛亚书5:20)

“以暗为光,以光为暗”表示称虚假为真理,称真理为虚假;显然,“暗”表示虚假,“光”表示真理,因为良善和邪恶首先被提及,因此随后真理和虚假被提及。

约翰福音:

光来到世上,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这就是审判。(约翰福音3:19)

此处主自称光,因为祂在世时,就是神性真理本身;因此,“光”表示神性真理方面的主,也表示来自主的神性真理;由于黑暗反对光,所以“世人不爱光,倒爱的黑暗”表示地狱的虚假,也就是邪恶之虚假。邪恶之虚假在此由“黑暗”来表示,这一点从经上说“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明显看出来。邪恶之虚假源于恶行,或生活的邪恶;因为正如良善与真理结合,邪恶则与虚假结合;这一个属于或来自那一个。

在以下约翰福音的经文中,“光”和“黑暗”具有相同的含义:

生命在祂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领会光。(约翰福音1:4–5)

同一福音书:

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必不在黑暗里走,却要得着生命的光。(约翰福音8:12)

又:

耶稣说,你们应当趁着有光的时候行走,免得黑暗临到你们;那在黑暗里行走的,不知道往何处去。我作为光到世上来,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里。(约翰福音12:35, 46)

在这些经文中,“黑暗”表示地狱的虚假。因为作为黑暗对立面的“光”表示神性真理。“光”表示神性真理,是因为在天堂,光本质上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参看《天堂与地狱》,126–140节)。既然神性真理是天堂里的光,那么可知,邪恶之虚假,也就是地狱里的虚假,就是黑暗。这黑暗对那些在地狱里的人看来,的确不是黑暗,因为他们确实能看见彼此;但他们看见所凭借的光就像烧着的炭发出的光,当天堂之光流入这光时,这光就变成一片漆黑。因此,他们所在的山洞和巢穴在天堂里的人看来,就像阴暗的洞穴。

由此可见,为何“黑暗”表示邪恶之虚假,又为何主说:

那些在地狱里的人都要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去。(马太福音8:12; 22:13; 25:30)

诗篇:

仇敌追赶我的灵魂;将我的生命压倒在地,使我坐在黑暗之中,像世上的死人一样。(诗篇143:3)

追赶他灵魂的“仇敌”在灵义上表示邪恶;因此,“使我坐在黑暗之中”表示处于虚假。

以赛亚书:

公平远离我们,公义追不上我们;我们指望光,看哪,却只有黑暗,指望光明,却行走在幽暗中。(以赛亚书59:9)

“公平远离我们”表示没有对真理的理解;“公义追不上我们”表示没有生活的良善;“我们指望光,看哪,却只有黑暗”表示期待真理,却见虚假;“指望光明,却行走在幽暗中”表示期待经由真理而来的良善,却见来自邪恶的虚假的生活;“光明”表示真理之良善,因为“光”表示真理,真理是来自良善的光明;“幽暗”表示邪恶之虚假,“行走”表示生活。

路加福音:

但这是你们的时刻和黑暗的权势了。(路加福音22:53)

这话是主对大祭司,掌管圣殿的和长老们说的,他们在犹大的帮助下抓住了主。主将作这恶的权力称为“黑暗的权势”,因为他们处于邪恶之虚假,处于关于主的虚假和反对祂的邪恶之中;“黑暗”在此也表示地狱,因为这些邪恶之虚假就在那里。

同一福音书:

身体的灯就是眼睛;因此,如果你的眼睛了亮,全身就充满光明;如果你的眼睛坏了,你身体就充满黑暗。所以,你要注意,免得你里面的光黑暗了。因此,若是你全身充满光明,毫无黑暗,整个都必充满光明,如同灯明闪闪地给你光一样。(路加福音11:34–36; 马太福音6:22–23)

此处“眼睛”表示理解,纯眼或单眼表示对来自良善的真理的理解;但坏眼表示对来自邪恶的虚假的理解;要么光明,要么黑暗的“身体”表示整个人。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这些话按系列的含义是,来自意愿的理解力如何,整个人就如何。事实上,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真理和自己的良善,因为他是他自己的爱或情感;因此,他的性质完全就是他来自意愿的理解力的样子;因为一切真理都属于理解力,一切良善都属于意愿。事实上,身体只是服从,因为它是一个有效原因的结果,有效原因是来自意愿的理解力;因此,这一个的品质取决于那一个的品质,因为每一个结果都从有效原因获得它所拥有的一切。“所以,你要注意,免得你里面的光黑暗了”表示务必小心,免得真理一旦在理解力中被感知到,并被接收到意愿中,就变成虚假,这种事是出于邪恶,因为虚假由此变得更糟糕;故经上在刚才引用的马太福音的经文中说:

所以你里头的光若是黑暗,那黑暗是何等大呢!(马太福音6:23)

在以赛亚书,“黑暗”也表示邪恶之虚假:

迦勒底的女子啊,你要静坐,进入黑暗中,因你必不再称为列国之后。(以赛亚书47:5)

“迦勒底的女子”表示对真理的歪曲,因此“黑暗”表示邪恶之虚假,因为邪恶歪曲真理。邪恶之虚假也由临到埃及全地三天之久,而以色列人的住处却有光的“幽暗”(出埃及记10:21–23),以及创世记(15:17)和其它许多经文中的“黑暗”来表示。

到目前为止,已经说明在圣言中,“黑暗”表示邪恶之虚假。“黑暗”也表示不属邪恶的虚假,就是诸如在正直的外邦人当中的那种宗教虚假,这些虚假由于他们对真理的无知而在他们中间;这些虚假也被称为“黑暗”,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

这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大光;住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照亮他们。(以赛亚书9:2)

马太福音:

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出现。(马太福音4:16)

路加福音:

清晨的日光从高处向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显现。(路加福音1:78–79)

以赛亚书:

你若将你的灵魂拿出来给饥饿的人,使困苦的灵魂得满足,你的光就必出现在黑暗中,你的幽暗必变如正午。(以赛亚书58:10)

同一先知书:

祂必对那被捆绑的人说,出来吧!对那在黑暗的人说,显露吧!(以赛亚书49:9)

又:

到那日,聋子必听见这书卷上的话;瞎子的眼,必从幽暗黑暗中得以看见。(以赛亚书29:18)

又:

我要引瞎子行他们所不认识的道,在他们面前使黑暗变为光明,使弯曲变为平直。(以赛亚书42:16)

弥迦书:

我虽坐在黑暗里,耶和华却必作我的光。(弥迦书7:8)

在这些经文中,“黑暗”表示无知的虚假,就是诸如以前存在,如今也存在于正直的外邦人当中的那种。这些虚假完全不同于邪恶之虚假,因为后者包含邪恶在里面,而前者包含良善在里面,它们以良善为目的。因此,那些处于这些虚假的人能在真理上被教导,并且当被教导时,他们也从心里接受真理,因为在他们虚假中的良善热爱真理,当听到真理时,也与它结合。邪恶之虚假则不然;这些虚假厌恶并弃绝一切真理,因为它是真理,因而与邪恶不一致。

在圣言中,“黑暗”也表示由真理的缺乏导致的纯粹的无知(如大卫诗篇18:29; 诗篇139:11–12)。“黑暗”也表示属世之光,因为这光相比属灵之光,就像黑暗;因此,当天使俯视人的属世之光,就是诸如在人的属世认知里的那种光时,他们视之为黑暗,视它里面的事物如在黑暗之中;这光由创世记(1:2–5)中的“黑暗”来表示。由于圣言的字义是属世的,所以在圣言中,这字义也被称为“云”,与内在的灵义或内义相比,也被称为“黑暗”;内在的灵义或内义是天堂之光,被称为荣耀527.“白昼的第三部分不发光,黑夜也是这样”表示真理的属灵之光和真理的属世之光都完全熄灭了。这从“白昼”和“黑夜”的含义清楚可知:“白昼”是指属灵之光;“黑夜”是指属世之光。这就是含义,因为前面经上说:“日头的第三部分,月亮的第三部分,星辰的第三部分都黑暗了。”“白昼”是指太阳的光,“黑夜”是指月亮和星星的光,因为太阳白天放光,月亮和星星夜里放光。首先要说一说被称为白昼之光的阳光,以及被称为夜光的月光和星光。

被称为白昼之光和白昼的阳光表示属灵之光,就是诸如看主为太阳的天使所享有的那种光;而被称为夜光和黑夜的月光和星光表示属世之光,就是诸如看主为月亮的天使所享有的那种光。主向天使既显为一轮太阳,也显为一轮月亮(参看《天堂与地狱》,116–125节)。那些处于对真理的属灵情感,也就是爱真理是因为它是真理的天堂看主为一轮太阳;由于这种情感是属灵的,所以来自显为太阳的主的光是属灵的。但那些处于对真理的属世情感,也就是爱真理是为了可以变得有学问,并教导他人的天堂看主为一轮月亮。这些天堂爱真理,是因为真理对他们自己有用,而不是为真理的缘故;因此,他们处于从显为月亮的主发出的光。这光不同于从显为太阳的主发出的光,犹如我们世界上的太阳发出的白昼之光不同于月亮和星星发出的夜光。正如光对他们来说是不同的,真理也是不同的,因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产生天堂里的一切光(参看《天堂与地狱》,126–140节)。

因此,那些处于属灵之光的人处于纯正的真理,并且当听到他们以前所不知道的真理时,他们立刻就承认它们,并感知到它们就是真理。而那些处于属世之光的人则不然。当这些人听到真理时,他们也接受,但不是因为他们看到或感知到这些真理,而是因为这些真理是他们所信赖的有名望的人告诉他们的;因此,这样的人大多数处于来自他人的信,却未处于遵行信的生活。所有生活良善的人都会进入这些天堂,尽管他们曾处于教义的虚假;然而,虚假在那里不断被洁净,直到最终看似真理。这清楚表明,“白昼的第三部分不发光,黑夜也是这样”表示什么。“第三部分”表示所有、完全和完整(参看AE 506节)。

此处“白昼和黑夜”与《创世记》第一章的“昼和夜”具有相同的含义;在那里,经上说: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神就把光暗分开了。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创世记1:3–5)

后面又说:

神说,天上穹苍中要有光体,可以分昼夜,作记号,定节令,日子,年岁。于是神造了两个大光,大光管昼,小光管夜;又造众星。神把它们摆列在天上穹苍中,照亮地上,昼夜管理,分别光暗。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四日。(创世记1:14–19)

第一日所造的“光”表示神性之光,这光本身和本质上是神性真理,因而是光照理解力的属灵之光。这一章在内义上论述了主在上古之人中间建立一个教会。由于理解力必须首先被光照,或第一件事就是要有被光照的理解力,没有来自主的这种光照,就没有改造,因而没有人里面的教会,所以经上首先说到光,或说“光”在第一日被造。“神看光是好的”表示光照和接受对他们来说是好的。但“暗”表示属世人中的光,这光被称为属世之光;与属灵之光相比,这光就像黑暗,故由“黑暗”来表示。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低层或外层心智和一个高层或内层心智;低层或外层心智是属世心智,被称为属世人,而高层或内层心智是属灵心智,被称为属灵人。心智之所以被称为人,是因为人凭心智而为人。这两种心智,即高层和低层心智,完全不同。人凭低层心智在自然界,与那里的世人在一起,但凭高层心智在灵界,与那里的天使在一起。这两种心智如此不同,以至于当人活在世上时,他不知道他自己的高层心智里面正在发生什么;当他成为一个灵时(他死后随即成为灵),却又不知道他的低层心智里面正在发生什么。因此,经上说:“神就把光暗分开了,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这清楚表明,“昼”表示属灵之光,“暗”表示属世之光。由于所有天堂都被如此划分,以至于那些处于属灵之光的人处于来自显为太阳的主的光,而那些处于属灵-属世之光的人处于来自显为月亮的主的光,如刚才所述,所以经上说:“天上穹苍中要有光体,可以分昼夜,昼夜管理,分别光暗。”因此,由此明显可知,此处“昼”表示属灵之光,“夜”表示属世之光,这光在天堂被称为属灵-属世之光。

在以下经文中,昼和夜具有相同的含义。诗篇:

耶和华用智慧造天,铺地在水以上,造成大光,造日头管白昼,造月亮星宿管黑夜。(诗篇136:5–9)

耶利米书:

耶和华为白昼之光赐下太阳,为黑夜之光赐下月亮和星辰的定例。(耶利米书31:35)

诗篇:

耶和华啊,白昼属你,黑夜也属你;亮光和日头是你所预备的。(诗篇74:16)

耶利米书:

你们若能废弃我所立白昼的约和黑夜的约,使白昼和黑夜不按时轮转,

我与我仆人大卫所立的约必废弃,使他没有儿子在他的宝座上为王,我与事奉我的利未人的祭司所立的约也必废弃。我若没有设立白昼和黑夜的约,立定天地的定例,我就弃绝雅各和大卫的种。(耶利米书33:20–21, 25–26)

“白昼和黑夜的约”表示在圣言中,给以色列人所规定的教会的一切律例,他们通过这些律例与天堂结合,并通过天堂与主结合。它们被称为“白昼和黑夜的约”,因为它们是为了天堂,也为了教会,所代表并表示的属灵事物是为天堂,进行代表并表示的属世事物是为教会。因此,“白昼和黑夜的约”在此被称为“天地的定例”,“黑夜的约”被称为“月亮和星辰的定例”;“废弃”表示不遵守。“我与大卫所立的约必废弃,使他没有儿子在他的宝座上为王,我与事奉我的利未人的祭司所立的约也必废弃”表示除非这些被遵守,否则通过神性真理或神性良善与主的结合是不可能存在的,“与大卫的约”表示通过神性真理与主的结合;“他宝座上没有儿子”表示任何人都不接受神性真理,“与事奉我的利未人的约”表示通过神性良善与主的结合。

诗篇:

我若说,黑暗必定遮蔽我,黑夜必为我成为光。甚至黑暗在你面前不算黑暗,黑夜却如白昼光明;黑暗怎样,光明也怎样。(诗篇139:11–12)

这些话表示主同等地光照属世人和属灵人。“黑暗”和“黑夜”表示属世之光,“光明”和“白昼”表示属灵之光。“黑夜却如白昼光明;黑暗怎样,光明也怎样”与以赛亚书中的这句话具有相同的含义:

月光必如日光。(以赛亚书30:26)

引用这些东西是为了让人们知道,第三部分不发光的“白昼”表示属灵之光,同样不发光的“黑夜”表示属世之光;因此,这些词语与“来自太阳的光和来自月亮的光”具有相同的含义。

启示录8:13

528、启8:13.我观看,听见一位天使飞在天中间,大声说,祸哉!祸哉!祸哉!那些住在地上的人,因为还有三位天使要吹那其余的号声。

“我观看,听见一位天使飞在天中间”表示主在处于末期的教会状态上光照天堂里的所有人(529节);“大声说”表示显明(530节);“祸哉!祸哉!祸哉!那些住在地上的人,因为还有三位天使要吹那其余的号声”表示对在教会的末期,因厌恶良善与真理而导致的教会状态的变化,和随之而来的诅咒的悲痛哀悼(531, 532节)。

529、启8:13.“我观看,听见一位天使飞在天中间”表示主在处于末期的教会状态上光照天堂里的所有人。这从“观看,听见”、“天使”、“飞”和“在天中间”的含义清楚可知:“观看,听见”是指打开理解力去感知(对此,我们很快就会谈到);“天使”是指主,在圣言中,“天使或使者”表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因而表示神性真理方面的主自己(可参看AE 130, 200, 302节),在此是指在显明就对神性真理的接受而言,处于末期的教会是何品质的主;“飞”是指光照并赐予理解(对此,我们很快就会谈到);“在天中间”是指在整个天堂,或所有在天堂里的人。“在中间”表示在整体中,因而表示全部(参看AE 213节)。由此可见,“我观看,听见一位天使飞在天中间”表示在处于末期的教会状态上,对天堂里的所有人的光照。之所以表示在处于末期的教会状态上的光照,是因为这就是下文论述的主题。“观看,听见”表示打开理解力去感知,因为“观看”表示理解,“听见”表示感知。“观看或看见”表示理解(参看AE 260节);“听见”表示感知(AE 14, 108节)。

“飞”当论及主时,表示光照,因为“飞”论及理解力,以及它的视野在周围的延伸;因此,当论及主时,“飞”表示对理解力的光照。当论及主时,“飞”表示全在(可参看AE 282节);因此,它也表示光照,因为主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有光照。在诗篇,“飞”所表相同:

神骑着基路伯飞行,载在风的翅膀上。(诗篇18:10; 撒母耳记下22:11)

“基路伯”表示至内层天堂,“骑”表示赐予理解,并光照;“飞”和“载在风的翅膀上”具有相同的含义;但“骑”在此表示赐予理解,并光照此处“基路伯”所表示的至内层天堂;“飞”也表示赐予理解,并光照中间天堂;而“载在风的翅膀上”表示赐予理解,并光照终端天堂。“骑”表示赐予理解(参看AE 355c, 364b节);“基路伯”表示至内层天堂(AE 313a, 322, 362, 462节)。“飞”表示光照中间天堂,因为该天堂是属灵天堂;在圣言中,属灵事物由各种鸟,以及它们的翅膀和飞行来表示。“载在风的翅膀上”表示光照终端天堂,因为“翅膀”是为了飞行,在此表示光照,“风”表示该天堂的属灵之物。因此,这一切事物描述了主在众天堂的全在,因而也表示对理解力的光照,因为如前所述,主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有光照。

530、“大声说”表示显明。这从“大声说”的含义清楚可知,“大声说”是指显明,在此是对教会在接近末期时即将到来的状态的显明,接下来就预言了该状态。经上说“大声”,是因为它论及主,是向整个天堂说的,如刚才所述。

531、“祸哉!祸哉!祸哉!那些住在地上的人,因为还有三位天使要吹那其余的号声”表示对在教会的末期,因厌恶良善与真理而导致的教会状态的变化,和随之而来的诅咒的悲痛哀悼。这从“祸”、“那些住在地上的人”、“还有三位天使要吹的那其余的号声”的含义清楚可知:“祸”是指对厌恶良善和真理,以及随之而来的诅咒的哀悼;由于“祸”说了三次,所以它表示悲痛哀悼(对此,我们很快就会谈到);“那些住在地上的人”是指那些属于教会的人,“地”表示教会(可参看AE 29, 304, 417节)。“还有三位天使要吹的那其余的号声”是指教会状态的变化,因为“吹号的天使”表示来自从天堂而降的流注的变化(参看AE 502节)。“三”表示完整,直到结束之物,这一点可见于下文。由此可见,“祸哉!祸哉!祸哉!那些住在地上的人,因为还有三位天使要吹那其余的号声”表示对在教会的末期,因厌恶良善与真理而导致的教会状态的变化,和随之而来的诅咒的悲痛哀悼。

“祸或灾祸”表示对灾难、危险、困难、毁灭的哀悼,这一点可从圣言中提到它的经文清楚看出来;但它在此表示对厌恶良善和真理,以及随之而来的诅咒的哀悼,因为这就是下文论述的主题。由于对良善和真理的厌恶在教会,直到教会的末期,逐渐变得更严重,所以经上说了三次祸,每一次都表示邪恶的严重性逐渐增长。这一点可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在那里,经上说:

第一样灾祸过去了;看哪,以后还有两样灾祸要来。(启示录9:12)

后面:

第二样灾祸过去了;看哪,第三样灾祸快到了。(启示录11:14)

在圣言中,“祸或灾祸”表示对各种事件,尤其对摧毁教会的邪恶的哀悼,这一点可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清楚看出来。如在马太福音: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马太福音23:13–14, 16, 23, 25, 27, 29)

路加福音::

出卖人子的,那人有祸了!(路加福音22:22)

绊跌的事由他而来的,那人有祸了!(路加福音17:1)

以赛亚书:

那些使房屋连接房屋的人有祸了!(以赛亚书5:8)

那些清晨早起,追寻烈酒的人有祸了!(以赛亚书5:11)

那些牵引罪孽的人有祸了!(以赛亚书5:18)

那些称恶为善的人有祸了!(以赛亚书5:20)

那些在自己眼中有智慧的人有祸了!(以赛亚书5:21)

饮酒的勇士有祸了!(以赛亚书5:22)

也可参看其它许多经文(如以赛亚书3:11; 10:1; 17:12; 18:1; 29:1, 15; 30:1; 31:1; 33:1; 45:9–10等; 耶利米书22:13; 以西结书13:3; 启示录18:16, 19)。

532、由于在圣言中,所有数字都表示事物和状态,复合数字从构成它们的简单数字那里获得自己的含义,简单数字主要是2、3、5、7,所以重要的是要说明,在圣言中,这些数字表示什么,此处“三”表示什么,因为经上说:“祸哉!祸哉!祸哉!因为还有三位天使要吹那其余的号声!”在圣言中,所有数字都表示属于一个事物和状态的某种东西(可参看AE 203, 429节);更大的复合数字与经相乘产生它们的简单数字具有相同的含义,简单数字是2、3、5、7(可参看AE 430a节)。

在圣言中,“三”表示完全和完整之物,因而表示从开始到结束的一个完整时期,无论大小,这一点可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以赛亚书:

三年之内,照雇工的年数,摩押的荣耀与所有一大群人必被藐视;余剩的人甚少又不强壮。(以赛亚书16:14)

“摩押”表示那些处于来自邪恶的虚假之人;“他的荣耀”和他的“一大群人”表示这些虚假本身;“三年之内,摩押的荣耀必被藐视”表示完整并完结之物;故经上说“余剩的人甚少”,这表示它必不在了;经上提到了“三年”,“三年”表示完结,因而表示从开始到结束。要知道,“三年”与“三个月”、“三个七日”、“三天”、“三个小时”具有相同的含义,因为时间在灵义上表示状态,“三次”,无论大还小,都表示一个完全的状态。

同一先知书:

我仆人以赛亚怎样露身赤脚行走三年,作为关于埃及和古实的预兆奇迹,照样,亚述王必将埃及的俘虏和古实被掳走的人群带走,无论老少,都露身赤脚。(以赛亚书20:3–4)

“埃及”和“古实”不是指埃及和古实,相反“埃及”表示知识或科学方面的外在人或属世人,“古实”表示敬拜方面的外在人或属世人;当这属世人没有一个内在属灵人时,它也没有真理或良善,因为属于属世人或外在人的一切真理和一切良善都来自从主经由属灵人而来的流注;当属世人或外在人没有真理或良善时,就它里面的事物而言,它就像一个“露身赤脚”的人。“亚述王必将埃及的俘虏和古实被掳走的人群露身赤脚地带走”表示那时将只有基于虚假的推理,这些事物将进行摧毁。亚述王要带走“老少”表示一切纯真和一切智慧都将灭亡;先知“露身赤脚行走三年”代表它们完全和彻底的毁灭,“三年”表示从开始到结束的一个完整时期,因而表示彻底的毁灭。

何西阿书:

过两天耶和华必使我们苏醒,第三天祂必使我们兴起。(何西阿书6:2)

“过两天使我们苏醒,第三天使我们兴起”表示改造和恢复教会;“第三天”表示完全的改造和恢复,故经上说那时“祂必兴起”。显然,所指的,不是两天,也不是第三天。

由于数字三表示完整甚至直到结束之物,所以在代表性教会,每当有某种完整的事物要被代表时,这个数字就会被采用和使用,这一点可从圣言中的这些事物清楚看出来;出埃及记:

他们走三天的路程,并祭祀。(出埃及记3:18; 5:3)

出埃及地的第三个月,他们来到西乃山。(出埃及记19:1)

到第三天叫他们预备好了,因为第三天耶和华要降临在西乃山上。(出埃及记19:11, 15–16, 18)

埃及全地有黑暗三天之久。(出埃及记10:22–23)

利未记:

三年之久,栽种在迦南地的树的果子不可受割礼。(利未记19:23–25)

祭肉不可剩下到第三天。(利未记7:16–18; 19:6–7)

民数记:

在第三天和第七天,除污秽的水要洒在不洁之物上。(民数记19:11–22)

那些摸了被杀之人的,要在第三日和第七日被洁净。(民数记31:19–25)

约书亚记:

约书亚吩咐百姓,三日之内,他们要过约旦河。(约书亚记1:11; 3:2)

撒母耳记上:

耶和华呼唤撒母耳三次,撒母耳三次跑到以利那里;第三次,以利才明白是耶和华呼唤撒母耳。(撒母耳记上3:1–8)

约拿单叫大卫藏在田野,直到第三日晚上;后来约拿单要向石头旁边射三箭,之后大卫在约拿单面前俯伏在地,拜了三拜。(撒母耳记上20:5, 12, 19–20, 35–36, 41)

撒母耳记下:

有三样灾供给大卫,他从其中选了一样,就是七年的饥荒要降临,他要在他敌人面前逃跑三个月,地上要有三日的瘟疫。(撒母耳记下24:11–13)

列王纪:

以利亚三次伏在寡妇的儿子身上。(列王纪上17:21)

以利亚吩咐他们把水倒在燔祭和木柴上三次,他们就倒了三次。(列王纪上18:34)

约翰福音:

约拿在鲸鱼的腹中三日三夜。(约拿书1:17; 马太福音12:40)

但以理书:

但以理悲伤了三个七日。(但以理书10:2–4)

申命记:

第三年是什一奉献之年。(申命记26:12)

马可福音:

主论到那栽葡萄园的人说,他三次打发他的仆人,后来打发他的儿子。(马可福音12:2, 4–6; 路加福音20:12–13)

马太福音:

主对彼得说,鸡叫两次以先,彼得会三次否认祂。(马太福音26:34, 69–75; 路加福音22:34, 57–61; 约翰福音13:38)

约翰福音:

主三次对彼得说,你爱我吗?你喂养我的羔羊和羊;第三次彼得就忧愁起来。(约翰福音21:15–17)

马太福音:

主说,天国好像面酵,有妇人拿来,藏在三斗面里,直等全团都发起来。(马太福音13:33; 路加福音13:21)

路加福音:

主说,我今天、明天治病,第三天我就完全了。(路加福音13:32–33)

马太福音:

主说,祂要在地心三日三夜。(马太福音12:40)

祂说,祂要在第三日复活。(马太福音16:21; 17:22–23; 20:18–19; 路加福音18:32–33; 24:46)

祂说,我能拆毁神的殿,三日内又建造起来。(马太福音26:61; 27:40; 约翰福音2:19–20)

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三次。(马太福音26:39, 42, 44)

马可福音:

耶稣在第三时辰被钉十字架。(马可福音15:25)

马太福音:

当主说,成了,并气绝时,有黑暗笼罩大地三小时之久,从第六时辰到第九时辰。(马太福音27:45; 马可福音15:33, 37; 约翰福音19:30)

主在第三日复活。(马太福音28:1; 马可福音16:2; 路加福音24:1; 约翰福音20:1)

由此可见,数字“三”表示完结或完整,直到结束之物,因而表示从开始到结束的一个完整时期,无论大小。许多复合数字都从这个简单数字获得自己的含义,如6,9,12,60,72;这些数字因此表示整体上的一切真理和良善;数字30,300,3000也一样;因为如前所示,复合数字从构成它们的简单数字获得自己的含义。此外,要知道,在圣言中,数字“三”论及真理,“二”和“四”论及良善;因为“二”和“四”表示完全,属灵的结合是爱,一切良善都属于爱;而属灵的完全由真理形成。人若不知道在圣言中,一切数字都具有意义,就会认为并相信,当经上提到数字二和三,以及三和四时,所表示的,只是二和三,或少数,而它们表示所有处于良善和真理的人,如在以下经文中。

以赛亚书:

其中剩下的穗子,好像橄榄树抖动,顶上的树枝只剩两三个果子,在多结果子的旁枝上只剩四五颗。(以赛亚书17:6)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教会的荒废,论及处于良善和真理的少数余剩;经上之所以拿橄榄树抖动作对比,是因为“橄榄树”表示在爱之良善方面的教会,“树枝”表示由此而来的真理;“两三”表示处于良善和由此而来的真理的少数人,“两”表示良善,“三”表示真理;“四五”表示处于良善的少数人,“四”表示那些处于良善的人,“五”表示少数。由于“四五”表示处于良善的少数人,所以经上说“在多结果子的旁枝上只剩四五颗”,“多结果子的橄榄树”表示教会中那些在生活上处于良善的人。由于这些数字的含义,所以经上说“两三”、“四五”,而不说两个和三个,四个和五个。

阿摩司书:

两三个城游荡到一个城去喝水,却不得满足。(阿摩司书4:8)

这论述的是在教会结束时,真理的缺乏,并表示那时,那些出于属灵情感渴慕真理的人将在教义中找不到任何真理,无论他们在哪里寻找。因此,经上说:“两三个城游荡到一个城去喝水,却不得满足。”“两三个城”表示那些处于对来自良善的真理的情感之人,“城”表示教义的真理;“喝水”表示学习真理;“游荡”表示寻找;“不得满足”表示没有找到本身为真理的真理。经上之所以提到“两三个城”,是因为“两三”表示那些处于良善和由此而来的真理之人。

撒迦利亚书:

全地中的两分必被剪除而死,三分之一仍必存留。我要使这三分之一经火,试炼他们。

(撒迦利亚书13:8–9)

此处论述的主题也是教会在良善方面的荒废;“全地中的两分必被剪除而死”表示一切良善都将灭亡,“全地中”表示整个教会,“两分”表示一切良善。“三分之一仍必存留。我要使这三分之一经火,试炼他们”表示真理的某种东西将存留,但几乎没有任何纯正真理,“三分之一”表示存留的真理;“使他们经火”表示必须证明这些真理,看它们是否纯正;“被火试炼”是指被爱之情感证明;真理若与这情感不一致,就不是纯正真理,因为在圣言中,“火”表示爱。当爱之良善在教会中灭亡时,真理就不成为真理,因为一切真理都从良善获得自己的本质。

这清楚表明,主在马太福音中的话表示什么:

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马太福音18:20)

此处所表示的,不是两三个人,而是那些处于良善和由此而来的真理之人;主的“名”也不是指祂的名字,而是指藉以敬拜祂的一切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参看AE 102, 135节)。

这也清楚表明,主在路加福音中的话表示什么:

从今以后,一家五口将要分裂;三个对两个,两个对三个。(路加福音12:52)

这些话表示,主降临之后,就是当祂自己被人认识,圣言的内层被祂揭示,并与祂同在时,无论总体上的教会,还是具体的教会之人,都会有良善与真理,并真理与良善之间的纷争在里面;这由“一家五口将要分裂;三个对两个,两个对三个”来表示;“家”表示总体上的教会和具体的教会之人,“三”表示真理,“两”表示良善;经上说“五口将要分裂”表示这种纷争将存在于那些被改造的人中间;因此,经上补充说:

父亲和儿子相争,儿子和父亲相争;母亲和女儿相争,女儿和母亲相争。(路加福音12:53)

“父亲”表示教会的良善,“儿子”表示教会的真理,“母亲”表示教会的真理,“女儿”表示教会的良善。谁看不出,此处不会用到数字五、二和三,除非它们具有意义?在圣言中,当“二或两”和“三”相随时,“五”表示一切;但当数字“十”或“二十”在前或随后时,“五”表示一些和少数。

类似事物由十诫中耶和华必追讨父母罪的“三四代”或“第三和第四代子孙”(出埃及记20:5; 民数记14:18; 申命记5:9–10)来表示。“三四代”表示所有处于来自邪恶的虚假之人,“第三代”表示那些处于邪恶之虚假的人,“第四代”表示那些处于虚假之邪恶的人;在反面意义上,“三”表示虚假,“四”表示邪恶。谁看不出,在子孙身上追讨父母的罪,甚至直到三四代违反神性公义?因为主教导:

惟有犯罪的灵魂,却必死亡;儿子不担当父亲的罪孽,父亲也不担当儿子的罪孽;义人的公义要归自己,恶人的邪恶也要归自己。(以西结书18:20; 申命记24:16; 列王纪下14:6)

这清楚表明,“三四代”不是指第三代和第四代,而是指这些数字所表示之物。阿摩司书(1:3, 6, 9, 11, 13; 2:1, 4, 6)中的“三番四次地犯罪”表示类似事物。由此可见,在圣言中,仅仅数字就包含何等大的奥秘或内层事物在里面;而没有内义,没有人能知道这些事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返回顶部